物理中考模拟测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含答案
物理中考模拟测试卷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含答案

物理中考模拟测试卷测试卷 (word 版,含解析)含答案一、中考物理力学问题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水平桌面上放有一柱形容器,底面积为 500cm 2,里面装有深度为 20cm 的水;一个重力为 2.4N 的开口玻璃杯A ,其底部与一个体积为50cm 3,重力为 4N 的实心铁块 B 用细线相连(细线的质量体积忽略不计),然后放入水中,但在放入过程中由于不小心,容器中有少量的水流入了玻璃杯中,最后A 、B 两物体在水中处于静止,如图所示,此时玻璃杯A 排开水的体积为 640cm 3。
则没有放入玻璃杯和铁块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Pa ;若细线突然断开,A 、B 两物体再一次静止后(这个过程中玻璃杯A 开口始终向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Pa 。
【答案】3210⨯; 667.9。
【解析】 【详解】[1]没有放入玻璃杯和铁块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3311g =1.010kg m 10N kg 0.2m=210Pa P h ρ=⨯⨯⨯⨯;[2]B 受到的浮力:33-63B =g =g =1.010kg m 10N kg 5010m =0.5N F V V ρρ⨯⨯⨯⨯浮排;=3.9N-0.5N=3.4N F G F =-浮拉;容器内水的体积:-4231=50010m 0.2m=0.01m V Sh =⨯⨯水;玻璃杯A 受到的浮力:33-63=1.010kg m 10N kg 64010m =6.4N F gV ρ''=⨯⨯⨯⨯浮排; 设进入玻璃杯中水的重力为G 则:A B ==6.4N+0.5N-2.4N-4N=0.5N G F F G G '+--浮浮进水; 根据==G mg Vg ρ得:33-530.5===110kg m 10N kg510m G NV gρ⨯⨯⨯进水进水; 杯外水的体积:3-53-33=0.01m -510m =9.9510m V V V '=-⨯⨯水水进水; 玻璃杯A 最终漂浮,此时的浮力:A 2=2.4N+0.5N=2.9N F G G =+浮进水;设此时A 排开水的体积为3V 排,由浮力公式有:33233==1.010kg m 10N kg =2.9N F gV V ρ⨯⨯⨯浮排排;解得-433=2.910m V ⨯排绳断后,两物体A 、B 再一次静止时水深:334363B 32429.9510m 2.910m 5010m =0.06679m 50010mV V V h S ----'++⨯+⨯+⨯==⨯水排 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322==1.010kg m 10N kg 0.06679m=667.9Pa P gh ρ⨯⨯⨯。
初三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初三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初三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下列哪个物理量保持不变?
A. 速度
B. 加速度
C. 动能
D. 势能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物理学中,把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初始速度为5m/s,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运动3秒后的速度。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请论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B. 加速度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密度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物体运动3秒后的速度为11m/s。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实验设计:将一个小球从不同的高度释放,观察小球撞击地
面时的速度和能量。
通过比较不同高度释放的小球撞击地面时的速
度和能量,验证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在实际生活中,牛顿第一
定律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象,比如乘坐公交车时,车辆突然刹车,
乘客会向前倾斜,这是因为乘客的身体惯性导致的。
牛顿第一定律
的原理在设计安全带、汽车防抱死系统等方面都有应用。
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含答案

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测试题(Word 版 含解析)含答案一、中考物理力学问题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边长为10cm 的立方体物块(ρρ<物水)放入圆柱形容器底部,如图1所示。
逐渐向容器内倒入水(水未溢出),测量容器内水的深度h ,分别计算出该物块对应受到的浮力F 浮,并绘制了如图2(实线)所示的图像。
(g 取10N/kg )(1)在水中,h =12cm 时,物块处于______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底”),物块重为______N 。
(2)未倒水前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Pa ,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 3。
(3)更换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绘制了如图2(虚线)所示的图像。
h =12cm 时,物块处于______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底”),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 3。
如果圆柱形容器中水和液体的深度均为12cm ,则水中物块的重力势能______液体中物块的重力势能。
(选填“>”、“<”或“=”)【答案】漂浮 8 800 0.8×103 沉底 0.7×103 >【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2可知,在水中,当h =8cm 时,浮力就不再增大,物块排开水的体积也不再增大,结合ρρ<物水可知,当h =12cm 时,物块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
[2]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8N ,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它在重力和浮力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物块的重力等于它受到的浮力,为8N 。
(2)[3]未倒水前,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8N 800Pa 0.1m 0.1mF G p S S ====⨯ [4]物体的质量 8N 0.8kg 10N /kgG m g === 物体的密度 330.8kg 0.810kg /m 0.1m 0.1m 0.1mm V ρ===⨯⨯⨯ (3)[5]由图2可知,在另一种液体中,当h =12cm 时,物块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为7N ,浮力小于重力,所以物体处于沉底状态。
中考物理模拟检测卷-带答案

中考物理模拟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上的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受到惯性力作用而造成危害B.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C.家庭电路中安装漏电保护器是为了在电路出现短路时切断电路D.手机内的天线是为了接收和发射电磁波2.经过初中的物理学习,我们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了一定认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水瓶琴,敲击时,发声体是瓶内的空气柱B.乙图:电动机模型,原理:电磁感应C.丙图:花香四溢,这是扩散现象D.丁图:动滑轮,实质:省力杠杆,支点是B点3.如图1是“浮沉子”:装有适量水的小瓶开口朝下漂浮在大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的瓶盖使其密封,两瓶内均有少量空气。
将小瓶视为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S,忽略其壁厚(即忽略小瓶自身的体积)。
当小瓶漂浮时,简化模型如图2所示,此时大瓶内的气压为p0,小瓶内空气柱的高度为h,手握大瓶施加适当的压力,使小瓶下沉并恰好悬浮在图3所示的位置。
将倒置的小瓶和小瓶内的空气看成一个整体A,A的质量为m,水的密度为ρ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小瓶内的空气被压缩,浮力减小,故而下沉B .图3,浮沉子所受浮力大小等于mgC .图2、3中,浮沉子内部空气密度之比为Sh m ρ水 D .图2中,浮沉子内的空气压强为0mg P S+ 4.如图,霞儿用10N 的水平拉力F 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 以0.2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
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受到3N 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 .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C .绳子拉物体A 的功率为1WD .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 增大,测力计的示数也会增大5.“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是描写“霰”的诗句。
物理中考模拟测试卷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含答案

物理中考模拟测试卷测试卷 (word 版,含解析)含答案一、中考物理力学问题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如图甲为小明家新购买的足浴盆,其内部电路可分为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都分(如图乙所示),工作电路的电源电压为220V ,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为6V ,加热功率和保温功率分别为2100W 和100W 。
控制电路中,R x 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电磁铁线圈的电阻为100Ω,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 时,控制电路中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
使用时手动闭合总开关S ,当足浴盆有水注入到一定量时压控开关S 1、S 2就会自动闭合,此时 R 1、R 2 会同时工作进入加热模式,加热至40℃时,控制电路中的电磁铁会将衔铁吸合,自动进入保温模式:(1)已知该足浴盆最大装水量为5kg ,它最多能装水__________m 3;(ρ =1.0×103kg/m 3)(2)图乙的工作电路中,处于保温状态时,工作的电阻是__________(选填“R 1”“R 2”或“R x ”);压控开关S 1 的作用是防止__________,达到保护电路的目的;(3) R x 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可能为图丙中的__________;A .甲B .乙C .丙D .丁(4) R 2的阻值为__________Ω;(5)小明在某次使用过程中,保温时间是加热时间的4倍,整个过程中消耗了7.5×105J 的电能,则保温时间为多大_____?【答案】33510m -⨯ R 1 盆中没有水时电路也接通工作 D 24.2Ω 1200s【解析】【分析】【详解】(1)[1]水的体积为3333101.010k 5k 5m g/m g mV ρ-===⨯⨯ (2)[2]工作电路是R 1和R 2并联,所以保温时,只有R 1工作。
[3]当足浴盆有水注入到一定量时,压控开关才会闭合,电路才会工作;所以压控开关S 1 的作用是防止盆中没有水时电路也接通工作。
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试卷(Word版 含解析)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试卷(Word 版 含解析)含答案一、中考物理力学问题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地秤可用来称量较重的物体,它有一个较大的长方形的称量面ABB'A',如图所示,BB'的右侧是一个范围足够大的斜坡。
称量面与左侧水平地面和右侧斜坡顶部相平,称量面与它们的衔接处可近似看成无缝相接。
把地面和称量面都看成光滑的,AA'线与BB'线相距2m 。
有一根粗细均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实心直钢材,体积为0.02m 3,长度为2m 。
让钢材以某一速度v 匀速地从AA'线的左边沿垂直于边AA'线的方向向右运动。
当钢材的右端经过AA'线时开始计时,此后钢材对称量面的压力F 逐渐增大,t =5s 时压力恰好增至最大。
已知钢的密度ρ=7.9×103kg/m 3,g 取10N/kg ,则(1)钢材的质量m =______kg ,钢材匀速运动的速度v =______m/s ;(2)t =2s 时,钢材对地秤的称量面压力F =______N ;(3)t =6s 时,钢材对地秤的称量面的压强为多少帕______?并请推导出6s≤t <7.5s 的过程中,钢材对地秤称量面的压强p 与时间t 的关系式______。
【答案】158 0.4 632 1.975×105 57.91010p t⨯=- 【解析】【分析】【详解】(1)[1]钢材的质量为3337.910kg/m 0.02158kg m m V ρ==⨯=⨯重量为10N/kg 1580158kg N G mg ==⨯=[2]钢材匀速运动,长度为2m 全部进入地秤时压力恰好增至最大,此时钢材匀速运动的速度为0.4m/s 5s2m s v t === (2)[3]t =2s 时,钢材进入地秤的称量面的长度为0.4m/s 20.8s m s vt ''==⨯=则钢材对地秤的称量面压力等于进入地秤段钢材的重力,即0.8m N 632N 21580ms F G L ''===⨯ (3)[4]t =6s 时,钢材进入地秤的称量面的长度为11()0.4m/s (6s 5s 2m 1.6m )s Lv t t =--=-⨯-=钢材对地秤的称量面压力等于自身重力,钢材对地秤的称量面的接触面积为113321.6m 0.02m 810m 2m 2ms V S L L -=⨯=⨯=⋅ 钢材对地秤的称量面的压强为513211580N 1.97510Pa 810mG p S -===⨯⨯ [5]在6s≤t <7.5s 的过程中,钢材进入地秤的称量面的长度为202m ()0.4m/s (5s)s L v t t t =--=-⨯-钢材对地秤的称量面的接触面积为3222m 0.02m 0.012m 20.4m/s (5s)0.002(5m)s V t S t L L -⨯-=⋅==-⨯-⨯ 钢材对地秤的称量面的压强表达示为521580N 7.910Pa 0.010.002(5)10G p S t t⨯===-⨯--2.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全长5.6km ,由33节沉管和一个“最终接头”组成。
初中物理:中考模拟卷(3套含答案)

中考物理模拟题(一)(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下列现象中,与物理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A.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B.向日葵具有“向日”的特性C.脱离树枝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D.“助跑”有利于提高跳远的成绩2.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用塑料吸盘挂物体B.用压力锅煮熟食物C.用注射器吸取药液D.用塑料吸管吸饮料3.关于物体振动发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广播喇叭是空气振动发声B.打雷是空气振动发声C.音叉是空气振动发声D.人讲话是空气振动发声4.Wi﹣Fi(无线保真)是一个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所持有。
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都支持无线保真上网,是当今使用最广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
手机如果有无线保真功能的话,在有Wi﹣Fi无线信号(如图所示)的时候就可以不通过移动联通的网络上网,省掉了流量费。
以下关于Wi﹣Fi无线信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Wi﹣Fi无线信号是一种电磁波B.Wi﹣Fi无线信号是一种超声波C.Wi﹣Fi无线信号是一种次声波D.Wi﹣Fi无线信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5.2017年1月3日迎来今年的首场流星雨﹣﹣象限仪座流星雨。
流星以高速度闯入大气层留下一条发光的印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流星下落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流星下落时,动能不变C.流星下落时,机械能守恒D.流星与大气层摩擦,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6.“关爱生命,快乐成长”,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灯的开关可以接在零线和灯座之间B.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C.选用插座时,所有家用电器都使用两孔插座D.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7.下列关于汽车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时能闻到汽油的气味,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B.汽油机工作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刹车时,刹车片与碟盘摩擦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下雨天汽车挡风玻璃内侧的水雾是汽化现象8.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我市某技术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电线产品进行抽查,发现有一个品牌的铜芯电线不符合规格:电线直径明显比说明书上标有的直径要小。
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含答案

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检测题(Word 版 含答案)含答案一、中考物理力学问题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入夏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
实践小组为了减轻巡堤人员的工作量,设计了水位自动监测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
电源电压恒定,0R 是压敏电阻,所受压力每增加10N ,电阻减小5Ω。
R 是长1m 、电阻100Ω的电阻丝,其连入电路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
电流表量程为00.6A ,其示数反映水位变化。
0R 下方固定一个轻质绝缘“⊥”形硬杆。
轻质金属滑杆PQ 可以在金属棒EF 上自由滑动,PQ 下方通过轻质绝缘杆与重100N 、高4m 的圆柱体M 固定在一起。
当水位上升时,PQ 随圆柱体M 向上移动且保持水平。
(整个装置接触良好且无摩擦,PQ 和EF 的电阻不计,331.0310kg /m ρ=⨯河水,g 取10N/kg )(1)闭合开关,当PQ 恰好位于R 最下端时,为警戒水位,电流表示数为0.06A 。
此时M 漂浮,有14体积浸在水中,M 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 ; (2)当水位上升,PQ 向上移动过程中,R 连入电路的电阻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PQ 上升到R 的最上端,刚好与“⊥”形杆接触且对杆无压力时,为三级预警;(3)水位继续上升,PQ 开始通过“⊥”形杆对0R 产生压力。
当达到二级预警时,电流表示数为0.15A ;水位再上升0.4m 达到一级预警时,电流表示数为0.20A 。
电源电压为______V ;(4)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此装置能测量的最高水位高于警戒水位______m ;(5)若将水位相对警戒线上升的高度标记在电流表对应的刻度上,即把电流表改装成水位计,水位计的刻度是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答案】100 变小 12 2.6 不均匀【解析】【分析】【详解】(1)[1]物体M 漂浮时,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M 100N F G ==浮(2)[2]PQ 向上移动过程中,R 连入电路中的长路变短,故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未倒水前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Pa,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3)更换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绘制了如图2(虚线)所示的图像。h=12cm时,物块处于______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底”),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如果圆柱形容器中水和液体的深度均为12cm,则水中物块的重力势能______液体中物块的重力势能。(选填“>”、“<”或“=”)
(2)[3]未倒水前,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4]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密度
(3)[5]由图2可知,在另一种液体中,当h=12cm时,物块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为7N,浮力小于重力,所以物体处于沉底状态。
[6]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液体的密度
[7]物块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在另一液体中处于沉底状态,它在水中的位置高于在液体中的位置,所以它在水中的重力势能大于在液体中的重力势能。
(3)如图所示,海底上有一块体积为100m3且底部与海底紧密相连的可燃冰A,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_______N。
(4)0.5m3的可燃冰分解后,其中的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J,在标准大气压下,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至少可以将质量为____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至沸腾。
【答案】甲烷水29002.7552×1098.2×103
【答案】漂浮88000.8×103沉底0.7×103>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2可知,在水中,当h=8cm时,浮力就不再增大,物块排开水的体积也不再增大,结合 可知,当h=12cm时,物块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
[2]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8N,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它在重力和浮力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物块的重力等于它受到的浮力,为8N。
(2)当圆柱体刚被浸没时它受到的浮力为20N;
(3)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1:3时,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为4kg。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份是甲烷和水,分布在深海沉积物里或酷域的永久冻土中,如图所示,可燃冰形似冰块却能燃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1m3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m3的水和164m3的天然气,天然气中甲烷的含量占80%~99.9%。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个标准大气压取1×105Pa,海水的密度取1×103kg/m3,g取10N/kg,c水=4.2×103J/(kg·℃),甲烷的热值取4.2×107J/m3]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若要在0℃的海底生成可燃冰,海水的深度至少要_______m。
(2)由题意知,圆柱体的底面积为
其高为
h=10cm=0.1m
则圆柱体的体积为
正方体容器的底面积
圆柱体刚好浸没时,液体的体积为
由图2可知,圆柱体刚好浸没时,注入液体的质量为2kg,则液体的密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当圆柱体刚被浸没时,它受到的浮力为
(3)由(2)知,圆柱体刚好浸没时注入液体的质量为2kg;当注入液体质量m1小于或等于2kg时,液体的底面积为
2.边长为20cm的薄壁正方形容器(质量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竖直放在容器底部,其横截面积为200cm2,高度为10cm。如图1所示。然后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圆柱体始终直立,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注入液体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g取10Nkg)
(1)判断圆柱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并写出判断依据;
且根据 可得液体的体积为
所以有
则此时液体的深度
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因为
p液:p容=1:3
所以
代入数据可得m=4kg。
答:(1)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依据:由图2可知,当注入液体质量大于2kg时,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说明此时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即圆柱体沉底了,由浮沉条件可知,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
(2)当圆柱体刚被浸没时,求它受到的浮力;
(3)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1:3时,求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答案】(1)见解析;(2) 20N;(3) 4kg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依据:由图2可知,当注入液体质量大于2kg时,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说明此时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即圆柱体沉底了,由浮沉条件可知,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
物理中考模拟测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含答案
一、中考物理力学问题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 )放入圆柱形容器底部,如图1所示。逐渐向容器内倒入水(水未溢出),测量容器内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对应受到的浮力 ,并绘制了如图2(实线)所示的图像。(g取10N/kg)
可燃冰的生成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要求低温,可燃冰在0~10℃时生成,超过20℃便会分解,海底温度一般保持在2~4℃在右;其次是高压,可燃冰在0℃时,只需海水产生29个标准大气压即可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此高压容易保证;最后是充足的气源,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产生充足的气源,在温度、压强、气源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可燃冰就2]由文中信息可知,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
(2)[3]当可燃冰在0℃时,只需海水产生29个标准大气压即可生成,则可燃冰形成的气压为
根据 可得,海水的深度
(3)[4]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 ,当可燃冰的底部与海底紧密相连时, ,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0。
由 可得,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为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由图2可知,当没有注入液体时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40N,即圆柱体的重力为140N,则注入液体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已知
将①②代入③解得得:
解得
m1=2.8kg
因为
m1=2.8kg>2kg
故应舍去。
当注入液体的质量大于2kg时,即注入液体的深度大于10cm,因液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之和等于容器底面积乘以液体的深度,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