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2019-2020年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课件(中图版)

合集下载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 单元测试(含答案)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六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四题。

1.“旱地麦浪大豆香”,这句话描述的农业景观位于()A.①区域B.②区域C.③区域D.④区域2.图中①区域与③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最接近()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3.④区域的典型景观是()A.水乡风光B.大漠风光C.黄土广布D.雪山连绵4.图中①区域与②区域之间的分界线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季风B.地形C.气候D.降水左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右图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两题。

5.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左图中甲山脉()A.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C.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6.右图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是左图中的()A.①地区B.②地区C.④地区D.③地区7.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景观的是()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8.图中①、②两地的地理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是“黄土地”,②地是“黑土地”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C.①地多“暖温带”,②地多“寒温带”D.①地有“辽中南”,②地有“京津唐”9.下列景观图片与地理区域搭配最有可能的是()①②③④A.①西北地区B.②北方地区C.③青藏地区D.④南方地区10.下列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反映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是()A B C D11.读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线地区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有朝鲜族、藏族等B.川藏铁路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C.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D.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地形崎岖,千沟万壑的景观我国某地区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高山巍峨,雪山连绵,湖水潋滟,草原辽阔之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七年级下册:5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件(共45张PPT)

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七年级下册:5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件(共45张PPT)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自然环境差异 气温:自南往北,气温渐低
降水:自东南往西北,降水逐渐减少
农业活动 地理差异显著 人类活动差异 人口、城市交通线
经济发展水平 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自然景观方面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 人文景观方面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二课时
的不同,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找出秦岭——淮河一线,明确我国在自然环境的 学习目标 2
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所呈现的差异性特点。 通过阅读课本,结合图5.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 学习目标 3 域”,掌握中国四大区域的位置及划分原则。
依据不同标准,可以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举例说出我国有哪些类型的区域?
4.[目标3]图中①和②两个区域 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
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 C.行政因素 D.经济因素
区域划分
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为界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400mm等降水量线(北 段)
青藏地区 第一、二级阶梯
分界线
谢谢
2.[目标3] 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中,西北和北方地区的分 界线是( C )
A.为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B.大致与一月0℃等温线吻合 C.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接近 D.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目标3]与①、④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D ) A.干旱区和湿润区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自南往北,纬度渐高、气温渐低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PPT课件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PPT课件
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 分
.
1
广东人眼中的南北方
.
2
秦岭-淮河一线
.
3
一、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
甘肃 陕西
河南 安徽
江苏
.
4
淮河
淮河
.
淮河入海 通道
三江 营与 长江 相连
5
秦岭东西横亘,挡住了由 东南往西北从太平洋吹来的季 风带来的水汽,使秦岭以北气 候干旱,黄尘飞扬,千沟万壑 的黄土高原是其典型的景观, 而秦岭以南则降雨丰沛形成一 派江南景象。黄土高原给人以 苍凉和贫瘠的感觉,但秦岭以 南的汉中和四川盆地则完全享 受着秦岭的庇护和恩惠,是秦 岭挡住了北方频频南下的冷空 气,造就了汉中盆地和天府之 国——四川盆地的富裕。
昆仑山、祁连山 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横
秦岭——淮河
断 南方地区

.
19
季风/降水
气候
地势
.
20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差异的比较(P52)
.
2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差异的比较(P52)
东部季风区秦 岭—淮河以北
平原、高原
暖温、中温、寒温
东部季风区秦 岭—淮河以南
平原、丘陵
亚热带和热带
半湿润区和湿 润区
练习
1.耕地类型:南( 水田)北( 2.粮食作物:南( 稻 )北( 3.糖料作物:南( 甘 )北( 4.气候灾害:南( 涝 )北( 5.交通运输:南( 船 )北(
旱)地
)麦 )甜
)旱 )马
.
16
作业
•1、表格(P50页)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差异
.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六章第1节《位置和范围》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六章第1节《位置和范围》课件 (共34张PPT)

4400万平方千米
2400万平方千米
北纬81度-南纬11度
北纬81度-北纬10度
东经26度--西经170度 西经56度--西经168度
亚洲的地形
(1)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在亚洲的 中部,从颜 色上看,海拔分别在 4米50以0上和
3000—5米000
(2)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
夏季风强大 夏季风弱小
降水多 降水少
季风影响下的东亚、南亚降水
夏季风弱,从海洋上带来的 水汽少,降水就少。如果过 少,就可能形成旱灾。
• 夏季风强,从海洋上带来的 水汽多,降水就多。如果过 多,就可能形成水灾。
连线
P5阅读材料
世界陆地的最高点? 喜马拉雅山
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珠穆朗玛峰
世界最高的大高原?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世界最大的湖泊?
死海的海水中矿物质很丰富,可以用来治疗一些 皮肤病和湿疹。是世界上著名的游泳风景点和疗养地 之一。
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湖面
泥 浴 有 意 思 !
想一想
•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 流。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对 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影响?
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 放射 状流向周边的 海洋 。
地形剖面图 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
北美洲40°N地形剖面图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因素
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
亚洲的地形
亚洲的气候
1、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面积最大,跨纬度最 广、东西距离最长
二、6大分区
比较项目
亚洲
北美洲
东、西半球中的位置
东半球
西半球
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北半球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6.2《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中图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6.2《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中图版

新课学习
(三)西北地区 位置 大部分位于我国西北的非季风区
新课学习
读图,分析西北地
区的地形特点。
地形 地形
多为高原和盆地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新课学习
气候
干旱
西北地区
新课学习
畜牧业 放牧羊、牛、马等牲畜
西北地区——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
我国最大的畜 牧业生产基地
拓展延伸
枸杞
西北地区新疆的红色系列水果
课堂练习
1.有关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耕地以旱地为主 B.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C.耕地面积广,水源充足
D.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2.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是( A ) A.水田农业 B.旱地农业 C.绿洲农业 D.畜牧业
课堂练习
3.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黄土 高原
新课学习
耕作制度
农业 耕地类型 旱地为主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新课学习
小麦
农作物

棉花

新课学习
苹果
水果 梨
山楂
温 带 水 果

新课学习
民居
注 意 防 寒 保 暖
由于地势平坦,人口众 多,所以村庄都较大。
新课学习
(二)南方地区 位置 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季风区
新课学习
读图,分析南方地
地形
区的地形特点。 地形 多为丘陵和山地
横 断 山
南岭
台 湾 山 脉
新课学习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
农业 耕地类型 水田为主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拓展延伸
视频:南方地区独特的“红土地”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教案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教案

第六章我国的区域差异一、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能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4、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特征5、理解每个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二、教学重难点1、在地图上能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特征5、理解每个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第七章学完了。

我们将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不太好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大家要认真,到底是哪些知识呢呢?大家请看大屏幕: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

2、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3、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特征5、每个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考点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学生翻开中国地形图,分别找出上述地区,试说出主要区别,引出地理区域的划分。

读图,同学们分组讨论:1.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2.说明这四大地理区域的界限和范围。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产和文化特色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我国课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四大地理区域在地形地势、气候类型、水资源、农牧业生产、主要民族、地方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我国土地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各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和文化特色差异很大。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地区是干旱区,青藏地区是高寒区。

课件展示:【考点二】: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的地理概况秦岭和淮河南北方的气候等自然因素都存在很大差异。

2019-2020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第二节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

2019-2020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第二节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

2019-2020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国的区域差异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中图版习题精选五十七➢第1题【单选题】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较,它是唯一有着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读图,图中①山脉是( )A、昆仑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C、天山山脉D、阿尔金山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B、有世界上最大的黑土地C、平原面积广阔D、阴山,长白山位于此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高寒气候区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该地区的是( )A、高寒牧场上到处可见牦牛、藏绵羊B、酥油茶,御寒的藏袍和青稞酒独居特色C、河谷地区常见到青稞、小麦生长D、帆布帐篷和竹楼随处可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在一天中,藏族同胞穿藏袍的方式是有变化的,这主要是因为( )A、传统风俗B、气温日较差大C、为了进行日光浴D、高原气候寒冷【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主要生活在( )A、内蒙古高原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D、黄土高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较,它是唯一有着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

读图,回答问题。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 )A、干早B、湿热C、高寒D、炎热图中①山脉是( )A、昆仑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C、天山山脉D、阿尔金山脉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区,藏南谷地成为农田、城市最集中的区域。

其最大的优势是( )A、纬度较低、交通便利B、地形平坦,交通便利C、地势低平,水热较充足D、距海较近,水热较充足到拉萨可拍摄到的景观是( )A、B、C、D、【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第二节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复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第二节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复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国的区域差异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复习特训三十二第1题【单选题】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A、乌龙木齐B、西宁C、拉萨D、呼和浩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如图居民为何往往只穿一只袖子?( )A、那里人们生活贫困,少一只袖子可以省钱B、人们喜欢穿一只袖子的衣服C、青藏地区昼夜温差大,温度高时,脱下一只袖子散热,温度低时,穿上那只袖子保暖D、一只袖子的衣服穿起来方便【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B、玉米C、春小麦D、谷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A、藏北高原B、昆仑山山区C、柴达木盆D、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享受“青稞美酒飘哈达”的美好生活,我选择到A、江南水乡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青藏地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天府之国”是指( )A、云贵高原B、东南丘陵C、成都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关于新疆地区,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B、没有农业的分布C、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分布于此D、“三山夹两盆”是它的基本地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牲畜中,适应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气候的是( )A、骆驼B、牦牛C、山羊D、绵羊【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我国西北地区地表植被从东向西依次为______—草原荒漠—______。

【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读青藏高原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______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它从青海的西宁到达西藏自治区的省会城市A______B______是我国最大的湖泊,其湖水的输出方式主要是______影响青藏地区夏季凉爽的主要因素是______青藏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分布有“高原之舟”之称的______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带,______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列举该地区已开发的两种新能源:______和______在准备攀登______峰(世界最高峰)的旅行者的背包中发现了如图2中所示的四种物品,其中______(填数字序号)是没有必要随身携带的.【答案】:无【解析】:第11题【综合题】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玲玲的父母当月从北京乘火车到西藏旅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1、气温 ___1_月份0___℃等温线
2、温度带
_暖__温___带和__亚__热__带的分界线
3、河流
有结冰期
无结冰期
该线以北的河流____________该线以南的河流__________
4、作物熟制 该线以北____________该线以南的河流__________
二、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
活动 观察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地理状况有什么差异。这些差异主要通过哪
些自然地理要素表现出来?
9、地形 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__高__原__和__平_原__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_平__原___和__丘_陵___为主
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归纳小结
<0 ℃ 封冻
<800毫米 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六、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房檐较短, 墙体厚,单面开窗,比较封闭,
注意防寒保暖。
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房檐较长,
利于排水,墙体高,多敞口,注意 通风散热
七、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1、位置:
位于西北内陆非季风区
青藏高原
七、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地形、河流、山脉:
青藏地区 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淮 河
三江营与长江 相连
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然后主流经高 邮湖南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东入黄海,干流长约1000千米,流域面积18.6 万平方千米。
二、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
活动 观察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地理状况有什么差异。这些差异主要通过哪
些自然地理要素表现出来?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北方地区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西部 高原和盆地为主
东部 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 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 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
六、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比较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温度带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亚热带、热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降水量及干湿区 大于400mm 湿润、半湿润区 大于800mm 湿润区
① 你能够说出这些区域存在哪些差异吗③?为什么会有差异?
② ④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我国的地域差异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 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总结 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青藏高原





四、四大分区的地理界线的确定
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 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
作一定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五、四大分区的地理界线的主导因素
名称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主导因素/依据
气候
季风 地势与地形
四大地理区域归纳小结
以旱地为主 小麦、玉米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 一年一熟 苹果、柿、枣
公路、铁路
>0 ℃ 不封冻 >800毫米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以水田为主
水稻
一年两熟到三熟
柑橘、茶叶、油桐 公路、铁路、水运
1、东部季风区
三、地理区域的划分
西北
东南
受夏季风带来的降水的 影响,气候比较湿润
三、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东部季风区划分
分布范围 地形 温度带
气 候 降水量
干湿状况
植被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东部季风区秦岭 东部季风区秦岭 非季风区
青藏高原
—淮河线以北 —淮河线以南
多为平原和高原 多为丘陵和山地 多为高原和盆地 多为高原和山地
暖温带、中温带 亚热带和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
和寒温带(少)
>400 毫米 >800 毫米 <400 毫米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4、农业
六、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比较项目 作物熟制 耕地类型
土壤
北方地区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 旱地 黄土、黑土
北方地区
一年两熟或三熟
水田 红色、紫色
4、农业
六、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5、民居
高寒气候
半湿润和湿润地 湿润地区
干旱和半干旱地


落叶阔叶林、针 常绿林
草原、荒漠 高寒植被
叶林
1、位置:
六、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位于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北
渤海

黄海


秦 岭—淮 河 线



位于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南 海
六、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2、地形、河流、山脉: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在东部季风区内, 南北差异明显,以 _秦_岭__—__淮_河__线_ 为界, 分为__南_方__和__北__方_ 区域。
2、西北干旱区
三、地理区域的划分
西北内陆
沙漠
荒漠草原和荒漠
草原
因远离海洋 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三、地理区域的划分
3、青藏高寒区
高寒
地势__高__,气温__低__
二、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
活动 观察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地理状况有什么差异。这些差异主要通过哪
些自然地理要素表现出来?
7、气__候亚__热_带__季__风__气候和__温__带__季_风_气候的分界线
8、植被 暖_温__带__落__叶__阔_叶__林____与___亚__热_带__常__绿__阔__叶_林__的分界线
一、秦岭―淮河线
1.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
甘肃
陕西
河南
江苏
安徽
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海拔多为 1500~2500米。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 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
一、秦岭―淮河线
2.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
淮河入海 通道
西北地区 地形以高原盆和地为主
七、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气候
由于西北地区降 水较少,气候干 燥,不利于种植 业的发展,但草 场资源丰富。
畜牧业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相同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温差 大,全年降水少,气候干燥。
二、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
活动 观察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地理状况有什么差异。这些差异主要通过哪
些自然地理要素表现出来?
5、降水 年降水量_8_0_0__mm等降水量线
湿__润___区与__半__湿__润__区的分界线
6、农业
__旱_地___农业与__水__田__农业的分界线 _小__麦__、__玉__米___生产与__水_稻___生产的分界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