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体美八年级美术上册_本册综合 书法欣赏课件湘教版
湘美版美术八上第5课《静物画有声》课件1

静物画有声什么叫做静物画?即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我们称之为静物画,16世纪后才有了独立的静物画样式。
幅作表晴过素的这,要么通因现过品想什?及些表 通作者达感以哪来一个教师的工作台(水彩画)1989刘昌明一副优秀的静物作品,形、色、质、光影、构图和空间等造型要素都是情感表现的法宝 ,能将情感传达给我们 ,既表达出艺术家的心声,也感动着我们。
因此静物画"静中有声”,它是画家心灵和情感的交响。
静物(油画)2010王玉平静物画 常常以生活中 平常的物品为 题材,表现出 对平凡生活的 情感态度。
一下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吗?你能用简 单的词语表述 事物,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 挚爱之情。
构图简洁单纯,营造了一种宁 静气氛。
沙笔触灵活动感,色彩丰富,表达了 4 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静物—花果画的为一些生活中不起眼的欣赏:这两幅画面给你的感觉相同吗?为什么不同?不同的造型、色彩、光影,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相同的《有壶的静物》油画苏巴朗(西班牙)《有壶的静物》油画塞尚(法国)静物画的构图其实也是一种表现语言,不同的构图方式可以给人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静物构图:下列作品的构图形式有什么不同?并进行归类•水平线构图■三角形构图•四方形构图水平线构图有什么特点呢?具有平静、安宁、平和等特点。
忌呆板,要注意物体体积大小、明暗、间距的变化, 使画面具有节奏感,生动。
三角形构图有什么特点?四方形构图有什么特点?平和、安定的感觉,营造了一种让人乐意走进的空间。
高购盘.酒杯和水果(油画)塞尚(法国)比较两幅作品,哪幅整体感强一些?画家是怎么处理的?白色果盘和衬布将零散的物品整合起来,使画面主体物突出。
画家有意将果盘和酒杯画成不对称的形状,以达到画面的均衡。
哪幅画面感觉更加均衡?两幅作品中水果的摆放位置不同,画面效果有何不同?哪一幅作品具有空间层次感?物品的组合有前有后、画面具有层次空间、生动变化。
有聚有散,使作业分析学生活动:以自己喜爱的物品为题材,尝试用不同的构图摆放静物,并用铅笔或钢笔作构图练习。
新湘美版八年级上册初二美术全册课件

人物龙凤图 战国
册页 清代 朱耷
出水芙蓉图 宋代 佚名
↑ 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 色层层渲染,极其细腻地描 绘物象。 → 写意画笔墨豪放简练,高 度概括,以少胜多。
思考·练习
比较线描、工笔、写意 作品之间的差别。
“以大观小、小中见大”,强调以“想 象”为本质特征的观察认识方法。
千里江山图(局部)宋代 王希孟
点花或勾 花时要把握花 瓣的朝向和前 后关系,花朵 的组织要讲究 聚和散,避免 平均分布。
红 梅 现 代 齐 白 石
思考·练习 罗聘与李方膺的两幅梅
花一繁一简,给人截然不同 的视觉感受,对比赏析两幅 画,谈谈你从中体会的不同 的意境。
模仿教材图示方法,用 带箭头的动态线分析一幅梅 花作品,标示梅树枝干的伸 展势态,理解作品布局的意 向。
思考·练习
游
鱼
图
给这幅画配上背景,会
清 代
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朱 耷
赏析要点:
1.作为绘画表现 的题材 2.笔墨造型 3.构图 4.你所理解的这 幅画表现的意境
兰 花 图 清 代 石 涛
自下而上
仰望山峰,远
近景物层次清
早
晰,画面意境
春 图
高远。
宋
代
郭 熙
由近而远望,意境平远。
鹊华秋色图 元代 赵孟頫
新湘美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美术 全册教学课件
中国画以几千年形成的文化传统, 完备的绘画体系,独特的表现形式, 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中国画的流变
早期的绘画,线 条主要用于勾勒轮廓, 后来逐渐与色彩配合 来表现物象。随着笔 墨技法的丰富和成熟, 特别是文人的参与, 以笔墨抒写胸中意气 和体现审美理想的写 意画逐渐成为中国画 的主流。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1、笔墨千秋ppt

《依样》 清代 吴昌硕
笔墨既是状物传情的手段,其 本身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体现 了中国书法的意趣。
转
折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 唐代
《东坡玩砚图》 黄慎(清代)
思考·练习 比较人物画作品中衣褶的 线条表现之间的差别。
用墨赋彩 “运墨而五色具”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泼墨仙人图》宋代 梁楷Biblioteka 笔 墨 千 秋谢安幸
中国画以几千年形成的文化传 统,完备的绘画体系,独特的表现 形式,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中国画的演变:
早期的绘画,线 条主要用于勾勒轮廓, 后来逐渐与色彩配合 来表现物象。随着笔 墨技法的丰富和成熟, 特别是文人的参与, 以笔墨抒写胸中意气 和体现审美理想的写 意画逐渐成为中国画 的主流。
《人物龙凤图》
战国
《册页》
清代
朱耷
《出水芙蓉图》
宋代
佚名
↑ 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 敷色层层渲染,极其细腻地 描绘物象。 → 写意画笔墨豪放简练, 高度概括,以少胜多。
思考·练习 比较线描、工笔、写意 作品之间的差别。
1.牛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2.画中的线条给你什么感受?方正还是 圆润,凝重还是飘逸? 3.你眼中的《五牛图》表现了什么意境?
《清明上河图》
宋代 张择端
画家似乎一路走来,将不同地点的 景物依次描绘,打破了时空的局限。
“步步移、面面观”使画面横向延伸。
用笔状物传情 中国画的线不仅仅是用来勾画形象的, 线条运行的本身也流露着艺术家的情感。 不同质感的线条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 并主宰着画面的整体风貌。
《草书古诗四首》 (局部)唐代 张旭
《 兰 花 图 》 清 代 石 涛
款识和印章提高或补 充观者对作品的欣赏和理 解,也起到点缀与平衡画 面等多方面作用。
新湘美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课件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 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 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轼
2021/4/13
佳作欣赏
2021/4/13
2021/4/13
竹 枝 竹 竿
竹 叶 竹 节
2021/4/13
竹竿的画法
2021/4/13
竹 叶 的 画 法
2021/4/13
作业尝试
同学们: 请结合本节课的所学,按照
2021/4/13
溪 山 行 旅 图 范 宽
2021/4/13
玉堂尽掩春日闲, 中有郭熙画春山。 鸣鸠乳燕动睡起, 白波青峰非人间。
早春图 郭熙
2021/4/13
寒江独钓图
2021/4/13
马
用画笔触摸细节
2021/4/13
一、钢笔画简史
• 何谓钢笔画呢? • 顾名思义,应该说使用钢笔画的画就可称之为钢笔画。 • 中世纪的《圣经》和《福音书》的手抄本出现钢笔画的雏形。 • 钢笔画在西方的发展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实,历史上所说的钢笔画,在真正的钢笔发明之前,也
• 情感目标:能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发展有个 性的表现能力。
2021/4/13
2021/4/13
2021/4/13
竹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 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遭霜雪 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风来自成清 籁,雨打更发幽韵,未曾出土先有节, 至凌云处尚虚心,宁折不弯,能够表 达士人行为上的品质、操守,谦虚而 刚毅的精神。
2、 提款与章识弥补画面右边空 白,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
2021/4/13
形象
1、 两只老鹰雄浑生动,踞于高崖 之上仿佛在傲视着苍茫大地。
2、 怪石与小草造型古朴笨拙,简 单随意。
湘美版,美术,初二,八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湖南美术出版社

自下而上
仰望山峰,远
近景物层次清
《
晰,画面意境
早 春
高远。
图 》
宋 代
郭 熙
由近而远望,意境平远。
《鹊华秋色图》 元代 赵孟頫
《清明上河图》 宋代 张择端
画家似乎一路走来,将不同地点的 景物依次描绘,打破了时空的局限。
“步步移、面面观”使画面横向延伸。
归纳: 中国画注重笔墨的抽象意味,
不刻意追求具体物象外表的形似, 不拘泥于固定的时空表现,重视 艺术形象的神情气韵,构成真实 而又不等同于自然的图景,表现 丰富的人文情怀。
润。
学习活动一
参照本课图例,撰写一 篇分析笔墨特点的短文。
意境美
笔墨造型气韵生动,画面虚实 变换,心与物交融,营造特殊而隽 永的意境。
款识和印章提高或补充观者对作品 的欣赏和理解,也起到点缀与平衡画面 等多方面作用。
画面往往不做环境背 景的描绘,空白与实体灵 活地分割着画面,给人留 下想象的空间。
学习活动一
欣赏梅花作品,分析其中 的寓意和表现手法。通过临摹 学画梅花,体会画法程式以及 笔墨变化的美感,并和同学交 流感受。
比较款识的 书法,从线条组 织、墨色变化等 方面体会梅树枝 干用笔的书法意 味。
寻梅 吴昌硕 清代
画梅先画枝干,画枝干要做到立意为 先,分清主次。
用笔讲究书法的意味,中锋、侧锋用 于不同线条的表现。运笔疾速果断,表现 枝干的挺拔。用墨要有浓淡干湿的变化, 画出老干、新枝等不同感受。
• 三、在本课中任选一幅作品,从笔墨和意境等方面撰写一篇200— 300字的欣赏文章。
花鸟册页 赵之谦 清代
你喜爱梅花、翠竹吗?你
怎样理解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
象征寓意?
湘版新版八年级美术全册教案上册图文

1、牛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2、画中的线条给你什么感受?线条的质感是方正还是圆润,凝重还是飘逸?
3、你眼中的《五牛图》表现了什么意境?
6、《送子天王图》7、《渔翁渔妇图》及篆隶草书图解8、《五牛图》(韩滉)
四、用墨赋彩
运笔时的水分多少、速度疾缓、按使转等等,造成画面墨色千变万化,淋漓尽致。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以"运墨而五色具"一语概括。教师依照《墨葡萄图》图示列举的方法演示墨色变化,或与学生互动,共同尝试。
用墨:一般分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等(加水的多少而定)。
用墨的方法有蘸墨法、积墨法、泼墨法、破墨法等,水墨画中即以墨代色,故古人有“墨分五色”之说;彩墨画中,仍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
2、学生自由体验笔墨韵味。(学生通过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自由探究、交流)
3、教师示范(以点梅为例):(多媒体出示教师画梅的步骤图)教师演示:边画边讲(画主干—画旁枝—画花—点蕊调整画面)要求学生:观察作画的顺序和笔墨的运用方法,看有没有用到刚才老师示范的笔墨方法。
3、教师评价小结: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傲然挺拔的铁骨。
手法: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手法,以点、线为主的造型手段。
不同:一个是白梅又叫圈梅(勾花),一个是红梅又叫点梅(点花)。
下面我们学习梅的画法。
1、学习用笔用墨:教师评价学生回答并总结、演示用笔用墨方法
用笔:一般有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皴、擦、点、染等。
二、识梅
三、名家画梅作品赏析
四、画梅
五、展评作品:
欣赏梅花图片,观察其特点。
1、欣赏齐白石的《红梅》和吴昌硕的《寻梅》(多媒体课件同时出示)。
八年级美术上册 1 笔墨千秋课件6 湘美版.pptx

写意画笔墨豪放简练,→
高度概括,以少胜多。
5
思考·练习 比较线描、工笔、写意 作品之间的差别。
7
• 线描:不着色彩,骨法用 笔,造型生动。
• 工笔:笔触精确、细致, 设色层层晕染,匀净细腻, 形象生动。
• 写意:笔法简练,一挥而 就,笔墨淋漓,重在传神。
8
笔 用 状物传情
9
用笔状物传情 中国画的线不仅仅是用来勾画形象的, 线条运行的本身也流露着艺术家的情感。 不同质感的线条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 并主宰着画面的整体风貌。
10
转 折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 唐
12
13 渔翁渔妇图 黄慎(清代)
17
● 劲笔重墨表现坚 硬的牛角和牛蹄
● 圆润的线条表现 厚实柔韧的体态
● 线条的疏密对 比表现褶皱或光滑 的皮肤质感
五牛图(局部)唐代 韩滉
19
墨 用 赋彩
“运墨而五色具”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20
21
湿墨 干墨
22
归纳: 中国画注重笔墨的抽象意味,不刻
意追求具体物象外表的形似,不拘泥 于固定的时空表现,重视艺术形象的 神情气韵,构成真实而又不等同于自 然的图景,表现丰富的人文情怀。
38
达•• 一1标、、测中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试空画::在画面上讲求 _____,常用的透视法有___ 和___。
中国画按表现手法分为_____、____ 和 _____ 三种形式。
山水册页 清 髡残
28
游鱼图 清代 朱耷
画面往往不做环境背景 的描绘,空白与实体灵活 地分割着画面,给人留下 想象的空间。
思考·练习
给这幅画配上背景,会 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湘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

(1) 重点:利用各种材质进的运 用材质。
1 、教具:备好教科书、不同材质的范作、教学课件。
2 .学具:剪刀、颜料、布、树皮等不同材质。
(没有美术室,上课前还得备好课桌,二张课桌拼在一起,四人一组)
八年级学生对于《触摸美丽》一课来 说,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它与我们的生 活紧密相连。且他们有一定知识面和制作 技能,兴趣也较大。加上我们农村有一些天 然且独特的材质。可以创作出较好的作品 。但有的学生基础较弱、动手能力一般, 在上课时,可适当的调换坐位。形成一个 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触摸美丽的含义:(触摸感受美丽)
1. 2. 3. 4. 5.
欣赏图片、导入新课(约 8分钟) 体验探究(认识材质)约 5分钟 学习探究(材质运用)约 7分钟 活动(学生作业)(约 20分钟) 作品展示(约 5分钟)
三张材质图(生活中的材料与物质)
本节课以欣赏为主线,以学生的 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通过欣赏作品 充分调动了学生制作兴趣,学生勤于 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且课后还能收到相当多的好作品(因
为课内时间短和材质少,学生感觉做出的作业不够完美, 所以都跑到课后去完成了)。
第5课 〈与米罗游戏〉
第4课—触摸美丽
属装饰粘贴画(带手工的画)
第3课 〈缤纷家用电器〉
画立体物体(绘 画)
湘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
《触摸美丽》的前一课是:《缤纷家用电器》,后一 课是:《与米罗游戏》。本课在二者之间,实际上 是一个过渡,它是由绘画转向手工,由纸上的三维 物体向空间中的三维物体的过渡阶段。 绘画 绘画与手工 手工 本课性质属于综合、探索类型。课文旨在透 过生活中平凡、朴实的材料发现美,培养学生对美 的感受能力,在感受美的同时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提高对艺术学习持久的兴趣,并获得美的熏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书告身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Nhomakorabea柳公权书法
妙严寺记 赵孟頫
九成宫 欧阳询
行书
兰亭序 王羲之
祭侄稿 颜真卿
蜀素帖 米 芾
草书
古诗四帖 张 旭(唐)
登黄鹤楼 毛泽东
书法艺术欣赏
中国文字体变化表
书写工具
书法艺术主要表现:
一、笔法
二、墨法
三、章法
四、气韵
笔法、墨法
结构(间架结构)
太远 太大
不平衡 太小
章法(布局)
气韵
书法艺术欣赏
篆体
毛公鼎(周代)
泰山刻石(秦) 李斯
石鼓文(先秦)
隶书
曹全碑
史晨碑
乙瑛碑
楷 体
张黑女墓志(北魏)
多宝塔
勤礼碑
颜真卿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