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古典舞手形、手位与舞姿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有哪些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有哪些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有哪些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精妙的舞蹈技巧而闻名于世。

作为古典舞的基础,手位在舞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中国古典舞中常见的基本手位。

1. 扇形手扇形手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常见的手位之一。

起始时,双手合十,然后从胸前展开,形成一个半圆形,手指微微分开,状似扇子。

扇形手展示了古典舞中的优雅和柔美。

2. 花环手花环手在古典舞中也广泛使用。

这个手位借鉴了花束或花环的形状,双手在头顶绕圈,手指间交叉,形成一个美丽的圆圈。

花环手展现了古典舞中的灵动和优雅。

3. 弓形手弓形手是中国古典舞中一种更具表现力的手位。

双手合十,肘部向外打开,形成一个弓的形状。

这个手位通常用于表现力强烈的情感或高节奏的舞蹈动作。

4. 轻盈手轻盈手是古典舞中一种柔和而轻盈的手位。

双手向上伸展,手指稍微分开,呈现出一种轻柔的感觉。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现舞者柔美的舞姿和动作。

5. 松果手松果手是中国古典舞中一种独特的手位。

双手手背相对,大拇指呈扭曲状,并且与其他手指分开,形如松果。

这个手位用于表现舞者的力量和稳定感。

6. 瓜子手瓜子手是中国古典舞中一种极为美观的手位。

双臂成环状,手背呈扭曲状,手指间微微交叉,形似瓜子。

这个手位通常用于表现优雅和耐心。

7. 残花手残花手是古典舞中一种具有浪漫情怀的手位。

双手手指自然伸展,进行细腻而优雅的动作。

残花手通常被用来表达深情和舞者的内心世界。

8. 波浪手波浪手是中国古典舞一种形象生动的手位。

手臂微微弯曲,手背与手腕形成波浪形。

这个手位通常用来表现舞者的柔韧性和舞蹈动作的流畅程度。

总结:中国古典舞中的基本手位多种多样,每一种手位都体现了古典舞的独特之处。

扇形手、花环手、弓形手、轻盈手、松果手、瓜子手、残花手和波浪手等手位都在舞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丰富了古典舞的表达形式。

舞者通过运用不同的手位,展示出古典舞的奥秘和深厚的艺术内涵,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舞的美丽与魅力。

古典舞基本手位教案

古典舞基本手位教案

古典舞基本手位教案答案: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是指在舞蹈表演中使用的手和手指的姿势。

它们是舞者表现优雅和精细动作的基础。

以下是古典舞中常见的基本手位:1. 扇形手位(Fan-shaped Position):将手指自然张开,手心朝下,与肩同高并稍微向前。

2. 合掌手位(Joined Palms Position):将双手合拢,手指相互交叉,手心朝下,置于胸前或腹前。

3. 单手位(Single-hand Position):将一只手的指尖放在手腕上,与指尖成一直线,手心朝下。

4. 仙女手位(Fairy Hand Position):将手指稍微向后弯曲,指尖轻轻触及手腕,手掌自然展开。

5. 花舞手位(Flower Hand Position):将手指向下弯曲,指尖轻轻触及手掌中心,手掌保持平直。

6. 圆弧手位(Arc Hand Position):将手指自然张开,手心朝下,前臂稍微外旋,手指轻轻张开。

7. 忍者手位(Ninja Hand Position):将手指张开,并把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触及手掌中心,手心朝下。

这些手位在古典舞中经常被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动作。

舞者通过调整手指的曲度、张力和手的位置,可以让舞姿更加优雅和流畅。

进一步讨论:在古典舞中,基本手位的正确使用对于整个舞蹈的表现力至关重要。

舞者必须在舞蹈中运用不同的手位来传达舞剧中的情感和故事。

以下是一些示例:1. 在故事舞剧中,舞者可以使用合掌手位来表达敬意、祈祷或思考。

这种手位在演绎神秘或宗教性的场景时特别常见。

2. 扇形手位通常用于表现优雅和优美的舞姿。

它可以用来表达舞者的自由和灵气。

3. 花舞手位是广泛应用于表现花朵的手势。

舞者可以通过花舞手位向观众展示花朵的颜色、形状和轻柔。

4. 单手位和仙女手位通常用于表达细腻和柔和的情感。

这些手位的运用使舞姿看起来更加优雅和温柔。

古典舞基本手位不仅要求舞者在外观上准确地呈现出正确的手指姿势,还需要舞者掌握合适的手部运动和协调的身体动作。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优美的舞姿、独特的舞步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而在中国古典舞中,基本手位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基本手位通过手部的各种姿势来表达舞者的情感和形态,给予观众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以及它们的形态、寓意和技巧。

一、蓮花手蓮花手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基本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十指弯曲成蓮花状,手指相互交织,中指微微向上翘起。

蓮花手的形态柔美、圆润,象征着纯洁、高贵和典雅。

在表演时,舞者可以通过细微的动作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如平静、喜悦或悲伤。

二、弓弦手弓弦手是中国古典舞中具有力量感和动感的手位。

舞者将手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与胳膊呈直线状,形成弓弦的形态。

弓弦手的寓意是坚定、勇敢和自信。

在舞蹈表演中,舞者通过舞姿和手势的结合,展现出活力四溢的形象和自由奔放的舞步。

三、剑指手剑指手是中国古典舞中表达力量和威严的手位。

舞者将五指张开,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其余三指展开。

剑指手的形态刚劲有力,寓意着威武和尊严。

在舞蹈中,剑指手常与剑舞等动作相结合,增添了舞蹈的视觉效果和戏剧性。

四、凤眼手凤眼手是中国古典舞中表现柔美和妩媚的手位。

舞者将手臂自然下垂,手指微微弯曲,呈半弓形状。

凤眼手的形态优雅、细腻,寓意着柔情和温婉。

在舞蹈中,凤眼手常与舞袖等舞具搭配,形成流动优美的曲线,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五、水袖手水袖手是中国古典舞中独特的手位。

舞者将手臂自然下垂,手指微微张开,形成带状的凹曲状。

水袖手的形态柔和、飘逸,寓意着自然和柔韧。

在舞蹈表演中,舞者通过手臂和手指的动作,配合舞袖的摆动,形成连绵不断、柔美流畅的形象,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总结: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是表达舞者情感和形态的重要手势。

不同的手位具有独特的形态、寓意和技巧,通过灵活运用可以传递丰富的情感和美感。

在学习和表演中国古典舞时,舞者需要注意每个手位的形态和动作的协调性,以达到高质量的舞蹈表演。

古典舞24个基本动作

古典舞24个基本动作

古典舞24个基本动作古典舞作为一种优雅而典雅的舞蹈形式,源远流长,有着许多技巧和基本动作。

本文将介绍古典舞的24个基本动作,帮助读者了解古典舞的美妙之处。

第一组:手臂动作1. 弓形手势这是一个古典舞中常见的手臂动作。

舞者将两只手臂弯曲,形成一个流线型的弧形。

2. 花瓶手势这个手势是模仿花瓶的形状,舞者将双臂完全伸直,手掌相对,呈现出一个垂直的直线姿态。

3. 充气球手势舞者将两只手臂伸直,像充气球一样慢慢地膨胀,然后再缓慢地放气。

4. 蝴蝶手势这个手势模仿蝴蝶的翅膀。

舞者将两只手臂伸直向上,然后轻轻地下落,再次向上升起。

第二组:头部和颈部动作5. 仰望舞者将头部抬起,目光朝上,仿佛在仰望天空。

6. 俯视与仰望相反,舞者将头部低下,目光朝下,仿佛在俯视地面。

7. 转颈舞者将颈部转动,使头部在各个方向转动,表达出舞者灵活的颈部力量。

8. 旋转眼球舞者将双眼转动,从一个点转到另一个点,形成流畅的眼神转换。

第三组:上身动作9. 波浪动作舞者将上身左右摇摆,从而形成优美流畅的波浪动作。

10. 饭碗动作舞者将上身向前倾斜,胸部微微凸起,犹如端着一个饭碗。

11. 垂直动作舞者将上身挺直,使身体呈现出垂直的姿势。

12. 旋转舞者将上身转动,从一个方向旋转到另一个方向,展现出自身的柔韧性和优雅。

第四组:下身动作13. 高抬腿舞者将一条腿高抬,使之与身体呈垂直姿势,然后缓慢放下,再换另一条腿。

14. 揉腿舞者将一条腿前后揉动,仿佛在为腿部肌肉按摩。

15. 绕脚踝舞者将一只脚绕过脚踝,再慢慢放下,换另一只脚。

16. 弯腰动作舞者将上身前倾,手臂伸直向前,尽量触摸脚尖。

第五组:脚部动作17. 点脚尖舞者将一只脚尖轻轻触地,然后再缓慢收起。

18. 叩脚尖舞者将一只脚尖重重地敲击地面,发出清脆的声音。

19. 跨步舞者将一只脚迈出,然后迅速换另一只脚迈出,如此交替进行。

20. 抛踢舞者将一只脚向前抛起,然后收回,再把另一只脚抛起。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有哪些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有哪些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有哪些中国古典舞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它注重表达内心情感,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传递深刻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古典舞中,手位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表达了舞者的情感、态度以及角色的不同。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意义。

1. 螺旋手位(鳌臂)螺旋手位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手位之一。

它的形状像一只螺旋形的螺丝,拇指和食指相互握住,其余三个手指张开。

螺旋手位代表着舞者的高贵和优雅,是舞者表达自身情感和态度的基本手势。

2. 谦逊手位(屈膝揖)谦逊手位是一种表达谦虚和尊重的手势。

舞者将手臂弯曲,握住拇指放在胸前,其他四指紧贴胸膛。

这种手位在舞蹈中通常用于展示自己的虚心态度,向观众和其他舞者表示尊重和敬意。

3. 指固手位(琼花)指固手位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手势,它需要舞者将指甲弯曲,并且用拇指和中指轻轻固定住。

指固手位通常用于展示舞者的灵活性和技巧,它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4. 战斗手位(双握)战斗手位代表舞者的力量和坚定。

舞者将双手握紧,手臂前伸,手臂弯曲并且手指紧紧握住。

这种手位通常用于表达舞者角色的战斗和决心,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

5. 花盆手位(婆罗门)花盆手位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手势。

舞者将五指打开,手臂向上伸直,手指自然下垂。

这种手位通常用于表达舞者的柔美和慈祥,给观众带来一种平和安详的感觉。

6. 扇叶手位(兰芝)扇叶手位是中国古典舞中一种比较难度较大的手势。

舞者将拇指和食指张开,其他三个手指屈曲,形成扇叶状。

这种手位通常用于表达舞者的优雅和斯文。

它需要舞者掌握精确的肢体协调和控制力度。

7. 自然手位自然手位是中国古典舞中最简单、最自然的手势。

舞者将手臂放松下垂,手指自然张开,没有任何特定的形状。

这种手位通常用于表达舞者的平和和自由,让舞者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表达力。

在中国古典舞中,手位能够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舞者巧妙的手势组合和变化,观众可以感受到舞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角色的特点。

古典舞的八个基本手位

古典舞的八个基本手位

古典舞的八个基本手位古典舞是一门古老而精妙的艺术形式,其中手位是舞蹈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古典舞的手位有八个基本的姿势,每个姿势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在下面的文本中,我将逐一介绍这八个基本手位,并解释它们在古典舞中的作用。

1. 好手位(牡丹掐扇):好手位是指手掌水平打开,类似一朵盛开的牡丹花,持扇的手在这个位置。

这个手位代表着端庄和优雅,常用于开场和收场等正式场合。

2. 玉女托菊:这个手位是指手掌轻盈地托起花朵,仿佛玉女在握着一个菊花。

它表达着温柔和柔美,经常用于表达女性角色的柔情。

3. 美人泣芙蓉:这个手位类似于掐芙蓉的姿势,手指微微张开,掌心向上。

它传递出忧伤和沉思的情感,常用于表达悲伤或思考的角色。

4. 柳叶扶风:这个手位是指手指自然地伸展开,像风轻轻拂过柳叶一样。

它代表着轻盈和自然,常用于描绘飞舞或欢快的场景。

5. 玉女捧心:这个手位是指双手以心形的方式放在胸前,表达内心的柔情和喜悦。

它经常用于描绘爱情和感动的情节。

6. 小鸟投林:这个手位是指手掌张开,像小鸟展翅欲飞一样。

它传达出自由和轻松的感觉,常用于描绘自然和欢快的场景。

7. 仙女环月:这个手位是指两个手掌环绕在月亮形状的中间,表达出神秘和高贵的气质。

它经常用于描绘仙女或神话中的角色。

8. 玉女拈花:这个手位是指手指轻轻捏住花朵,仿佛在为自己佩戴鲜花。

它传递出温柔和优雅,常用于描绘女性角色。

这些八个基本手位是古典舞中常见且重要的手势,它们能够通过手部的姿势和动作来传递出舞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形象。

在古典舞的学习和表演过程中,舞者需要通过练习和磨砺来掌握这些手位的技巧和表达方式,从而更加准确地传达出舞蹈的内涵和美感。

中国古典舞训练中手位的基本动作

中国古典舞训练中手位的基本动作

中国古典舞训练中手位的基本动作中国古典舞训练中手位的基本动作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

下面YJBYS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中国古典舞训练中手位的基本动作,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您喜欢!古典舞手位:山膀(拉山膀):双手叉腰,单手(也可以双手)顺腰部自然放下,手背向外,直臂从旁边划圈举起到头顶,转掌,由胸前压下之第三个扣子处,手距离胸部约一尺。

这个动作叫按掌。

然后手从胸前平行的向旁拉出去,放到芭蕾的七位手处,全称叫拉山膀。

注:做动作时,双脚站丁子步,挺胸,收腹,昂头,动作要圆;眼睛跟着手位走,到了最后位置头转向下面亮象;古典舞讲究精提神要做到。

男孩子做这个动作时,虎口打开,女孩子做动作时,把大拇指收到手掌里,也叫兰花指。

中国古典舞手臂的基本姿态:手臂的基本姿态,这是手臂的完整的姿态,也是做各种动作的舞姿时不能离开的基本手臂姿态。

它是在单手基本位置上由双手配合而成,它已经包括完整的身体方向,头、眼和动作的韵律要求了。

(1)单山膀:(以右手为列,下同从略),小踏步,身体面向一点,目视八点双手叉腰准备。

动作时,右手顺胯向下经体侧撩掌至头的前上方,然后盖掌或者切掌至胸前,微扣腕向右拉开,至上臂与肩同平为止,身体面向两点,头转向八点;(2)双手膀:丁子步或小踏步,身体面向一点,目视八点双手叉腰准备。

动作时眼随右手拉成单山膀,然后眼随左手拉成双山膀,眼亮相于两点上方;(3)顺风旗:小踏步,左手拉山膀同时,右手直接向上撩至托掌位,眼随右手亮相于八位血上方;(4)双托掌:丁字步或小踏步,双手叉腰准备。

动作时双手经体侧撩至头上,盖掌于胸前交叉,向下分掌再撩掌至托掌位,眼随右手亮相于八点下方;(5)托按掌:丁字步或小踏步,双手叉腰准备。

动作是右左手交替胸前晃手,成右托掌位,左按掌位,身体面向两点眼亮相于八点斜上方;(6)山膀按掌:动作同脱掌,只是最后姿态为右山膀左按掌;(7)斜托掌:丁字步或小踏步,双手叉腰准备。

中国古典舞手位

中国古典舞手位

中国古典舞手位第一篇:中国古典舞手位中国古典舞手位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中国古典舞手位组合,充分掌握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点,提高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1、单山膀:手臂于身旁抬起,与肩同高,手臂微屈,指尖向前略向上2、双山膀:双手做单山膀,动作要领与单山膀相同3、单按掌:手臂与身前微屈,掌心下按,指尖上翘,手与身体的距离一竖掌有余4、托掌:手臂于头上方略向前,掌心上托,手臂微屈,指尖对眉梢5、顺风旗:一只手托掌,另一只手做山膀6、山膀按掌:一只手做山膀,另一只手做按掌7、托按掌:一只手做托掌,另一只手做按掌8、扬掌:手臂于身体侧斜上方,掌心对斜前上方,手臂可伸直也可屈肘9、双提襟:双手空心拳屈臂于身体两侧,虎口对身体10、手位组合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在中国古典舞手位中除提襟是空心拳外,所有手位的手形都是兰花掌;注意眼随手动,手腕带手,手停神定的中国古典舞特有姿态。

五、教学过程1、示范讲解各手位的做法及动作要领2、组织学生练习动作,纠正学生不规范动作3、示范讲解舞蹈组合4、组织学生练习舞蹈组合5、讲解组合中遇到的难点及重点六、教学小结中国古典舞手位是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础,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不仅为学习中国古典舞打下基础,也能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征,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第二篇:中国古典舞介绍及手型手位校本课蓝月亮舞蹈队中国古典舞介绍及手型手位东实验小学教师:邓青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古典舞手位组合,较准确熟练的运用古典舞的风格特提高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舞蹈时,动作、感情体验与表达的和谐一致的能力,逐步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优美感。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理解、体会、运用中国古典舞手臂的“圆”,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动手先动腕、眼随手动等风格特点,提高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舞手形、手位与舞姿~
(一)掌
女:兰花掌(如图1-14)
图1-14兰花掌(女)
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指节微贴,使虎口自然与手掌合拢,形成以中指为主要用力点,带动其余3指指尖上翘的形态。

男:虎口掌(如图1-15)
图1-15虎口掌(男)
动作:虎口撑开,四指自然而松弛地并拢,用力意识集中在指尖,形成指尖微向上翘,手掌成涡形的形态。

(二)指
女:兰花指(如图1-16)
兰花指(如图1-16)
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松弛地相搭连,形成O状,同时,食指伸出上翘,其余两指松弛地与中指并拢,形成秀丽的指形,是为兰花指。

男:剑指(如图1-17)
剑指(如图1-17)
动作:食指与中指并拢且挺直,力贯指根、指尖,并以折腕之力使指上翘,其余三指,以拇指与无名指虚搭紧挨为形,是为剑指。

女:拳形(如图1-18)
拳形(如图1-18)
动作:拇指与食指相搭贴,食指与其余三指依次相握,形成拳形。

男:拳形(如图1-19)
拳形(如图1-19)
自食指起的四指合拢握紧,大拇指贴在食指上,手腕微向里扣,形成拳形。

按掌(如图1-20)
按掌(如图1-20)
以女兰花掌、男虎口掌之形,将手臂放置于胸腹之间的位置,成圆弧形、沉肘,是为按掌。

托掌(如图1-21)
图1-21托掌
男、女各以虎口掌和兰花掌之形,将手臂向上撑直成圆弧形置于额头前上方,是为托掌。

防止动作成型时折腕。

提襟(如图1-22)
图1-22提襟
男、女以各自的拳形,手臂成圆弧形,置于身体的侧斜前方,其位置大体与身体的胯部持平,是为提襟。

单山膀(如图1-23)
单山膀(如图1-23)
女:以兰花掌形将手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单山膀。

双山膀(如图1-24)
图1-24双山膀
男:以虎口掌形将双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双山膀。

(如图1-25)
前点步山膀托掌(顺风旗)(如图1-25)
(如图1-26) 大掖步摊扬掌(如图1-26)
(如图1-27) 踏步蹲冲掌(女)(如图1-27)
(如图1-28) 弓箭步拧身冲掌(男)(如图1-28)
(如图1-29) 双展翅(如图1-29)
(如图1-30)
平肩手(如图1-30)
以上7个动作,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中的常用基本舞姿,它们均是步位、手位、手形相互结合的结果。

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中,构成基本舞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