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手形、手位与舞姿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优美的舞姿、独特的舞步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而在中国古典舞中,基本手位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基本手位通过手部的各种姿势来表达舞者的情感和形态,给予观众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以及它们的形态、寓意和技巧。
一、蓮花手蓮花手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基本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十指弯曲成蓮花状,手指相互交织,中指微微向上翘起。
蓮花手的形态柔美、圆润,象征着纯洁、高贵和典雅。
在表演时,舞者可以通过细微的动作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如平静、喜悦或悲伤。
二、弓弦手弓弦手是中国古典舞中具有力量感和动感的手位。
舞者将手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与胳膊呈直线状,形成弓弦的形态。
弓弦手的寓意是坚定、勇敢和自信。
在舞蹈表演中,舞者通过舞姿和手势的结合,展现出活力四溢的形象和自由奔放的舞步。
三、剑指手剑指手是中国古典舞中表达力量和威严的手位。
舞者将五指张开,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其余三指展开。
剑指手的形态刚劲有力,寓意着威武和尊严。
在舞蹈中,剑指手常与剑舞等动作相结合,增添了舞蹈的视觉效果和戏剧性。
四、凤眼手凤眼手是中国古典舞中表现柔美和妩媚的手位。
舞者将手臂自然下垂,手指微微弯曲,呈半弓形状。
凤眼手的形态优雅、细腻,寓意着柔情和温婉。
在舞蹈中,凤眼手常与舞袖等舞具搭配,形成流动优美的曲线,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五、水袖手水袖手是中国古典舞中独特的手位。
舞者将手臂自然下垂,手指微微张开,形成带状的凹曲状。
水袖手的形态柔和、飘逸,寓意着自然和柔韧。
在舞蹈表演中,舞者通过手臂和手指的动作,配合舞袖的摆动,形成连绵不断、柔美流畅的形象,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总结: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是表达舞者情感和形态的重要手势。
不同的手位具有独特的形态、寓意和技巧,通过灵活运用可以传递丰富的情感和美感。
在学习和表演中国古典舞时,舞者需要注意每个手位的形态和动作的协调性,以达到高质量的舞蹈表演。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山膀、按掌、托掌、提襟、冲掌、顺风旗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山膀、按掌、托掌、提襟、冲掌、顺风
旗
中国舞蹈网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
山膀:手以“掌形”,手臂内旋成长弧形,平抬于身旁,高度与肩平,沉肩、松肘、推手。
按掌:手以“掌形”,小臂屈回成圆弧形,按在身前,位置约在胃的高度,距离身体约6—7寸为准,沉肩圆肘。
托掌:手以“掌形” ,手臂外形是长弧形,手臂托于头的前上方,由兰花手翘推撑住,手心向斜上方;沉肩,肘打开向旁。
提襟:手以“拳形”,手臂外形是长弧形,至于身侧,虎口与髋部相对,保持约一尺间距平行。
中国古典舞基础手位对称位
双山膀双合掌双托掌双提襟
以上四个对称位均在基础手位上,做双手对称姿态。
中国古典舞基础手位配合位
顺风旗:山膀托掌又称'顺风旗',是山膀和托掌的组合手位。
托按掌:是托掌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提襟按掌:是提襟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冲掌:一手在身体侧前方,保持手臂弧线,一手肋旁托掌(手心朝上)。
山膀按掌:是山膀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中国古典舞:基本舞姿、典型传统动作。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是舞蹈中常见的手部动作姿势,它们使用优美的手势和手指的形态来表达舞者的情感和角色。
基本手位在古典舞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舞蹈的基础,并为舞蹈提供了美感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的一些明确答案:一、荷叶手荷叶手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常见的基本手位之一。
它的形态像一个叶子,舞者的手掌张开而手指向上弯曲,类似于荷叶的形状。
荷叶手常用于表达优美、柔和和婉转的情感。
二、寿桃手寿桃手是古典舞中常见的姿势之一,它的形态像一个桃子。
舞者的手指自然地弯曲,手掌稍微张开,状似一个桃子。
寿桃手常用于表达欢乐、祝福和吉祥的情感。
三、藏香手藏香手是古典舞中常见的手位之一,它的形态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舞者的手背向上,手指微微张开,状似莲花中藏香的样子。
藏香手常用于表达高雅、庄重和神圣的情感。
四、封阳手封阳手是古典舞中常见的姿势之一,它的形态像一个半月。
舞者的手掌完全张开,手指稍微分开,并向上弯曲,状似半月。
封阳手常用于表达威严、端庄和力量的情感。
以上是中国古典舞常见的基本手位。
它们通过手指和手掌的灵活运动,展示了舞者优雅的姿态和感情表达。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基本手位的使用,让我们来看一些实际的舞蹈例子。
在经典舞剧《红色娘子军》中,舞者经常使用荷叶手来表达角色的温柔和柔和。
舞者们优美地挥动手指和手掌,展示出如花盛开的荷叶,增添了舞蹈的美感。
在《茉莉花》这首著名的古典舞曲中,舞者经常使用寿桃手来表达欢乐和祝福。
他们用自然的手指姿势和微笑的表情,展示出寿桃的形态,给观众带来了喜悦和幸福的感觉。
在舞剧《梁祝》中,舞者通过藏香手来展现出角色的高贵和庄重。
他们用手指微微张开,手掌向上,状似莲花中藏香的造型,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神圣的感觉。
在《黄河大合唱》这个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舞蹈中,舞者经常使用封阳手来表达力量和威严。
他们用完全张开的手掌和微微分开的手指,状似半月,展示出强大的气势和力量。
通过这些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基本手位在古典舞中的重要性。
古典舞24个基本动作

古典舞24个基本动作古典舞作为一种优雅而典雅的舞蹈形式,源远流长,有着许多技巧和基本动作。
本文将介绍古典舞的24个基本动作,帮助读者了解古典舞的美妙之处。
第一组:手臂动作1. 弓形手势这是一个古典舞中常见的手臂动作。
舞者将两只手臂弯曲,形成一个流线型的弧形。
2. 花瓶手势这个手势是模仿花瓶的形状,舞者将双臂完全伸直,手掌相对,呈现出一个垂直的直线姿态。
3. 充气球手势舞者将两只手臂伸直,像充气球一样慢慢地膨胀,然后再缓慢地放气。
4. 蝴蝶手势这个手势模仿蝴蝶的翅膀。
舞者将两只手臂伸直向上,然后轻轻地下落,再次向上升起。
第二组:头部和颈部动作5. 仰望舞者将头部抬起,目光朝上,仿佛在仰望天空。
6. 俯视与仰望相反,舞者将头部低下,目光朝下,仿佛在俯视地面。
7. 转颈舞者将颈部转动,使头部在各个方向转动,表达出舞者灵活的颈部力量。
8. 旋转眼球舞者将双眼转动,从一个点转到另一个点,形成流畅的眼神转换。
第三组:上身动作9. 波浪动作舞者将上身左右摇摆,从而形成优美流畅的波浪动作。
10. 饭碗动作舞者将上身向前倾斜,胸部微微凸起,犹如端着一个饭碗。
11. 垂直动作舞者将上身挺直,使身体呈现出垂直的姿势。
12. 旋转舞者将上身转动,从一个方向旋转到另一个方向,展现出自身的柔韧性和优雅。
第四组:下身动作13. 高抬腿舞者将一条腿高抬,使之与身体呈垂直姿势,然后缓慢放下,再换另一条腿。
14. 揉腿舞者将一条腿前后揉动,仿佛在为腿部肌肉按摩。
15. 绕脚踝舞者将一只脚绕过脚踝,再慢慢放下,换另一只脚。
16. 弯腰动作舞者将上身前倾,手臂伸直向前,尽量触摸脚尖。
第五组:脚部动作17. 点脚尖舞者将一只脚尖轻轻触地,然后再缓慢收起。
18. 叩脚尖舞者将一只脚尖重重地敲击地面,发出清脆的声音。
19. 跨步舞者将一只脚迈出,然后迅速换另一只脚迈出,如此交替进行。
20. 抛踢舞者将一只脚向前抛起,然后收回,再把另一只脚抛起。
学跳古典舞的基础动作讲解

学跳古典舞的基础动作讲解舞蹈随着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的健身方式之一,越来越多人选择跳舞来锻炼身体。
一般来说,古典舞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比较高超的技巧。
学跳古典舞的基础动作是什么?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学跳古典舞的基础动作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学跳古典舞的基础动作1、学跳古典舞的基础动作古典舞手位:山膀(拉山膀):双手叉腰,单手(也可以双手)顺腰部自然放下,手背向外,直臂从旁边划圈举起到头顶,转掌,由胸前压下之第三个扣子处,手距离胸部约一尺。
这个动作叫按掌。
然后手从胸前平行的向旁拉出去,放到芭蕾的七位手处,全称叫拉山膀。
做动作时,双脚站丁子步,挺胸,收腹,昂头,动作要圆;眼睛跟着手位走,到了最后位置头转向下面亮象;古典舞讲究精提神要做到。
男孩子做这个动作时,虎口打开,女孩子做动作时,把大拇指收到手掌里,也叫兰花指。
2、古典舞总体要求2.1、形--外形,在拧、倾、圆、曲基础上的各种舞姿造型和相应的技术技巧,以及动势过程的展现。
2.2、神--民族的神韵、神态和气质(古典舞的内涵);2.3、劲--劲头儿(寸劲),古典舞的用力方法和节奏特点,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慢和快、松和紧、开与合等对比方法(反衬法)。
2.4、律--韵律及运动规律,平原、立圆、8字圆是中国古典舞的动势精髓。
留下身、走上身,或留上身、走下身是中国古典舞的动势规律。
欲左先右、欲上先下、闪展挪腾是从外形到内在的审美要求。
3、古典舞的风格特点是什么"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
"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
换句话说"身韵"即"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
大家知道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吗?一、基本云手要求:双手交于胸前时要保持圆臂,要含胸提气。
双手配合的感觉要象在胸前揉抚一个圆球一样,完成云手的过程身体也要在过程中随之提、仰、含、沉、眼睛要先跟随上面的手,后随下面的手,要有浑厚的内涵气质。
节奏处理基本上同“云肩转腰”一样,先做连绵不断的慢速,然后在慢中给以“点”的处理,强调轻重缓急的节奏变化。
二、冲靠云手在基本云手的基础上,加以上身冲靠为动律带动云手的同时加上脚的'前后移动重心整个过程要完成两次上身的冲靠,两次脚步的前后移重心。
手腕在揉球过程中是连续的盘腕三、大开大合云手强调“横拧开合”的技术要领。
要尽量挺拔上身并横拧,二位手臂要向后打开一些,上下身较劲产生一种“拧麻花”的形态。
左臂要尽量后掰,之后从头前饶过,接着变“走上身留下身”动律转体过来。
四、波浪云又称“云手大揉球”。
其始动作要比基本云手舒展和撑长一些,是上身经过右旁提-后仰身-左旁提的大幅度运动过程,双手间距要适当放大。
腿部要有弯曲移动重心的过,身体要有深含的过程,右手“反平穿”左手“正平穿”带动直腿立腰,又成右旁提,与前面左右对称。
适合用一些强烈的、伸展的、多变的旋律性强的伴奏音乐。
古典舞基本手位讲解手臂的基本姿态:(1)单山膀:(以右手为列,下同从略),小踏步,身体面向一点,目视八点双手叉腰准备。
动作时,右手顺胯向下经体侧撩掌至头的前上方,然后盖掌或者切掌至胸前,微扣腕向右拉开,至上臂与肩同平为止,身体面向两点,头转向八点;(2)双手膀:丁子步或小踏步,身体面向一点,目视八点双手叉腰准备。
动作时眼随右手拉成单山膀,然后眼随左手拉成双山膀,眼亮相于两点上方;(3)顺风旗:小踏步,左手拉山膀同时,右手直接向上撩至托掌位,眼随右手亮相于八位血上方;(4)双托掌:丁字步或小踏步,双手叉腰准备。
古典舞的八个基本手位

古典舞的八个基本手位古典舞是一门古老而精妙的艺术形式,其中手位是舞蹈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古典舞的手位有八个基本的姿势,每个姿势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在下面的文本中,我将逐一介绍这八个基本手位,并解释它们在古典舞中的作用。
1. 好手位(牡丹掐扇):好手位是指手掌水平打开,类似一朵盛开的牡丹花,持扇的手在这个位置。
这个手位代表着端庄和优雅,常用于开场和收场等正式场合。
2. 玉女托菊:这个手位是指手掌轻盈地托起花朵,仿佛玉女在握着一个菊花。
它表达着温柔和柔美,经常用于表达女性角色的柔情。
3. 美人泣芙蓉:这个手位类似于掐芙蓉的姿势,手指微微张开,掌心向上。
它传递出忧伤和沉思的情感,常用于表达悲伤或思考的角色。
4. 柳叶扶风:这个手位是指手指自然地伸展开,像风轻轻拂过柳叶一样。
它代表着轻盈和自然,常用于描绘飞舞或欢快的场景。
5. 玉女捧心:这个手位是指双手以心形的方式放在胸前,表达内心的柔情和喜悦。
它经常用于描绘爱情和感动的情节。
6. 小鸟投林:这个手位是指手掌张开,像小鸟展翅欲飞一样。
它传达出自由和轻松的感觉,常用于描绘自然和欢快的场景。
7. 仙女环月:这个手位是指两个手掌环绕在月亮形状的中间,表达出神秘和高贵的气质。
它经常用于描绘仙女或神话中的角色。
8. 玉女拈花:这个手位是指手指轻轻捏住花朵,仿佛在为自己佩戴鲜花。
它传递出温柔和优雅,常用于描绘女性角色。
这些八个基本手位是古典舞中常见且重要的手势,它们能够通过手部的姿势和动作来传递出舞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形象。
在古典舞的学习和表演过程中,舞者需要通过练习和磨砺来掌握这些手位的技巧和表达方式,从而更加准确地传达出舞蹈的内涵和美感。
中国古典舞训练中手位的基本动作

中国古典舞训练中手位的基本动作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
古典舞手位:山膀(拉山膀):双手叉腰,单手(也可以双手)顺腰部自然放下,手背向外,直臂从旁边划圈举起到头顶,转掌,由胸前压下之第三个扣子处,手距离胸部约一尺。
这个动作叫按掌.然后手从胸前平行的向旁拉出去,放到芭蕾的七位手处,全称叫拉山膀。
注:做动作时,双脚站丁子步,挺胸,收腹,昂头,动作要圆;眼睛跟着手位走,到了最后位置头转向下面亮象;古典舞讲究精提神要做到。
男孩子做这个动作时,虎口打开,女孩子做动作时,把大拇指收到手掌里,也叫兰花指。
中国古典舞手臂的基本姿态:1手臂的基本姿态,这是手臂的完整的姿态,也是做各种动作的舞姿时不能离开的基本手臂姿态。
它是在单手基本位置上由双手配合而成,它已经包括完整的身体方向,头、眼和动作的韵律要求了。
(1)单山膀:(以右手为列,下同从略),小踏步,身体面向一点,目视八点双手叉腰准备。
动作时,右手顺胯向下经体侧撩掌至头的前上方,然后盖掌或者切掌至胸前,微扣腕向右拉开,至上臂与肩同平为止,身体面向两点,头转向八点;(2)双手膀:丁子步或小踏步,身体面向一点,目视八点双手叉腰准备.动作时眼随右手拉成单山膀,然后眼随左手拉成双山膀,眼亮相于两点上方;(3)顺风旗:小踏步,左手拉山膀同时,右手直接向上撩至托掌位,眼随右手亮相于八位血上方;(4)双托掌:丁字步或小踏步,双手叉腰准备.动作时双手经体侧撩至头上,盖掌于胸前交叉,向下分掌再撩掌至托掌位,眼随右手亮相于八点下方;(5)托按掌:丁字步或小踏步,双手叉腰准备。
动作是右左手交替胸前晃手,成右托掌位,左按掌位,身体面向两点眼亮相于八点斜上方;(6)山膀按掌:动作同脱掌,只是最后姿态为右山膀左按掌;(7)斜托掌:丁字步或小踏步,双手叉腰准备.动作时,双手经体分前撩至顺风旗位手心向上,高臂为扬掌位;(8)冲掌:丁字步,双手叉腰准备.动作时,双手由下向右双晃手一周右胯侧,右手端掌与左手掌掌心相对,然后右肘后提左掌向八点下方推出,眼随左手方向亮相;(9)提襟:丁字步,双手叉腰准备.动作时,右臂下崔,手握拳提于右胯旁,同时左肩微向前眼看右手.然后左臂下崔,手握拳于左胯旁,同时右肩微向前,上身略向左拧,手腕略向里转,虎口在身前斜对胯,甩头向八位亮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舞手形、手位与舞姿~
(一)掌
女:兰花掌(如图1-14)
图1-14 兰花掌(女)
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指节微贴,使虎口自然与手掌合拢,形成以中指为主要用力点,带动其余 3 指指尖上翘的形态。
男:虎口掌(如图1-15)
图1-15 虎口掌(男)
动作:虎口撑开,四指自然而松弛地并拢,用力意识集中在指尖,形成指尖微向上翘,手掌成涡形的形态。
(二)指
女:兰花指(如图1-16)
兰花指(如图1-16)
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松弛地相搭连,形成O 状,同时,食指伸出上翘,其余两指松弛地与中指并拢,形成秀丽的指形,是为兰花指。
男:剑指(如图1-17)
剑指(如图1-17)
动作:食指与中指并拢且挺直,力贯指根、指尖,并以折腕之力使指上翘,其余三指,以拇指与无名指虚搭紧挨为形,是为剑指。
女:拳形(如图1-18)
动作:拇指与食指相搭贴,食指与其余三指依次相握,形成拳形。
男:拳形(如图1-19)
拳形(如图1-19)
自食指起的四指合拢握紧,大拇指贴在食指上,手腕微向里扣,形成拳形。
按掌(如图1-20)
腕。
按掌(如图1-
20)
以女兰花掌、男虎口掌之形,将手臂放置于胸腹之间的位置,成圆弧形、沉肘,是为按掌。
托掌(如图1-
21)
图1-21 托掌
男、女各以虎口掌和兰花掌之形,将手臂向上撑直成圆弧形置于额头前上方,是为托掌。
防止动作成型时折
提襟(如图1-
22)
图1-22 提襟
男、女以各自的拳形,手臂成圆弧形,置于身体的侧斜前方,其位置大体与身体的胯部持平,是为提襟。
单山膀(如图1-
23)
单山膀(如图1-
23)
女:以兰花掌形将手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单山膀。
双山膀(如图1-24)
(如图1-25)
前点步山膀托掌(顺风旗)(如图1-25)图1-24 双山膀
男:以虎口掌形将双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双山膀。
大掖步摊扬掌(如图1-
26)
(如图1-
26)
(如图1-
27)
踏步蹲冲掌(女)(如图1-27)
双展翅(如图1-29)
(如图 1-28)
弓箭步拧身冲掌(男)(如图 1-28)
(如图 1-29
)
(如图1-30)
平肩手(如图1-30)
以上7 个动作,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中的常用基本舞姿,它们均是步位、手位、手形相互结合的结果。
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中,构成基本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