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2007
甘肃省西和县第一中学武术特招测试内容及评定办法

甘肃省西和县第一中学武术特招测试内容及评定办法心之所向,所向披靡西和一中武术特招生检测内容及评定办法(讨论稿)一、测试项目1、专项技术:握杆转肩、仆步抢拍、竖叉、正踢腿、下腰、腾空飞脚(二起脚)、旋风脚、燕式平衡。
2、套路:初级长拳(第三路);初级剑术、初级刀术(任选一项);初级棍术、初级枪术(任选一项),(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
3、身体素质:100米;立定跳远;原地掷铅球(男子5公斤,女子4公斤);二、计分方法武术测试项目以100分计算,其中基础技术占45%共45分,套路占40%共40分,身体素质占15%共15分;基础技术、套路和身体素质得分之和即为总分。
三、测试办法1、专项技术按评分表顺序及评分标准,逐项进行。
2、拳术器械按现场发挥情况,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审定的《武术竞赛规则》(附件.1)进行评分。
四、报名规定1、凡具有武术特长,身心健康,身高在160厘米以上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经家长、教练、学校同意均可申请参加检测,填写《武术特长生招生申请表》(附件.2)。
2、学生个人或教练员代理在西和一中报名;3、报名时交本人近期两寸证照2张和《武术特长生招生申请表》以及乡级以上医院开据的身体健康证明或体检表五、录取程序:1、我校组织一次严格的特长生检测,并按检测成绩择优提出可录取特长生排序名单。
预录取特长生名单在我校和学生所在初中醒目处公示三天,无异议者成绩有效。
2、特长生仍须参加中考,文化课考试达本校择校生分数线的,按并轨生录取;未达本校择校生分数线,但在择校生分数线下40分以内的,按择校生录取;个别体育特长特别突出的,经学校同意,可按降分80分录取。
录取时按照测试成绩排名进行录取,中考成绩未到相应分数线的,按特长检测成绩排名递补录取。
被录取的特长生须另交3000元训练保证金, 成绩优异并无违纪情况者毕业时退还。
特长生须自己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
3、签订特长训练协议。
正式入学之前,录取学校必须与特长生签订特长训练协议,明确其在高中学习期间有参加特长训练和代表学校参加相关比赛的义务。
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武术套路竞技水平,促进武术运动的发展,规范国际武术套路竞赛,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国际武术套路竞赛的组织和管理由国际武术联合会负责。
第三条:国际武术套路竞赛的目的是比较参赛选手的技术水平和艺术表现,评选出优秀选手和团队。
第四条:国际武术套路竞赛分为个人比赛和团体比赛两个项目。
第五条:国际武术套路竞赛使用编排好的武术套路进行比赛。
第六条:参赛选手必须遵守比赛规则和裁判判罚,表现出良好的竞技和道德风貌。
第七条:参赛选手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不得患有严重疾病或受伤。
第二章:比赛项目第八条:个人比赛项目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
团体比赛项目分为男子团体组、女子团体组和混合团体组。
第九条:个人比赛项目包括套路演练和器械演示。
套路演练分为太极拳、南拳、北拳、形意拳、咏春拳、八极拳等。
器械演示包括刀、枪、剑、棍等。
第十条:团体比赛项目是由三到五人组成的团队进行套路演练和器械演示。
第三章:比赛规则第十一条: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第十二条:初赛采用分组比赛的方式,每个小组按抽签确定比赛顺序。
每个小组的前三名将晋级到决赛。
第十三条:决赛采取决胜负制,最终的名次根据评委评分综合得出。
第十四条:比赛评委由国际武术联合会指定,需具备丰富的武术知识和专业评分经验。
第十五条:评委根据选手表现的技术动作、力度、速度、灵活性、平衡性、美感等方面进行评分。
第十六条:选手的技术动作必须精准、流畅,力度要适度,速度要快,且要求从容不迫。
第十七条:比赛过程中选手不得触碰到裁判、观众或其他选手,否则将被扣分。
第十八条:选手在比赛前有足够的准备时间,但比赛过程中不得中途停顿或重新开始。
第四章:裁判判罚第十九条:裁判需公正、公平地对选手进行判罚。
第二十条:裁判根据选手的技术水平、动作规范、动作创意和整体协调性进行评分。
第二十一条:裁判对选手的动作进行实时评分,最高和最低得分将被剔除,计算剩余裁判的评分平均值。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扣分)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扣分)(一)竞赛类型分为:1、个人赛2、团体赛3、个人及团体赛(二)套路竞赛运动员年龄的分组:1、成年组:18周岁(含)以上;2、青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岁;3、儿童组:不满12周岁。
(三)套路运动按练习形式分为:1、单练2、对练3、集体演练成绩分为:甲、乙组。
注:竞赛性质由竞赛规程决定(四)武术竞赛项目(wushu comptitive events)一、长拳二、太极拳三、南拳四、剑术其中剑术长度一直臂垂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得低于本人耳上端。
五、刀术六、枪术、七、棍术八、其他拳术九、其他器械。
十、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十一、集体项目(集体拳术、集体单器械、集体双器械、集体软器械)。
其他拳术又可分为四类:一、形意、八卦、八极。
二、通臂、劈挂、翻子。
三、地躺、象形拳。
四、查拳、花拳、炮拳、红拳、华拳、少林拳等。
其他器械又可分为三类:一、单器械。
二、双器械。
三、软器械。
(五)武术竞赛时裁判员服装(referee\'s costume)(1)裁判员应着赛会规定的统一服装,佩戴统一的裁判标志(2)武术竞赛运动员服装(competitor\'s costume)一. 比赛时,必须穿规定的服装二. 服装上不得有多余的附带物。
三. 鞋子为武术鞋或运动鞋。
(六)竞赛场地:——个人项目的场地为14米,宽8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
——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为16米,宽14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
——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
——根据实际情况比赛场地应高出地面50—60厘米。
——场地灯光垂直照度和水平照度在规定范围之内。
比赛通则及评分标准:1、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开始计时;运动员结束全套动作,计时结束。
2、长拳、南拳、刀术、剑术、枪术、棍术自选套路不得少于1分20秒。
武术套路规则竞赛规则

武术套路规则竞赛规则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套路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套路是一种由各种技术动作组成的拳法动作序列,在训练和比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武术套路竞赛的公正与公平,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武术套路竞赛的规则和相关内容。
1. 赛事组织与管理武术套路竞赛由相关武术协会或组织承办,负责规则制定、报名、裁判安排、比赛场地等方面的工作。
比赛通常按照年龄、性别和个人/团体等不同组别进行划分,并设立相应的奖项和荣誉。
2. 参赛资格武术套路竞赛对参赛者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具备一定的武术基础和训练经验。
参赛者需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并接受相关的体能和技术水平测试。
同时,参赛者还需要熟悉比赛规则和要求,以确保比赛的公正性。
3. 套路内容武术套路竞赛要求参赛者按照规定的套路动作序列进行表演。
套路包括基本功动作、技术动作和连续动作等多个部分。
参赛者需要根据自身能力和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套路,能够准确地展示出每个动作的力度、速度和技巧。
4. 表演要求武术套路竞赛中,参赛者在表演套路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a. 姿势准确:参赛者在表演中要求动作的姿势准确无误,体现出技术的娴熟和功底的深厚。
b. 动作流畅:参赛者需要将套路中各个动作连贯流畅地表演出来,同时要注意节奏和变化,增加表演的变化和美感。
c. 动作力度:动作力度要适中,既要显示出力量和爆发力,又要注重技巧和控制,保持动作的美感和协调性。
d. 整体效果:参赛者的表演要注意整体效果,包括气势、精神状态、舞台形象、服装等方面的展示。
5. 裁判评分武术套路竞赛的评分一般由专业裁判进行,评分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技术难度:动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包括组合动作、跳跃动作、倒翻动作等。
b. 动作控制:动作的准确性和控制能力,包括击中点、动作协调性、稳定性等。
c. 动作美感:动作的力度、速度、舞台呈现和形象展示等方面的美感。
d. 剧场效果:整体演出的效果和表现力,包括舞台表情、气场、仪态等。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优秀范文五篇]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5c5ef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0.png)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一)竞赛的一般常识⒈ 执行裁判人员组成: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
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2人;A组评分裁判员2-3人;B组评分裁判员3人;C组评分裁判员2-3人。
编排记录长1人,检录长1人。
⒉ 竞赛按类型可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
按年龄可分为:成年赛、青少年赛、儿童赛。
⒊ 竞赛项目: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南棍、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
⒋竞赛年龄分组:成年组、青少年组和儿童组。
5.比赛顺序:在竞赛监督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6.检录: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检录,并检查服装和器械。
7.礼仪: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套路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8.得分相同的处理:个人分别以难度分高者、以完成高等级难度数量多者、以演练水平分高者、以演练水平扣分少者、以动作质量扣分少者顺序排列名次。
全能或团体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9、竞赛有关规定:(1)难度填报: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要求选择难度和必选主要动作,于赛前20天在规定网站填报“武术套路难度及必选动作申报表”,并确认打印,签字、盖章后寄往赛会(以到达邮戳为)。
(2)套路完成时间: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套路:成年不少于1分20秒;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于1分10秒。
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对练不得少于50秒。
集体项目为3—4分钟。
传统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
(3)比赛音乐:规程规定的配乐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歌词)伴奏下进行,音乐可以根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
(4)比赛服装: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服装,佩戴裁判等级标志;运动员应穿武术比赛服装。
(5)竞赛场地:个人项目14米长,8米宽。
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在国际武术套路竞赛中,规则的制定对于保障比赛的公平性和竞技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内容和相关的扩展内容。
1.规则的制定背景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制定是为了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和提高,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体育竞技体系。
随着武术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有必要制定统一的规则,以便各国选手在国际比赛中进行公平竞争。
2.技术要求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对于参赛选手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例如,要求选手在表演中展现出优雅、稳定和流畅的动作,并且每个动作的力量、速度和准确性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此外,技术要求还可能包括对于难度系数的要求,以评估选手所展示的技术水平。
3.判分标准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判分标准是评判选手表演质量的主要依据。
常见的判分标准包括动作的准确性、流畅性、力量和动作之间的衔接等。
在一些比赛中,还会加入动作的艺术性和创新性等因素进行评估。
评判员需要根据规则要求,对选手的表演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分。
4.裁判系统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还规定了裁判系统的组成和操作流程。
通常,裁判组由主裁判、助理裁判和技术评委组成。
每个裁判都会根据规则要求对选手的表演进行评分,最后将所有评分汇总,得出最终的成绩。
5.扩展内容:武术套路的分类在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之外,也有一些关于武术套路分类的扩展内容。
武术套路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和风格进行分类,如南拳、北拳、太极拳等。
这些不同的套路分类在比赛中有着独特的规则和要求,选手需要根据所参赛的套路分类来准备和展示自己的技术。
6.扩展内容: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一些传统武术套路在现代套路竞赛中得到了保留和发扬。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给国际武术套路竞赛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选手们可以在表演中展现出古老的武术技艺,同时融入一些现代元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观念。
总结: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制定对于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和提高至关重要。
武术套路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是指对劲力、协调、精神、节奏、风格、内容、结构、布局等演练方面的抽象内容,由于不易采取量化的标准进行衡定,所以对这类错误的出现要在运动员全套技术演练完毕之后,通过整体比较,全面衡量,根据演练水平,一次性确定扣分。
(3)其他错误出现扣:
是指运动员临场所出现的其他错误,如器械变形、遗忘、失去平衡等,要依据规则中的“其他错误扣分”,每出现一次,根据程度不同予以扣分。
二、套路竞赛裁判法简介
裁判员不但要精通规则,更须熟悉裁判方法。武术裁判员在套路竞赛中的裁判经验,主要可以概括为:规格错误随时扣,演练水平一次扣,其他错误出现扣等方法。
(1)规格错误随时扣:
是指对动作规格方面的内容,如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身法、腿法等,要严格按照其动作规格的具体要求进行评判。对动作规格所出现的错误,随时发现,随时记录,按要求进行实扣。
武术竞赛类型可分为个人、团体、个人和团体赛三种。
2.竞赛项目
武术竞赛项目主要分为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等内容。
3.抱拳礼
运动员听到点名后,先向裁判长行抱拳礼,并立即进场,运动员身体任何部分开始动作即为起势(记时开始)。运动员完成套路动作后,须并步收势(记时结束),再转向裁判长行注目礼,而后退场。赛后示分时,运动员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②演练技巧方面(1.5分),要求达到精神饱满,节奏分明,风格突出者;
③编排方面(0.5分),要求达到内容充实,结构合理,变化多样,布局匀称。
(3)创新难度动作:
运动员临场较好地完成了申报的创新难度动作,由裁判长按确认的分值予以加分。
(4)裁判长的扣分:
裁判长对起收势不符者扣0.1分;运动员重做扣1分;出界扣0.1~0.2分;平衡时间不足扣0.1~0.2分;太极拳、剑和集体项目套路完成时间超出规定时间5秒,扣0.1分,依此类推,其他项目不足规定时间在2秒内,扣0.1分,依此类推;器械、服装不符合规定取消其该项成绩;自选套路每少一个规定动作组别,扣0.3分;规定套路的动作缺少或增加,扣0.2分;每附加、漏做或改变一个指定动作,扣0.3分。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有哪些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有哪些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有哪些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丽珍宝。
它既有健身作用,又有技击性能,还由于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活跃文化生活有重要意义。
那么,下面是由yjbys店铺为大家分享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竞赛的一般常识⒈ 执行裁判人员组成: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
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2人;A组评分裁判员2-3人;B组评分裁判员3人;C组评分裁判员2-3人。
编排记录长1人,检录长1人。
⒉ 竞赛按类型可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
按年龄可分为:成年赛、青少年赛、儿童赛。
⒊ 竞赛项目: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南棍、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
⒋竞赛年龄分组:成年组、青少年组和儿童组。
5.比赛顺序:在竞赛监督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6.检录: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检录,并检查服装和器械。
7.礼仪: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套路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8.得分相同的处理:个人分别以难度分高者、以完成高等级难度数量多者、以演练水平分高者、以演练水平扣分少者、以动作质量扣分少者顺序排列名次。
全能或团体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9、竞赛有关规定:(1)难度填报: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要求选择难度和必选主要动作,于赛前20天在规定网站填报“武术套路难度及必选动作申报表”,并确认打印,签字、盖章后寄往赛会(以到达邮戳为)。
(2)套路完成时间: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套路:成年不少于1分20秒;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于1分10秒。
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对练不得少于50秒。
集体项目为3—4分钟。
传统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
(3)比赛音乐:规程规定的配乐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歌词)伴奏下进行,音乐可以根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竞赛组织机构
第一条竞赛委员会
第二条仲裁委员会
第三条执行裁判
第四条辅助裁判
第五条电子评分操作人员
第二章竞赛通则
第六条竞赛性质
第七条竞赛项目
第八条竞赛年龄分组
第九条申诉
第十条比赛顺序的确定
第十一条检录
第十二条礼仪
第十三条计时
第十四条示分
第十五条弃权
第十六条兴奋剂检测
第十七条名次评定
第二章 竞赛通则
第六条竞赛性质
一、按竞赛类型可分为
(一)个人赛
(二)团体赛
(三)个人及团体赛
二、按年龄可分为
(一)成年赛
(二)青少年赛
(三)儿童赛
第七条竞赛项目
一、长拳
二、太极拳
三、南拳
四、剑术
五、刀术
六、枪术
七、棍术
八、太极剑
九、南刀
十、南棍
十一、对练
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十二、集体项目
第十二条礼仪
2.解释规则与规程,但无权修改规则与规程。
3.在比赛过程中,根据比赛需要可调动裁判人员工作;裁判人员发生严重错误时,有权进行处理。
4.对运动员或教练员在赛场上的无理纠缠,有权给予警告;对不听劝告者,有权建议技术委员会严肃处理,直到取消其比赛成绩。
5.审核并宣布成绩,作好裁判工作总结。
(二)副总裁判长
1.协助总裁判长工作。
2.在总裁判长缺席时,由一名副总裁判长代行其职责。
(三)裁判长
1.组织本裁判组的业务学习和实施裁判工作。
2.执行比赛中对运动员完成创新难度的加分。
3.参与B组演练水平的评分。
4.执行比赛中对套路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的扣分。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5.裁判员发生严重的评判错误时,可向总裁判长建议给予相应的处理。
第二十八条自选太极拳、太极剑套路内容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自选南拳、南刀、南棍套路内容的规定
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附则)
第一章 竞赛组织机构
第一条 竞赛委员会
一、组成
世界性比赛由国际武术联合会和比赛组委会选派若干名竞赛业务人员组成,领导比赛的竞赛工作。各洲、各地区和各国根据不同的比赛规模,可设立竞赛委员会、竞赛部或竞赛处,由负责竞赛业务的技术官员若干人组成。
(三)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第三条执行裁判
一、组成
(一)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
(二)根据比赛的规模,可设一至若干个裁判组。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A组评分裁判员3人,B组评分裁判员3人,C组评分裁判员3人,共10人组成。
(三)编排记录长1人。
(四)检录长1人。
二、职责
(一)总裁判长
1.领导各裁判组的工作,保证竞赛规则的执行,检查并落实赛前各项准备工作。
二、职责
在比赛组委会统一领导下,负责整个比赛的竞赛组织工作。
第二条仲裁委员会
一、组成
由主任,副主任,委员3人、5人或7人组成。
二、职责
(一)接受运动队的申诉,并及时作出裁决,但不改变评判结果。
(二)仲裁委员会表决票数超过半数以上的决定为有效。表决时,如投票票数相等,仲裁委员会主任有决定权。仲裁委员会成员不参加与本人所在会员协会有牵连问题的讨论与表决。
(二)要求
一次申诉仅限一项内容。经仲裁委员会审议,如裁判组评判正确,提出申诉的运动队必须坚决服从。如果因不服而无理纠缠,根据情节轻重,可由仲裁委员会建议国际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给予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比赛成绩。如判定属于裁判组的错误,仲裁委员会提请国际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对错判的裁判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退回申诉费;但不改变评判结果。
二、职责
(一)编排记录员
根据编排记录长分配的任务进行工作。
(二)检录员
1.根据检录长分配的任务进行工作。
2.将比赛运动员带入场后,向裁判长递交检录表。如有变化及时报告总裁判长和宣告员。
(三)宣告员
向观众介绍上场运动员,报告比赛成绩,介绍有关竞赛规程、规则和比赛项目的特点及武术套路运动的知识。
(四)放音员
第十条比赛顺序的确定
在竞赛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如有预赛、决赛的比赛,其决赛的出场顺序,则按预赛成绩的高低,由低到高确定。如预赛排名相同,则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第十一条检录
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第一次检录,并接受检查服装和器械。赛前20分钟进行第二次检录。赛前10分钟进行第三次检录。
负责比赛项目的音乐播放。
(五)竞赛摄像人员
1.对全部竞赛项目进行现场摄像。
2.遵照仲裁委员会的要求,负责播放相关项目录像。
3.全部录像均应按竞赛委员会的规定予以保留。
第五条电子评分操作人员
一、组成
由电脑专业人员2~4人组成。
二、职责
(一)负责难度登记表的输入工作。
(二)协助编排记录组排定比赛顺序。
(三)负责整个比赛过程中电子评分系统的运行。
第十八条创新难度的申报
第十九条与竞赛有关的规定
第三章评分方法与标准
第二十条自选项目
第二十一条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
第二十二条裁判员的示分
第二十三条应得分数的确定
第二十四条最后得分的确定
第二十五条裁判长的加分与扣分
第二十六条无电子评分系统的操作方法
第四章自选套路内容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自选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套路内容的规定
(四)裁判员
1.服从裁判长的领导,做好本组的裁判工作。
2.依据规则,独立进行评分,并作详细记录。
3.A组裁判员负责运动员整套动作质量的评分。
4.B组裁判员负责运动员整套演练水平的评分。
5.C组裁判员负责运动员整套难度的评分。
(五)编排记录长
1.负责编排记录组的全部工作,审查报名表、自选套路难度登记表,并根据大会要求编排秩序册。
2.准备比赛所需表格,审查、核实比赛成绩及名次。
3.编排成绩册。
(六)检录长
1.负责检录组的全部工作。
2.按照比赛顺序,按时检录,并检查运动员的器械、服装。
3.负责颁奖的检录工作。
第四条辅助裁判
一、组成
(一)编排记录员3~5人。
(二)检录员3~6人。
(三)宣告员1~2人。
(四)放音员1~2人。
(五)竞赛摄像人员2~4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八条竞赛年龄分组
一、成年组
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
二、青少年组
12周岁至18周岁以下。
三、儿童组
不满12周岁。
第九条申诉
一、申诉内容与范围
仅限本队运动员在比赛中对C组和套路完成时间有异议的申诉。
二、申诉程序及要求
(一)程序
参赛队如果对裁判评判本队的结果有异议,必须在该场该项比赛结束后15分钟内,由该队领队或教练员向仲裁委员会以书面的形式提出申诉,同时交付100美元申诉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