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竞赛总则

合集下载

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武术套路竞技水平,促进武术运动的发展,规范国际武术套路竞赛,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国际武术套路竞赛的组织和管理由国际武术联合会负责。

第三条:国际武术套路竞赛的目的是比较参赛选手的技术水平和艺术表现,评选出优秀选手和团队。

第四条:国际武术套路竞赛分为个人比赛和团体比赛两个项目。

第五条:国际武术套路竞赛使用编排好的武术套路进行比赛。

第六条:参赛选手必须遵守比赛规则和裁判判罚,表现出良好的竞技和道德风貌。

第七条:参赛选手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不得患有严重疾病或受伤。

第二章:比赛项目第八条:个人比赛项目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

团体比赛项目分为男子团体组、女子团体组和混合团体组。

第九条:个人比赛项目包括套路演练和器械演示。

套路演练分为太极拳、南拳、北拳、形意拳、咏春拳、八极拳等。

器械演示包括刀、枪、剑、棍等。

第十条:团体比赛项目是由三到五人组成的团队进行套路演练和器械演示。

第三章:比赛规则第十一条: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第十二条:初赛采用分组比赛的方式,每个小组按抽签确定比赛顺序。

每个小组的前三名将晋级到决赛。

第十三条:决赛采取决胜负制,最终的名次根据评委评分综合得出。

第十四条:比赛评委由国际武术联合会指定,需具备丰富的武术知识和专业评分经验。

第十五条:评委根据选手表现的技术动作、力度、速度、灵活性、平衡性、美感等方面进行评分。

第十六条:选手的技术动作必须精准、流畅,力度要适度,速度要快,且要求从容不迫。

第十七条:比赛过程中选手不得触碰到裁判、观众或其他选手,否则将被扣分。

第十八条:选手在比赛前有足够的准备时间,但比赛过程中不得中途停顿或重新开始。

第四章:裁判判罚第十九条:裁判需公正、公平地对选手进行判罚。

第二十条:裁判根据选手的技术水平、动作规范、动作创意和整体协调性进行评分。

第二十一条:裁判对选手的动作进行实时评分,最高和最低得分将被剔除,计算剩余裁判的评分平均值。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传统武术套路竞赛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体育项目。

而为了保证竞赛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制定一套合理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规则以及裁判的职责和评分体系。

一、竞赛规则1. 套路分类传统武术套路竞赛一般分为两大类:器械套路和空手套路。

器械套路是指使用各种兵器进行演练的套路,如刀、剑、棍等;空手套路则是以空手技巧为基础。

在竞赛中,选手可以自行选择参赛的套路形式,以展现他们的技艺和风采。

2. 套路内容每个套路有固定的动作要求和顺序,选手需要准确地完成套路中的动作组合。

同时,套路还要求选手在节奏、力量、舞姿等方面表现出流畅、协调和美感。

3. 时间限制为了保证竞赛的公平性,每个套路都会规定一个时间限制。

选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套路的展示,时间超出或不足都会引扣分。

4. 裁判评分裁判将根据选手的技术难度、动作准确度、呼吸配合、节奏感、稳定性、整体表现等多个方面对选手进行评分。

评分一般分为十级,从0分到10分,其中10分代表完美表现。

二、裁判法1. 裁判组成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组由主裁判、副裁判和计分员组成。

主裁判负责裁判组的整体工作,副裁判负责协助主裁判判定动作和计分,计分员负责记录选手的得分。

2. 裁判标准裁判在评分时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1) 技术难度:选手所展示的技术动作是否较为高难度,是否包含了独特的技巧和组合。

(2) 动作准确度:选手完成动作的准确程度,包括姿势和动作的规范性,是否流畅自然。

(3) 呼吸配合:选手的呼吸是否与套路要求相符合,呼吸是否稳定自如,是否能够与动作的力量和力度相匹配。

(4) 节奏感:选手完成套路时是否能够把握好节奏感,使整个表演连贯流畅。

(5) 稳定性:选手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是否有摇摆或踉跄情况发生。

(6) 整体表现:评估选手整体的表现力、舞台魅力和表演技巧。

学校武术竞赛规则制度范本

学校武术竞赛规则制度范本

学校武术竞赛规则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本规则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武术竞赛的特点制定的,旨在规范学校武术竞赛活动,促进武术运动的发展。

第二条学校武术竞赛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尊重运动员的权益,确保竞赛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学校武术竞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竞赛项目包括套路、散打、推手等。

第四条学校武术竞赛应遵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制定的武术竞赛规则。

二、竞赛组织第五条学校武术竞赛由学校体育部门或武术协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六条竞赛组织者应提前制定竞赛规程,包括竞赛日期、地点、项目、报名办法、奖励办法等,并向全校公布。

第七条竞赛组织者应聘请具有相应资格的裁判员、教练员、裁判长等人员,保证竞赛的顺利进行。

三、运动员资格第八条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具有学校学籍的学生,且符合竞赛规程规定的年龄要求。

第九条参赛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健康条件,参赛前需进行体检,并提供健康证明。

第十条参赛运动员应遵守竞赛纪律,服从裁判员的指挥,不得有舞弊、暴力等行为。

四、竞赛办法第十一条竞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制定的武术竞赛规则。

第十二条套路比赛分为自选套路和指定套路,运动员应提前向竞赛组织者提交比赛套路。

第十三条散打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比赛3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

第十四条推手比赛采用淘汰制,比赛时间为1分钟,双方得分高者晋级。

五、录取名次与奖励第十五条个人赛各项目录取前八名,颁发证书和奖品。

第十六条团体赛录取前三名,颁发奖杯和奖品。

第十七条设最佳运动员、最佳教练员、最佳裁判员等奖项。

六、纪律与处罚第十八条参赛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应遵守竞赛纪律,服从裁判员的指挥。

第十九条竞赛过程中,如出现争议,由裁判长负责调解。

第二十条如有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违反竞赛纪律,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取消比赛成绩、禁赛等处罚。

七、附则第二十一条本规则解释权归学校武术竞赛组织者所有。

第二十二条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学校武术竞赛规则制度范本旨在为学校武术竞赛提供一套完整的竞赛规则,确保竞赛的公平、公正、公开,促进武术运动在学校的发展。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优秀范文五篇]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优秀范文五篇]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一)竞赛的一般常识⒈ 执行裁判人员组成: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

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2人;A组评分裁判员2-3人;B组评分裁判员3人;C组评分裁判员2-3人。

编排记录长1人,检录长1人。

⒉ 竞赛按类型可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

按年龄可分为:成年赛、青少年赛、儿童赛。

⒊ 竞赛项目: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南棍、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

⒋竞赛年龄分组:成年组、青少年组和儿童组。

5.比赛顺序:在竞赛监督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6.检录: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检录,并检查服装和器械。

7.礼仪: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套路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8.得分相同的处理:个人分别以难度分高者、以完成高等级难度数量多者、以演练水平分高者、以演练水平扣分少者、以动作质量扣分少者顺序排列名次。

全能或团体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9、竞赛有关规定:(1)难度填报: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要求选择难度和必选主要动作,于赛前20天在规定网站填报“武术套路难度及必选动作申报表”,并确认打印,签字、盖章后寄往赛会(以到达邮戳为)。

(2)套路完成时间: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套路:成年不少于1分20秒;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于1分10秒。

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对练不得少于50秒。

集体项目为3—4分钟。

传统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

(3)比赛音乐:规程规定的配乐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歌词)伴奏下进行,音乐可以根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

(4)比赛服装: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服装,佩戴裁判等级标志;运动员应穿武术比赛服装。

(5)竞赛场地:个人项目14米长,8米宽。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第一篇: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最新)(一)竞赛类型分为:1、个人赛2、团体赛3、个人及团体赛(二)套路竞赛运动员年龄的分组:1、成年组:18周岁(含)以上;2、青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岁;3、儿童组:不满12周岁。

(三)套路运动按练习形式分为:1、单练2、对练3、集体演练成绩分为:甲、乙组。

注:竞赛性质由竞赛规程决定(四)武术竞赛项目(wushu comptitive events)一、长拳二、太极拳三、南拳四、剑术其中剑术长度一直臂垂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得低于本人耳上端。

五、刀术六、枪术、七、棍术八、其他拳术九、其他器械。

十、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十一、集体项目(集体拳术、集体单器械、集体双器械、集体软器械)。

其他拳术又可分为四类:一、形意、八卦、八极。

二、通臂、劈挂、翻子。

三、地躺、象形拳。

四、查拳、花拳、炮拳、红拳、华拳、少林拳等。

其他器械又可分为三类:一、单器械。

二、双器械。

三、软器械。

(五)武术竞赛时裁判员服装(referee's costume)(1)裁判员应着赛会规定的统一服装,佩戴统一的裁判标志(2)武术竞赛运动员服装(competitor's costume)一.比赛时,必须穿规定的服装二.服装上不得有多余的附带物。

三.鞋子为武术鞋或运动鞋。

(六)竞赛场地:——个人项目的场地为14米,宽8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

——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为16米,宽14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

——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

——根据实际情况比赛场地应高出地面50—60厘米。

——场地灯光垂直照度和水平照度在规定范围之内。

比赛通则及评分标准:1、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开始计时;运动员结束全套动作,计时结束。

2024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

2024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

2024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2024年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控制武术比赛和评判过程,确保公正、公平和规范的竞赛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规则和法则,包括赛制、规则、判罚和评分标准。

一、赛制和规则:1.赛事组织:武术比赛由国际武术联合会(IWUF)主导,并在中国武术协会(CWA)的监管下进行。

2.比赛项目:武术套路比赛分为太极拳、南拳、南剑、太极剑、长拳、对练等项目。

3.套路难度等级:根据动作难度划分A、B、C、D四个等级,分别由1-10个动作组成。

4.比赛时间:每个套路的比赛时间固定,分别为1分30秒、2分钟、2分30秒等。

5.套路表演:选手根据规定时间内完成套路表演,评委根据动作技巧、舞台表现和整体效果进行评分。

6.裁判秩序:每场比赛由三名裁判组成,其中一名主裁判,其他两名为副裁判。

主裁判负责最终判决和总分计算。

7.裁判评分:裁判根据动作的标准动作、难度、力量、节奏、整体编排和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分。

8.淘汰赛规则:淘汰赛采取循环赛制,每位选手都能对阵其他选手,评分累加进行排名。

二、判罚和评分标准:1.规定动作:每个套路都有特定的规定动作要求,选手需要准确地表演这些动作,否则将被扣分。

2.动作难度: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技巧难度调整动作,但过于简单或超出自身能力的动作都会被扣分。

3.姿势和力量:选手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力量,动作刚柔相济,流畅自然,扣分项包括肌肉紧张、力量不足等。

4.整体编排:选手的套路应该有合理的整体编排,包括动作顺序、动作数量和过渡等。

缺乏编排或不协调的动作将被扣分。

5.舞台表现和形象:选手的表演应具有舞台感,包括面部表情、视线、身体语言等。

形象方面,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也会影响评分。

6.倒计时和停顿: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套路表演,倒计时结束后仍未完成的动作将被扣分,停顿超过规定时间也会被计入裁判评分。

7.判罚标记:裁判在比赛中观察选手动作,如果发现违反规则的行为,例如超时、违反动作规定、离开比赛区域等,将做出判罚标记并扣除相应分数。

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武术套路竞赛规程

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武术套路竞赛规程

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武术套路竞赛规程一、竞赛项目:(一)男子:长拳一项、南拳一项、太极拳一项、刀术和棍术全能(二)女子:长拳一项、南拳一项、太极拳一项、剑术和枪术全能二、运动员资格:按照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草案)有关规定执行。

三、参加办法:(一) 预赛1.报名人数:每单位可报男、女运动员各 4名,领队1名,教练员2名;运动员4-6名的单位限报领队、教练员各1名;运动员3名(含3名)以下的单位只能报领队或教练员1名。

2.参赛运动员可报拳术、器械全能各一项。

3.长拳、南拳、太极拳项目每队男、女各项不得超过2人。

(二)决赛1.预赛中获得各项目前12名的男、女运动员均可报名,不可换人换项。

2.参加决赛运动员人数在4人(含4人)以下的单位可派教练员、领队各1人;运动员人数在5人(含5人)以上的单位,可派领队1人、教练2人。

四、竞赛办法:(一)本次比赛为个人单项赛。

(二)套路难度规定:1.运动员选报A级难度(平衡、腿法、跳跃和跌扑类)时,只能最多选报3种不同类型的动作难度。

2.运动员选报不同等级的同一技术类型的动作难度和动作难度加连接难度,不得超过2次。

超过规定者,按前2次计算难度分数。

3.运动员必须选做规则中对各项目要求的主要动作内容。

(三)运动员的参赛服装要体现民族特色、项目特色、运动特色。

(四)采用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最新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有关补充规定。

五、录取名次与奖励:按照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草案)有关规定执行。

六、报名和报到:(一)预、决赛以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报名,具体按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二)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要求,采用网络方式填报自选套路难度及必选动作申报表,并将打印稿于赛前30天(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分别寄送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套路部(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号,邮编10029)和承办单位。

逾期只可参加测试。

(三)运动队报到时间另行通知。

2024年《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2024年《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2024年《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试行)是中国武术界制定的一项竞赛规则,以下是关于该规则的详细解说。

该套路竞赛规则于2024年开始试行,是为了促进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和普及。

该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竞赛项目。

规定了比赛中的套路项目,包括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掌等。

这些套路项目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二,参赛资格。

规定了参赛选手的资格条件,包括年龄、身体健康等要求。

这样可以保证比赛的公平和安全。

第三,裁判制度。

规定了比赛中的裁判要求,包括裁判员的人数和要求、评分标准等。

这样可以确保比赛结果的公正和准确。

第四,评分系统。

规定了比赛中的评分方法,包括套路难度、动作标准、形式美等方面。

这样可以对选手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

第五,比赛奖励。

规定了比赛中的奖励方式,包括奖金、奖杯、证书等。

这样可以激励选手积极参与竞赛并提高自身水平。

该套路竞赛规则的试行是为了推动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和传承。

通过比赛的形式,可以增加武术爱好者的参与度和信心,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武术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也可以为中国武术界培养更多的优秀选手和教练员,提升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该规则的试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很多武术培训机构和武术爱好者积极响应,参与到各类比赛活动中。

参赛选手的水平在不断提高,比赛也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总体而言,2024年《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试行)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比赛的形式,可以激发更多人对武术的兴趣,并提高其技艺水平。

预计在未来的发展中,该规则的完善和推广将会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武术的繁荣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类:通臂、劈挂、翻子; 第三类:地躺、象形等;
第四类:查、花、炮、红、华拳、少林拳等。
(二)传统器械:除规则规定的自选器械内容以外的器械 项目 第一类:单器械; 第二类:双器械;
第三类:软器械。
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方法与评分标准
二、评分方法 1、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质量的分值为
5分;演练水平的分值为5分。
③级
④级 ⑤级 ⑥级 ⑦级 ⑧级 ⑨级
8.50-8.99
8.00-8.49 7.50-7.99 7.00-7.49 6.50-6.99 6.00-6.49 5.00-5.99

良 好 中 下 上 尚 好 中 下
劲力较充足、用力较顺达、力点较 准确、手眼身法步及身械配合较协调、 节奏较分明、风格较突出、动作与音 乐较和谐一致者为“良好”。
比赛名次的评定
五、得分相等的处理 (二)个人全能得分相等时,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
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次类
推;如获得所有名次均相等,则并列。 (三)集体项目得分相等时,按个人项目第3、4、5、
6条办法确定名次。
(四)团体总分相等时,以全队获得单项第一名多者 列前;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如获得单项名次均相等,则并列。

②级 ③级 ④级
一般
⑤级 ⑥级 ⑦级
不好
⑧级 ⑨级
第十一章
竞赛套路对练、具体项目的评判
1、对练项目评分标准与方法
2、集体项目评分标准与方法
第十二章 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内容与分类 二、评分方法
三、评分标准
一、内容与分类 (一)传统拳术:除规则规定的自选拳术内容以外的拳术
第一类:形意、八卦、八极;
一、自选项目评分方法与评分标准
(二)评分标准 1、动作质量
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动作的规格与要求不符,每出现 一次扣0.1分;其他错误每出现一次扣0.1~0.3分。
2、演练水平
1)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见图1)
2)套路编排的扣分 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时,每增加或缺少一个规定的动 作内容扣0.2分;结构、布局、音乐与要求不符,根据不 同程度错误扣扣0.1-0.5分。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WUSHUTAOLUJINGSAI
GUIZE
第一章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发展演变
1、新中国武术竞赛规则的创立 2、竞赛规则的修补期 3、竞赛规则的重大革新
4、国际国内规则的统一
第二章
武术竞赛的组织结构及职责
1、组织委员会
2、竞赛委员会
第三章
武术竞赛活动的策划和规程的制定
1、竞赛计划
2、创新动作 失败与鉴定的 创新难度不符, 0.15分 (含连接难度) 不予加分。 0.15分 (含连接难度) 0.20分
二、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
(一)评分方法 1、由评判动作质量的裁判员3名(A组)和评判 演练水平分的裁判员3名(B组)及裁判长组成。
2、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质量的分
推。
三、集体项目名次:得分最多者为该项的第一名,次 多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
四、团体名次:根据竞赛规程关于团体名次的确定办
法进行评定。
比赛名次的评定
五、得分相等的处理 (一)个人项目(含对练)得分相等的处理 1、以难度分高者列前。 2、以完成动作难度等级高者列前。 3、以完成高等级动作难度数量多者列前。 4、以演练水平应得分高者列前。 5、以演练水平分中的低分数高者列前。 6、以动作质量扣分少者列前。 7、如仍相等,名次并列 如有预赛、决赛成绩相等时,以预赛成绩高者列前。 若再相等,则以决赛成绩按上述几条区分名次。
第十章
国际武术套路评分方法与标准
一、自选项目
二、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
一、自选项目的评分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评分方法 1、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质量的分值为5
分;演练水平的分值为3分;难度的分值为2分。
2、A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时出现的错误
进行扣分。
3、B组裁判员和裁判长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评 定等级分数,并对套路中的编排错误进行扣分。 4、C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的 完成情况进行确认。
评分标准 劲力充足、用力顺达、力点准确、手 眼身法步及身械配合协调、节奏分明、 风格突出、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者为 “好”。 劲力较充足、用力较顺达、力点较 准确、手眼身法步及身械配合较协调、 节奏较分明、风格较突出、动作与音乐 较和谐一致者为“一般”。 劲力不充足、用力不顺达、力点不准 确、手眼身法步及身械配合不协调、节 奏不分明、风格不突出、动作与音乐较 和谐一致者为“不好”。
值为5分;演练水平的分值为5分。 3、A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时出现的 错误进行扣分。 4、B组裁判员和裁判长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
练评定等级分数,并对套路中的编排错误进行扣分。
二、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
(二)评分标准
1、动作质量
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动作的规格与要求不符,每出现 一次扣0.1分;其他错误每出现一次扣0.1~0.3分。
劲力不充足、用力不顺达、力点不准 确、手眼身法步及身械配合不协调、 节奏不分明、风格不突出、动作与音 乐较和谐一致者为“尚好”。
比赛名次的评定
一、个人单项(含对练)名次:按比赛的成绩高低排列 名次。得分最高者为该单项的第一名,次高者为第二名,
依此类推。
二、个人全能名次:按各单项得分总和的多少进行评 定,得分最多者为全能第一名,次多者为第二名,依次类
2、竞赛规程 3、竞赛的报名注册与资格审查
第四章
武术竞赛的编排方法
1、编排的一般原则 2、编排的注意事项 3、编排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
第五章
武术竞赛秩序册和竞赛表格的 设计与编印
1、竞赛秩序册
2、赛前训练表
3、其他表格
第六章
武术竞赛场地与器材的准备
1、竞赛场地示意图
2、器材的准备
⑥级 ⑦级
不好 ⑧级 ⑨级
2.10-1.91 1.90-1.61
1.60-1.31 1.30-1.01
一、自选项目评分方法与评分标准
(二)评分标准
级别 动作难度 (1.40分) A级 B级 C级 D级 超C级 0.20分 0.30分 0.40分 无 无
3、难度
分值 连接难度(0.60 分) 0.10分 0.15分 0.20分 0.25分 无 创新难度 加分 无 0.10分 备注 1、动作难度、 连接难度不符 合规定要求、 则不计算分值。
2、演练水平
1)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见图2)来自2)套路编排的扣分 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时,每增加或缺少一个规定的动 作内容扣0.2分;结构、布局、音乐与要求不符,根据不 同程度错误扣扣0.1-0.5分。
图2: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演练水平
等级分评分标准
档次
级别 ①级
分数段 5.00-4.81 4.80-4.51 4.50-4.21 4.20-3.81 3.80-3.41 3.40-3.01 3.00-2.51 2.50-2.01 2.00-1.51
3、竞赛场地的医疗救护与其他 设备
第七章
武术竞赛裁判员的选调、 赛前学习和具体工作
1、裁判员的选调
2、裁判员的赛前学习
3、裁判员的具体工作
第八章
武术竞赛的成绩公布 和名次排列
1、成绩公布
2、名次排列 3、成绩册的印发
第九章
武术竞赛的开幕式、闭幕式 及工作总结
1、开幕式 2、闭幕式 3、工作总结
2、A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时出现的错误 进行扣分。 3、B组裁判员和裁判长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评 定等级分数,并对套路中的编排错误进行扣分。
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方法与评分标准
三、评分标准(技术演练综合评定评分标准)
等级 上 优 秀 中 下 级别 ①级 ②级 分数段 9.50-10.00 9.00-9.49 评分标准 劲力充足、用力顺达、力点准确、手 眼身法步及身械配合协调、节奏分明、 风格突出、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者为 “优秀”。
图1:自选项目演练水平等级分评分标准
档次 级别 ①级 好 ②级 ③级 ④级 一般 ⑤级 分数段 3.00-2.91 2.90-2.71 2.70-2.51 2.50-2.31 2.30-2.11 评分标准 劲力充足、用力顺达、力点准确、 手眼身法步及身械配合协调、节奏分 明、风格突出、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 者为“好”。 劲力较充足、用力较顺达、力点 较准确、手眼身法步及身械配合较协 调、节奏较分明、风格较突出、动作 与音乐较和谐一致者为“一般”。 劲力不充足、用力不顺达、力点不 准确、手眼身法步及身械配合不协调、 节奏不分明、风格不突出、动作与音 乐较和谐一致者为“不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