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土钎探工艺标准(103-1996) 范文
地基钎探施工方案(新)

I成都某某总部商务区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河西片区)二期工程钎探施工方案批准:审查:校核:编制:某某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某某总部商务区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河西片区)目录1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1)1.1编制依据 (1)2 钎探的目的 (1)3 工程概况、工程的主要特点 (1)3.1工程性质 (1)3.2工程建筑简况 (2)3.3工程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2)3.4地质情况 (2)4施工方案 (3)4.1材料要求 (3)4.2主要机械 (4)4.3作业要求 (4)4.4操作工艺 (4)5.5施工计划 (4)5 质量要求 (5)5.1质量要求 (5)5.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6 成品保护 (5)7 文明、安全标准 (5)8 附图 (6)1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1.1.1业主提供资料:(1)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图(2)《成都某某总部商务区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市政部分)(河西片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1.2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施工规范及规程:(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技术规程》(JGJ33-2012)(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2003)(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基土钎探工艺标准》(103-1996)2 钎探的目的(1)探明天然地基下有无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等(2)探明天然地基下有无软弱下卧层(3)根据钎探成果判断天然地基是否为设计要求的稍密、中密卵石层、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层。
3 工程概况、工程的主要特点3.1工程性质工程名称:成都某某总部商务区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河西片区)(综合管廊及监控中心工程)建设单位:成都某某城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成都市市政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地勘单位: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设计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包单位:某某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3.2工程建筑简况本工程为成都某某总部商务区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河西片区)地下车道及综合管廊部分。
GY 103-1996 1-3基土钎探工艺标准

1-3 基土钎探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2 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砂:一般中砂。
2.1.2主要机具:2.1.2.1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φ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尖锥形状,钎长1.8~2.0m;8~10磅大锤。
2.2.2.2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
2.2.2.3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
2.2 作业条件:2.2.1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2.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l-6执行。
2.2.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2.4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3 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放钎点线→就位打钎→拔钎→灌砂↓↓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3.2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3.3就位打钎3.3.1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rn,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3.3.2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会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3.4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吹锤击数。
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l-6执行。
3.5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
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3.6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3.7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
地基钎探记录范文

地基钎探记录范文一、调查目的和依据为了解地下构造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本次进行地基钎探调查。
调查依据为包括项目规划设计要求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地基钎探调查的范围为工程设计范围内的地基区域。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地基钎孔钻进、钎杆自锚钻进、摩阻力和承载力检测等。
三、调查工具和设备1. 钎具:采用直径为150mm的钻头进行钻进。
2. 钎杆:钎杆采用直径为110mm的钎杆,长度根据需要进行组合。
3.钎杆锚固系统:使用自锚固型钎杆,确保在钎孔钻进过程中的稳定。
4.解钎机:用于将钎杆取出或安装时的解钎。
四、调查步骤1.建立实地测量控制点,确定地面标高和基准点。
2.钎孔定位: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钎孔位置和深度,并进行标记。
3.钎孔钻进:根据预设深度,采用钎孔钻进法进行钢管钻孔,每次钻进2-3m后进行一次取心样品。
4.钎杆自锚进:在钎孔钻进完成后,将钎杆安装在自锚固系统上,进行稳定。
通过扭力计检测锚固力是否满足要求。
5.钎杆取样和土构造观测:在钎杆锚固完成后,进行钎杆取样和土构造观测。
每隔1m钻进深度取样一次,并进行承载力检测。
6.钎杆解钎和孔壁检测:当达到预设深度后,进行钎杆解钎,同时对钻孔壁进行观测和记录。
7.数据记录和处理:对钻进数据、取样和承载力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并分析调查结果。
五、调查结果1.钻孔数据:记录每次钻进的深度、取心位置、钻进速度等。
2.取样数据:记录土样的类型、颜色、密度、含水量等。
3.承载力数据:记录承载力试验中的最大峰值和钻入曲线等信息。
4.孔壁记录:记录孔壁的土质情况、强度、岩层岩性等。
六、安全措施1.在进行钻孔过程中,操作人员需穿着安全帽、安全鞋等防护装备。
2.钻孔现场需设置警示标志,确保周边人员的安全。
3.如遇突发情况,及时向现场主管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钻孔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正常使用。
七、调查总结和建议通过地基钎探调查,了解了地下构造情况和土质状况,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地基钎探记录范文

地基钎探记录范文地基钎探是地质勘探的一种方法,通过使用特制的钎探工具,对地下土层进行取样和测试,以获取地下土壤和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的数据。
地基钎探记录是对地基钻孔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记录。
下面将介绍一个地基钎探记录的示例。
----------------------------------------------------项目:XXXX工程钻孔编号:BH-001日期:2024年1月1日----------------------------------------------------1.钻孔参数孔口标高:100米孔深:20米孔徑:150毫米液压钎探推进速度:10米/小时2.钎探过程记录[表格]钎探深度(米)钎探方式钎探压力(MPa)钎探阻力(kN)----------------------------------------------------2液压钎探3.112 3液压钎探3.212 4液压钎探3.315 5液压钎探3.416 6液压钎探3.518 7液压钎探3.620 8液压钎探3.722 9液压钎探3.824 10液压钎探3.925 11液压钎探4.026 12液压钎探4.128 13液压钎探4.230 14液压钎探4.332 15液压钎探4.435 16液压钎探4.538 17液压钎探4.640 18液压钎探4.742 19液压钎探4.845----------------------------------------------------3.钎探取样孔深5米处取样:黏土状土壤,黄色,湿润,可塑性强,含有少量石块,无可见的水分浸润。
孔深10米处取样:粉质砂土,灰白色,干燥,粒度均匀,无可见的水分浸润。
孔深15米处取样:卵石夹杂的碎石层,石块直径5-10厘米,石块间隙填塞有细砂。
4.钎探测试钻孔内径:150毫米钻孔封闭比:1.5%钻孔平均摩阻力:20kN5.结论根据钎探过程记录和取样分析,本工程地基的上部为黏土状土壤,中部为粉质砂土,下部为卵石夹杂的碎石层。
地基土钎探检查工艺标准

地基土钎探检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土质的钎探检查。
2施工准备2.1材料中砂、粗砂,用于填孔。
2.2机具设备2.2.1轻便触探器:穿心锤质量10kg,锥头直径40mm,锥角60°,触探杆直径25mm,长度1.8~2.5m。
2.2.2其他:麻绳或铅丝、凳子、手推车、钎杆夹具、撬棍和钢卷尺等。
2.3作业条件2.3.1基坑(槽)已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土层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平整,无虚土,坑(槽)位置及其长、宽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3.2夜间作业时,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2.4技术准备2.4.1按设计要求布设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并对钎探孔位进行编号。
当采用轻型动力触探进行基槽检验时,检验深度及间距按表2.4.1执行。
表2.4.1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深度及间距(m)2.4.2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4.3钎杆上预先标好300mm横线。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方法3.2.1放钎探孔位:按钎探孔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撒上白灰点。
3.2.2就位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触探杆上,扶正触探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落距为500m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3.2.3记录锤击次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0m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
钎探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按表2.4.1执行。
3.2.4用麻绳和橇棍拔钎,钎杆拔出后,将孔盖上。
3.2.5移位:将触探器移到下一孔位,继续钎探。
3.2.6灌砂回填:打完的钎孔,经过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0mm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直到填满。
3.2.7整理记录:按钎探孔的编号,将每个孔的锤击数填入记录表格内。
字迹要清楚,再经过打钎人员和技术人员签字后归档。
3.3季节性施工3.3.1基底受雨后,不能立即进行钎探。
3.3.2在冬季钎探时,应用保温材料覆盖基底。
基土钎探施工工艺标准

基土钎探第一节材料要求4.1.1.材料(砂):一般中砂。
第二节主要机具4.2.1.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φ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尖锥形状,钎长1.8~2.0m;8~10磅大锤。
4.2.2.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
4.2.3.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
第三节作业条件4.3.1.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4.3.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4.3.2执行。
钎探孔排列方式表4.3.24.3.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4.3.4.条钎杆上预先划好0.3m横线。
第四节操作工艺4.4.1.工艺流程:4.4.2.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1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0.5~0.7m,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2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会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0.5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4.4.3.就位打钎。
4.4.4.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0.3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
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4.3.2执行。
4.4.5.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
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宜用砖盖孔。
4.4.6.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4.4.7.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0.3m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
灌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孔打完或几孔打完后及时灌砂;另一种是每天打完后,统一灌砂一次。
基土钎探工艺标准(103-1996)

基土钎探工艺标准(103-1996)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砂:一般中砂。
2.1.2 主要机具:2.1.2.1 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φ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尖锥形状,钎长1.8~2.0m;8~10磅大锤。
2.2.2.2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
2.2.2.3 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
2.2 作业条件:2.2.1 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2.2 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l-6执行。
2.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2.4 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放钎点线→ 就位打钎拔钎灌砂↓ ↓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3.2 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3.3 就位打钎3.3.1 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rn,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3.3.2 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会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3.4 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吹锤击数。
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l-6执行。
3.5 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
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3.6 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3.7 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
土方工程基土钎探工艺标准

土方工程基土钎探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砂:一般中砂。
2.1.2 主要机具:2.1.2.1 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φ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尖锥形状,钎长1.8~2.0m;8~10磅大锤。
2.2.2.2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
2.2.2.3 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
2.2 作业条件:2.2.1 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2.2 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l-6执行。
2.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2.4 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放钎点线→ 就位打钎拔钎灌砂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3.2 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3.3 就位打钎3.3.1 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rn,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3.3.2 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会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3.4 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锤锤击数。
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l-6执行。
3.5 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
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3.6 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3.7 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土钎探工艺标准(103-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砂:一般中砂。
2.1.2 主要机具:
2.1.2.1 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φ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尖锥形状,钎长1.8~2.0m;8~10磅大锤。
2.2.2.2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
2.2.2.3 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2.2 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l-6执行。
2.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2.4 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放钎点线→ 就位打钎拔钎灌砂
↓ ↓
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
3.2 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3.3 就位打钎
3.3.1 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rn,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3.3.2 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会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3.4 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吹锤击数。
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l-6执行。
3.5 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
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3.6 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3.7 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
灌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孔打完或几孔打完后及时灌砂;另一种是每天打完后,统一灌砂一次。
钎探孔排列方式表1-6
槽宽 (cm) 间距 (m) 深度 (m)
小于80 中心一排 1.5 1.5
80~200 两排错开 1.5 1.5
大于200 梅花型 1.5 2.0
柱基梅花型 1.5~2.0 1.5,并不浅于短边
3.8 整理记录:按钎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
字迹要清楚,再经过打钎人员和技术员签字后归档。
3.9 冬、雨期施工:
3.9.1 基土受雨后,不得进行钎探。
3.9.2 基土在冬季钎探时,每打几孔后及时掀盖保温材料一次,不得大面积掀盖,以免基土受冻。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
4.2 基本项目
4.2.1 钎位基本准确,探孔不得遗漏。
4.2.2 钎孔灌砂应密实。
成品保护
5.1 钎探完成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或技术员:取消钎孔或移位打钎。
不得不打,任意填写锤数。
6.2 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探孔位置填错:
6.2.1 将钎孔平面布置图上的钎孔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先行对照,有无错误。
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或补打。
6.2.2 在记录表上用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的钎孔(锤击数的大小)分开。
6.2.3 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的孔号的位置,把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关于技术交底的要求
1.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人员明确工程概况、合同文件、设计意图及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明确工程的各项技术要求、质量验收标准、工艺标准、各结构物的详细尺寸和标高、材料规格和数量等,确保施工过程满足质量、技术、工艺要求,安全顺利的完成施工任务。
2.技术交底分为会议交底、书面交底和岗位技术交底三种形式。
3.施工方案交底应采用会议交底,由项目总工主持,项目部有关人员、施工队长及施工队技术人员等参加。
主要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案中的
重点细节作专题介绍和详细说明,提出具体实施办法和要求,对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安全保证措施作详细交底。
参加会议人员对技术交底不明确或实施困难的问题(包括施工场地、施工机械、施工进度安排、施工部署、施工流水段划分、劳动力安排、施工工艺等)应及时提出,会议对提出的问题应逐一解答,并落实安排。
4.施工工艺的技术交底应采用书面交底,项目部或施工队向工班就分项工程或工序进行技术交底,应根据该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上级的技术交底内容,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按分项工程和工序,向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
交底、接受交底双方均要在交底记录上签字。
班组长在接受技术交底后,应组织全班组成员认真学习与讨论,明确工艺流程和施工操作要点、工序交接要求、质量标准、技术措施、成品保护方法、质量通病预防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然后根据施工进度要求、作业班组劳动力和技术水平高低进行分工,明确责任和协作关系。
5.施工技术交底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符合设计图设计(或变更图设计)中的各项技术要求,特别是当设计图中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高于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应要求时,应作更为详细的交底和说明;
2)应符合体现上一级技术交底的意图和具体要求。
3)应符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各项要求,包括技术措施和施工进度等要求。
4)对不同层次的施工人员,其交底的内容、深度和说明方式应有所区别,要有针对性。
5)对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应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6)技术交底应形成书面材料,内容具体扼要,严格履行交接签字手续,并归档管理。
6.施工技术交底应注意的问题:
1)、书面技术交底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明确责任的依据,施工完毕后应归档管理;
2)、技术交底应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对施工验收规范、规程中的要求,特别是质量标准,不得任意修改、删减;
3)、技术交底应满足施工组织设计有关要求,领会和理解上一级技术交底等技术文件中提出的技术要求,不得违背文件中的有关要求;
4)、会议交底应作详细的会议纪要,包括参加会议人员的姓名、日期、会议内容及会议决定,会议纪要作长期保存;
5)、所有书面技术交底,均应经过复核,并留有底稿,字迹工整,数据引用正确,书面交底的编制人、审核人、签发人、接受人均应签名;
6)各级技术人员要加强技术交底工作的督促与检查,保证技术交底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