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PTC技术规范(检验规范)..
ptc认证标准

ptc认证标准
PTC认证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PTC材料应具有规定的电阻-温度特性、加热温度范围和升温速率。
这确保PTC材料能够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并具有稳定的电阻值。
2. PTC材料应具有规定的耐电压和绝缘电阻。
这是为了确保PTC材料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发生电气击穿或漏电现象,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3. PTC材料应具有规定的热稳定性和耐久性。
这要求PTC材料在长期高温工作条件下能够保持其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稳定,不会因为老化或热劣化而失效。
4. PTC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这包括对PTC材料的成分、密度、硬度、热膨胀系数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5. PTC材料还应符合环保和安全卫生要求。
这包括对PTC材料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的限制和禁用,以及对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的处理和排放要求。
6. PTC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这包括对PTC材料的生产工艺、设备、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其生产和加工过程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7. PTC材料的认证和检测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这包括对PTC材料的认证机构、检测方法、检测标准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其认证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请注意,具体的PTC认证标准可能因应用领域、国家或地区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要求和规定进行选择和遵循。
ptc加热器 团体标准

ptc加热器团体标准PTC加热器团体标准:引领行业规范,提升产品质量一、PTC加热器简介及其应用领域PTC加热器是一种以其高效能、低功耗、安全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工业设备以及汽车等领域的电加热元件。
PTC加热器主要由PTC陶瓷发热元件和散热铝板两部分组成,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方式,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因其具有自动恒温、高效节能、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二、团体标准制定目的和意义随着PTC加热器的广泛应用,其产品质量、性能及安全性问题逐渐凸显。
市场上PTC加热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低端产品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制定PTC加热器团体标准,旨在规范行业生产标准,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同时,通过团体标准的推广实施,可促进PTC加热器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PTC加热器性能指标与技术要求PTC加热器团体标准对产品的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做了详细规定。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PTC陶瓷发热元件:要求其具有高稳定性、高导热性、高绝缘性等特性,同时规定了其尺寸、重量等物理参数。
2. 散热铝板:要求其具有高导热性、高机械强度等特性,同时对尺寸、重量等参数做了规定。
3. 电气性能:要求PTC加热器在额定电压下,其电气性能稳定,发热元件的电阻值应在规定范围内。
4. 耐候性能:要求PTC加热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性能稳定,不发生显著变化。
5. 安全性:要求PTC加热器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如防触电保护、防火灾等。
四、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PTC加热器团体标准还规定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检测手段。
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 原材料控制:对PTC陶瓷发热元件、散热铝板等主要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生产工艺控制: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稳定。
3. 成品检测:对生产出的PTC加热器成品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外观、尺寸、电气性能、耐候性能等各项指标,确保产品符合团体标准要求。
PTC发热器检验规范

缺陷判定
备注
致命
重要
轻微
1
外观
企业标准要求
PTC应标出额定电压、功率、厂名及认证标志等。
视检
√
2
铝片无腐蚀、明显氧化,污垢,陶瓷发热片粘贴胶水无过多溢出(陶瓷PTC适用);铝片形状规则,间距均匀,无变形,破损;表面平整,两端整齐,易于装配,无飞边、毛刺。
视检
√
3
尺寸
技术图纸
样品
见PTC发热块图纸尺寸或样品要求。
目测
游标卡尺
√
n=3
Ac=0
4
电气性能
QB/T 2164-1995
功率:功率测试范围在+5%~-10%。
安装在工装样机上,施加额定电压至功率稳定后读取数据(环境温度:16-24℃)
功率仪
√
5
QB 2165-1995
耐压实验:PTC发热器无击穿、放电、或闪弧现象。
1.15倍额定电压,以100V的升压速率(5秒钟内)加至500V,施压5S
检验规范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依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设备仪器缺陷判定备注致命重要轻微1外观企业标准要求ptc应标出额定电压功率厂名及认证标志等
PTC
1.检验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
距离:人眼与产品表面的距离为
时间:检测量面和其它不超过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
照明:
2.检验规范Biblioteka 序号检验项目检验依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耐压仪
√
6
结构
企业标准要求
插脚铆接牢固,排列整齐,无松动、脱落。
视检、手检
√
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规范

附件一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规范拟制单位:电动汽车专项总体办公室北京理工大学二○○四年五月1 总则1.1电动汽车是一种道路车辆,工作条件恶劣,工作负荷与转速变化范围大,且变化剧烈。
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对电机及控制器的比功率和性能要求严格,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
同时,为实现电机及其控制器的最佳匹配与整合,将两者作为一个系统来考核、检验和评价是必要的。
电机及其控制器除了遵守和满足现有的相关标准和法规外,提出以下技术规范,便于科学、准确、全面地对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器进行评价和性能对比。
本技术规范作为电机及其控制器的产品型式试验和验收的依据。
1.2 本规范适用于蓄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
其它电动道路车辆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也可参考使用。
1.3辅助电机在电动汽车上用于驱动空气压缩机、转向液压泵、雨刷等辅助机械,本规范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GB/T 18488.1-2001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条件GB/T 2423.17-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TB/T 3001-2000铁路机车车辆用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GB/T 4942.1-1985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B/T 4942.2-19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T 12665-1999电机在一般环境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GB/T 12668-1990变流电动机半导体变频调速装置总技术条件GB/T 14023-2000车辆、机动船和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制和测量GB/T 18387-2001电动汽车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kHz GB/T 18488.2-2001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试验方法JT/T 325-2002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GB 10068-2000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机械振动-振动测量、评定与限值GB/T17619-1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0069.1-1988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噪声工程测定方法GB/T 10069.2-1988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噪声简易测定方法GB 10069.3-1988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噪声限值3 技术文件3.1电机及其控制器研制产品应按照审批的技术文件及相应的图样制造,出厂时应出具研制产品合格证。
PTC的基本知识及PTC发热组功率检测标准

一、 目的:了解PTC的基本知识,并根据PTC发热组发热功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制定检测标准,便于PTC发热组进料检验及PTC电暖器整机检测。
二、 适用范围:公司所有PTC电暖器。
三、 P TC的基本知识及应用:1.PTC: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简称PTC )现象是1950年荷兰菲力普公司的海曼(Haayman)首先发现的。
在BaTiO3中掺入少量的稀土原料,使原来为介电性的材料变成为半导体陶瓷,这种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呈正温度系数的关系。
此后,高分子PTC 材料在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由于其室温电阻低,易于加工及价格便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V1-xAx)2O3陶瓷系列主要用于大电流、高电压的领域。
2. 陶瓷PTC效应的理论基础:BaTiO3是典型的钙钛矿结构,BaTiO3陶瓷具有三个相变点,四种晶型,第一相变点(即居里点,Tc)在120℃,高于120℃为立方晶系,低于120℃依次为正交晶系、四方晶系和三角晶系。
为了使BaTiO3系列陶瓷的居里温度移动,通常加入移峰剂,如Pb和Sr的氧化物,改变的范围在-250℃→490℃之间,变化效率±3.7℃/%mol;陶瓷PTC 的半导化是施主半导化,通常需要掺杂一些施主杂质如:Bi, La,Y,Nb,Sb的氧化物,双施主掺杂可以获得性能良好的PTC 效应;为了易于在固相烧结时形成液相易于烧结,通常添加烧结助剂有:Al2O3、SiO2、、TiO2 ,俗称AST相。
添加Mn和Cu的氧化物作为受主态,主要存在 BaTiO3陶瓷的晶界处,可以明显提高PTC性能。
3. 陶瓷PTC元件基本性质:R-Tα:电阻温度系数(斜率)β:=lg(ρmax/ρmin)升稳定工作区4.PTC 器件应用:(对流发热) A.B.C.F. G.5.PTC 器件应用(恒温发热): A.B.C.6.PTC器件其他应用:传统的“硬启动”方式,灯丝因突加高压发生严重溅射损耗,导致灯管提前发黑报废。
PTC发热体来料检验规范

(此处空白)
批准
审核
制订
日期
日期
日期
工作工况要求的同时,其输入功率实际测量值控制
在额定功率的+5-- -10%范围内。
电参数测
输入功率 MA 在实际测试环境温度偏离以上规定的条件下,按照 量仪温度
如下条件换算:当环境温度每升高 1℃时,每千瓦 表
PTC 功率则下降 6~7W;当环境温度每下降 1℃时,每
千瓦 PTC 功率则上升 6~7W。
要求在 1.06 倍的额定电压下,以 1 秒为一个工作周期, 电参数测
每批抽
电冲击 试验
MA
间断地给 PTC 发热体通电工作,要求通电次数不得少 于 80 次,在通电工作期间,PTC 与散热片之间不得有
量仪 调压器
检 2~5
只
打火现象发生.
沿引出端子轴向方向施加 50-55N 的拉力,持续
1min 。然后用手将引出端子弯曲至 450±50 再恢复
QB/T2164-95
检验 项目
缺陷 类别
检验要求和方法
使用仪表 备注
标志 外观
零件上应明确标识型号规格,生产厂家标志或商标以 MI
及认证标志,以上标识应符合整机认证报备清单.
表面光洁、无毛刺、无严重划伤,无导致不能安装和
两极短路的变形,铝条表面应钝化。 MI
引出端无断裂,损伤,方向正确,无松动现象,铆接
外协外购件进料检验规范
PTC 发热体检验规范
版 本 号: 修 订 人:
修订日期:
第二版
第 3 页共 3 页
检验 项目
缺陷 类别
检验要求和方法
使用仪表 备注
24 小时快速老化测试后检查 PTC 片与散热片之间的粘接强
PTC加热器来料检验规范

1、P urpose 目的
1.1 检测供应商PTC加热器是否满足我司设计要求。
2、S cope 适用范围
2.1 JAC电池组加热系统PTC加热器。
3、D efinition 定义
3.1 PTC:是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一种典型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半导体电阻,超过一
定的温度(居里温度)时,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增高;
3.2 额定零功率电阻 R25 :额定零功率电阻指环境温度25℃条件下测得的零功率电阻值;
3.3 表面温度:指当PTC热敏电阻在规定的电压下并且与周围环境间处于热平衡状态已达
较长时间时,PTC热敏电阻表面的温度;
3.4 启动电流:流过PTC热敏电阻的电流,足以使PTC热敏电阻自热温升超过居里温度,
这样的电流称为启动电流;
3.5 居里温度:电阻值开始陡峭地增高时的温度,我们将其定义为居里温度。
4、R esponsibility职责
4.1 对PTC加热器来料进行全检测,保证产品性能与质量。
5、W orking instruction 工作指示
5.1 外观检测
加热器表面应平滑,无起层、裂纹、毛刺、变形等缺陷;
5.2 尺寸检测
5.3 电气性能检测
1) 记录额定零功率电阻;
2) 检测加热器绝缘电阻值;
3) 连接加热器与电源,注:加热器无正负,要是加热器有两个加热体,两个加热体并联,红色与红色线,黑色与黑色线,然后与电源连接;
4)打开开关测试路线的瞬间电流;
5)加热器加热5分钟后,测试表面温度,线路电流,根据电流与电压,计算加热器功率P=UI。
6、Q uality record记录
6.1 见PTC加热器检测记录表。
ptc加热器国家标准

ptc加热器国家标准PTC加热器国家标准。
PTC加热器是一种利用PTC热敏电阻作为加热元件的电热器,具有自控温、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
为了规范PTC加热器的生产和应用,保障用户的安全和权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对PTC加热器的设计、生产、检测和应用进行了规范。
首先,PTC加热器的设计和生产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产品的外观尺寸、电气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保障用户的安全和权益。
其次,PTC加热器的检测和认证也是非常重要的。
国家标准对PTC加热器的检测方法和认证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对产品的外观检查、电气性能测试、安全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通过了相关的检测和认证,产品才能够上市销售,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PTC加热器的应用进行了规范。
在家用电器、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PTC加热器的应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性能稳定。
对于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相关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罚,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国家标准对PTC加热器的设计、生产、检测和应用进行了全面规范,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用户在购买和使用PTC加热器时,也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保障自身的安全和权益。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PTC加热器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家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执行,将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安全、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希望全行业能够共同努力,为PTC加热器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铃产品开发技术中心标准文档PD -2014电动PTC技术规范(检验规范)2014- - 发布2014- - 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铃产品开发技术中心发布前言为实现新能源电动汽车PTC加热器检验的规范化,根据国家相关的法规、政策、技术要求,结合我公司产品开发流程,编制本检验规范。
本检验规范主要指导生产部门对零部件检验、判定工作。
本标准由产品开发技术中心提出,前瞻性技术科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批准人:江铃产品开发技术中心管理标准电动PTC技术规范(检验规范)PD 1概述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PTC加热器的术语与定义、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电动汽车PTC电加热器的设计、制造、检查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1.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GB/T 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GB/T 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GB/T 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GB/T 2423.22-200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GB/T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GB/T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GB/T 7153-2002直热式阶跃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GB/T 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 6461-200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GB/T 9969-2008工业产品保证文件GB/T 12666.2-2008单根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GB/T 14436-1993工业产品保证文件GB/T 20626-2006特殊环境条件GB/T 2164-1995家用和类似用途的风扇型PTCR发热器GB/T 2165-1995家用和类似用途的风扇型PTCR发热器安全要求GB/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GB/T 417.1-2001车用电线束接插件3术语与定义3.1风扇型PTCT发热器(表面带电型和绝缘型)由一片或多片并联使用的PTCR陶瓷发热元件和金属散热器组合,用机械方法使空气流动-加热的发热器:根据外表面的带电情况分为表面带电型和表面绝缘型。
3.2汽车用PTC加热器本标准电动汽车PTC电加热器主要由风扇型PTCR发热器、支座、链接线组、框架、温度保护等器件组成。
3.3额定电压制造厂给发热器规定的电压3.4耐电压在25℃环境温度和静止空气中,发热器不被破坏时,在规定时间内所承受的最大电压.3.5额定输入电压制造厂给发热器规定的在充分散热条件下测得的输入功率。
3.6额定电流制造厂给发热器规定的电流或由额定输入功率和额定电压求出的电流。
3.7最大起始电流在25℃环境温度的工作状态下,对发热器施加额定电压时的最大瞬时电流。
3.8充分放热条件发热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工作状态3.9基准温度在正常的试验条件下,标准所规定的温度测量值3.10可见损伤对预期的用途来说,降低了产品使用性能的任何可见损伤。
4型号标志DF-X-Y V/ Z KW CPDF——表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X——表示电压种类Y——额定电压V/——额定电压单位(V)Z——额定功率KW——额定功率单位(KW)CP——表示电动汽车PTC型加热器5技术要求5.1基本要求5.1.1加热器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20℃—160℃b)周围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0%(温度25℃时)5.1.2电加热器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2外观要求5.2.1电加热器表面洁净,无毛刺、异物,无明显伤痕。
5.2.2散热片及PTC加热管不应有明显碰伤、凹陷、变形等缺陷,链接牢固、平整美观。
5.2.3电线束包扎处,应紧密、均匀,不应松散,采用保护套管时,无位移和影响线线束弯曲现象5.2.4绝缘套管应紧密套在链接部位上,无位移、脱开现象。
5.3基本功能5.3.1功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电加热器的功率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图纸的要求或额定值±10%以内。
5.3.2最大起始电流发热器最大起始电流应不大于2.5倍的额定工作电流。
5.3.3燃烧特性5.3.3.1电加热器的固定边板燃烧特性应满足GB8410-2006中第3章要求5.3.3.2电加热器的电线束燃烧特性应满足GB12.666.2-2008中相关要求。
5.4电气性能5.4.1耐压强度单管施加1800V AC电压/整定电流为5mA,施加时间为1分钟,加热器无击穿、闪络等现象。
5.4.2绝缘阻抗绝缘电阻≥500MΩ。
5.4.3泄露电流泄露电流不应超过0.75mA。
5.4.4直接耐电压在试验条件下,按照6.8试验方法,加热器应:a)无击穿、放电或飞弧线;b)功率变化率不大于±10%c)绝缘电阻≥500MΩ。
5.4.5 最大耐电压在试验所需环境条件下,按照6.9试验方法,加热器应:a)无击穿、放电或飞弧;b)功率变化率不大于正负10%范围;c)绝缘电阻大于等于500兆欧;5.5 机械性能5.5.1 落下性能按照6.10试验方法,无明显外观损伤。
5.5.2 引线压接强度对引线施加60N拉力,历时5s,引线无松脱、无明显损伤。
5.5.3 端子压接强度对端子施加60N拉力,历时5s,端子无松脱、无明显损伤。
5.6 耐候性能5.6.1 耐高温在试验所需环境条件下,按照6.13试验方法,试验前后的额定功率在正负10%之内,且应符合5.4.1、5.4.2的要求;试验后电线绝缘层应无老化、开裂和溶化现象。
5.6.2 耐低温在试验所需环境条件下,按照6.14试验方法,试验前后的额定功率差在正负10%之内,且应符合5.4.1、5.4.2的要求;5.6.3 温度变化性能在试验所需环境条件下,按照6.15试验方法,试验前后的额定功率差在正负10%之内,且应符合5.4.1、5.4.2的要求;试验后电线绝缘层应无老化、开裂和溶化现象。
5.6.4 耐温性在试验所需环境条件下,按照6.16试验方法,试验前后的额定功率差在正负10%之内,且应符合5.4.1、5.4.2的要求;5.7盐雾试验在试验所需环境条件下,按照6.17试验方法,加热器上的所有零部件不允许出现锈斑,具体依据GB/T6461-2002判定。
5.8耐振动性在试验所需环境条件下,按照6.18的方法试验,试验前后的额定功率差在正负10%之内,且应符合5.4.1、5.4.2的要求。
5.9 温度保护5.9.1 温控器温控器的动作温度点、复位温度点符合图纸和技术文件的要求。
5.9.2 一次性熔断器一次性熔断器的熔断温度符合图纸和技术文件要求。
5.10 耐久性在试验条件下,按照 6.20 的方法试验,试验前后的额定功率差在±10%之内,且应符合5.4.1、5.4.2的要求。
6试验方法6.1试验一般要求试验前应准备试验表格,表格中列出每项或每组试验前后测量以及试验和测量顺序。
每个阶段的试验应按顺序进行,初始测量和最后测量的条件应该相同,温度误差和测量仪器的误差而引起的局部误差不应超出标准中规定的允许偏差的10%。
6.1.1 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除另外有规定,所有试验和测量应在GB/T 2421.1-2008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条件为:a)温度:15℃~35℃b)相对湿度:25%~75%c)大气压力:86kPa~106kPad)在有争议的情况下,仲裁条件为:温度25℃±1℃,相对湿度相对湿度48%~52%,大气压力为86kPa~106kPa6.1.2 基准温度6.1.2.1 因发热器对温度变化很敏感,所以在试验中的测量计算涉及到基准温度,本标准基准温度为25℃。
当测量温度不是在基准温度下进行时,其结果必须校正到基准温度。
测量时的环境温度在试验报告中说明。
6.1.2.2 测量时应不使发热器受到非正常通风、日光辐射或产生超过规定误差的其它因素影响。
6.1.3 试验电压本标准试验电压除另有规定,均为频率50Hz的正弦电压有效值,最高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15倍。
6.1.4仪器的要求6.1.4.1 各项试验前后,使用统一的仪器和夹具,测量仪器精度等级不低于0.5级,测量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电接触。
6.1.4.2 测试仪器和设备保证试验的技术要求。
6.1.5 样品的处置在进行每组试验的初始测量和最后测量之前,样品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放置24h后进行。
6.2 额定功率检测在25℃±1℃的环境温度下,通过电加热器的风速为4.5±0.5m/s或汽车空调工况,此时向电加热器的接线端子外加规定的额定电压,待180s之后达到稳定消耗的功率,测试结果应符合5.3.1的要求.6.3最大起始电流的检测在25℃±1℃的环境温度下,通过电加热器的风速为4.5±0.5m/s,此时向电加热器的接线端子外加规定的额定电压,测得的最大电流值为最大起始电流,测试结果应符合5.3.2的要。
6.4 燃烧特性6.4.1 取电加热器固定边板其中的一边,按GB 8410-2006的要求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3.2.1要求。
6.4.2取电加热器电线束其中的一根,按GB 12666.2-2008中4.1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要求。
6.5 耐压强度检测1800V AC/额定电流为5mA,施加时间为1min,符合5.4.1的要求。
6.6 绝缘阻抗检测在常温常湿、无风的环境条件下,在电极端子与铝壳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500VDC,此时测得绝缘电阻不小于500MΩ,符合5.4.2的要求。
6.7泄漏电流检测对发热器的两片导电片与散热片之间施加发热器额定电压的1.06倍电压、频率为发热器额定频率,在施加电压3S~5S内测量泄漏电流,符合5.4.3的要求。
6.8直接耐电压检测在常温常湿、无风的环境条件下,外加电压450VDC,加电压时间3min,然后断开电压10min,进行10个循环,测得功率符合5.4.4的要求。
6.9最大耐电压检测在常温常湿、无风的环境条件下,在电加热器接线端子加220VDC电压保持1min、400VDC/1min、600VDC/1min,测得额定功率符合5.4.5的要求。
6.10落下性能检测在电加热器有包装状态下,使其从75cm的高度正立,垂直落下,测得额定功率应符合5.5.1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