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范文7篇)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范文7篇)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我国吸毒人数每年递增,而且2016年我国吸毒人员呈低龄化趋势。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危险期”,身体发育迅速,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
加上一些青少年法律知识缺乏,很容易受到所谓“时髦毒品”的侵害。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认识了解毒品及其危害,懂得预防,自觉远离毒品,增强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什么是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
2、知道怎样预防毒品,提高拒绝毒品的能力。
难点:自觉远离毒品,增强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毒品这节课我们班会的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深入了解,认清危害1、什么是毒品?学生读。
在毒品的定义中列举了六种国际常见的,大量泛滥的毒品。
除了这六种,还有那些常见的?2、毒品是从什么时候大量流入中国的?鸦片战争。
这是当时的鸦片烟馆,城市不必说,即使在一些乡村僻壤,有时也会开设烟馆,数榻横陈于一室,终日烟雾缭绕。
吸毒者使用烟枪点燃鸦片口吸。
现在的吸毒者也采用这种方式,只是把毒品粉末放入香烟内吸食。
3、我们现在常见的吸毒方法还有哪些?4、毒品进入身体内,对我们造成哪些危害呢?(1)模拟吸毒游戏。
我们先做个游戏,你用眼盯着图片中心看,1分钟后说说是什么感觉。
(2)而真正的吸毒对身体造成的危害远比这厉害多了。
吸毒会造成哪些危害呢?学生讨论回答。
屏幕出示总结:(1)毁灭自己:产生多种疾病,如肝炎、肾功能衰竭、各种皮肤病、中毒性精神病、性病、艾滋病等,甚至导致死亡。
(2)祸及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3)危害社会:扰乱了社会治安,戒毒治疗经费给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5、警示台:2010年7月5日,在桂林市灌阳县民族中学读初中一年级的14岁陈桥从学校回到家中,当时他坐在客厅沙发上,陈桥的母亲在厨房里忙乎着午饭,突然听到噗通的一声,陈桥从沙发上面掉在了地上,脚手都抽筋了,陈桥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四肢抽搐,神志不清。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班会教案优秀3篇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班会教案优秀3篇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班会教案篇一一、活动主题:xx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2、认识我们身边常见毒品的种类3、探究青少年成为吸毒高危人群的原因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吸引三、活动方式:1、通过创设一个关于禁毒的访谈节目,让几个学生来充当嘉宾,教师充当节目主持,结合一些媒体素材2、学生讨论、发言3、禁毒相声小品表演4、教师小结归纳四、准备工作:开班会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在学生中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扮演不同的角色,要他们熟知该角色应该掌握的资料;排练相声小品。
五、活动过程:(一)创设节目场景1、班主任主持带出节目主题,介绍嘉宾(生甲乙丙扮)2、观看《毒品不是儿戏》的专题节目3、针对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严峻形势,请嘉宾(生甲扮)谈谈吸毒对于青少年的危害。
4、现场观众讨论“吸食K 粉是不是吸毒?”,并观看影片资料得到解答5、请嘉宾(生乙扮)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6、请嘉宾(生丙扮)说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7、禁毒相声表演《清醒》8、介绍远离毒祸的十条“法宝”,并欣赏20xx年香港禁毒活动的主题曲《不可一、不可再》(二)班主任小结归纳六、《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主题班会课》教学实录设计活动节目的场景,师(主持人),生甲乙丙(特邀嘉宾)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一个名为“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专题节目。
那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三位禁毒方面的专家,他们分别是:公安局禁毒科的张警官、戒毒所的熊医生,还有社区服务中心的曹社工;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全体学生鼓掌)在节目的开始,先让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插播《毒品不是儿戏》专题节目】师:通过刚刚的影片,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现在青少年吸毒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那么到底吸毒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具体有哪些危害呢?张警官,请您为我们说一下,好吗?生甲(张警官):好,青少年吸毒的危害主要有四点。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初中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初中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禁毒的重要性,增强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促进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1. 导入:观看禁毒宣传视频片段。
2. 活动1:小组讨论(1)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并列出可能接触到的毒品种类。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3. 活动2:禁毒知识竞赛(1)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进行禁毒知识竞赛。
(2)每组互相提问,回答正确可获得相应积分。
(3)最后计算积分,颁发奖品。
4. 活动3:自由发言学生自愿发言,分享关于禁毒的观点和认识,并进行思考讨论。
三、活动实施步骤1. 导入:播放禁毒宣传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活动1: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内的同学讨论接触到的毒品种类,并记录下来。
(2)组织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并进行简要解释。
3. 活动2:禁毒知识竞赛(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从禁毒知识中抽取10个问题。
(2)每组自行确定出题顺序,互相提问并回答。
(3)每题回答正确得1分,最后计算积分,颁发奖品。
4. 活动3:自由发言(1)鼓励学生自愿发言,分享他们对禁毒的认识和观点。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学生间可以进行讨论和互动。
四、活动总结1. 教师进行总结发言,强调禁毒的重要性,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1)你在本次班会中有何收获?(2)你如何看待毒品?你有何拒绝毒品的具体方法?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反毒宣传活动,并重申校规校纪中关于禁毒的规定。
五、教学反思本次班会活动通过观看视频、讨论、竞赛和自由发言等形式,使学生了解禁毒的重要性,增强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使他们能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活动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能从中受益并改变自己的行为。
2024年中学生禁毒宣传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中学生禁毒宣传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禁毒宣传主题班会,使中学生深入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适用于中学生,共计15个章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2. 培养学生拒绝的意识和能力。
3. 提高学生自觉抵制,积极参与禁毒工作的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的定义与分类1. 的定义2. 的分类第二章:的危害1. 对身体的危害2. 对心理的危害3. 对社会的危害第三章:拒绝的方法与技巧1. 拒绝的内在动力2. 拒绝的外在技巧第四章:如何辨别身边的朋友是否吸毒1. 吸毒者的特征2. 如何与吸毒者相处第五章:我国禁毒法律法规简介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禁毒的条款2.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简介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视频播放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禁毒知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组讨论、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禁毒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的起源与发展1. 的起源2. 种类的发展变化七、的传播途径1. 传播的主要途径2. 网络传播的特点与危害八、明星吸毒案例分析1. 国内外明星吸毒案例回顾2. 分析吸毒的原因及后果九、家庭如何预防孩子吸毒1. 家庭教育的的重要性2. 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十、学校如何开展禁毒教育1. 禁毒教育课程设置2. 禁毒教育活动案例分享六、的起源与发展1. 的起源:介绍的最初来源,以及人类如何开始使用。
2. 种类的发展变化:从最初的鸦片、大麻等,到现代的合成,介绍种类的发展变化。
七、的传播途径1. 传播的主要途径:通过讲解的传播途径,让学生了解如何避免接触。
2. 网络传播的特点与危害:介绍网络传播的特点和危害,提高学生防范网络的意识。
八、明星吸毒案例分析1. 国内外明星吸毒案例回顾:分享一些国内外明星吸毒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吸毒的严重后果。
七年级主题班会禁毒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禁毒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认识到毒品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的危害,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拒毒,避毒。
2、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让学生在言语、行为等方面都能做到远离毒品。
二、教学重点与重点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吸毒,有哪些类型,认识吸毒的危害。
使同学们了解毒品可以引起艾滋病,以及怎样防止艾滋病。
三、课前准备1、同学们查找与毒品有关的历史资料,毒品的危害,毒品的法律等。
2、负责讲解的学生将所搜集到的材料制作成图片,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交流。
四、讲授步骤引言:一百多年以前,林则徐为何发起了一场“虎门销烟”运动?如今,“白人魔鬼”仍在祸害着人们,看看下面这一系列数据:从1999年到2002年,有2081个涉及毒品的县(市)达到了2148个。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1191人登记为毒品犯罪,温州市已登记的毒品犯罪案件总数为53%。
此外,有75%的吸毒者不到35岁。
毒品是什么?让同学们将所收集到的材料拿出来展示。
曾有一名瘾君子如此描述吸毒上瘾的感觉,他说:“都说地狱有18层,任何一个人如果犯下了十恶不赦的大罪,在死亡之后,就会被送入18层地狱,受尽下油锅,割舌头,挖眼睛,掏心窝等折磨,永远无法重生。
”因为毒品的存在和流行,所以又多了一层地狱?19层,这里是专门为那些吸食毒品的人准备的。
在那里,他们不但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承受精神上的煎熬。
”辩一辩:曾经有一位吸毒者说“毒品对吸毒者本身和他的家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是对这个家人之外的普通人却没有任何的伤害,换句话说,对社会并没有多大的伤害”,您如何理解?影响年轻人使用毒品的最大原因有哪些?例子:第一例:张某是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一次下课,他看见两名老生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吸烟,显得很神秘,很飘逸。
由于以前在学校里有过一次关于吸毒的讲座,所以他一眼就看出那两名学生是吸毒的。
两位同学看到他,就叫他过来试一试。
因此,出于好奇,张某便上前查看。
在两个学生的催促下,他总算是喝了一次。
珍爱生命远离毒 品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七篇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七篇教案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2、增强学生对毒品的防范意识,自觉抵制毒品。
3、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健康生活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认识常见的毒品及其危害。
(2)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1)深刻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如何将拒绝毒品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播放一段关于禁毒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提问学生对毒品的初步认识。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毒品的定义和常见种类,如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
(2)通过图片和案例,详细讲解毒品对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危害。
3、小组讨论(15 分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有人会尝试毒品?(2)在生活中如何避免接触毒品?4、案例分析(10 分钟)展示一些因吸毒导致家庭破裂、犯罪等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后果。
5、拒绝毒品技巧(10 分钟)(1)教导学生如何拒绝他人的诱惑,如坚定立场、转移话题、离开现场等。
(2)鼓励学生发现身边有涉毒情况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警方报告。
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强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对毒品的认识有所加深,但还需要在今后的教育中不断强化,让学生真正将远离毒品的意识扎根心中。
教案二:“对毒品说不”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抵制毒品。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形成拒绝毒品的坚定信念。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找到抵制毒品的有效方法。
2、难点(1)如何使学生在情感上真正认同远离毒品的重要性。
(2)如何让学生将抵制毒品的意识转化为长期的行动。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5 分钟)展示一个关于吸毒者悲惨生活的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精选5篇)中同学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篇1)活动班级:初一(1)班活动主题: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了解有关毒品的学问。
2、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
3、通过小故事,教育和引导学校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远离毒品,塑造美妙人生。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小伴侣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不知道也没什么关系,今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毒品,它有哪些危害。
板书:(毒品)2、看了毒品这两个字后,你有什么想法吗?二、课题绽开1、什么叫毒品?毒品是我国的习惯性讲法,这里指的毒品,不包括砒霜、敌敌畏、氰化物等可直接致人于死亡的剧毒药品,是特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靠性(即成瘾性)的药品。
而国际上习惯称之为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__ 从上面这段话中,你们感觉毒品是一个怎样的东西?2、毒品的种类: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毒品的危害成瘾性——吸毒成瘾者,对毒品产生生理和心理上依靠,从今沉溺而不能自拔。
摧残性——毒品专家告知我们:吸毒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生命透支”。
吸毒严峻损害人的脑、心、肺、肝、胃、肾等器官,抑制各种内分泌,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破坏性——吸毒者为了支付昂贵的毒品费用,将家产卖光,导致家庭四分五裂,妻离子散。
诱发犯罪——吸毒普遍导致心理变态、道德沦丧、自私冷漠,人性泯灭,为了能购买毒品,吸毒者不惜一切手段铤而走险、盗窃、杀人、贩毒,无恶不作,严峻危害社会安静。
传染疾病——吸毒者传染疾病的途径主要是共用注射器和卖__。
吸毒者体弱反抗力差,静脉注射消毒不严,传播的除细菌性内膜炎、急性肾炎、病毒性肝炎、一般的性病外,最可怕的是艾滋病。
4、毒品的成瘾性有一个初三班级的同学,为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惫。
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知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
中学生珍爱生命、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中学生珍爱生命、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五篇】篇一:一、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形式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毒品防御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懂得在危害急时运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
3.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活动重点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增强禁毒意识。
三、活动难点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1.全校学生已观看过以禁毒为主题的图片展览。
2.禁毒课件、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资料、卡片。
3.师生协作设计禁毒主题班会的环境。
(禁毒主题班会的标题横幅等)五、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1、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介绍有关知识:“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
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口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自主探究,深入了解学生讨论观看禁毒图片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老师提问:什么是毒品?毒品包括哪些?毒品对个体、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有哪些?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观看禁毒录像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集体朗读毒品的含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使学生对毒品的知识和危害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侯进寿
主题
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为配合落实禁毒教育活动的落实,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结合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和故事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常识、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增强自觉防范及抵制能力、提高拒毒防毒意识,从而防微杜渐、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教学方法
1、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并结合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2、利用多媒体和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毒品的危害,积极呼吁“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活动形式:
让学生查阅、准备有关资料,班会时回答相关问题。
老师通过提供详实的图片、文字资料,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加深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问题:是什么使她变化?
二、毒品的危害
1、对个人:
吸毒使人百病丛生
吸毒易患艾滋病
吸毒导致死亡
2、对家庭:
吸毒终致倾家荡产
吸毒导致婚姻家庭破裂
吸毒祸及下一代
3、对社会:
毒品危害社会
世界为毒品所伤
三、毒品的定义--多媒体展示
四、图片展示会----会快快说出图片所示毒品的名称
五、讨论新型毒品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
1、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的区别
-作用不同
-吸食方式不同
-吸食前犯罪与吸食后犯罪
2吗啡
3、冰毒
4、摇头丸
5、致幻类毒品:麦角乙二胺(LSD)
七、讨论:我们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青少年吸毒原因分析
好奇心驱使,幼稚轻信。
上当受骗,喜欢模仿,不辩是非,精神空虚,寻求刺激,缺乏顽强的意志同挫折和不幸抗争,朋友的负面影响
2、青少年应该见机行事,坚决拒绝毒品!
直截了当法,金蝉脱壳法,主动出击法,秘密报案法
九、课堂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十、禁毒公益广告
最后,让学生以两段关于禁毒的公益广告结束本次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