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报告
现场测试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图" "
预埋件及预留竖向钢筋
绑扎隔墙钢筋 隔墙钢筋为双向单层 " $"@ !""。 ($) 在楼板及墙体表面弹出隔墙
室内 !室外平均气温 !98 以下, 外最 小 温 差 为 $"8 ; 相对湿度 :"; 以下 被测部位外表面 #无风或微风, 避免雨雪和阳光直射 围护结构两侧 室内外 空 气 温度 差、 传热量 $"""22 3 $"""22 左右 标准差为 "<"": 传热系数
!!!!!!!!!!!!!!!!!!!!!!!!!!!!!!!!!!!!!!!!!!!!!!
绑挂铅丝网、 单面支模 在隔墙钢筋上绑挂铅丝网, 然后根
据隔墙边线单面支模 (留出抹灰 量) 。 此单面支模受力很小, 因此支搭比较简 单 (见图 !) , 门口处单独用木方支设木
#
灰完毕 *+ 内 (一般抹灰后 *+ 达到足够 强度) , 应避免碰撞隔墙。 & 应严格按 设计要求控制隔墙厚度。 颐源 小 区 单 幢 住 宅 楼 平 面 面 积 现制隔墙施工组织 " 班 &((($" 左右, 工人, 一班自下而上, 一班自上而下, 平 均 %+ 可完成 & 层。 现制隔墙成本与一般预制隔墙比 较稍高。但其整体性好, 线盒、 线槽敷 设方便, 管线卡子容易固定, 不易开裂。 (刘锡洁 王广利, 中国建筑一局 三公司, 北京西四环南路 #" 号中建一 局大厦 &&(, 号 &(((*%)
"
住宅用单层钢筋网 现制隔墙施工做法
中国建筑一局三公司承建的北京 颐源小区近 !" 万 2! 的工程采用了现 制隔墙, 效果良好。 现制隔墙分为厨房、 卫生间用隔 墙 (地面做防水) 和普通隔墙。其厚度 有 ! 种: ( 用 于 标 准 层,层 高 6"22 、 (用于设备层, 高 #<92) 。 !<62) $""22 现制隔墙构造如图 $ 所示。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法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法研究总结。
1. 引⾔随着能源和环境形势⽇益严峻,建筑节能将是我国的⼀项长期国策。
传热系数是建筑热⼯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建筑构件(如门、窗等)的传热系数,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其进⾏测试。
⽽建筑围护结构是在建造过程中形成的,其传热系数需要现场检测才能确定。
通过检测建筑的实际传热性能,来判定建筑保温隔热系统的产品、技术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以此来鉴定新系统的产品、技术的优缺点等,同时对分析建筑物实际运⾏中的能耗状况和施⼯过程的偏差也起着⾮常重要的作⽤。
本⽂对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法进⾏综述,注重对热流计法研究总结。
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法⽬前对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的⽅法主要有四种,即热流计法、热箱法、控温箱热流计法和常功率平⾯热源法。
2.1热流计法。
(1)热流计法原理[1]。
热流计法是利⽤温差和热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传热系数的测定。
通常的做法是⽤热流计、热电偶在现场检测出被测围护结构的热流密度以及内、外表⾯温度,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得出建筑物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如图1)。
计算公式如下:(2)热流计法特点。
热流计法的核⼼是测量通过被测对象的热流,并假定传热为⼀维。
否则,热流有分量,计算出的被测物的热阻偏⼩,传热系数就偏⼤。
该⽅法是国家检测标准⾸选的⽅法,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法,但是这种⽅法⽤在现场测试有严重的局限性。
因为使⽤该⽅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在采暖期才能进⾏测试,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有些地区基本不采暖、采暖地区的有些⼯程⼜在⾮采暖期竣⼯等,这样就限制了它的使⽤。
在计算时所⽤到的内外墙表⾯换热系数受环境(温度、风速、辐射等)的影响显著。
如⽂献[2]对实验⽤房进⾏了不同风速的情况下,外墙表⾯换热系数A 的研究,结果表明外环境(风速)对外墙表⾯换热系数的影响很⼤(如表1)。
⽂献[3][4]就其它环境(如⾬⽔和太阳辐射等)条件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影响也作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也有较⼤的影响。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研究总结。
1. 引言随着能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建筑节能将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
传热系数是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建筑构件(如门、窗等)的传热系数,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其进行测试。
而建筑围护结构是在建造过程中形成的,其传热系数需要现场检测才能确定。
通过检测建筑的实际传热性能,来判定建筑保温隔热系统的产品、技术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以此来鉴定新系统的产品、技术的优缺点等,同时对分析建筑物实际运行中的能耗状况和施工过程的偏差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注重对热流计法研究总结。
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目前对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热流计法、热箱法、控温箱热流计法和常功率平面热源法。
2.1热流计法。
(1)热流计法原理[1]。
热流计法是利用温差和热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传热系数的测定。
通常的做法是用热流计、热电偶在现场检测出被测围护结构的热流密度以及内、外表面温度,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得出建筑物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如图1)。
计算公式如下:(2)热流计法特点。
热流计法的核心是测量通过被测对象的热流,并假定传热为一维。
否则,热流有分量,计算出的被测物的热阻偏小,传热系数就偏大。
该方法是国家检测标准首选的方法,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用在现场测试有严重的局限性。
因为使用该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在采暖期才能进行测试,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有些地区基本不采暖、采暖地区的有些工程又在非采暖期竣工等,这样就限制了它的使用。
在计算时所用到的内外墙表面换热系数受环境(温度、风速、辐射等)的影响显著。
如文献[2]对实验用房进行了不同风速的情况下,外墙表面换热系数A 的研究,结果表明外环境(风速)对外墙表面换热系数的影响很大(如表1)。
文献[3][4]就其它环境(如雨水和太阳辐射等)条件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影响也作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也有较大的影响。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报告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报告传热系数检测通常采用热流法、测温法或数值模拟法。
热流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测量热流大小和温度差来确定传热系数。
测温法则通过在围护结构内外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差来计算传热系数。
数值模拟法则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估算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检测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检测目的和依据:说明进行传热系数检测的原因和依据,指导检测的目标和要求。
2.检测范围和方法:说明检测的具体范围和使用的方法,如热流法、测温法或数值模拟法。
3.检测仪器和设备:列出使用的仪器和设备的名称、型号和技术指标。
4.检测样品和试验条件:说明检测的围护结构样品的特点和尺寸,并说明试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5.检测过程和结果:详细描述检测的过程和方法,并列出测得的传热系数数值和误差范围。
如果使用数值模拟法,还需说明模型参数和计算结果。
6.结果分析和评价: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评估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7.检测结论和建议:总结检测结果,给出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在实际检测中1.严格遵守检测标准和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检测前要做好样品的准备工作,如清洁表面、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等。
3.检测过程中要保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精确测量。
4.数据处理要科学合理,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5.检测结果要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评估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报告是评估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重要依据,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的检测结果对于改进建筑设计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编写检测报告时,需要详细记录检测过程和结果,并给出相应的分析和评价,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指导和建议。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方案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方案1、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采用热流计法检测建筑不透明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2、检测依据2.1《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规程》(JGJ/T357-2015)2.2《建筑物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GB/T23483-2016)3、技术指标热流计的物理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4、主要仪器设备4.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仪5、检验人员检验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的持证上岗人员,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应认真负责。
6、试验方法6.1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测定6.1.1建筑物围护结构主体传热系数宜采用热流计法进行测定。
6.1.2 测点位置:宜用红外热像技术协助确定,测点应避免靠近热桥、裂缝和有空气渗漏的部分,不要受加热、制冷装置和风扇的直接影响。
被测区域的外表面要避免雨雪侵袭和阳光直射。
6.1.3将热流计直接安装在被测围护结构的内表面上,要与表面完全接触;热流计不应受阳光直射。
6.1.4在被测围护结构两侧表面安装温度传感器。
内表面温度传感器应靠近热流计安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宜在与热流计相对应的位置安装。
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应受到太阳辐射或室内热源的直接影响。
温度传感器连同其引线应与被测表面接触紧密,引线长度不应少于0.1m。
6.1.5检测期间室内空气温度应保持基本稳定,测试时室内空气温度的波动范围在±3K之内,围护结构高温侧表面温度与低温侧表面温度以满足下表的要求。
在检测过程中的任何时刻不应高于低温侧表面温度。
温差要求6.1.6热流密度和内、外表面温度应同步记录,记录时间间隔不应大于30mm,可以取多次采样数据的平均值,采样间隔短于传感器最小时间常数的1/2。
6.2建筑物室内外平均温度的测定6.2.1采用温度自记仪进行连续检测,检测数据记录时间间隔不应大于60min,测试持续时间不应少于72h。
6.2.2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的检测部位应为底层、顶层和中间层的代表性房间,且每层的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及影响因素

围 护 结 构 传 热 系 数 现 场 检 测 及 影 响 因 素
别、明 枝
( 山西建工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6)
摘
要: 介 绍了控 温箱一 热流计法现场检测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的特 点、 仪器设备、 原理和检 测过 程 , 同时对检测过程 中影响传 热系
数检测 的准确度 因素进行 了分析 , 并提出 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 现场检测 , 传热系数 , 控 温箱一 热流 计法 , 影响 因素
・
21 0・
第4 0 卷 第 1 9期 2 0 1 4 年 7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 XI ARC HI T EC TU RE
Vo 1 . 4 0 N o . 1 9
J u 1 . 2 0 1 4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4 ) 1 9 - 0 2 1 0 - 0 2
影响 因素 , 并 提出相应 的措 施。
1 传 热 系数
流传感器 , 分别用来 测量 温度 和热流 。3 ) 数据 采集仪 : 由巡检 仪
自 动完成温度值和 热流值 的采 集记 录 , 同时 , 可设定 采集 时 间间 传热系数 : 是 指在 稳定 传热条 件下 , 围护结 构两 侧空 气温 差 隔 ( 一般 间隔时 间设定为 3 0 ai r n ) 。 为 l ̄ c / 1 K, 单 位时 间 内通 过单 位 面积传 递 的热 量 。简 而 言 之 ( 墙体 ) 传 热系数是涵盖了( 墙体 的) 全部 构造层次及 ( 墙 体) 两侧 先选取干燥且有代 表性 的墙体 , 粘 贴温 度传感 器 和热 流计 , 空气层在 内的。目前 现场检 测 围护结构 的传 热系数 常见 方法 主 在对应面相应位置粘贴温度传感器 , 然后将 温度控制 仪箱体 紧靠 要有 : 热流计 法 、 热箱法 和控 温箱一热 流计 法三 种。热流 计法 虽 在被测位置 , 使得 热流计 位 于控温 箱 中心 部位 , 布置 在墙 体温 度 然仪器设备少 、 检测原理简单 、 易于理解 掌握 , 但 在现场 测试 时有 高 的一侧 ( 因为是 以加热 方式 为例 ) 。开机检测 , 在线或离线监 控 严重 的局 限性 : 因为该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 须在采暖期 才能进 行 传热 系数 动态 值 , 选择 传热 过程 基本 达到 感器 外表面测温传感器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方案

第 1 页 共 1 页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方案
1 检测方案目的
本检测方案是为了规范建筑外窗传热系数的检测。
2 适用范围
本试验适用于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及节能技术措施的节能效果检验。
3 编制依据
GB ∕T 23483《建筑物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
JGJ/T 132《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4 使用设备
建筑热工温度热流巡回检测仪。
5 试验方法及计算
5.1 检测条件
检测期间室内平均温度应保持基本稳定,热流计不得受阳光直射,围护结构被测区域的外表面宜避免雨雪侵袭和阳光直射,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96h 。
5.2 测点位置
测量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时,测点位置不应靠近热桥,裂缝和有空气渗漏的部位,不应受加热、制冷装置和风扇的直接影响。
5.3 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热流计应直接安装在被测围护结构的内表面上,且应与表面完全接触。
温度传感器应在被测围护结构两侧表面安装。
内表面温度传感器应靠近热流计安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宜在与热流计相对应的的位置安装。
温度传感器连同0.1m 长引线应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传感器表面的辐射系数应与被测表面基本相同。
5.4 数据记录
检测期间,应逐时记录热流密度和内、外表面温度。
可记录多次采样数据的平均值,采样间隔宜短于传感器最小时间常数的二分之一。
5.5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计算:
按下式计算:
)
(1e R R R K i ++= 式中: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W/(㎡·K )];
Ri 、Re ——内外表面换热阻,应按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研究

04 检测结果
根据现场测量数据,得出围护结构 的传热系数,为建筑节能性能评估 提供依据。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02
03
04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 测方法研究结论
经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了一 种有效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 数现场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 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实际应用,我们验证了该 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建筑围护 结构的传热系数,为建筑节能 设计和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 支持。
04
工程案例分析与应用
工程案例一
检测方法
检测设备
检测条件
检测结果
采用热流计法进行现场检测,通 过在围护结构表面安装热流计, 测量热流密度,并结合温度梯度 计算传热系数。
使用专业热流计、温度传感器等 设备进行测量。
在稳定的室外气候条件下进行, 确保室内外温差稳定,避免瞬时 温度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建筑或已有建筑改造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 • 测量精度:高 • 测量范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围护结构,包括混凝土、砖墙、玻璃等。 • 设备要求: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设备。 • 操作难度:中等,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和操作。 • 对围护结构的影响:会破坏围护结构表面或内部,影响较小。
根据现场测量数据,得出围护结 构的传热系数,为建筑节能性能 评估提供依据。
工程案例二
检测方法
采用热像仪法进行现场检测,通过红外热像仪测量围护结 构表面温度分布,结合测量结果计算传热系数。
检测设备
使用专业红外热像仪、温度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测量。
检测条件
在稳定的室外气候条件下进行,确保室内外温差稳定,避 免瞬时温度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