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草莓生产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精品).doc

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精品).doc

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草莓是人们常吃并深受喜爱的水果之-•,优质的草莓色泽鲜艳,味美多汁、清香扑鼻,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17种氨基酸,维生素c 的含量比柑橘高3倍,并且含有磷、钙、铁、锌等矿物质,属于高档营养水果。

目前草莓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具有生产周期短、结果成熟早、适应性强、栽培容易、产量高、收益快和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是广大农户致富的短、平、快作物。

但草莓种植也存在接触土壤多,易感染灰霉病,立枯病,叶斑病等病害,且虫害较多等问题。

在生长期如果管理不当,还易引起生理失调,使品质下降,难以符合品质好、外观美,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高等营养要求。

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措施就是防止污染,实行无公害栽培。

无公害草莓与传统草莓栽培在种植方法上基本没有区别。

只是无公害草莓在产地环境质量,肥料使用和防治病虫害的药剂使用等几个方面有-套比较严格的标准。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变化大,草莓栽培方式不同,设施条件有差异,要使产品符合无公害草莓“安全、优质、高产”的要求。

必须有八套标准化的技术。

本片就北方地区设施栽培为例,向草莓种植户们介绍草莓的无公害栽培技术。

无公害草莓栽培的环境要求进行草莓的无公害生产,对产地环境有严格的要求。

在种植之前, 农民朋友应按照国家规定做好和应的准备。

空气质量,草莓无公害生产的基地应该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周围无工业或矿山的污染源,也不受上风口和上游水域的污染危害。

其中,每FI总悬浮颗粒物应小于等于0. 30毫克/平方米,氟化物应小于等于7微克/平方米土壤环境质量,草莓适宜种植在土壤肥沃、地面平整、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水通气性好,质地较松软的砂壤质微酸性土壤。

尤公害草莓生产中规定, 在土壤PH值小于6・5的情况卜,土壤中镉、汞的含量应小于0. 30毫克/千克,碑应小于40毫克/千克,铅、珞应小于250毫克/千克有条件的无公害草莓基地应营造防护林,防护林有阻挡气流,减少风害,增加土壤湿度,改善小气候等作用。

绿色食品 草莓生产操作规程 2

绿色食品 草莓生产操作规程     2

绿色食品草莓生产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草莓的产地条件、品种选择、苗木繁育、生产园定植、栽培方式及管理特点、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贮运等技术要求。

2引用标准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844-2010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要求3.1 气候条件最适生长温度20℃~26℃,休眠期温度在-10℃以下的寒冷地区应覆草防寒,夏季温度在35℃以上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3.2土壤条件有机质丰富,保水能力强,通气性良好的轻壤土和砂壤土,pH6.0~pH7.5。

3.3 种苗选择:选择北京市农科院草莓研究所培育的优质草莓脱毒种苗。

选用5~6片复叶,根茎粗1cm以上,有6~8条以上健壮根系,苗重20g以上的为定植用苗。

3.4 生产园定植3.4.1 整地选用土壤肥沃,土地平整,前茬未种过草莓、番茄、烟草的地块作草莓生产园。

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7000kg,磷酸二铵20~25kg,结合翻地施入。

3.4.2 做垄或做平畦采用大垄双行的栽植方式,一般垄台高20 cm,上宽20cm~25 cm,下宽40 cm~45 cm,垄沟宽20 cm。

株距15 cm~18 cm,3.4.3 定植9月上、中旬。

栽植密度据品种而定。

棚室栽培每亩定植12000株。

浅不露根,深不埋心。

苗心与地面平齐为宜,根系在土壤中要舒展开,栽后将苗周围的土压实,并及时浇水。

3.5 栽培方式及管理特点3.5.1 半促成栽培3.5.1.1 定植后管理越冬前灌1次水,10月下旬覆盖地膜。

3.5.1.2 扣棚保温时期扣棚时期因设施类型和草莓品种休眠期深浅而异。

日光温室和休眠浅的早熟品种于12月中旬扣棚保温;大棚及休眠较深的品种一般于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扣棚。

3.5.1.3 扣棚后的管理日光温室12月中旬扣棚后要尽快破地膜提苗,剪去下部老叶。

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无公害果品术语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经检测符合国家颁布的卫生标准的水果产品。

2果园环境果园3km 以内不允许工矿等污染源存在。

果园大气按GB3095-82 标准中的一级标准执行。

保护地的大气污染浓度值按GB9137-88 执行。

果园土壤应符合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类二级标准,并要求土壤肥沃,适于果树生长,土壤PH 值范围在—之间。

水质按GB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3果园建立栽植密度3.1.1草本果树:草莓8000—10000 株/ 。

3.1.2 藤本果树:篱架200—300株/ ,棚架80—120 株/。

3.1.3木本果树3.1.3.1乔化果树:40—50 株/。

3.1.3.2矮化果树:80—110 株/。

3.1.3.3短枝型和半矮化果树60—70 株/ 。

果园防护林选用与果树无互相传播病虫害的树种。

果苗3.3.1各类果树苗木符合一级苗木标准。

3.3.2苗木检疫选用无病虫、健壮的苗木。

自繁或从外地调运的种苗,均应进行严格检疫。

3.3.3果园间作各类果树不能混栽,禁止间作高杆粮食作物和薯类作物。

4生产技术土壤管理4.1.1清耕果园春季萌芽前,秋季落叶后,深刨果园10—15cm,雨后及时松土保墒清除杂草。

4.1.2果园覆草常年覆草,厚度15—20cm。

4.1.3 果园生草选择白红三叶草,苕子、苜蓿等绿肥植物,每年割压3—4 次。

4.1.4禁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施肥4.2.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3000—5000kg/, 秋季落叶前开沟开穴施入,禁止覆在土壤表面。

4.2.2追肥每年在萌芽前,春梢停长,果实速膨期分3 次追施,以化学肥料为主,氮肥可用尿素、碳酸氢铵,禁用氯化铵、硝酸铵;磷肥,可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禁用硝酸磷肥;钾肥,可用硫酸钾,禁用氯化钾。

也可用不含氯离子的果树专用肥。

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无公害果品术语1.1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经检测符合国家颁布的卫生标准的水果产品。

2果园环境2.1果园3km 以内不允许工矿等污染源存在。

2.2果园大气按GB3095-82 标准中的一级标准执行。

保护地的大气污染浓度值按GB9137-88 执行。

2.3果园土壤应符合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类二级标准,并要求土壤肥沃,适于果树生长,土壤PH 值范围在6.7 —7.3 之间。

2.4水质按GB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3果园建立3.1栽植密度3.1.1草本果树:草莓8000 —10000 株/666.7m2。

3.1.2藤本果树:篱架200 —300 株/666.7m2 ,棚架80 —120 株/666.7m2。

3.1.3木本果树3.1.3.1乔化果树:40 —50 株/666.7m2。

3.1.3.2矮化果树:80 —110 株/666.7m2。

3.133短枝型和半矮化果树60 —70株/666.7m2。

3.2果园防护林选用与果树无互相传播病虫害的树种。

3.3果苗3.3.1各类果树苗木符合一级苗木标准。

3.3.2苗木检疫选用无病虫、健壮的苗木。

自繁或从外地调运的种苗,均应进行严格检疫。

3.3.3果园间作各类果树不能混栽,禁止间作高杆粮食作物和薯类作物。

4生产技术4.1土壤管理4.1.1清耕果园春季萌芽前,秋季落叶后,深刨果园10—15cm ,雨后及时松土保墒清除杂草。

4.1.2果园覆草常年覆草,厚度15—20cm 。

4.1.3果园生草选择白红三叶草,苕子、苜蓿等绿肥植物,每年割压3—4 次。

4.1.4禁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4.2施肥4.2.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3000 —5000kg/666.7m2, 秋季落叶前开沟开穴施入,禁止覆在土壤表面。

4.2.2追肥每年在萌芽前,春梢停长,果实速膨期分3 次追施,以化学肥料为主,氮肥可用尿素、碳酸氢铵,禁用氯化铵、硝酸铵;磷肥,可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禁用硝酸磷肥;钾肥,可用硫酸钾,禁用氯化钾。

无公害生产-草莓的无公害栽培技术

无公害生产-草莓的无公害栽培技术

无公害生产-草莓的无公害栽培技术1土壤环境选择种植无公害草莓应选择远离工厂、医院等污染源、透水透气良好、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壤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应在 2.5%以上,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产地环境符合GB/T184071的要求。

2品种选择草莓品种的选择应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产品用途、市场需求和产地交通等因素,还应考虑草莓品种休眠期的差异,保护地种植草莓应选择生长势强、坐果率高、抗病性较强、休眠期比较短的优良品种,如明宝、春香等。

露天种植草莓应选择休眠期相对较长、花芽分化较强的品种,如索非亚、826等[1].3种苗繁殖3.1苗圃选择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通风透光好、前茬未种植过草莓的疏松肥沃砂壤土地块。

土壤耕翻25~30cm,并施腐熟有机肥45~60t/hm2、尿素60~75kg/hm2.耕匀耙细后做成宽1.5~2.0m的平畦,雨水多、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做成30cm左右的高畦。

3.2培育壮苗在生产中,草莓种苗的繁殖一般采用匍匐茎繁殖法,选择优良品种的无病虫害植株作为母株,在平整好的畦中间定植1行母株,一般株距为50cm,栽植9000~12000株/hm2,母株带土移栽,栽植深度为上不埋心下不露根,定植后浇透水。

苗期管理应保持苗床湿润,结合松土及时进行人工除草。

待小苗大量发生后每隔15~20d施三元素复合肥180kg/hm2左右。

母株现蕾后及时摘去花序,让匍匐茎在母株周围均匀分布,在着生苗节位前3cm处压蔓,促进子苗生根。

一般在定植前7d完成断根,以控制秧苗根系对氮素的吸收来促进花芽的分化,断根可每隔7d进行1次,共2~3次为宜,断根后应及时浇水,防止秧苗萎蔫。

及时去除弱苗、枯叶和病叶。

在整个育苗期间应注意叶斑病、褐斑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的查治。

4适期定植4.1整地施肥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5~60t/hm2、过磷酸钙240~300kg/hm2、氯化钾150~225kg/hm2;深耕25~30cm,精细整地,制成15~20cm高畦,畦面宽50cm,畦沟宽30cm左右;然后用地膜覆盖,周围用土压紧。

无公害草莓生产关键技术

无公害草莓生产关键技术

无公害草莓生产关键技术一、品种选择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对路的品种,温室生产选择休眠期短,早熟,抗病、抗寒、外观和内在品质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品种,常用品种主要是西班牙4号(土特拉),童子一号;中小棚栽培主要是全明星、新明星,地膜主要是全明星、达赛来克特。

二、培育壮苗1.建立苗圃每年秋季9月上旬-下旬,或早春3月下旬-4月下旬。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水方便的地块做草莓育苗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kg,腐熟畜禽粪或粪干750-1000kg、过磷酸钙30-40kg。

深耕25cm,做成1.5-2m宽的平畦。

2.栽植母株应用脱毒原种苗,或选用一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有4片叶的匍匐茎苗。

挖苗带土坨,按行距70-80cm、株距40-50cm挖穴,坐水栽苗,每亩栽苗1600-2300株。

3.苗期管理缓苗期普浇一小水。

秋栽的上冻前浇1次冻水,覆盖地膜、秸秆防寒。

春季及早将花序摘除。

5月中下旬喷50mg/千克的赤霉素,15d再喷1次,促匍匐茎发生。

此时正值高温季节,要5-7d浇一小水,及时将匍匐茎引蔓摆置均匀,摘掉子蔓和孙蔓,给新生子苗培土促生新根,每株留3-4个匍匐茎摘心,以提高子苗质量。

4.壮苗标准无病虫害,短缩茎粗1cm以上,有4-6片叶,心芽饱满,叶色浓绿,根重占全株重1/3以上,全苗鲜重35g左右。

三、定植1.日光温室促成栽培(1)施肥整地:定植前20d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5000kg,氮肥(n)3kg(折尿素6.5kg),磷肥(p2o5)6kg(折过磷酸钙50kg),钾肥(k2o)4kg(折硫酸钾8kg)。

忌用含氯肥料。

浇足底墒水。

(2)定植:我县日光温室草莓9月上旬定植,采用小高垄栽培,垄高15cm,垄距90-100cm,垄面宽50cm,每垄栽双行,垄面行距20cm,株距12-15cm,密度8000-10000株。

定植深度3-5cm,做到“上不埋心,下不露根”,新茎弓背一律向外(畦栽的边行弓背向里)。

栽后连续浇小水,直到成活。

无公害生产-无公害草莓生产育苗技术

无公害生产-无公害草莓生产育苗技术

无公害生产-无公害草莓生产育苗技术核心提示:(1)母株选择: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繁殖生产用苗的母株,建议使用脱毒苗。

(2)母株定植:定植时间:春季日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时定植母株。

苗床准备: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耕匀耙细后做成宽1.2~1.5米的平畦或高畦。

定植方式:将母株(1)母株选择: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繁殖生产用苗的母株,建议使用脱毒苗。

(2)母株定植:定植时间:春季日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时定植母株。

苗床准备: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耕匀耙细后做成宽1.2~1.5米的平畦或高畦。

定植方式:将母株单行定植在畦中间,株距50~80厘米。

植株栽植的合理深度是苗心茎部与地面平齐,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3)苗期管理:定植后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为促使早抽生、多抽生匍匐茎,在母株成活后可喷施一次赤霉素,浓度为50毫克/升。

匍匐茎发生后,将匍匐茎在母株四周均匀摆布,并在生苗的节位上培土压蔓,促进子苗生根。

整个生长期要及时人工除草,见到花序立即去除。

(4)假植育苗:假植育苗方式:草莓假植育苗有营养钵假植和苗床假植两种方式。

在促进花芽提早分化方面,营养钵假植育苗优于苗床假植育苗。

建议促成栽培和半促成栽培采用假植育苗方式。

营养钵假植育苗:营养钵假植在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选取二叶一心以上的匍匐茎子苗,栽入直径10厘米或12厘米的塑料营养钵中。

育苗土为无病虫害的肥沃表土,加入一定比例的有机物料,以保持土质疏松。

适宜的有机物料主要有草炭、山皮土、炭化稻壳、腐叶、腐熟秸秆等,可因地制宜,取其中之一。

另外育苗土中加入优质腐熟农家肥20千克/平方米。

将栽好苗的营养钵排列在架子上或苗床上,株距15厘米。

假植苗管理:栽植后浇透水,第一周必须遮荫,定时喷水以保持湿润。

栽植10天后叶面喷施一次0.2%尿素,每隔10天喷施一次磷钾肥。

及时摘除抽生的匍匐茎和枯叶、病叶,并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

草莓无公害生产技术要点

草莓无公害生产技术要点

草莓无公害生产技术要点
一、产地环境要求:
无公害优质草莓的生产地必须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产地区域及灌溉上游无或不直接接受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

必须避开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高的地区。

必须远离公路40米以上。

与土壤、水源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也不能作为无公害优质草莓的生产地。

生产地灌溉用水、大气、土壤必须符合国颁或省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

二、无公害生产技术要点:
1、园地选择:
园址应选在地势稍高,地面平坦,排灌方便,光照良好,土壤肥沃,疏松的非番茄、马铃薯的田块,玉米小麦较好。

2、饱施基肥:
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kg,过磷酸钙100kg,硫酸钾300kg,碳酸氢铵100kg,50%的812颗粒粒剂“辛拌灵”2.5kg或呋喃丹2kg,退菌特2.5kg,撒均匀,深翻20—30cm,移栽前一个月深翻,可促进土壤深厚疏松,精细整地,达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碎,肥土充分均匀结合。

3、规格起垄:
移裁前起垄,垄高15—20cm,垄面50cm,垄沟宽30cm。

高垄栽培的优点是:排灌方便,能保持土壤疏松,通气性好,植株生长健壮,有利于通风透光,果实着色好,品质高、也便于地膜覆盖和垫果,果实不易被泥土污染和霉烂,病虫害也少。

4、栽植时间:
草莓适宜栽植时间因地而异,除了要适应作物茬口之外,还要考虑秧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草莓生产操作规程
为保证草莓亩产超过1500公斤,并达到无害化要求,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操作规程。

1 栽培方式塑料大棚栽培
2 品种选择选择抗性强、品质好的品种,如宁露草莓、美国甜查理草莓等。

3 育苗选择纯正、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

4定植时间日平均气温达到10度左右时定植母株。

5苗床准备耕耘耙细后做成宽1.2米-1.5米的平畦或高畦。

6定植方式将母株单行定植在畦中间,株距50-80厘米。

苗心茎部与地面平齐,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7保温对于温室半促成栽培,定植后及时灌水,上冻前灌封冻水。

保温后的灌水总体上做到“湿而不涝,干而不旱”。

8施肥
8.1基肥: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尿素20千克,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10千克为宜。

8.2追肥:追肥与灌水结合进行。

亩追尿素10千克,中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500克/亩。

8.3植株管理摘叶和除匍匐茎: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应及时摘除匍匐茎和黄叶、枯叶、病叶。

掰芽:在顶花序抽出后,选留1-2个方位好而壮的腋芽保留,其余掰除。

掰花茎:结果后的花序要及时去掉。

疏花疏果:花序上高级次的无效花、无效果要及早疏除,每个花序保留7-12个果实。

放养蜜蜂:花前一周在棚内防入1-2箱蜜蜂,蜜蜂数量以一株草莓一只蜜蜂为宜。

塑料拱棚早熟栽培在土壤封冻时在草莓植株上面盖地膜上覆盖10cm厚的稻草。

9 保温在3月上中旬开始保温,植株开始生长后破膜提苗。

10 水肥管理定植后及时灌水,上冻前灌封冻水,保温后植株开始发新叶时灌一次水。

开花前,控制灌水,开花后通过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

11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包括白粉病、灰霉病、病毒病、芽枯病、根腐病和芽线虫。

主要虫害包括螨类、蚜虫、白粉虱。

防治原则:应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性强的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使用脱毒种苗等。

12 物理防治黄板诱杀白粉虱和蚜虫在100CM×20cm的纸上涂黄漆,上涂一层机油。

在棚室放风处持银灰色地膜条驱避蚜虫。

生物防治扣棚后当白粉虱成虫在0.2头/株以下时,每5天释放丽蚜小蜂成虫3头/株,共释放三次丽蚜小蜂,可有效控制白粉虱为害。

化学药剂防治: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克/亩防治猝倒病、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克/亩防治白粉病、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亩防治蚜虫,80%辛硫磷40毫升/亩防治地下害虫等。

13果实采收标准果实表面着色达到70%以上。

果实采收前要做好采收、包装准备。

采收用的容器要浅,底部要平,内壁光滑,内垫海绵或其他软的衬垫物。

采收在清晨露水已干至中午或傍晚转凉后进行。

采收时用拇指和食指掐断果柄,将果实按大小分级摆放于容器内,采摘的果实要求果柄短,不损伤花萼,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