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草莓生产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草莓 种植 生产流程

草莓 种植 生产流程

草莓种植生产流程
草莓的种植和生产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土地准备:草莓需要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土地,因此在种植前应准备适合的土地。

如果土地不符合这些条件,可以在种植前进行改良,例如加入有机肥或堆肥等。

2.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草莓品种。

3. 种子处理:草莓种子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种植。

如果是购买的草莓种子,可以直接种植。

如果是自己留种的草莓,需要将种子从果实中取出后洗净晾干,然后进行催芽处理。

催芽的方法是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1小时,然后晾干后用湿布包裹,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保持湿度,大约7天左右就能发芽。

4. 种植:将处理好的草莓种子种植在准备好的土地上。

种植时应注意深度和间距,一般深度为种子大小的2-3倍,间距为15-20厘米左右。

5. 浇水:草莓种植后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6. 施肥:草莓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养分。

在种植前可以施用有机肥或堆
肥等基础肥料,生长期间还需要追施速效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等。

7. 病虫害防治:草莓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应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8. 采收:草莓成熟后应及时采收,避免过熟或烂果。

采收时应小心轻放,避免损伤果实。

以上是草莓种植和生产的基本流程,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草莓有机生产操作规程

草莓有机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草莓生产操作规程1 品种选用适合于本地种植的非转基因、优质抗病、高产的品种2 基地规划草莓基地周围保留原有植被,起到水土保持作用;根据草莓基地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道路、排蓄灌水利系统,达到保护和增进了草莓基地及其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草莓基地生态平衡的目的。

草莓基地生态建设2.1对草莓基地周边病虫草害天敌等生物及其栖息地进行有效保护,增进生物多样性。

2.2 草莓基地内的杂草进行人工拔出,处理后作为绿肥。

2.3 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土壤培肥计划,病、虫、草害防治计划和生态改善计划等。

2.4 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包括生产过程中肥料、农药的使用和其他栽培管理措施。

3 土壤管理和施肥3.1 土壤管理3.1.1 草莓基地采取有针对性的土壤改良措施。

3.1.2 可采用稻草、未结籽的杂草覆盖等措施提高草莓基地的保土蓄水能力。

3.1.3 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草莓基地实施节水灌溉计划,灌溉用水应符GB5084的要求。

3.2 施肥3.2.1 肥料种类草莓基地主要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利用未结籽的杂草作为绿肥,同样进行充分腐熟后使用,不施用化学肥料和城市垃圾做基肥。

3.2.2 施肥方法草莓是喜肥作物,不同育苗期需肥量不同,按照有机生产的要求和草莓生产的技术要求,增施有机肥料,同时增加喷施叶面有机肥,每亩施有机肥5000 kg。

4 栽培管理4.1定植10月中下旬定植,计划好每棚、每半个或整个工作日种植多少苗,定植时及时浇水,避免被风吹日晒影响成活率。

定植时注意:深不埋心、浅不露根、水分充足。

株距15cm左右,行距20cm,定植要整齐,注意阳光充足而且不能缺水。

4.2生长期缓苗之后要劈掉老叶、病叶、残叶(顺叶子的生长方向,要摘除彻底不留根);开花期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以下,其他时期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

开花前将蜜蜂蜂箱放入大棚,每棚一箱。

及时摘除采完果的花序、老病叶、匍匐茎及非商品果,一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清远市 草莓大棚生产技术规程

清远市 草莓大棚生产技术规程

清远市草莓大棚生产技术规程1. 引言草莓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

为了提高草莓的产量和质量,清远市农业部门制定了草莓大棚生产技术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清远市草莓大棚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2. 大棚选择与建设2.1 大棚选择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是建设草莓大棚的首要任务。

应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无病虫害历史的地块作为大棚建设区域。

2.2 大棚建设根据草莓生长需要,搭建适当大小和形状的大棚结构。

大棚材料应选用耐久、耐候性好的材料,并进行合理布局,确保通风良好且避免积水。

3. 土壤准备与改良3.1 土壤准备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准备工作。

清除杂草、翻耕土壤,使土壤松散,有利于草莓的生长和根系发展。

3.2 土壤改良根据土壤质地和肥力状况,进行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施用。

合理调整土壤的pH值,使其适宜于草莓的生长。

4. 品种选择与种植4.1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清远市种植的草莓品种。

应考虑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产量和口感等因素。

4.2 种植方法在大棚内按照一定间距进行草莓苗的定植。

注意保持苗木的健康状态,妥善处理好根系,并确保苗木与土壤接触紧密。

5. 管理与维护5.1 浇水管理根据草莓的生长需要,合理控制浇水量和浇水频次。

避免过度浇水或干旱导致草莓生长不良或死亡。

5.2 营养管理定期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补充土壤中的养分。

根据草莓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5.3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草莓植株,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

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5.4 采摘与储存根据草莓的成熟程度进行采摘,并注意避免损伤草莓果实。

采摘后,及时进行分类、清洗、包装和储存,确保产品质量。

6. 安全与环保6.1 安全管理在大棚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注意使用农药时的安全操作,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绿色食品 草莓生产操作规程 2

绿色食品 草莓生产操作规程     2

绿色食品草莓生产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草莓的产地条件、品种选择、苗木繁育、生产园定植、栽培方式及管理特点、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贮运等技术要求。

2引用标准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844-2010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要求3.1 气候条件最适生长温度20℃~26℃,休眠期温度在-10℃以下的寒冷地区应覆草防寒,夏季温度在35℃以上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3.2土壤条件有机质丰富,保水能力强,通气性良好的轻壤土和砂壤土,pH6.0~pH7.5。

3.3 种苗选择:选择北京市农科院草莓研究所培育的优质草莓脱毒种苗。

选用5~6片复叶,根茎粗1cm以上,有6~8条以上健壮根系,苗重20g以上的为定植用苗。

3.4 生产园定植3.4.1 整地选用土壤肥沃,土地平整,前茬未种过草莓、番茄、烟草的地块作草莓生产园。

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7000kg,磷酸二铵20~25kg,结合翻地施入。

3.4.2 做垄或做平畦采用大垄双行的栽植方式,一般垄台高20 cm,上宽20cm~25 cm,下宽40 cm~45 cm,垄沟宽20 cm。

株距15 cm~18 cm,3.4.3 定植9月上、中旬。

栽植密度据品种而定。

棚室栽培每亩定植12000株。

浅不露根,深不埋心。

苗心与地面平齐为宜,根系在土壤中要舒展开,栽后将苗周围的土压实,并及时浇水。

3.5 栽培方式及管理特点3.5.1 半促成栽培3.5.1.1 定植后管理越冬前灌1次水,10月下旬覆盖地膜。

3.5.1.2 扣棚保温时期扣棚时期因设施类型和草莓品种休眠期深浅而异。

日光温室和休眠浅的早熟品种于12月中旬扣棚保温;大棚及休眠较深的品种一般于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扣棚。

3.5.1.3 扣棚后的管理日光温室12月中旬扣棚后要尽快破地膜提苗,剪去下部老叶。

草莓培育技术操作规程(3篇)

草莓培育技术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草莓品种选择1.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良草莓品种,如红颜、章姬、桃香等。

2. 考虑草莓品种的成熟期、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等因素。

二、草莓繁殖方式1. 穴盘育苗:采用专用草莓繁殖圃,施足基肥,深翻土地,做成60厘米宽的高垄,覆盖黑色塑料薄膜。

2. 脱毒组培:选用脱毒草莓种苗,提高秧苗质量。

三、草莓穴盘育苗操作规程1. 培养匍匐茎子苗:在高垄上栽植脱毒组培种苗,株距30厘米,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匍匐茎苗的发生。

2. 子苗采集与栽插:当匍匐茎子苗长到1~2片展开的叶片,基部长出几个白色小根时,采苗进行穴盘栽插。

3. 穴盘选择:选用50孔的穴盘,孔穴直径5厘米,深6厘米。

4. 基质准备:装入经过消毒的混合基质,如泥炭土、营养土、蛭石、珍珠岩粉等。

5. 栽插:将修整好的子苗插入基质中,深不埋心。

6. 栽插后的管理:将穴盘放在露地或温室中进行培养,露地培育时用遮阳网遮荫,温室培育温度控制在15~25℃。

四、草莓移栽1. 移栽时间:选择在春季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

2. 移栽前准备:施足底肥,深翻土地,整地做畦。

3. 移栽方法:采用大株距、深栽的方法,使草莓根系充分伸展。

4. 移栽后管理:浇透水,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草莓生长。

五、草莓施肥管理1. 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根据草莓生长需求合理施肥。

2. 施肥方法:底肥、追肥相结合,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

3. 追肥时间:草莓生长旺盛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分别进行追肥。

六、草莓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2. 虫害防治: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3. 注意事项:合理用药,防止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

七、草莓采收1. 采收标准:果实充分成熟,色泽鲜艳,口感好。

2. 采收方法: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

3. 采收后处理:及时进行分级、包装、运输。

通过以上草莓培育技术操作规程,可以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为我国草莓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有机蓝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有机蓝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泸州市梨花园农业有限公司有机草莓生程产技术规程规宜春蓝玉有机蓝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草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其他管理及采收、包装、运输、贮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19630[1].1有机产品第一部分:生产3选地选择远离“工业三废”污染的区域,其环境条件应符合有机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GB/T19630)的要求。

生产场地应清洁卫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地下水洁净、充足的地块进行生产。

3.1 隔离措施有机果园设立宽10米的隔离带,与周围常规作物区别开。

水源采用单独的有机果园专用水源,不能与周围常规作物混用,同时隔离带周围要有明显的沟渠或拢地,以防止周围常规作物雨水流入到有机果园。

3.2 整地土壤耕翻平整。

行向以南北向栽植为宜,不规则丘陵地可沿等高线栽植.根据灌丛大小确定株行距.高丛蓝莓品种为2。

0m~2.5m×1.0m~1.2m,半高丛蓝莓品种为1.5m~2.0m×0。

8m~1.0m。

挖50cm ×50cm×50cm定植穴,或50cm×50cm定植沟。

平地应起垄栽植。

3。

3土壤改良当土壤pH值大于5。

5时,应施用200目~300目的硫磺粉进行调整。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5%时,应通过添加适量草炭土(泥炭土)、松针、锯木屑和烂树皮等酸性基质进行改良。

3.4 栽植选择适宜丘陵地、平地的北方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品种。

苗木质量选择株高50cm以上、主茎基部直径0.5cm以上的2年或3年生苗木建园.要求植株健壮、分枝多、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和明显伤害。

3.5 栽植大田栽植在4月中旬~5月上旬,温室栽植无时间限制,苗木枝芽萌动前栽植。

栽植时将表土、基质与肥料混匀后回填,边回填边踩踏,防止后期苗木下沉。

栽植时应避免苗木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栽植深度以苗木根茎部位与地面保持平行为宜.定植后及时浇透水。

草莓种植采收加工标准操作规程

草莓种植采收加工标准操作规程

草莓种植采收加工标准操作规程一、前言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草莓的种植、采收和加工操作。

为确保草莓制品的安全、健康和优质,制定本规程,指导生产和加工过程。

二、种植规程1. 种植前准备- 土壤要求: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

- 选用优质花苗:无病虫害、无病毒、生长旺盛。

苗径约0.5-1.0 cm。

2. 种植环节- 行距:普通种植行距应为80-100 cm,集约式种植行距应为60-70 cm。

- 株距:普通种植株距应为30-40 cm,集约式种植株距应为20-30 cm。

- 区域保湿:草莓生长期需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

- 支架搭建:草莓在生长及结果的过程中需要固定,规范建立支架和绑扎方式,保证草莓生长期间的稳定生长。

3. 病虫防治- 农药使用:按农药使用标准使用,禁用高毒、高残留、有害的农药。

- 病虫害监测: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早期发现并实施治疗。

4. 收获时机:草莓成熟后,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采摘,以避免高温和水分蒸发。

三、采收规程1. 采摘方式:采用手工采摘方式最好,选用细长、柔软适度,不刺伤果实的进行收摘。

2. 采摘时间:草莓成熟后,及时采摘,避免果实腐烂或过熟。

3. 采收温度:采摘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草莓的温度,以避免造成储存不当后果。

四、加工规程1. 清洗:采用软水清洗,一次次往返水中松动杂质,按清洗时间和草莓大小掌握适量清洗。

2. 除籽:采用磨砂除籽机对果肉进行筛选,去掉籽和不饱和部分。

3. 加糖:草莓其中的果胶含量非常丰富,我们可以添加适量的糖来调节果汁口感。

4. 储存:使用无菌的包装盒或袋保存草莓制品,适当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可以延长草莓制品的储存时间。

五、结束语制定草莓种植采收加工规程,对草莓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买体验。

有机草莓种植试验规程

有机草莓种植试验规程

有机草莓种植试验规程一、品种选定通过自己培育、或是引进其他地区或国家的优良非转基因高产新品种,在本地进行试点,成功后,可选作本地主栽品种。

经过2年的试种,根据草莓本身特性和消费者的接受度,结合当地条件及市场情况选择草莓品种作为园区的主栽品种。

二、育苗3月中旬利用21*21cm营养钵在单棚内提早培养脱毒原种苗,株距40cm,行距160cm,浇足定根水,温度白天24~28℃,夜间18~20℃,保持土壤湿润。

三、整地1.基质准备:在7月份,将草炭、珍珠岩、粗砂按照5:3:2比例进行拌匀;然后按照每亩添加有机肥1000kg、生物菌剂2kg做底肥,组成我们使用的育苗基质。

2.大棚准备:7月中旬起,对清空后的大棚进行太阳能高温闷棚消毒几天后,将混合好的基质填充于栽培槽内,亩用基质量60-80方,根据实际情况计算。

在基质内添加适量的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有益微生物,按照2kg/亩的用量进行使用,与基质搅拌均匀。

然后再太阳能闷棚消毒几天,浇水待用。

四、移栽1.移栽准备a种苗处理:冷冻促花:苗子运输到基地后,需要3-5℃的气调室内进行放置24-48小时。

种苗修剪:移栽前,先提前半天将苗子移出来,逐步适应下外界的环境(25-30℃),然后运输到地里,将老叶去掉,每株留3-4片叶,剪掉已经发黑的根系好衰老根系(约1/3长度)。

b湿润基质:移栽前将基质浇一次透水,将基质全部润透,可提高移栽存活率。

c确保风机、湿帘、遮阳网能够正常使用。

4.定植4.1定植时间:8月中旬至下旬,正值高温时期,晴天需要在太阳出来前,开启内外遮阳网进行遮光移栽,如中午温度过高,超过28℃,需配合风机湿帘一起使用。

阴天可直接移栽,保持通风良好,温度28度以下;4.2定植密度:定向定距移栽,株距20cm,行距20cm,错窝栽植,弓背向外,深不埋心、浅不露根,根系在基质内完全舒展;栽植完毕后,苗子呈一条直线,距两边栽培槽距离为10cm。

4.3定根水:移栽后,用滴灌浇足定根水,如滴灌达不到均匀浇水要求,可采用喷雾器或微喷带进行浇水,但是注意从侧面浇水,切忌不能埋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草莓生产操作规程
1 基地规划与建设
1.1 基地规划
草莓基地周围保留原有植被,起到水土保持作用;根据草莓基地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道路、排蓄灌水利系统,达到保护和增进了草莓基地及其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草莓基地生态平衡的目的。

1.2草莓基地生态建设
,增进生物多样性。

1.2.2 草莓基地内的杂草进行人工拔出,处理后作为绿肥。

1.2.3 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土壤培肥计划,病、虫、草害防治计划和生态改善计划等。

1.2.4 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包括生产过程中肥料、农药的使用和其他栽培管理措施。

2 土壤管理和施肥
2.1 土壤管理
2.1.1 草莓基地应建立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制度,采取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的土壤改良措施。

2.1.2 可采用稻草、未结籽的杂草覆盖等措施提高草莓基地的保土蓄水能力。

2.1.3 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草莓基地实施节水灌溉计划,灌溉用水应符GB5084的要求。

2.2 施肥
2.2.1 肥料种类
草莓基地主要购买养猪场、养牛场的猪粪和牛粪,应在充分腐熟的情况下使用。

利用未结籽的杂草作为绿肥,同样进行充分腐熟后使用。

2.2.2 施肥方法
草莓是喜肥作物,不同育苗期需肥量不同,按照有机生产的要求和草莓生产的技术要求,增施有机肥料,同时增加喷施叶面有机肥,每亩施农家肥3 000 kg~5 000 kg。

3 病、虫、草害防治
3.1 草莓基地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整个园区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草莓基地生态平衡,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3.2 农业防治
3.2.1 选用抗病虫品种选用抗病虫性强的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3.2.2 使用脱毒种苗使用脱毒种苗是防治草莓病毒病的基础。

此外,使用脱毒原种苗可以有效防止线虫危害发生。

3.2.3 土壤消毒采用太阳热消毒的方式。

具体的操作方法:将基肥中的农家肥施入土壤,深翻,灌透水,土壤表面覆盖
地膜或旧棚膜。

为了提高消毒效果,建议棚室土壤消毒在覆盖地膜或旧棚膜的同时扣棚膜,密封棚室。

土壤太阳热消毒在7、8月份进行,时间至少为40天。

3.2.4 在草莓基地种植一些苜蓿类植物,达到吸引害虫的目的。

3.3 物理防治
3.3.1 采用人工捕杀,有工人定期巡视,发现害虫后及时清除;采用人工方法防除杂草。

3.3.2 诱杀黄板诱杀白粉虱和蚜虫
在100 cm×20 cm的纸板上涂黄漆,上涂一层机油,每667 m2挂30块~40块,挂在行间。

当板上粘满白粉虱和蚜虫时,再涂一层机油;糖醋液诱杀甘蓝夜蛾、地老虎等。

,只采取地膜覆盖和人工除草两种办法防除杂草。

3.4 生物防治
3.4.1 首先充分保护和利用当地草莓基地中的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捕食螨、蛙类、蜥蜴和鸟类等有益生物。

3.4.2 草莓基地在发生大规模虫害的情况下,使用通过有机认证的除虫菊素。

4 采摘
4.1 果实采收标准
果实表面着色达到70%以上。

4.2 采收前准备
果实采收前要做好采收、包装准备。

采收用的容器要浅,底部要平,内壁光滑,内垫海绵或其他软的衬垫物。

4.3 采收时间
根据草莓果实的成熟期决定采收时间。

采收在清晨露水已干至中午或傍晚转凉后进行。

4.4 采收操作技术
采收时用拇指和食指掐断果柄,将果实按大小分级摆放于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篓筐内,采摘的果实要求果柄短,不损伤花萼,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危害。

采下的水果及时送往市场或储存室。

采摘的水果统一设置标签,注明品种、产地、采摘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