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有机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 草莓生产操作规程 2

绿色食品草莓生产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草莓的产地条件、品种选择、苗木繁育、生产园定植、栽培方式及管理特点、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贮运等技术要求。
2引用标准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844-2010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要求3.1 气候条件最适生长温度20℃~26℃,休眠期温度在-10℃以下的寒冷地区应覆草防寒,夏季温度在35℃以上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3.2土壤条件有机质丰富,保水能力强,通气性良好的轻壤土和砂壤土,pH6.0~pH7.5。
3.3 种苗选择:选择北京市农科院草莓研究所培育的优质草莓脱毒种苗。
选用5~6片复叶,根茎粗1cm以上,有6~8条以上健壮根系,苗重20g以上的为定植用苗。
3.4 生产园定植3.4.1 整地选用土壤肥沃,土地平整,前茬未种过草莓、番茄、烟草的地块作草莓生产园。
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7000kg,磷酸二铵20~25kg,结合翻地施入。
3.4.2 做垄或做平畦采用大垄双行的栽植方式,一般垄台高20 cm,上宽20cm~25 cm,下宽40 cm~45 cm,垄沟宽20 cm。
株距15 cm~18 cm,3.4.3 定植9月上、中旬。
栽植密度据品种而定。
棚室栽培每亩定植12000株。
浅不露根,深不埋心。
苗心与地面平齐为宜,根系在土壤中要舒展开,栽后将苗周围的土压实,并及时浇水。
3.5 栽培方式及管理特点3.5.1 半促成栽培3.5.1.1 定植后管理越冬前灌1次水,10月下旬覆盖地膜。
3.5.1.2 扣棚保温时期扣棚时期因设施类型和草莓品种休眠期深浅而异。
日光温室和休眠浅的早熟品种于12月中旬扣棚保温;大棚及休眠较深的品种一般于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扣棚。
3.5.1.3 扣棚后的管理日光温室12月中旬扣棚后要尽快破地膜提苗,剪去下部老叶。
草莓生产技术规程

草莓生产技术规程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草莓生产技术规程本规程规定了生产绿色食品草莓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地环境和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一、立地条件草莓具有喜光、喜肥、喜水、怕涝等特点,园地应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酸碱适宜、排灌方便、通风良好、远离污染源并且产地水、土、气均无污染的地块,环境条件符合绿色食品草莓生产要求。
二、育苗1.母株选择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无病虫害的红颜、将军草莓作为繁殖生产用苗的母株。
2.母株定植及管理种苗移栽时期在日平均气温达到12℃以上时定植母株。
定植时摘除枯叶和花蕾,并带土移栽。
将母株单行定植在畦中间,株距50-60cm、行距100-110cm。
植株在栽植时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定植后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保持地面湿润,利于子苗扎根,促使母株早抽、多抽匍匐茎。
匍匐茎发生后,将匍匐茎在母株四周均匀摆布,并在生苗的节位上培土压蔓,促进子苗生根。
整个生长期要及时人工除草,见到花序立即去除。
三、定植建园1.秧苗准备草莓栽培能否获得高产,壮苗是基础、精细管理是关键。
壮苗标准是:品种纯正的无病毒苗、有4-5片发育健全的无病虫害的完整叶、根茎粗1-1.5厘米,有20条以上、粗度1毫米以上的新根;植株矮壮,单株重量25-30克左右。
2.施肥作畦8月中旬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粪肥8000kg、硫酸钾复合肥40kg(氮磷钾比例为16:10:16)作为基肥,撒匀后深耕25-30cm,耙细、整平、作畦。
采用高垄栽培,垄宽60cm,垄高15-20cm,垄距30cm。
3.定植草莓定植时,要按草莓苗的大小分开、选用壮苗。
当日平均气温降至22-23℃时定植,保证入冬休眠前形成发达的根系,贮存更多营养,为优质高效打下基础。
每垄栽2行,株距15-20cm、小行距30-35cm,每亩定植8000-9000株。
定植时覆土深度以苗心基部与土面齐平为宜,并使根系在土壤中充分伸展。
草莓生产技术规程

'容莓3号'草莓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容莓3号’草莓的产地环境、设施类型、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和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草莓品种‘容莓3号’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91-202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DB32/T2816 3术语和定设施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产地环4境地势平坦,无污染、排灌方便、透气性、保肥保水性优良的微酸性pH为5.8~6.8壤土或沙壤土。
产地环境还应符合NY/T391-202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5设施类型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及连栋大棚等设施。
6定植6.1定植前准备6.1.1基肥及土壤消毒7月初,亩撒施500kg清糠,500kg菜籽饼,80kg聚能碳,2.5kg持力硼,2kg~3kg骨粉,旋耕机翻耕平整后铺上滴灌带,地面覆盖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压实,不能破洞,并关闭大棚外膜,结合基肥发酵腐熟进行高温厌氧闷棚消毒,至8月中旬闷棚结束,期间水分不足时,需及时补足。
6.1.2整地做垄做垄前1周,将外棚膜和地面覆盖的塑料薄膜揭掉,晾晒田块。
待土壤水分适宜机械起垄时,及时做垄。
垄高为30cm~40cm,垄背宽为35cm~45cm,沟宽为30cm~35cm。
在垄面每亩补施EM菌剂5L、复合微生物菌肥80kg、菜籽饼25kg。
6.1.3洇墒定植前一天下午,将滴灌带铺在垄面上,视垄面干湿情况,滴水洇墒,以第二天早上手抓土壤或基质不粘手为宜。
6.1.4种苗分级、整理去除老叶、匍匐茎和病叶。
选择根系发达,白根多的苗,按根茎粗度分级,0.6cm以上为壮苗,大于0.8cm的优先栽种,小于0.6cm的作为备用种苗。
基质苗剪去根系先端1/3~1/2,去除根茎部基质。
有机草莓生产规程

有机草莓生产规程1 基地规划与建设1.1 基地规划草莓基地周围保留原有植被,起到水土保持作用;根据草莓基地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道路、排蓄灌水利系统,达到保护和增进了草莓基地及其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草莓基地生态平衡的目的。
1.2草莓基地生态建设1.2.1对草莓基地周边病虫草害天敌等生物及其栖息地进行有效保护,增进生物多样性。
1.2.2 草莓基地内的杂草进行人工拔出,处理后作为绿肥。
1.2.3 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土壤培肥计划,病、虫、草害防治计划和生态改善计划等。
1.2.4 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包括生产过程中肥料、农药的使用和其他栽培管理措施。
2 土壤管理和施肥2.1 土壤管理2.1.1 草莓基地应建立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制度,采取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的土壤改良措施。
2.1.2 可采用稻草、未结籽的杂草覆盖等措施提高草莓基地的保土蓄水能力。
2.1.3 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草莓基地实施节水灌溉计划,灌溉用水应符GB5084的要求。
2.2 施肥2.2.1 肥料种类草莓基地主要购买养猪场、养牛场的猪粪和牛粪,应在充分腐熟的情况下使用。
利用未结籽的杂草作为绿肥,同样进行充分腐熟后使用。
2.2.2 施肥方法草莓是喜肥作物,不同育苗期需肥量不同,按照有机生产的要求和草莓生产的技术要求,增施有机肥料,同时增加喷施叶面有机肥,每亩施农家肥3 000 kg~5 000 kg。
3 病、虫、草害防治3.1 草莓基地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整个园区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草莓基地生态平衡,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3.2 农业防治3.2.1 选用抗病虫品种选用抗病虫性强的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3.2.2 使用脱毒种苗使用脱毒种苗是防治草莓病毒病的基础。
此外,使用脱毒原种苗可以有效防止线虫危害发生。
有机草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有机草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有机草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前期准备1.选址: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气温适宜的地块作为种植地。
离城市消费市场较近,以减少运输时间和损耗。
2.土壤改良:进行土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施肥、调节土壤pH值。
使用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
3.材料准备:采购优质有机种苗和生产所需的各种设备、工具、肥料、农药等。
二、苗期管理1.苗床准备:选择透气性好、营养丰富的基质,做好底肥施用,并进行消毒处理,保证苗床无害。
2.播种:将有机种苗均匀撒播在苗床上,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苗床干燥。
3.光照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苗床的遮光度,适当遮光,避免苗期日照过强。
4.温度调控:保持苗床温度适宜,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苗期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5.水分管理:保持苗床湿润,但避免积水,防止发生苗期病害。
三、移栽期管理1.选址: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进行移栽。
2.施肥:在移栽前进行底肥施用,使用有机肥料提供苗木生长所需的养分。
3.定植:将苗木按照适宜的栽植密度移栽到地块上,保持株间距适宜,有利于光照和通风。
4.浇水:移栽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系生长。
5.草地管理:在栽植行列间覆盖有机草本植物或草本植被,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湿润。
四、生育期管理1.浇水: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控制浇水频率和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2.施肥: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适时追施有机肥料,补充植物所需养分。
3.草地管理:及时除草,保持栽培地整洁,减少草莓与杂草竞争。
4.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选择有机农药进行施用。
5.授粉:如有需要,可适时引入蜜蜂等传粉昆虫,提高果实质量和产量。
6.果实采摘:果实成熟后定期进行采摘,注意采摘技术和果实保鲜措施,避免果实受损。
五、收尾工作1.整地:果实采摘后,及时清除田间留下的残茬和杂草,进行耕作或覆盖保护膜。
有机草莓栽培操作规程

有机草莓栽培操作规程1 品种选用适合于本地种植的非转基因、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
2 种苗繁育2.1 利用生物组培技术快速繁育脱毒试管苗。
2.2 利用防蚜网棚大量繁育脱毒生产苗。
3 育苗3月中旬利用保护地提早育苗,株距50cm,行距80cm,667㎡定植1600株,温度白天24~28℃,夜间18~20℃,保持土壤湿润。
4 种苗处理4.1 人工春化处理:6月下旬取根茎1cm左右4~5片叶大小苗,移栽50孔穴盘,缓苗后即转入冷藏库低温处理,温度保持在10~15℃,处理时间20~30天,处理期间,白天可以进行8小时光照。
4.2 低温保存:露地草莓开始生长前,起苗,用800倍高锰酸钾浸泡消毒后装入箱中,在冷库中贮存,温度保持在-1~1℃。
5 整地施肥5.1 施肥种类: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不能用城市垃圾作基肥,5.2 施肥量:667㎡产量2000kg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草莓需氮8.7kg,磷3.5kg,钾10kg。
5.3 整地:先施基肥,深耕,耙细,根据栽培形式打垄作畦。
6 密度6.1 地膜覆盖栽培:垄距75cm,在两行,株距20cm,667㎡种植8800株。
6.2 架式栽培:160cm一架5槽,株距20cm,667㎡种植10000株。
6.3 袋式栽培:90cm宽种两行,株距20cm,667㎡种植7400株。
7 定植7.1 定植时间:7.1.1 低温贮存苗:5~6月份定植。
7.1.2 人工春化苗:7~8月份定植。
7.1.3 常规苗:9月份定植。
7.2 定植方法:定向栽培,定植时苗根茎凸面向垄内,保证花序向垄外侧长出,以改善果实光照条件,便于采收。
8 田间管理8.1 水分:定植后必须当天浇水,保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
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根据天气情况每天浇1~2次水。
8.2 光照:定植后适当遮荫,可提高成活率,缓苗后,应保持充足光照。
8.3 温度:营养生长期白天20~25℃,夜间15~18℃;果实膨大期,白天22~25℃,夜间12~15℃; 果实成熟期,白天20~24℃,夜间8~10℃。
有机水果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水果生产操作规程
该操作规程适用于有机水果的生产过程,旨在确保有机水果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1. 有机农田准备
- 选择合适的土地面积进行种植,并确保土壤质量良好。
- 制定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排水能力。
- 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肥。
2. 有机果树栽培
- 选择优质无污染的有机果树苗进行栽培。
- 按照果树的生长性和需求,进行适当的修剪和培养管理。
- 不使用化学农药,采用有机方式控制病虫害。
3. 有机果实采摘和处理
- 采用手工采摘方式,确保采摘过程中不对果实造成损伤。
- 将采摘好的有机果实放入干净的中,避免与外界污染物接触。
- 在采摘过程中定期检查果实的成熟度和质量,不收集受损或
不符合有机标准的果实。
4. 有机果实包装和储存
- 选择符合有机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包装过程中不对果实造
成污染。
- 标明有机果实的产地、品种和生产标准等信息。
- 对有机果实进行适当的储存,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
果实腐烂或变质。
5. 有机果实销售和追溯
- 在有机果实销售过程中,保持果实的新鲜度和质量。
- 提供有机产品的相关证书和标签,确保产品真实可信。
- 记录有机果实的生产、运输和销售信息,以便追溯产品的来
源和流向。
以上是有机水果生产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通过遵守这些规程,可以保证有机水果的质量和安全,满足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需求和期望。
> 注意:本操作规程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有机草莓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草莓生产操作规程一、引言有机草莓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方法进行种植的草莓。
为了确保有机草莓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规范有机草莓的生产操作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有机草莓的种植、管理和采摘等各个环节。
三、生产准备1. 土壤准备:a. 选择适宜的土壤,pH值在5.5-6.5之间,富含有机质;b. 清除杂草和根系残留物,确保土壤整洁;c. 进行土壤消毒,采用有机方式,如利用有机物覆盖、翻耕等。
2. 种苗选择:a. 选择健康的有机草莓种苗,无病虫害;b. 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c. 确保种苗符合有机认证标准。
3. 施肥:a. 使用有机肥料,如有机堆肥、有机饼肥等;b. 根据土壤质量和植株需求,合理施肥;c. 避免施用过量肥料,以免影响有机草莓的品质。
四、种植管理1. 植株管理:a. 控制植株密度,保证植株之间的通风和光照;b. 定期修剪草莓叶片,保持植株健康;c. 定期除草,避免杂草对有机草莓的竞争。
2. 病虫害防治:a.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等;b. 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c. 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如确需使用,选择符合有机认证标准的农药。
3. 灌溉管理:a. 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b. 避免积水,以免影响有机草莓的生长和发育;c. 使用有机肥料溶液进行灌溉,提高土壤肥力。
五、采摘和包装1. 采摘:a. 选择成熟度适宜的草莓进行采摘;b. 采摘时避免损伤果实,使用干净的容器储存;c. 避免采摘过量,以免影响下一季度的产量。
2. 包装:a. 使用符合有机认证标准的包装材料;b. 包装时避免挤压和碰撞,保持草莓的完整性;c. 标明有机草莓的产地和认证信息。
六、记录和追溯1. 记录:a. 记录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b. 记录有机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情况;c. 记录采摘和包装的日期和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草莓生产操作规程
1 品种
选用适合于本地种植的非转基因、优质抗病、高产的品种
2 基地规划
草莓基地周围保留原有植被,起到水土保持作用;根据草莓基地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道路、排蓄灌水利系统,达到保护和增进了草莓基地及其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草莓基地生态平衡的目的。
草莓基地生态建设
2.1对草莓基地周边病虫草害天敌等生物及其栖息地进行有效保护,增进生物多样性。
2.2 草莓基地内的杂草进行人工拔出,处理后作为绿肥。
2.3 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土壤培肥计划,病、虫、草害防治计划和生态改善计划等。
2.4 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包括生产过程中肥料、农药的使用和其他栽培管理措施。
3 土壤管理和施肥
3.1 土壤管理
3.1.1 草莓基地采取有针对性的土壤改良措施。
3.1.2 可采用稻草、未结籽的杂草覆盖等措施提高草莓基地的保土蓄水能力。
3.1.3 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草莓基地实施节水灌溉计划,灌溉用水应符GB5084的要求。
3.2 施肥
3.2.1 肥料种类
草莓基地主要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利用未结籽的杂草作为绿肥,同样进行充分腐熟后使用,不施用化学肥料和城市垃圾做基肥。
3.2.2 施肥方法
草莓是喜肥作物,不同育苗期需肥量不同,按照有机生产的要求和草莓生产的技术要求,增施有机肥料,同时增加喷施叶面有机肥,每亩施有机肥5000 kg。
4 栽培管理
4.1定植
10月中下旬定植,计划好每棚、每半个或整个工作日种植多少苗,定植时及时浇水,避免被风吹日晒影响成活率。
定植时注意:深不埋心、浅不露根、水分充足。
株距15cm左右,行距20cm,定植要整齐,注意阳光充足而且不能缺水。
4.2生长期
缓苗之后要劈掉老叶、病叶、残叶(顺叶子的生长方向,要摘除彻底不留根);开花期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以下,其他时期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
开花前将蜜蜂蜂箱放入大棚,每棚一箱。
及时摘除采完果的花序、老病叶、匍匐茎及非商品果,一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5 病、虫、草害防治
5.1 草莓基地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整个园区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草莓基地生态平衡,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5.2主要病虫害
褐色轮斑病、“V”型褐斑病、蛇眼病、白粉病、灰霉病、白粉虱、蚜虫、地老虎、蜗牛5.3 农业防治
5.3.1土壤消毒采用太阳热消毒的方式。
具体的操作方法:将基肥中的农家肥施入土壤,深翻,灌透水,土壤表面覆盖地膜或旧棚膜。
为了提高消毒效果,建议棚室土壤消毒在覆盖地膜或旧棚膜的同时扣棚膜,密封棚室。
土壤太阳热消毒在7、8月份进行,时间至少为40天。
5.3.2 在草莓基地种植一些苜蓿类植物,达到吸引害虫的目的。
5.4 物理防治
5.4.1 采用人工捕杀,有工人定期巡视,发现害虫后及时清除;采用人工方法防除杂草。
5.4.2 诱杀黄板诱杀白粉虱和蚜虫
在100 cm×20 cm的纸板上涂黄漆,上涂一层机油,每667 m2挂30块~40块,挂在行间。
当板上粘满白粉虱和蚜虫时,再涂一层机油;糖醋液诱杀甘蓝夜蛾、地老虎等。
5.4.3为保证有机生产质量要求,只采取地膜覆盖和人工除草两种办法防除杂草。
5.5 生物防治
5.5.1 首先充分保护和利用当地草莓基地中的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捕食螨、蛙类、蜥蜴和鸟类等有益生物。
5.5.2 草莓基地在发生大规模虫害的情况下,使用通过有机认证的除虫菊素。
6 采收
6.1 果实采收标准
果实表面着色达到70%以上。
6.2 采收前准备
果实采收前要做好采收、包装准备。
采收用的容器要浅,底部要平,内壁光滑,内垫海绵或其他软的衬垫物。
6.3 采收时间
根据草莓果实的成熟期决定采收时间。
采收在清晨露水已干至中午或傍晚转凉后进行。
6.4 采收操作技术
采收时用拇指和食指掐断果柄,将果实按大小分级摆放于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篓筐内,采摘的果实要求果柄短,不损伤花萼,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危害。
采下的水果及时送往市场或储存室。
采摘的水果统一设置标签,注明品种、产地、采摘时间。
7 包装
选用PVC材料做成草莓包装盒,作为内包装盒,可以配合纸箱或者透明草莓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