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填空题
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提供人机接口B. 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C. 执行应用程序D. 实现文件管理答案:B. 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2. 下列哪个不是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A. 内存管理器B. 文件管理器C. 进程管理器D. 网络管理器答案:D. 网络管理器3. 进程是指什么?A. 程序的执行实例B. 程序的源代码C. 程序的编译结果D. 程序的运行环境答案:A. 程序的执行实例4. 下列关于多道程序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B. 只能运行一个程序C. 依次执行多个程序D. 只有操作系统才能运行多个程序答案:A. 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5. 以下哪个是常见的作业调度算法?A. 先来先服务(FCFS)B. 最短作业优先(SJF)C. 最高响应比优先(HRRN)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 所有选项都是二、填空题1. 在进程调度中,使用________算法可以保证公平调度。
答案:轮转法2. 资源的死锁是指进程之间由于竞争资源而造成的________问题。
答案:互斥三、判断题1. 操作系统是必须安装在计算机上才能使用的。
()答案:错误2. 虚拟内存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管理物理内存的技术。
()答案:正确3. 操作系统通过中断机制来处理程序的执行顺序。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进程和线程的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
答案:进程是指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多个进程可以同时运行,每个进程都独立分配了资源和状态。
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它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位,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它们共享进程的资源和状态。
进程间切换开销较大,而线程间切换开销较小。
2. 请简要解释死锁的原因以及预防策略。
答案:死锁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进程之间相互等待对方占用的资源,形成了一个循环等待的闭环。
预防死锁的策略包括资源分配策略、环路剥夺策略和预防策略。
资源分配策略是通过破坏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互斥、占有并等待、不可抢占、循环等待)来预防死锁。
操作系统填空题

1、____和共享是操作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两者之间互为存在条件。
正确答案:2、在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多道批处理系统和____系统的出现标志着操作系统的正式形成。
3、进程的3种基本状态是____状态、____状态和____状态。
4、使用临界区的4个准则是:、、和。
5、用信号量S实现对系统中4台打印机的互斥使用,S.value的初值应设置为(),若S.value的当前值为-1,则表示S.L队列中有()个等待的进程。
6、_________调度室高级调度,______________调度是中级调度,______________调度是低级调度。
7、判断资源分配图是否可以简化是________________死锁的方法。
8、产生死锁的4个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
9、进程有8页,页的大小为1KB,它被映射到共有64个存储块的物理地址空间中,则该进程的逻辑地址的有效位是____,物理地址的有效位是____。
10、在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如果一个进程有15段,每段的大小不超过2KB,则该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的大小是____KB,其逻辑地址用____个二进制位表示。
11、在段页式系统中,先将程序分______,________内分_______。
内存分配以______为单位,如果不考虑使用快表的情况,每条访问内存的指令需要___________次访问内存,其中第_____次是查页表。
12、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几乎所有的I/O设备与CPU交换数据时,都使用了____________。
13、常用的I/O控制方式有程序直接控制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5、使用文件之前必须先____________文件,使用完毕之后需要___________文件。
16、逻辑文件结构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操作系统是一种()。
A 应用软件B 系统软件C 工具软件D 调试软件答案:B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2、以下不属于操作系统主要功能的是()。
A 进程管理B 存储管理C 设备管理D 文字处理答案:D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等。
文字处理通常是由专门的文字处理软件来完成,不是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3、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中,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为基本单位。
A 程序B 进程C 作业D 指令答案:B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4、下列进程状态的转换中,不正确的是()。
A 就绪→运行B 运行→就绪C 运行→阻塞D 阻塞→运行答案:D进程状态的转换中,阻塞状态不能直接转换为运行状态,必须先转换为就绪状态,然后再被调度为运行状态。
5、临界区是指()。
A 一段程序B 一段数据区C 一种同步机制D 访问共享资源的程序段答案:D临界区是指访问共享资源的程序段,在这段程序中,进程可能会改变共享变量的值。
6、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时,时间片过大,系统的性能将会()。
A 降低B 提高C 不变D 不确定答案:A时间片过大,会使得每个进程都能在一个时间片内完成大部分工作,导致进程切换次数减少,系统的响应时间变长,性能降低。
7、下面关于死锁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死锁是指系统中多个进程无限期地等待永远不会发生的条件B 死锁是指系统中多个进程竞争资源而产生的一种僵持状态C 死锁是指系统中多个进程同时被阻塞,并永远无法唤醒D 死锁是指系统中多个进程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答案:D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作用,这些进程都将无法向前推进,即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
8、以下存储管理方式中,会产生内部碎片的是()。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填空题

填空题1、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2、从资源分配的角度讲,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分为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界面。
3、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常用的处理机操作系统主要分为如下三种类型:允许多个用户在其终端上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分时操作系统,它通常采用时间片轮转策略为用户服务;允许用户把若干个作业提交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操作系统,衡量这种系统性能的一个主要指标是系统的吞吐率;在实时操作系统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作出响应。
设计这种系统时,应首先考虑系统的实时性和可用性。
4、 UNIX系统是分时操作系统,DOS系统是单用户操作系统。
5、现代操作系统通常为用户提供三种使用界面:命令界面、图形界面和系统调用界面。
6、计算机中CPU的工作分为系统态和用户态两种。
系统态运行操作系统程序,用户态运行用户程序。
7、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有单块结构、层次结构和微内核结构。
8、程序的并发执行是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为了更好地描述这一特征而引入了进程这一概念。
9、进程至少有三种基本状态:运行态、就绪态和阻塞态。
10、进程存在的标志是进程控制块PCB。
11、进程的静态实体由程序、数据集合和PCB三部分组成。
12、进程被创建后,最初处于就绪状态,然后经进程调度程序选中后进入运行状态。
13、进程的同步和互斥反映了进程间直接制约和间接制约的关系。
14、用于进程控制的原语主要有创建原语、撤销原语、阻塞原语和唤醒原语。
15、操作系统中信号量的值与相应资源的使用情况有关,它的值仅能由P、V操作来改变。
16、每执行一次P操作,信号量的数值S减1。
若S3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若S<0,则该进程阻塞。
17、每执行一次V操作,信号量的数值S加1。
若S > 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从对应的等待队列中移出一个进程并将就绪状态赋予该进程。
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和程序的主要区别是:A. 进程有程序计数器B. 程序是永久存储的C. 进程具有并发性D. 程序是顺序执行的答案:C2. 分页和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A. 分页有页表,分段没有B. 分页大小固定,分段大小可变C. 分页和分段都需要页表D. 分页和分段的大小都是可变的答案:B二、填空题1. 操作系统的五大基本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________。
答案:作业管理;文件系统管理;用户接口2. 死锁的必要条件包括互斥、________、________和循环等待。
答案:占有和请求;不可剥夺性三、简答题1. 简述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答案: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是程序的执行实体。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执行的单位,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
线程自身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如执行栈),但它可以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他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2. 描述虚拟内存的工作原理。
答案:虚拟内存是一种内存管理技术,它允许操作系统将虚拟地址空间映射到物理内存。
操作系统通过页面置换算法,将当前不活跃的内存页面交换到磁盘上,从而为当前活跃的页面腾出空间。
这样,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的地址空间就可以大于实际的物理内存大小。
四、计算题1. 假设一个系统有16个页面,页面大小为4KB,主存大小为256KB。
如果一个程序的页表有32个页表项,计算该系统的页表大小。
答案:每个页表项通常包含一个指向页面的指针,假设指针的大小为4字节。
因此,32个页表项的总大小为32 * 4 = 128字节。
页表大小为128KB。
2. 如果一个系统采用二级页表,主存大小为4GB,页面大小为4KB,计算需要多少个一级页表项和二级页表项。
答案:首先,计算一级页表项的数量:4GB / (4KB * 1024) = 1M个一级页表项。
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 实现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交互B. 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C. 控制计算机的运行流程D. 以上答案都正确答案:D2. 下列哪个不属于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A. 进程管理B. 文件管理C. 硬件管理D. 内存管理答案:C3. 操作系统的进程是指()A. 计算机运行的一个程序B. 计算机运行的多个程序C. 计算机运行的最核心程序D. 计算机运行的最后一个程序答案:B4. 下列哪个不是进程状态()A. 运行态B. 就绪态C. 阻塞态D. 结束态答案:D5. 操作系统的调度算法是指()A. 确定进程的执行顺序B. 操作系统的启动顺序C. 进程与外设的交互顺序D. 确定进程的创建顺序答案:A二、填空题1. 操作系统内核是指()。
答案: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基本的系统调用接口。
2. 进程的状态包括()。
答案:运行态、就绪态、阻塞态。
3. 进程调度算法的目标是()。
答案: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减少响应时间、提高系统的公平性。
4. 死锁是指进程()。
答案:由于竞争有限的资源而陷入无法继续执行的状态。
5. 虚拟内存是一种()。
答案:将进程的部分或全部地址空间放在磁盘上,以此扩充实际内存的技术。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答案:进程是计算机运行的一个程序,包括代码、数据和运行状态等;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位。
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它们共享进程的资源,但拥有各自的执行路径和栈空间。
线程之间的切换开销较小,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性。
2. 简述死锁的条件以及解决死锁的方法。
答案:死锁的条件包括互斥、持有并等待、不可剥夺和循环等待。
解决死锁的方法有预防、避免、检测和恢复等。
预防死锁可以通过破坏死锁条件来实现,如破坏循环等待;避免死锁可以通过资源分配策略来避免产生死锁;检测死锁可以通过资源分配图等方法来检测死锁的发生;恢复死锁可以通过资源抢占和进程终止等方式来解除死锁。
操作系统填空题

一.填空题1.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2.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管理者),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
3.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将多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系统),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过程控制数据并做出响应的操作系统称为(实时系统)。
4.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主要分为(命令接口)和(程序接口)两类。
5.进程控制块的初始化工作包括(标识信息),(处理器状态信息)和(处理器控制信息)。
在操作系统中引入线程概念的主要目的是(使得多个程序更好的并发执行同时又尽量减少系统的开销,有效的改善多处理机的性能)。
6.程序并发执行与顺序执行时相比产生了一些新特性,分别是:(间断性),(失去封闭性)和(不可再现性)。
7.进程是一个程序对某个数据集的(运行过程)。
8.如果系统有N个进程,则在等待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可为(N-1)个。
9.在操作系统中,不可中断执行的操作称为(原语操作)。
10.如果信号量的当前值为-4,则表示系统中在该信号量上有(4 )个等待进程。
11.在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代码称为临界区。
为保证进程(互斥)使用临界区,应在进程的临界区前设置(检查代码),在临界区后设置(退出代码)。
12.在单用户单任务环境下,用户独占全机,此时机内资源的状态,只能由运行程序的操作加以改变,此时的程序执行具有( 封闭性)性和( 可再现性)性。
()(13.并发程序之间的相互制约,是由于它们( 相互合作)和( 共享资源)而产生的,因而导致程序在并发执行时,具有( 间断性)特征。
)14.在多用户环境下,由多个程序共享一台计算机,机内资源的状态将由多个程序来改变,因此使程序失去了在顺序执行时具有的( 封闭性)和( 可再现性)特性。
15.进程最基本的特征是( 动态性),因为进程的实质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而且该特征还表现在进程由( 创建)而产生,由( 调度)而执行,由( 撤销)而消亡,即进程具有一定的生命期。
2023年操作系统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

填空题1.操作系统的特性是(并发),(共享)和(异步性)尚有(虚拟).2.按照用户界面的使用环境和功能特性的不同,一般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批解决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3. 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4.多数计算机系统将解决器的工作状态划分为(管态)和目态.后者一般指用户程序运营时的状态,又称为普通态或(用户态).5. 存储器一般提成高速缓冲器,(内存)和(外存)三个层次,其中高速缓冲器是造价最高,存取速度最快.6.文献的物理结构有:顺序结构,(链接结构)和(索引结构).8. 在单CPU系统中有n(n>1)个进程,在任一时刻处在就绪的进程最多是(n-1)个,最少是(0)个.9. 系统为每一台设备拟定一个编号,以便区分和辨认,这个拟定的编号称为设备的(绝对)号.由用户在程序中定义的设备编号称为设备的(相对)号.10. 一个作业可划提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作业步).11. 在批解决兼分时的系统中,往往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前台)作业,而由批解决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后台)作业.12. 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两种类型的使用接口,它们是(操作员)接口和(程序员) 接口.13. 操作系统中,进程可以分为(系统)进程和(用户)进程两类.15. 除了新建状态与撤消状态,进程的基本状态有(运营)、(就绪)、(阻塞)。
16. 在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的作业调度算法中,当各个作业等待时间相同时,(计算时间短)分母的作业将得到优先调度;当各个作业规定运营的时间相同时, (等待时间长)分子的作业得到优先调度.17. 当一个进程独占解决器顺序执行时,具有两个特性: (封闭)性和(可再现性).18. Linux的shell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由(shell命令)组成的Shell命令语言;二是指(该命令的解释)程序.19. 操作系统的重要设计目的是(方便用户使用)和(资源运用率高).20. 当一个进程完毕了特定的任务后,系统收回这个进程所占的(资源)和取消该进程的(进程控制块PCB),就撤消了该进程.21. 每个索引文献都必须有一张(索引)表,其中每个登记项用来指出一个逻辑记录的(存放位置或指针或首地址).22. 实现SPOOL系统时必须在磁盘上辟出称为(输入#)和(输出#)的专门区域,以存放作业信息和作业执行结果.23. 一个抱负的作业调度算法应当是既能(提高系统效率)又能使进入系统的作业(周转时间短).24. 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互斥使用资源),(占用并等待资源),不可抢夺资源和循环等待资源.25. 操作系统一般为用户提供了三种界面,它们是(命令界面),(图形界面)和系统调用界面.26. 进程间互相合作的关系是(同步)关系,而对资源争用的关系是(互斥)关系.若干进程使用同一临界资源时必须互斥执行.27. 解决机调度可分为三级,它们是作业调度,(进程调度)和CPU互换调度;在一般操作系统中,必须具有的调度是(进程调度).28. 一般说来,用户程序中所使用的地址是逻辑地址,而内存中各存储单元的地址是(物理地址或绝对地址);将前者转变为后者的过程称作(重定位).29. 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面向(用户)的地址空间是段式划分,面向(物理实现)的地址空间是页式划分.30. 在Linux系统中,基本的文献类型分为(普通)文献,目录文献和文献, 所有的I/O设备按其物理特性分为(字符)设备和块设备.33. 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应具有的重要功能是(监视设备状态),(进行设备分派),完毕I/O操作和缓冲管理与地址转换.34. 对信号量S每执行一次P操作,则信号量S的值就减1.当S的值小于0时,执行P操作的进程的状态就置为阻塞态,把相应的PCB连入该信号量队列的(末尾),并且该进程放弃解决机,由(进程调度程序)调度合适进程.35. 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重定位,它分为(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两种形式,在现代操作系统中都采用动态重定位形式来实现这种地址转换.37. SPOOLing的中文含义为(同时外围联机操作)或(假脱机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解决死锁问题的基本方法有_预防死锁_、_避免死锁_、_检测死锁_和_解除死锁_。
2、当前进程若因时间片用完而被暂停执行时,该进程应转变为_就绪_状态;若因发生某事件而不被继续运行时,该进程应转变为_阻塞_状态。
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被调度转变为_执行_状态。
3、在分页系统中的地址结构可分为_页号_和_位移量_两部分;在分段系统中的地址结构可分
为_段号_和_段内地址_两部分。
4、在段页式系统中(无快表),为获得一条指令或数据,都需三次访问内存。
第一次从内存中取得_页表始址_,第二次从内存中取得_该页所在的物理块号_,第三次从内存中取得_指令或数据_。
5、在作业_装入_时进行的链接称为静态链接;在作业运行中_调用_时进行的链接称为动态链接。
6、利用缓冲区能有效地缓和_cpu_和_I/O设备_之间速度不匹配地矛盾。
7、虚拟设备功能是使_独立设备_变成能被多个进程同时使用的_共享设备_。
1、设计现代 OS 的主要目标是_有效性_、_方便性_、_可扩充性_和_开放性_。
2、设备分配程序在分配外部设备时,先分配_设备_,再分配_控制器_,最后分配_通道_。
3、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是:_内存分配_、_内存保护_、_地址映射_和_内存扩充_等。
4、页是信息的_物理_单位,进行分页是出于_系统管理_的需要;段是信息的_逻辑_单位,进行分段是出于_用户_的需要。
5、在内存分配的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可利用_首次_适应算法、_循环首次_适应算法和_最佳_适应算法等分区分配算法。
6、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是通过其_PCB_对进程进行控制,PCB是_进程_存在的唯一标志.
1、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是一个_能独立运行_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_独立分配资源_和_独立接受调度_的基本单位。
2、一般说来,用户程序中所使用的地址是_逻辑地址_, 而内存中各存储单元的地址是_物理地址_;将前者转换为后者的过程称作_重定位_。
3、虚拟存储器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_多次性_,__对换性__,_虚拟性_和 __离散性__。
4、在剥夺调度方式中,有_优先级_剥夺原则、_短进程优先_剥夺原则和__时间片_剥夺原则。
5、文件存取控制是解决文件的___文件保护_________、_____文件保密_______和_________文件共享___。
6、同步机构应遵循基本准则有:_空闲让进_、__忙则等待_、_有限死等_、_让权等待_。
1、从资源管理角度来看,操作系统的四个主要功能有_处理器管理__、_存储管理_、_设备管理_和_文件管理_。
2、进程由三部分组成,它们是_程序段_、__相关的数据段_和_PCB_组成。
3、常用的进程通信方式有管道、_共享存储区_、_消息机制__和邮箱机制。
4、一般说来,用户程序中所使用的地址是_逻辑地址_, 而内存中各存储单元的地址是_物理地址_;将前者转换为后者的过程称作_地址变换_。
5、分段保护中的越界检查是通过_段表寄存器__中存放的_段表长度信息_和段表中的_每个段设置有段长字段_等数据项。
6、通道是一个独立于_CPU_的专管__输入/输出__的处理机,它控制__设备__与内存之间的信息交换。
7、常用的文件存取方法有_顺序存取法__,_直接存取法__和按键存取法。
1、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_并发性_,_共享性_,_虚拟性_ 和_异步性_。
2、处理机在执行系统程序时的状态称为__系统态_,在执行用户程序时的状态称为_用户态_。
3、进程间通信的方式有_消息传递系统_、共享存储区和_管道通信_。
4、地址变换机构的基本任务是将虚地址空间中的_逻辑地址_变换为内存中的_物理地址_。
5、能方便实现信息共享的存储管理办法有_分页_存储管理和_分段_存储管理。
6、虚拟设备是指采用_SPOOLing_技术,将某个_独立_设备改进为供多个用户使用的_共享_设备。
7、按存取控制属性分类,文件可分为_只执行文件_、__只读文件_和_读写文件_三种。
8、设备从资源分配角度可分为独占设备,_共享设备_和_虚拟设备_。
1、操作系统目前有五大类型,它们是:_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_操作系统、_单道批处理_操作系统、_多道批处理_操作系统、_分时_操作系统和_实时_操作系统。
2、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是一个_独立分配资源_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独立运行和_独立接受调度_的基本单位。
3、操作系统中,进程可以分为__同步_进程和_异步_进程两类。
4、进程间通信的类型有:共享存储区、_消息传递系统_、_管道通信__和信箱机制。
5、在动态分区式内存分配算法中,倾向于优先使用低地址部分空闲区的算法是_首次适应算法_ ;能使内存空间中空闲区分布较均匀的算法是_循环首次适应算法_。
6、段式管理中,提供_二_维的地址结构。
以段为单位进行空间分配,每段分配一个_不固定__内存区。
7、实现SPOOLING系统时必须在磁盘上辟出称为__输入#__和__输出#__的专门区域,以存放作业信息和作业执行结果。
8、按用途分类,文件可分为_系统文件__、_用户文件__和__库文件__三种。
1、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称为_并行性_,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间隔内发生称为_并发性_。
2、进程最基本的特性是_动态性_和_并发性_;每个进程都有惟一的_进程标识符_,系统对进程的管理就是利用_OS的内核中原语_实现的。
3、在信号量机制中,信号量S > 0时的值表示_可用资源数_;若S < 0,则表示_资源已分配完毕_,此时进程应_调用blook原语,进行自我阻塞,放弃处理机,并插入到信号量链表中_。
4、将一个用户源程序变为一个可在内存中执行的程序,通常要经过以下几步:_编译_,__链接_和_装入_。
5、动态分区管理内存分配算法有_首次适应算法__、_循环首次适应算法_和最佳适应算法。
6、I/O控制的方式有程序直接控制方式、_中断驱动控制方式_、_直接存储器访
问控制方式_和通道控制方式。
7、文件是指由创建者所定义的、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元素的集合,可分为_有结构文件_和_无结构文件_两种。
8、按文件的物理结构分有_顺序文件_、_索引顺序文件_和索引文件三种。
1、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三种类型的使用接口,它们是_联机用户界面_和__脱机用户界面_和图形用户界面。
2、当一个进程独占处理器顺序执行时,具有两个特性:__封闭性_和__可再现性_。
3、处理机调度可分为三级,它们是__高级调度__,__低级调度_和__中级调度_;在一般操作系统中,必须具备的调度是_低级调度_。
4、常用的内存管理方法有_分区_、_分页_、_分段_和__段页式_。
5、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应具备的主要功能是_缓冲区管理_、__设备分配_和_设备处理__以及_虚拟设备_。
6、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面向_用户_的地址空间是段式划分,面向_系统_的地址空间是页式划分。
7、按文件的逻辑存储结构分,文件分为有结构文件,又称为_记录式文件_和无结构文件,又称__流式文件_。
1、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是CPU管理、__存储器管理_、_设备管理_、_文件管理_和提供用户接口。
2、在单处理机环境下的多道程序,宏观上可以_并发_ 运行,微观上则是_串行_ 运行。
3、银行家算法中,当一个进程提出的资源请求将导致系统从__安全状态_进入__不安全状态_时,系统就拒绝它的资源请求。
4、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当_CPU_发现所需的页不在_内存_时,产生_缺页_中断信号,_OS_作相应的处理。
5、缓冲区的设置可分为单缓冲,双缓冲,循环缓冲,和缓冲池。
6、段式管理中,以段为单位_分配内存,每段分配一个_连续的分_区。
由于各段长度__不固定_,所以这些存储区的大小不一,而且同一进程的各段之间不要求连续存放。
7、在有结构文件中,文件由若干个相关_记录_组成;而无结构文件则被看成是一个_字符流_。
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系统软件,它以尽量合理、有效的方式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的软件资源,并控制硬件资源的运行,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运行。
2、进程调度的主要功能是保存处理机现场信息,按某种算法选取进程和把处理器分配给进程。
5、置换算法是在内存中没有空闲空间时被调用的,它的目的是选出一个被调出的页面。
如果内存中有足够的存放所调入的页,则不必使用置换算法。
4、关于缓冲池的操作有提取输入,提取输出,收容输入和收容输出。
5、在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的作业调度算法中,当各个作业等待时间相同时,_要求服务的时间愈短_的作业将得到优先调度;当各个作业要求运行的时间相同时,等待时间愈长的作业得到优先调度。
6、逻辑设备表(LUT)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逻辑设备到物理设备的映射。
7、从文件的逻辑结构来看,有结构文件分为顺序文件、索引文件,顺序索引文件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