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周庄,沈厅故事

合集下载

沈厅

沈厅

沈厅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沈厅了。

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名为松茂堂。

沈厅并不是出自沈万三之手,而是他的后裔沈本仁于1742年建造的。

沈本仁的确是属于那种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人物,他没有把上辈子人遗传的家产挥霍殆尽,在父亲沈万三去世后拓展家业,建成了颇具规模的沈厅。

沈厅是江南民居之最。

它是“七进五门楼”,它的七进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进是第一部分,是迎接客人的地方;第二、三、四进是沈厅的第二部分,是接待宾客的地方;第五、六、七进是第三部分,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

总之,这三部分可以用四个字来归纳:“前厅后堂”。

好,下面就请大家跟着我一起进去看看沈厅吧。

这就是沈厅的第一进,“水墙门”,以前水乡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船,所以这里是沈家的船码头,也是沈厅主人接送宾客的地方,是江南水乡的特有建筑。

我们现在走进的沈厅的第二进“墙门楼”,又称早墙门。

是沈家为办理婚丧大事、张灯结彩的地方,过路的人一看,不必进去就知道今天沈家又有什么大事了。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沈厅的第三进,叫茶厅,是给船夫和轿夫喝茶的地方。

因为在那时,船夫和轿夫是不能跟主人一块儿到里边去的,所以啊,这里的家具都很简陋。

游客们,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沈厅的第四进也就是沈厅的正厅松茂堂了。

我们看这块匾上的“松茂堂”这三个字,是清末状元张謇写的。

这里是沈家主人招待贵宾的地方,所以这里的家具很讲究。

沈厅一共有三帮建筑风格,在这里我们都能看见。

请大家抬头看,屋梁上精美的雕刻有凤凰、仙鹤等。

特别是这个图案,你们一定会说这是龙吧,嘿,这回你们可错了!龙那时候是天子的象征,沈厅是民居,所以就只能把它称作为“蟒”,蟒蛇的蟒。

这种雕刻属于“苏帮”艺术。

这一进的屋顶有两层,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下面一层,上面还有一个屋顶,这样的结构,可以起到防寒避暑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个砖雕门楼,这是五个门楼中最宏伟的一个。

上面的砖雕有《红楼梦》、《西厢记》中的情景。

松茂堂里面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让我们进去参观一下吧!我前面也说过了沈厅是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后堂,这里是大堂楼,现在是陈列室。

江苏:水乡周庄,这里有个财神爷

江苏:水乡周庄,这里有个财神爷

江苏:水乡周庄,这里有个财神爷上午还在西塘,中午滑脚就到了周庄。

周庄离西塘还真近,仅四十分钟车程而已,但已归属于另一个省——江苏省,为苏州昆山的一个镇。

因为率先开发旅游,周庄在江南水乡中成名最早,所以号称“中国第一水乡”。

近些年来,乌镇、西塘旅游发展得迅猛,风头似乎已盖过这“第一水乡”,但是,周庄还是有她独到的水乡韵味。

进入景区,走不多远,就看到“中国第一水乡”石碑,大字赫然醒目,江南水镇这么多,敢称“第一水乡”,还真是不简单呀。

从景区地图上看,周庄轮廓呈“井”字形水系,中间是个长方形小岛,河通到每一条街巷,甚至通到每一户人家。

就总体量而言,我感觉周庄比西塘、乌镇要小,河道也窄得多,大概是周庄讲究原封不动的旧貌吧,穿梭其间,总觉得有些局促。

沿着后港河、油车漾河、南北市河、中市河的石驳岸边一路走来,大大小小的石桥星罗棋布,每一座桥都有一个的吉祥名字,例如贞丰桥、富安桥、太平桥、永安桥、怀德桥、福洪桥、通秀桥等等。

缘水而居的周庄人,与桥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看来,每一座桥都是一幅画,既描绘了水乡的风景,也传承着以往的历史。

拱桥的两端,皆住有人家,垂柳桂树,傍桥临水,古色古香。

站在富安桥上,看桥下悠长的南北市河,还有往来的船只,全然是一派水乡的诗情画意。

九百多年过去了,这条河与周庄人共生共荣,碧绿如缎,优雅娴静,没有波涛汹涌,没有溪水叮咚,默默地伴着一代一代人起居劳作、生老病死。

周庄的房屋,大都建于明清时代,比较有名的如沈厅、张厅,大多庄重古朴,庭院深深。

其中,沈厅为江南巨富沈万三的后人所建,张厅则由明朝大将军徐达后裔始建,都是几进几出的深宅大院,门前皆有临水河埠,进门有门楼、茶厅、正厅、后厅、大堂楼、小堂楼和后花园等,每户宅院房屋多达百间。

这里不是商道,也不是官场,而是他们休憩生活的场所,是事业有成后安享晚年的地方,所以基调是优雅和安逸。

厅堂较为宽阔,为的是接待宾友;卧室较为隐秘,为的是安静休息;后院幽雅别致,为的是宜于小憩。

周庄沈厅作文

周庄沈厅作文

周庄沈厅作文一直心心念念着要去周庄,去看看那传说中的沈厅。

终于,在一个阳光正好的日子里,我踏上了这片充满江南水乡韵味的土地。

刚进入周庄,那古朴的建筑、悠悠的河道、摇曳的小船,瞬间就让我仿佛穿越回了旧时光。

沿着青石板路,我一步步靠近沈厅。

沈厅的大门并不张扬,却透着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稳重。

跨过门槛,眼前的景象让我忍不住放慢了脚步。

宽敞的天井里,阳光洒下来,照在那些古老的砖石上,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仔细端详着这大厅,那粗壮的梁柱、精美的木雕,无不让我感叹古人的精湛技艺。

据说,这沈厅是当年江南巨富沈万三后裔所建,光是想象一下曾经这里的繁华热闹,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穿过大厅,来到后面的庭院。

这里的布局别具一格,小小的池塘里,锦鲤悠闲地游来游去。

池塘边的假山上,青苔点缀其中,增添了几分自然的野趣。

我蹲在池塘边,看着那些锦鲤,它们的颜色鲜艳极了,红的、黄的、白的,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幅流动的画卷。

我忍不住伸出手,想去逗弄一下它们,没想到这些小家伙机灵得很,一下子就游走了,只留下一圈圈涟漪。

沿着走廊继续往前走,一间间厢房展现在眼前。

厢房里摆放着古旧的家具,那雕花的床榻、精致的梳妆台,仿佛能看到当年的主人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我轻轻抚摸着那张床榻,感受着那细腻的木纹,心里想着,不知道多少个夜晚,有人在这上面安然入睡,做着甜甜的梦。

在沈厅里漫步,时间似乎变得很慢很慢。

我留意到墙上挂着的一幅字画,虽然我不太懂书法,但那龙飞凤舞的笔触,还是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艺术的魅力。

旁边的一扇窗户上,糊着薄薄的纸,阳光透过纸洒进来,形成了一道道柔和的光线。

我站在那光线里,感觉自己也融入了这古老的氛围之中。

不知不觉,我来到了厨房。

那大大的炉灶、陈旧的锅碗瓢盆,让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热气腾腾的做饭场景。

灶台上还放着一些调料罐子,虽然已经空了,但依然能让人联想到曾经的美味佳肴在这里诞生。

走到沈厅的后门口,有一条狭窄的小巷。

阳光斜照进来,把小巷分成了明暗两半。

四年级写周庄古镇的优秀作文

四年级写周庄古镇的优秀作文

四年级写周庄古镇的优秀作文四年级写周庄古镇的优秀作文周庄的水、桥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的画卷,周庄是一种古朴厚实的美,周庄的美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美。

下面仔细往下阅读,店铺给大家分享几篇写周庄古镇的作文吧,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你。

写周庄古镇的作文篇一昆山的周庄是一个精美的特色小镇,它是一个响誉中外的江南水乡。

周庄之美,首先在水,周庄的水清澈见底,不知名的小鱼在湖里欢快的游荡,一条条载着游客的观光船在湖面上来回穿梭,穿着古时衣服的船夫在船上唱着古老的船歌,看着两岸的风景,听着这悠扬的歌声,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仿佛回到了明朝。

周庄的古典体现在了沈万山的府邸,沈万山以富有和精明著称,这座面积20XX平方米的七进院落,从布局和建筑风格上来讲,都十分精美临水就势、深宅大院、古色古香,而院中《西厢记》等古典戏文砖雕,其刻工之精、构思之巧,都足以使人赞不绝口,导游的一则故事充分的体现了沈万山的精明,有一天,皇帝到了沈万山的家里,因为到了吃饭的时间,沈万山就盛情款待,其中的一道红烧猪蹄很合皇帝的味口皇帝就问这菜名,因为皇帝姓朱,所以聪明的沈万山灵机一动说这菜名叫万山蹄,万山蹄由此而来。

周庄的桥、周庄的建筑无不透露出历史的美,故人的聪慧。

周庄--我梦里的水乡。

写周庄古镇的作文篇二“五一”放假时,我和家人游览了位于浙江省素有“江南第一水乡”之称的古镇周庄。

刚走进周庄,就可以看到纵横交错的小河上,有穿梭往来的船只,在一条条船上,艄公们摇着船桨,唱着古老的'号子,优哉游哉地向前划去。

河面上,一座座古色古香的石拱桥静静地横卧着,置身其中,使人仿佛回到了久远的过去,感受到了周庄的古朴与宁静。

我们去的那天,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水打在河面上,泛起一圈圈波纹,就像开出了一朵朵美丽的荷花。

雨打在脸上,痒酥酥的,让人感到江南的清丽。

周庄第一多是水多。

古镇四面环水,镇内河道呈井字形,居民依河筑屋,依水成街。

无论从哪里看都能看到周庄的小河曲曲绕绕,穿插在古镇中。

周庄

周庄
当年十一月,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陈逸飞的那幅《故乡的回忆》高价购下,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同志。不知道为什么哈默为什么会选择中国的“土特产品”作为送给中国领导人的礼物,但是正是这一选择才使中国人真正知道了周庄。
联合国每年发行六组邮票,世界联合国协会每年从各国优秀画家中遴选6人,请他们自行设计并绘制精美的图案,作为每组邮票的首日封。1985年,这幅画又经陈逸飞加工,成为当年世界联合国协会的首日封,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中国水乡古镇旖旎风情。
特色活动
1、除夕烧香2、初一拜年3、民俗风情表演4、戏曲表演5、接财神6、打田财7、闹元宵8、全福庙会9、端午节
[编辑本段]
周庄固定节目/活动项目
每日固定节日/活动项目:
(1)古戏台(以昆曲为主的戏曲表演,民歌民谣等。)
(2)贞丰街(传统民俗手工艺表演:打铁、剪纸、草编、泥塑、纺纱、织布、酿酒、制坯等。)
爱渡原意为“爱的渡口”.与英文I DO音义近似,情侣在婚礼上各一句I DO(我愿意)结为连理,代表愿意为对方付出纯洁至高的真爱。风情小镇是浪漫温馨的梦幻园地,度假休闲的小镇。并且这是由美国F+A建筑师事务所创新设计,创意性的融会了日本、中国、地中海、威尼斯、高迪5种建筑风格。包罗人间所有的爱.而且我们还具备了亚洲第一室内水月观音、一条爱河、7座爱桥、12个星座广场、1个爱墙、一座钟楼、10处灯光景点、20个街头小景、10座惊奇的洗手间……独特的建筑和景观设计与周庄古镇相映成画,成为周庄古镇“景中风景”所以以后势必成为长江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第一座真正意义的休闲娱乐度假圣地.也将成为中国旅游地产的典范.
始建于1996年的周庄镇科技工业园区,是经上级政府批准设立,由周庄镇人民政府规划、开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30.21平方公里,建成区10平方公里,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已初具规模,2000年12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周庄水韵 烟雨周庄素材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周庄水韵 烟雨周庄素材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烟雨周庄一踩上周庄的石板路,人就在水中央了。

一登上周庄的乌篷船,就到了水乡人家了。

正是烟雨空蒙的天气,衣裳湿漉漉的,眉毛、头发也在不知不觉中润湿了。

绕着水乡人家的,都是河汊;抱着周庄水镇的,都是湖水。

前前后后是水,左左右右也是水。

周庄依偎在淀山湖、白蚬湖、南湖和澄湖的怀里,像从湖里滋生出的一片荷叶。

周庄河汊上有供游人租用的乌篷船。

近看,那船是实在的。

远看,可就化在细雨无痕的烟雨中了。

只有坐到船上,才算知道水乡。

船儿款款地贴着人家的窗根儿摇,穿过一个桥洞,又穿过一个桥洞,风景明明暗暗,船儿咿咿呀呀。

忽然,船儿打了一个横,竟然进了人家的院子,说是“沈厅”。

船娘和厅里的熟人打着招呼,沏春茶的声音都听得见。

水镇,水乡人,远客,一下子就成了一个温馨的整体,一个很大的家。

“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说的就是“沈厅”——江南首富沈万三的宅子。

沈厅是简朴的,全没有高深的气势,然而它却安顿过一代巨贾。

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

沈万三是深谙此理的,却仍没躲过钱财的暗害,空余一座偌大的宅子。

烟雨中的周庄也有故事,那故事也如周庄烟雨一样,朦胧而又神秘。

在周庄,真好;在乌篷船上,真好。

一颗浮躁的心,沉稳了,在水中溶掉了。

湿漉漉的水雾营养着肌肤,涩苦的舌根荡漾着甜丝丝的水波。

试试噪音,喉咙里竟然跑出了湿软湿软的音节。

粉墙乌瓦和小桥流水构成的周庄,船的梭织连成的周庄,是一种禅境,是物化了的精神的家园,总让人有一种安宁和平的感觉,让人随便想些什么就想到什么,让人散开心中的积郁。

周庄!周庄!水做的小镇,水做的骨肉。

然而,周庄并不是世外桃源,周庄也有历史。

平静泰然的周庄,也藏着说不尽的沧桑。

周庄水域,春秋时已有记述,北宋元元年得名周庄。

两千五百多年的旧事,九百岁的高龄,有多少风风雨雨的侵扰?可是,在周庄的粉墙上、拱桥上,人们是见不到记载沧桑变化的碑刻和文字的痕迹的。

周庄不把沧桑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

如此不动声色地面对沧桑,历尽沧桑却不动声色,该是大师级的修炼吧?风雨就是风雨,周庄就是周庄。

周庄轶事之小镇巨贾

周庄轶事之小镇巨贾

像多数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才有味道。

从船上向河岸一溜看去,好像凡是比较像样的居舍门口都有自用码头。

这是不奇怪的,河道就是通衢,码头便是大门,一个大户人家哪有借别人的门户迎来送往的道理?遥想当年,一家人家有事,最明显的标志是他家码头口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主人便站在码头上频频迎接。

我们的船在一个不小的私家码头停下了,这个码头属于一所挺有名的宅第,现在叫做“沈厅”,原是明代初年江南首富沈万三的居所。

江南小镇历来有藏龙卧虎的本事,你看就这么些小河小桥竟安顿过一个富可敌国的财神!沈万三的致富门经是值得经济史家们再仔细研究一阵的,不管怎么说,他算得上那个时代既精于田产管理、又善于开发商业资本的经贸实践家。

有人说他主要得力于贸易,包括海外的贸易,虽还没有极为充分的材料佐证,我确是比较相信的。

周庄虽小,却是贴近运河、长江和黄浦江,从这里出发的船只可以毫无阻碍地借运河而通南北,借长江而通东西,就近又可席卷富庶的杭嘉湖地区和苏锡一带,然后从长江口或杭州湾直通东南亚或者更远的地方,后来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浏河口就与它十分靠近。

处在这样一个优越的地理位置,出现个把沈万三是合乎情理的。

这大体也就是江南小镇的秉性所在了,它的厉害不在于它的排场,而在于充分利用它的便利而悄然自重,自重了还不露声色,使得我们今天还闹不清沈万三的底细。

系好船缆,拾级上岸,才抬头,却已进了沈厅大门。

一层层走去,600多年前居家礼仪如在目前。

这儿是门厅,这儿是私家膳室......全部建筑呈纵深型推进状,结果,一个相当狭小的市井门洞竟衍伸出长长一串景深,既显现出江南商人藏愚守拙般的谨慎,又铺张了家庭礼仪的空间规程。

江南小镇的宅院慌乱了一阵之后陷入了长久的寂寞。

中国14世纪杰出的理财大师沈万三没有能够回来,他长枷铁镣南行万里,最终客死戍所。

他当然会在陌生的烟瘴之地夜夜梦到周庄的流水和石桥,但他的伤痕累累的人生孤舟却搁浅在如此边远的地方,怎么也驶不进熟悉的港湾了。

五年级叙事作文:周庄一日游_250字

五年级叙事作文:周庄一日游_250字

三一文库()五年级叙事作文
周庄一日游_250字
暑假里,妈妈把我和姐姐带到周庄玩。

周庄水乡,是国家五A级风景区。

我们先
来到沈万山故居——沈厅。

我们先来到了大厅,听导游说,沈万山很有钱,他每一把椅子上都
镶了一块天然的大理石。

我们继续往里面走,
来到后厅,也就是沈万山吃饭的地方,桌子上
有鱼有肉,还有猪蹄,但是这些都是模型。


导游说,在这儿,不能叫猪蹄,应该叫万山蹄,因为以前沈万山请朱元璋吃饭,朱元璋不吃猪肉,他看见桌子上有一碗猪蹄,便大发雷霆:“你怎么给我吃猪蹄?”沈万山说:“这不是
猪蹄,这是万山蹄。

”朱元璋吃完后很高兴。

下午,我们租了一条小木船。

在湖面荡漾。

摇船的人在唱摇船歌,虽然听不太懂,但是感
觉还挺好听的,一路上,我看见了富安桥、双桥、外婆桥等等。

这次旅行真有趣。

20 ×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周庄,沈厅故事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两省一市(江苏浙江上海)的交界处。

有天下第一水乡的美誉。

从上海市中心到周庄只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很多人都会误以为周庄就在上海市。

一下车景区门口就有一幅周庄全景图。

古代进入周庄,只有一种交通工具,那就是手摇船。

我们这次坐的就是南湖号游轮,周庄外围的湖面上有许多的木桩子,那都是捕鱼的用的哟。

景区内吃到的鱼都非常新鲜,现捕现杀现吃。

周庄四面环水,环抱于白蚬湖,南湖和淀山湖,与外部相连的是白蚬湖上的周庄大桥。

连绵的水域,多孔长桥,既现代又复古,连接着千年古镇和如今现代化的世界。

水面上,中国第一水乡的船帆分外醒目。

过了周庄大桥,一旦进入古镇,立刻感到了小桥流水人家,这六个字。

据说,周庄原来叫做贞丰里,后来为了纪念舍宅为寺的周迪功郎,把它改名周庄。

而周庄里的一座,紫气东来牌坊,点出了周庄的名字来历。

“周功舍宅铭讲寺,贞丰世代赞誉海,迪郎泽辈出豪杰,周庄英才聚未来”。

古代周庄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所以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有一个小码头,根据主人的地位,身份高低不同,码头修建的高低也不一样。

近年来很多当地居民把宅子改建成了民宿,都非常的有特色。

在码头边看到一树盛放的玉兰,忍不住拍了一张。

据说玉兰花代表着报恩。

有诗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

往里走不远就看到了桥边停了非常多的船只。

一艘船可以坐六个人,大家一般都是几个人合包一艘船,感受水乡特有的交通工具。

这座桥有名了,叫外婆家也叫分手桥。

话说张艺谋和巩俐,在这里拍了戏之后,没多久就分手了,所以才被称为分手桥。

宁可信其有,建议情侣们就不要牵手走过桥了,各走各的吧!
周庄景点的重中之重就是沈厅。

提到沈厅不得不提,沈厅的主人沈万三。

沈万三出生在元朝中下叶,通过对外经商,成为了当朝首富。

南方很多地方都把他尊为财神爷。

以前的房子都是几进几出的,和现在的几层楼类似。

沈厅的第一进,其实是在河边,那就是沈厅的码头。

沈厅的灯笼也很漂亮。

话说第三进的会客厅,最好是不要坐,因为这就是传说中的冷板凳。

当年,一般都由管家先接待来访的客人。

管家会给客人先上茶,第一杯茶称为迎客茶,第二杯茶称为暖客茶,第三杯茶称为送客茶。

如果,茶上到第三杯,管家还没有要把你往里请的意思,你就该知道要自己拍拍屁股走人了。

因为第三杯茶是冷水茶,意思是主人,并不想见你,请你识趣离开。

在碗里,门牌上写着,积厚流光几个字。

其中流字少了头上一点,那一点,就是天井里那口井。

古人都说,水为财,肥水不流外人田。

天降甘霖的时候都需要把这些水给汇集起来,这就是天井设计的巧妙之处。

正厅中央悬挂的“松茂堂”三个字是清末状元所书,能进到此处的都是沈府的贵客。

沈厅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的是会客厅两边有个小窗子。

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对,相亲。

一般沈家的小姐们会躲在窗子后面看来客。

如果相中了就会说:自古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女子的婚事全凭父母做主。

如果相不中就会说:小女愿意长侍父母左右,终身不嫁。

忍不住会注意到厅中这半张桌子。

为什么只有半张桌子呢!?
原来,如果主人在家,就会将两个半张桌子,拼成一张,来访的客人就可以在这安心等饭吃了。

如果主人不在家,就会将半张桌子分别放置在厅的两侧,来访的客人看了就知道主人不在,坐坐就该走了。

突然想起年幼时,家里也有两张,半张的桌子,还以为是谁劈坏的呢,原来还有这样的用途。

沈厅里这千山百寿图,用来干什么呢?
待我掐指一算,就能预测天气。

好喜欢这种卵石铺成的图案。

后厅里有点昏暗,是女眷们聚会的场所。

这张桌子,说是遮羞桌。

裹小脚的女眷们都会把脚藏在底下。

沈家的女人命很好,不用都不用裹脚,招的都是上门女婿。

这就是财神爷沈万三的铜像了。

听说最高峰时,沈厅,居然同时容纳了六千人。

很多人会朝那个钱孔里扔硬币,如果扔准了,它会发出恭喜发财的声音。

但据说现在已经坏了。

简简单单的游了下周庄,这次行程比较匆忙,没来得及多看。

太阳就下山了,对于周庄沈厅的故事先讲到这里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