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礼四仪具体要求

合集下载

《八礼四仪》

《八礼四仪》

八礼四仪内容
“八礼”主要指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主要指:7岁入学仪式、10岁成长仪式、十四岁青春仪式、18岁成人仪式。

八礼四仪

八礼四仪

八礼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八礼四仪

八礼四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八礼四仪”内容八礼:仪表之礼,包括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包括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包括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包括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包括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是指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就是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是指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2015版《中小学生守则》1.爱党爱国爱人民。

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

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

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

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

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

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

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及相关要求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及相关要求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及相关要求八礼四仪是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由八大环节组成,并遵循一定的规定要求。

下面将具体介绍八礼四仪的内容及相关要求。

重阳上堂:重阳上堂是婚礼的第一环节,通常在结婚前一天举行。

婚姻介绍人在此场合为新郎新娘宣读两家的姻缘,表示双方家庭的祝福。

亲迎:亲迎是婚礼的第二环节,即新郎的家人去新娘家接亲。

新郎的兄弟姐妹或密友组成队伍,带领乐队,架起红头绳,将新郎接到新娘家。

纳彩:纳彩是婚礼的第三环节,新郎新娘通过给朋友、亲戚赠送彩礼来表达他们意愿的一种方式。

彩礼一般为金银、首饰、布匹等礼品,用以表示新娘的尊贵和新娘家庭的财富。

请客:请客是婚礼的第四环节,新郎新娘在这一环节中向亲朋好友表示感谢,并邀请他们参加婚宴。

婚宴通常以丰盛的酒席、精美的菜肴和热情的招待来庆祝婚礼。

正式婚礼:正式婚礼是婚礼的第五环节,通常在婚宴之后举行。

在仪式中,新郎新娘在神庙或庙宇前献上奠酒、燃香、叩拜,祈求神灵的保佑,并向神灵宣誓他们的婚约。

洞房花烛:洞房花烛是婚礼的第六环节,指新郎新娘进入新房,完成结婚之事。

此时,新娘要低头牵着新郎进入房间,同时由朋友、亲戚等敲锣打鼓、撒喜糖以示庆祝。

拜堂:拜堂是婚礼的第七环节,也是正式婚礼仪式的一部分。

在这一环节中,新人向双方父母上香及叩拜,表示对双方父母的尊敬和感激。

同时,由主婚人(通常是长辈)主持拜堂仪式。

敬茶:敬茶是婚礼的最后一个环节,包括敬亲、敬长辈、敬堂吏等。

新郎新娘分别向父母、祖父母、长辈等进献茶汤,然后接受长辈的祝福和贺礼。

在八礼四仪中,有一些共同的要求:1.服饰:新郎新娘在婚礼中要穿着传统的婚礼服饰。

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的婚纱,并佩戴喜饰;新郎则穿着中式的礼服。

2.行进顺序:新娘在婚礼中通常要在新郎前面行进,表示新娘是进入新家的第一人。

3.低头:在洞房花烛环节中,新娘要低头牵着新郎进入新房,象征着对新家的谦恭与尊重。

4.尊重长辈:在敬茶等环节中,新郎新娘要表达对长辈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八礼四仪内容

八礼四仪内容

八礼四仪内容八礼:仪表之礼,包括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包括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包括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包括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包括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是指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就是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是指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八礼四仪

八礼四仪

八礼四仪“八礼”为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四仪”主要是在学生7岁、10岁、14岁、18岁时,学校要为其组织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八礼: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八礼四仪。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按规矩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小学生守则1、爱党爱国爱人民。

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

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

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

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

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

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八礼四仪 内容

八礼四仪 内容

八礼四仪内容
八礼四仪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礼仪制度,主要用于重要的官方仪式和仪容接待场合。

其具体内容如下:
八礼:
1. 拜地礼:行进至主位前,先躬身拜地。

2. 起立礼:主位表示座敬,宾位请起身接受。

3. 右拜礼:主位容让宾位,表示尊敬。

4. 左拜礼:宾位即主位表示容让,也表示尊敬。

5. 再拜礼:宾位表示再拜以示谢意。

6. 示敬礼:主位示意起身,双手合十向宾位拜鞠。

7. 退位礼:宾位即将或离席,主位示意起身。

8. 再拜礼:宾位离席前再次拜谢主位。

四仪:
1. 见礼:宾员到达,行进至主位前行三揖九叩礼。

2. 敬礼:主位坐定后,宾员行接受礼。

宾员行揖四回,九叩已后,主位答礼。

3. 起身礼:敬礼后,宾员起身。

主位示意入座,宾员回应后再次坐下。

4. 辞礼:宾员离席辞别时,主位礼送,示意起身,致辞,再次拜别。

这些礼仪的具体操作方式和要求,根据不同场合和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

它们代表了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尊崇、敬意和谦逊之风尚。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及相关要求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及相关要求

爱园小学八礼主要内容1、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表情状态、身体姿态、面容发型、穿着打扮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2、餐饮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庭日常就餐、公共场所用餐、社会交往聚餐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3、言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言语交谈、正式场合交流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4、待人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特定场合交往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5、行走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徒步行走、乘用交通工具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6、观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7、游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外出旅游、参观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8、仪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参加升国旗、入队、、毕业、传统民俗等仪式活动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7-12岁(小学阶段) 13-15岁(初中阶段)仪表之礼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具体规范1.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在家长的帮助下梳理头发.2。

学会自己穿衣、穿鞋。

3。

学会自己揩鼻涕、擦汗。

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2。

指甲里无污垢.3。

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

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7.公共场合不脱鞋。

8。

站立时抬头挺胸。

1。

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2。

公共场合着装得体,不穿背心、拖鞋。

3.不佩戴项链、耳环(钉)、戒指等饰物.4。

坐时男生不跷二郎腿,女生并拢膝盖。

5.走路不勾肩搭背。

1。

不纹身、不化浓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礼7-12岁(小学阶段)
(一)、仪表之礼
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7.公共场合不脱鞋。

8.站立时抬头挺胸。

(二)、餐饮之礼
目标: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候家人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三)言谈之礼
目标: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4.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

5.不说脏话谎话。

(四)待人之礼
目标: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1.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表示祝福。

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3.遇人面带微笑。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得到应允再进入。

5.用他人的东西,应先征得他人同意,用后及时归还并致谢。

6.用零花钱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五)行走之礼
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1.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

2.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3.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5.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左侧通道。

6.不乱按电梯的按钮。

(六)观赏之礼
目标: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1.提前入场,对号入座。

2.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

3.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送入垃圾箱中。

4.不站立和在通道观看。

5.观看结束有序离场,不拥堵通道、出口。

(七)游览之礼
目标: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1.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

2.不触摸文物,在景物上不画写、不划刻。

3.不追、捉、打、喂动物。

4.不攀爬景区设施。

5.带走自己产生的所有垃圾。

(八)仪式之礼
目标: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1.升国旗时脱帽、注视国旗行队礼,唱国歌声音响亮。

2.参加入学仪式、成长仪式、入队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时,着装整洁,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或队徽。

3.仪式活动中按规行礼,肃立倾听,不随意交流、走动。

4.春节向师长拜年。

5.清明祭扫不穿鲜艳衣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