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复习题样本
环境工程原理总复习.共41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环境工程原理总复习.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儿
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剖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环境工程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球形颗粒在静止流体中作重力沉降,经历________和_______两个阶段。
沉降速度是指_______阶段,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
2、在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
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 ____倍。
3、某室内空气中O的浓度是0.08×10-6(体积分数),在1.013×105Pa、25℃下,3该浓度可表示为__ _ __ μg/m3。
4、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_____气体。
在吸收操作中__压力和_____温度可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有利于吸收。
5、长方形的长为2a,宽为 a,其当量直径为__________。
6、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和密度等物理量只是___ ___的函数,而不随_ ____变化,该系统称为稳态系统。
7、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辐射三种,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8反映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和。
9、边界层的形成是流体具有__ ___的结果。
10、在深层过滤中,流体的悬浮颗粒随流体进入滤料层进而被滤料捕获,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行为:__ ___、附着行为、__ ___。
11、常用吸附剂的主要特性有:(1)__ ___;(2)__ ___;(3)稳定性好;(4)适当的物理特性;(5)价廉易得。
12、所谓气膜控制,即吸收总阻力集中在______一侧,而______一侧阻力可忽略;如果说吸收质气体是属于难溶气体,则此吸收过程是________控制。
13、在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
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 ____倍。
14、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辐射三种,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15、在间壁式换热器中,间壁两边流体都变温时,两流体的流动方向有、逆流、错流、 __ ______四种。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试题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废水的物理处理法?()A 沉淀B 过滤C 电解D 离心分离2、下列关于质量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扩散是质量传递的一种方式B 质量传递一定伴随着能量传递C 涡流扩散的速率通常比分子扩散快D 质量传递仅在流体中发生3、在吸收操作中,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4、以下哪种颗粒物的去除主要依靠重力沉降?()A 烟B 雾C 尘D 以上都不是5、过滤过程中,过滤阻力主要来自()A 过滤介质B 滤饼C 滤液D 过滤设备6、以下哪种气体吸收过程属于气膜控制?()A 水吸收氨气B 水吸收二氧化碳C 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D 碱液吸收硫化氢7、对于稳态传热过程,热通量与温度梯度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不确定8、以下哪种设备常用于萃取操作?()A 板式塔B 填料塔C 混合澄清槽D 蒸发器9、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提高传热系数?()A 增加流体流速B 安装翅片C 减小管径D 降低流体的导热系数10、以下哪种膜分离过程主要基于筛分原理?()A 反渗透B 超滤C 电渗析D 气体渗透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环境工程中,“三废”指的是_____、_____和_____。
2、沉降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颗粒与流体之间的_____差异实现分离。
3、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通常用_____和_____来衡量。
4、萃取操作中,被萃取的物质称为_____,萃取所用的溶剂称为_____。
5、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和_____。
6、过滤操作可分为_____过滤和_____过滤两种。
7、吸收塔中,气体的进出口浓度差越大,吸收的推动力_____。
8、反渗透过程中,施加的压力必须_____溶液的渗透压。
9、旋风分离器是利用_____原理进行气固分离的设备。
10、化工生产中常见的搅拌器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第二部分试题

操作线函数关系式 (Y − Y2 ) = 2( X − X 2 ) 0.01 ≤ X ≤ 0.185 平衡线函数关系式 Y = 1.5 X
图略
(2)操作线与平衡线出口处相交Y1 = 1.5 X 1 X 1 = 0.267 qnL (Y − Y ) = 1 2 = 1.36 qnG ( X 1 − X 2 )
qnG (Y1 − Y2 ) = qnL ( X 1 − X 2 ) Y1 = 0.4, Y2 = 0.05, X 2 = 0.01 qnL =2 qnG
解得:X 1 = 0.185
Y1* = 1.5 X 1 = 0.2775 Y2* = 1.5 X 2 = 0.015 Y1 = Y1 − Y1* = 0.1225 Y2 = Y2 − Y2* = 0.035
1 1 1 = + ,通常吸收条件下,kG 和 kL 的数值大致相当,但是不同溶质的的亨 K G kG Hk L
利系数相差很大,SO2 相比 CO 在水中有更大的溶解度,则 H 更大,所以 SO2 液膜的阻力相 比 CO 小,总阻力小,相同分压条件下 SO2 更容易被水吸收。化学吸收减少液膜阻力,CO 相比 SO2 液膜阻力在总阻力中比例更大,所以 CO 吸收速率提高更大。 二、用过滤机过滤某悬浮液,先恒速过滤 10min,得到滤液 2m3,然后保持当时的压力恒压 过滤 30min,求: (1) 共得到多少滤液(忽略介质阻力)? (2) 若滤饼不可压缩,画出恒速过滤阶段和恒压过滤阶段,过滤压力与时间、过滤常数 K 与时间、单位面积过滤液量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 (3) 若滤饼压缩指数为 0.5,上述三个关系式如何变化?请画图说明。 (30 分) 答: (1)忽略介质阻力,恒速过滤阶段
V12 =
K 2 A t1 2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题1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题1环境工程原理习题1填空:1、对流传质系数为κc,整个有效膜层的传质推动力为CA,i-CA,0,对流传质速率方程为:。
2、按溶质与吸收剂之间发生的作用吸收过程可分为:。
3、亨利定律在三种表达形式为:。
4、双组分体系yA((溶质的摩尔分数)与YA(摩尔比)之间的关系式为:。
5、双组分体系xA((溶质的摩尔分数)与XA(摩尔比)之间的关系式为:。
6、双膜理论假设在两界面处气、液两相在瞬间:。
7、在稳态恒摩尔逆流吸收塔中,废气初始浓度Y1为0.05,吸收率为98%,Y2= 。
8、在稳态恒摩尔逆流吸收塔中,全塔物料衡算方程为:。
9、最小吸收剂条件下,塔底截面气、液两相。
10、Freundlich方程为:。
12、单分子吸附的Langmuir等温方程为:。
简答题:1、空气中含有SO2和CH4两种气体,其分压相同,试判断哪种气体更容易被水吸收,为什么?2、用活性炭吸附含酚废水,当采用单级吸附饱和后,将饱和后的活性炭到固定床中,从顶部通入同浓度的含酚废水,问活性炭是否还能吸附?为什么?传质与吸收:一、基本知识1.吸收的依据是( 1 )。
①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②液体均相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的差异③液体均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结晶能力不同④液体均相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 2.一个完整的工业吸收流程应包括( 3 )。
①吸收部分②脱吸部分③吸收和脱吸部分④难以说明 3.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 1 )。
①气体混合物②液体均相混合物③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④气―液混合物 4.评价吸收溶剂的指标包括有( 1,2,3 )。
①对混合气中被分离组分有较大溶解度,而对其他组分的溶解度要小,即选择性要高②混合气中被分离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应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③溶剂的蒸气压、黏度要低,化学稳定性要好,此外还要满足价廉、易得、无毒、不易燃烧等经济和安全条件 5.有关吸收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7 )。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城市生活污水D. 大气污染答案:D2. 环境工程中,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A. 生物降解B. 活性炭吸附C. 化学沉淀D. 光催化氧化答案:C3.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以下哪项?A. 工业排放B. 交通尾气C. 家庭烹饪D. 海洋污染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环境工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土壤污染?A. 农药使用B. 工业废弃物C. 城市垃圾D. 地下水流动答案:A, B, C2. 环境工程中,哪些是水处理中常用的物理方法?A. 沉淀B. 过滤C. 反渗透D. 离子交换答案:A, B三、判断题1. 环境工程中,生物处理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对)2. 环境工程中,所有的大气污染物都可以通过植物吸收来净化。
(错)3. 环境工程中,土壤修复技术通常不包括物理修复方法。
(错)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工程中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有哪些?答: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包括压实、破碎、分选等;化学处理包括化学稳定化、化学分解等;生物处理包括堆肥化、厌氧消化等。
2. 描述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控制技术。
答:大气污染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燃烧前控制、燃烧中控制和燃烧后控制。
燃烧前控制包括燃料脱硫、脱硝等;燃烧中控制包括优化燃烧条件、使用低污染燃烧技术等;燃烧后控制包括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
五、计算题1.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COD(化学需氧量)浓度为500mg/L,若采用生物处理法,处理效率为80%,求处理后废水的COD浓度。
答:处理后废水的COD浓度= 500mg/L × (1 - 80%) = 100mg/L。
2. 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每日产生垃圾量为1000吨,若垃圾的生物降解率为50%,求一年内该填埋场产生的甲烷量(假设每吨垃圾产生甲烷50立方米)。
环境工程原理试题库(1)

《环境工程原理》试题库试题一 二:填空题(18分)1、某设备上,真空度的读数为80,其绝压8.7 02mH ,pa 41053.8⨯. 该地区的大气压为720。
2、常温下水的密度为10003mKg ,粘度为1,在mm d 100=内的管内以5310310.11000.3.1.0⨯===-μρdu R e s m 3 速度流动,其流动类型为 _湍流。
3、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从中心到壁可以_层流、过渡流和湍流.4、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降低_。
5、水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3-8sm ,低压气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8-15sm 。
6、离心泵与往复泵的启动与调节的不同之处是:离心泵_启动前应灌满液体,关出口阀门、用调节阀调节流量. .往复泵_启动前不需灌液,开旁路阀、用旁路阀来调节流量的.7、在非均相物糸中,处于_分散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物质,处于 _连续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8、间竭过滤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卸渣、清洗滤布、重整。
9、传热的基本方式为热传导、对流传热、热辐射。
10、工业上的换热方法有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热管。
11、α称为_对流传热膜糸数_,其物理意义为当流体与壁面温度差为1K 时,通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热量的多少。
提高管内α值的有效方法增加流程。
提高管外α值的有效方法_加拆流挡板。
12、蒸汽冷凝有二种方式,即滴状冷凝和膜状冷凝。
其中, 由于滴状冷凝成小液滴沿壁面直接落下,其传热效果好。
试题二一:填充题(20分)1、牛顿粘性定律dy dw .μτ=,粘度在制中的单位是2.ms N _。
2、常用测定流量的流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3、在流动糸统中,若截面上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仅随_位置_而变,不随_时间_而变,称为稳定流动。
若以上各量既随_时间而变,又随位置而变,称为不稳定流动。
4、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 ,其当量直径为a 33。
环境工程原理与技术考试试题

环境工程原理与技术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污染物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多氯联苯D 一氧化碳2、废水处理中,以下哪种方法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A 化学沉淀法B 过滤法C 生物处理法D 离子交换法3、大气污染物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A 颗粒物B 二氧化硫C 氮氧化物D 一氧化碳4、以下哪种气体不是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气D 一氧化二氮5、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是指()A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B 减量化、清洁化、无害化C 减量化、资源化、清洁化D 资源化、清洁化、无害化6、噪声控制的三个基本环节不包括()A 声源控制B 传播途径控制C 接收者防护D 噪声消除7、以下哪种水处理工艺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A 活性炭吸附B 膜分离C 混凝沉淀D 消毒8、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中,以下哪种方法适用于大面积、轻度污染的土壤?()A 植物修复B 物理修复C 化学修复D 生物修复9、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依据不包括()A 环境基准B 经济技术条件C 环境容量D 污染物排放标准10、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方法?()A 重量法B 容量法C 分光光度法D 过滤法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环境工程学是研究运用工程技术和有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__________ ,改善环境质量的学科。
2、废水的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 、沉淀、过滤等。
3、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__________ 、工业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
4、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 、焚烧、堆肥等。
5、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__________ 、正式工作阶段和报告书编制阶段。
6、噪声的物理量度包括__________ 、声强和声功率。
7、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__________ 、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9. 一球形石英颗粒, 在空气中按斯托克斯定律沉降, 若空气温度由20℃升至50℃, 则其沉降速度将___________ 。
60. 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降尘室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而与__________无关。
61.03007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 滤饼不可压缩, 则恒速过滤过程中滤液体积由V1 增多至V2=2V1时则操作压差由ΔP1增大至ΔP2=_______。
62. 0308已知q为单位过滤面积所得滤液体积V/S, qe 为Ve/S, Ve为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体积( 滤液体积为Ve时所形成的滤饼层的阻力等于过滤介质的阻力) , 在恒压过滤时, 测得Δτ/Δq=3740q+200 则过滤常数K=_______, qe=_______。
63.03013 一个过滤操作周期中, ”过滤时间越长生产能力越大”的看法是_____, ”过滤时间越短, 生产能力越大”的看法是_____。
过滤时间有一个_____值, 此时过滤机生产能力为______。
64.03014 过滤机操作循环中, 如辅助时间τD越长则最宜的过滤时间将______。
65. 03015 对不可压缩性滤饼dV/dτ正比于ΔP的____方, 对可压缩滤饼dV/dτ正比于ΔP的____方。
1; 1-S66.03016 对恒压过滤, 介质阻力能够忽略时, 过滤量增大一倍, 则过滤速率为原来的________。
67. 03017对恒压过滤, 当过滤面积S增大一倍时, 如滤饼不可压缩, 则过滤速率增大为原来的____倍, 如滤饼可压缩, 过滤速率增大为原来的____倍。
69.03025按φs =Ap/A定义的球形度( 此处下标p代表球形粒子) , 最大值为___φs越小则颗粒形状与球形相差越___。
70.03028在过滤的大部分时间中, ______起到了主要过滤介质的作用。
72.03056计算颗粒沉降速度Ut的斯托克斯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式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
Ut =d2( ρs-ρ) g/( 18μ) ; 层流区( 或10- 4 <Ret<173.03038恒压过滤时, 滤浆温度降低, 则滤液粘度_______ , 过滤速率_______ 。
增加; 减小74.03081. 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 A) 过滤速率与S( 过滤面积) 成正比 ( B) 过滤速率与S2成正比( C) 过滤速率与滤液体积成正比 ( D) 过滤速率与滤布阻力成反比B75.03084恒压过滤时, 如介质阻力不计, 过滤压差增大一倍时同一过滤时刻所得滤液量( )( A) 增大至原来的2倍 ( B) 增大至原来的4倍( C) 增大至原来的倍 ( D) 增大至原来的1.5倍C76.03086过滤推动力一般是指( )( A) 过滤介质两边的压差 ( B) 过滤介质与滤饼构成的过滤层两边的压差( C) 滤饼两面的压差 ( D) 液体进出过滤机的压差B77. 03089板框压滤机中, 最终的过滤速率是洗涤速率的( )( A) 一倍 ( B) 一半 ( C) 四倍 ( D) 四分2( D)78.03190 临界直径dc 及分割直径d5 0 , 能够表示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 回答dc 与d5 0 的含义是什么?dc --能100%分离下来的最小颗粒直径。
d50--该直径的颗粒有50%被分离下来, 50%被气流带走。
79. 03195. 试说明离心沉降速度与重力沉降速度各有什么特点?(1) 力沉降速度物系一定, Ut 只与流动状态有关,表现在ζ上。
( 2) 离心沉降速度 物系一定, U不但与流动状态有关, 而且与旋转角速度ω及颗粒的位置r有关, 当ω一定时, 颗粒沿半径移动过程中, Ut 逐渐增大。
80.04001. 在两流体的间壁换热过程中, 计算式Q=KA △t 中 A 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A 泛指传热面; 与K 相对应81.04004 总传热系数K 的单位, 工程单位制为____________, SI 制为________________。
kCal/h ℃m 2 , W/℃m 283.04007凡稳定的筒壁传热, 热通量为常数。
____________ × 84. 04008在稳态传热中, 凡热阻大处其温差也大。
____________ √ 85. 04009 滴状冷凝的传热系数大于膜状冷凝传热系数。
____________ √ 86.04010 在冷凝传热过程中, 壁面与蒸汽的温差增大, 则冷凝传热膜系数亦增大。
说法是否妥当? 如不妥, 予以更正或补充。
____________ 当液膜呈滞流流动时Δt 上升; α下降87. 04011沸腾传热时, 壁面与沸腾流体的温差愈大, 则α愈大。
说法是否妥当? 如不妥, 予以更正或补充。
____________)r )3/()g )(d 4((U 2s t ω⨯ξρρ-ρ=在泡核沸腾区Δt上升; α上升88.04013 导热系数和对流传热系数都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说法是否妥当? 如不妥当, 予以更正或补充。
__________导热系数是物质的物性, 而传热膜系数既与物性有关, 也与流动状况有关。
89.04014 水与苯液进行换热, 水由20℃升至35℃, 苯由80℃降至40℃。
若苯为最小值流体, 此换热器的传热效率ε=____________, 热容流量比CR=____________。
66.7%; 037590.04017 在两流体的间壁换热过程中, 计算式Q=αA△t中△t 表示为______________。
△t=tw -tm或 Tm–Tw91. 04018在套管换热器中, 用117 ℃的饱和水蒸汽在环隙间冷凝以加热管内湍流流动( Re>104 ) 的水溶液( ρm =1050kg/m3 , Cp=4.1kJ/kg℃) 当溶流流量为0.637m3 /h时, 可从20℃加热至102℃, 而当流量增加到1.2m3 /h时, 只能从20℃加热至97℃, 试求换热器传热面积A和流量为1.2m3 /h时的传热系数Ko值。
计算时可忽略管壁热阻, 污垢热阻, 并可当平壁处理, 两种情况下, 蒸汽冷凝系数αo均可取8kw/( m2·℃) 。
在原流量下: Q1=(0.637×1050/3600)×4.1×( 102-20) =62.46 kWΔtm 1=( ( 117-20) -( 117-102) ) /ln( (117-20)/(117-102)) =82/1.861=43.9℃K1 A=Q1/Δtm 1=62.46/43.9=1.423增加流量后: Q2=1.2×1050/3600×4.1×( 97-20) =110.5 kWΔtm 2=( ( 117-20) -( 117-97) ) /ln((117-20)/(117-97))=48.77℃K2A=110.5/48.77=2.266K1 A/( K2A) =K1/K2=1.423/2.266 ( 1)1/K1 =1/αi 1+1/αo=1/αi 1+0.000125 ( 2)1/K 2 =1/αi 2 +0.000125 ( 3) αi 2 =( 1.2/0.637) 0. 8 αi 1 =1.66αi 1 ( 4)解上四式得: αi 1 =554 W /(m 2 K) αi 2 =919 W /(m 2 K) K 2 =824 W /(m 2 K) ∴ A =110.5/( 824×48.77) =2.75 m 292.04019 一列管换热器, 列管规格为φ38×3,管长4m, 管数127根, 则外表面积So=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以内表面积计的传热面积S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1=127×4π×0.038; F2=127×4π×0.03293.04020 两流体的间壁换热过程中 Q= m Cp △t 计算式中, △t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 1 –T 2 或t 2 -t 194.04025 单层园筒壁热阻的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 用SI 制表示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b/λA m ; K/W95.04026 园形管内强制对流传热时的雷诺准数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i u i ρ/μ96. 04028平壁稳定传热过程, 经过三层厚度相同的不同材料, 每层间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试判断λ1 、 λ2 、 λ3 的大小顺序____________, 以及每层热阻的大小顺序__________。
λ1 >λ2 >λ3; δ1 /λ1 <δ2 /λ2 <δ3 /λ397.04029 钢的导热系数可近似为__________W/( m ·K) 或__________kcal/( m ·h ·℃) 。
45; 38.798.04030 在压强恒定的条件下, 空气粘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
增大99.04031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 各层接触良好, 已知 b 1 > b 2 > b 3 ; 导热系数λ1 <λ2 <λ3 。
在稳定传热过程中, 各层的热阻R 1 ______R 2 ______R 3 ; 各层导热速率Q 1 ______Q 2 ______Q 3 。
R 1 >R 2 >R 3; Q 1 =Q 2 =Q 3100.04037 多层壁稳定传热, 凡导热系数λ大的一层, 温差也大。
______ ×101. 04161 强制对流( 无相变) 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来自____________。
A)理论方法 B)因次分析法 C)数学模型法 D)因次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D102.04162钢的导热系数为______。
A)45W/m ℃ B)0.6W/m ℃ A103.04163. 不锈钢的导热系数为______。
A)0.026W/m ℃ B)15W/m ℃ B104. 04168 下列对流传热系数: ________ > ________。
A) 水的流速为1.2m/s 时的α1 ; B) 水的流速为2.5m/s 时的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