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技术与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园林技术的毕业论文

园林技术的毕业论文

园林技术的毕业论文园林技术的毕业论文园林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植物学、土壤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对于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即将完成园林技术专业的学业之际,我决定以园林技术为主题撰写毕业论文,探讨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园林技术的概述园林技术是一门应用科学,旨在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和生态功能的环境。

它不仅关注植物的选择和布局,还包括景观设计、土壤改良、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园林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如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花园设计,以及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

如今,园林技术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园林技术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减少,园林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绿化景观,成为了园林技术专业人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同时,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也对园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何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园林技术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城市绿化越来越受到关注。

园林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公园和景区,还包括住宅小区、工业园区、商业街区等。

园林技术专业人士可以通过创新和合作,为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园林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园林技术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技术和工具将被应用到园林设计和管理中。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在设计前进行虚拟漫游,从而更好地理解设计效果;无人机技术可以用于植物监测和病虫害防治。

其次,园林技术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人们将更加关注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园林设计朝着更加生态友好的方向发展。

此外,园林技术还将与其他学科融合,形成更加综合性的学科体系。

关于园林毕业论文(精选8篇)

关于园林毕业论文(精选8篇)

关于园林毕业论文(精选8篇)关于园林毕业论文(精选8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园林毕业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园林毕业论文篇1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实践性和使用性很强的城建工程。

为了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效果,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园林作品,我们需要严格遵守其施工技术要点,把好质量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生态发展以及绿色生活的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使得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得以快速发展。

将生态发展与植物景观设计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不仅能缩短工程工期,减少工程造价,还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各项功能顺利实现,对城市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分析1.1园林绿化工程的生物性。

由于园林绿化施工过程是通过对植物的栽培来达到绿色景观的要求。

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应该注重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

植物设计是体现景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城市的识别性,有效改善城市环境。

植物设计体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同等价值。

植被为人类活动提供了背景,是自然品质或文化品质的参照,设计强调要为聚会、娱乐、玩耍提供空间,但它们也有所取舍地参考了当地特别的自然历史与文化历史。

施工过程中是通过对草皮、灌木以及乔木的色调、高低进行搭配来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绿色景观。

由于园林绿化建设对植物的栽培与养护过程需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进行施工。

绿色植物受阳光、土壤、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说园林绿化工程具有生物性的特点。

1.2园林绿化工程的艺术性。

园林绿化工程旨在为居民营造一个优美的、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

2023最新-园林专业毕业论文【通用6篇】

2023最新-园林专业毕业论文【通用6篇】

园林专业毕业论文【通用6篇】毕业论文,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6篇《园林专业毕业论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关于园林毕业论文篇一时间过得很快,20xx年马上就要过去了。

而本人到我们爱立特公司预决算部上班也近1个半月了。

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中,本人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本人认为有以下三点点体会值得一说:第一点:要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

安排时间就是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使工作和生活有条理。

在之前的学生时期,本人虽然也会对自己的学业做过安排,但是不会这么的认真、仔细。

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本人养成了一个很好的习惯。

每天早上起来,本人都会把一天之内自己要完成的工作罗列出来,之后一件一件地去完成它们。

这样做既不会造成遗漏又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而且把每天的工作完成时都有一种工作的成就感。

学习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与状态,本人希望自己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做个有目标的人。

第二点:本人觉得刚来的新员工工作要主动,不能被动的接受。

很多时候,事情是靠自己主动去做、去发现。

刚来预决算的时候,本人很不习惯没人安排工作的状态,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总等着本部门的陈洋洋同志来安排本人每天应该做的事情。

而事实上,陈洋洋同志自己也比较忙,她自己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做,所以在很多时候就不能兼顾到这些。

因此,本人发现工作是需要自己去发掘,工作不会自己找到你,只有在你自己主动去找它们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其实你有很多的工作还没有完成,它们还在等着你去完成。

所以,积极主动的与师傅沟通、寻找自己能做些什么,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成长。

第三点:态度决定一切。

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态度真的是决定一件事情成功的好坏的最重要的因素。

这个道理也是本人在开始烧开水之后才得出的。

在开始烧开水之初的那段时间,我都不能掌握好时间去关掉电水壶,以至于每次电水壶里的水都溢出来,造成“水灾”。

园林工程管理论文

园林工程管理论文

园林工程管理论文园林工程管理论文园林工程不断地在发展,而相关工程的管理又应该怎么进行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园林工程管理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园林工程管理论文一【摘要】园林古建筑作为中国文化主要的载体之一,具有很强的美学鉴赏价值。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给园林古建注入了很多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与当时的民风民俗、文化背景、地理条件,自然情况有着很大的联系,这也就决定了全世界拥有不同形式的、不同文化底蕴的园林古建筑,文章从中外的园林古建筑的鉴赏对比开展分析,讨论了我国园林古建筑的主要的设计风格,同时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园林古建筑的艺术鉴赏。

【关键词】园林;古建筑;风格;审美一、引言我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具有很多美学效果的园林古建筑,他们成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名片,很多外国人慕名而来,专门就是为了见识一下中国的园林古建筑,例如江苏苏州的拙政园就是中国园林古建筑的典型代表。

园林古建筑中很多的美学需要经过相应的对比,拉开距离,移情等方式才能有效鉴赏出来,下面就从园林古建筑的中外对比情况谈起。

二、中外对比人类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发生了不断的演变。

经过长期的发展,很多地区的建筑出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

下面就分别对比一下,中外园林古建筑之间的建筑风格的各自特点。

在中国古代,木材的来源很多,很多的中国古代建筑都是以木结构为主,由于长时期对木结构建筑的研究,很多中国古代工匠对木结构的建筑研究很深,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中国的古建筑都属于一些单体的建筑,借鉴的阴阳八卦的理论,崇尚中轴对称的建筑理念,方圆整洁以多个单体建筑组合成一些建筑群,其中的建筑装修也是各具特色,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北京的故宫,还是苏州的拙政园、狮子林等。

这些古代园林建筑有时一些皇帝的寝宫或是达官贵人的“私人别墅”,成为单独的一派,属于东方风格的建筑。

古埃及处在半沙漠地带,没有很多树木建筑,因此其的建筑以石制建筑为主,最为典型的就是狮身人面像,还有金字塔等建筑。

园林毕业论文范文

园林毕业论文范文

园林毕业论文范文园林毕业论文范文作为园林专业的毕业生,我一直对园林设计和规划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选择了探讨城市园林的发展与设计,希望通过研究和分析,提出一些创新的观点和建议,以促进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园林的背景与意义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还承担着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保护生态环境等重要任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2. 城市园林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在城市园林的设计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其中包括:生态原则、人文原则、功能原则、美学原则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运用一些先进的设计方法,如景观生态学、数字化设计等,以满足不同城市环境的需求。

3. 城市园林的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成功的城市园林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例如,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以其出色的设计和管理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旅游景点;日本的京都御苑通过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实现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4. 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园林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其可持续性。

这包括从设计、施工到管理的全过程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因素。

同时,我们还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理念,如绿色建筑、智能化管理等,以提高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5. 城市园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园林不仅仅是一种美化环境的手段,它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良好的城市园林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城市园林也可以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吸引游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6. 城市园林的未来展望展望未来,城市园林的发展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未来的城市园林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管理,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空间。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共5篇)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共5篇)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共5篇)第一篇:园林设计毕业论文目录1园林景观历史 2园林景观意境 3园林景观特点 4总结诗情画意中的美——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力和鉴赏力。

本文从历史文化角度,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意境中诗画的分析,探讨其所包含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内蕴。

关键词:古典园林意境诗情画意正文1 园林景观历史中国古典园林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其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丰富和完美。

园林是既可供居住、避暑、宴客等的场所,又是获得高级精神享受、倾心游赏山水林泉等自然美的地方。

匠心独运的造园家们在喜爱自然、模仿自然、进而再现自然的基础上,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实现至高至美的理想境界,从而创造出中国古典园林独有的意境。

2 园林景观意境“意境”说早在唐朝就已经诞生了,但是思想渊源不仅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的哲学,而且因佛教的传入,受佛教禅宗的直接影响。

从先秦时代的“象”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化为“意象”;从“立象以尽意”到“得意忘象”,由“忘象”而探入“象外”这条观念之流,同“意境”的出现自有其历史的渊源。

但是,“意象”的发展却并非是“意境”之所以诞生的直接原因。

而是由于佛教流传影响的结果。

“境”和“境界”是魏晋至唐代佛经翻译中常用的词汇,特别是在六朝以来的佛家典籍中更是常见。

所谓“清清翠竹,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般若,梵文,意为智慧)。

即是把无情之物都看作具有真如的境界(真如,梵文,意为事物的真实性)。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诗歌艺术发展的高峰,有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

从而推动了诗歌美学家从理论上对诗歌形象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境”这个新的美学范畴。

“境”作为美学范畴的提出标志着“意境”说的诞生。

“意境”说既得禅宗“境界”的启示,吸收其“顿悟”的直觉体验方式,超功利、无思虑、以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的审美境界。

园林施工技术管理论文

园林施工技术管理论文

园林施工技术管理论文摘要: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建设对城市园林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高档次的园林工程成为必然趋势。

园林施工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其施工难度较大。

因此,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必须提高对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注重与施工人员的沟通,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以保证施工的有序、安全进行,同时还需要注重对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以为园林施工提供技术基础。

前言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园林,不仅能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也能彰显出城市的文明程度。

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对园林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积极研究,才能妥善的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技术管理的有效性。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园林施工中技术规程的分析与探讨,为园林施工提供条件。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园林施工技术与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园林施工质量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为我国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1 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城市园林施工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园林施工中,必须积极分析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有效的技术管理方法,以提高园林施工效率。

1.1 施工人员素质层次不齐园林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园林施工的质量与管理效率,但是。

部分城市在园林施工中,并未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育,造成施工人员施工能力不能与时俱进,尤其是在技术管理上,更是难以创新管理手段,出现一些管理失误的问题,严重影响园林施工的有序进行,也影响园林施工的质量。

另外,各个专业的施工人员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使园林施工的整体协调性提高受到阻碍,不利于发挥园林工程积极作用的最大化发挥。

1.2 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力度不够园林施工中的技术管理重点应该放在施工技术、施工材料质量等方面,但是一些施工管理人员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在施工工作的分配上存在严重不合理情况,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

园林工程毕业论文

园林工程毕业论文

园林工程毕业论文园林工程毕业论文园林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植物学、土壤学、建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通过设计和建设绿化景观,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舒适环境。

作为一名园林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我对这个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将探讨园林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城市绿化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我将回顾园林工程的历史发展。

园林工程起源于古代的园林艺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改造和塑造,创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

在古代,园林工程主要是为皇家和贵族建造的,以展示其财富和权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工程逐渐向城市和公共领域延伸,成为改善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接下来,我将探讨园林工程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城市是现代人主要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园林工程通过绿化城市空间,引入大量植物,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提供休闲和娱乐场所,增加城市景观的美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然后,我将讨论园林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目前,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视,园林工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绿化建设,通过园林工程来改善城市环境。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园林工程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例如,智能灌溉系统、绿色建筑技术等的应用,使园林工程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最后,我将探讨园林工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园林工程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亲近的机会。

研究表明,与自然接触可以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园林工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恢复精力的场所,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园林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

通过对园林工程的研究和探索,可以为城市绿化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园林工程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工程技术与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南平市天湖陵园植物配置方案设计摘要:现代陵园通过对墓碑外形的创新、位置的合理摆放,园道的蜿蜒曲折,绿化的自然遮掩,景观小品的有机结合,成功的摒弃了传统墓园阴森、恐怖的感觉,是现代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陵园又作为一种人文纪念性公园,是集纪念、教育和游憩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

本文以南平市天湖陵园(天人合一文化园)为例,从文化、空间、种植形式等方面对其植物配置进行分析。

关键字:人文纪念性公园植物配置天湖陵园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现代陵园不仅仅是一处埋葬骨灰盒遗体的场所,它还是一处供后人研究我国墓文化、孝文化的场所,是公众可以抒发思念之情、抚平哀伤情绪的地方,是一个涵育“孝”及其他道德品行的神圣场所,更是一个生命教育的地方。

在墓区建设中,可将公园与墓园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改变人们来到墓园紧张、压抑、悲伤的情绪。

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将墓园建设成具有生命教育意义的公园是现代墓园发展的方向,也是此次设计的目的。

一、项目概况11地理气候天湖陵园地处南平市延平区大横镇胡尾村,位于秀丽的闽江河畔,四面环山,风景优美。

属温和湿润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无严寒,春早秋迟,夏长冬短,雨季明显,潮湿多雾,多静风,平均气温179℃-212℃,无霜期247-339天,年降雨量1430-2032毫米。

受地势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12自然资源天湖陵园规划区属于自然山体,以山林为主,包括大片的竹林、马尾松林和呈野生状态的山林。

南平是动植物资源的宝库,初步考察,有动物兽类近百种,约占全国四分之一,植物1700多种,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红豆杉等等。

二、植物配置的要点人们对景观最直观的感受来自于视觉,能否成功的引导人群的视线就决定了植物景观的优劣。

不同的树种将会起到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在植物配置中,植物的选择尤其重要。

选择出正确的植物,从而创造出适时适地,有变化的植物景观,以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需求。

21主题性主题是植物配置的一个核心,通过这个核心理念,确定整个陵园想要表达的意图。

天湖园是一个现代生态陵园,园区四周马尾松成片,四季常青,唯一缺少的是鲜艳的颜色,所以园区整个植物配置以不同色彩的花叶为主,常绿植物为辅,目的是打造延平区独一无二的“百花山庄”,让每个不同季节来祭祀的人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颜色。

22乡土性园区的植物选择主要以本土的植物为主,如:福建茶、杨梅、芒果树、樟树等。

本土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易于成活,更耐贫瘠。

同时本土植物便于人们识别,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每个墓区都种有不同的植物,赋予每个墓区标志性的特征。

23多样性天湖陵园的定位是城市现代化生态陵园,生态是城市绿地建设的根本,生态的多样性是实现景观多样性的基础,所以应当通过完善生态多样性来解决景观多样性的问题,这里主要是利用植物的种类多样性来丰富陵园景观。

园区内不仅有原山林里的大乔木,更需大量加入了花卉和矮小的灌乔木,如:栀子、红叶石楠、丁香、玉兰等等。

24季节性通过将具有不同季节特点的植物进行巧妙的搭配,使得区域内的植物景观四季富有变化,让不同时期到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体验。

春天满是鲜花——杜鹃、樱花、丁香、茶花、玉兰等,夏天遍地浓荫——荷花、罗汉松、樟树等,秋天色彩斑斓——红枫、丹桂、银杏,冬季腊梅飘香,松柏常青。

2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的应用陵园里,人们很讲究植物的文化内涵,一是可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另外是为了给后代求一个平安,因此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得到了大家更多的关注。

比如在南平,梅花,有梅开五福之说;无患子,佛教中的菩提树,有它“无患”的意思;丹桂,取“贵”,寓意子孙前途光明,仕途昌达。

还有的长寿树种,表示对逝者永恒之意,如银杏;辟邪树种,为了求逝者在阴间的一个平安,如旱柳、侧柏;含宗教意义的树种,表示人们最虔诚的信仰,如菩提树、梧桐、鸡蛋花等;与职业品德相关的植物,象征职业与高贵品德,如竹子、碧桃、红叶李等。

这些植物不仅可以美化园区,还代表着它本身特别的含义。

菩提树碧桃鸡蛋花三、植物的空间营造方案诺伯格•舒尔兹认为,景观是由场所构成的,而场所是由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和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植物作为园林空间构成要素之一,它既能独立构成空间,又能与其他要素一起共同构成空间,起到限定空间、丰富空间、点缀空间等作用。

31植物空间构成的类型按照空间的形态,植物空间可分为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覆盖空间、封闭空间和垂直空间。

美国建筑师凯文•林奇(evinLnh)认为形成不同空间的物质结构要素有五点——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又分为三个方面,即点、线、面。

32天湖园植物空间结构设计在陵园植物景观配置中,植物本身可作为主景构成标志、节点或区域的一部分,也可作为几大要素的辅助部分,帮助形成结构更为清晰、层次更为明了的空间。

321点-标志和节点标志——植物景观意象的象征性,代表一定区域特征并被人们所牢记的定向参照物。

在园区里,雕像、建筑物和历史悠久的大树等都是园区的标志物。

比如天湖园内,高78米的观音雕塑、重达几顿的大石鼎、还有那山顶上的小亭等等都是天湖园的标志之一。

如果在半山腰上加入几棵挺拔的苍松更会为园区添色不少。

节点——植物景观意象的节奏性,园区内道路的始终点、交叉点、景观出入口等都是空间序列的节点。

而节点往往是人们停留聚集的地方,植物配置宜简洁,视野宽阔,经常通过布置花坛来引导人们的视线。

像天湖园入口区两侧可布置杜鹃花坛,鲜艳的杜鹃花先带领人们进入中心广场区,再在广场区前布置茶花花坛,结合广场前的景墙和周围高大笔直的银杏,营造出封闭空间,从暗到明,形成视觉冲击。

322线-道路和边界道路——植物景观意向的引导性,是植物景观空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带领人们从一点进入另外一点,道路具有很强烈的引导性和方向感。

天湖园从入口阶梯穿过牌坊,就可以看到整个园区的一条笔直的景观轴线,从下往上地势逐渐升高,笔直的神道两旁可整齐的交叉种植银杏、白玉兰和檵木球,高矮的对比,颜色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统一、有序的空间一下子就将人们带入到一种神圣庄严的环境中。

在非纪念区域,园区内更多的是游步道,路两旁的植物就应该更加丰富,小栀子、杜鹃、红继木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通过自然错落的搭配,给人的感觉更轻松自在。

边界——植物景观意向的界定性,把不同的空间划分开来。

就像天湖园里的祭祀区与非祭祀区,一般可以用整形的绿篱来划分,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有效的引导人们游览参观;而草坪区和道路之间一般用低矮的灌木球来分割,形成一种相对模糊的边界,即形成了界定,又给人无线的亲近感。

323面-区域区域——植物景观意向的功能性,在园林中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占有一定范围的空间。

陵园里,区域主要是包括入口广场区,纪念区,祷告区和草坪区等。

天湖园的主景是在入口的广场区,中心一尊高大的观音石像,四周各立着刻有龙纹的石柱,以整齐的花岗岩铺装,周围可种植一些低矮的乔木,这样即可体现碑体的高大,又为人们留下活动的空间。

右侧是一个大水池,池里可种植一些荷花,周围种些芦苇,夏季荷花亭亭玉立,红花与绿叶相互辉映,芦苇又给人更生态的感觉。

园区内更多的是草坪绿地区,大片的结缕草草坪一来可以美化环境,二来南平四月是梅雨季节,大片的植被能更大的减少水土的流失,保护土壤。

四、植物的平面布置方案天湖园主要分为祭祀区、休闲区和办公区,除了运用植物不同的形态和色彩来创造景观以外,还应用了不同的平面布置形式,并与一定的环境结合,来营造不同的景观。

祭祀区目前已开发的区域又分为10个苑,分别是杜鹃苑、茶花苑、丁香苑、含笑苑、梅花苑、红枫苑、无患苑、丹桂苑、樱花苑、桑梓苑,每个苑均以所种植的植物命名。

以上的墓区均采用的是规则式布置——行植,每棵植物按照一个墓位一棵一棵间隔着种过去,随着山势,植物高度也逐渐由低变高,营造出一种立体感和一种整齐划一、庄严宁静的氛围。

在桑梓苑,墓碑周围种有整形绿篱隔离带,有红叶石楠、红花檵木、女贞、栀子等等,整形的植物也起到一个限定的作用,更好的维持祭祀人群的秩序。

休闲区主要是墓区周围的游步道和广场区,游步道大部分采用自然式布置,小灌木在两侧随意的搭配,偶尔穿插一棵稍微高一些的乔木,更显得无拘无束。

而广场区作为一个人流量相对较大的区域,植物宜少而精,孤植树种比较适合,即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又能使视线开阔、道路通畅,不拥挤,像银杏、广玉兰、雪松都是很好的选择,寿命长、姿态美、少虫害、生长又旺盛。

办公区主要是服务办公楼,要进入办公楼需要上十几步的台阶,为了方便老年人更安全更轻松的上去,在台阶两侧各布置了一个花坛,两侧设有护栏,供他们搀扶。

花坛里可放一些盆栽植物,易于不同季节的替换,通过不同色彩与叶形的搭配,创造出一个视线的焦点。

办公楼周围可种一些矮小的花灌木,修剪成整形绿篱,可以软化建筑基部硬质面,更好的引导行人路线。

五、展望天湖园未来植物景观建设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天湖园的植物景观已初步形成,未来还需要结合景观要求精心设计节点景观,按照植物的生长特性,通过保护、培育、更新、改造等措施,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植物景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由于陵园周围的常绿树种偏多,使植物季相景观不够丰富,建议适当增加落叶树种,丰富园内植被的季相景观,形成春夏秋冬交相辉映的动态植物景观空间。

特别是神道两边,作为主要的景观轴线,植物种类太少,应多搭配一些植物,建议多一些常绿与落叶搭配,高大乔木与小乔木搭配,植物叶色形、大小搭配、乔木树皮与植感搭配。

南平夏季气候炎热,周围松竹林成片,森林防火是园区的一大事,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否则一旦有意外发生,这将给陵园带来很大的损失,特别是在清明前后。

所以一定要做好下面几点:一要做好防火宣传教育和防火扑救组织,对园区内主要建筑。

健全消防设施;二建立与山林的隔离带,加大对易燃植物的防护,利用防火植物种植于周围,既能保护园区的安全,又能美化环境。

比如:杨梅、山楂、海桐等等,把火灾发生控制在最小范围。

尽管陵园内的水域面积比较少,水源也不够充足,但水生植物是必不可少的,应多引入一些水生植物,如水葱、芦苇等;同时还要加强对水景线沿岸的改造,疏密有致,营造参考文献①凯文•林奇[著],何晓军、方益萍[译],城市意象,美国:华夏出版社XX②武小慧,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区植物景观配置赏析[]中国园林,1999():44-47③赵爱华,李冬梅,胡海燕等、园林植物与园林景观的空间营造[]西北林学院学报,XX,19(3):136-138④李瑞杰,植物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规划师,XX,18():83-86⑤俞亚平、高智慧、陶彩芳,江山岛烈士陵园植物配置艺术探讨[]浙江林业科技,XX:6-68⑥丁奇,纪念性景观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XX: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