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复习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5.古诗词三首一、生字1、生字洛阳 榆y ú(榆树) 畔p àn (耳畔) 帐zh àng(营帐)2、生词绿 恐 临 聒 故园3、多音字间—— (jiān )中间 人间 (jiàn )间接 间隔重—— (chóng )重逢 重复 (zhòng )重量 举足轻重 还—— (hái )还是 还有 (huán )还乡 以牙还牙更—— (gēng )更改 更名改姓 (gèng )更加 更上一层楼二、主题以及重点句解析1、主题:《泊船瓜洲》描写了诗人停船瓜洲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乡,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
《长相思》描写了戍边的关内将士,在北方的风雪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全词于写景叙事之中,体现了浓烈的羁(j ī)旅怀乡之情。
2、重点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离乡时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
看到春天满目新绿,想到春去还会回来,而自己离开家乡,归乡无期,思乡的愁绪如春天的草一样,滋生、蔓延起来。
当春风吹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充满了乡愁。
眼望千里明月,寄托自己的无限相思。
)(2)行人临发又开封。
(当捎信人就要上路之时,又匆匆拆开信封。
这个小小的生活细节充分显示出他对家书的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诗人通过对萧萧风雪的凄凉景色的描写,以及细腻哀婉的人物内心的描摹,表达了戍边将士深切的思乡之情。
)6.梅花魂一、生字魂h ún(魂不守舍) 缕l ǚ(一缕) 幽y ōu (幽静) 葬z àng (埋葬) 愁ch óu (乡愁) 腮s āi (腮边) 甚sh èn (甚至) 绸ch óu (绸缎) 呜w ū(呜咽) 谓w èi (无所谓) 梳sh ū(梳理) 衰shu āi (衰老) 绢ju àn (手绢) 侨qi áo (华侨) 颇p ō(颇佳) 玷di àn (玷污) 秉性 飕s ōu (凉飕飕) 眷ju àn(眷念)2、生词冷艳 幽芳 颇负盛名 古玩 不甚在意 杭绸 大抵 骨气 折节 无所谓 隆冬 眷念3、多音字抹—— (m ǒ)抹黑 抹杀 (mò)抹不开 m ā抹布折—— (zhé)折断 折服 (shé)折本 (zhē)折腾二、近义词和反义词1、近义词:冰凉——冰冷 爱惜——珍惜 慈祥——慈爱 稀罕——稀奇2、反义词:漂泊——定居 偶尔——经常 稀罕——平常 宝贵——废物三、主题以及重点句解析1、主题:本文通过写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眷念之情,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古诗词三首1. 《泊船瓜洲》生字:洛 (洛阳)、榆 (榆树)、畔 (耳畔)、帐 (营帐)生词:绿恐、临聒、故园多音字:间 (jiān/jiàn)、重 (chóng/zhòng)、还 (hái/huán)、更(gēng/gèng)重点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2. 《秋思》重点句:“行人临发又开封。
”显示了诗人对家书的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3. 《长相思》重点句:“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二、梅花魂1. 生字:魂不守舍、一缕、幽静、埋葬、乡愁、腮边、甚至、绸缎、呜咽、无所谓、梳理、衰老、手绢、华侨、颇佳、玷污、秉性、凉飕飕、眷念2. 生词:冷艳、幽芳、颇负盛名、古玩、不甚在意、杭绸、大抵、骨气、折节、无所谓、隆冬、眷念3. 多音字:抹(mǒ/mò/mā)、折(zhé/shé/zhē)4. 重点句:“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表达了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和对祖国的深情。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强调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桂花雨1. 生字:箩筐、杭州2. 生词:姿态、浸3. 多音字:鲜(xiān/xiǎn)、盛(shèng/chéng)4. 重点句:“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描绘了桂花香气的浓郁。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表达了母亲对家乡桂花的深厚感情。
四、小桥流水人家1. 生字:潺潺、婀娜、粼粼、干涸、点缀、螃蟹、蟹黄2. 生词:潺潺、婀娜、粼粼、干涸、点缀、野菌、守望相助3. 多音字:娜(nuó/nà)4. 重点句:“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位置与数对1. 横排与竖排:横排叫做行,竖排叫做列。
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2. 数对的概念: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3. 数对的表示与读法:表示方法: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它们隔开,写作:(列,行)。
读法:(2,3)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
4. 数对的应用:一组数对只能表示一个位置。
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在方格纸上,物体向左或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等于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上或向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等于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二、图形与面积1. 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数格法重叠法分割平移法公式计算面积法借助参照物比较法2. 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数格法分割法大面积减小面积法综合计算法注意:数格子时,先数完整的格子,再数能拼接的格子,接近半格的按半格算,超过半格的按一格计算。
3. 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 高(s平= ah)三角形面积= 底× 高÷ 2 (s三= ah ÷ 2)梯形面积= (上底+ 下底) × 高÷ 2 (s梯= (a + b)h ÷ 2)三、其他几何知识1. 底和高: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垂线段。
2. 常见图形的周长与面积:长方形周长= (长+ 宽) × 2正方形周长= 边长× 4长方形面积= 长× 宽正方形面积= 边长× 边长圆的周长= 圆周率× 直径= 圆周率× 半径× 2圆的面积= 圆周率× 半径× 半径四、比与比例1. 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一.《去翻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1.《去翻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
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2.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安康成长。
二.《装满昆虫的衣袋》1.《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赞扬了法布尔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钻研精神。
《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
2.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表达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
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成就。
三.《变色龙》1.《变色龙》一课,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打量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从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描述了变色龙的特征。
提醒人们要保护动物。
2.“变色龙”比喻没有原那么见风使舵的人。
类似的三字俗语有: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四.《金蝉脱壳》1.《金蝉脱壳》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局部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
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
新-课-标-第-一-网2.“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
“三十六计”还有: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
3.歇后语列举: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扁担挑水——心挂两头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缺乏孙悟空闹天宫——打上前去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5、古诗词三首一、生字1、生字洛阳(榆树)(耳畔)(营帐)2、生词绿恐临聒故园3、多音字间——(jiān)中间人间(jiàn)间接间隔重——(chóng)重逢重复(zhòng)重量举足轻重还——(hái)还是还有(huán)还乡以牙还牙更——(gēng)更改更名改姓(gèng)更加更上一层楼二、主题以及重点句解析1、主题:《泊船瓜洲》描写了诗人停船瓜洲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乡,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
《长相思》描写了戍边的关内将士,在北方的风雪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全词于写景叙事之中,体现了浓烈的羁(jī)旅怀乡之情。
2、重点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离乡时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
看到春天满目新绿,想到春去还会回来,而自己离开家乡,归乡无期,思乡的愁绪如春天的草一样,滋生、蔓延起来。
当春风吹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充满了乡愁。
眼望千里明月,寄托自己的无限相思。
)(2)行人临发又开封。
(当捎信人就要上路之时,又匆匆拆开信封。
这个小小的生活细节充分显示出他对家书的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诗人通过对萧萧风雪的凄凉景色的描写,以及细腻哀婉的人物内心的描摹,表达了戍边将士深切的思乡之情。
)6、梅花魂一、生字1、生字(魂不守舍)(一缕)(幽静)(埋葬)(乡愁)(腮边)(甚至)(绸缎)(呜咽)(无所谓)(梳理)(衰老)(手绢)(华侨)(颇佳)(玷污)秉性(凉飕飕)(眷念)2、生词冷艳幽芳颇负盛名古玩不甚在意杭绸大抵骨气折节无所谓隆冬眷念3、多音字抹——(mǒ)抹黑抹杀(mò)抹不开mā抹布折——(zhé)折断折服(shé)折本(zhē)折腾二、近义词和反义词1、近义词:冰凉——冰冷爱惜——珍惜慈祥——慈爱稀罕——稀奇2、反义词:漂泊——定居偶尔——经常稀罕——平常宝贵——废物三、主题以及重点句解析1、主题:本文通过写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眷念之情,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点一、字词:1、近义词:稀罕稀奇郑重庄重骨气气节欺凌欺辱盛开开发姿态姿势悦耳动听干涸干枯浮现出现欣赏观赏2、反义词:漂泊定居偶尔经常稀罕平常郑重随片盛开凋谢成熟稚嫩仔细马虎完整残缺清澈浑浊浮现消失潮湿干燥3、多音字:(第5课)间:jian中间,jian间隔。
重:zhong重要chong重复。
还:hai还有huan归还。
更:geng更正,geng更加。
(第6课)抹:ma抹布,mo(三声)抹杀,mo(四声)抹不开。
折:zhe(一声)折腾,zhe(二声)折福折断,she 折本。
(第7课)鲜:xian(一声)新鲜xian(三声)鲜少挑:tiao(一声)挑剔tiao(三声)挑衅(第8课)娜:na安娜nuo婀娜扒pa扒手ba扒开缝:feng(二声)缝补feng(四声)缝隙钻:zuan(一声)钻研zuan(四声)钻石骨:gu(一声)花骨朵gu(三声)骨头提:ti提水di提防4、多义次:骨气:①刚强不屈的气概。
例:他宁死不屈,是个很有骨气的人。
②书法所表现的雄健的气概。
例:他的字写的很有骨气。
5、词语搭配:点缀风景/秋色/夜空/生活6、易混淆的形近字:祥衰欺抵凌络魄腮猬侨详哀期低陵洛魂鳃谓娇二、知识点1、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一共写了五件小事。
直接抒情:①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
②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
间接抒情:①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②临走送我墨梅图③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2、首尾呼应法(1)所谓首尾呼应,就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关照、呼应、前面讲的内容,后面要作出相应的交代。
给人感觉文章浑然一体。
(2)例:《梅花魂》开篇:故乡的梅花又开了。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结尾: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5 搭石一、生字组词汛:汛期汛情防汛秋汛夏汛潮汛访:访友访古访问访查采访拜访.鞋:鞋子皮鞋拖鞋凉鞋棉鞋运动鞋挽:挽起挽弓挽救挽留力挽狂澜隔:间隔隔音隔断阻隔隔岸观火懒:懒惰懒汉懒得好吃懒做稳:平稳沉稳稳重稳定十拿九稳惰:懒惰惰性怠惰懈惰衡:平衡均衡失衡衡量衡情度理协:协调协和协商协助齐心协力二、形近字汛(汛期)讯(喜讯)访(访问)仿(仿佛)懒(偷懒)赖(依赖)三、词语解释1.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2.绾裤:“绾”指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
“绾裤”就是把裤子挽起来的意思。
3.汛期:江河水位因降水集中、冰雪融化等季节性上涨的时期。
4.暴发:突然发作。
5.间隔: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6.谴责:责备;严正申斥。
7.懒惰: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
8.协调:配合得适当。
9.人影绰绰: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10.联结:结合(在一起)。
四、多音字处:chǔ(处置) chù(四处)背:bēi(背枪) bèi(背面)涨:zhǎng(涨价) zhàng(头昏脑涨) 当:dāng(当心) dàng(当作)间:jiàn(间隔)jiān(夜间)五、反义词谴责——赞扬懒惰——勤劳平稳——摇晃满意——不满容易——困难轻快——沉重六、近义词平整——平坦唯独——唯一谴责——指责懒惰——懒散难免——未免平衡——均衡协调——和谐大概——也许七、句子解析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含义: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
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八、俗语1得饶人处且饶人。
2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九、课文主题本文作者通过描绘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场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互爱互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一课地球的表面1、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面积占(71%)。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2、世界五大地形特点。
第二课地球的结构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2、岩浆岩:(玄武岩、浮石、花岗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所形成的。
3、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又称水成岩,是沉积物质经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4、变质岩:(大理石、板岩)在高温、高压等影响下发生变化形成的。
5、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答:地球内部充满着运动。
这些运动也使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
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第三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1、地面的震动,称为地震。
地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地壳的运动),当地下的岩层发生(弯曲、断裂、错动)等会引起地表的震动,就是地震。
2、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地震。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
3、地震发生时会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答:①岩层断裂、错动②公路毁坏③铁轨变形④山体滑坡、泥石流⑤房屋倒塌旧⑥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第四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1、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有:①形成火山岩小山②形成火山口湖③形成火山岛2、火山喷发的成因?答: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
地球内部充满着炙热的岩浆,这些岩浆不断的向上运移,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岩浆会顺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涌而出,从而形成火山。
3、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答:坏处: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比如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
好处: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产生矿产资源,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第四课风的作用1、戈壁滩的形成: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知识点1、易写错的字:慈祥、境遇、欺凌、衰老、低头折节、风欺雪压2、易读错的字词:京口瓜洲一水间( jiàn )秉( bǐng )性婀(ē)娜(nuÓ)波光粼(lín)粼干涸(hé)点缀(zhu ì)螃(páng)蟹(xiè)唱和(hè)潺(chán)潺流水分(fèn)外抹(mā)净低(dī)头折节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 游子指的是李白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枚)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已斑。
(刘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当你独自一人远离家乡,在人们欢度节日时你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时,你会吟诵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表达思乡之情。
4.春天来了,当我们身居异地时,可以引用王安石写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来表达自己思念家乡的感情。
5 古诗词三首1.《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但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借景抒情,《秋思》是叙事抒情,《长相思》是情景交融。
2.如果说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人了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秋风引起的,那么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4.“夜深千帐灯”既是词的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
5.“山一程,水一程”说明了征途的遥远艰难,“风一更,雪一更”突出了征途的环境恶劣。
6.《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北宋诗人王安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秋思》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张籍,他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长相思》是是一首词,作者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泊:停靠间:间隔水指的是长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吹绿还:回家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绿”可以换成“到”、“过”、“入”、“满”等字。
诗中用“绿”使全诗出神入化。
用“绿”,有春天的色彩感觉,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也有动感,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
2.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
3.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2.思想感情:“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选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3.《秋思》一诗写的是秋季,作者此时正在洛阳,见到了秋风,于是欲作家书。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每个住宿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1.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哪一个成语山一程,水一程(跋山涉水)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2.读《长相思》,你发现词人身在哪里心在何处你能感受到词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词人身在军旅途中,心在家乡,我能感受到词人的思念家乡和思念家人的思想感情。
3.“故园”是指故乡。
“声”指的是风雪之声,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感情。
6 梅花魂1.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为人们所赞颂,课文采用倒叙的写作方法。
作者:陈慧瑛。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3.题目中的魂,指的是精神。
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
墨梅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4.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常会有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送别时,外祖父泪眼蒙眬,外祖父三次落泪,表明了他眷恋祖国(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一大段围绕梅花分为三层:1.赞美不畏严寒的梅花精神。
2.顽强不屈的民族气节.3.外祖父对我的希望与教诲,教育我做梅花一样的人。
这段话的四个“俞”字写出了梅花不屈不挠的特点。
“秉性”是性格的意思。
文中梅花的秉性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即“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这段话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这里不乏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
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也没有变。
文中“旁的花”具体指的花有:桃花、迎春花“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中华民族中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像梅花这样的人我知道的还有:刘胡兰、文天祥。
在最后一句写到:“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我”为什么会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因为从外祖父的外貌中感受到了一位爱国华侨不能回国的痛心和对祖国深深的痴恋。
④“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
“我”害怕,是因为:外祖父发怒的样子吓到了我。
“我”奇怪,是因为:一向疼我的外祖父,竟然为了一副画而斥责我。
⑤课文中的“星岛”即新加坡,又称星洲、狮城。
⑥外祖父把墨梅图送给“我”,并对“我”谈论梅花,外祖父用意深刻:①希望“我”做一个有梅花秉性的人,做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②外祖父把自己的思乡情怀寄托在墨梅图上,随“我”回到祖国。
5.不甚在意:不太在意玷污:弄脏折节:屈服无所谓:谈不上,说不上骨气:坚强不屈的气节。
大抵:大多;大都。
愈……愈……:表示程度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加深,相当于“越……越……”。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北宋)秦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7* 桂花雨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
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作者:琦君1.为什么一闻到桂花香就会引起乡愁因为桂花是家乡的特产,桂花香是家乡生活中感受最粲的气息,因面桂花及其香气实际上浓缩着家乡的情思。
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这句话中“浸”字说明了什么“浸”字说明了桂花常年滋润着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生活得甜美与幸福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句话是母亲说的,表达了母亲的思乡之情。
8* 小桥流水人家作者:谢冰莹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故乡所有的居民都姓谢。
村庄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户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
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那些美好的印像,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第二单元知识点1、易写错的字:慈祥、境遇、欺凌、衰老、低头折节、风欺雪压2、易读错的字词:京口瓜洲一水间( jiàn )秉( bǐng )性婀(ē)娜(nuÓ)波光粼(lín)粼干涸(hé)点缀(zhu ì)螃(páng)蟹(xiè)唱和(hè)潺(chán)潺流水分(fèn)外抹(mā)净低(dī)头折节,切切故乡情。
( ) ,游子久不至。
( ) 游子指的是落叶他乡树, 。
( ) 明月有情应识我, 。
( ),春生江上几人还( ) 江南几度梅花发, 。
( )鸟宿池边树,。
(),低头思故乡。
,江清月近人。
,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
4.当你独自一人远离家乡,在人们欢度节日时你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时,你会吟诵诗“。
”来表达思乡之情。
4.春天来了,当我们身居异地时,可以引用王安石写的诗句“。
”来表达自己思念家乡的感情。
5 古诗词三首1.《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和。
但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秋思》是,《长相思》是。
2.如果说的乡愁是融人了满目的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引起的,那么诗人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勾起的,“”,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4.“”既是词的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
5.“山一程,水一程”说明了征途的,“风一更,雪一更”突出了征途的。
6.《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诗人 ,他是,《秋思》的作者是朝诗人,他与齐名,并称“”《长相思》是是一首 ,作者是代词人被誉为“”。
《泊船瓜洲》 , 。
泊:间:水指的是, 。
绿:还: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2.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
3.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从到,先经,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