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中草药配方
可防治鱼病的11种中草药介绍

可防治鱼病的11种中草药介绍
1、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D3克煎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白皮病、赤皮病及烂鳃病。
2、菖蒲:每亩水面用菖蒲和蓖麻各4?D5千克打碎成浆液状,略经浸泡后,将药渣和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
3、马鞭草:每100千克鱼用马鞭草与车前草各0.5千克,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取药汁拌米糖冷却后捏成团状投入食台,连喂5?D6天,可防治草鱼、青鱼肠炎病。
4、大蒜:每50千克鱼用大蒜头1千克,捣碎成汁,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D6天,可防治各种鱼的肠炎病。
5、蓖麻:每亩水面用蓖麻鲜叶或其嫩枝15千克,折成数段小捆后放在饵料台周围,连用2次,可防治鱼赤霉病。
6、马尾松:每亩水面用马尾松鲜叶15千克,研细对水25千克洒入池中;或按每5千克鱼用捣烂的马尾松针叶500克、食盐50克拌料喂鱼,可防治鱼赤皮病、烂鳃病和肠炎病。
7、柳树叶:每亩水面用鲜柳树叶10?D15千克,扎成捆放入水中,树叶烂后更换1次,可治草鱼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
8、生姜:按每亩水面用生姜6千克,枫树叶6千克,桑树叶1.8千克,樟树叶5千克,混合煎汁2小时,加猪血0.6千克、食盐1.2千克全池泼洒,可治草鱼细菌性烂鳃病。
9、辣椒:每亩水面用辣椒粉0.25千克,鲜生姜0.5千
克,加水10千克熬成辣姜汤,加入15千克冷水全池泼洒,可治鱼小瓜虫病。
10、烟叶:每亩水面用烟叶0.5千克,加水煮2小时,取药汁全池泼洒,可治鱼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
11、韭菜:每亩水面水深0.8米用韭菜2.5千克,切碎加食盐0.2千克,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5天,可治草鱼肠炎病。
鱼病防治中的中草药处方

治鱼病中药处方1、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3g煎汁,取液全池均匀泼洒。
也可将采集的新鲜五倍子叶以堆肥形式堆放在池塘一角,每667平方米用鲜叶15~20kg,10~12天后搅动池水1次,以后每月搅动1次,对防治草鱼赤皮、肠炎、烂鳃等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2、烟叶、茎:主治肠炎、烂鳃、赤皮病。
面积667平方米,水深1m的池塘用烟茎2~3kg或烟叶0.5kg煎汁,与发酵的兔粪10~15kg拌匀后撒施。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中草药具有药源广、成本低、疗效好、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作为“绿色渔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鱼类病虫害防治中。
现将部分中草药性能和用药验方收集至此,以供大家参考。
一、水产业常用中草药:1、铁苋菜:又名马菜、血见愁、蚌壳草、人苋。
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山坡、原野较阴湿的地方。
夏季采集全草可入药,味辛、苦、无毒;具有止血止痢、抗菌解毒等功效。
主要用于肠炎、烂鳃等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2、大黄:又名锦纹、将军、马蹄黄、黄良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根茎入药;抗菌谱广,抗菌力强。
主要用于防治肠炎、烂鳃、白头白嘴等细菌性疾病。
外用时先用氨水浸泡能提高药效;与硫酸铜合用,具协同作用,两种药物均可减量。
注意不能与生石灰等碱性药物合用,避免大黄降效。
3、黄连:又名鸡爪连、川连、味连、土黄连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状茎入药。
具抑菌、消炎、解毒功效。
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疾病。
4、黄柏:又名案木、聚皮、元柏。
落叶乔木。
以树皮入药。
有抑菌、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可防治草鱼出血病。
5、苦楝:又名楝树。
落叶乔木,生于山野、路边。
根、茎、叶、果均可入药,味苦、微寒,微毒;含生物碱、萘酚等物质,有杀虫、杀菌作用。
多用于防治寄生虫类疾病。
6、五倍子:又名百药煎、百虫仓。
为五倍子的蚜虫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叶上而形成的干燥虫瘿。
以叶上虫瘿入药,其杀菌能力强。
用于防治白头白嘴、白皮、赤皮病等细菌性鱼病。
7、大蒜:又叫大蒜头。
中草药防治鱼病效果好

中草药防治鱼病效果好1.防治出血病①每亩水深1米用大青叶1000克、贯众500克,加水5千克―7千克,煮沸10分钟―15分钟,全池泼洒,每20天用药一次。
②每50千克鱼种用大青叶150克、贯众100克、野菊花100克、白花蛇舌草100克磨粉拌饵投喂,每3天为一疗程,防治草鱼出血病效果较好。
2.防治赤皮病每50千克鱼种用金樱子嫩根(焙干)150克、金银花100克、青木香100克、天葵子50克磨粉或煎水去渣拌饵投喂,每3天为一疗程,对草鱼赤皮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防治肠炎病每50千克鱼种用千里光150克、地榆100克、大蒜头100克、仙鸽草100克磨粉拌饵投喂,每3天为一疗程,对草鱼肠炎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4.防治烂鳃病每50千克鱼种用土黄连150克、百部100克、鱼腥草100克、大青叶100克磨粉或煎水去渣拌饵投喂,每3天为一疗程,对草鱼烂鳃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5.防治鲢鱼、鳙鱼暴发性疾病每亩水深1米用贯众1500克切片,加开水5千克―7千克浸泡12小时,再加明矾500克、生石灰30千克化浆对水,全池泼洒,对防治鲢鱼、鳙鱼暴发性疾病有良效。
6.防治水霉病每亩水深1米用苦楝子(烤黄)1000克,碾粉用温水浸泡8小时,再加碳酸钠250克、食盐500克,对水,全池泼洒,即可见效。
7.防治鱼鲺、锚头鲺每亩水深1米用百部2000克切片,加水5千克―7千克煮沸10分钟―15分钟,对水,全池泼洒,不仅可杀死鱼鲺,还能杀死鱼鲺卵;用百部150克磨粉加白酒250克浸泡24小时,用药液拌饵投喂,可使锚头鲺脱落死亡。
8.防鼠、蛇害用狼毒块根100克阴干磨粉拌饵,放在养鱼水域旁诱杀老鼠,可避免老鼠伤鱼。
将寮刁竹50克、雄黄100克、蜈蚣7条,用250克白酒浸泡24小时,取药液100克喷洒在网箱架子及投放网箱水域岸边,可拒蛇于网箱之外。
常见鱼病防治中草药实用配方

②用武汉科 洋生物科技生产 的车
轮特杀 ( 苦楝 树提取液 ).5 / 02 mg L全池
泼 洒。
3 鱼类 蠕 虫病 .
① 每亩 l m水 深用大蒜 头 1 k + . g 2
生 姜 2 0 + 茯 苓 10 + 金 沙 藤 0g 土 5g 海 6 0 + 苏草 l g 合煎 水拌 米皮 糠 0g 紫 k混
起 。该病 常年可见 , 主要危害草 鱼 、 青 鱼、 团头鲂等 。
防治 配方 :
③发现 有病 ,全池 泼洒渔 经大黄
粉 末 , 立 方 米 水 体 用 4 , 用 3天 , 每 g连 同 时 每 lO g 食 鱼 用 青 黛 + 皂 + Ok 吃 芽 细
① 鱼 种 放 养 前 注 射 人 工 免疫 疫
型 ” 红 鳍 红 鳃 盖 型 ” “ 炎 型 ” 种 “ 和 肠 三
类型 。该病 流行 5月至 1 0月 , 主要危
害草鱼种及成鱼。 防 治配 方 :
②用 1%二 氧化 氯 03 / 0 . L全池 mg
泼 洒 . 同 时 内 服 三 黄 粉 2 0/O k 0 glO g吃
① 下池塘前 注射疫 苗。给鱼 种注
射 珠 江 水 科 所 生 产 的 草 鱼 出 血 病 疫
食鱼。
3 赤 皮 病 .
苗, 能够起到预 防作用 。
②在发 病季节 ,每亩水 深 1 每 m, 次用 生石灰 2 k 化 浆趁热 全池泼洒 , 0g
每隔 1 5天泼洒 1 . 次 能适 当控制 病情
的扩 散 。
该 病 病 原 体 是 由荧 光 假 单 胞 菌 引
治鱼病常用中药方

治鱼病常用中药方1、锚头蚤①每亩水深1.5米,用马尾松叶15公斤,苦楝树叶(果)8公斤,切碎熬汁50公斤,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②亩水深1.5米,用雷丸、石榴皮各400克,熬汁50公斤,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天。
2、鱼虱①每亩水深1.5米,用樟树叶15公斤,捣烂后加煤油1000克,兑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②亩水深1.5米,用乌桕叶20公斤,切碎熬汁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3、车轮虫①亩水深1.5米,用桉树叶20公斤,熬汁兑水100公斤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4天。
②亩水深1.5米,用苦楝树叶(果)、马尾松、樟树叶各5公斤,熬成汁50公斤,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4、指环虫①亩水深1.2~1.5米,用苦楝树叶(果)、辣椒各20公斤,切碎熬汁100公斤,加入食盐3公斤,搅匀后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②每亩水深1.5米,用辣椒20公斤切碎熬汁50公斤,加入肥皂沫350克,搅匀后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5、水霉病①亩水深1.5米,用五倍子2公斤,捣碎用75℃热水浸泡20小时后加食盐1.5公斤,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②亩水深1.5米,用菖蒲20公斤,捣烂加食盐1.5公斤,用人尿50公斤浸泡24小时后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6、鳃霉病①亩水深1.5米,用芭蕉芯30公斤,捣烂加食盐2公斤,浸入人尿50公斤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②亩水深1.5米,用艾叶20公斤,切碎加食盐3公斤,浸入人尿50公斤,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7、草鱼肠炎病①在饲料中添加2%的大蒜素,现配现喂,每天投喂1次,连续3天。
②在饲料中添加0.5%的“抗炎灵”(为穿心莲制成的中药片剂),每天投喂1次,连续3天。
③每50公斤鱼或每万尾鱼种用韭菜1.5公斤,捣烂加入大蒜素200克,食盐300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
8、草鱼烂鳃病①每亩水深1.5米,用鲜乌桕叶15公斤,捣烂用人尿(50公斤)浸泡24小时后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防治鱼病常用的中草药配方

防治鱼病常用的中草药配方中草药具有低残留、无污染、毒副作用小、药效时间长、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在防治鱼病中,使用中草药能大大降低药物残留,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实现绿色无公害养殖的目的。
此外,中草药具有药源广、花钱少、取材方便、药效奇特等特点,可降低养殖成本,甚至对某些用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的病毒性疾病,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一、常用配方1出血病。
①用辣蓼、鲜薄荷、板蓝根合剂,每亩水深1米,用鲜辣蓼、鲜薄荷各2-5千克,水煮后全池泼洒,再用板蓝根针剂,每亩深1米用5-10支(2毫克/支)稀释后全池泼洒,连用2天。
②每万尾鱼用425千克水花生,大蒜头和食盐各250克,米糠1~5千克,用打浆机将水花生、大蒜头和食盐一起打成浆后,拌米糠做成药饵投喂,连喂5天。
③每万尾鱼种用粉剂大黄0.5千克经煎煮或用热水浸泡过夜与饵料混合投喂,连喂5天。
2烂鳃病。
①用五倍子2-5克/立方米捣碎用水浸泡后全池泼洒。
②用6%蓖麻叶和40%辣蓼混合加工成粉末,每立方米水体用粉末50克,全池均匀泼洒,每天1次,连续2-3天。
3肠炎病。
①每50千克鱼用250克大蒜头(每5千克饲料再加200觅食盐)与饲料均匀拌合投喂,连喂3-6天。
②每50千克鱼用于水辣蓼125克,干铁苋菜125克,混合加水2-5千克煎煮2小时,煎汁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3天。
4赤皮病。
①每立方米水体用2-4克五倍子,煎汁全池泼洒。
②在水深1米池塘里,每亩用鲜蓖麻茎叶15千克,捆成几束放在食台周嗣浸泡,每次浸泡3-4天,连续数次。
5竖鳞病。
①50千克水加入捣烂的大蒜头250克,给病鱼浸洗数次。
②每亩用艾蒿根5千克,捣烂取其汁加石灰1-5千克,混匀后全池泼洒。
二、注意事项1中草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合理进行药种配伍,有效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避免因配伍不当而影响药物的使用效果。
2研究、开发的中草药制剂,应是易被鱼类吸收利用:适口性好:抗病力强;具有促生长作用;同时又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的无公害环保型绿色产品。
中草药可防治鱼病

中草药可防治鱼病用中草药防治鱼病,方便安全,成本低廉,效果也好。
可用来防治鱼病的主要中草药有;一、大黄。
按鱼塘每立方米水体用大黄2.5克-4克,每克加50克3%的氨水浸泡24小时,然后全池均匀泼浇,可防治鱼烂鳃病和赤皮病。
每百公斤鱼取大黄125克,黄柏、黄芩各50克,研碎后加500克食盐,拌入面粉1000克、麦麸5000克,用水和匀,制成药饵,连续投喂5天-7天,可防治青鱼病毒性出血病。
二、苦楝树叶。
每百平方米鱼池用鲜苦楝树叶5公斤,放入大锅中用火熬煮,待汁液冷却后,在水深1米时,向全池均匀泼浇,可防治鱼鳃鞭虫和车轮虫病。
三、樟树叶。
每百平方米鱼池用鲜樟树叶2.5公斤,捣烂后连同渣汁,加适量水搅匀,全池泼浇,可防治鱼虱病。
四、烟茎。
每亩水面用烟茎1.3公斤,切碎,放入锅中熬汁,然后,将烟茎汁加水混匀,进行全池泼浇,可防治草鱼烂鳃病。
五、烟叶。
按烟叶250克,加开水3公斤的比例,浸泡4小时-6小时后,连汁带渣全池泼浇,使池水浓度达到0.25ppm,每天泼洒1次,连续泼洒3天,可防治草鱼出血病。
六、鲜菖蒲。
每亩水面用鲜菖蒲6公斤,切碎,浸入10公斤人尿中6小时-8小时,然后,连渣带汁,均匀泼洒至鱼池中,每天1次,连泼2次,可防治鱼种白皮病。
七、鲜松树叶。
按每百公斤鱼用洗净的鲜松树叶3公斤,加食盐0.7公斤、大蒜0.3公斤,混合后粉碎成细末,拌入青料或精料投喂,每天上午9时或下午5时投喂1次,连喂3天,可防治鱼锚头蚤和中华蚤病。
八、仙鹤草。
每百公斤鱼用仙鹤草0.5公斤,加入适量的水,在锅中煮沸10分钟-15分钟,然后连滓带汁拌入米糠,并捏成团状,待冷却再喂鱼,可防治细菌性鱼病。
九、韭菜。
每亩水面用韭菜2.5公斤,切碎后加食盐200克,拌入饲料中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天,可防鱼肠炎。
十、柳树叶。
每百平方米鱼池用鲜柳树叶(带小枝的亦可)1.5公斤-2公斤,扎成小捆,堆放在鱼池进水口或食台附近的水中,当树叶腐烂时再更换一次,可防治鱼肠炎、烂鳃、赤皮并发症等。
中草药防治鱼病民间配方大全

中草药防治鱼病民间配方大全(一)防治草鱼病毒性出血病1、每万尾鱼种用鲜枫树叶500克加水煎沸30分钟,取汁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为一疗程。
2、每万尾鱼种用鲜枫杨树叶500克研成粉,用热水浸泡一夜,再拌饲料投喂,一次/天,连用5天后,接着用0.7ppm 硫酸铜全池泼洒,连用2天。
3、预防:在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1公斤大黄粉拌合投喂。
(大黄粉用热水浸泡12小时)4、在每100公斤饲料中加入“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1公斤、地榆粉100克,拌匀做成药饵每天投喂。
5、每100公斤饲料加入大蒜素1000克、食盐500克、鲜韭菜(捣烂)5000克,拌合做成药饵投喂。
6、每百公斤鱼,用马鞭草、水花生各250克,捣碎拌饲料投喂,2次/天,连用7天。
7、每亩水深1米,用大青叶1000克、贯众5000克,加水30公斤煎沸15分钟,兑水全池泼洒。
8、每亩水深1米,取干大黄2500克,用氨水2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
9、每亩水面用烟叶1000克,加水煮2小时,连汁带渣兑水全池泼洒。
10、每亩水深1米,夏枯草、甘草各2公斤,用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10公斤,取药液全池遍洒。
1次/日,连泼5天。
(二)草鱼细菌性赤皮病1、每亩水深1米,用枫树、枫杨树幼嫩枝叶各20公斤,分扎成若干小捆,分别投入池中,用石头压在水底,每三天翻动一次。
2、每亩水面用蓖麻鲜嫩枝叶15公斤,分扎成数小捆浸泡在饲料台周围水底,连用2次。
3、每亩水深1米用五倍子2公斤,捣烂并用热水浸泡12小时后,4、每亩水深1米用鲜菖蒲5公斤,捣烂用人尿4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加食盐1公斤,全池泼洒,1次/日,连续3天。
5、乌桕叶5公斤(方法同4)。
6、每亩水深1米,第一天用生石灰3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第二天用鲜苦楝树果5公斤磨碎后煎煮30分钟,兑水全池泼洒,连用2—3天。
7、每百公斤鱼用鲜地锦草、乌桕、青蓄各1000克、菖蒲3000克、辣蓼2000克,切碎煎汁拌饲料投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鱼病中药处方1、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3g煎汁,取液全池匀称泼洒。
也可将收罗的奇怪五倍子叶以堆肥情势堆放在池塘一角,每667平方米用鲜叶15~20kg,10~12天后搅动池水1次,以后每月搅动1次,对防治草鱼赤皮、肠炎、烂鳃等疾病有精良的结果。
2、烟叶、茎:主治肠炎、烂鳃、赤皮病。
面积667平方米,水深1m的池塘用烟茎2~3kg或烟叶0.5kg煎汁,与发酵的兔粪10~15kg拌匀后撒施。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中草药具有药源广、本钱低、疗效好、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等长处,被作为“绿色渔药”日益遍及地应用于鱼类病虫害防治中。
一、水产业常用中草药:1、铁苋菜:又名马菜、血见愁、蚌壳草、人苋。
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山坡、原野较阴湿的地方。
夏日收罗全草可入药,味辛、苦、无毒;具有止血止痢、抗菌解毒等成果。
重要用于肠炎、烂鳃等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2、大黄:又名锦纹、将军、马蹄黄、黄良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根茎入药;抗菌谱广,抗菌力强。
重要用于防治肠炎、烂鳃、白头白嘴等细菌性疾病。
外用时先用氨水浸泡能进步药效;与硫酸铜适用,具协同作用,两种药物均可减量。
细致不克不及与生石灰等碱性药物适用,制止大黄降效。
3、黄连:又名鸡爪连、川连、味连、土黄连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状茎入药。
具抑菌、消炎、解毒成果。
重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疾病。
4、黄柏:又名案木、聚皮、元柏。
落叶乔木。
以树皮入药。
有抑菌、解毒、消肿、止痛等成果。
可防治草鱼出血病。
5、苦楝:又名楝树。
落叶乔木,生于山野、路边。
根、茎、叶、果均可入药,味苦、微寒,微毒;含生物碱、萘酚等物质,有杀虫、杀菌作用。
多用于防治寄生虫类疾病。
6、五倍子:又名百药煎、百虫仓。
为五倍子的蚜虫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叶上而形成的干燥虫瘿。
以叶上虫瘿入药,其杀菌本领强。
用于防治白头白嘴、白皮、赤皮病等细菌性鱼病。
7、大蒜:又叫大蒜头。
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人工在旷野种植。
以鳞茎入药,味辛、性温,有用身分为大蒜素;具有广谱抑菌、止痢、驱虫及健胃作用。
常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烂鳃病及锚头蚤等。
大蒜有杀去世精子的作用,动物比力敏感,细致动物亲本慎用。
8、乌桕:又名油子树、白桕、木梓树。
落叶乔木,喜生旷野、河滨。
以果、叶入药,味辛、微温、无毒;有杀菌、消肿作用。
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鳃、白头白嘴等病。
9、地锦草:又名奶浆草、血见愁、铺地红。
一年生膝行草本,生在旷野、屋旁。
夏秋采全草入药;性味苦、平、无毒;具广谱抗菌、止血散风、清热解毒之成果。
用于防治肠炎、烂鳃等细菌性疾病。
10、菖蒲:又名水敛草、石菖蒲、石蜈蚣、白菖蒲等。
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善于水边湿地。
夏秋采根茎入药,味辛、温、无毒;有抑菌、抗真菌作用。
可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赤皮、烂鳃和水霉病等。
11、穿心莲:又名一见喜、苦胆草、四方草。
一年生草本。
全草入药。
有消炎、解毒之成果。
常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鱼病。
12、黄芩: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入药。
有抑菌、抗病毒、镇定、利尿解毒的成果。
可防治细菌性烂鳃、打印、肠炎、败血病等。
13、辣蓼:又名水蓼、辣蓼草。
一年生草本,长在湖边、沼泽地、田边。
夏秋可采全草入药;味苦、性辛、温、无毒;有杀虫灭菌作用。
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鳃、赤皮病、白头白嘴和寄生虫性鳃病、中华鳋、鱼虱等。
14、鳢肠:又名旱莲草、墨莲草。
一年生草本,生于田边、水边和湿草地。
夏秋季采全草入药,味凉、淡、无毒,具抑菌消炎之成果。
可用于防治细菌性鱼病。
15、枫:又名三角枫、枫树、枫香。
多年生落叶乔木,多生于山野。
采枝叶入药,味辛、平、无毒,有杀虫抑菌作用。
可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烂鳃、赤皮、疖疮病和杀灭青泥苔、水网藻。
16、马尾松:又叫枞树、松树。
常绿乔木,生于山间。
取枝叶入药,性苦、温、无毒;所含松节油、坎烯、二戊烯等有杀虫杀菌成果。
可用来防治鱼虱、锚头鳋等。
17、博落回:又叫号筒杆。
多年生草本,长在山野。
夏秋采茎叶入药,味辛、苦、寒,微毒;有杀虫、灭菌成果。
用于防治锚头鳋、鱼虱及细菌性烂鳃等病。
18、马齿苋:又叫马齿菜、酱板草。
一年生草本,生于旷野、路旁。
夏秋采全草入药,味酸、寒、无毒;有杀菌作用。
常用于防治草鱼细菌性肠炎病。
19、大青叶:多年生十字花料植物。
以叶入药,含大青叶素、靛苷等,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作用。
用于防治疖疮、腐皮、烂鳃等细菌性疾病。
20、仙鹤草:蔷薇科植物。
全草入药。
有止血和克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作用。
可用来防治草鱼出血病、赤皮、肠炎病等。
21、夏枯草:唇形科植物。
全草入药。
具清热散火、克制病毒的作用。
常用作防治病毒性疾病。
22、石榴皮:即石榴的干果皮。
其所含生物碱有收敛止泻、杀虫抑菌作用。
用于防治车轮虫、波豆虫、三代虫、线虫、绦虫病等。
23、槟榔:棕榈科槟榔树的种子。
以果实入药,所含生物碱有驱虫、抗病毒、真菌的作用。
可用于防治绦虫病。
24、青蒿:一年生菊科植物。
全草入药,所含青蒿酮等有驱虫、杀菌成果。
用于防治细菌、真菌性鱼病和蠕虫类寄生虫病。
25、艾叶:一年生菊科植物。
全草入药,叶内侧柏酮、杜松烯等物质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作用。
可防治出血、粘细菌引起的疾病及鱼类浮头、泛池的抢救。
26、乌蔹莓:又名五爪龙、母猪藤。
多年生蔓草,灌木丛中卷攀树枝等它物而生长。
以藤叶入药,有杀菌作用。
主治白头白嘴等鱼病。
27、蓖麻:又叫大麻子、红蓖麻。
一年生亚灌木,随处都有种植。
鲜嫩枝叶入药,有杀菌作用。
可共同防治草鱼三病。
28、流苏子:又名整鱼藤、青藤子、细叶藤。
蔓性灌木,喜生长在深山沟谷的灌木丛中。
以鲜藤叶入药。
可防治细菌性鱼病。
29、八棱麻:又名走马箭、走马风、陆英等。
多年生灌木,长在村边灌木丛中。
以茎叶入药,有杀菌、消炎成果。
常用于防治细菌性鱼病。
30、蛇莓:又名龙吐珠、三爪龙、蛇果草。
多年生伏地草本,喜生旷野、沟边。
全草可入药,具消炎灭菌作用。
可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病。
31、紫苏:一年生草本,野生于村边、路旁,多为人工种植。
茎叶入药,有消炎作用。
常用于防治肠炎病。
32、贯众:又名管仲。
多年生蕨类植物,多生长在树林、石边、墙脚昏暗处。
全草入药,有杀虫去毒之成果。
常用于驱杀虫症。
33、车前草:又名蛤蟆叶、田菠菜。
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田头地边。
全草可入药,含有车前草酸、车前甙,有消炎清热成果。
可用于防治肠炎等鱼病。
二、中草药施用方法1、投喂法:将奇怪中草药洗净切碎(捣烂),与精饲料拌杂后投喂;干药则切碎后煎汁,药汁同药渣一起拌饲料投喂。
2、泼洒法:将鲜中草药捣碎,用水浸泡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干药切(捣)碎后需煮出汁才气利用。
本措施用药量较大。
3、糖化法:把中草药和豆饼、玉米粉、稻草粉或麸皮混在一起,经发酵糖化后投喂,可改进中草药适口性。
4、浸泡法:将中草药系缚成束,沉放在进水口或食场相近浸泡,让浸泡出的药汁扩散全池,到达防病之目标。
三、中草药防治鱼病配方(一)防治草鱼病毒性出血病1、每万尾鱼种用鲜枫树叶500克加水煎沸30分钟,取汁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为一疗程。
2、每万尾鱼种用鲜枫杨树叶500克研成粉,用热水浸泡一夜,再拌饲料投喂,一次/天,连用5天后,接着用0.7ppm 硫酸铜全池泼洒,连用2天。
3、防备:在每100公斤饲猜中添加1公斤大黄粉拌杂投喂。
(大黄粉用热水浸泡12小时)4、在每100公斤饲猜中参加“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1公斤、地榆粉100克,拌匀做成药饵每天投喂。
5、每100公斤饲料参加大蒜素1000克、食盐500克、鲜韭菜(捣烂)5000克,拌杂做成药饵投喂。
6、每百公斤鱼,用马鞭草、水花生各250克,捣碎拌饲料投喂,2次/天,连用7天。
7、每亩水深1米,用大青叶1000克、贯众5000克,加水30公斤煎沸15分钟,兑水全池泼洒。
8、每亩水深1米,取干大黄2500克,用氨水2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
9、每亩水面用烟叶1000克,加水煮2小时,连汁带渣兑水全池泼洒。
10、每亩水深1米,夏枯草、甘草各2公斤,用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10公斤,取药液全池遍洒。
1次/日,连泼5天。
(二)草鱼细菌性赤皮病1、每亩水深1米,用枫树、枫杨树幼嫩枝叶各20公斤,分扎成多少小捆,分别投入池中,用石头压在水底,每三天翻动一次。
2、每亩水面用蓖麻鲜嫩枝叶15公斤,分扎成数小捆浸泡在饲料台四周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