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的生活习惯

合集下载

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欧洲人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充满情调和品味的。

他们注重品质,追求舒适和健康的生活。

在欧洲,人们喜欢悠闲的生活节奏,注重家庭和社交生活。

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也是其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他们喜欢品尝各种美食,尤其是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的美食文化被世界所称道。

他们注重饮食的品质和健康,喜欢搭配葡萄酒和美食,享受慢慢品味的过程。

此外,欧洲人也注重健康和运动。

他们喜欢户外活动,如骑自行车、徒步旅行和滑雪等。

在欧洲的许多城市,人们更喜欢步行或骑自行车,而不是开车。

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有益于健康,也有助于保护环境。

欧洲人对于艺术和文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喜欢参观博物馆、艺术展和音乐会,享受艺术带来的愉悦和启发。

欧洲的城市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气息,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老建筑的魅力,欣赏各种艺术品和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欧洲人的生活方式是充满情调和品味的。

他们注重品质和健康,喜欢悠闲的生活节奏,追求艺术和文化的享受。

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体现了欧洲人对生活的态度,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体验和感受。

美洲习俗

美洲习俗

加拿大加拿大人生活习性包含着英、法、美三国人的综合特点。

他们既有英国人那种含蓄,又有法国人那种明朗,还有美国人那种无拘无束的特点。

他们热情好客、待人诚恳。

他们喜欢现代艺术、酷爱体育运动,尤其是冬季冰雪运动。

加拿大是世界上驰名的“枫叶之国”。

枫叶点缀了加拿大的国土,加拿大人民对枫叶产生了极其深厚的感情。

他们视枫叶为国宝和祖国的骄傲;还把枫叶喻为友谊的象征。

他们还偏爱白雪。

他们视白雪为吉祥的象证。

常用筑雪墙、堆雪人等方式来助兴。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防止邪魔的侵入。

他们特别喜欢客人赞扬他们美好的国家和勤劳智慧的人民。

加拿大因纽特人(爱期基摩人),性格乐观、慷慨大方、友善和气、喜欢说笑。

他们异常好客,被喻为是世界上“永不发怒的人”。

在教堂,男性着深色西装,打领结,女士则穿样式庄重的衣裙。

在参加婚礼时,男子或穿着西装,或穿着便装,穿便装时不打领带。

妇女则不宜打扮得过份耀眼,以免喧宾夺主,更不宜穿白色或米色系列的服装,因为象征纯洁的白色是属于新娘的。

在日常生活中,加拿大人着装以欧式为主。

上班的时间,他们一般要穿西服、套群。

参加社交活动时往往要穿礼服或时装。

在休闲场合则讲究自由穿着,只要自我感觉良好即可。

加拿大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惯行握手礼。

亲吻和拥抱礼虽然也是加拿大人的礼节方式,但它仅适合于熟人、亲友和情人之间。

与美国公民相比,加拿大较为保守。

见面与分别时握手是合宜的。

在加拿大大多地方都要求遵守时刻。

招待会在多在饭店或夜总会举行。

如果你在私人家里受到款待,礼貌的做法是给女主人带去鲜花或送去鲜花。

不要送白色的百合花,它们是与葬礼联系在一起的。

在谈话中不要偏袒分裂主义——把加拿大分成讲法语和讲英语的两个国家。

加拿大人以自己的国家为自豪,反对与美国作言过其实的比较。

谈到肯定成绩的事例并对加拿大人民及其国家给予好评是最受欢迎的。

加拿大人在社交场合介绍朋友时,手的姿势是胳膊往外微伸,手掌向上,手指并拢,不用手指来指人。

肯尼亚的日常生活礼仪

肯尼亚的日常生活礼仪

肯尼亚的日常生活礼仪相见礼仪肯尼亚人很讲礼貌,朋友见面必须打招呼,点头致意或行握手礼,还要加一连串的问候语。

肯尼亚有尊敬老人的良好社会风气。

他们见到年长的外国人,要鞠躬致意,用敬语问候,然后毕恭毕敬为客人让路。

女性见到外国人,一般行半跪腿礼。

肯尼亚社会交往中,十分讲究称谓,他们认为得体的称谓是一个人的修养体现。

对肯尼亚人可称为“先生”、“女士”、“小姐”等。

肯尼亚等级观念明显,他们对那些有身份、有地位者将其职衔、官衔、学衔等与“先生”、“小姐”连起来称呼。

在他们认为,直呼其名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肯尼亚马萨伊族人的迎客习俗十分罕见——吐唾沫迎客。

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主人便领着一家大小立在村口迎客,个个面露笑容,十分高兴。

家庭中年长者,走到客人面前,出其不意地准确地向客人脸上连吐三口唾沫,以示欢迎和祝福。

拜访礼仪肯尼亚人非常好客,亲朋好友到家,主人总是热情招待,拿出最好的东西让客人吃。

如果客人对主人的食物一点不吃,则被认为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临别时主人还要送一份礼物给客人,这时客人一定要收下,并要表示感谢。

外国人到肯尼亚朋友家中拜访,需事先联系,准时抵达。

迟到或违约都是失礼的,主人对此很难谅解。

去做客访问时应带一样小礼物,例如曲奇饼干或糖果之类。

除了表示慰问之外,一般不要送鲜花。

餐饮礼仪肯尼亚人的主食有米饭、烙饼、面包、甜食等。

副食有肉类、鱼类、禽蛋、各种蔬菜、水果。

肯尼亚盛产茶叶、咖啡,这也是肯尼亚人喜欢的饮料。

他们也保有手抓饭的习俗。

在肯尼亚,公务交往或商业宴请,一般在大饭店吃西餐。

服饰礼仪肯尼亚人喜欢穿色彩鲜艳的服装,他们的民族服装宽大凉爽。

肯尼亚人大多喜爱动物,妇女们多喜欢用兽状装饰物。

马塞族人以大耳垂为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从幼时就将双耳穿洞,戴上重型耳环。

肯尼亚人的日常风俗习惯:1、在肯尼亚勿谈肤色问题,所有的语方言行为都不可早犯国旗和总统。

他们部族意识强烈,排外情绪强。

肯此亚有9个天然动物园,从事狩猎行时要严守规定。

新加坡风俗习惯及文化特色介绍

新加坡风俗习惯及文化特色介绍

新加坡风俗习惯及文化特色介绍新加坡的华人主要来自广东、福建、上海和海南等地。

新加坡籍商人一向有勤奋、诚实、谦虚、可靠的美德。

与新加坡人谈判,不仅必须以诚相待,更重要的是考虑给对方面子,不妨多说几句“多多指教”、“多多关照”的谦言。

值得一提的是,与海外华人进行贸易,采用方言洽谈,有时可以起到一种独特的作用。

碰上说潮州话的商人,首先献上一句“自己人,莫客气”的潮州乡音,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其他象粤语、滇语等同样有助于谈判的进行和成功。

在新加坡,进清真寺要脱鞋。

在一些人家里,进屋也要脱鞋。

由于过去受英国的影响,新加坡已经西方化。

但当地人仍然保留了许多民族的传统习惯,所以打招呼的方式都各有不同,最通常的是人们见面时握手,对于东方人可以轻轻鞠一躬。

新加坡人接待客人一般是请客人吃午饭或晚饭。

和新加坡的印度人或马来人吃饭时,注意不要用左手。

到新加坡人家里吃饭,可以带一束鲜花或一盒巧克力作为礼物。

谈话时,避免谈论政治和宗教。

可以谈谈旅行见闻,你所去过的国家以及新加坡的经济成就。

由于新加坡居民中华侨多,人们对色彩想象力很强,一般对红、绿、蓝色很受欢迎,视紫色、黑色为不吉利,黑、白、黄为禁忌色。

在商业上反对使用如来佛的形态和侧面像。

在标志上,禁止使用宗教词句和象征性标志。

喜欢红双喜、大象、蝙蝠图案。

数字禁忌4、7、8、13、37和69.新加坡独立前,四面野草丛生,蚊蝇遍地。

26年后的今天,被誉为“美丽的花园城市”。

旅游业十分发达,每年到这里观光的游客达四五百万。

在高层建筑物之间,都留有较大的空地布置绿化,设有花架、花坛,并广植花草。

因此,市区地面除了柏油马路和铺砖的便道以外,均以花草木覆盖,可以说做到了“黄土不见天”。

北京商务旅游品牌服务提示新加坡除了园林绿化举世瞩目外,城市环境卫生也很出色,空气清新宜人。

市内街道非常清洁,马路上根本看不到垃圾,就连建筑物上也极干净,确是一尘不染。

街头严禁乱扔烟头及杂物,乱扔纸屑、烟头罚500新加坡元。

外国人的生活方式

外国人的生活方式

外国人的生活方式
外国人的生活方式与我们国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的生活节奏更快,更注重个人的时间和空间。

在外国人的生活中,工作和生活是分开的,他们很注重工作之外的生活品质,喜欢在周末和假期里去旅行、参加社交活动或者是享受自己的个人时间。

外国人注重健康生活,他们会定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身心健康的平衡。

他们会选择骑自行车、跑步、健身等方式来保持身体的健康,而不是坐在家里看电视或者是泡在网上。

外国人的社交生活也很丰富多彩,他们喜欢和朋友一起聚餐、聚会、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他们会利用周末的时间去酒吧、音乐会、电影院等地方,享受社交的乐趣。

另外,外国人对于个人空间和自由度的追求也很强烈。

他们喜欢独立生活,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他们会选择独自居住,享受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不习惯过多的干涉和约束。

总的来说,外国人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个人的品质和自由,他们会选择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社交和个人空间。

这种生活方式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德国人有哪些风俗习惯

德国人有哪些风俗习惯

德国人有哪些风俗习惯德国人的风俗习惯1、啤酒当饮料喝“德国的未成年人不能买酒,在超市时,就会有小朋友找我们帮他们买酒,虽然知道是违法的,但我们有时也就帮一下啦。

次数不多,还没有被逮到过。

哈哈!”跟国内喝酒不一样,德国这边其实不流行喝醉的,也不靠喝酒联络感情,就是喝饮料,也会礼貌地碰杯。

“平时看球的球迷也会喝酒,在体育场外面拿瓶啤酒,如果开心的话会请外国人一起喝酒,然后宣传他们的球队。

有很多老牌的餐厅都有自家的特色酒,贝克啤酒,貌似挺受欢迎的,基本类似青啤在国内的地位。

慕尼黑的啤酒节,其实跟青岛的差不多。

比我们那有意思的就是外国人会在街道和广场上搭很多舞台,有音乐表演,大家喝了酒就很high,有时候会拉着陌生人跳舞,他们比我们开放。

”2、买土豆还送说明书严谨是德国人的另一个身份标签。

“比方说,你送给他一包茶叶,他会问你,一次泡几克,多少水。

让我很无语。

有一次,我在德国人家里做蛋糕。

她有专门称重量的电子秤,各种配料精确到毫克。

还有一次,我和朋友去市场买了5个土豆。

没想到,土豆全用纸袋子包着,然后卖菜的人还塞了一张说明书,告诉我们土豆可以怎么煮,怎么炸之类的。

我真的都被雷倒了。

”3、瓜子在德国是给宠物吃的在德国吃很简单,正餐也就是一块肉、一堆煮土豆、一些配菜,类似于腌白菜萝卜丝之类的。

“回国后,有时吃个面包,就很奇怪怎么这么软。

因为欧洲的面包大多是硬硬的、酸的、干的。

”“德国这边的零食,就是些薯片、妙脆角啥的,跟我们也差不多。

不过,像瓜子吧,这边好像是给宠物吃的。

我在宠物食品店看到,是给鹦鹉吃的。

像坚果类的东西,花生啊,夏威夷果啊,核桃啊,都是剥了皮的。

”4、一日三餐德国和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一日三餐。

早餐一般在七点,午餐一点,晚餐七点。

有的地方午餐和晚餐之间喝午后咖啡,吃蛋糕。

与中国的饮食习惯不同,德国人最讲究、最丰盛的`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

在旅馆或政府机构的餐厅,早餐大都是自助形式,有主食、肉类、蔬菜、饮料、水果等,不仅品种丰富,且色香味俱佳。

美国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俗

美国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俗

美国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俗美国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俗美国人有哪些习惯?它们的风俗?有哪些禁忌?以下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美国人的风俗习惯介绍,以供参阅。

美国人的风俗习惯(请客吃饭篇)美国人性格外向,热情直爽,不拘礼节,他们的风俗礼仪存在着许多与众不同之处。

美国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国家,各种活动都按预定的时间开始,迟到是不礼貌的。

同美国人约会联系简单,打个电话,对方会很高兴地同意在尽短的时间内见面。

美国人也有礼尚往来的习惯,但他们忌讳接受过重的礼物,一则是美国人不看重礼品自身的价值,二来法律禁止送礼过重,从家乡带去的工艺品、艺术品、名酒等是美国人喜欢的礼物,除节假日外,应邀到美国人家中作客甚至吃饭一般不必送礼。

美国社会有付小费的习惯,凡是服务性项目均需付小费,旅馆门卫、客房服务等需付不低于l美元的小费,饭店吃饭在结帐时收15%小费。

美国人请客吃饭,属公务交往性质多安排在饭店、俱乐部进行,由所在公司支付费用,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才邀请到家中赴宴。

美国人的食物因地区、民族不同而种类繁多,口味各异,汉堡包、“热狗”、馅饼、炸面圈以及肯德基炸鸡等都是风靡世界的食品,但美国人待客的家宴则是经济实惠、不摆阔气、不拘泥形式的。

通常的家宴是一张长桌子上摆着一大盘沙拉、一大盘烤鸡或烤肉、各种凉菜、一盘炒饭、一盘面包片以及甜食、水果、冷饮、酒类等。

宾主围桌而坐,主人说一声“请”,每个人端起一个盘子,取食自己所喜欢的菜饭,吃完后随意添加,边吃边谈,无拘无束。

美国人将请客人吃顿饭、喝杯酒或到乡间别墅共度周末作为一种交友方式,并不一定要求对方做出报答,如有机会请对方到自家吃饭就可以了。

吃完饭后,客人应向主人特别是女主人表示特别感谢美国人的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篇)美国人在吃午餐和吃晚餐之前,通常要喝点鸡尾酒,但在加利福尼亚州,人们大都喝葡萄酒。

同时,在吃主食之前,一般都要吃一盘色拉。

炸蘑菇和炸洋葱圈可作为开胃食品,牛排、猪排和鸡(腿)为主食,龙虾、贝壳类动物以及各种鱼类,甚至包括淡水鱼被统称为海鲜。

美国人的风俗习惯

美国人的风俗习惯

39 姓名:陈治华学号:070690302班级:服设0701学校:东华大学风俗礼仪之——国外篇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居家过日子的美国人买的食品都简单。

一袋面包,—罐饮料,一袋胡萝卜,几只洋葱,偶而也有人买一盘牛肉的。

他们极少用调味品,用得最多的是沙拉油。

美国的餐馆一般规模不大,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而且食品种类并不很多。

有人总结美国饭的特点,一是生,牛排带血丝,二是冷,凡是饮料都加冰块,三是甜,这当然是中国人依自己的口味作出的评判,不过倒也切中要害。

事实上,美国人吃饭注重的是营养,而不是口味,一般美国人也不大会做饭。

在美国城乡,咖啡店(兼营冰滇淋)、麦当劳快餐店比比皆是,前者恰似中国四川的茶馆,后者很像中国河南的面馆。

到咖啡店,喝一杯咖啡一个多美元,吃一碟冰淇淋二三美元,边吃边聊,十分惬意。

美国的冰淇淋堪称一绝,有各式各样的,上面还撤满了脆香的果仁,十分好吃。

麦当劳店更是别具一格:远远望去,不论何时何地的“麦当劳”店都有三面旗子在显眼处飘扬,一是美国国旗,一是州旗,一是店旗。

不论哪儿的麦当劳店部生意兴隆,一份三明治或热狗,一袋土豆条或爆米花,一杯饮料,加起来才3.99美元(美国商品标价都这样,以零点九九结尾,决不凑整数,这说明美国商人的精明),何况饮料喝完了再添可不付饯。

更有趣的是暑假期间,店里都是雇用一群十二、三岁的女学生,那满脸稚气认真干活的神态,令人喜爱。

若遇到假日,顾客较多,这帮女孩身着制服,头带运动帽,还带上一付耳机外加一只小话筒,不时地与操作问联络,那认真的劲头好像海湾战争时的多国部队总司令在指挥一场战斗。

人们最爱吃的是牛排或猪排,大块的牛排多为150克有余。

司机—农场在美国,顾客往往自己驾驶着汽车进入农场,随意采摘西红柿、黄瓜、苹果、草莓、玉米等瓜果蔬菜。

这种农场,俗称"司机农场"。

在这种农场所买到的果品青菜,不仅新鲜可心,而且价钱低廉。

农场主的这种经销方式,既节省采摘成本,又省去中间商的获利,同时还备受顾客欢迎,可谓"一石三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人的生活习惯
一、守时
外国人认为时间是生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对时间的看重,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因此,一定要守时,不能迟到。

如果要迟到或缺席,一定要提前打电话说明事由。

二、提前预约、有计划
外国人做事很有计划,今年就把明年的机票定好了。

这星期已把下星期的事提前安排妥当。

因此如果我们邀请他们来家里或要他们做事,一定要提前预约。

不能临时告诉他们要做什么事。

有一位外教告诉我,他曾经在中国某著名大学授课,经常系里中午突然通知他下午要开会。

他说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中午才告诉他下午要开会。

系里说中午才决定的。

可是他早就安排好了下午的日程,经常搞得他不知该怎么办。

如果没有预约,贸然就去外国人家拜访,会让外国人难堪。

因为他们不愿没有准备地迎接客人。

三、守信
外国人答应的事,一般都会认真履行.除非有特殊情况。

所以跟外国人交往,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去做,他们很重视自己的信誉。

反过来,如果我们答应的事而不去做,外国人就会认为这样的人不可信。

一旦认为不可信,他们就不会与这样的人交往。

他们对法律、制度很敏感、很认真。

因为在他们的国家是以法律和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

与外国人经商时,一定要注意合同、合约的内容。

一旦签约,就要尽全力遵守。

如果不遵守规定,就会永远失去这个客户。

外商若认为你是个守信、值得交往的人。

即使你的报价比别人高,他们也会一直忠诚的与你合作。

他们认为信誉高于眼前的利益,长久地合作关系更为重要。

四、诚实
初次与外国人打交道,他们都会很信任对方。

如果发现被对方欺骗,信任的关系就结束了。

他们常说,第一次被人骗也就罢了,再一次被人骗自己就是傻子。

有一次在新天地,一个学生请假说要去西藏,后来老师们发现他还在学校后花园打篮球。

个个都非常吃惊,怎么可以这样撒谎呢?在对外商业活动中,诚实是极为重要的品质。

与一个外国客户建立关系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们要反复考察,认定是否可以长期交往。

因此要十分珍惜这样的商业伙伴关系,不要因为一点不诚实的行为,毁掉了合作的机会和长期的利益。

五、说话、做事要认真
外国人对别人讲的话很认真。

例如,不随便讲客套话,“来我们家玩吧”,他们马上就问“今天晚上去你家吗?”很久以前我的美国朋友告诉我说,中国人问他们“你吃饭了没有?”他们就想:什么意思?为什么关心我吃饭了没有?你要请我吃饭吗?外国人对原则和规定很认真。

有了规定就一定要执行。

不像中国人讲人情。

比如,学校规定旷课三次学生就被开除,不参加毕业考试就没有毕业证书等。

无论平常师生关系多么亲密,到时候一定照章办事。

不是他不爱你,不喜欢你,而是规定就是规定。

开除完后,仍然是朋友,这一点中国人可能很难接受。

六、注意细节
注意细节也是认真态度的表现。

中国人有时做事不注意细节,把外国人气的发昏。

比如,安装橱柜的师傅来了,上面的橱柜没有吊平,是斜的。

外国人说:“没有平,”师傅说:“平了。

”老外用尺子一量,差了两公分,“两公分啊!”而中国人说,“只有两公分呀!”
有一家美国投资公司的老总,让一个中国人给他做调查。

因为他们想买一栋写字楼。

说,“请你调查这栋写字楼里有多少家公司。

”调查人回来说:“大约100家。

”之后这个老总不放心,又亲自去调查,发现是150家。

他对调查人的工作如此粗略大大吃惊,心想:100家和150家相差多远呀!就这样一件小事都办不好,还有什么可以指望的呢!
还有一家外企人事主管曾经告诉我,说有很多人寄简历给她的公司。

想应聘的人一大堆。

许多人的简历连看都不用看就会被淘汰。

一看他(她)用的什么纸,就知道此人做事多么不认真。

也就别指望有工作机会了。

没有见面之前,简历就代表我们自己的形象。

连自己的简历和形象都不认真。

也不可能指望公司会给我们什么责任和工作的机会了。

七、直接沟通
外国人对你有意见会直接告诉你。

他们非常直接、直爽,甚至有时不顾人的情面。

如果你对外国人有意见,也要直接告诉他(她)。

千万不要在背后议论,或跟别人讲。

他们会觉得非常伤害。

有一次,一些学生对某老师的课有一些意见。

他们不是直接跟老师谈,反而联名写信要告诉校方领导。

这位老师感觉非常受辱,完全不能接受。

他们认为这是完全的不尊重。

八、对自己的事负责
外国人从小到大受的教育与中国人很不同,他们很独立,对自己的事负责。

比如,大家一起去餐厅吃饭,除非他告诉你他要请你,否则他就会自己买自己的食物,自己付自己的帐。

有时中国觉得很奇怪,两人走在大街上,他怎么就自己给自己买瓶水,也不给你买。

反而认为这人是不是很自私。

其实这跟自私没有关系。

在他眼里,他对自己的事负责,你对你的事负责。

九、饮食习惯
外国人一般不吃内脏和血。

他们喜欢鸡肉、牛肉,以及饼和面食之类的。

味道接近西餐的味,如糖醋鸡块、宫暴鸡丁、柠檬鸡块、铁板牛柳、西兰花、荷兰豆、生菜、拔丝苹果。

有些外国人喜欢吃辣的。

喜欢中国的川菜。

外国人不会挑鱼刺。

外国人在餐厅吃饭喜欢安静,吵闹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吃饭时不要发出声音。

不要嘴里有食物还在讲话。

千万不要当众剔牙。

公众场合不要吸烟。

有些讲究的外国人,喜欢用公筷、公勺。

不喜欢大家的筷子和勺都在一个盘子里夹菜,因为有不卫生,互相传染疾病之嫌。

十、外国人忌讳的事情
·打听别人的薪水和收入-----工资薪水是别人极隐私的事,决不要打听别人的收入、挣多少钱之类的事。

如果想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可以问:美国中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是怎么样的?千万不要问你一个月挣多少钱?·体重-----外国人对自己的体重极为敏感,中国人常常说:你长胖了,你回国吃的很好之类的问候话。

在他们听起来特别难受,心想:我又长肥了,我的肚子太大了,我真难看。

·年龄---- 不要随便打听他们的年龄,除非他们自己愿意告诉你。

如果他让你猜,千万别往年龄大的方面猜。

人人都想自己年轻,不想自己那么老。

·说话保持距离---- 与外国人讲话,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千万不要靠得太近。

因为距离表明你跟他的关系,只有夫妻,或男女朋友,才能靠那么近。

·拥抱亲吻
外国人大都喜欢拥抱,甚至亲吻。

这只是一般的礼节,就像中国人握手一样。

这不代表他(她)对你有什么特殊的意思。

千万不要误会。

·摸孩子的头
中国人特别喜欢小孩子,喜欢摸小孩子的头和脸,表示亲近、亲热、喜欢。

外国人正好相反,他们不喜欢别人摸他们孩子的头和脸,也不喜欢别人谈论他们是否给孩子穿的衣服够不够。

中国人表示关心,而他们却想:这是我的孩子,你什么意思?难道你认为我对我的孩子不负责任?许多刚来中国的外国人不理解中国真正的意图,其实这只是文化的差异。

·不要盯着外国人看
许多中国很少看见外国人,常常围着他们,瞪着眼看。

外国人刚来中国极不适应,甚至觉得太无礼了。

为什么瞪着眼看着我们,难道我们是怪物吗?
·不要问别人为什么不结婚
婚姻是别人的私事。

中国人喜欢关心别人的婚姻状况,特别是那些没有结婚的人。

在外国人心里,那是自己的私事,请不要随便打听别人的私事。

他(她)结不结婚与你没关系。

十一、公共道德
·不随地吐痰
若要吐痰,请吐在卫生纸里,包起来,扔在垃圾桶里。

·不乱扔垃圾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干净的城市,乱扔垃圾会被罚上千元新币,甚至没收房产。

清洁干净是文明程度的象征。

·马桶要冲干净
用完马桶一定要冲洗干净。

·不插队
在外国人眼里,插队行为是对所有排队人的不尊重。

人人都应排队,并且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十二、不要按中国人的思维来判断,要多沟通
有时外国人做事我们不明白、不理解,但不要轻易下结论,或者感觉自己被冒犯了。

由于我们的文化不同,他(她)做的同样的事情,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意思,而按照他们文化完全是另一种意思。

因此不要匆忙下结论。

他(她)讲这种话、做这样的事就是这个意思,双方引起误会。

应该多提问,多交流。

明白他们的真正意思,也要帮助他们明白中国人的感觉。

有时,外国人会无意伤害中国人,中国人也会无意伤害他们。

彼此应该多交流,多站在他们的文化或立场来想事情,很多时候就能化解误会,反而学习欣赏彼此的不同,建立真正的友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