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代蛋种鸡各阶段饲养管理重点

合集下载

种鸡管理

种鸡管理

父母代鸡的饲养管理对于父母代鸡的饲养管理我们需要控制公鸡及母鸡的体重,根据各品种种鸡的饲养管理手册(体重控制除外),为了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更好的适应种鸡生长,我们需要了解种鸡在各个周龄的基本生长情况及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情况:0-21天(0-3周) 主要发育免疫系统:Supply Organ(如肺、心脏)、羽毛、骨骼,这段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喂料均匀、料位充足且分布均匀,要在恰当的时间使用正确的疫苗,还要采用充足且均衡的光照强度;21-56天(3-8周) 骨骼生长完成85%,按正常来说,骨骼生长完全要到第84天。

在这段时间,除了骨骼生长外,肌肉、肌筋也同时生长。

这个阶段的体重均匀度应该达到80%,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目标,那么在第28天(4周)时就应该进行选鸡,按体重分群饲养,完成选鸡的时间应不超过第56-63天;77天(11周) 此时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如:睾丸(Testis)及卵巢(Ovary)),此时应该挑选出公、母鉴别错误的淘汰掉;105-161天(15-23周) 性激素(Sex Hormone)在这段时间增长较快(主要是在140-161天),此段时间过后就会有性成熟(Sexual Maturity) 的表现。

此段时间要注意公鸡、母鸡的体重,当母鸡累积能量不低于23,000大卡时,或者当鸡胸达到"U"型时可以使用光照刺激;161-210天(23-30周) 生殖器官发育完全达到性成熟阶段(第210天) ,此段时间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公鸡、母鸡的饲料,需要控制从生长期过渡到产蛋期的体重,不要过肥。

母鸡饲养管理母鸡饲养程序如何安排饲养,使鸡能够有较高的体重均匀度,而无需挑选鸡:鸡的体重均匀度非常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产蛋效率。

按照目标,第28天(4周龄)时的体重均匀度应该达到80%,必须从第1天接鸡时开始就安排很好的管理,光照强度要达到30Lux,并且光照要均匀。

为使每只鸡都能够看到饮水及采食的地方,要安排好光照的时间,第1周龄时为23小时/天,一周龄后减到12小时/天。

现代AA~+父母代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现代AA~+父母代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1 . 体 重 生长模 式 2 公 鸡 早 期 生 长 良好 很 重 要 。
公 鸡 只 占整个鸡 群 的 1 %左右 ,但 对鸡 群 生产性 0 能 的影 响 却 占到 5 %,公鸡 质 量差 表 明整个 鸡 群 0
的 生 产 性 能 差 。 管 理 种 公 鸡 的 目的 是 饲 养 足 够 数
品 鸡 的 生 长 速 度 越 来 越 快 ,从 而 对 种 鸡 的 生 产 性 能 ( 括 产 蛋 率 和受 精 率 ) 成 一 定 的 影 响 。 管 种 包 造 尽
期 , 器 官快 速 发 育 , 重 快 速 增 加 ;5 3 性 体 2 ~ 0周 性 器官 继续 发育 ,O周 达 到体成 熟 ;5 4 3 3 ~ 0周 以后 睾 丸开始 萎缩 , 殖性 能开始 下 降 。 繁
化、 心血 管 、 免疫 等 系统 、 毛 和骨 骼 的最佳 发 育 羽
阶 段 ; ~ 0周 是 肌 肉 、肌 腱 、韧 带 的 快 速 发 育 阶 6 1
收 稿 日期 :o 2 0 — 2 2 1— 3 1
13 睾 丸 的 生长 发 育 睾丸 发 育 ( . 包括 精 液 、 精
子 的数 量 和质 量 )的好 坏与 育成 期体 重 增 长及 饲
产 蛋 阶 段 产 下 最 多 的 受 精 蛋 。 高 质 量 意 味 着 公 鸡 在 整 个 生 产 阶段 具 有 维 持 高 受 精 率 的 潜 力 ;充 足
少 。 当 的体重 和增重 对公 鸡 的性 成 熟 、 适 睾丸 的发 育 和 维持非 常重 要 , 如表 1和表 2 。公鸡体 重 和周 增 重 曲线都 会 影 响 骨架 和睾 丸 的 发育 及 大 小 , 而 睾 丸 大小和 重量 与精 子生产 直接 相关 。

父母代蛋种鸡雏饲养管理要点

父母代蛋种鸡雏饲养管理要点

父母代蛋种鸡雏饲养管理要点作者:任艳娥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1期一、鸡舍的消毒鸡雏到之前一周需对雏舍及舍内所有器具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全舍密闭熏蒸消毒,不留死角。

鸡雏到前一天应开窗或换气扇降低舍内熏蒸时药物的浓度,减少对饲养人员及雏鸡眼黏膜的刺激。

二、先饮水后开食先给鸡雏饮用凉白开配制的8%的糖溶液,有条件的鸡场也可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以减少转运各个环节中产生的应激反应,从而降低死亡率。

最初两天饲喂的饲料为泡软的破碎玉米或小米,将其均匀的撒在鸡笼底部的垫纸上,勤喂勤填,保持新鲜。

第三天开始可喂易消化吸收的颗粒料,三周后可改喂营养平衡的粉料。

三、合理的温湿度适宜的生长环境是饲养雏鸡的一个主要因素,育雏阶段湿度以50—70%,温度35-37℃为宜,以雏鸡均匀分布笼内为佳,如聚堆为温度低,张口喘气为温度高,舍内不同位置放置温湿度计以便观察舍内温湿度情况。

四、疾病的预防控制控制好种鸡群本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饲养场的首要任务,首先鸡雏应从经常监测的无病源的祖代鸡群引进,并具有抗新城疫、法氏囊、支气管和禽脑脊髓炎的高滴定度,祖代鸡场提供给父母代种鸡的免疫程序大都是以高滴度抗体的知识设计的,因此父母代种鸡场设计免疫程序时必须考虑雏鸡的母源免疫力。

严格坚持隔离和卫生防疫制度,必须将种鸡雏与其它雏鸡隔离,以防传染种鸡雏所没有的疾病。

严格避免水平传播的疾病,如淋巴白血病、支原体和沙门氏杆菌等病。

对于种鸡而言,不建议使用动物来源的饲料成分,如鱼粉或鱼骨粉等,除非保证无沙门氏菌数的污染。

由于鱼粉价格昂贵,不法中间商为多获利润往鱼粉中掺入非蛋白氮、羽毛粉等不吸收或不易吸收的成分,导致饲料营养不平衡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

五、断喙一般认为在低日龄时给鸡断喙产生的应激比较小也比较经济。

最好在7-10日龄断喙,也有在5周龄断喙的,12-14周龄进行修补。

种母鸡必须在性成熟前完成断喙,种公鸡可稍去喙尖。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种鸡的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孵化期、育雏期、生长期和产蛋期。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一、孵化期:
1. 温度控制:孵化期温度控制非常重要,一般在37.5-38℃之间。

要确保温度均匀,防止温差过大。

2. 湿度控制:孵化期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可以使用湿度测量仪器来监测湿度。

3. 空气流通:保持孵化箱内空气流通,防止二氧化碳堆积,提供新鲜空气。

4. 合理翻蛋:孵化过程中要按时翻蛋,保证蛋内胚胎的正常发育。

二、育雏期:
1. 温度控制:育雏期温度逐渐下降,初始温度约为35℃,逐渐减少至25℃左右。

要确保温度均匀,避免温差过大。

2. 光照控制:白天光照时间应为18小时,夜间要保持黑暗。

3. 饮水系统:提供干净新鲜的饮水,定期清洗饮水器,保持饮水畅通。

4. 饲料供应:提供合适的饲料,并定期更换。

5. 预防疾病:育雏期要进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疾病防治。

总结:种鸡的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需要控制好温度、光照、饮水和饲料等方面,定期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只有确保种鸡的健康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达到较高的产蛋率。

父母代肉种鸡-管理要点

父母代肉种鸡-管理要点

Ross 308父母代种鸡饲养管理要点引言本要点集结了罗斯308父母代种鸡每个阶段饲养管理的最好经验。

罗斯308白羽肉鸡的生产性能是安伟捷公司的骄傲之所在。

它在疾病净化、父母代产蛋率和商品代肉鸡饲料转化率等方面都有极大的进展。

罗斯308以其生长快、饲料报酬高、产肉量高充分满足了生产多用途肉鸡系列产品的生产者(全鸡、分割肉和深加工)之需。

罗斯308因给世界各地的肉鸡生产企业创造了极高的价值而倍受青睐。

关键年龄段的标准为了生产出最大数量的商品代雏鸡, 我们必须了解父母代种鸡在不同年龄段的特殊要求, 父母代种鸡关键年龄段的标准总结如下:日龄主要目的1-3日龄刺激食欲3-28日龄达到7日龄、14日龄、21日龄、28日龄体重标准28日龄分栏,28日龄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分栏,使变异系数小于12% 28-56日龄控制分栏后周增重56-70日龄保持鸡群理想的周增重70日龄重新制定体重标准(如需要)70-105日龄保持鸡群理想的周增重105日龄增加饲料,刺激生长,重新制定体重标准(如需要)105-140日龄保持鸡群理想的周增重140-154日龄开始增加光照时间140-161日龄保持鸡群理想的周增重,重点是获得理想的性成熟均匀度161-210日龄为产蛋期体重增长和理想的蛋重增加喂料量210日龄-淘汰通过减料控制体重增长和蛋重,通过观察鸡群来加强公鸡的管理,淘汰鸡舍内不交配的公鸡,以获得良好的受精率.第一篇育雏育成期的管理0-105日龄(0-15周龄)1. 公鸡和母鸡的特定管理要求目的满足父母代种公鸡和种母鸡在育雏育成期的各项需求,使之为性成熟做好准备。

要点✓直到交配前(18-23周龄)为止,公、母应分开饲养。

✓尽可能达到早期体重标准,有助于种鸡育成期理想的生长发育。

✓确保种鸡的周增重符合标准。

✓少量多次地增加喂料量,促进早期生长均匀。

2. 育雏期的管理目的保证种雏鸡1 - 7日龄的顺利生长,并在14日龄(2周龄) 达到或超过体重标准,并确保到28日龄(4周龄) 这一阶段保持平稳的生长发育。

罗曼父母代蛋鸡饲养管理手册

罗曼父母代蛋鸡饲养管理手册

罗曼父母代饲养管理手册·前言·一、隔离与卫生管理·二、饲养密度和设备要求·三、罗曼蛋种鸡父母代育雏期饲养管理·四、罗曼蛋种鸡父母代育成期饲养管理·五、罗曼蛋种鸡父母代产蛋期饲养管理·六、孵化·七、种公鸡的管理·八、光照程序的制定·九、疾病预防与控制·十、种鸡营养·十一、生产附表前言作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蛋种鸡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0年的蛋鸡培育和攻关,峪口禽业打造了国内雏鸡最高质量4A级和中国蛋鸡第一品牌。

2004年峪口禽业诞生了公司使命宣言,树立引领中国蛋鸡行业健康发展的宏伟目标。

但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养殖习惯、对品种的需求不同,为了适应不同客户对良种需求,保证公司品种上的全方位,2004年峪口禽业与德国罗曼育种公司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引进世界优良品种——罗曼祖代蛋种鸡,通过蛋鸡产业源头优良品种的提供,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使广大客户全面掌握父母代罗曼蛋种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合理的提供饲料营养,保证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使您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我们特编写了该手册。

只有在完善的蛋鸡管理、全面均衡的营养和良好的饲养环境下,罗曼父母代蛋种鸡性成熟早、产蛋高峰、受精率与孵化率高等遗传性能才能充分发挥,本手册以德国罗曼育种公司提供的最新饲养管理资料为基础,并融入峪口禽业10多年的蛋种鸡饲养管理经验,全面概括了蛋种鸡成功管理方案与程序,但考虑作为指南,认识到当地条件可能改变,而指南不能覆盖所有可能的情况,只有将建议与当地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迈向成功管理的基础。

本手册适合从事蛋种鸡企业养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等使用,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德国罗曼育种公司、中国农业大学、美国大豆协会等有关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AA+爱拔益加父母代肉用种鸡饲养管理手册(内部资料)

AA+爱拔益加父母代肉用种鸡饲养管理手册(内部资料)

产蛋率快
体成熟
速增长
产蛋高峰
睾丸和卵巢 系统的重要 阶段
体重增重转变为 脂肪积累,繁殖 性能随着年龄增 长而逐渐下降
体重
发 育 特 点: 肌 肉,肌腱, 韧带快速发育
周龄 1 日龄 7
46 28 42
8 10 56 70
12 14 15 16 84 98105112
图1:种 鸡 生 理 发 育 特 点
图1详细 阐 述 了 种 鸡 各 阶 段 的 生 长 发 育 特 点及种 鸡各年龄阶段生理发育的规律。 在每一个生长 发育阶段,饲养管理措施都应考虑该时间阶段 种 鸡 组 织 或 器 官 发 育 的 需 求 。 图2( 第5页)说 明 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应考虑的重要管理措施。
性成熟
如 不 得 已 必 须 实 施 早 期 公 母 混 饲 , 切 不 可 在42 日 龄 (6周 龄 ) 前 进 行 混 群 , 否 则 种 公 鸡 将 得 不 到正确的骨架发育。 对于公母混饲的鸡群,种 母鸡相关的目标体重则成为整个鸡群确定料量 水平的依据。 如有可能,建议不同年龄、 不同 来源种鸡群提供的雏鸡要分开饲养,或至少前 6周 分 开 饲 养 , 以 提 高 良 好 的 均 匀 度 。
附录:
体重标准、 生产性能标准、 营养标准

An Aviagen Brand



爱拔益加

父母代肉用种鸡
饲养管理手册




第一部分


育 雏 期 与 育 成 期 的 饲 养 管 理

(0 -15 周 龄 ) 的饲
控制与监测肉种鸡的生长发育
组 织 器 官 的 生 长 发 育 育 雏 育 成 期 公 母 分 饲 监 测 种 鸡 的 生 长 发 育 监 测 种 鸡 的 体 况 腹 部 脂 肪 的 累 积

峪口蛋鸡京红父母代蛋种鸡饲养管理手册

峪口蛋鸡京红父母代蛋种鸡饲养管理手册

峪口蛋鸡京红父母代蛋种鸡饲养管理手册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峪口蛋鸡京红1号父母代蛋种鸡饲养管理手册?一、蛋鸡饲养管理日常操作规程进雏前14天准备工作1、舍内设备尽量在舍内清洗。

2、清理雏鸡舍内的粪便、羽毛等杂物。

3、用高压枪冲洗鸡舍、笼具、储料设备等。

冲洗原则为:由上到下,由内到外。

4、清理育雏舍周围的杂物、杂草等;并对进风口、鸡舍周围地面用2%火碱溶液喷洒消毒。

5、鸡舍冲洗、晾干后,修复笼具等养鸡设备。

6、检查供温、供电、饮水系统是否正常。

7、初步清洗整理结束后,对鸡舍、笼具、储料设备等消毒一遍。

消毒剂可选用:季胺盐、碘制剂、氯制剂等,为达到更彻底的消毒效果,可对笼具、地面进行火焰喷射消毒。

注意事项1、如果上一批雏鸡发生过某种传染病,需间隔30天以上方可进雏,且在消毒时需要加大消毒剂剂量。

2、计算好育雏舍所能承受的饲养能力(饲养密度:3周龄内笼养每平方米不可超过50只;平养不能超过30只;网养不能超过30只)。

3、注意灭鼠、防鸟。

进雏前7天准备工作1、将消毒彻底的饮水器、料盘、粪板、灯伞、小喂料车、塑料垫网等放入鸡舍。

2、将门窗关闭,用报纸密封进风口、排风口等,然后用甲醛熏蒸消毒。

3、进雏前3天打开鸡舍,移出熏蒸器具,然后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一遍;鸡舍周围铺撒生石灰并洒水,起到环境消毒的作用。

4、调试灯光,可采用60瓦白炽灯或13瓦节能灯,高度距离上层鸡头部50-60厘米。

5、准备好峪口雏鸡专用强化幼雏料(0-10天)、开食料(11-42天)、疫苗、药物(支原净、恩诺沙星等)、葡萄糖粉、电解多维等。

6、检查供水、照明、喂料设备,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7、禁止闲杂人员及没有消毒过的器具进入鸡舍,等待雏鸡到来。

注意事项1、采购的疫苗要在冰箱中保存(按照疫苗瓶上的说明保存)。

2、用甲醛和漂白粉混合熏蒸消毒时,每立方米用甲醛42毫升、漂白粉21克。

进雏前1天准备工作1、进雏前1天,饲养人员再次检查育雏所用物品是否齐全,比如消毒器械、消毒药、营养药物及日常预防用药、生产记录本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代蛋种鸡各阶段饲养管理重点
一、育雏期
饲养管理目标:鸡群健康,鸡只体重周周达标,均匀度在85%以上,骨骼发育良好。

1. 饮水管理
a)雏鸡到舍后要及早饮水,有利于雏鸡体内卵黄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维持
体内的代谢平衡。

b)初饮时选择温开水,前1天在水中添加葡萄糖、水溶性多维、抗生素

2. 喂料管理
雏鸡开食特别强调要及早开食,少喂勤添
3. 温、湿度管理
保持温度、湿度的适宜、均匀,舍内各处温度相差不超过2摄氏度。

特别提示:温度不可忽高忽低,否则极易感染马立克和传支等疾病,做到“看鸡施温”。

脱温时要求平稳过渡,制定目标温度和脱温计划。

4. 通风管理
通风原则:育雏前期以保温为主、通风为辅;育雏后期逐渐增加通风量
5. 光照管理:
育雏期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直接影响雏鸡采食量和体重增长。

第一周光照时间控制在22-24小时,光照强度控制在30勒克斯以上;两周龄以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到9-13小时,光照强度逐渐过渡到5-10勒克斯。

注:10勒克斯相当于25瓦普通灯泡挂在距离地面2米位置,照到地面的亮度。

6. 断喙操作
操作方法正确、断喙人员要固定
二、育成期
管理目标:鸡群体型发育良好,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适时开产。

1. 体型和均匀度的管理
体型是建立在良好骨架基础上的正常体重,体型是骨架与体重的综合表现,良好的骨架是维持产蛋期间高产性能及优良蛋壳的必要条件。

均匀度反映育成鸡的质量,如果性成熟时,鸡群达到标准体重且均匀度良好,则鸡开产整齐,产蛋高峰高,产蛋高峰期长。

1)体重不达标时的管理措施
a. 确保环境稳定、适宜,饲养密度适宜,不拥挤。

b.适当增加饲喂量,增加饲料中粗蛋白质、微量元素的含量
c.推迟更换育成鸡料,但最晚不超过9周龄。

2) 提高鸡群均匀度的管理措施
a.保持鸡群健康、正常的生长发育。

b.喂料均匀,密度适宜,断喙正确
c.采取分群管理。

根据体重大小将鸡群分为三组:超重组、标准组、低标组,
对低标组的鸡群增加营养,对超标组的鸡群降低饲料质量。

2. 更换饲料管理
8-10周龄将育雏期饲料更换成育成期饲料,16-17周龄将育成期饲料更换成预产期饲料,以利于骨骼中钙的储备。

换料应有1周的过渡时间。

例如:第1、2天:2/3的育雏颗粒料+1/3的育雏粉状料;第3、4天:1/2育雏颗粒料+1/2育雏粉状料;第5、6天:1/3育雏颗粒料+2/3育雏粉状料;第7天全部使用育雏粉状料。

3. 光照管理
基本原则:1、育成期要实施恒定的光照程序,不能延长。

2、延长光照刺激进入产蛋期后,光照时间不能缩短。

4. 转群管理
夏季:在凉爽时段转群,如早晨;冬季:在气温较高时段转群,如中午;转入鸡舍提前1-2天预温。

转群前后避免免疫、换料等工作,防止对鸡群造成多重应激。

三、产蛋期
管理目标:产蛋前期高峰上的快,高峰期维持时间长,产蛋后期下降缓慢,整个产蛋期,死淘率低。

1. 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19-22周龄)
管理目标:体成熟与性成熟一致,储备体能,适时开产。

管理措施:
1)换料管理产蛋率达5%(大约19周龄)时,更换高峰期饲料
2)体重管理及时分群管理,确保体重达标
3)光照管理17周龄末,若海兰灰体重达到1160克,海兰褐体重达到1380克,则开始延长光照刺激;若体重不达标,则延迟增加光照,最迟不得
晚于19周末。

17周龄前,若体重提前达到标准(海兰灰1160克、海兰褐1380克),可提前增加光照刺激。

2. 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23-40周龄)
管理目标:鸡群产蛋率、种蛋率、受精率高,且维持时间长。

管理措施:
1)喂料管理饲料质量要稳定,不能随便更换饲料,确保鸡群采食量
2)体重管理按规定对鸡群进行体重抽测(固定鸡只0.05%),计算平均体重,并及时分析体重变化的原因,对于平均体重下降的鸡群,建议添加1%的
植物油。

3)输精管理最大限度降低输精应激,保证受精率稳步上升。

4)防疫管理关注鸡群新城疫、禽流感H5 H9、法氏囊抗体水平,及时补免;
定期消毒,确保鸡舍环境清洁、稳定。

3. 产蛋稳产期饲养管理(41-53周龄)
管理目标:产蛋率保持稳定
管理措施:
1)饲料管理适当控制采食量,预防脂肪肝
2)防疫管理关注抗体水平,及时补免;饮水管定期消毒。

4. 产蛋后期饲养管理(54周龄—淘汰)
管理目标:确保鸡群生产水平平稳下降
管理措施:
1)调整鸡群:及时挑选和淘汰低产鸡
2)防疫管理:防止脂肪肝和肠炎的发生,坚持定期带鸡消毒。

(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