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模拟练习题2014-通识2-03-31
食用菌栽培技术复习题

在室外露天场地进行食用菌栽培,具有节省投资、管理方便、生产规模大等优点,但受自 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工厂化栽培
采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进行食用菌栽培,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生产周期短等优 点,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
食用菌的栽培品种与季节选择
常见品种香菇、平菇、Fra bibliotek耳、金针菇、 蘑菇等。
食用菌分类
根据子实体形态、生长环境和营养来源等特征,食用菌可分 为四大类:木生菌、草生菌、腐生菌和共生菌。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1 2
形态特征
食用菌的子实体是其主要的繁殖器官,形态多 样,包括伞菌类、平菇类、香菇类等。
生长习性
食用菌的生长周期分为营养生长期、原基分化 期、子实体发育期和休眠期。
3
繁殖方式
食用菌的繁殖方式以无性繁殖为主,通过孢子 进行繁殖。
食用菌的营养和生长环境
营养需求
食用菌生长需要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和维生素等。
生长环境
食用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和pH值等环境条件。
02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的栽培方式
室内栽培
利用温室或拱形大棚等室内设施进行食用菌栽培,具有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容易控制, 可实现周年化生产等优点。
05
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食用菌产业现状及特点
1
食用菌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
食用菌生产具有高营养、低成本、高效益等优 势,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 重要途径。
3
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竞 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
食用菌产业与其他农业产业的 融合发展。
《食用菌栽培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用菌栽培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
《用菌栽培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写在题中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食用菌是木腐菌的是( )。
A.鸡腿菇 B.草菇
C.金针菇 D.竹荪
2.下列不属于无性繁殖的是( )。
A.母种转接 B.组织分离
C.孢子分离 D.菌索分离
3.下列食用菌中属于同宗结合的是( )。
A.香菇 B.草菇
C.滑菇 D.金针菇
4.下列真菌中是银耳的伴生菌的是( )。
A.木霉 B.蜜环菌
C.青霉 D.香灰菌
5.下列食用菌栽培时必须覆土的是( )。
A.香菇 B.双孢蘑菇
C.金针菇 D.猴头菌
6.双孢蘑菇栽培时二氧化碳浓度偏高,出现( )。
A.子实体个体过大 B.子实体成簇生长
C.茵柄长 D.菌柄粗
7.食用菌培养料中的麸皮主要提供营养元素的是( )。
A.碳源 B.氮源
C.钾 D.生长因子
8.下列树种中不能直接用来栽培香菇的是( )。
A.杨树 B.桦树
C.松树 D.柳树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
9.代料栽培。
食用菌栽培生产技术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食用菌栽培生产技术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⒈食用菌的形态包括和两部分。
⒉食用菌的个体由和组成。
⒊食用菌按照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和。
⒋食用菌按其营养类型可分为三大类:、和。
⒌食用菌的菌种分为、、,也叫一级种、二级种和三级种。
⒍食用菌菌种生产中,需要进行消毒灭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是和两种。
⒎香菇的贮藏方法有和两种。
⒏真菌引起的食用菌病害种类最多、危害最重。
从危害方式来看,真菌病害可分为、、三大类。
⒐食用菌的生长和繁衍,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主要有、、氧气和环境的PH值等。
⒑优良的菌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二是,无病虫感染。
⒒菌种生产的目的是要得到健壮的菌丝,其生产工艺流程分、、、四个步骤。
⒓菌种保藏最常用、最简单、最普通的方法是。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⒈繁殖体是菌丝体集结后形成的,称菌丝体。
( )⒉无性繁殖是利用无性孢子进行繁殖的过程。
( )⒊低温消毒即在30-45℃的温度下消毒。
( )⒋沸水消毒即在沸水中煮沸60-70分钟,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
( )⒌灭菌剂可破坏、杀灭微生物及芽孢,又称消毒剂。
若将灭菌剂的浓度降低就可成为抑菌剂和防腐剂。
( )⒍平菇喜在偏酸性条件下生长,具有一定的耐碱性,配养料的PH值7-8较适宜。
( )⒎一般情况下,我国北方香菇生产多采用夏末秋初接种,秋冬或第二年春季出菇。
( )⒏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冬季时间短,开春后气温回升快,因此,金针菇的栽培以安排1次为宜。
( )⒐银耳是好气性真菌,对高浓度二氧化碳敏感,在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充足的氧气,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通风换气。
( )⒑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环境条件适宜程度是最重要的诱导因素。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 A.B.C.D中正确的答案填在后面的括号里)⒈当温度低于℃,且温差变化达10℃左右时,蘑菇的幼嫩子实体往往出现提早开伞(硬开伞)现象。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食用菌栽培技术》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食用菌栽培技术》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食用菌栽培技术》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平菇组织分离时选取菌丝的部位为( )。
A.菌盖 B.菌环
C.菌褶 D.菌柄和菌盖交界处
2.下列食用菌属于侧耳属的是( )。
A.双孢蘑菇 B.凤尾菇
C.金针菇 D.猴头菌
3.下列食用菌栽培时必须覆土的是( )。
A.香菇 B.双孢蘑菇
C.金针菇 D.猴头菌
4.双孢蘑菇栽培料需要进行发酵(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5.下列食用茵需要经过低温处理才能出菇的是( )。
A.白灵菇 B.灵芝
C.草菇 D.茶树菇
6.盐渍保存食用菌利用的主要原理是( )o
A. 增加食用菌的水分 B.增加渗透庄
C.提高水的流动性 D.改善食用菌的品质
7.花菇栽培时需要改变的环境因素的是( )。
A.酸碱度 B.生长激素
C.添加钾离子 D.温湿度
8.白灵菇自然条件下生长在( )。
A.杨树上 B.槐树上
C.阿魏上 D.芦苇上
9.香菇菌袋转色时应促使表面菌丝发生的改变是( )。
食用菌栽培

食用菌栽培《食用菌栽培》课程题库基础理论部分一、判断题1.培养料通过发酵,可将杂菌全部杀死。
()2.所有的食用菌都是属于担子菌纲的菌类。
()3.食用菌不能进行光和作用,可以在完全黑暗中生长。
()4.多数食用菌生长需要偏碱环境。
()5.在金针菇生长中,充足的散色光可促进菌柄伸长。
()6.目前所有的食用菌都可以人工栽培。
()7.木耳子实体生长阶段,光线越强,颜色越深。
()8.竞争性病原菌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菌丝生长阶段。
()9.食用菌喜偏酸环境,在拌料时要将pH值调至酸性。
()10.接种时带口罩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菌类吸入体内。
()11.菌种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为95%以上。
()12.黑木耳是中温型食用菌。
()13.多数食用菌在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14.食用菌的繁殖方式都是无性繁殖。
()15.蛋白质可被食用菌直接吸收利用。
()16.组织分离培养的母种可直接扩繁原种。
()17.紫外线灯杀菌的有效范围是灯管照射下1m。
()18.食用菌的菌丝体耐低温不耐高温。
()19.各种食用菌在子实体分化阶段都需要温差刺激。
()20.达到生理成熟的菌丝体叫初生菌丝体。
()21.食用菌种类中,普遍耐高温而不耐低温。
()22.食用菌的繁殖方式都是有性繁殖。
()23.防治食用菌虫害的主要药物是甲基托布当津。
()24.有些食用菌在子实体分化时需要变温刺激。
()25.多数食用菌生长需要偏酸环境。
()26.木腐性菌必须用木屑栽培才能获得成功。
()27.在金针菇栽培中,适当的CO2浓度可促进菌柄伸长。
()28.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增强光线和降温可促进子实体分化。
()29.病原菌对食用菌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寄生性危害。
()30.拌料时应先将石灰、石膏溶在水中,然后再拌入料中。
()31.发酵后的培养料是无菌的。
()32.凡是可食用的微生物都是食用菌。
()33.食用菌属真核生物。
()34.双孢菇是中温型食用菌。
()35.食用菌在生长发育中都需要充足的光照。
食用菌栽培及加工技术考查试题

《食用菌栽培及加工技术》考查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无论哪一种食用菌,都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菌丝体)是食用菌的营养器官,(子实体)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
2.食用菌在生长发育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四大类,即(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和(生长因素)。
3. 蘑菇栽培管理中最大特点是(A)[A、光照B、覆土C、低温 D 、高湿]。
4.制种一般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即(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的灭菌)、(菌种的接种)和(菌种的培养)。
5.菌种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一级菌种)、(二级菌种)、(三级菌种)。
6.制二、三级菌种时,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为(60%~65% ),通常用(手测法)测定。
7. 绝大多数食用菌有菌柄,菌柄着生位置有中生、侧生和偏生等。
蘑菇和平菇菌柄的着生位置分别为(中生)和(侧生)。
8.食用菌在(发菌或菌丝体生长)期不需要光照,应避光培养。
9. 金针菇中(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特别丰富,利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因此在国内、外被誉为(增智菇)。
10、接种的设备有(接种箱)、(接种室)和(超净工作台)。
11、对一级菌种培养基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所要求的压力为(1.1kg/cm2),温度为(121℃),时间为(20-30min )。
12、培养一级菌种的容器通常使用(试管),规格为( 18~20mm×180~200mm)13. 根据自然状态下食用菌营养物质的来源,一般将食用菌分为三种不同的营养类型,即(腐生性食用菌)、(寄生性食用菌)和(共生性食用菌)。
14. 香菇(低温、变温)结实型菌类。
15、平菇属于(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试简述一级菌种制种流程。
答:一级菌种是第一次用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或基内菌丝分离法获得的纯菌丝体及其经过转管扩大后的菌丝体。
一级菌种是菌种生产的基础,一级菌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的质量,对食用菌生产产生根本的影响。
食用菌栽培技术复习题

食用菌栽培技术名称解释1.菌落由孢子萌发或转接的菌丝块形成的菌丝群落叫菌落,通常是由中心点向四周呈辐射状扩展。
2.变温结实食用菌形成原基和子实体时,其生长环境的温度必须有较大的温差变化,这种食用菌的出菇方式就是变温结实。
3.木腐型食用菌以木质素为主要碳源的食用菌。
野生条件下生长在死树、断枝等木材上,栽培时可以用段木或木屑等做材料,如香菇。
4.子实体是食用菌着生孢子的器官,通常食用菌被食用的部分都是子实体。
5.同宗结合由同一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初生菌丝自行交配并产生子实体的有性生殖方式。
6.生理性病害又称非侵染性病害。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不良的环境条件,如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使正常的生长发育受阻,产生各种异常现象,导致减产或品质下降。
7.覆土栽培栽培食用菌时,对栽培料进行覆土的一种出菇方式。
8.原种是由母种转接到装有麦粒等固体培养基质的菌种瓶或袋中经过培养后形成的。
9.代料栽培用其他的材料作培养基质,代替食用菌原始生长状态所用的培养基质的栽培方法。
10.食用菌的初级加工食用菌在加工过程中,仍保持着子实体的感官外貌,原料外貌没有发生巨大变化,从加工产品的形状、特征仍能识别出食用菌的种类。
11.食用菌能够形成大型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
12.菌种人工培养并可供进一步繁殖或栽培使用的食用菌菌丝体,常常包括供菌丝体生长的基质在内,共同组成繁殖材料。
13.异宗结合同一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初生菌丝间不能自行交配,只有不同交配型的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初生菌丝之间的交配,才能完成有性生殖过程。
14.生物学效率鲜菇质量与所用的干培养料的质量百分比。
15.木腐型食用菌以木质素为主要碳源的食用菌野生条件下生长在死树、断枝等木材上,栽培时可以用段木或木屑等做材料。
16.组织分离法从食用菌的组织体上切取一块组织,使其在培养基上萌发而获得纯菌丝体的方法。
17.气调储藏采用调节储藏环境中气体成分和浓度的办法来进行产品保鲜的一种储藏方。
食用菌栽培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食用菌生产技术》试卷一一、名词说明:(每个4分,共20分)1、菌种:2、初生菌丝:3、代料栽培:4、无菌操作:5、灭菌: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按食用菌的生活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大部分食用菌属于_____。
2、菌种保藏在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是_____保藏法,保藏温度为_____度。
3、食用菌的养分物质种类繁多,依据其作用和性质可能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对环境条件要求呈现出肯定规律性,对温度要求一般是前_____后_____,对湿度、光线、氧气要求一般是前_____后_____。
5、在菌种分别过程中多采纳_____法,对菌肉肥厚的子实体多采纳_____组织进行分别进行接种;三、推断题:(每个2分,共16分)1、一般来说,食用菌是属于耐高温,怕低温的生物。
()2、食用菌菌丝体阶段和子实体阶段相宜温度相同。
()3、人们通常所指的菌种,事实上就是指经过人工方法培育的纯菌丝体。
()4、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阶段在黑暗或弱光下均可生长良好,而子实体形成阶段必需有散射光的刺激。
()5、利用紫外线杀菌时在黑暗条件下运用比白天运用杀菌效果好。
()6、鸡腿菇菌丝体具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特点。
()7、在灭菌的时为防止高温季节培育料发酵变酸无论是常压还是高压灭菌在起先烧火时都应旺火猛攻。
()8、食用菌生产中,只有双核菌丝才具有牢固性。
()四、问答题:(48分)1、食用菌菌种保藏原理、目的和方法?(8分)2、试述金针菇的栽培技术要点?(10分)3、试述堆料、发酵的机理、方法与留意事项?(10分)4、香菇袋料栽培的主要步骤?(10分)5、生料栽培平菇在气温较高季节如何进行发菌管理?以防出现杂菌污染?(10分)《食用菌生产技术》试卷一答案一、名词说明:(每个4分,共20分)1、菌种:是指能够进一步繁殖的纯的菌丝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师范大学《食用菌栽培技术》模拟练习通识②(2014.04.01)考试时间:2014.04.15,晚上18:30~20:30考试地点:16-401(1~50号);16-403(51~94号)一、是非题(8分,每小题1分,共8小题)二、名词解释(12分,6小题,每小题2分)1、食用菌:食用菌俗称菇或蕈,是一类可供食用的真菌的总称;大部分属于担子菌纲如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等,少数属于子囊菌纲如冬虫夏草、羊肚菌等;营养体为分枝状菌丝体;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活。
2、组织分离法:指通过菇体组织分离纯种的方法。
具体步骤:选择种菇→表面消毒(75%酒精或0.1%升汞)→撕成两半→取菌柄菌盖交界处→小块菌肉→移入PDA→培养→观察→转管→纯种。
3、菌丝体:许多菌丝相互交错成的网状物。
4、巴氏消毒法:采用60~70℃的温度处理15~30min的消毒方法。
如双孢蘑菇培养料在后发酵期间,为进一步消灭病虫杂菌,就采用巴氏消毒法,一般是在60~62℃下,保持4~7h。
5、恒温结实型:结实温度保持恒定不变可以形成子实体。
如白蘑菇、黑木耳、草菇、猴头、灵芝等。
6、变温结实型食用菌:结实温度保持恒定不变,不能形成子实体,只有变温才能结实的食用菌。
如香菇、平菇、金针菇等,一般用8℃~10℃温差的低温刺激。
7、母种(一级菌种):用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等方法培育的菌丝体称为母种。
8、原种(二级菌种):把母种扩大到木屑、棉籽壳等为主的培养料上的菌种称为原种。
9、子实体分化时期:指食用菌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这一时期,即原基形成时期。
10、消毒:是一种杀死或清除物体表面微生物的过程。
如进行食用菌组织分离时,子实体表面要用0.10 %升汞或75 %酒精进行消毒。
11、防腐: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以达到物质不腐败和霉变的过程(如:盐渍平菇)。
12、灭菌:即彻底灭菌,即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物体中的所有微生物使物体完全无菌。
13、食用菌的生活史:指食用菌从孢子开始经过一定的生长发育,又产生孢子的整个生长过程。
14、变态组织(菌组织):有些食用菌在一定生长阶段其菌丝体可形成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特殊结构,称之为变态组织。
15、菌核:真菌在生活过程中由菌丝密集而形成的块状或颗粒状的休眠体。
其功能主要是:①抵抗不良环境;②贮存养分。
16、菌索:由菌丝密集而成的绳索状的结构。
其外貌与根相似,故又称根状菌索。
17、同宗配合:由一个担孢子萌发的两条单核菌丝能进行结合而生育后代者,称为同宗结合或自交亲和。
18、异宗配合:多数食用菌的单核菌丝有性别(“-”与“+”菌丝)之分,同性别的菌丝间永不亲和,只有经过异性菌丝结合才能生育后代者,称为异宗结合。
19. 丝状菌肉:大部分食用菌的菌肉是由丝状的菌丝体组成(菌丝)。
这些菌丝虽然组成了子实体,但将这些组织分别放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均可长成新的菌丝。
如大部分食用菌的菌肉是由丝状的菌丝体组成。
20. 低温型食用菌: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在24℃以下,最适20℃以下的食用菌,如蘑菇、金针菇、平菇、香菇、猴头等。
三、选择题(单项或多项,16分,每小题1分,共16小题)1、属担子菌纲的食用菌有(A,D )。
A 金针菇B 羊肚菌C 冬虫夏草D 猴头2、有机锗含量特别丰富的食用菌有( B )。
A 竹荪B 灵芝C 冬虫夏草D 猴头3、可用于止血、消炎、止咳利咽、多用于口腔手术后止血的食用菌为(A )。
A 马勃B 羊肚菌C 冬虫夏草D 灵芝4、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疾病的食用菌为( D )。
A 灵芝B 黑木耳C 白木耳D 猴头5、属高温型的食用菌有(C,D )。
A 大肥菇B 白木耳C 草菇D 灵芝6、属中温型的食用菌有( B C D )。
A 灵芝B 黑木耳C 白木耳D 大肥菇7、子实体可在完全黑暗环境下生长发育的食用菌有(C )。
A 金针菇B 猴头C 蘑菇D 黑木耳8、与香灰菌伴生的食用菌有( A )。
A 银耳B 木耳C 蘑菇D 金针菇9、下列属于粪草生食用菌有(C,D )。
A 银耳B 木耳C 蘑菇D 草菇10、培养料中加石膏、CaCO3等的作用主要有(A,B )。
A 提供Ca++B 中和有机酸C 补充碳源D 提供能源11、蘑菇栽培管理特点是需要( B )。
A 光照B 覆土C 低温D 高湿12、培养料中麸皮、米糠的主要作用有( A ,C )。
A 补充维生素B 提供碳源C 提供氮源D 提供矿质元素13、食用菌的孢子着生在( A )上。
A 菌褶B 菌盖C 菌柄D 菌环14、金针菇栽培中产生针尖菇的原因主要是( D )。
A 营养不良B 温度偏低C C/N 失调D CO2浓度过高15、珊瑚丛型猴头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D )。
A 营养不良B 温度偏低C C/N 失调D CO2浓度过高16、鹿角状灵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D )。
A 营养不良B 温度偏低C C/N 失调D CO2浓度过高17、绝大多数食用菌有菌柄,其着生位臵有:1)中央生,2)侧生和3)偏生等。
蘑菇和平菇菌柄的着生位臵分别为( A )。
A 中央生和侧生B 侧生和中央生C 偏生和偏生D 中央生和中央生18、生长最适pH为中性(6.8~7.2)的食用菌有(A,D )。
A 草菇B 香菇C 平菇D 蘑菇19、菇体最小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食用菌为( B )。
A 平菇B 金针菇C 蘑菇D 灵芝20、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物体中的所有微生物使物体完全无菌的方法( B )。
A 消毒B 灭菌C 防腐D 抑菌21、Fe含量较多,可用于治疗小儿贫血的理想辅助食品的食用菌为( D )。
A 灵芝B 猴头C 白木耳D 黑木耳22、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 B )。
A 细菌B 真菌C 植物D 动物23、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中米糠(或麸皮)的用量一般控制在( A )左右。
A 10%~20%B 5%~10%C 30%~40%D 40%~50%24、子实体有菌环的食用菌( D )。
A 香菇B 金针菇C 平菇D 蘑菇25、不宜放入4℃冰箱内保藏的食用菌( C )。
A 香菇B 金针菇C 草菇D 蘑菇26、食用菌在生活过程中由菌丝密集形成的块状或颗粒状的称为菌核休眠体,其主要功能是(A,B )。
A 抵抗不良环境B 贮存养分C 输送养料D 繁殖27、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保藏菌种一般可保藏( A )。
A 10年左右B 3~5年C 3~6月D 6年28、用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等方法培育的菌丝体称为( C )。
A 栽培种B 菌种C 母种D 原种29、属子囊菌纲的食用菌有(B,C )。
A 金针菇B 羊肚菌C 冬虫夏草D 猴头30、生长最适pH约为5~6的食用菌有(B,C)。
A 草菇B 香菇C 平菇D 蘑菇31、香菇段木栽培时段木内含水量控制在( C )左右。
A 20~25%B 80~90%C 40~50%D 70~75%四、填空题(35分,每空格1分)1、食用菌在分类上属( 1 )门的(2 )纲和(3 )纲。
大部分食用菌属( 4 )纲,如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等;少部分属于( 5 )纲,如冬虫夏草、羊肚菌等。
营养体结构为分枝的丝状体称为( 6 ),能形成大型(7 );其菌体不含叶绿素,不能光合作用,以(8 )方式生活。
(1)真菌门,(2)、(3)子囊菌纲、担子菌纲,(4)担子菌纲,(5)子囊菌纲,(6)菌丝体,(7)子实体,(8)寄生或腐生2、我国食用菌生产的发展的四大趋势(9 )、(10 )、(11 )、(12 )。
(9)、(10)、(11)、(12)代料栽培代替段木栽培,室棚栽培转向田间立体栽培,栽培场所逐渐向地下开拓,产品正向深加工方向发展3、食用菌的形态分(13 )和(14 )两大部分。
前者主要功能是(7 );后者主要功能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
(13)菌丝体,(14)子实体,(15)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水分4、担子菌纲的食用菌菌丝可分为(16 )菌丝和(17 )菌丝二种,其伞菌子实体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18 )、(19 )、(20 )、(21 )、(22 )五个部分。
(16)、(17)单核菌丝、双核菌丝,(18)、(19)、(20)、(21)、(22)菌柄,菌盖,菌褶,菌环,菌托5、常见的变态组织有:(23 )、(24)、(25 )。
(23)、(24)、(25)菌核、菌索、子座6、培养基灭菌后,pH会(26 ),在培养过程中,pH会因新陈代谢而改变,如食用菌利用糖类会产生有机酸或分解蛋白质产生NH3。
为了稳定环境pH可在培养基中加入(27 )等缓冲剂。
若产酸过多,还可加入少量(28 );霉菌生长的最适pH(29 )食用菌生长的最适pH。
(26)降低,(27)KH2PO4和K2HPO4,(28)CaCO3,(29)小于7、母种分离方法主要有:(30 )、(31 )和(32 )三种。
(30)、(31)、(32)孢子分离、组织分离、基质分离8、人工培育的食用菌菌种有(33 )、(34 )和(35 )之分。
(33)、(34)、(35)母种、原种、栽培种9、栽培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常为(35 ),空气相对湿度(RH)为(36 ),子实体生长阶段RH常为(37 )。
食用菌生长的最适pH常为(38 )。
蘑菇通常只能利用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等的(39),因此培养料必须经过(40 )。
(35)65%,(36)60-70%,(37)85-90%,(38)5-6,(39)分解产物,(40)堆制发酵10、食用菌对碳和氮的需要有一个比例,简称(41)。
菌丝体生长阶段C/N一般为(42 ),子实体形成阶段C/N一般为(43 )。
(41)碳氮比(C/N),(42)20∶1,(43)30-40∶111、蘑菇、平菇、香菇、金针菇、黑木耳、白木耳、大肥菇、草菇、灵芝等食用菌中,属低温型的食用菌有(44 );属中温型的有(45 );属高温型的有(46 );属变温结实型的有(47 )。
(各选2种)。
(44)蘑菇、平菇、香菇,(45)黑木耳、白木耳、大肥菇,(46)草菇、灵芝(47)香菇、金针菇、平菇12、菌种袋内出现了绿色、黑色、黄色、红色等颜色,原因是(48 ),若此现象同时发生在菌种袋的上、中、下部位,其原因可能是(49 )。
防止此现象发生通常可用(50 )、(51 )等处理。
(48)杂菌污染,(49)培养料灭菌不彻底,(50)、(51 )15%石灰水,0.3%多菌灵13、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配方为:马铃薯(52)g、葡萄糖(或蔗糖)(53)g、(54)20g、H2O (55)mL、pH 6.5(52)200g、(53)20g、(54)琼脂、(55)1000mL14、原种、栽培种培养料灭菌时一般高压蒸汽灭菌压力为(56 )、时间为(57 )。
(56)1.4—1.5kg/cm2, (57)1.5—2小时15、紫外线是非电离辐射,波长2000~3000A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而以(58 )杀菌力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