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电厂十项技术监督管理标准
电厂技术监督管理制度

电厂技术监督管理制度一、引言电厂是国家能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监督管理对于保证电厂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发电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电厂技术监督管理制度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二、管理目标1.确保电厂技术安全:建立健全的技术标准和监督体系,保障电厂的技术设施达到国家安全要求,消除潜在的技术风险。
2.提高电厂发电效率:通过规范化的技术监督管理,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能耗,提高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3.保护环境:强化环境监督,推动电厂减少污染物排放,积极采用清洁能源,促进电厂可持续发展。
三、技术标准与监督1.技术标准制定:电厂应制定与其技术设施相匹配的技术标准,内容涵盖设备设计、采购、安装、维护等方面,保证技术的合理性和标准化。
2.设备监督检查:定期对电厂的技术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3.技术监督认证:引入第三方技术监督机构,对电厂的技术设施进行评估和认证,为电厂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
四、安全风险管理1.风险评估:对电厂的技术设施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事故报告与分析:对电厂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3.培训与演练:组织电厂员工参加安全培训和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高效发电管理1.设备维护保养: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保养,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2.能耗监测与优化:建立能耗监测系统,及时了解电厂的能耗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措施,降低能耗,提高发电效率。
3.技术创新应用: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发电技术和设备,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提升电厂的发电能力和竞争力。
六、环境保护管理1.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及时监测电厂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排放情况,定期进行环境评估。
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

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发电厂是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监督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能源安全、提高发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应当包括对发电设备的监督要求。
发电设备是发电厂的核心设施,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发电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对发电设备的监督标准应当包括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维护、突发故障处理等内容,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其次,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还应包括对发电过程的监督要求。
发电过程中涉及到燃料的供给、燃烧过程、蒸汽动力转换等环节,这些环节的监督标准应当包括燃料的质量要求、燃烧过程的稳定性要求、蒸汽动力转换效率要求等内容,以确保发电过程的高效稳定运行。
另外,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还应包括对环境保护的监督要求。
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这些废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和固体废物处理等环节应当制定相应的监督标准,以确保发电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最后,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还应包括对人员管理的监督要求。
发电厂作为一个大型设施,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来保障其正常运行。
因此,对人员的技术培训、操作规程的执行、安全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应当制定相应的监督标准,以确保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达到相关要求。
总之,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发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发电效率、保护环境和保障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才能确保发电厂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火电企业11项专业技术监督检查评估标准(送审稿)(12-31原始)

企业标准Q/CPI ××-2015火电企业11项专业技术监督检查评估标准2015- ××- ××发布 2015- ××- ××实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1 范围 (1)2 技术监督综合管理检查评分标准 (1)3 11项专业技术监督检查评估与考核 (1)3.1评估内容 (1)3.2评估标准 (1)3.3评估组织与考核 (1)表1 技术监督综合管理检查评分标准(300分) (2)表2-1 绝缘技术监督检查评分标准(1000分) (3)表2-2 直流系统技术监督检查评分标准(100分) (19)表3 化学技术监督检查评分标准(1000分) (21)表4 金属和压力容器技术监督检查评分标准(1000分) (27)表5 电测技术监督检查评分标准(1000分) (38)表6 热工技术监督检查评分标准(1000分) (41)表7 环保技术监督检查评分标准(1000分) (71)表8 继电保护技术监督检查评分标准(1000分) (79)表9 汽轮机及旋转设备技术监督检查评分标准(1000分) (89)表10 节能技术监督检查评分标准(1000分) (94)表11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检查评分标准(1000分) (108)表12 励磁技术监督检查评分标准(1000分) (113)前言技术监督检查评估是对发电企业执行国家、行业有关技术监督法规、标准,贯彻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制度情况的量化评价,目的在于提高机组安全、经济、清洁生产水平,实现发电设备寿命期内效益最大化。
为贯彻《电力技术监督导则》及《集团公司火电技术监督管理规定》要求,确保火电企业技术监督业务规范、有序、高效开展,进一步提高技术监督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集团公司火电部提出、组织起草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部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主要审查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电厂12项技术监督规定

电厂12项技术监督规定****发电有限公司技术监督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条技术监督工作是提高发电设备可靠性、保证发电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力行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技术工作。
项目公司要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完善有效的技术监督体系~落实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压力到位、监督到位、考核到位。
公司实行在分管副总经理领导下~以生产运营部为归口管理部门~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实施专业技术监督服务~以项目公司为技术监督实体的技术监督体系。
第2条技术监督工作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预防为主”、“超前监督”和“依法监督”的方针~遵循专业监督与常规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从****发电工程建设到生产的全过程技术监督。
第3条技术监督工作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计量为手段~形成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一体的技术监督体系。
各项目公司参照当地省级电力技术监督部门等有关制度~制定管理标准和工作制度~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完善监督手段~提高监督水平。
技术监督档案管理必须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各项目公司要建立“技术监督动态管理系统”~做到监督实时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第4条项目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由生产部实行归口管理~具有相应条件的人员担任各专业的技术监督工作。
要保持技术监督队伍的相对稳定~加强技术培训和考核~实现技术监督人员持证上岗。
第5条公司、项目公司及电力试验研究院,所,三方的关系各项目公司所委托的电力试验研究院,所,作为公司委托的技术监督的职能部门~根据协议对各电厂的技术监督实行行业监督管理。
1、公司统一领导项目公司的各项技术监督工作~监督并检查项目公司与电力试验研究院,所,的技术监督协议的执行情况。
2、电力试验研究院,所,受公司委托对项目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在业务上实施行业管理。
3、项目公司是日常技术监督工作的执行单位~要配合电力试验研究院(所)的工作~获取行业信息~接受监督~支持监督。
发电厂九大技术监督(电气标准)

电能质量1、电综[1998]211号《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规定》2、能源电[1988]18号《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3、能源电[1993]218号《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试行)》4、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5、SD126-1984 《电力系统谐波管理暂行规定》6、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7、DL/T 723-2000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8、GB/T 15945-1995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9、GB 12325-19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10、GB 12336-2000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11、GB/T 15543-1995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12、GB/T 15543-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13、DL 488-2000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14、GB/T 13730-1992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15、GB/T 15248-1994 《电力负荷控制通用技术条件》16、DJ 428-1991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17、DJ 497-1992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工作管理规程》18、SD 131-1984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绝缘监督1、DL/T 572-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2、DL/T 574-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3、DL/T 618-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4、DL/T 603-9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5、DL/T 617-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6、DL/T 555-9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现场耐压导则》7、DL/T 618-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可控试验规程》8、DL/T 596-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9、DL/T 607-96 《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10、DL/T 4741-6-92 《现场绝缘试验实验导则》11、DL/T 417-91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12、DL/T 626-97 《盘形悬式绝缘子劣化检测规程》13、GB 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规程》14、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15、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的接地》16、GB 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及验收规范》17、GB/T 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18、DL/T 573-95 《电力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19、DL/T 595-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导则》20、电力工业部《并入电网运行的公用发电厂电力安全生产管理》21、国电公司155083.736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22、国电发[1999]579号《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23、国家电力公司1550083.109 《高压开关设备管理规定、反事故技术措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4、DL 558-94 《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25、DL/T 664-99《带电设备红外线诊断技术应用导则》26、DL/T702-99 《矿物绝缘油中糠醛含量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27、DL/T 703-99 《绝缘油中含气量的气象色谱测定法》28、DL/T 702-99 《变压器油汽轮机油中T501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29、DL/T 706-99 《电厂用抗燃油自燃点测定方法》30、DL/T 717-2000《汽轮发电机转子中心孔检验技术导则》31、DL/T 722-2000《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32、DL/T 723-2000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33、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34、DL/T 727-2000 《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35、DL/T 741-2000 《架空线路运行规程》36、DL/T 5161.1-1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合订本)》37、《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38、《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电气绝缘技术监督规定》电测监督1、JJG 124-93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指示表》2、JJG 124-93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交流电能表》3、JJG 596-99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电子式电能表》4、JG 126-95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交流电量变送器》5、JJG597-89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电能表检定装置》6、SD 111-83 《原水利电力部标准交流仪表检验装置》7、JJG 598-89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直流数字电流》8、JJG 315-83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直流数字电压》9、JJG 780-92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交流数字功率》10、JJG 494-87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静电电压表》11、JJG 603-89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指针频率表》12、JJG 440-86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相位表》13、JJG 622-97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兆欧表》14、366-86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接地电阻表》15、JJG 01-94 《电子式标准电能表技术条件》16、DL/T 614-97 《多功能电能表》17、1580125.207 《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18、DL/T 668-99 《测量用互感器检验装置》19、DL/T 686-99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20、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损耗计算导则》21、DL/T 731-2000 《电能表测量用误差计算器》22、DL/T 732-2000 《电能表测量用光电采样器》2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检定规程》继电保护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规定汇编》(第二版)中“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2、DL 400-9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3、DL/T 623-97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4、DL/T 5147-2000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5、DL 428-91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载负荷技术规定》6、DL/T 584-95 《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7、DL/T 559-94 《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8、DL/T 553-94 《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9、DL/T 663-99 《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检测要求》10、DL/T 5149-2001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11、DL 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12、DL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3、DL/T 526-2002 《静态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技术条件》14、DL/T 527-2002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源技术条件》15、DL/T 524-2002 《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16、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17、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业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8、DL/T 5043-95 《火力发电厂电气试验室设计标准》19、《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气装置篇)》20、DL/T 587-96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21、GB/T 15145-94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2、DL/T 670-99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3、DL/T 671-99 《微机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4、DL/T 744-2001 《微机型电动机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5、DL/T 687-99《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6、DL/T769-2001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27、DL/T 671-99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8、DL/T 624-97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29、DL/T 823-2002 《微机型反时限电流保护通用技术条件》30、《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办法》31、《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
电厂技术监督管理制度

电厂技术监督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与依据电厂技术监督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在于规范电厂技术工作,强化技术监督管理,确保电厂的安全运行和优质发展。
制定依据包括《电力法》、《电力工业法律制度建设的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能源局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电厂的技术工作,包括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改造等各个环节。
三、责任与职权1. 电厂技术监督管理部门电厂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维护电厂的技术监督管理秩序,制定技术监督管理制度,落实技术工作的各项措施。
该部门具备以下职责:- 制定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并定期修订;- 监督电厂技术安全的执行情况;- 组织技术工作的培训和考核;- 处理技术纠纷和投诉。
2. 各部门和岗位职责电厂的各部门和岗位都应当根据本制度规定的要求,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职权,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四、技术管理流程1. 技术设计电厂技术设计应当符合安全、经济、可靠的原则,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
设计流程应当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评审和审批。
2. 施工管理电厂施工管理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现场施工管理等环节。
施工组织设计应当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施工管理应当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并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与设备。
3. 运行管理电厂运行管理是电厂技术工作的核心。
应当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包括设备运行、巡检、检修、备品备件管理等方面。
运行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4. 维护与改造电厂维护与改造是确保电厂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应当建立健全的预防性维护和计划性改造机制,对设备的损耗和老化进行监测分析,及时维修、更换设备,并根据电厂的发展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造工程。
五、技术监督检查与考核为了保证技术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电厂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核。
电厂技术监督管理制度

电厂技术监督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电厂技术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
三、职责和权限1.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电厂技术工作的执行。
2.相关人员应按照技术管理人员的要求,全力支持技术工作的开展。
3.技术管理人员有权调查和监督电厂技术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相关人员有权向技术管理人员提供意见和建议。
四、技术监督管理机构1.设置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技术监督管理制度。
2.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应配备有合适的人员和设备,以确保技术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技术监督内容1.对电厂设备和工艺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对电厂环境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环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对电厂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4.对电厂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六、技术监督措施1.建立健全设备巡检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和治理制度,定期对环境进行监测和治理,确保环境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场所的安全监督和检查,防止事故的发生。
4.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制定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七、技术监督记录1.技术监督人员应及时记录技术监督工作的情况。
2.技术监督记录应包括监督时间、监督内容、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等。
3.技术监督记录应保存并定期汇总,用于后续的分析和改进。
八、技术监督评估1.定期进行技术监督评估,评估电厂技术工作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2.技术监督评估应包括对技术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的评估,对制度和流程的评估等。
3.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九、技术监督培训1.对技术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技术监督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监督能力。
2.技术监督培训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技术监督的方法和技巧的培训等。
十、技术监督改进1.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应与时俱进,及时根据电厂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
电厂技术监督管理制度

电厂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在当今世界,电力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基石之一。
作为电力生产的核心,电厂技术的安全与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电厂技术的高效运行和优质服务,制订并执行一套科学合理的电厂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制度的目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内容三个方面,对电厂技术监督管理制度进行阐述。
一、制度的目的电厂技术监督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加强对电厂技术的监督与管理,确保电厂技术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明确监督管理责任、规范技术操作流程、强化技术培训与考核等举措,提升电厂技术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推动电厂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总体要求1.法律合规:电厂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合法合规。
2.科学规范:制度应具备科学性和规范性,可行性强,以确保制度能够顺利实施。
3.全面贯彻:电厂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应贯彻执行全员参与的原则,形成全员、全员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
4.持续改进:制度应包含反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技术的新发展和电厂的实际需求。
三、具体内容1.监督管理责任(1)明确责任部门:确定专门负责电厂技术监督管理的部门,并明确其职责与权限。
(2)明确责任人员:明确各级责任人员,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确保制度全面贯彻执行。
(3)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定期监督检查机制,对各级责任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估,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技术操作流程(1)标准化操作:明确技术操作的标准化要求,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技术操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2)工作票制度:建立工作票制度,凡涉及电厂技术操作的任务必须按照工作票要求进行申请、审核、执行和验收,确保操作的可追溯性和规范性。
(3)事故应急处理:建立电厂技术事故应急处理机制,明确各级责任人的预案和行动方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3.技术培训与考核(1)培训计划:制定年度技术培训计划,根据电厂技术发展和员工岗位需求,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升员工专业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油电厂十项技术监督管理标准
江油发电厂企业标准十项技术监督管理标准
q/jd.2-0510-2002
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江油发电厂电能质量、金属、化学、绝缘、热工、电测、环保、继保、
节能、坝工技术监督机构与职责、监督范围、规定及检查与考核。
2引用标准及政策文件
《四川电力工业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四川电力系统十项技术监督工作条例》3机构
和职责
3.1江油发电厂成立十项技术监督领导小组,组长由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由生产副
厂长担任。
其职责是领导全厂贯彻执行国家、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条例等,组织制定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研究决
策厂内技术监督重大问题。
3.2十项技术监督领导小组内设十项技术监督办公室,由生产技术部主任出任办公室
主任,负责管理技术监督日常业务工作。
4技术监督管理4.1电能质量监督
4.1.1成立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网,由生产技术部值长组组长担任电能质量监督专责。
4.1.2生产技术部职责
4.1.2.1负责管理电能质量监督日常业务工作。
4.1.2.2基本建设电能质量监督实施
细则、工作计划。
4.1.2.3指导和严格执行各单位顺利完成电能质量监督工作。
4.1.2.4统计分析电能质量指标完成情况,按规定向主管部门报送总结、报表。
4.1.25组织召开监督会议,对存在地问题进行研究,采取对策。
4.1.3运行、检修部门职
责
4.1.31按调度指令投乌330mw机组agc装z。
4.1.32按调度下达的电压(无功)曲线,及时调整发电机无功出力和母线电压。
4.1.33按规定及时调整变压器电压分接头档位。
4.1.34定期校验agc装z,保证装z准确、可靠。
4.1.35发电机励磁系统应当具有自然Neuvic环节和合理的Neuvic系数,各机组Neuvic系数应当协调一致。
励磁调整装z应当具备强励管制、低励管制等环节,并资金投入运转。
4.1.36发电机不克出力应当能够达至制造厂额定值,并经主管部门核定订入运转规程。
4.1.37积极开展发电机进相运转试验及技术改造工作。
进相运转机组应当留存10%的静稳储备,并确认运转限额出力图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订入运转规程。
4.1.37及时统计数据呈报电能质量报表。
4.2金属监督
4.2.1成立金属技术监督网,由生产技术部焊接专责担任金属监督专责,金属室具体
执行金属监督任务。
4.2.2生产技术部职责
4.2.2.1负责管理金属监督日常业务工作,切迹监金属部件的原材料、备品配件、冲
压及热处理等展开监督。
4.2.2.2组织编制金属监督实施细则、工作计划,并督促各单位实施,按时上报总结、报表。
4.2.2.3建立健全金属监督技术档案,展开统计分析,找到规律,经常和有关专业互
通情况,防患于未然。
4.2.2.4参加受监金属部件材质和异常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建议和对策。
4.2.2.5非政府举行监督会议,对存有地问题展开研究,实行对策。
4.2.3锅炉、汽机、电气车间职责
4.2.3.1年初编制金属监督项目报送生产技术部,并结合大修统一安排。
4.2.3.2合
金材料使用前应作光谱分析,必要时作合金元素化学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
4.2.3.3割管和“四管”爆漏管段采样后应当及时呈交金属室。
4.2.3.4重大缺陷应及时通知生产技术部金属监督专责,以便组织研究处理对策。
4.2.3.5主要金属部件材料代用应经车间、生产技术部、总工程师批准,并作好记录、加
强监督。
4.2.3.7婉拒采用未经检验合格的受监部件。
4.2.4金属室职责
4.2.4.1按规程、制度对金属监督范围内的金属部件进行测试、检验与监督,及时汇
报发现的缺陷、隐患、异常。
4.24.2建立健全金属监督技术资料和技术台帐。
4.24.2常规金属试验项目应当提早
一周通告有关车间。
4.2.4.3及时提交一式三份金属测试报告,生产技术部、金属室、车间各存一份。
4.2.5修配车间职责
4.2.
5.1受到监合金钢部件原材料必须先送来金属室鉴别材质合格后再加工。
4.2.5.2用作加工备品的合金材料应当分别堆满,并搞好标记,以免弄错用。
4.2.6物资供应公司
职责
4.2.6.1受监金属部件、焊材均应具有出厂证明并与实物钢印相符,否则不许入库。
4.2.6.2无出厂证明或材质混淆不清的钢材、部件必须做光谱定性分析,合格后做好材质
标记方可入库。
4.2.6.3外委加工的受监部件必须具备材质、试验证明及钢印。
4.2.6.4钢材特别是合金钢材要严格按技术条件要求订货,入库前进行核对并分类堆放,做好标记,以防混乱。
4.3化学监督
4.3.1设立化学技术监督网,负责管理全厂化学技术监督工作。
4.3.2生产技术部职
责
4.4.2.1负责化学监督的日常业务工作求。
4.4.2.2非政府年度化学监督工作的自查考核评分,非政府出席化学监督评选竞赛活动。
4.4.2.3出席新建、改建、改建工程的设计审查、施工质量监督和启动环评、竣工验
收等工作,坚决执行化学监督质量标准。
4.4.2.4组织做好主设备基建、安装、调试、运行及停备用、检修中的化学监督工作。
4.4.2.5主设备大修时,组织好化学检查及检修后验收。
4.4.2.6协调化学监督技术培训管理,重点就是上岗上岗人员的培训、考核、调查取
证工作。
4.4.2.7审查、撰写化学监督实施细则、措施、总结和报表。
4.3.3生产技术部
值长组与职责
4.3.3.1负责领导和组织设备运行、停用、启动时的化学监督工作,努力提高水汽质量,降低水、汽、油、燃料、药品的损耗。
4.3.3.2非政府不好运转中水、汽、油、燃料、气等品质异常时的处置工作。
4.3.3.3非政府发电部、锅炉、汽机、电气等部门搞好设备停在(对备)用维修保养工作。
4.3.4发
电部职责
4.4.4.1配合化学车间做好热力设备化学试验,确定运行工况及参数,监视水汽监督
仪表,发现化学监督异常及时通知人员处理。
4.4.4.2根据化学监督建议调整锅炉已连续偷排倍增容器运转工况,减少汽水损失。
4.4.4.3严格执行排灌品质合格方能够燃烧的规定。
4.4.4.4设备启动时通知化学人员对疏水进行监督,水质合格后方能回收。
4.4.4.5
与化学车间共同进行除氧器调整试验,确定运行工况、参数,做到连续均匀补水,出现异
常时应汇同化学人员查找原因、采取措施,保证给水溶氧合格。
4.4.4.6负责做好运行中
汽轮机油和抗燃油管理、净化和防劣等工作,降低油耗。
4.4.5化学车间职责
4.4.
5.1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化学监督的各项规章制度谋,制订化学监督实施细则。
4.4.
5.2负责管理汽轮机油、变压器油等油料的技术监督,指导或积极开展油质防劣和再
造工作,负责管理六氟化硫气体的质量监督。
4.4.
5.3负责供给质量合格的补给水和氢气,负责监督水、汽、燃料、气、油质量,及时反映水、汽、油、气、燃料等质量状况,对违章和超标等情况及时与值长及有关部门联系。
4.4.
5.4展开热力设备调整试验确认合理运转工况,确保化学监督指标合格。
4.4.5.5出席主要设备大修化学监督检查,搞好检查记录与采样分析化验,针对存有的问题明确提出相应措施,出席机、炉、电主要设备的考核评级工作。
4.4.5.6负责管理热力设备化学冲洗和停在水泵维护中的化学监督。
4.4.
5.7提高化学仪表的可用率、准确率和投入率,实现水、汽质量在线化学仪表的连续监督。
4.4.
5.8从热力设备加装已经开始化学监督,介绍设备的启动和调试情况,及时充分反映影响水、汽品质的瑕疵和问题。
4.4.
5.9加强废酸碱的处理和化学废水的处理和监督,保证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4.3.6锅炉车间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