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教程第三章 战 略 环 境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教程第三章  战 略 环 境

(四)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
可把国际战略格局区分为四种基本 类型:
1.单极格局 2.两极格局 3.多极格局 4.多元交叉格局
(五)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
1.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的历史阶段 相联系,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 2.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 适应,并以经济格局为基础
3.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 秩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4.国际战略格局的不同层次之间总是既 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
三、战略环境与战略
(一)战略环境与战略的关系 (二)认识和分析战略环境是正确制定战 略的先决条件 (三)战略对战略环境的能动作用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一、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含义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 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 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战略指导者一方面要根据敌我军事力 量的实际状况制定战略,另一方面又要根 据战略目的的需求,指导军事力量的建设 与运用,以夺取军事斗争的胜利。
4.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也称战略手段,是为准 备和进行战争而实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 战略保障,是战略决策机构根据战争的 需要,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 学技术和战略领导与指挥等方面,所采 取的各种全局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步 骤。
2.战略的分类
战略可按不同的方法划分类型。 按社会历史时期划分,可分为古代战 略、近代战略、现代战略;按作战性质划 分,有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按使用武器 的类型划分,有常规战争战略和核战争战 略;按军种划分,有陆军战略、海军战略 和空军战略;按作战持续时间划分,有速 决战略和持久战略等。
(二)战略的构成要素
确定战略目的,强调需要与可能相 结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符合国家 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与国家的总体目 标和国力相适应,满足国家在一定时期 内对维护自身利益的基本要求。 战略目的必须以军事力量水平和能 力为物质基础。

军事理论2022知识点

军事理论2022知识点

军事理论2022知识点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国防基本要素(一)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三)捍卫国家主权(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

),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四)国防的手段军事(主要手段),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

(五)国防的基本类型侵略扩张型,互助联盟型,中立型,防御自卫型(我国)。

二、我国国防历史(一)古代国防历史秦汉时期的征兵制、三国两晋南北薪对期的世兵制、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宋朝的募兵制、明朝时期的卫所兵役制。

《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二)近代的国防中国近代五次对外战争及战后条约1840 年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1856 至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暖挥条约》1884 年至1885 年中法交战(中法战争中国战役胜利)一《中法新约》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一《马关条约》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辛丑条约》三元里人民抗英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

1971年6月美国公然违背《开罗宣言》将我国钓鱼岛划给日本中国古代国防建设:城池、长城、京杭运河、海防要塞。

(最有代表性的是长城和京杭运河)(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1)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2)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突破性的成就;(3)国防科技工业已形成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体系;(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出现可喜局面。

三、主要启示(一)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发展力量做后盾(二)国防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兴衰(三)巩固国防必须建设质量高、数量足的军队(四)武器装备的优劣是决定国防强弱的重要因素(五)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国防(六)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第二节国防法规一、我国国防法规体系国防法规的特点:①阶级性②权威性③强制性④适用性⑤稳定性二、国防法规在国防建设中的作用(一)国防法规对国防建设的调整作用(二)国防法规对武装力量的调节作用(三)国防法规对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强化作用(四)国防法规是取得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是宪法和国防法规规定的基本任务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一)公民的国防义务履行兵役,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护国防设备,保守国家军事机密,接受国防教育,支持和协助国防运动。

大学生军事理论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与周边环境

大学生军事理论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与周边环境

三、周边主要国家及我国台湾地 区军事概况
(一)美国
1、美军概况
美国式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军事大国,经济实力雄厚,
军事潜力巨大。 亚太地区部分兵力部署: 太平洋舰队 夏威夷驻军 驻日美军 驻韩美军 驻关岛美军
2、美国的防务政策
三个目标:提高军队整体素质;保护美国公民和利益;
由各国资产阶级所组成的垄断集团,为追求高额利润,
对内残酷剥削,对外疯狂掠夺,在经济上过分世界和 划分范围,此时的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904年基本形成了德、意、奥“同盟国”与英法俄
“协约国”两大集团对峙的世界格局。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 战略格局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 80年代末的世界战略格局
二战后,德、意、日一蹶不振,英、法大伤元气,美
国得天独厚,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受创严 重。 1949 美国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0 中苏签订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政治、军事、意识形
态和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对抗,形成两极格局。
第三节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的安全状况和
态势,包括邻国安全状态,边界纠纷等情况,与相邻 国家矛盾冲突,特别是有无对我国主权、领土完整构 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颠覆等等。
一、我国周边的范围
(一)中国周边的内涵
狭义:与我国陆地领土接壤的邻国所构成的亚太 地区 广义: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战略环境是制定战略的客观基础。
指与各国生存、发展密切相连的各种因素的

军事理论之__第三课___战略环境

军事理论之__第三课___战略环境

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概述一、战略的基本概念二、战略环境的基本含义三、战略环境与战略战略环境概述环境是指事物周边的境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要素。

战略环境是从国家生存发展的战略角度去研究它的形成、内容、特点以及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战略环境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其安全及筹划、指导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一、战略的基本概念(一)战略的含义(二)战略构成要素(三)决定战略的基本要素(四)战略的基本特征(五)战略的分类(一)战略的含义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通常指军事战略,即战争指导者为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依据战争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准备和实施战争的方针、策略和方法。

战略在军事斗争实践中产生,并随军事斗争实践不断发展、深化而丰富和完善。

战略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国家根本性的军事政策,是军事活动主要依据,是运用军事力量支持和配合国家进行政治、经济、外交斗争的重要保障。

(二)战略构成要素1、战略目的战略目的是战略行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制定和实施战略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战略目的根据战略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确定的。

2、战略方针战略方针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是指导军事行动的纲领和制定战略计划的基本依据。

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条件,应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

3、战略力量战略力量是战略的物质基础和支柱。

它以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后盾,以军事力量为核心。

4、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为准备和进行实施战略目的而进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保障。

是战略决策机构根据战略需要,所采取的各种全局性的确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

(三)决定战略的要素1、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赖于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总和。

国家利益决定一个国家战略走向的基本依据,是国家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政治因素政治对战略具有统率和支配作用,它将决定战略的性质和目的,赋予其任务和要求,影响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调整。

战略服从服务于政治,满足政治的需求,完成政治赋予的任务。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整合版(1)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整合版(1)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整合版(1)写在前面先前收集到的学习资料十分杂乱,不系统,故稍加整理,个人对课本认识较浅,且整理时间较短,难免错漏,如有发现希望及时补充。

此复习资料由老师列出的题目为主,附加上了网上一些资料、分授课章节整合而成。

如有材料题,涉及钓鱼岛、南海的可能性比较大,相关资料请自行阅读书本。

主要针对复习老师写出的题目(加粗显示的题目)比较好之前老师写出的国防与我、对人民战争是克敌制胜的法宝的理解这两道题重点关注比较好材料题:可以先分析材料,找出关键词,如主权、历史、领土、国防等等,然后找出处于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所代表的不同特征具体分析各特征对我们的意义总结总结时上升到:周边环境问题;全球战略问题;国防问题;国防教育问题(即涉及我们书本的几个章节内容)2014环艺四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目的、手段与基本类型含义:国防是国家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手段:军事、经济、政治、外交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

社会形态分为: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防;力量构成方式分为:互助联盟型国防、独立自主型国防、中立型国防;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分为防御自卫型国防和侵略扩张性国防。

我国属于防御自卫型国防2.国防法规的定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3.国防教育法施行的时间与意义于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意义: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

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国防思想、知识、技能等的普及教育。

《军事理论》-国际战略环境

《军事理论》-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一、基本概念:国际战略环境时代主题国际战略格局领土国际战略环境的含义: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时代主题,是指某一时代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它是某一时代基本特征的集中反映,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其基本态势。

现在的领土是这样定义的:“国家主权所及的全部疆域。

包括国家的领陆、领空、领水以及领陆与领水的底土。

”二、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2、世界各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3、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4、南北矛盾的核心仍然是经济问题;5、民族宗教矛盾以及恐怖主义,不大可能对总体趋缓的国际局势造成根本性的影响和变化。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是什么?国际战略格格局的结构类型包括: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和多元交叉格局。

四、冷战后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是什么?1、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

2、冷战时期的安全结构已经解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加紧协调,试图形成一个以他们为主的安全结构。

3、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在上升,但是军事手段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手段仍然为各国所重视。

4、随着世界大战的危险进一步下降,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相应突出。

(中东局势、印巴冲突等始终是世界的热点问题)5、发达国家向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大量倾销先进的常规武器装备,有可能对这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6、大国间的互动互制五、为什么说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1、未来世界不可能是美国一家独霸。

2、其他国际力量中心也在成长壮大。

其他力量中心主要是指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

3、多极化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意愿。

《军事理论》-国际战略环境讲义

《军事理论》-国际战略环境讲义

国际战略环境讲义国际战略环境的含义: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一、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所谓时代主题是指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

时代主题是全人类所面临和共同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因为它制约着或者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走向。

正确认识时代主题,是一国或集团正确制定内处政策的重要前提条件。

那么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呢?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世界真正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第一,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

这种趋势就使得各国的利益格局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皆荣,因此我们说世界各国的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经济全球化制约了战争因素的增长,因为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来讲,确实是不要求战争,需要和平,要求人们之间加强往来。

第二,世界各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大国之间是形成敌对关系的,比如法西斯德国发誓要消灭红色苏联。

但目前世界各大国之间并没有形成这样的敌对关系。

我们说目前各大国没有敌对或是对抗的关系,当然也就没有彼此之间开战的意愿了。

第三,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

所谓国家战略是指一个国家的总政策。

现在,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寻求自己的发展。

他们尤其特别关注的是经济和科技这两大领域。

既然各国有了这样的国家政策,它就不会引导它的国家行为向着准备或者实施战争的方向发展。

第四,南北矛盾更加突出。

二战后南北矛盾就由政治矛盾转化为经济问题。

那么,到现在为止,经济问题有没有解决呢?我们说不仅没有解决,而且是问题越来越严重。

时代发展到今天,大多数国家仍然很贫穷,世界上富国与贫国的收入差距大约是30年前(大概是1970年)是30倍,到了1980年扩大为40倍,现在扩大为70余倍。

《军事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节.国防概述1国防的概念、四要素国防的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四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类型扩张型(如美国)、自卫型(如中国)、联盟型(如北约、独联体、美日韩)、中立型:分为全民皆兵型(如瑞士、瑞典)和完全不设国防型(如圣马力诺)。

3、国防的功能:立国、卫国、强国、国防的目的:①捍卫国家的主权;②保卫国家的统一;③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④维护国家的安全。

4、中国古代国防中国古代国防,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大约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

⑴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⑵古代的兵制建设;⑶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⑷古代国防的兴衰。

中国近代的国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中国的近代历史时期。

主要启示: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第二节国防法规5、国防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6、《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7、根据《兵役法》和国家、军队的有关政策规定,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通常有三种形式: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2)按军官待遇入伍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8、《国防教育法》规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今年我国“全民国防教育日”是9月18日。

9、你身边的防空设施有哪些?地铁、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城、隧道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