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抗起球级别达不到的解决办法
面料防起球整理的几种方法

面料防起球整理的几种方法防起球的方法较多,染色前、染色中的方法有如改变纤维的结构、成分与性能,改变纱线的纺纱工艺及织物结构,改变染整工艺等,但我们一般习惯于布匹和成衣漂染后整理,其方法有:1生物抛光(生物酶整理)生物抛光是用纤维素酶改善棉织物表面的整理工艺,以达到持久的抗起毛起球作用,增加织物的光洁度和柔软度.生物抛光去除从纱线表面伸出的微细纤维,织物表面绒毛大大减少,变得光洁而不会起毛起球.(酶的水解和机械的冲击共同去除了织物表面的毛绒和纤维的末梢,使织物组织变得更清晰,色泽更明亮).实践证明此种方法对降低起毛起球的效果是持久的,因为纤维的末梢被除掉而不是在原处被覆盖,但要注意此法会对织物强力有一定损失及部分失重.对棉及涤纶/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采用纤维素酶;羊毛或涤纶/羊毛混纺织物采用合适的生物蛋白酶进行抛光处理。
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否则会造成酶失活或严重损伤、严重失重,而且大批量织物也不太适宜(有缸差),所以一些针织物染整厂不愿应用此法。
2轻度缩绒法(主要用于羊毛织物,如羊毛衫、羊毛针织品)羊毛衫等针织品经过轻度缩绒后,其毛纤维的根部在纱线内产生毡化,纤维之间相互纠缠,因此增强了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使纤维在遭受摩擦时不易从纱线中滑出,进而使羊毛衫等织物的起球现象得以减少。
目前,一般对精纺羊毛衫等织物通过轻度缩绒以提高其抗起球效果。
其工艺流程为:毛衫浸润-轻度缩绒-清洗-脱水-烘干。
3树脂整理法①原理树脂是各种各样的聚合物,利用树脂在纤维表面交链网状成膜的功能,使纤维表面包裹一层耐磨的树脂膜,此树脂膜使纤维的滑移减弱;同时,树指均匀地交链凝聚在纱线的表层,使纤维端粘附于纱线上,摩擦时不易起球,因而可有效地提高羊毛衫的抗起球性。
②树脂的选择所选树脂必须要与纤维有较大的粘合力,同时本身也应有一定的强力,整理后要有较好的弹性和滑爽而不粘腻的手感,粘结膜不影响染料的色牢度和光泽。
对人体皮肤无刺激。
起毛起球标准及改进

织物起毛起球不同的测试标准纺检0801鲁瑶邹薇摘要:本文对《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中的圆轨迹法、马丁代尔法、起球箱法及随机翻滚法四种测定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比较;并对其中包含多种测试条件的两个标准各种测试条件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各个标准中指标的合理性、试验方法的科学性,并对方法标准的改进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织物;抗起毛起球性;标准;检测;比较;分析2008年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GB/T 4802.1-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GB/T 4802.2-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GB/T 4802.3-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起球箱法》三个检测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标准,分别替代各自1997年版的标准,新标准从2009年3月1日开始实施。
GB/T 4802.4-2009《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随机翻滚法》于2009年6月19日获批准,将于2010年2月1开始实施。
服装在日常生活中,服用和洗涤过程由于不断经受摩擦,织物表面会出现起毛起球现象。
这不仅影响服饰的外观,部分直接接触皮肤的面料如果起球状况严重,还会影响舒适度。
尤其是以涤纶纤维为代表的合成纤维织物的起毛起球阅题,至今仍困扰着业界和广大消费者。
对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解决办法,并陆续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根据这四种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不同检测方法进行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有多种测试条件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条件的比较,分析各测试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从而分析标准中指标的合理性、试验方法的科学性及新旧标准的更替对产品标准产生的影响。
一 .织物起毛起球的成因分析1.织物起毛起球概况1.1织物起毛起球的基本过程起毛起球是一个渐变过程,通常表现为三个步骤:起毛--缠结--起球--毛球脱落。
当织物受到的外界摩擦力大于纤维强力或纤维之间的摩擦力或抱合力时,纤维末梢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织物表面因此生成绒毛,此谓起毛;绒毛露出一定长度后,在一定距离间因揉搓摩擦,反复伸长和回缩而纠结成球,生成的毛球并不大,也不形成死结,它的一端在织物的纤维中,并连接于布面,形成球状,此谓起球。
织物抗起毛起球新技术现状分析

织物抗起毛起球新技术现状分析【前言】织物在服用过程中,由于织物本身以及受到多种外力和外界的摩擦作用,在发生明显的损坏之前,产生起毛起球现象。
织物表面的起毛起球,在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织物上一般都会出现,而化纤较为明显与突出。
织物起毛起球影响衣着美观,降低服用性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织物外观及服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提高织物的服用舒适性与品质,日益受到国内外染整工作者的重视。
【摘要】介绍了目前一些纺织品的起毛起球成因,分析了纤维、纱线、织物、加工及服用等因素对起毛起球的影响。
根据不同种类的纤维和织物(棉麻、涤纶、腈纶、毛),提出了相关的抗起毛起球新工艺。
【关键词】抗起毛起球;生物抛光;纳米级溶胶—凝胶法一、织物起毛起球成因及影响因素1.起毛起球过程1.1 起毛当织物在加工和服用过程中受到外界摩擦时,如摩擦力大于纤维强力或纤维之间的摩擦力或抱合力时,纤维末端就会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织物表面生成绒毛而使布面失去光泽。
1.2 成球当绒毛露出一定长度后,在一定距离间的绒毛因揉搓摩擦、反复伸长和回缩而纠缠成球,生成的毛球并不大、也不形成死结,它的一端埋植于织物的纤维中,并连接于布面,影响织物表面的美观。
1.3 脱落当织物表面的绒球形成后,由于不同的纤维断裂强度不同、纱线捻度、织物结构等不同,有的绒球形成后极易脱落,而有的不易脱落,互相纠缠,加上容易藏污纳垢,影响服装的美观。
2.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2.1 纤维的因素一般来说,纤维素纤维不易起毛起球,而蛋白质纤维中的羊毛纤维容易起毛起球,成纤维无论是长丝还是短纤,都容易起毛起球。
此外,纤维越细,暴露在纱线表面的纤维末端就越多,纤维的柔软性就越好,也就越容易纠缠起球。
相对来说较短纤维比长纤维容易起毛起球,因为短纤维末梢较多,长纤维之问的摩擦力与抱合力较大,纤维也就难以滑移到织物表面形成起毛起球。
2.2 纱线的因素纱线对织物起毛起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纱线的捻度、表面光洁度、纱线的强力、抗弯性及耐磨性上。
沙发面料起球怎么办

沙发面料起球怎么办沙发是我们家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沙发面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使用体验和外观美观度。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面临沙发面料起球的问题。
那么,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1. 原因分析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沙发面料起球的原因。
面料起球通常是由于摩擦引起的。
长时间的使用、擦拭、摩擦等都可能导致面料纤维的磨损和脱落,从而形成起球现象。
2. 预防措施预防胜于治疗,因此在购买沙发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抗起球特性的面料。
一些面料标有“抗起球”、“防起球”等标志,这些面料通常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纤维结构,能够减少起球的可能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延缓起球的发生。
首先,避免在沙发上穿着粗糙的衣物,这样可以减少面料与衣物之间的摩擦。
其次,定期清洁沙发,保持沙发面料的清洁度,避免灰尘和污渍的积累,减少起球的机会。
3. 处理方法如果沙发面料已经起球,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处理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可以使用剪刀或者剃毛器小心地修剪或去除起球的部分。
在修剪时,要注意不要损坏面料的整体结构,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坏。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胶带或者粘性纸轻轻地粘取起球的部分,这样可以有效地去除面料上的小球。
不过,在使用胶带或粘性纸时,要选择适合面料的材质,以免粘取时对面料造成损坏。
如果面料起球的情况比较严重,我们也可以考虑使用专业的去球器进行处理。
去球器通常具有旋转刀片或者吸附装置,能够更彻底地去除起球部分,使面料恢复光滑。
4. 维护与保养除了以上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维护和保养沙发面料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清洁沙发面料,可以使用吸尘器或者柔软的刷子轻轻清除灰尘和污渍,保持面料的整洁。
同时,避免使用过于激烈的清洁剂或者刷子,以免对面料造成损坏。
另外,定期翻转和翻动沙发坐垫,可以使面料受到均匀的压力和摩擦,减少起球的可能性。
此外,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也是保养沙发面料的重要措施。
总结起来,面对沙发面料起球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抗起球特性的面料、采取预防措施、修剪或去除起球部分、使用专业的去球器以及维护和保养沙发面料等方法来解决。
针织床上用品抗起毛起球性能研究

针织床上用品抗起毛起球性能研究【摘要】针织床上用品起毛起球是消费者常见的困扰,本文旨在研究其抗起毛起球性能。
首先分析了针织面料起毛起球的原因,包括纤维结构、织物密度等因素。
接着探讨了影响针织床上用品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因素,如纤维质量、织物结构等。
然后提出了提高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比如优化纤维组合、提高织物密度等。
随后介绍了针织床上用品抗起毛起球性能测试方法,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
最后总结了研究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对消费者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针织床上用品的质量,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关键词】关键词:针织床上用品、抗起毛起球性能、原因分析、影响因素、提高方法、测试方法、研究现状、重要性、展望、消费者启示。
1. 引言1.1 针织床上用品抗起毛起球性能研究针织床上用品的起毛起球现象是消费者常常遇到的问题,而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针织床上用品的品质和耐用性,需要对其抗起毛起球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针织床上用品抗起毛起球性能的相关问题,从原因分析、影响因素、改进方法、测试方法和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合探讨。
针织面料起毛起球的原因主要包括纤维结构、纤维长度、柔软性和磨擦等因素。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针织床上用品易出现毛球现象。
而影响针织床上用品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因素则涉及到原料选择、织造工艺、加工处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优化纤维比例、改进纺织工艺、提高织物密度等,可以有效地提高针织床上用品的抗起毛起球性能。
为了衡量针织床上用品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在文章中也会介绍相应的测试方法,包括常见的洗涤磨擦测试、织物表面剪切测试等。
通过对这些测试方法的应用,可以客观地评估针织床上用品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情况。
本文将总结针织床上用品抗起毛起球性能研究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并给消费者带来一些启示,以期提高他们对针织床上用品的认识和选购水平。
2. 正文2.1 针织面料起毛起球的原因分析针织面料起毛起球是指面料表面出现绒球或者绒毛,影响使用效果和美观度。
起毛起球标准及改进

织物起毛起球不同的测试标准纺检0801鲁瑶邹薇摘要:本文对《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中的圆轨迹法、马丁代尔法、起球箱法及随机翻滚法四种测定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比较;并对其中包含多种测试条件的两个标准各种测试条件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各个标准中指标的合理性、试验方法的科学性,并对方法标准的改进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织物;抗起毛起球性;标准;检测;比较;分析2008年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GB/T 4802.1-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GB/T 4802.2-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GB/T 4802.3-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起球箱法》三个检测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标准,分别替代各自1997年版的标准,新标准从2009年3月1日开始实施。
GB/T 4802.4-2009《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随机翻滚法》于2009年6月19日获批准,将于2010年2月1开始实施。
服装在日常生活中,服用和洗涤过程由于不断经受摩擦,织物表面会出现起毛起球现象。
这不仅影响服饰的外观,部分直接接触皮肤的面料如果起球状况严重,还会影响舒适度。
尤其是以涤纶纤维为代表的合成纤维织物的起毛起球阅题,至今仍困扰着业界和广大消费者。
对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解决办法,并陆续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根据这四种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不同检测方法进行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有多种测试条件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条件的比较,分析各测试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从而分析标准中指标的合理性、试验方法的科学性及新旧标准的更替对产品标准产生的影响。
一 .织物起毛起球的成因分析1.织物起毛起球概况1.1织物起毛起球的基本过程起毛起球是一个渐变过程,通常表现为三个步骤:起毛--缠结--起球--毛球脱落。
当织物受到的外界摩擦力大于纤维强力或纤维之间的摩擦力或抱合力时,纤维末梢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织物表面因此生成绒毛,此谓起毛;绒毛露出一定长度后,在一定距离间因揉搓摩擦,反复伸长和回缩而纠结成球,生成的毛球并不大,也不形成死结,它的一端在织物的纤维中,并连接于布面,形成球状,此谓起球。
纺织品起毛起球的解决方案

纺织品起毛起球的解决方案纤维原料选择在进行纺织品设计时,要依照成品的最终用途进行原料选择,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不易起毛起球的纤维材料。
在涤纶纤维大分子中引入第三单体能够制造抗起球纤维,如加入第三单体聚乙二醇、聚丙二醇、邻位或间位苯二甲酸、脂肪族二元酸共聚可取得抗起球纤维,可制成专门好的西服面料,也可作运动衣、便服、衬衫、床上用品和装饰用品等;通过制造强力较低的涤纶或异形截面丝也能够给予涤纶纤维抗起毛起球的成效。
另外,在进行纺纱之前合理配棉,综合考虑纤维的细度、长度、卷曲度等各项因素,合理把握配棉比例,也能够减少织物的起毛起球。
改善纺纱织造工艺纱线采纳喷气纺的抗起毛起球性能要比环锭纺好。
环锭纺纱,较长的纤维偏向于集中在纱线中间,而较短的那么在外侧,从而致使起球。
在精梳之前的工序,对棉花或棉条进行充分的梳理,减少棉花或棉条中的杂质和棉通过操纵纱线支数、纱线捻度,改变织物组织结构,提高紧密度等等来提高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有必然成效,但织物手感、外观等会受阻碍。
棉织物烧毛和生物抛光,生物抛光是一种用纤维素酶改善棉织物表面的整理工艺,以达到持久的抗起毛起球性并增加织物的光洁度和柔软度的目的。
生物抛光是去除从纱线表面伸出的细微纤维。
酶的水解和机械的冲击一起去除织物表面的毛绒和纤维的末梢,使织物组织变得更清楚,色泽更敞亮,运用生物抛光降低织物起毛起球趋势的成效持久。
树脂整理,关于棉织物的抗起毛起球,可要紧采纳生物抛光,有时能够结合烧毛和树脂整理,但烧毛不耐久,重在治表,树脂整理会阻碍织物手感。
羊毛织物氧化法氧化法的机理是采纳各类氧化剂结合树脂,剥除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去除定向摩擦效应,加上树脂整理,操纵纤维向外滑移。
该种方式的缺点是假设操纵不妥,纤维强力损失过量,因此要紧应用于羊毛纤维。
还原法还原法的机理与氧化法类似,只是通过还原剂来达到目的。
氯化法氯化法又称为氯氧化法,实质上是氯化与氧化反映一起作用的结果,其中氧化反映起关键作用。
面料的通病及对策

面料的通病及对策引言面料是制作服装和家居纺织品的重要材料,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然而,面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称为通病。
本文将介绍面料的几个常见通病,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面料问题。
1. 起球起球是面料使用后表面出现小球状物的情况。
这种问题通常在使用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给面料带来不美观的外观,甚至影响舒适度。
起球的主要原因是纤维的摩擦和磨损,导致疏松表面的纤维集聚形成小球。
对策:•选用质量好的面料:优质面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纤维密度和强度,能够减少纤维的摩擦和磨损。
•正确清洗:使用适当的护理方法,如选择温和的洗涤剂、避免高速搅拌等,可以减少面料的起球现象。
•定期修剪:及时修剪面料上的小球,可以保持面料的整洁外观。
2. 掉色掉色是指面料在湿润条件下会释放染料,导致颜色出现褪色或染色其他物体的现象。
这种问题给用户带来色彩迁移和污染问题,降低了产品的使用价值。
对策:•选择经过充分固色处理的面料:在购买面料时,了解面料的固色处理情况,选择那些经过专业处理的面料,可以减少掉色问题。
•注意洗涤方法:使用中性洗涤剂,避免浸泡时间过长和高温清洗,可以减少面料染料的流失。
•单独洗涤:对于容易掉色的面料,最好单独洗涤,避免与其他物品接触,以免染色。
3. 缩水缩水是指面料在洗涤过程中发生收缩,导致尺寸变小的现象。
这种问题导致产品尺寸不符合预期,无法正常使用。
对策:•选用预缩处理的面料:购买面料时,选择经过预缩处理的面料,可以减少后续洗涤过程中的收缩问题。
•遵循洗涤说明:严格按照面料标签上的洗涤说明进行洗涤,避免使用过热的水和高速搅拌,以及过长的浸泡时间,可以减少面料的缩水现象。
4. 拉丝拉丝是指面料在摩擦和拉伸的作用下出现纤维断裂和丝状物的现象。
这种问题降低了面料的强度和美观度,给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外观造成影响。
对策:•选择合适的面料:在选择面料时,根据产品的需求,选择具有足够强度和韧性的面料,可以减少拉丝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料抗起球级别达不到的解决办法
面料抗起球一般分为5个级别。
5级最好,表示无起毛起球现象。
1级最差,表示起球最为严重。
其中以涤纶和腈纶原料更容易起球。
一:使用树脂其原理类似用胶水把绒毛固定,在使用过程中,脂体渗入纤维间,纤维与茸毛粘结。
再经高温焙烘,形成不溶的网状结构,从而达到抗起毛、抗起球的效果。
二:纺纱工艺很重要,对抗起球效果影响很大,至少应选择纤维整齐度好,杂质少,松散性大,抱合力差的纤维。
或找抗起球纱的专业生产厂家如青岛纬霖纺织或万松一棉等。
尽量不要选择一些有抗起球效果但是手感偏硬的纱线。
三:烧毛目的在于把织物表面的绒毛烧掉,提高布面光洁度。
烧毛工艺关会影响到织物的内在质量和外观风格。
在进行烧毛时火要小,要均匀。
不可用强火,以免织物手感发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