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最新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考试重要知识点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B.购买私人汽车C.在家中使用空调D.购买健身器材15.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包括(。
)。
A.税收政策B.财政政策C.货币政策D.市场准入政策答案:一、1.B 2.A 3.A 4.A 5.B 6.B 7.D 8.D 9.B 10.A二、11.C 12.D 13.B 14.A 15.ABCD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26.公共选择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在制定政策或实施计划时,需要对社会各方面利益进行权衡和选择的过程。
27.政府收入规模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渠道获取的全部财政收入的总量。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8.所得税的优点包括:1)能够实现财富再分配,减小贫富差距;2)能够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为公共事业提供资金支持;3)能够调节经济结构,鼓励人们从事高附加值的工作。
29.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差异包括:1)目标不同: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调节宏观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护货币稳定,控制通货膨胀;2)手段不同: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调节来影响经济,而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3)影响范围不同:财政政策影响范围广泛,包括整个经济体系,而货币政策主要影响金融市场和货币市场。
六、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0.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包括:1)明确国有资产所有权归属,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2)实行分类管理,根据不同性质、用途、经营状况等因素,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3)建立健全国有资产评估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价值得到准确评估;4)加强监管和审计,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失;5)推行市场化运作,促进国有资产增值和效益提高。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主观题部分)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主观题部分)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2.政府经济学:是指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政府及其政府行为,用经济分析的价值,评估政府绩效的一门学科。
3.政府失败:是指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人们期望政府能够办好市场办不好的事,结果却发现政府不仅不能补救市场的失灵,反而降低了社会效益。
4.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它有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
狭义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外部性、垄断、公共产品的生产、信息不对称以及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的调节上运作不灵。
广义的市场失灵除了包括狭义的市场失灵的内容外,还包括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导致的经济波动。
5.公共支出:狭义的公共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公共部门预算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所造成的费用。
从广义上来说,公共支出还包括政府实行的许多政策和法规所导致的私人部门增加的开支。
6.公共支出对社会经济的一半影响:第一,公共支出有助于你补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
第二,公共支出有助于实现收入的分配公平。
第三,公共支出有助于烫平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稳定目标。
7.衡量公共支出规模的指标: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
绝对量指标: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公共支出的货币价值总额。
相对量指标: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公共支出占当期国民生产总值或当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8.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1)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基础性决定因素:公共支出需求,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你补市场失灵的公共财政需求规模;公共财政能力。
(2)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宏观原因:第一,经济发展因素。
经济发展促进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会引起一系列新型的属于补救性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从而推动公共支出扩张。
政府经济学考试重点复习提纲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提要一、名词解释1.财产税财产税是对纳税人所拥有的财产课征的税种。
财产主要包括不动产和动产。
财产税具有税源稳定、税负难以转嫁的特征。
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财产税具有其重要功能。
2.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使用城镇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从量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实际使用的土地,以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是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地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
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地区差别定额幅度税率,按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分别规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税的年应纳税额。
3.房产税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房产税的纳税人是房屋产权所有人。
房产税采用比例税率。
房产税计税依据有两种。
与之相适应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也分两种:即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
4.耕地占用税耕地占用税是对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占用耕地面积,规定税收一次性定额征收的税种,属于对特定土地资源占用课税。
耕地占用税的征税对象,是建房或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占用的耕地。
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是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
耕地占用税实行地区差别幅度定额税率。
6. 流转税流转税是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制度的总称。
与其它类型税收制度相比,流转税具有明显的特点和功能。
5.契税契税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7.印花税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印花税的征税对象是税法列举的各种应税凭证。
印花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书立、使用、领受上述应税凭证并应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政府经济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l0分)1.投票悖论2.税收支出二、单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l0分)1.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追求商业利润C.满足官僚享受 D.维护阶级统治2.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 )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B.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C.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D.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3.政府的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相同点在于( )A.都属于转移性支出 B.都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C.都属于社会生产性支出 D.都属于购买性支出4.政府收入的源泉是社会总价值中( )部分。
A.转移价值 B.工资C.转移价值和工资D.剩余产品价值5.国家税收制度中不同税种区别的主要标志是( )A.课税对象 B.纳税人C.计税依据 D.税目6.下列事项中不属于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内容的是( )A.国有企业分立 B.国有企业合并C.国有企业核算D.国有企业分立破产7.政府收取行政规费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收入 B.增强行政执法力度 C.弥补财政赤字D.配合国家有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8.现代政府预算最早产生于( )A.英国 B.美国C.瑞典 D.德国9.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 )A.产出增加,利率上升 B.产出减少,利率下降C.产出增加,利率下降D.产出增加,利率变化方向不确定10.我国在对外已经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列入协定的适用税种主要包括( A.财产税 B.流转税C.所得税 D.关税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l0分)1.公共投资范围包括( )A.基础产业投资 B.农业投资C.职业教育投资D.科技开发投资2.社会保险与普通商业保险的区别在于( )A.兴办的主体不同 B.前者有强制性,而后者没有C.前者有福利性,而后者没有 D.达到的目的不同3.公债市场功能有( )A.公债市场为政府的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渠道B.公债市场可以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C.公债市场是传播和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D.公债市场能够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4.预算收入的征收部门在预算执行中的功能是( )A.及时、足额征收预算收入B.按财政体制的规定划缴到各级政府的财政金库C.及时、足额地拨付预算资金D.按照标准考核、监督、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5.财政补贴从形式上可分为( )A.价格补贴 B.企业亏损补贴C.税收支出 D.财政贴息四、简述题(每题l0分,共30分)1.简述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方式、理论依据以及其他供给方式。
政府经济学 2019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政府经济学2019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9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189;适用专业及层次:行政管理本科;考试:形考手段为纸质(比例30%),终考手段纸质(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1.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B)。
A.私人财产所有权B.社会公共权力C.道德劝说D.法律制度2.公共选择的基本原理是将(C)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A.管理学B.社会学C.经济学D.法学3.按照(D)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和资本性预算支出。
A.经济性质B.政府职能C.预算管理体制D.预算编制方法4.(B)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A.罚没收人B.政府性基金C.债务收入D.国有资产收人5.(C)是指国家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可以在此幅度内自行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A.单一比例税率B.差别比例税率C.幅度比例税率D.有起征点或免征额的比例税率 6.按照(C)分类,可将税收收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A.税收管理体制 B.课税对象的性质 C.税负能否转嫁 D.缴纳税收的形式7.自来水公司根据每个居民户的用水数量,按每吨水一定价格收取水费,而不再考虑用水限额等问题的方法属于下列哪一种公共定价法?(A) A.单一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C.三部定价法 D.高峰负荷定价法8.按照(A)分类,政府预算可以分为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
A.预算组织形式B.预算编制方法C.预算编制的政策重点D.预算收支平衡的状况9.(C)是政府预算的重要执行机构,负责办理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留解和拨付业务。
A.财政部B.国家税务总局C.国家金库D.国务院10.保持物价稳定通常是指(B)的相对稳定。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B.价格总水平C.国内生产总值D.国民生产总值二、不定项选择题11.一个花卉生产企业扩大种植面积、增加花卉品种,使周围养蜂人的蜜蜂有了更多采集花粉的机会,增加了蜂蜜的产量,给养蜂人带来了收益,这种收益属于(D)。
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复习内容

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1225. 简述财产税的特点和功能。
答:与其他类型税种相比,财产税具有税源稳定、税负难以转嫁的特征。
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财产税具有其重要功能:首先,财产税可成为地方税主体税种,为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提供充裕的税源;其次,财产税能够调节财富不均,鼓励勤劳致富,限制不劳而获,表达社会公平;〔3〕财产税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促进财产的有效利用。
26. 简述资源税的特点和功能。
答:与其他类型税种相比,资源税具有以下特点:〔1〕征税对象针对性较强,征收范围较窄;〔2〕从量定额计征税款,简便易行;〔3〕实行差异税额。
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税具有十分重要功能:〔1〕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调节资源开发的级差收益,鼓励企业间公平竞争;〔3〕为政府组织更多的财政收入。
27. 简述行为税的特点和功能。
答:行为税具有课税对象单一、税源分散、税种灵活的特点。
开征特定行为税的功能,主要是对纳税人的特定行为进行调节,到达国家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目的,一般带有“寓禁于征”的性质。
28. 简述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原则。
答:经过长期的国有资产经营的实践证明,要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准则:〔1〕政企分开;〔2〕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3〕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别离;〔4〕分级所有、分级管理;〔5〕正确处理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企业职工〕之间物质利益关系;〔5〕实现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29. 简述公共收费的功能。
答:公共收费具有以下功能:〔1〕表达政府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目标;〔2〕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3〕稳定市场物价。
30. 简述如何加强我国公共收费问题的管理。
答:根据我国公共收费管理现状,结合市场经济国家经验,公共收费管理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依法收费,依法理财;〔2〕以政府预算管理为核心,加强公共收费管理;〔3〕加强公共收费监督。
国开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纸考简答题题库

国开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纸考题库说明:更新至2023年7月试题,适用于2023年3月国开电大期末纸质考试。
锹A兼同Boi此箍行政管殖燃或火与其他购买雌亥*的区耕。
Coi财政什站的含义和盼征是什么7Cθ2阐建科斯灾,理的旃*。
Cθ3Ma向外公债管理的绶舱全折,徵响公债现馍的O素守,电7JO1成鹏■舔/复征献的方依彳Jθ2简述麴尸系可像复律。
Jθ3简述用S系可悔窕,律。
Jθ3简述阿,系可像茫样的沟客。
Jθ4简述编制部门登算的弟要施。
Jθ5简述财产秋的特支。
Jθ5简述财产砒的哈直和”傩。
Jθ6简述财政价贴的偏义和精征。
Jθ7简述财政投融费的4*4清征。
Jθ8简述财政政策星费用政策的是异。
Jθ8简述财政政策名货用改桌的£要裳异。
Jθ9简述本见的■彳费卢他管方式。
J1O简述,死物衩金员工制衣时备方,宾政府绶济政策的,要楞响。
J11简述公转收费的加健。
简述公房救赍的肥❷阳义政府升及公房救旅的原18。
2344 1±1x1±1X JJJJ简述公若救费易纵人我费的i要虞明。
简述公心物品的公或偌险方式、理福像据阳含其他偌作方式。
简述公决物晶的公房供作方K故其覆卷像福。
J15简述公心物晶/人偌箸的可悔做。
J16简述公*曲晶秋人信作■要的条件。
J17简述公仆市场业务的然JUJ18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优&Hi。
J19简述公债脩逐的方彼。
J20简述公债女行的本件。
J21简述公债市场的£要功像。
J22简述公依与祝收知政府信用的底期。
J23简述■除税收益组的泉*向零。
J24简述由标税收中使人居氏的利窕,标术。
J25简述■席裳中收付制点的金*。
J26简述行&秋的精J1e功健。
J27简述合理浦宾:政府收入占GDP山■的某拿的龙*。
J27简述合双“窕.政府收入占GDPR/的■要工*。
J28简述某般世瓶的盼J1a公兴救费的募要施。
J29简述某做段麴的骑J1A公养我费的逸要鞋。
国开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府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政府的经济行为B. 市场经济体制C.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D. 政府的财政政策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A. 成本-收益分析B. 公共选择理论C. 微观经济学分析D. 宏观经济学分析答案:D3.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原因是()A.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B. 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较低C. 公共物品的需求弹性较大D. 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政府经济职能?()A. 调节经济周期B. 促进经济增长C. 提供公共物品D. 限制市场自由竞争答案:D5. 以下哪个政策属于财政政策?()A. 货币政策B. 税收政策C. 收入政策D. 产业政策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政府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政府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规范分析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政府经济行为的标准和原则。
(2)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现实经济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揭示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
(3)比较分析方法: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府经济行为进行比较,找出共性和差异。
(4)制度分析方法: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制度背景和制度变迁。
2. 简述公共物品的特征。
答案:公共物品具有以下特征:(1)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因为消费者的增加而减少其他消费者的消费量。
(2)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因为某个消费者的消费而排除其他消费者的消费。
(3)外部效应:公共物品的消费对未参与消费的第三方产生影响。
3. 简述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
答案:政府经济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调节经济周期: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手段,调节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发展。
(2)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投资、税收、产业政策等手段,推动经济增长。
(3)提供公共物品:保障公共物品的供给,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政府经济学》复习题考试小抄一、名词解释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3、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4、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
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
5、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6、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7、经济公平: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8、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9、洛伦茨曲线: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
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
10、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
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11、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过程中的这样一种性质: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换言之,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12、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
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
13、外部效应: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14、庇古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
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捉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
15、科斯定理: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
这一理论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来的的,所以被称为“科斯定理”。
16、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
其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17、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
18、投票悖论:在投票选择中出现有悖于日常逻辑推理的现象。
如在A、B、C三个方案中,A和B选择,A以2:1的票数获胜。
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票数获胜。
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1的票数获胜。
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的方案。
19、票决循环:在投票选择中出现的无法选择最优方案的现象。
如在A、B、C三个方案中,A和B选择,A以2:1的票数获胜。
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票数获胜。
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1的票数获胜。
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的方案。
如果上述配对投票能一直进行下去,则会出现A和B选择,A获胜,B和C选择,B获胜,A与C选择,C获胜,B和C选择,B获胜,……,这样不断循环下去,出现了“票决循环”的现象,但无法在A、B、C三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20、阿罗不可能定律:在多数规则下,一般来说,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标准的规则是不可能的。
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
该结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21、政府支出相对量:是指政府支出数量与国民经济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
22、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政府购买性支出,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即实行等价交换。
对市场运行而言,购买性支出,对消费和生产具有直接影响,可广泛用于调节各项经济活动。
一定时期内政府购买性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对市场物价、有关产业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
23、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转移性支出,由于是价值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
24、公共定价法:公共定价是指政府对提供某些特定商品和劳务所收取费用的决策。
公共定价的具体方法有:单一定价法、二部定价法和高峰负荷定价法。
25、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
26、公共投资: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
27、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政府金融活动。
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既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一般商业贷款。
28、部门预算:是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职能的需要,审核、汇总所属基层预算单位的预算和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批准的涵盖本部门各项收支的财政计划。
2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和手段。
30、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以社会的共同力量对其成员因各种个人难以抗拒的客观最新电大小抄原因导致其难以维持必要生活水平是提供的物质保证,是具有经济福利性质的社会稳定制度。
31、社会保险:是指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在劳动者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失业等原因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从而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正常收入时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劳动者及家属的基本生活。
32、现收现付式:这是一种以近期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当年或近期所有参保单位,按照统一的比例提取社会保险基金,在收支过程中实现基本平衡。
33、政府外债: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向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债务。
34、财政贴息:是指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政府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一种补贴,其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35、税收支出:是指以特殊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与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政府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36、政府收入:亦即财政收入或公共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从动态的角度看,政府收入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从静态的角度看,政府收入是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
37、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按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向社会成员收取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工具。
税收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征收的,体现凭借国家政治权利对国民收入的特殊分配。
38、政府收入效应:是指经济主体因为政府组织收入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或者说是指因国家征税而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生产者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
这种政府收入的效应,就是我们所讲的政府收入的调节作用。
由于政府的收入对经济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因此,政府完全可以利用收入这一手段,来实现自己宏观调控经济的目标。
政府的收入对纳税人经济的影响行为会产生两个方面的效应,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9、政府收入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经济主体减少对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对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40、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它是国家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主要包括税收法律、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
41、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
42、税收归宿:也称为税负归宿,它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43、税收三性:同国家取得公共收入的其它方式相比,税收具有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即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税收三性”。
这三个形式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是一切社会形态下税收的共性。
44、课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收征收的目的物,它反映这个税种征税的基本范围和界限。
凡是列入征税对象的,均属于该税的征收范围。
国家通过法律确定的征税对象,是不同税种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是税收制度的基本因素之一。
45、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是纳税的主体。
46、计税依据:是指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
47、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全部课税对象中预先确定减除的部分。
48、国有资产:是指在法律上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拥有所有权的各类资产。
具体来讲,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受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类财产或财产权利。
49、二部定价法:就是在公共定价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承担资本成本的准入费,一部分是承担经营成本的使用费,准入费在一定时期是固定的,使用费则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50、公债依存度:是指一国当年的公债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51、比例偿还法:比例偿还法是政府按公债数额,分期按比例偿还。
这种方法是政府直接向公债持有者偿还,不通过市场,所以又称为直接偿还法。
这种方法包括平均比例偿还、逐年递增比例偿还、逐年递减比例偿还等具体形式。
52、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主要由预算管理级次的规定、预算管理权的划分、预算收支范围的确定和预算调节制度的安排等方面的内容组成。
53、复式预算: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