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三江图文详细讲解

合集下载

笠翁对韵三江

笠翁对韵三江
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让泪水倾洒在竹上形成斑点,湘妃的丧夫之恨累积成滔滔湘江长流不息。
舜妃遗憾积湡江:晋·张华《博物志》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后来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她们伤心痛哭,眼泪滴在竹子上,形成泪痕。相传二女投湘水而死,亦叫湘妃,斑竹也叫湘妃竹。
酒晕: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杏颊:形容女子的面颊。
香尘:芳香之尘,因为女子的步履而起。
玉莲:本义:白色的莲花,此处形容女子洁白的双脚。
西晋富可敌国的文学家石崇,洒沉香屑于象牙床,让宠爱的姬妾踩踏其上,没有留下脚印的赏赐真珠;如果留下脚印,就让她们节制饮食。(东晋王嘉《拾遗记》:“石季伦(崇)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以真珠。”)
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
把诗句题写在红色的枫叶上,韩氏的幽怨情怀随着御水流到了宫墙之外;
韩女幽怀流御水:旧时,居于深宫的婢女经常题诗于红叶之上,借御沟向外寄情思,唐僖宗时期,书生于佑在御沟中拾得一片落叶上有:“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于佑也取红叶题诗“曾闻叶上红怨,叶上题诗赠阿谁?”置于御沟上流,流入宫中。后于佑娶了遣散出来的宫女韩氏为妻,正是当年红叶题诗的女子,韩氏又题诗:“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来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笠翁对韵3江》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
容颜和面貌相对,相貌和脸庞相对。步辇和徒杠相对。
步辇: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类似于轿子。
徒杠:可供徒步行走的小桥。
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停针和搁笔相对,意懒和心服相对。
停针:古代社日时候会停止进行针线活动。

笠翁对韵(三江四支)说课讲解

笠翁对韵(三江四支)说课讲解
【词义】庞:面庞。
步辇对徒杠:辇(音捻),古时用人力拉的车,步辇,古代皇帝乘坐的 人力拉的车。徒杠,徒是徒步行走的意思,杠(音纲,古有此音), 本指抬轿用的杠棒,这里借代轿子,徒杠就是轿子亦指只可容人步行 通过的木桥。
将帅一道,伐灭了后蜀、南汉、南唐、及北汉等五代时的地方割据政 权,帮助宋太祖统一了天下。 三筑高城众敌降:初唐张仁愿,中宗朝人,曾统领朔方军与突厥族的侵 扰进行斗争,筑三座高城威震突厥,使突厥不敢过山牧马。
【小故事】 曹彬称病 宋将曹彬攻打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即将攻克的时候,突然说生病
了。所有的将领们非常惊讶,全部都来看望病情,希望能早日康复。 曹彬说:“我的病不是打针吃药能治好的,只有你们大家共同表态, 发誓在城攻下的时候,不滥杀一个人,那么病就好了。”将领们答应 了,立即烧香发誓,第二天曹彬就说他的病好了。到了金陵攻克的时 候,城中十分安定,百姓如同平常一样。
笠翁对韵
清·李渔 【上卷】.三江 四支
《笠翁对韵》 清·李渔 【上卷】 三江
qíduìǒu zhī duì shuāng dàhǎi duìcháng jiāng 奇 对 偶 ,只 对 双。 大 海 对 长 江。 jīn pán duìyù zhǎn bǎo zhú duìyín gāng 金盘对玉盏 宝烛对银 釭。 zhū qī kǎn bìshā chuāng wǔ diào duì gē qiāng 朱 漆 槛 ,碧 纱 窗 。 舞 调 对 歌 腔 。 hàn xīng tuī mǎ wǔ jiàn xiàzhù lóng páng 汉 兴 推 马武,谏 夏 著 龙 逄 。
三 江 ·其 二
yán duì mào xiàng duì páng lóng niǎn duì tú gàng

声律启蒙--三江ppt课件

声律启蒙--三江ppt课件
春风袅袅 扶疏绿竹正盈窗。
15
三、背
16
楼对(
),户对(
),
巨海对(
)。
蓉裳对(
),玉斝对( )。
青布幔,(
),
宝剑对(
)。
忠心安社稷,(
)。
世祖中兴延马武,(
)。
秋雨潇潇,(
);
( ),扶疏绿竹正盈窗。
17
晚安
18
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1,玉 斝对银釭2。 青布幔,碧油幢3,宝剑对金缸4。忠 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5。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 失道杀龙逄6。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 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7。
注释———————— 1蓉:芙蓉。蕙:又名蕙兰、佩兰,一种兰花。古 人认为这两种都是君子所喜欢佩带的香草。 2斝 (音jiǎ):古代一种铜制的饮酒的器具。釭(音 gāng):灯。依照平水韵,此字还另有一个读音 gōng,属于东韵字,意思为镶嵌在车毂之中的19 用来
声律启蒙(车万育) 三江
1
一、复习二冬3
2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 蛩。 战士邀功 必藉干戈成勇武;逸民 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3
二、学习新课 三江1
4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jiǎ)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chuáng),宝 剑对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 邦。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 龙逄(páng)。秋雨潇潇,漫烂 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 正盈窗。
在战争中功勋卓著。刘秀称帝后,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延,请。

笠翁对韵三江全文解释

笠翁对韵三江全文解释

笠翁对韵三江全文解释
《笠翁对韵》,又称《笠翁出韵》,是一首古典诗词,唐代大诗人李白作,主要讲述了笠翁一家从北宋回归南宋,其光荣英勇的一段历史历程。

诗歌全文:
笠翁从北宋回归南宋,立足西湖,三罗衣裳。

渔舟遥洒双淮浦,今朝斩榆魏山樱。

英雄诗家耀山城,落梅香飘入风霜。

笠翁锡雪终古今,翠华高脩事英豪。

笠翁,指的是笠翁子游,一个史实人物,他的一家盛况于当时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他起初住在北宋,后经过多年的奋斗,最后回到南宋,他家置身于西湖,拥有三属于自己的罗衣裳,可见其财富实力有多么之强。

此时此韵,笠翁把新国度南宋的进展作点睛之笔,又引用渔舟拥洒双淮浦、今朝斩榆魏山樱等典故,来写他英勇英雄把握机遇,治理国家的崇高事业,将笠翁子游贴切描绘出来。

最后,以一句豪饮七七回而结尾,表达了他结束历程、照着前人道路继续前行的决心。

用"笠翁锡雪终古今,翠华高脩事英豪"这几句,李白把笠翁的历史作为古今的表征,用美丽的端庄语言,告诉大家:笠翁
子游所为属无比高贵,永不褪色!
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中诗。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仅仅记载了笠翁子游,还成为一首传诵发扬民族英雄事迹的赞美之辞,要激励人们坚定信念、担负光荣使命,努力谱写辉煌的未来的史诗。

《笠翁对韵三江》课件

《笠翁对韵三江》课件

选择经典诗词进行解析
选取几首经典的诗词,分析诗人对三江之美的感知 和表达手法。
四、笠翁对韵的意义和影响Leabharlann 1对文学、音韵学的影响
笠翁对韵对中国古代文学和音韵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古代诗词的艺术发 展。
2
对后人的启示和借鉴
笠翁对韵的技巧和创作风格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对诗词创作具有重 要意义。
1 什么是对韵?
对韵是指诗歌中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韵母进行押韵,使诗歌更加优美和流畅。
2 对韵与音律的关系
对韵是音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韵使诗歌更具韵律感和音乐感。
3 案例分析
选取几组对韵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对韵的技巧和特点。
三、三江的诗词介绍
描述三江之美
用优美的诗词描绘长江、黄河和珠江的壮丽景色和 独特魅力。
《笠翁对韵三江》PPT课 件
《笠翁对韵三江》PPT课件向您介绍古代诗词《笠翁对韵》及其涉及的三江, 带您领略古诗的魅力和三江的美丽。
一、简介
笠翁是谁?
笠翁是指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轼。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对韵技艺出众。
三江指哪三条江?
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和珠江,它们是中国最重要的三条江河。
二、笠翁对韵的内容
五、课堂互动
1 分组研读篇章
学生分组研读《笠翁对韵 三江》中的篇章,感受对 韵之美,发现其中的韵律 和意境。
2 模仿笠翁对韵
学生创作一组对仗工整的 诗句,模仿笠翁对韵的技 巧和风格,体验古代文人 的创作过程。
3 课后提交作品
学生将创作的诗句提交给 教师进行点评,促进学生 的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

笠翁对韵 三江(拼音+详解)

笠翁对韵  三江(拼音+详解)
玉 盏 ,宝 烛对银 釭 。朱漆槛,碧纱 窗 。舞 调 对
ɡ ēqiānɡ xīnɡhàntuīmǎwǔ jiànxiàzhùlónɡpánɡ s ì shōul i èɡuóqúnwánɡ
歌 腔 。兴 汉推马武,谏夏著 龙 逄 。四 收 列国 群 王
f ú sānzhùɡāochénɡzhònɡ d í xiánɡ kuàfènɡdēnɡtái xiāos ǎ xiān j ī qín
三 江 1页
《笠翁对韵 上卷》之“三江”(二)
yánduìmào xiànɡduìpánɡ b ù niǎnduì t ú ɡānɡ tínɡzhēnduì
颜对 貌 , 像 对 庞 。步 辇 对徒 杠 。停 针 对
ɡ ē zhù y ì lǎnduìxīnxiánɡ dēnɡshǎnshǎn yuèchuánɡchuánɡ lǎnpèi
伏,三筑 高 城 众 敌 降 。跨 凤 登 台,潇洒仙姬秦
nònɡy ù zhǎnshédānɡdào yīnɡxiónɡtiān z ǐ hànliúbānɡ
弄 玉; 斩 蛇 当 道,英 雄 天子汉刘 邦 。
【注释】 玉盏(zhǎn):盏,器皿,盛装液体的日常器具,多用在古诗词及小说中代 指酒杯。 银釭(gāng):釭,烛台。银釭指银白色的灯盏。 兴汉推马武:马武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将军,为东汉王朝的兴盛立下了汗马功 劳。 谏夏著龙逄(páng):龙逄,即关龙逄,传说是夏桀(jié)王的大臣。他 见夏桀无道,淫侈暴虐,曾强力谏争,结果被夏桀处死。 四收列国:指宋代大将曹彬带兵收复西蜀、南汉、南唐、及北汉等五代时的 地方割据政权,帮助宋太祖统一了天下。 三筑高城:唐代大将张仁愿,中宗朝人,曾统领朔方军与突厥族的侵扰进行 斗争,使突厥不敢过山牧马。筑三受降城,以阻止北方来犯之敌。 跨凤:弄玉故事,见东韵其三“凤翔”二句注。秦穆公女楼上吹箫,与夫萧史 跨凤升仙而去。 斩蛇:《史记 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初起,酒醉夜行,先行者报告说有长 蛇 拦 路 ,刘 邦 上 前 杀 死 长 蛇 ,路 遂 通 。后 有 一 老 太 婆 在 斩 蛇 处 夜 哭 ,人 们 询 问,她说是自己的儿子是白帝子变化为蛇,被赤帝子杀害了。这可能是当时 拥护刘邦的人编造出来的迷信故事。

笠翁对韵三江图文详解

笠翁对韵三江图文详解

奇对偶,只对双。

大海对长江。

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

【明词义】银釭(音刚):银白色的灯盏、烛台。

南朝梁元帝《草名》诗:“金钱买含笑,银釭影梳头。

”一本作“银缸”。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壁上银釭半明灭,床上无眠,愁对如年夜。

”明夏完淳《寒灯赋》:“渺银釭之寒夜,照羈愁之独眠。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然归故家,则银釭暗而爱妻逝矣。

”【看图片】金盘玉盏蜡烛银釭朱漆槛,碧纱窗。

舞调对歌腔。

【明词义】朱漆:红颜色的油漆。

朱:大红色。

槛: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或长石等)。

【知文化】朱门中国古代等级森严,朱门就是等级的标志。

朱红大门是古代天子专用的颜色,汉代丞相、太尉和汉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

朱漆大门曾是至尊至贵的标志,不能随便使用。

因此,朱户(朱漆大门)被列入“九锡(古通‘赐’)”之列。

所谓九锡,是指天子对于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即赐给九种器物。

“朱户”位列第六。

《韩诗外传》讲:“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

一锡车马,再锡衣服,三锡虎贲,四锡乐器,五锡纳陛,六锡朱户,七锡弓矢,八锡铁钺,九锡(禾巨),谓之九锡。

”“九锡”之物,所以要等待天子赐给,并不一定是因为诸侯或大臣的钱财少,置办不起。

如:排列第六的朱户,只要天子有此礼遇,恩准可以漆上朱红色,也就是“赐”了。

受此礼遇者完全有能力自己操办,来壮自家的门户。

朱户的赐予,是一种高规格的待遇。

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

兴汉推马武:马武是汉光武帝的将军,在建立东汉王朝的斗争中起过一定的作用。

谏夏著龙逄:龙逄(音旁):即关龙逄,传说是夏桀王的大臣。

他见夏桀无道,淫侈暴虐,曾强力谏争,结果被夏桀处死。

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

【明词义】四收列国群王伏:据旧注,这句说的是北宋初大将曹彬,他曾同潘美等将帅一道,伐灭了后蜀、南汉、南唐、及北汉等五代时的地方割据政权,帮助宋太祖统一了天下。

三筑高城众敌降:初唐张仁愿,中宗朝人,曾统领朔方军与突厥族的侵扰进行斗争,使突厥不敢过山牧马。

笠翁对韵三江(2)图文详解

笠翁对韵三江(2)图文详解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

【明词义】庞:面庞。

步辇对徒杠:辇(音捻),古时用人力拉的车,步辇,古代皇帝乘坐的人力拉的车。

徒杠,徒是徒步行走的意思,杠(音纲,古有此音),本指抬轿用的杠棒,这里借代轿子,徒杠就是轿子。

杠还有桥意,《玉篇•木部》:“杠,石杠,今之桥也。

”《正字通•木部》:“杠,小桥谓之徒杠,谓衡木以度也。

”焦循正议:“凡独木曰杠,骈木者曰桥。

”徒杠,只可容人步行通过的木桥。

【看图片】步辇轿子八抬大轿停针对搁杼,意懒对心降。

【明词义】停针:停针是停止刺绣等女红的意思。

可能出自唐代诗人朱绛的《春女怨》:“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

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搁杼:杼是织布用的梭子,搁杼即放下梭子,与停针可以成对。

心降:降(音祥),安稳、平和,心降就是心里安稳、平和。

《诗•召南•草虫》:“我心则降。

”【成语故事】曾母投杼从前,曾参住在鲁国费地,费地有一个人与曾参同名同姓,他杀死了一个人。

有人就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

”说完,便只管织自己的布。

过了一会,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还是照常织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曾母害怕了,扔掉织布机的梭子,翻墙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言可畏,流言说得人多了就能使人相信。

也就是谣言传播开来,便会迷惑人心。

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舡。

【明词义】幢幢(音床):朦胧的样子。

揽辔:控制马匹缰绳。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音池锄)。

”晋刘琨扶风歌:“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舡:船只。

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

柳堤:植有柳树的堤岸。

唐白居易《湖亭晚归》诗:“柳堤行不厌,沙软絮霏霏。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仆人催促怕晚了天色,柳堤儿上把瘦马儿连忙解。

”村尨:尨(音忙),长毛狗,或说杂色的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对偶,只对双。

大海对长江。

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

【明词义】
银釭(音刚):银白色的灯盏、烛台。

南朝梁元帝《草名》诗:“金钱买含笑,银釭影梳头。

”一本作“银缸”。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壁上银釭半明灭,床上无眠,愁对如年夜。

”明夏完淳《寒灯赋》:“渺银釭之寒夜,照羈愁之独眠。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然归故家,则银釭暗而爱妻逝矣。


【看图片】
金盘玉盏蜡烛银釭
朱漆槛,碧纱窗。

舞调对歌腔。

【明词义】
朱漆:红颜色的油漆。

朱:大红色。

槛: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或长石等)。

【知文化】
朱门
中国古代等级森严,朱门就是等级的标志。

朱红大门是古代天子专用的颜色,汉代丞相、太尉和汉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

朱漆大门曾是至尊至贵的标志,不能随便使用。

因此,朱户(朱漆大门)被列入“九锡(古通‘赐’)”之列。

所谓九锡,是指天子对于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即赐给九种器物。

“朱户”位列第六。

《韩诗外传》讲:“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

一锡车马,再锡衣服,三锡虎贲,四锡乐器,五锡纳陛,六锡朱户,七锡弓矢,八锡铁钺,九锡(禾巨),谓之九锡。


“九锡”之物,所以要等待天子赐给,并不一定是因为诸侯或大臣的钱财少,置办不起。

如:排列第六的朱户,只要天子有此礼遇,恩准可以漆上朱红色,也就是“赐”了。

受此礼遇者完全有能力自己操办,来壮自家的门户。

朱户的赐予,是一种高规格的待遇。

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

兴汉推马武:马武是汉光武帝的将军,在建立东汉王朝的斗争中起过一定的作用。

谏夏著龙逄:龙逄(音旁):即关龙逄,传说是夏桀王的大臣。

他见夏桀无道,淫侈暴虐,曾强力谏争,结果被夏桀处死。

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

【明词义】
四收列国群王伏:据旧注,这句说的是北宋初大将曹彬,他曾同潘美等将帅一道,伐灭了后蜀、南汉、南唐、及北汉等五代时的地方割据政权,帮助宋太祖统一了天下。

三筑高城众敌降:初唐张仁愿,中宗朝人,曾统领朔方军与突厥族的侵扰进行斗争,使突厥不敢过山牧马。

筑三受降
城,以威北敌焉。

【小故事】
曹彬称病
宋将曹彬攻打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即将攻克的时候,突然说生病了。

所有的将领们非常惊讶,全部都来看望病情,希望能早日康复。

曹彬说:“我的病不是打针吃药能治好的,只有你们大家共同表态,发誓在城攻下的时候,不滥杀一个人,那么病就好了。

”将领们答应了,立即烧香发誓,第二天曹彬就说他的病好了。

到了金陵攻克的时候,城中十分安定,百姓如同平常一样。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弄玉故事,详见一东“凤翔”二句注。

秦穆公女楼上吹箫,与夫萧史跨凤升仙而去。

潇洒:自然大方,不呆板。

姬:对女子的美称。

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初起,酒醉夜行,先行者报告说有长蛇拦路,刘邦上前杀死长蛇,路遂通。

后有一老太婆在斩蛇处夜哭,人们询问,她说是自己的儿子是白帝子变化为蛇,被赤帝子杀害了。

这可能是当时拥护刘邦的人编造出来的迷信故事。

【学成语】
三个和“萧史弄玉”故事有关的成语
乘龙快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

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

吹箫引凤:表达了对美满婚姻的期盼。

【我是故事大王】
斩蛇起义
汉高祖刘邦做沛县亭长的时候,为县里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修陵。

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

刘邦自己度量,即使到了骊山也会被按罪被杀。

于是走到丰西泽就停下来,饮酒大醉,夜里干脆就把剩下的所有农民都放了。

并且对他们说:“你们都走吧,我从此也要逃跑了。

”这些农民中愿意跟随刘邦的有十多个。

刘邦带醉行走在丰西泽中,让一个农民在前面探路。

这个人回来说:“前面有一条大蛇挡路,我们还是回去吧”。

刘邦趁着酒劲说:“大丈夫独步天下有什么害怕的!”于是走到前面拔剑将蛇斩断。

蛇从正中间被分为两段。

走了几里地,刘邦醉得倒下睡着了。

刘邦队伍中走在后面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

看见一个老太太在路边连夜放声啼哭。

问她为什么这样伤心,说:“我儿子被人杀了,所以痛哭”。

问她儿子为什么被杀,说:“我儿子是白帝子,变成蛇横在路上,现在被赤帝子杀了,所以我很伤心”。

人们以为她胡说八道、散布谣言,想打她,这个老太太突然不见了。

后面的人赶到前面,刘邦才醒过来,人们报告了他这一情况。

只有刘邦心里觉得很高兴,心生自豪感,跟随他的人越来越敬畏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