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泡茶基本技艺

合集下载

[学习功夫茶道的茶艺步骤]

[学习功夫茶道的茶艺步骤]

[学习功夫茶道的茶艺步骤]功夫茶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品茶风尚,起源于宋代,那么功夫茶道茶艺有什么步骤呢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学习功夫茶道的茶艺步骤,一起来看看。

学习功夫茶道的茶艺步骤1、备具候用:将所用的茶具准备就绪,按正确顺序摆放好,主要有:青瓷茶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等。

2、恭请上坐:请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静气:焚点檀香,营造肃穆详和气氛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为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开屏:介绍冲泡的茶具。

6、叶嘉酬宾:叶嘉是茶叶的代称,这是请客人观赏茶叶,并向客人介绍此茶叶的外形、泽、香气特点。

7、孟臣沐淋:用沸水冲淋水平壶,提高壶温。

8、高山流水:即温杯洁具,用青瓷茶壶里的水烫洗品茗杯,动作舒缓起伏,保持水流不断。

9、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拨入青瓷茶壶内。

10、百丈飞瀑:用高长而细的水流使茶叶翻滚,达到温润和清洗茶叶的目的。

11、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壶口的泡沫。

12、玉液移壶:把青瓷茶壶中的初泡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提高温度。

13、分盛甘露: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分到闻香杯中。

14、凤凰三点头:采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青瓷茶壶注水至满。

15、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壶体,洗净壶表,同时达到内外加温的目的。

16、内外养身: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淋在青瓷茶壶表,养壶作用的同时可保持壶表的温度。

17、游山玩水:将青瓷茶壶在茶船边沿抹去壶底的水分,移至茶巾上吸干壶底。

18、自有公道:把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均匀。

19、关公巡城: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巡回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至七分满。

20、韩信点兵:将最后的茶汤用点斟的手式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

21、若琛听泉:把品茗杯中的水倒入茶船。

22、乾坤倒转:将品茗杯倒扣到闻香杯上。

23、翻江倒海:将品茗杯及闻香杯倒置,使闻香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放在茶托上。

24、敬奉香茗:双手拿起茶托,齐眉奉给客人,向客人行注目礼。

然后重复若琛听泉至敬奉香茗程序,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25、空谷幽兰:示意用左手旋转拿出闻香杯热闻茶香,双手搓闻杯底香。

初级茶艺师泡茶流程

初级茶艺师泡茶流程

初级茶艺师泡茶流程初级茶艺师泡茶流程如下:1. 温杯烫盏:清洁茶具、提高茶具温度。

右手轻揭盖,放好盖子,右手执壶(起、立、转、握、提),找到盖碗,三点钟方向注水(定点或环壁,此时心要沉,一半是可抬壶,离边缘快一厘米时,压下断水),放壶,收左手,转好壶收右手。

左手端公道杯,找到品茗杯,从左往右斟水,如果公道杯的水最后还有,可直接倒入废水盂。

右手拿茶夹,夹住左边第一个品茗杯,找到废水盂,转三次、倒水、停、沾茶巾,放回品茗杯,放下茶夹。

右手轻揭盖碗盖,放碗与托之间。

2. 赏茶:为了看自己泡的是什么茶,茶形如何。

左手起端茶荷,四指并拢放胸前。

右手抬腕,从内侧转出托茶荷底部。

从左往右回到胸前,自己看茶,知道自己泡的是什么茶。

3. 置茶:根据人数,喜好浓淡程度及盖碗(壶)的大小从茶罐中取出适量的茶叶放入。

也可用茶则盛放茶叶,供客人观赏与品鉴。

4. 洗茶:将水倒入盖碗中,水与茶接触的一瞬间,茶叶也仿佛苏醒了。

这是头泡茶,一般要迅速将茶汤倒出以防变涩。

(熟普需要洗两遍)。

5. 冲泡:不同的茶类冲泡技巧也不同。

发酵程度较轻的适宜从盖碗边缘缓缓倒入,老茶则可以定点冲泡。

冲泡的水量除乌龙茶要溢出壶口,壶嘴外,通常以七八分满为宜。

时间根据茶的不同属性进行闷泡。

6. 分茶:闷泡足够的时刻后,打开碗盖,用盖子轻轻拨动茶汤,抚玩茶汤的颜色、茶叶伸展后的美妙姿态。

把盖子斜盖碗上,留出一道误差,巨细足以出水,倒出茶汤至公道杯。

给客人分茶时应注意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且杯子倒至七分满即可。

满了一来烫客人手,二来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以上是初级茶艺师泡茶的基本流程,具体操作可能因个人习惯和所泡茶叶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的内容简

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的内容简

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的内容简《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谈的是初入茶道最急切需要知道的课目,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的内容简介,一起来看看。

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的内容简介《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谈的是初入茶道最急切需要知道的三篇课目,一是“茶如何制成?”如果连茶是怎么形成的都不知道,那喝起茶来不就像瞎子摸象?第二是“各种茶的认识”,市面上的茶叶有那么多种类,它们的区别何在,如果没有一些理论性的理解,难以进入欣赏的领域。

第三是“如何享用一杯茶?”包括冲泡与饮用。

学茶当然要喝茶,而且也只有从喝茶中才能获得茶的益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美学境界。

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的目录制茶篇第一章茶的诞生一、茶是如何制成的?二、为什么有些茶看来很细嫩,有些看来较粗大?——芽茶与叶茶三、茶青采下后要不要马上“下锅”?——晾青与萎凋四、茶的色、香、味如何形成?——发酵五、如何让茶固定在我们希望的状况下?——杀青六、茶性的塑造——揉捻七、茶的醇化——渥堆与陈放八、制茶的完成——干燥九、茶叶的另一种保存方式——紧压十、第一类茶——不发酵茶十一、第二类茶——全发酵茶十二、第三类茶——部分发酵茶十三、茶之精制十四、茶之加工十五、茶之商品包装识茶篇第二章茶的识别一、茶的分类二、茶名的产生三、茶之欣赏四、茶之品质鉴定五、茶人之喝茶修养六、何谓比赛茶七、台茶的特色第三章茶的产业一、茶树品种二、茶树栽培三、季节与茶四、地理环境五、采青的气候与时辰六、肥料、化学药剂与茶青品质七、树龄与茶青品质八、中国产茶概况九、影响成茶品质的十大因素泡茶篇第四章泡茶原理一、爱茶人要与茶为友二、泡茶的多重效用三、泡茶要从有法到无法四、从小壶茶锻炼泡茶基本功五、一壶茶放多少茶叶?六、浸泡多长时间?七、浸泡时间的掌控因素八、紧压茶如何冲泡?九、前后泡的间隔时间也会影响泡茶十、茶汤浓度的稳定度十一、有无最低浸泡时间?十二、时间与茶量的调节十三、如何计算浸泡的时间?十四、泡茶需要多高的水温?十五、水温影响茶汤的特质十六、水需烧开再行降温吗?十七、哪些泡茶动作会影响水温十八、如何判断水温?十九、水质直接影响茶汤二十、矿泉水适合泡茶吗?二十一、茶壶质地与茶汤有关吗? 二十二、何谓茶汤的适当浓度?二十三、如何控制茶汤的浓度?二十四、茶汤浓度须力求一致吗? 第五章茶道礼法一、泡茶时的头发二、泡茶与上妆三、泡茶时的手饰四、泡茶时的服装五、泡茶时的双手六、泡茶与健康七、泡茶姿势八、茶会时间的掌控九、奉茶的方法第六章茶具搭配一、茶具种类二、茶具的分区使用三、茶具摆置的美感四、茶具与茶叶的搭配五、茶具的功能性六、泡茶席上茶具的静态与动态第七章小壶茶法一、小壶茶法的定义二、小壶茶的茶器配备三、持壶法四、持盅法五、备水六、行礼七、温壶八、备茶九、识茶十、赏茶十一、温盅十二、置茶十三、闻香十四、冲泡十五、计时十六、烫杯十七、倒茶十八、备杯十九、分茶二十、奉茶二十一、品饮二十二、品泉与空白之美的应用二十三、茶食与茶餐二十四、去渣二十五、观叶底二十六、赏壶二十七、清盅二十八、泡第二种茶二十九、结束三十、主人与泡茶者三十一、泡茶者与助手第八章其他泡茶法一、盖碗茶法二、大桶茶法三、浓缩茶法四、含叶茶法五、旅行用茶具与简易泡茶法六、抹茶法附录:有关术语英译一、制茶术语英译二、茶叶分类名称的英译三、常见茶名的英译四、茶具名称英译五、泡茶程序英译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的内容简介。

泡茶的步骤和礼仪

泡茶的步骤和礼仪

泡茶的步骤和礼仪泡茶既是一种独特的品茗方式,也是一种传统的文化礼仪。

以下是一般的泡茶步骤和茶道礼仪的简要介绍:1. 准备茶具和茶叶:- 选择合适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等。

- 选择优质的茶叶,如龙井茶、铁观音、普洱茶等。

2. 温洗茶具:- 将茶壶和茶杯用80℃左右的热水冲洗一遍,清除灰尘和异味。

3. 盛茶叶:- 取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一般以3克茶叶配200毫升水为宜,具体情况可根据茶叶种类和口感调整。

4. 浸泡茶叶:- 将80℃-95℃的热水冲泡在茶叶上,浸泡时间根据茶叶种类和个人口味而定,一般为30秒至2分钟。

5. 倒茶:- 先将第一泡茶水倒入茶海或茶杯中,此泡一般较浓,称为茶的灵气泡。

- 接下来的泡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茶叶特性决定,可以选择一次性倒完或分几次倒。

6. 品茶:- 小口品尝茶汤,感受茶香、滋味及口感的变化。

- 可以用眼观察茶汤的颜色、澄清度,用鼻闻茶香,让茶味在口腔中停留,领略茶的韵味。

茶道礼仪是一种独特的茶文化体验,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茶道礼仪:1. 对待茶具:- 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刮损。

- 使用茶具前后要注意洁净。

2. 茶席准备:- 茶席要整洁,不要有杂物。

- 茶席要选取安静的环境,以便静心品茗。

3. 茶艺表演:- 可以在品茗过程中展示一些经典的茶艺动作,如倒茶、斟茶、递茶等。

4. 礼仪待客:- 当有客人来访时,要热情招待,并遵循一定的传统礼仪。

茶道礼仪并非一成不变的,不同地区和文化会有不同的变化,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基本的泡茶步骤和茶道礼仪就足够了。

在享受茶的同时,也要尊重茶文化的传统和习俗。

中国茶艺-泡茶参考课件

中国茶艺-泡茶参考课件
茶汤滋味浓淡的作用 • 品茶时:先端杯闻香,再观色,后分三口啜饮。
29
组合3:单壶单杯泡法
• 即所谓的“潮汕工夫茶艺”泡法; • 有紫砂壶、品茗杯; • 无闻香杯和茶海。
30
单壶单杯泡法—调匀茶汤的方法:
• 需通过操作手法调匀茶汤。
– 关公巡城:循环分茶。 – 韩信点兵:点斟分茶。
• 如:潮汕功夫茶
31
潮汕功夫茶基本程序
• 1.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10.鉴赏汤色,喜闻高香。 • 2.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11.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 3.大彬淋淋,乌龙入宫。 12.再斟流霞,二探兰芷。 • 4.高山流水,春风佛面。 13.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 5.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14.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 6.玉液移壶,再注甘露。 15.含英咀华,领悟岩韵。 • 7.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16.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 8.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17.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 9.捧杯敬茶,众手传盅。 18.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 这是通常所说的“台湾工夫茶艺”泡法; • 主茶具:紫砂壶、茶海、闻香杯、品茗杯; • 与众不同:有闻香杯; • 目前大部分茶艺馆常用此泡法。
26
壶盅双杯泡法
27
壶盅双杯泡法
28
组合2:壶盅单杯泡法
• 主茶具:紫砂壶、茶海、品茗杯。 • 无闻香杯。 • 分茶时,茶海将茶直接倒入品茗杯中。茶海起调匀
击的勇气。
6
茶筅
7
点茶:
8
3.毛茶法
• 即在茶中加入干果,直接以热水点泡,饮茶食果。 • 茶人于山中自制茶,自采果,别具佳趣。 • 如:八宝茶(绿茶、枸杞、菊花、红枣、芝麻、参片、
核桃、冰糖、)

茶艺的基本流程与技巧

茶艺的基本流程与技巧

茶艺的基本流程与技巧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茶文化的魅力可不只是单纯的泡一杯茶那么浅显。

茶中蕴含着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态度。

学习茶艺既能提高自身品鉴水平,又能增添生活情趣和社交技能。

那么,如何进行一次正宗的茶艺表演呢?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茶艺的基本流程与技巧。

一、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茶具。

茶具是茶艺表演的重要装备,如茶费、茶碗、端盘、茶匙、茶巾等。

茶具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的茶类选用不同的茶具。

白色的瓷器和水晶杯都是比较常见的,也比较具有观赏性。

如果要进行更为正式的场合,可以选择檀木茶盘或者托盘等高档品质的茶具来表现茶艺的格调。

然后,需要准备好茶叶。

既然是茶艺表演,茶叶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优质的茶叶可以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与味蕾体验。

不同的茶叶口感不同,选取茶叶需要与自己的口味相符,才能展现出自己的水准。

对于不熟悉茶叶的人士,可以先选择一些较为大众化、可口性比较强的茶叶进行练习,等熟悉了相关知识之后再开始尝试更为独特的茶叶。

接下来,要清洗茶具。

茶器和茶杯需要提前使用热水清洗干净,以免茶艺表演开始时因茶具的不洁净而影响心情。

同时,在茶艺表演室中也应该保持整洁的环境,给观众一个良好的视觉感受。

二、泡茶技艺泡茶技艺是茶艺表演的核心环节。

在掌握泡茶技艺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几种泡茶的基本方法。

1.沏茶沏茶是一种传统的泡茶方式。

首先,在茶杯壶内加入适当的茶叶,再倒入煮开的热水,然后等待茶叶尽情吐香。

这种方式泡出的茶水口感颇为清新,但泡制的时间要考虑好,避免过泡而变得过于苦涩。

2.盖碗泡茶盖碗泡茶也是一种常见的泡茶方式。

在泡茶之前,需要先在茶杯内加入一定数量的茶叶。

然后,用清水进行预热,再将热水倒掉。

接着,再次倒入适量的热水,盖上茶杯盖子,待茶水冷热适中后即可饮用。

这种方式泡制的茶水口感柔和,适宜平日闲暇饮用。

3.万能茶壶万能茶壶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泡茶工具。

该茶壶内有一根过滤网,可以过滤掉茶叶,让茶水变得的味道更加美妙,口感更加丰富。

中国茶道3-4章习题答案

中国茶道3-4章习题答案

中国茶道3-4章习题答案第三章茶叶品质单选1.六大类成品茶的分类依据是()加工工艺2.以下哪类茶属于不发酵茶()绿茶3.下列哪类茶是我国消费量最大,产量最多的一类茶()绿茶4.辨别真假茶,应了解茶的植物学特征,茶的嫩枝茎成()圆柱形5.被列为世界高香红茶之一的中国红茶是()祁门红茶6.下列属于黑茶的是()广西六堡茶7.对以下茶类的品质特点描述错误的是()8.黄茶的主要品质是茶芽满披茸毛,汤色浅淡,滋味鲜醇。

9.白茶按原料可以分为哪两类()白芽茶和白叶茶10.茶叶贮藏五个基本要求是()低温、避光、密封、干燥、清洁多选题1.下列属于绿茶的有()龙井、牛抵茶、碧螺春2.茶叶基本储存的方法有哪些()干燥剂贮存低温储藏法食品袋储藏法抽气充氮包装贮茂3.选购茶叶时,看外形包括哪几个方面()嫩度条索色泽整碎4.红茶发酵时,茶多酚部分氧化产生()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5.绿茶加工工艺分为()三个步骤杀青揉捻干燥6.乌龙茶是中国的特有茶类,以下哪些是乌龙茶的主产区()闽北广东台湾判断1.黑茶贮藏时应该放在阳光充足、不通风的地方。

(错)2.黄茶按加工原料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三类。

(对)3.品评分为四个环节:观汤色、闻茶香、尝香味、观叶底四个方面。

(对)4.高山茶的品质特征:外形条索紧结肥壮、芽叶容貌少,叶色欠油润,内质香气稍低。

(错)5.保管不当,茶叶中的各种活性成分发生氧化、降解、转化,从而引起茶叶变质、陈化。

(对)第四章茶道实践单选1.下列哪个器具不属于泡茶器()随手泡2.关于历代泡茶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宋代以散茶为主,采用点注法3.茶器选配时应以“()”为最高境界和谐4.陆羽在制定茶道技术的标准时,对煮茶用水的评价为()井水下,江水中,山水上5.“水以清、轻、甘、冽为美。

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

”出现在哪一篇文章中.()《大观茶论》6.()是通过称重来评定泡茶用水水质的高低乾隆7.茶汁浸出速度快的茶一般符合以下哪些特征()细嫩、松散、切碎8.日常生活中的茶道礼仪以“()”三原则为基础净、静、宜9.清澈透亮,能很好的展示茶叶舒展美姿美态的是()的优点玻璃茶具多选题1.关于各类茶器描述正确的是()紫砂壶有着特殊“双重气孔”能吸附茶香,蕴蓄茶味,适宜泡乌龙茶瓷器茶具无吸水性,传热、保温性适中,能较好的体现各类茶的香气和韵味玻璃茶具质地透明、传热快、不透气,多用来冲泡有欣赏美感的茶叶2.下列茶器选择不合场合的有()专业品茗会用纸杯泡茶大型会议用玻璃杯单杯冲泡千两茶3.现代泡茶用水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基础上再从哪些方面考量()软硬度酸碱度温度4.日常生活中不符合茶道礼仪的行为有()在幽静的茶馆中衣着华丽,穿带响高跟鞋,洒浓烈的香水。

正确的泡茶七个步骤

正确的泡茶七个步骤

正确的泡茶七个步骤泡茶的基本步骤:烫壶、置茶、温杯、⾼冲、低泡、分茶、敬茶、闻⾹、品茶。

茶的冲泡⽅法有简有繁,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茶性⽽定。

但不论泡茶技艺如何变化,⼀些基本的⽅法则是相通的。

冲泡⼀杯好茶出来,除了备茶、选⽔、烧⽔、配具之外,都需要遵照泡茶的基本步骤。

⼀、烫壶:在泡茶之前需⽤开⽔烫壶,⼀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

⼆、置茶:⼀般泡茶所⽤茶壶壶⼝皆较⼩,需先将茶叶装⼊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鉴赏茶叶外观,再⽤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为度。

三、温杯:烫壶之热⽔倒⼊茶盅内,再⾏温杯。

四、⾼冲:冲泡茶叶需⾼提⽔壶,⽔⾃⾼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冲"。

五、低泡:泡好之茶汤即可倒⼊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效散发,俗称"低泡"。

⼀般第⼀泡茶汤与第⼆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茶盅内之茶汤再⾏分⼊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将茶杯连同杯托⼀并放置客⼈⾯前,是为敬茶。

⼋、闻⾹:品茶之前,需先观其⾊,闻其⾹,⽅可品其味。

九、品茶:"品"字三个⼝,⼀杯茶需分三⼝品尝,且在品茶之前,⽬光需注视泡茶师⼀⾄两秒,稍带微笑,以⽰感谢。

泡茶先识茶⾁眼看外形和颜⾊,⼤致区分茶的种类。

更需要⽤感官去判断条索紧结程度、外形⼤⼩、揉捻程度、萎调轻重等多个⽅⾯。

再根据⾃⼰对茶的认识,选择最恰当的冲泡⽅法的选择。

绿茶:⼤多为黄绿带翠;⽩茶:⾝披⽩毫,表⾯多显⽩⾊;黄茶:条索嫩黄、肥壮挺直;乌龙茶:绿叶镶红边,条索肥厚卷曲;红茶:乌⾦⾊、茶芽少,带有甜⾹;⿊茶:乌润⾊泽,独特陈⾹。

⽔为茶之母要泡出好茶,就要先找到最适合它的⽔。

泡茶⽤⽔的最基本原则:要⽤软⽔,纯净⽔、矿泉⽔、过滤⽔,都⽐较适合⽤来泡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冲泡过程中不同的时间段,茶汤的色泽、香气、滋味不一 样。
• 1.浸泡时间与茶汤色泽变化的关系
• 茶汤色泽是茶叶中有色物质溶解于水后综合反映的结果,茶 叶的有色物质主要有叶黄素、叶绿素、胡萝卜素、花青素和 茶多酚的氧化产物等。 • 绿茶茶汤色泽变化主要是茶多酚类物质黄酮类及其糖苷类的 氧化。绿茶用开水冲泡后,开始是绿中透黄,随着时间的延 长,茶汤的颜色慢慢变成黄绿色,再变成黄褐色。乌龙茶茶 汤色泽变化主要是茶多酚、茶黄素和茶红素,冲泡后的茶汤 颜色呈橙黄色,随着时间的延长,茶汤的颜色由于这些物质 的氧化而进一步加深。红茶茶汤的色泽主要是由茶黄素、茶 红素、茶褐素引起,因此冲泡后茶汤红艳明亮,随着时间延 长,茶黄素和茶红素会进一步氧化,色泽会变深变暗。

2.浸泡时间与茶汤滋味的关系
• 茶汤滋味有多种,主要有涩、苦、鲜爽、甜醇等。 • 泡茶时,首先从茶叶中浸提出来的是维生素、氨基酸、咖啡 碱等,浸泡3分钟时,上述物质在茶汤中已有较高的含量, 使茶汤喝起来有鲜爽、醇和之感,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约 5分钟),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被陆续浸提出来,茶汤喝起 来鲜爽味减弱,苦涩味等相对增加。因此,一般的红绿茶来 说经浸泡3—4分钟后饮用较好。一般一泡茶香气浓郁、滋味 鲜爽;二泡茶厚重浓强;三泡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但乌龙茶 则素有“七泡有余香,九泡不失茶真味”的美誉,不过,乌 龙茶的投茶量大、浸润时间较短。
• 红绿茶杯泡法:将茶叶放到瓷杯中,先倒入少量开水,以 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成满,便可 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尚余1/3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 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据研究,一般茶叶泡第一 次时,其可溶物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时,能浸出30% 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则所身剩无 几了。所以,通常以冲泡3次为宜。 •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袋泡茶、 速溶茶,用沸水冲泡约5分钟后,一次快速饮用。
六、浸泡时间和冲泡次数的关系
• 茶叶浸润的时间和冲泡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的种类、 品质、泡茶水温、投茶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 • 一般茶叶成熟度高、投茶量大、水温高,每泡浸润时间缩 短,冲泡次数就多,反之,茶叶细嫩、投茶量小、水温低, 各泡浸润时间就延长,冲泡次数则减少。 • 一般泡红、绿茶时,如用瓷盖碗或瓷壶,每碗或壶放干 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150ml冲泡,第一泡约2分钟后,便 可饮用。第二泡约2~3分钟,第三泡约泡3~4分钟。一般 三泡后味已淡。
• 第二阶段为操作阶段,即冲泡和品饮的阶段。根据不同茶 类、不同茶品的品质特点,科学编排程序,有次序、有步 骤地进行茶叶冲泡,并礼貌地奉茶给宾客,让客人品鉴。 • 第三阶段即完成阶段,品茶结束后,泡茶者要做好器皿、 环境的清理工作。
• 冲泡是茶艺活动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否能把茶叶的最佳状 态表现出来,全看冲泡的技艺。冲泡不同的茶叶,要使用 不同的茶具、采用不同的方法。但有几个环节是绝大多数 茶叶冲泡过程中都共同要做的,要求也大体相同。
1.茶类与器具的搭配
不同的茶类和嫩度不同的茶叶,要选用不同的冲泡器皿。
• 重香气的、细嫩的茶叶要选用硬度较高的壶或杯,如绿茶、 黄茶、红茶、白茶等,一般多用玻璃杯、瓷盖碗或瓷壶冲 泡,这些器具散热速度快,泡出来的茶汤香味较清扬,冲 泡频率较高。
• 重滋味的、原料成熟度较高的茶,要选择硬度较低的紫砂、 土陶壶来冲泡,如乌龙茶类便是;其它外形紧结、芽叶粗 老的茶,如黄大茶、安化黑茶、四川黑茶、陈化程度较重 的普洱熟茶等,也应选择陶壶、紫砂壶冲泡。
茶道与茶艺
授课教师:王绍梅

称:教 授
第三章 泡茶基本技法和技艺
• 泡茶时,涉及到茶叶、茶具、时间、环境等许多因素,把握 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泡茶的基本技艺。 • 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用量、水温和茶叶浸泡的 时间是冲泡技巧的三个基本要素。 • 茶叶中的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 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 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选择适宜的 茶具、正确的投茶方式,调整水的温度、浸泡时间和茶叶用 量,从而使茶的香气、色泽、滋味得以充分发挥,展示出茶 叶的最佳品质 .

• •
一般茶叶冲泡的基本程序为:
1.备具 根据即将冲泡的茶叶和品茶人数,将相பைடு நூலகம்的茶具配置好。 2.煮水 将备好的适宜泡茶的水煮开。
3.备茶
• •
用茶则或茶匙从茶叶罐中舀或拨取适量茶叶放在茶荷中。
4.温壶(杯)
用开水注入茶壶、茶杯(盏)中,以提高茶壶、杯盏的温 度,同时使茶具得到再次清洁。
三、水的温度
• 泡茶时水的温度对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影响极大。茶叶中芳香 物质有300余种,芳香物质在沸水冲泡过程中挥发出来的速 度与温度成正比,水的温度高时香气发挥多而快,水温低时 香气发挥得少而慢。 • 陆羽在《茶经》中说:“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 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以上,水老, 不可食也。” • 古人将沸腾过久的水称为“水老”,水老后溶于水中的二氧 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大为逊色,而未沸腾的水,古人 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分不 易泡出,使茶汤香低味淡,而且茶浮 水面,不便饮用。
•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视其品种的不同、季节气温的差异及选用 壶的不同,在用茶量较多(约半壶)的情况下,头一泡闷茶的时间由20 秒到2分钟不等,多为30秒至1分钟,以后每一泡要顺延10 ~ 30秒。一
般一壶茶可冲泡6 ~ 7次,好的乌龙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不失茶真
味”,一壶优质的大红袍或肉桂王、铁观音王甚至可冲泡12次。 • 冲泡熟普洱茶一般以5克左右茶叶,100 ~ 150毫升的水为宜,茶水比 例在1:20 ~ 1:30,要洗茶1 ~ 2次,故第一泡的时间在1分钟左右 即可出汤,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时间可渐渐延长,一般可连续冲 泡4 ~ 5次;而普洱生茶洗茶较轻,较耐泡,一般可冲泡5 ~ 6次。
• 泡茶时水温的高低取决于茶叶的老嫩和茶类。
• 一般嫩茶水温要稍低,老茶则水温要高。 • 泡细嫩的名优绿茶水温较低,如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等, 如果用沸腾的开水冲泡,会使茶叶熟汤失味,维生素等营养 成分遭到破坏,使茶的清香和鲜爽味降低,如用75—85 ℃ 的开水冲泡,可使茶汤清澈明亮,香气纯而不钝,滋味鲜而 不熟,使人获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享受。 • 泡乌龙茶、红茶、普洱茶等则水温要高,一般要用95℃— 100℃的沸水,如乌龙茶以天然花香而闻名,但由于采摘的 鲜叶比较成熟,在冲泡中除用沸水冲泡外,还需用沸水淋壶, 以增加温度,使茶香充分发挥出来。
七、冲泡和斟茶技巧
• 冲泡茶叶时讲究高冲低斟。
• 高冲水可以使水流在杯中形成旋涡,带动茶叶旋转,加速 茶叶内含物质的浸出。
• 斟茶时如果采用高斟,会使茶香散失,茶汤温度降低,茶 汤中茶多酚类物质氧化而使汤色加深、滋味变涩。因此, 斟茶时讲究低斟,要使茶壶壶嘴尽可能接近茶盅或茶杯, 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茶汤的色香味。


泡茶时水温还受到下列一些因素的影响:
1.温壶: 热水倒入未温热过的茶壶,水温将降低。若不 实施温壶,水温必须适当提高,或浸泡时间稍延长。
• 2.温润泡:温润泡指第一次冲水后马上倒掉,然后再冲泡第 一道,温润泡后茶叶吸收了热量与水分,再冲泡时,可溶物 释放速度加快,故经过温润泡的第一道茶,浸泡时间要缩短。 • 3.茶叶冷藏
• 冷藏或冷冻后的茶,若未放置至常温即行冲泡,应视茶叶的 温度酌情提高水温或延长浸泡时间。 • 茶叶香气物质是一类挥发性物质,随着茶汤逐渐冷却,香气 也自然消失,但好的茶叶冷却后还有香气,称为冷香。
四、投茶量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 一般而言,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老的茶叶用量可稍 少,即所谓“细茶粗吃,粗茶细吃”。 • 一般红、绿茶,每杯投入干茶约2—3克,第一泡,可冲开 水约100—150ml左右,茶水比例约为1:50。
2.茶具的摆放
• 茶艺活动中茶具的摆放要布局合理,实用美观,注重层次 感,有线条的变化。摆放茶具的过程要有序,左右要基本 平衡,前后尽量不要有遮挡,如果有遮挡,则一般按照由 低到高的顺序摆放,尽量将低矮的茶具放在客人视线的最 前方。 • 茶具摆放还要注意便于操作,例如用右手泡茶者一般将随 手泡摆放在茶艺师自己的右手边。 • 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壶嘴不能对着客人(壶嘴对着客 人表示请客人离去),而茶具上的图案要正向客人,摆放 整齐。
• 乌龙茶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投茶 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通常茶叶体积占茶壶体积的 1/2—2/3。 • 冲泡普洱茶,因对茶汤的香味、浓度要求高,茶水比较大, 以1:20-1:30为宜,即5克茶叶,冲入100-150ml左右水。
• 投茶量的多少还要因人而异。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 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当加大投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 客或者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当少放一些茶叶;老人、小 孩、妇女可适当少放些茶叶。在投茶时应先征询客人的意 见。 • 应注意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 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道黏膜, 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 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鲜爽、醇和的滋味,故饮茶要“浓淡 适宜”“宁淡勿浓”。
一、浸泡时间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 泡茶时浸润时间必须适中。茶叶一经热水冲泡,茶中的水 浸出物会随着时间的延续,不断浸出溶解于水中,茶汤的 滋味总是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浓。 • 浸润时间过短,茶汤会色浅、淡而无味,香气不足。
• 浸润时间过长,则茶汤太浓,滋味苦涩,汤色过深,茶香 也会因散失而变得淡薄。
二、茶叶品质
•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还与茶叶的老嫩和加 工方法有关。茶叶品质不同,冲泡时对各因素的把握也不同。
• 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 着茶汤的鲜爽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