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汽油机电控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合集下载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燃油供给系统,它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方式将汽油喷射到发动机的气缸中,以实现燃油的高效燃烧,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利用率。

该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件组成:电控单元(ECU)、传感器、燃油泵、喷油嘴和气缸。

首先是电控单元(ECU),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部件。

ECU通过接收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号,包括氧气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和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等,来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环境条件。

ECU还包含了一套程序,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出最佳的燃油喷射量和时机,并控制喷油嘴的开合。

传感器的作用是收集各种数据并传输给ECU。

氧气传感器能够检测发动机排气中的氧气含量,从而确定燃油的调整量。

空气流量传感器能够测量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使ECU能够根据空燃比进行燃油供应的调节。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可以检测发动机的转速,ECU根据转速的变化来调整喷油量和喷油时机。

燃油泵的作用是将汽油从燃油箱中抽取出来,并提供足够的压力供给喷油嘴。

燃油泵通常由电机驱动,可以根据ECU的指令来调整输出的燃油压力,以满足发动机的需求。

喷油嘴是将燃油喷射到气缸中的装置。

它由一个电磁阀和喷嘴组成,电磁阀由ECU控制其开合。

当ECU接收到相应信号时,电磁阀打开,燃油被喷雾到气缸中,形成可燃的混合气。

ECU 会根据工况的变化来调整喷油嘴的开合时间和喷油量,以保证燃烧效果的最佳化。

总体而言,电控汽油喷射系统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控制,能够提供适量且正确时机的燃油喷射,以确保发动机的高效工作。

这种系统相对于传统的化油器系统,在燃油供给和燃烧控制方面有着更高的精度和灵活性,能够提供更好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原理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原理

第三章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原理
第一节 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 与检修
一、空气供给系统元件位置 二、空气供给系统基本元件的构造
三、空气供给系的检修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系
2007年6月
精品课程
发动机电控技术
第三章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原理
一、空气供给系统元件位置
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基本相同, 主要组成元件包括空气滤清器、节气门体和进气 管。 1.D型EFI空气供给系 2.L型EFI空气供给系
2007年6月
精品课程
发动机电控技术
第三章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原理
单点喷射系统节气门体
如图所示为韩国大宇希望 (ESPERO)和赛手(RACER) 轿车单点燃油喷射系统的节气 门体。管接头7和8用于燃油蒸 发排放控制系统。
1、进油管接头 2、喷油器 3、燃油压力调节 器 4、回油接头 5、怠速控制阀 6、节气门位 置传感器 7、真空管接头 8、活性炭管接头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系
2007年6月
精品课程
发动机电控技术
第三章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原理
2.节气门体 功能:节气门体安装在进气管中,来控制发动机正 常工况下的进气量。 组成:主要由节气门和怠速空气道等组成。节气门 位置传感器装在节气门轴上,来检测节气门的开度。 有的车上还设有副节气门和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系
2007年6月
精品课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动机电控技术
第三章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原理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系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蒸气吸入发动机中。
1—支架; 2—栅格; 3、6—滤芯; 4—活性炭; 5—壳体; 7—炭罐真空;
8—清洁空气; 9—蒸气自燃油箱;
10—进气歧管真空度; 11—燃油蒸气通风阀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图1-27 (a)热线式空气流量计 (b)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电路 (c)热膜式空气流量计 (d (e)膜盒式进气管压力传感器 (f 1—整流网; 2—涡源体; 3—超声波发 生器; 4—旋涡; 5—超声波接收器; 6—硅片; 7—二氧化硅膜; 8—真空室; 9—硼硅酸玻璃片; 10—传感电阻; 11—金属块
图1-20 氧传感器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图1-21 闭环控制系统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2)温度传感器。温度传 感器都采用半导体热敏元件。
①水温传感器(见图1-22)。 通常安装在发动机出水口处,敏 感元件由铜套封住。
图1-22 水温传感器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如 图1-17(b)所示。
空气阀只是在发动机温度 低时用来调节进气量,控制发 动机的怠速转速。
图1-17 (a)L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b)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燃油供给系统
(1)作用。向气缸提供燃烧所 需要的燃油。
(2)组成。燃油供给系统通常 由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压力调 节器、喷油器和冷起动喷油器组成。 (3)工作原理框图。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5)负荷传感器(见图1-27)。 ①空气流量传感器。用来将吸入的空气量转换成电信号 送给ECU,作为决定喷油量的基本信号之一。 ②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它依据发动机负荷状况, 测出进气歧管中绝对压力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 与转速信号一起送到ECU,作为确定基本喷油量的依据。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现代汽车引擎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通过精确控制燃油的喷射量和喷射时间,实现了对燃烧过程的精准控制,提高了燃油的利用效率和动力输出,同时也降低了废气排放。

本文将从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优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部分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燃油泵:燃油泵负责将油箱中的汽油通过隔膜或者电机的作用将汽油送至喷嘴内,保持一定的压力。

一般来说,常见的有机械泵和电子喷油泵两种形式。

2. 压力调节器:压力调节器用于调节燃油系统的压力,在保持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内调整供油量。

3. 进气歧管:进气歧管是连接进气阀和缸体的通道,负责将空气和滤清空气均匀地分配到各个气缸中。

4. 进气管:进气管是指将外部空气引入汽车引擎内部的管道系统,通常包括进气阀门、节气门等部件。

5. 喷油嘴:喷油嘴是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调节好的燃油喷射到缸内,实现精准喷油。

6. 电子控制单元(ECU):电子控制单元是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大脑,它接收来自各个传感器的信号,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最佳的喷油量和喷油时机,并控制喷油嘴的喷油时机和持续时间。

二、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中的各种传感器会采集到各种关于引擎工作状态的数据,如进气量、节气门开度、发动机转速、冷却水温度、空气温度等。

这些数据将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ECU),由ECU 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得出适合当前工况的喷油策略。

2. 喷油量控制根据接收到的数据,ECU会计算出当前所需的喷油量,然后控制喷油嘴进行相应的喷油。

在一般情况下,系统会根据不同的工况,比如怠速、低速、中速、高速等,对喷油量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以保证最佳的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3. 喷油时机控制除了喷油量之外,喷油时机也是影响引擎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工作原理与检修

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工作原理与检修

编号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工作原理与检修学生姓名李国源学号********系部汽车工程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班级821010指导教师汪东明副教授顾问教师二〇一二年十一月摘要摘要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多,这个20世纪最为重大的发明之一,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汽车废气排放物与燃油消耗量的不断上升困扰着人们,迫使人们去寻找一种能使汽车排放净化,节约燃料的新技术装置去取代已有几十年历史的化油器,汽车喷射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人们这一理想得以实现。

电控燃油的精确控制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汽车的发展离不开电子控制。

电控燃油供给系统以其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在汽车电子控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汽车控制的电子化,给汽车的诊断维修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本文简单概述了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系统一般故障的检测与维修的方法。

最后结合实例分析桑塔纳3000、伊兰特、雅阁、迈腾、帕萨特故障诊断方法与检修工艺。

关键词: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工作原理;诊断;检修目录目录摘要 (I)目录 (II)第一章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 (1)1.1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生产与发展 (1)1.2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缺点 (2)1.3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1.4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新技术 (4)第二章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6)2.1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 (6)2.2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6)2.3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组成与工作原理 (7)第三章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16)3.1燃油供给系统的检修注意事项 (16)3.2燃油供给系统工作性能检测的方法 (16)3.3燃油供给系统故障诊断 (18)第四章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22)4.1桑塔纳3000型汽车发动机无法启动 (22)4.2伊兰特在行驶中动力不足 (24)4.3本田雅阁启动不着车 (26)4.4一汽-大众迈腾1.8TSI轿车发动机怠速抖动,而后启动不着火 (27)4.5帕萨特B5燃油箱内有异故障 (28)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29)5.1总结 (29)5.2展望 (29)致谢 (31)参考文献 (32)第一章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第一章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1.1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生产与发展“电喷车”一词现在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从化油器到汽油喷射,当中经历的研发曲折,俨如汽车技术发展的艰辛缩影。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现代汽车发动机的一种关键技术,它通过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时机,实现对发动机燃油供给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燃油的利用率和发动机的性能。

其控制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检测、控制单元计算和执行器执行三个环节。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通过多个传感器对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

其中最关键的是氧气传感器,它可以测量发动机排气中的氧气含量,从而判断燃烧的贫油或富油状态。

此外,还包括进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可以提供给控制单元关于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准确数据。

控制单元是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核心部件,它根据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判断,并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时机。

控制单元内部包含一个微处理器和一个存储器,存储着各种工况下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策略。

当传感器检测到发动机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控制单元会根据预设的燃油供给策略进行计算,并输出控制信号给喷油器。

执行器是控制单元输出信号的接收端,它会根据控制信号的要求,精确地控制喷油器的工作。

喷油器是将燃油喷射到气缸内的关键部件,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喷油嘴的喷孔大小和喷油压力,实现燃油的雾化和分散。

当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到达喷油器时,喷油器会根据信号的要求,以适当的喷油量和喷油时机,将燃油喷射到气缸内,从而完成燃烧过程。

总结起来,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检测、控制单元计算和执行器执行三个环节。

通过多个传感器对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判断,输出控制信号给喷油器,喷油器根据控制信号的要求,精确地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时机。

这种精确控制燃油供给的方法,不仅提高了燃油的利用率,减少了尾气排放,还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响应性能,从而提升整个汽车的性能和驾驶体验。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结构认知与工作原理分析PPT课件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结构认知与工作原理分析PPT课件
3
2、电控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电控发动机)的优点
(1)计量准确,混合均匀。 (2)充气效率高,燃烧充分,热效率高。 (3)提高了发动机功率,油耗低,减少了排放污染。 (4)改善了发动机低温起动性能,怠速平稳,过渡圆滑,
工作可靠,反应灵敏。 (5)适合采用高压缩比,便于实现稀薄燃烧,有利于采
热膜
控制电路
防护网
温度传感器
8
2、排气系统:
(1)功用——排出废气、 净化废气、检测废气中氧 的含量。
(2)基本组成——排气歧 管、排气管、消声器、三 元催化器、EGR阀、氧传感 器等。
9
(二)、燃油供给(喷射)系统
功用 将燃油箱中的燃油输送到可燃混合气的形
成部位。
10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节气门体 位置传感器
20
气门
喷油器
输油管
进气支管
21
气门
喷油器
输油管
进气支管Biblioteka 22缸内直喷系统23
缸内直喷系统优点
24
4)、按燃油喷射方式分
连续喷射
同时喷射
间歇喷射 顺序喷射
分组喷射
25
间歇性燃油喷射系统
26
同时喷射
27
分组喷射
28
顺序喷射
29
5)、按控制模式分
开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
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请写在上边

45
谢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Thank you for watching and listening
46
用增压技术。 (6)扩大了控制功能,具有自诊断功能。 (7)降低了油路、电路故障率。
4
二、电控汽油机供给系统组成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如下:
1.燃油供给:燃油泵将汽油从燃油箱中抽取并送至燃油喷嘴。

电喷控
制器通过传感器来感知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负荷情况,从而精确计算出发
动机需要的燃油量,并发送给燃油泵控制装置以实现燃油的供给控制。

2.燃油喷射:燃油喷嘴根据电喷控制器的指令,将精确计算出的燃油
量按照合适的喷射时机通过喷油嘴喉喷射到发动机的进气道内。

喷射时机
的控制精确到喷油的角度和喷油的时刻,对不同工况下的发动机有不同的
喷油策略。

3.燃油混合:喷射的燃油在进气道内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在
汽缸内进行燃烧以释放能量。

通过精确控制燃油的喷射量和喷射时机,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具
有以下几个优势:
1.提高燃烧效率:电喷系统能够精确控制喷油量,使燃油与空气混合
更加均匀,燃烧更完全,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的浪费。

2.提高动力性能:通过控制喷射时机和喷射量,电喷系统能够实现更
快更准确的燃烧,使发动机的输出动力更加强劲。

3.减少尾气排放:电喷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工况实时调整燃油喷射量
和喷射时机,使燃烧更加完全,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从而降低尾气排放。

4.提高稳定性:电喷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发动机的状态和负
荷情况,并根据实时数据进行喷油控制,确保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
运行。

综上所述,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通过精确控制燃油的喷射量和喷
射时机,实现了高效燃烧和优化燃烧参数的自动调整,从而提高了发动机
的燃油利用率和动力性能,同时减少了尾气排放,使汽车更加环保和节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增压控制系统 7.警告提示
8.自我诊断与报警系统
9.失效保护 10.主电脑故障备用控制系统
知识三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图1-1 发动机电控系统各部分控制关系1.信号输 入装置及输入信号
知识三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u u u
传感器:检测发动机运行参数,并送至控制单元。 ECU :接受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分析计算后产生输出 信号送至执行器。 执行器:接收控制单元的输出信号,产生执行动作, 实现各种控制。
u
上海桑塔纳2000GSI轿车的AJR发动机采用了德国波许( BOSCH)公司生产的M3.8.2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u
u
可实现喷油,点火,怠速,燃油回收蒸汽等控制功能。
喷油系统采用多点顺序喷射,点火系统采用同时点火方式 。怠速系统节气门控制方式。
u
该系统采用的传感器有热膜式空气流量计,60齿曲轴位置 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进气温 度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1,2缸爆燃传 感器,3,4缸爆燃传感器。
1.4发动机控制模块ECU
作用:控制单元
安装:注意ECU防水、防 振、防热、防过电压、 防磁保护。一般安装在 仪表板、杂物箱或控制

台中其它零部件、座椅
、滤清器的下面或后面
知识三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四、发动机电控系统实例(1)
案例1:桑塔纳2000时代超人 AJR发动机M3.8.2电控系统
知识三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四、发动机电控系统实例(2)
1—活性炭罐; 2—关闭阀 ; 3—活性炭罐电磁阀; 4—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 5—燃油分配管/喷油器; 6—点火线圈/火花塞; 7—二次进气泵; 8—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9—二次进气阀; 10—空气流量传感器; 11—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12—废气再循环阀; 13—爆燃传感器; 14—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15、18—氧传感器; 16—曲轴位置传感器; 17—三元催化器; 19—加速踏板模块; 20—燃油泵模块; 21—燃油箱压力传感器; 22—ECUME7
u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装于缸体、缸盖的 水套或节温器。
1.2.8 爆震传感器 u 作用:检测发动机是否爆震 u 安装:缸体、火花塞
火花塞
缸体
1.2.9氧传感器 Oxygen Sensor(O2S) u 作用:检测排气中氧 u 安装:排气管
1.3执行器 u 燃油泵、喷油器、点火线圈或点火控制器 、怠速阀、EGR阀、EVAP阀等。 1.3.1燃油泵 安装:内置油箱
(3)为技术人员的 检修提供方便。
(4)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可 靠性很高,一般在100 000 km内不会出现问题。
知识三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发动机上应用的电控系统及功能
1.电控燃油喷射(EFI)系统 2.电控点火(ESA)系统 3.怠速控制(ISC)系统 4.排放控制系统 5.进气控制系统
作用
u
泵油,建 立油压。
1.3.2喷油器 作用:将燃油以一定压力喷出并雾化。 安装:进气歧管上和进气道附近的缸盖上,
1.3.3怠速阀(ISCV、ISC、IAC阀) u 作用:控制怠速进气量 u 安装:节气门并排的气道上
1.3.4点火器、点火线圈 u 点火线圈:高压线 u 点火器:连点火线圈的模块,或与点火线圈一体 1.3.5废气循环阀(EGR阀) u 作用:控制废气循环量,降低排放中的氮气。 u 安装:排气和节气门后方进气之间的管道上 1.3.6油箱蒸汽回收电磁阀(EVAP阀) u 作用:控制油箱蒸汽回收量,降低油箱蒸汽的排 放。 u 安装:炭罐和节气门后方进气之间的管道上
传感器数量越多,检测越精确;执行器数量越多,功 能越强。
知识三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主要控制功能 u 燃油控制: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正时 u 点火控制:控制点火提前角、闭合角和爆震控制 (2)辅助控制功能 u 怠速控制、排放控制、进气控制、增压控制、失 效保护、后备系统、自诊断系统等。
知识三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知识一 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197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制成功了可以同时控制点火时刻、 空燃比、废气再循环和怠速转速的微机控制系统,命名为C 4系统。 1979年,德国博世公司在L型燃油喷射系统的基础上,将点火控制 与燃油喷射控制组合在一起,并采用数字式计算机进行控制,从而构成 当今广泛采用的Motronic控制系统。 1979年,日本日产(Nissan)汽车公司也研制成功了能综合控制点 火时刻、空燃比、废气再循环和怠速转速的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 (ECCS),该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配装在公爵王(Cedric)和光荣 (Gloria)轿车上。 1980年,日本丰田(Toyota)汽车公司研制成功了能综合控制点火 时刻、爆燃、空燃比、怠速转速,且具有自诊断功能的丰田计算机控制 系统(TCCS)。
安装 曲轴、凸轮轴、分 电器
曲轴位置 传感器
u
丰田8A-FE发动机的曲轴位置传感器
Crankshaft Position Sensor
1.2.6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作用 u 判定凸轮轴位置(一缸 压缩上止点位置) 安装 u 分电器、凸轮轴
1.2.7冷却液温度传感 器 作用:检测冷却水温 度 安装: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1.信号输入装置及输入信号
1)空气流量传感器;2)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3)转 速和曲轴位置传感器;4)凸轮轴位置传感器;5)上止点位置传感 器;6)缸序判别传感器;7)冷却液温度传感器;8)进气温度传感 器;9)节气门位置传感器;10)氧传感器;11)爆燃传感器;12) 大气压力传感器;13)车速传感器;14)起动信号;15)发电机负 荷信号;16)空调作用信号;17)挡位开关信号和空挡位置开关信 号 ;18)蓄电池电压信号;19)离合器开关信号;20)制动开关信 号;21)动力转向开关信号;22)EGR阀位置传感器;23)巡航(定 速)控制开关信号。
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在生产的汽车上开始将分立元 件式电子点火控制器改用集成电路式(IC)点火控制器。 197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始加大火花塞的电极间隙,采用高 能点火装置,将点火线圈和集成电路式点火控制器安放在分电器壳体 内。 1976年,美国克莱斯勒(Chrysler)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开始研 制并在同年配装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命名为电子式稀混合气燃烧系统 (ELBS)。 197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始采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取名为 MISAR系统。 1978年,福特公司在EEC微机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空燃比反 馈控制和怠速转速控制等控制内容,命名为EEC-Ⅱ系统。
1.2 汽油机电控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项目要点
1.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应用及发展历程;
2.掌握各传感器、执行器、开关信号的名称及安装位置;
3.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动能。
知识一 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1934年,德国采用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发明的向发动机进气管 内连续喷射汽油来配制混合气的技术,研制成功世界第一架采用燃油喷射式 发动机的军用战斗机。 1952年,德国博世(Bosch)公司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机械控制汽油喷射
空燃比和点火时刻。除此之外,还有控制发动机起动、怠速
转速、极限转速、废气再循环、闭缸工作、二次空气喷射、 进气增压、爆燃、发电机输出电压、电动燃油泵和系统自诊 断等辅助功能。
知识二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应用及特点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优势
(1)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 力性,改善排放指标。 (2)简化了维 护和检修过程。 (6)为大规模装车使 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 物质基础,也使整车的 成本越来越低。 (5)装有发动机电 控系统的车辆自动化 程度较高,驾驶员驾 驶方便、省力、舒适 。
1.2.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作用 u 反映节气门开度(负荷)的大小,判定发动机怠速、部分负荷 、全负荷工况,实现不同的控制模式; u 反映节气门变化快慢(加速、减速),实现加速加浓和减速减 油或断油控制。 安装 u 节气门拉线对面
1.2.5发动机转速和曲轴 位置传感器 作用 u 产生发动机曲轴转速 信号,决定基本喷油 量和基本点火提前角 ; u 产生曲轴基准位置信 号(一缸上止点信号 ),计算曲轴转角; u 产生发动机曲轴转角 信号,判定曲轴(或 活塞)位置。
知识三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u
知识三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知识三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传感器 1.2.1空气流量传感器
作用
u
检测进气流量,计算进气 量,决定基本喷油量和基 本点火提前角。 节气门前
安装
u
1.2.2进气压力传感器 作用 u 检测节气门后方进气管内的 进气压力,计算进气量,决 定基本喷油量和基本点火提 前角。 u 反映废气循环量。 u 同时安装进气流量,提高检 测精度。 安装 u 节气门后方的进气管上
知识二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应用及特点
一、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应用及主要特征
目前,无论是国产品牌中的比亚迪、奇瑞、长城,还是 合资品牌中的大众、丰田、标致等车系都采用了燃油喷射式
发动机。这些电控汽车凭借其优越的技术性能、使用性能和
独特的魅力,正以锐不可当之势逐渐占领国内汽车市场。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燃油喷射式发动机的
知识一 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1981年,德国博世公司又在L型燃油喷射系 统的基础上,用热丝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直接测 量进气管内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的质量与流量, 从而取代翼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 1995年,日本三菱(Mitsubishi)汽车公司研制 成功电控缸内直接喷射汽油发动机(即GDI系 统)。 2001年,德国大众(Volkswagen)集团研 制出独有的FSI(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 缸内直接喷射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