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大楼火灾案例
央视新址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央视新址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一、事件背景2022年12月15日,央视新址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5人死亡,30人受伤。
这起事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央视新址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深入了解事故原因,及时查找问题所在,我们组成了专门调查组进行了全面调查。
二、事故概况12月15日下午5点40分左右,央视新址内部发生火灾。
事发时,央视新址内正在进行节目录制,人员密集。
火灾造成了大面积的烟雾,使得被困人员难以逃生。
消防队伍迅速赶到现场进行灭火和救援,但由于火灾过大,救援工作进展缓慢。
最终,火灾扑灭,但造成了15人死亡,30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三、调查过程调查组成立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
我们首先对现场进行了勘察,了解了火灾的发生过程和烈度。
随后,我们对央视新址的防火设施、消防通道、消防器材等相关设施进行了检查,并对现场幸存者进行了询问。
我们还进行了对央视新址的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事发前的相关情况。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央视新址在事发前并未进行定期的消防安全排查和演练,消防通道被物品堵塞,消防器材维护不到位。
现场幸存者也表示,在火灾发生时,并没有听到警报和员工逃生演练。
四、调查结果1. 火灾原因经过调查,我们认为央视新址火灾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1)消防安全隐患存在较多,例如消防通道被物品堵塞,消防器材维护不到位。
(2)央视新址未进行定期的消防安全排查和演练,员工未接受过紧急逃生演练。
(3)未能及时发现火灾并进行有效处置,导致火灾扩大和造成严重后果。
2. 监管责任在事故调查中,我们发现央视新址管理人员对消防安全工作保障不力,未能及时修复消防通道,也未能进行员工的消防演练。
相关政府部门在消防安全监管中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隐患。
五、问题分析1. 管理不善央视新址管理人员对消防安全工作保障不力,未能及时修复消防通道,也未能进行员工的消防演练。
2. 监管不力相关政府部门在消防安全监管中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隐患。
央视大楼火灾事故责任追究

央视大楼火灾事故责任追究一、引言2023年6月15日凌晨,北京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伤,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作为国家最高媒体机构的央视,其总部大楼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此次火灾事故让人们对央视的安全管理产生了质疑。
对于这起火灾事故,责任是谁?如何追究责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火灾事故的经过7月15日凌晨2点,央视总部大楼9层食堂发生火灾,当时正值夜班结束,大楼内有多名工作人员。
火灾迅速蔓延,由于9层食堂是一个封闭空间,燃烧的烟雾无法迅速排出,导致大量人员被困。
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迅速派出了多辆车辆前往救援。
经过近3个小时的扑救,火势得到控制,但由于大楼内的烟雾较浓,导致许多人员被困在大楼内难以逃生。
截至目前,火灾事故已造成40余人死亡,数百人受伤,伤亡人数仍在统计中。
三、责任追究1. 央视管理层作为央视总部大楼的管理者,央视管理层对于大楼的安全管理负有重要责任。
据了解,央视总部大楼在近几年曾多次接受了安全检查,并对一些安全隐患进行了改进。
但是,此次火灾事故的发生,证明央视管理层对于安全管理的工作并不到位,严重失职。
还有报道称,央视管理层曾对于大楼内的安全设施进行了一些改造,但这些改造并未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导致了火灾事故的严重后果。
因此,央视管理层对于这次火灾事故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 大楼建设单位央视总部大楼是由一家知名的建筑设计公司承建的,其建设单位也应对央视大楼的安全负有重要责任。
据了解,该建设单位在设计和建设央视总部大楼时,未能严格遵守相关的建设标准和规定,导致了大楼内部的安全设施设置不合理,隐患较多。
这对于如此一座高层建筑来说,是不可容忍的错误。
因此,建设单位也应对央视大楼火灾事故承担一定的责任。
3. 食堂管理方据了解,火灾事故发生在央视总部大楼的9层食堂,因此,食堂管理方也应对此次火灾事故负有一定的责任。
据现场目击者描述,该食堂的消防设施并不完善,且有些消防设备因长期未进行检修,已经失效。
央视大楼火灾事故教训

央视大楼火灾事故教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突发火灾事故可能随时发生。
火灾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更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如何预防火灾事故、及时逃生和自救成为每个人都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技能。
央视大楼火灾事故是一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事件,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
本文将从火灾事故的背景原因、教训和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央视大楼火灾事故的背景原因央视大楼位于北京市西直门外大街,是中央电视台的总部大楼,也是中国最大的电视制作中心。
2018年2月9日20时40分,央视大楼发生火灾,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部分建筑设施损坏。
火灾起因是由于焊割作业时未实施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一处装配间发生火灾。
首先,火灾事故的发生在于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不够。
焊割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如果不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很容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是导致灾难发生的首要原因。
其次,央视大楼的建筑本身存在一定的设计和管理缺陷。
在火灾发生后,有报道称央视大楼消防设施未能及时启动,也没有提供足够的疏散通道。
这些都是由于建筑设计和管理存在缺陷导致救援和逃生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的原因。
同时,在建筑物内对于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理的培训不足,也是造成事故扩大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央视大楼火灾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原因的综合结果。
首先是安全生产管理不力导致的事故发生,其次是建筑本身设计和管理的缺陷。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防范和化解火灾事故不仅需要依靠安全管理体系,也同样需要优质的建筑设计和管理。
央视大楼火灾事故的教训与对策央视大楼火灾事故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教训,下面将对这些教训进行一一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首先,加强消防安全意识培训。
消防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
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应该重视消防安全,定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演习,提高员工和居民在火灾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能力。
央视大楼火灾案例

央视大楼火灾案例2013年2月9日,北京央视总部大楼发生火灾。
据报道,火灾起因为春晚后的道具堆放在一楼转播车间,由于存放不当,导致其起火并蔓延至大楼内部,最终造成了5人死亡、38人受伤的惨剧。
事故经过当天早晨7点左右,央视大楼内传出了火灾报警声。
央视工作人员、消防员和警察们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应对。
火势从一楼转播车间开始蔓延,很快烟雾便弥漫整个大楼。
大楼内部电梯和通风系统都已停止工作,导致很多人无法逃生。
不久后,消防员们开进大楼内部进行灭火,但是由于楼层布局复杂、火焰猛烈等原因,灭火工作相当困难。
最终,在经过大约3个小时的努力后,消防员们才将火势控制住,并逐步将火灾扑灭。
然而,火灾已经造成了5人死亡、38人受伤,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央视的员工和工作人员。
据悉,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57亿元。
事故原因经过调查,火灾起因为春晚道具在存放时未按规定处理,存放不当导致起火。
同时,央视大楼内部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也存在一定问题,加剧了火势的蔓延和人员伤亡。
具体而言,央视大楼内部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1.地下一层多个出入口紧闭,无法疏散人员;2.警报器声音太小,无法及时提醒人员;3.大楼内部没有紧急疏散通道,导致人员无法逃生4.部分灭火设备供水不足,无法起到扑灭火灾的作用因此,在火灾发生后,央视不仅遭受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被迫面对了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等问题。
事故启示央视大楼火灾是一起非常严重的事故,对全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教训。
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应当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对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制定出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遇险应对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同时,政府、消防部门等也应该对相关单位进行更严格的监管和检查,完善和加强城市消防设备建设,加强对消防安全的宣传普及,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总之,央视大楼火灾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希望能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安全管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央视大楼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央视大楼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 案例概述央视大楼火灾事故是指发生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一起火灾事件。
该火灾于20XX年X月X日发生,造成为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对该火灾事故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包括事故原因、应急响应、救援措施以及事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2. 案例分析2.1 事故原因据初步调查,央视大楼火灾事故起因是由于电线老化引起的电气设备故障。
由于大楼内部电线的老化程度较高,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并未及时排查和处理,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此外,火灾发生时,大楼内部的消防设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灭火器的过期、消防通道被阻塞等,这进一步加剧了火灾的蔓延。
2.2 应急响应央视大楼火灾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
首先,火灾报警系统自动触发,向消防部门发送火灾警报。
随后,消防部门即将派出消防队员前往现场进行救援。
同时,相关部门也通知了附近的医院和交通部门,以便及时处理伤者和疏导交通。
2.3 救援措施在央视大楼火灾事故中,消防队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救援措施。
首先,他们迅速疏散了大楼内的人员,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消防队员利用高压水枪和灭火器进行灭火,竭力控制火势的蔓延。
此外,他们还组织了救援队伍,通过楼梯和救生绳等装备将被困人员成功救出。
消防部门还调派了直升机进行空中救援,确保了事故现场的安全。
2.4 事后处理央视大楼火灾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展开了事后处理工作。
首先,他们对火灾现场进行了封锁和保护,以确保火灾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相关部门还对大楼的电气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维护,以消除安全隐患。
此外,他们还加强了对大楼内部的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教训与改进央视大楼火灾事故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以应对突发火灾等事故。
《央视大火案例》课件

CHAPTER 04
央视大火教训总结
安全意识
01
02
03
安全意识淡薄
在央视大火事件中,相关 人员缺乏对安全的重视, 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火灾 隐患。
缺乏培训和教育
组织方未能提供足够的安 全培训和教育,导致员工 对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不 了解或不熟悉。
缺乏应急预案
组织方未制定有效的应急 预案,导致火灾发生后无 法及时应对,造成严重后 果。
间接原因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央视大火暴露出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不 健全,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和检查机 制,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应急预案缺失
火灾发生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应急预 案,现场人员无法迅速组织起有效的 灭火行动,导致火势扩大。
管理原因
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
在安全管理方面,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导致 安全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
《央视大火案例》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央视大火事件概述 • 央视大火原因分析 • 央视大火责任分析 • 央视大火教训总结 • 央视大火案例对企业的启示
CHAPTER 01
央视大火事件概述
事件背景
2009年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五,当晚20时30分左右,北京京广桥附近的央视新址 园区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又称电视文化中心)工地发生火灾。
火灾发生后,公安部消防局迅速调集消防部队 155支、641辆消防车、3500余名消防官兵和公 安民警实施灭火。
21时45分,现场明火被彻底扑灭。
事件结果
• 2014年12月8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央视大火案 进行了一审宣判,法院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徐威有期徒刑十五 年;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甘林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 权利终身;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孙杰有期徒刑九年;以放火罪 判处被告人刘宏杰有期徒刑六年。
“2.9”央视新址火灾事故

“2.9”央视新址火灾事故(一)事故经过2009年2月9日夜中央电视台新址配楼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火灾配楼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分为演播大厅、数字化处理机房和北京文华东方酒店,由于该楼尚未完全竣工,楼内的消防设施不全,也没有经过消防验收。
起火的文化中心大楼地上30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
赶来扑救的消防队即使使用98米的云梯车,水枪也难以到达楼顶。
火灾造成文化中心外立面严重受损,大楼西、南、东侧外墙装修材料过火。
经消防官兵的奋力扑救,火势没有蔓延到北外立面和演播大厅,也没有造成建筑主体结构损害。
抢救火灾过程中,未满30岁的消防中队副营职指导员张建勇因吸入大量有毒气体,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在扑救期间,除张建勇外,还有6名消防员和1名工地工作人员受伤。
此次事故涉案人员达24人,央视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主任徐威等被捕。
(二)事故性质4月9日,经国务院领导同意,组成了由国家安监总局牵头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分析,认定这是一起由于非法组织燃放烟花而导致的火灾,是一起重大的责任事故。
对24名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
(三)事故原因1、未经批准,违规燃放负责现场燃放烟花的三湘烟花制造公司具备燃放A级礼花的资质,但燃放活动并未得到北京市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属于违法燃放行为。
现场火灾扑救后,现场遗留准备燃放的礼花弹直径6寸,多达700余发,总价值达百万元。
这些礼花弹都属于A类烟花,是北京市明令禁止燃放的产品。
在大楼西南角空地上燃放礼花弹。
现场遗留了上百个礼花弹桶以及玻璃钢容器。
在燃放过程中,有民警组织,但未奏效。
2、燃放场地不符合标准要求第一、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严禁在重要场所举行焰火燃放活动。
电视大楼为重要场所。
第二、即便按A级焰火燃放作业标准要求,也不应小于280米。
按新标准要求则不应小于360米。
第三、央视新址配楼尚未竣工,装修材料不符合防火标准,礼花弹升空后落到30层高的楼顶引起火灾。
央视大楼火灾案例

央视新址北配楼火灾分析班级:建筑121 姓名:马锦佳学号:31210061022009年2月9日,在建的位于北京市东三环的中央电视台文化中心(又称央视新址北配楼)发生特大火灾。
直接原因是燃放的烟花爆竹引燃建筑顶层表面材料引发火灾。
虽然建筑失火是由外界因素引起,但是却反映出了现代建筑在发展的同时隐藏的一些重要隐患。
对央视文化中心的火灾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现代建筑的层高与消防设施之间的差距。
当北京最先进的98米高的云梯消防车抵达时,结果令人沮丧——它够不着150多米高的大楼顶部,而这场火却是从大楼顶部开始燃烧。
目前上海引进的德国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的水枪能够喷射200多米的高度。
但是,除了水枪,更关键的是水带铺设……如果楼高达到一两百米,铺设水带最理想的速度也需半小时,除此之外,还需要水的压力,在水的压力不足的前提下,还需增压设备,这时候火势不可能等人。
真实的高楼现状,如果超过100米的楼高,专业人士基本的判断是,“如果大楼内自身的消防系统不起作用,靠外部救援扑灭大火几乎不可能”。
扑救现场也曾考虑过动用直升飞机,结果同样是放弃。
高层建筑群本身对周边空气造成不稳定气流,火灾发生的爆炸等不稳定气流更是影响飞行质量,不仅影响飞行质量,周边密集的高楼与当时的烟尘,还可能带来更大的灾难隐患。
直升飞机只能用于人员营救。
二、大楼的结构和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和新颖性导致建筑空间对消防设施的限制。
因为业主对于视觉效果、出租经济性等因素的要求,“防火规范”所要求的底线在很多建筑,尤其是新式商业建筑中被一再突破。
业主在对建筑功能要求的同时又对建筑形式要求程度很高,那些业主要求的功能,如录音棚、音控室、贵宾休息厅,作为酒店功能用房的展览厅、多功能厅、信号传送机房、会议室,以及两家电影院和一家剧场,被设计师如同“盒子”一样罗列在建筑内部。
功能箱方案让业主满意,它完美地把业主的功能要求和建筑形式结合在一起。
这也是库哈斯方案最打动业主的因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视新址北配楼火灾分析
班级:建筑121 姓名:马锦佳学号:3121006102
2009年2月9日,在建的位于北京市东三环的中央电视台文化中心(又称央视新址北配楼)发生特大火灾。
直接原因是燃放的烟花爆竹引燃建筑顶层表面材料引发火灾。
虽然建筑失火是由外界因素引起,但是却反映出了现代建筑在发展的同时隐藏的一些重要隐患。
对央视文化中心的火灾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现代建筑的层高与消防设施之间的差距。
当北京最先进的98米高的云梯消防车抵达时,结果令人沮丧——它够不着150多米高的大楼顶部,而这场火却是从大楼顶部开始燃烧。
目前上海引进的德国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的水枪能够喷射200多米的高度。
但是,除了水枪,更关键的是水带铺设……如果楼高达到一两百米,铺设水带最理想的速度也需半小时,除此之外,还需要水的压力,在水的压力不足的前提下,还需增压设备,这时候火势不可能等人。
真实的高楼现状,如果超过100米的楼高,专业人士基本的判断是,“如果大楼内自身的消防系统不起作用,靠外部救援扑灭大火几乎不可能”。
扑救现场也曾考虑过动用直升飞机,结果同样是放弃。
高层建筑群本身对周边空气造成不稳定气流,火灾发生的爆炸等不稳定气流更是影响飞行质量,不仅影响飞行质量,周边密集的高楼与当时的烟尘,还可能带来更大的灾难隐患。
直升飞机只能用于人员营救。
二、大楼的结构和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和新颖性导致建筑空间对消防设施的限制。
因为业主对于视觉效果、出租经济性等因素的要求,“防火规范”所要求的底线在很多建筑,尤其是新式商业建筑中被一再突破。
业主在对建筑功能要求的同时又对建筑形式要求程度很高,那些业主要求的功能,如录音棚、音控室、贵宾休息厅,作为酒店功能用房的展览厅、多功能厅、信号传送机房、会议室,以及两家电影院和一家剧场,被设计师如同“盒子”一样罗列在建筑内部。
功能箱方案让业主满意,它完美地把业主的功能要求和建筑形式结合在一起。
这也是库哈斯方案最打动业主的因素之一。
但对建筑师来说,新的挑战随之而来。
这些“盒子”每一个都是一个超大空间,这完全打破了为传统高层建筑制定的防火规范的要求。
30年来高层建筑火灾的教训,已经形成了具体而明确的法规条文,但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奇建筑时,这些约束几乎起不到太大作用。
“一个建筑方案的取舍,结构不一定是决定性因素,如果希望建筑成为一个标志的话,结构就会退居第二。
”
三、建筑的日常管理与检查、检修工作。
建筑在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的同时也应加强日常管理。
大楼虽然是在还未完工时出现的火灾事件,但也反映出了监
督单位管理监督工作上的失误。
在现代建筑火灾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建筑管理上的疏忽导致建筑使用混乱(各种物品随意堆放、建筑内线路陈旧不及时更换、消防设施没有定期检查和工作人员防火意识淡薄)都易导致建筑出现火灾。
北京目前已有的8000座高层建筑(楼高超过24米)、60座超高建筑(楼高超过100米),已经构成了现代化北京的象征。
北京在此基础上,还在向更体现现代化宏伟的野心迈进,高速发展之下,诸如CCTV大楼以及CBD区域的安全挑战,真正检验的是政府的应对管理能力。
四、建筑内部结构、内部设施和空间组合对火灾的限制性。
电视文化中心是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因为梁柱交角各异、结构内型钢尺寸较大、梁柱节点钢筋密集的技术难题,当初施工困难,想了很多办法。
“它的主体结构是相对耐火的钢骨混凝土结构,也称劲性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梁、柱的中心是型钢结构,如工字钢,外面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从外表看和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什么区别,但由于内部加入了型钢,强度会大大增加。
这跟央视主楼的纯钢结构不一样。
”尽管从防火上说,由于怕火的型钢外包裹了厚厚的混凝土,也要比纯钢结构外喷防火涂料耐久性要好,但令人当时的担心是,型钢受热会导致建筑内部应力改变,对于一个受力如此复杂的结构,原有设计的承载力和抗震力会受影响。
为平衡不规则造型建筑的受力,中庭悬挑着两个巨大的X形钢架,每个贯穿了十几层,插接在南北两侧功能区中。
建造现代大楼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假设它可以抵御和抑制火情。
对高层建筑要立足于‘自防自救’。
高层结构能否继续存在也依赖于此。
火势不能在楼层间蔓延,而必须通过防火设施,比如防火分区、防火墙加以阻止。
建筑的钢架结构必须能经受2小时火焰的灼烧不变形,楼板则至少要3小时。
高大空间发生火灾时,初期火灾烟气容易层化并水平蔓延,随着火灾发展,烟气能通过“烟囱效应”快速垂直蔓延到顶并水平蔓延和积聚。
而CCTV酒店中庭与6层到26层的客房走廊之间又相互连通,这样发生火灾时,中庭内的烟气可能向酒店走廊蔓延,会对人员疏散造成威胁。
同时,酒店走廊的烟气也可能向中庭蔓延,从而使中庭成为烟气向其他区域蔓延的通道。
另外,更重要的是,由于CCTV酒店中庭空间过于高大,环境温度很低,当火灾规模较小时,烟气会很快被冷却失去浮力而在顶层与底层间层化。
这样,传统的温感、烟感探测器根本无法探测到初期火灾,传统的防火喷头安装高度太高,热敏元件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喷头响应时间滞后,就失去了早期灭火的意义。
对将“早期灭火”视为唯一生命点的高楼来说,这是致命的。
大楼的防火顾问为中庭设计了3道火灾防线:沿中庭边沿设挡烟垂壁进行防烟分隔,设置排烟风机等烟气控制措施;酒店中庭内设置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在8层到9层之间设置下部感烟探测器,26层地面以上10~15米高度设置上部
感烟探测器;设置在6层走廊外侧的消防水炮系统也包含火灾自动探测及控制系统。
这样一来,整个中庭的高、中、低三个区域均能探测到火灾。
在6层到26层走廊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扑灭走廊初期火灾;6层走廊外侧设置固定数控消防水炮灭火系统,对初期火灾进行扑救,解决了大空间普通闭式灭火系统无法有效扑灭火灾的问题。
为满足酒店使用功能需要,消防水炮只有在自动消防水炮系统的视频火灾探测系统和中庭下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都响应火灾时才能启动,定点灭火,以防止水炮误动作带来的水渍污染和非灭火损失。
在水炮射程受到障碍的部位,比如5层中庭部分,有作为酒店酒吧使用的一处单独围合空间,对这里也设置常规的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弥补。
五、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
多种多样的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和使用。
现代建筑材料大多追求轻薄,例如膜结构等。
并且建筑的对保温、隔热、防潮和防噪多方面的要求而才用了大量的新型材料导致可燃物增加。
不同内部装修风格对材料的选择也不一样,这些都是防火因素。
央视文化中心火灾起因是最初落在屋顶上的焰火烧穿了顶面的铝板,或者是隔着铝板点着了里边的聚氨酯,而CCTV大楼用的发泡聚氨酯里没有加阻燃剂。
东西立面及屋顶全部为瓦楞形铝板幕墙构造,内喷发泡聚氨酯保温,瓦楞由于造型上的夸张,在铝板和聚氨酯之间有很大的空腔,空气可以自由流通,聚氨酯与空气接触充分。
而且,150米高的幕墙夹层内根本没有防火分割,这样极其易燃的聚氨酯就跟爆竹的药捻一样,迅速地把整个楼点着。
央视新址北配楼着火后,燃烧主要集中在钛合金下面的保温层,具有表皮过火的特点。
大楼保温层使用的材料是国家推荐使用的新型节能保温材料,这种材料燃烧后过火极快,因此瞬间从北配楼顶部蔓延到整个大楼。
这次火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筑物过火燃烧最快的一例。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开发项目不断上马,一幢幢摩天大楼与各类场馆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大量的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随之而来却是在建工程火灾频发,还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施工企业及消防安全管理部门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全面加强在建工程的现场的火灾风险管理与防范,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安全教育及检查监督等机制,通过严格、合理、有序的管理,消除和减少火灾隐患,尽最大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在建工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