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三类人员的职业健康培训
员工三级安全职业健康教育

员工三级安全职业健康教育
《员工三级安全职业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员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职业健康水平,许多企业开始实行员工三级安全职业健康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减少职业事故发生的概率。
首先,员工三级安全职业健康教育包括了基础知识的传授。
在这个阶段,员工将接受有关职业危害防护、安全操作规范以及应急救援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员工可以有效地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减少职业事故的发生。
其次,员工三级安全职业健康教育还包括了预防知识的普及。
在这个阶段,员工将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安全防护用品,以及如何预防常见的职业病和意外伤害。
通过提供这些知识,企业可以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习惯,提高他们的职业健康水平。
最后,员工三级安全职业健康教育还包括了安全技能的强化。
在这个阶段,员工将通过模拟培训和实际操作来提高职业安全技能,如火灾逃生、紧急救援等。
这样的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在危险情况下保持冷静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减少因疏忽造成的意外事故。
综上所述,员工三级安全职业健康教育是企业保障员工健康的
重要手段。
通过这种教育模式,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健康水平,从而减少职业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重视员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积极开展员工三级安全职业健康教育,为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工作的通知

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17.03.01•【字号】晋安监发〔2017〕47号•【施行日期】2017.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与放射卫生正文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工作的通知晋安监发〔2017〕47号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属及中央驻晋企业:为推动用人单位做好职业健康培训工作,不断提升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意识和能力,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键〔2015〕121号)等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做好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用人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就是隐患”的观念,把职业健康培训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把工作谋划好、部署好、落实好。
(一)总体思路。
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职业健康”为工作主线,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为主要内容,实施分类培训,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岗位和重点人群,进一步明确职业健康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法治意识和管理水平,提升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为防治职业病危害提供保障与支持。
(二)工作目标。
力争在“十三五”期间,矿山开采、金属冶炼、石材加工、水泥生产、化工、建材等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领域的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培训率达到100%;其它行业领域的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培训率不低于90%。
二、用人单位应履行好职业健康培训的主体责任(一)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资金。
建筑工程三类人员安全考核培训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许可证旳申请条件
就是…13项安全 生产条件
1、… 2、… 3、… 4、… 5、… 6、…
. . . 12、… 13、…
安全生产条件
安全生产许可证旳申请条件: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旳安全 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确保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旳投入;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配置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主要责任人、项目责任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经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 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 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6、安全投入严重不足
2、安全监督力度不够
7、安全教育方面
3、安全意识淡薄
8、建筑安全危险预测和评估
4、安全技术落后
9、“诚信制度”和“意外伤 害保险制度”建设
5、企业安全管理方水平低
安全生产管理旳基本方针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旳不安全原因
• 1、人旳不安全原因
中央管理旳建筑施工企业 (集团企业、总企业)
向国务院 建设主管部门
申请领取 安全生产许可证
中央管理旳建筑施工企业 (集团企业、总企业)下 属旳建筑施工企业
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省、 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申请领取
安全生产许可证
安全生产许可证旳申请与颁发
• 建设主管部门应该自受理建筑施工企业旳
• 为了严格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 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
防和降低生产安全事故,
• 建设部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
铁路不同系统职工“三类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46Occupational Health2019年 第9卷 第2期V ol.9 No. 2 2019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Railway Energy Saving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职业健康铁路不同系统职工“三类人员”健康状况分析李怀银,王 祥(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 疾病预防控制所,山西 太原 030013)摘 要:为了做好运输一线职工的健康管理工作,选择车辆、车务、电务、工务和机务系统参加健康体检的职工,以其2015—2016年体检数据为研究资料,分析了各系统“三类人员”健康情况。
结果表明,不同系统“三类人员”总胆固醇异常率为车辆系统最高(64.9%),车务系统最低(6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最高为机务系统(53.1%),车务系统最低(45.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为车辆系统最高(32.2%),工务系统最低(22.1%);空腹血糖异常率最高为机务系统(47.6%),电务系统最低(39.6%);甘油三酯异常率为工务系统最高(69.0%),车务系统最低(65.8%);舒张压异常率最高为车辆系统(93.8%),车务系统最低(78.2%);收缩压异常率最高为车辆系统(80.8%),车务系统最低(68.6%)。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类人员;健康维护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6374/ki.issn2095-1671.2019.0024文章编号:2095-1671 (2019) 02-0046-00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1],就是要让全民得到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健康铁路是全民健康的组成部分。
2015年以来,铁路实施以“健康体检、健康宣传、健康维护”为主要内容的职工健康行动计划,突出行车一线人员健康,突出慢性病防治,职工健康体检兑现率和防病知识知晓率有了很大提高,职工在岗因病死亡率显著降低。
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有关中央企业:为推动用人单位做好职业卫生培训工作,不断提升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意识和能力,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5〕20号)等有关规定,现就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进一步增强做好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近年来,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积极推进职业卫生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是,当前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仍然存在着重视不够、责任不落实、投入不足、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培训率偏低,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不了解职业病危害对自身健康的损害、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差等问题,导致大量劳动者职业健康受到严重伤害。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实践表明,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是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一安全红线的内在要求;是增强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水平和劳动者自我防护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督促用人单位自觉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的源头性、基础性举措。
用人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就是隐患”的观念,把职业卫生培训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把工作谋划好、部署好、落实好。
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一)总体思路。
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职业健康”为工作主线,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为主要内容,实施分类培训,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岗位和重点人群,进一步明确职业卫生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法治意识和管理水平,提升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为防治职业病危害提供保障与支持。
三类人员继续教育

三类人员继续教育一、企业员工继续教育。
企业员工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因此,许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员工的继续教育,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企业员工继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技能培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不断发展,许多职业的专业技能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因此,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管理能力培训,管理人员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因此,企业需要为管理人员提供相关的管理能力培训,帮助他们提升领导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更好地管理团队和资源。
3.职业发展规划,许多企业还会为员工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培训和学习,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目标,提高职业竞争力。
二、农村人员继续教育。
农村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人员的继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农村人员继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是农村的支柱产业,农村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创业就业培训,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员选择创业或外出就业。
因此,农村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创业和就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和就业技能。
3.文化教育普及,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许多农村人员还存在文化知识的缺乏。
因此,农村人员也需要接受相关的文化教育普及,提高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三、退休人员继续教育。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退休人员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退休人员继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退休人员继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养生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退休人员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
因此,退休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健康养生知识培训,学习如何科学养生,延缓衰老。
2.兴趣爱好培养,退休之后,许多人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用人单位“三类人员”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用人单位“三类人员”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4.30•【字号】闽卫职健函〔2020〕213号•【施行日期】2020.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与放射卫生正文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用人单位“三类人员”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闽卫职健函〔2020〕213号各设区市卫健委、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省职控中心、省卫生计生监督所: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有关规定,为进一步规范做好用人单位职业卫生“三类人员”培训工作,提高职业劳动者素质,结合我省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的源头性、基础性举措,是法定要求。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要求,用人单位“三类人员”(即: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接触危害劳动者)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各级卫健部门要督促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工作,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有效解决当前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培训渠道窄、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确保“三类人员”培训率达95%以上。
二、培训组织形式职业卫生培训采取“线下培训”和“线上培训”两种方式。
“线下培训”可由具有独立法人的培训机构组织或用人单位自行组织;“线上培训”可由具备在线培训、远程视频考核等要求的网络平台开展。
三、培训内容及要求各类培训机构应严格按照职业卫生有关规定开展培训工作,遴选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对“三类人员”实行分类培训,培训内容及学时应符合职业卫生培训有关要求。
各类培训机构应如实记录职业卫生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做好培训各环节质量控制和管理,并建档备查。
四、培训考核(一)对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考核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完成规定培训学时后,可参加线下考核和线上考核,首次考核未通过的,可补考一次。
安全员三类人员新政策

安全员三类人员新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为了提高社会整体的安全水平,我国政府近期推出了一项新的政策——“安全员三类人员新政策”。
这项政策旨在通过明确安全员的职责、提高安全员的素质以及加强安全员的培训,进一步提升社会公共安全。
一、理解新政策的内容“安全员三类人员新政策”主要包含以下三类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
新政策对这三类人员的职责、资格认证、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1、企业主要负责人:他们是企业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全面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他们需要了解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具备足够的安全生产知识,并能够制定和执行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新政策强调了对这类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安全管理能力和知识。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他们是负责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新政策要求这类人员具备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3、特种作业人员:他们是从事特种作业的工人,例如电工、焊工等。
新政策强调了对这类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认证,以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和知识。
二、新政策的实施意义“安全员三类人员新政策”的实施,对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它提高了社会整体的安全水平。
通过明确安全员的职责和提高他们的素质,新政策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的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新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个安全管理得当的企业,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新政策有助于提高社会的公信力。
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能够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三、如何应对新政策面对“安全员三类人员新政策”,企业和个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1、企业需要加强对安全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同时,企业需要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安全员的职责和权利。
2、个人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新政策的内容,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加强三类人员的职业健康培训
职业健康事关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事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谐与稳定。
目前全国职业健康防治的形势十分严峻,用人单位普遍存在职业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不落实,职业防护措施不到位,职业健康体检率、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率和职业健康培训率低、社会各界对职业健康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
为进一步做好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提高从业人员职业健康防范意识,改善作业环境,切实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要切实加强相关人员的职业健康培训工作力度,推进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把维护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益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对安监部门职业健康监管人员的培训
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涉及行业(领域)较多,专业技术性较强,对于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我们要把职业健康监管人员的培训作为建立健全安监部门机构队伍、加强安监部门监管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大力开展职业健康监管执法人员培训。
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2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以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职业危害防护知识、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执法程序、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和应急救援等知识为重点进行相关培训,切实增强监管人员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职业健康培训工作效果。
二是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培训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作为负责实施职业健康工作的主
要力量,在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提高企业管理层的职业健康业务素质,对于提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通过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和强化企业管理层职业健康观念和保障劳动者健康意识,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职业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掌握职业危害预防和控制的措施和手段。
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层对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企业依法落实职业健康主体责任的自觉性,为企业开展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三是加强职业危害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培训
当前,我国大多数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仍然薄弱,接触职业危害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比较差。
企业要认真开展好厂级、车间级、班组级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使其掌握并遵守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并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通过不断的培训,增强和提高从业人员对现场生产环境的认识能力和未知危险的识别能力,及培养对作业环境出现的危险应对能力,促使从业人员具备认识、分辨和应对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其防护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