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礼仪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

---------------------------------精选公文范文--------------------------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篇一:大班礼仪教案大班礼仪教案《好朋友握握手》目标:1.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合作及协调能力。

3.幼儿初步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

准备:1.知识准备:熟悉并会表演《拉拉勾》。

2.场地准备:布置一个表演舞台。

3.物质准备:电脑、投影仪、课件《小猴找朋友》、《找朋友》音乐各一。

过程:1.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组织幼儿玩音乐游戏《找朋友》,体验交朋友的快乐。

----------------精选公文范文---------------- 12.播放课件,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教师结合课件,通过学习故事《小猴找朋友》,让幼儿知道怎样才干找到好朋友。

(1)讲述后提问:小猴子为什么前三次没有找到朋友?妈妈是怎么对小猴说的?第四次小猴子为什么很快找到了朋友?(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干找到更多的朋友?3.游戏《猜朋友》,在合作中增进彼此友谊。

(1)一位幼儿上台说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征,如:她是个女孩子,有长长的辫子,会弹钢琴,眼睛大大的。

(2)其他幼儿根据描述特征猜出这位朋友是谁。

4.谈话活动《说优点》,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分组开展谈话活动:说出朋友的优点,并说说自己应该向好朋友学什----------------精选公文范文----------------么?大班礼仪教案《花儿好看我不摘》目标:1.让幼儿知道幼儿园和公园里的花儿很美,是给大家欣赏的,每一个人都要爱护他们。

能做到不采摘花朵。

2.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准备:挂图《花儿好看我不摘》过程:一、问题导入:感受园内春天的景色,激发幼儿爱花的情感。

1.我们的幼儿园真美,你最喜欢什么?2.这些花好看吗?你喜欢这些花吗?这些花是谁种的?为什么种这些花?小结:幼儿园的花是叔叔、阿姨种给大家看的,有了花,幼儿园就会更美丽。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案范文(精选5篇)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案范文(精选5篇)

幼⼉园⽂明礼仪教案范⽂(精选5篇)幼⼉园⽂明礼仪教案范⽂(精选5篇) 作为⼀位⽆私奉献的⼈民教师,时常需要⽤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幼⼉园⽂明礼仪教案范⽂(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幼⼉园⽂明礼仪教案1 活动意图: 为了推进和提⾼幼⼉⽂明礼仪素养,园内开展了各种礼仪活动。

每个班级都在⽤⼼的培养孩⼦的礼仪教育。

⼤班最近推出⼗字⽂明⽤语⼤⽐拼,请、谢谢、对不起、您好、再见。

为了让孩⼦更好地学好⽂明⽤语,我们⽤绘画和⼿⼯相结合的形式做成⼀⾯⾯礼仪彩旗,送给街上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礼仪画展,让礼仪之花遍地开。

活动⽬标: 1、通过礼仪伴我⾏的活动,让幼⼉充分感受集体外出的兴奋和喜悦。

2、幼⼉学会使⽤⼗字⽂明⽤语"请、谢谢、对不起、您好、再见",能⽤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发展幼⼉的动⼿能⼒。

3、学习礼仪三字歌,能整齐流利的集体朗诵。

4、培养幼⼉的尝试精神。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且能独⽴地进⾏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各⾊彩纸背⾯是⽂明⽤语,正⾯是幼⼉作画,⽤筷⼦做成彩旗。

2、各班学会礼仪三字歌。

3、注意出游安全。

活动过程: ⼀、稳定幼⼉情绪,做好准备⼯作。

上午8:45在幼⼉园集合清点⼈数,9:00准时出发。

⼯作⼈员和⽼师做好安全⼯作。

⼆、带领幼⼉排整齐队伍,提醒幼⼉注意安全,关注个别幼⼉。

⿎励幼⼉独⽴⾏⾛,不跑跳、不推挤、不掉队! 三、活动安排 1、每班幼⼉⼈⼿⼀⾯彩旗,整齐排好队出发。

2、每班轮流朗诵礼仪三字歌。

《我会排队》《红绿灯》《⾏⾛》《环保⼩卫⼠》 3、到指定地点,把礼仪彩旗送给路⼈。

4、幼⼉与路⼈合影,⽼师与幼⼉进⾏合影。

四、活动结束 1、⽼师清点⼈数,带队回幼⼉园。

在返回的路上,⽼师要⿎励幼⼉坚持的原则。

2、组内通讯员及时发表新闻,年级组长完成⼤班礼仪活动⼩结。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案方案例文(四篇)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案方案例文(四篇)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案方案例文活动目标:1、教育儿童理解并实践家庭接待客人的基本礼节,培养他们与人和谐相处的技能。

2、通过游戏活动,使儿童掌握3以内的数字概念和数量对应关系。

预备事项:1、预先布置好小兔子和小猫的模拟生活环境。

2、为每位儿童准备小鸡挂饰、小铃铛手镯和小碗各一。

3、提供一张地毯,以及适量的雪花插片。

活动流程:1、引导儿童佩戴挂饰并进行歌唱活动。

2、在互动交谈中,教授儿童基本的社交礼仪,例如:今天妈妈带你们去拜访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显得有礼貌呢?(交流并模拟行动:我们出发吧!)3、前往小兔家,通过敲门和歌唱《小兔子乖乖》的方式进行互动。

小兔子不在家,留下一封信,信中邀请孩子们在新地毯上“绣花”,根据图案提示从篮子里取出相应数量的“花”(雪花插片)。

结束语:此类综合性的角色扮演游戏能有效丰富儿童的生活体验,有助于他们积累数字认知,同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到自我成长和进步。

成果反馈: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园的孩子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提升了交流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展现出显著的进步。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案方案例文(二)活动目标:1、掌握基本的日常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并能适时应用。

2、初步塑造幼儿的文明礼貌意识和行为习惯。

活动核心:着重培养幼儿的礼貌行为和意识。

活动难点:理解并能在适当的社交情境中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配备相应的教学挂图,以及小兔和小狗的玩偶。

活动流程:一、活动启动1、教师引入两个玩具角色,通过模仿小狗的叫声和小兔的特征,引导幼儿猜测它们的身份。

2、鼓励幼儿与玩具互动,模仿它们的特征和声音。

二、通过故事教授礼貌用语1、教师以小兔和小狗的故事情境,展示如何向他人请求帮助,引导幼儿学习使用“请”。

2、当故事中角色得到帮助时,教授幼儿回应“谢谢”,并进行集体模仿。

3、继续故事,讲述小狗不小心让小兔摔倒的情境,教授“对不起”和“没关系”的用法,幼儿进行模仿练习。

幼儿园仪表礼仪教案(6篇)

幼儿园仪表礼仪教案(6篇)

幼儿园仪表礼仪教案(6篇)幼儿园仪表礼仪教案(通用6篇)幼儿园仪表礼仪教案篇1教学方法:活动竞赛法行为辨析法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着装的基本礼仪。

2、培养幼儿的仪表和良好的着装习惯。

核心要素:穿衣服稍稍大钮必扣链要拉常换衣勤清洗干净装更神气活动准备:图片两幅:一幅是服装、鞋帽都穿戴整齐的幼儿图片;一幅是服装、鞋帽穿戴不整齐的幼儿图片。

基本过程:(一)导入活动1、教师:“老师带来了两幅图,我想请校朋友们先仔细看,然后再告诉我:图片上的这两个小朋友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

”2、教师出示两幅图片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两张图片:一张图上是一个帽子和鞋子都穿戴不整齐的小朋友,另一张是穿戴都非常整齐的小朋友。

(二)关键步骤1、让孩子观察和比较图片,判断对错。

使孩子知道穿干净的衣服是着装的要求之一。

2、给幼儿提供各种衣物,让孩子进行穿衣服比赛,让其他幼儿当小评委,要求能说出哪个小朋友做得好,并说出他做得好的理由。

(1)请四名幼儿到前面来,参加穿衣服比赛。

(2)教师提供相同的包括袜子和鞋子在内的衣物四套,把幼儿分成每四人一组,让每一组的四名幼儿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穿衣服比赛。

3、与幼儿讨论:(1)怎样才能把衣服穿得又快又好?(2)看不到自己的衣服是否整洁时,有什么好的办法?幼儿园仪表礼仪教案篇2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教学方法:行为辨析法、演示示范法、童谣游戏法活动目标:1、知道头发要勤洗、常梳理。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核心要素:男童发、女童发、要得体、勤梳洗、及时理、既漂亮、又神气活动准备:小梳子、小镜子、图片图片:早晨起床后,晓晓主动让妈妈给她梳头发。

甜甜的妈妈给她梳头发时,她大哭大闹,不肯梳头。

基本过程:(一) 导入活动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出活动主题。

(二) 关键步骤:1、看看他们谁做得对呢?(1) 老师出示一张图片(早晨起床后,晓晓主动让妈妈给她梳头发),然后对幼儿提问:“晓晓在做什么事情?她做得对不对?”(2) 老师再出示一张图片(甜甜的妈妈给她梳头发时,她大器大闹),然后对幼儿提问:“晓晓为什么哭?她做得对吗?”(3) 与幼儿共同讨论:我们应该向谁学习?为什么?2、学说儿歌:《洗头发》洗头发温热水哗啦啦我洗头不害怕香波搓清水冲干干净人人夸教师一边引导幼儿学说儿歌,一边用小梳子正确梳理自己的头发,给幼儿做示范活动延伸:1、在教室门口适宜的位置上挂一面大镜子,以便幼儿每天来园后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2、在教室中创设梳妆角,设“梳妆台”——在小桌子上铺上漂亮的桌布,桌子上放一面镜子,梳妆盒(盒中盛有梳子、皮筋、面霜、擦手油等物品),供幼儿起床后装扮使用。

礼仪课教案幼儿园

礼仪课教案幼儿园

礼仪课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通过礼仪课的学习,让幼儿能够:1.知道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和方法。

2.培养基本的社交礼仪,懂得尊重别人,关爱他人。

3.提高个人品德水平,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学习简单的礼仪语言,如“你好”、“谢谢”等。

2.学习如何与他人礼貌地交往。

3.学习如何就餐时使用餐具,如何行使用餐礼仪。

4.学习如何礼貌地与老师及其他成年人进行交流。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绪论1.引导幼儿们讨论“礼仪”是什么,为什么需要遵守礼仪规范。

2.当然,如果幼儿此前从未接触过礼仪,我们也要试着从“礼貌”“文明”等话题入手,为他们铺好思考和理解礼仪的思路。

第二步:基本礼仪行为学习1.先给幼儿讲解最基础、最普遍的礼仪“你好”“谢谢”等基本礼貌用语,让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地开始运用。

2.随后,教授孩子们常见的礼节,如迎接、告别、祝福等。

3.学习如何与别人交往时的礼貌行为。

4.小组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巩固幼儿们学习到的礼仪行为。

第三步:用餐礼仪学习1.介绍基本餐桌礼仪,包括如何安置餐具、如何利用餐巾等小技巧。

2.在餐桌附近摆放一些典型餐具进行互动,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践。

3.进行小组讨论,表演幼儿们爱好的三餐礼仪。

第四步:如何与长者、老师交流1.帮助幼儿们认识到与长者、老师交往需要更为谨慎地体贴对方。

2.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以及故事讲解等方式,引导幼儿们感受应有的尊重和回应方式。

四、教学方法1.情境模拟法2.体验式学习法3.讲故事法4.角色扮演法五、教学评估1.通过日常表现的观察,反馈幼儿们学习情况,及时纠正不良习惯。

2.设计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评估方式,检验幼儿们是否掌握基本礼仪行为。

六、教学总结1.总结本次教学的重点、难点。

2.思考下一步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好准备。

3.鼓励奖励表现优秀的幼儿,并帮助其提升自信心和热情。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包括如何问候、如何谢谢和道歉等。

2. 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3. 培养幼儿的互助与关心他人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友善与合作能力。

4. 培养幼儿良好的仪态和动作,增强他们的形象意识。

教学重点:1. 如何向他人问候、谢谢和道歉。

2. 引导幼儿培养友善和合作的习惯。

3. 培养幼儿良好的仪态和形象。

教学准备:1. 绘本或图片,展示不同场景下的礼仪行为。

2. 礼仪小游戏道具,如贴纸或小奖品。

3. 空白画纸和彩色笔。

教学步骤:1. 通过绘本或图片介绍不同场景下的礼仪行为,如问候、谢谢和道歉。

教师可以模拟示范,并与幼儿一起复习和学习相应的口头表达。

2. 引导幼儿讨论礼仪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3. 进行礼仪小游戏,教师设计不同情景,让幼儿进行模拟,例如模拟到别人家拜访时的问候、送礼物时的谢谢和不小心碰到别人时的道歉。

教师可以赠送贴纸或小奖品作为鼓励和激励。

4. 引导幼儿练习良好的仪态和动作,例如站立、坐姿、走路等。

教师可以示范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并让幼儿进行模仿练习。

5. 分组活动。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设计以礼仪为主题的海报或画面,展示在班级中,以鼓励和强化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幼儿在家里观察和记录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行为,并向班级中展示。

2. 班级活动:组织幼儿角色扮演,让他们在不同情景中展示礼仪行为,例如模拟餐桌礼仪或参观展览馆的礼仪。

3. 与其他班级合作:组织幼儿参观其他幼儿园班级,互相学习、分享和展示礼仪行为。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学习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和理解对礼仪的认识。

3. 评价家庭作业的完成度和质量。

4.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积极应用学到的礼仪行为。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案(通用14篇)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案(通用14篇)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案(通用14篇)幼儿园文明礼仪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孩子学习与人交谈的礼仪,礼貌待人的好处。

2.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3、能正确用“请”字。

【活动准备】1、文明礼仪课件,文明用语图片。

2、课前预习一半故事:【活动过程】一、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请”字的神奇。

提问:金花会找到李阿姨的家吗?(让孩子自由发挥,各抒己见)金花是怎样找到李阿姨的家的呢?引出故事:提问:金花顺利地找到了李阿姨,是因为她用了一个神奇的字,小朋友知道是什么字吗?二、引导幼儿学习用“请”字1、让幼儿用“请”字说一句话:小朋友在一起游戏时怎样用“请”字。

幼:我的车开到路边,我想倒车,我会说“倒车请注意”。

杨:游戏开始。

请注意你的安全。

2.群聊: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说什么。

3、幼儿自由讨论:生活中什么时候还会用到“请”字。

幼:买东西时会用到。

幼:坐车的时候会用到。

幼:我和妈妈去提水时也用到了,我说:“爷爷,请你先来。

”三、情景表演,巩固礼貌用语。

1.播放文明礼仪课件,让孩子仔细观察。

2、将文明用语图片贴在教室四周,供幼儿自由进行情景演练。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案篇2由来:在假期里,许多孩子们去了国外旅行,回来后纷纷谈论自己旅行的见闻,并在谈论中引发了对班集体出游的向往。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我们开展了《宝贝去哪儿》的主题活动。

《纲要》的健康领域明确指出:与家庭配合,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行路时要走人行横道靠路边行走,乘车时不把头、臂伸出车窗外。

根据纲要的提示我们结合主题活动开展了这次健康课《走路乘车都安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名称:《走路乘车都安全》目标:1、通过观看情景剧和图书,丰富幼儿出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3、通过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出行的重要性,并愿意遵守。

准备:绘本教材ppt、乘车场景(椅子、方向盘)、红绿灯路口场景(红绿灯、斑马线)重点:丰富幼儿出行安全知识难点:丰富幼儿出行安全知识。

《礼仪-幼儿园礼仪》教案

《礼仪-幼儿园礼仪》教案

礼仪-幼儿园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园礼仪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掌握幼儿园生活中的基本礼仪规范;3.提高幼儿园生活中的礼仪素养;4.培养幼儿园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幼儿园礼仪–概念:幼儿园礼仪是指幼儿园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和习惯,包括言语礼仪、行为礼仪和环境礼仪。

–重要性:通过学习幼儿园礼仪可以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操、自尊心、自信心等,同时能够提高幼儿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规范–问候礼仪:举手、微笑、望向对方并说“你好”、“谢谢”、“再见”等基本礼仪用语。

–饮食礼仪:坐姿端正、用餐文明、不挑食、不浪费等基本饮食礼仪规范。

–卫生礼仪:勤洗手、咳嗽遮嘴、不随地乱扔垃圾等基本卫生礼仪规范。

–睡眠礼仪:按时睡觉、不说话、不折腾床铺等基本睡眠礼仪规范。

–玩耍礼仪:不打闹、不抢玩具、学会分享等基本玩耍礼仪规范。

–说话礼仪:不大声喧哗、学会等待、不说脏话等基本说话礼仪规范。

3.通过情景教学帮助幼儿学会基本礼仪规范–以小组为单位,情景演示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如饮食、玩耍、卫生等方面,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并学会自我管理。

4.教育幼儿如何礼貌、尊重和感恩–让幼儿认识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各方面的贡献和支持,懂得感恩;–通过互相询问、分享和表扬等方式,增加幼儿之间的尊重和包容;–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礼仪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演示法:通过真实情境演示,让学生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规范。

3.交流法:通过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增加学生之间的尊重和包容。

4.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教学,加深幼儿对幼儿园礼仪规范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表现,以及实验、测试等方式,来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鼓励家长和学校教师共同关注幼儿在家和学校使用礼仪规范的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幼儿园礼仪课程教案
篇一: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
幼儿园礼仪
1、进餐
进餐前、洗净手、打喷嚏、遮住口、轻轻嚼、漫漫咽、不挑食、不剩饭
活动目标:知道进餐时的礼仪要求,并能按要求去做,培养良好的幼儿园进餐礼仪要求
家园互动:1、在家进餐时,家长应按相应的礼仪要求引导孩子进餐,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
2、家长对孩子应进行隐行教育,注意(:幼儿园礼仪课程教案)自己的行为规范,为孩子做好榜样
3、吃饭时规定孩子前十分钟要保持安静,十分钟以后可以小声交谈
2、进餐(爱惜粮食)
自己吃、不用喂、吃干净、不浪费、爱粮食、惜食物、粒粒米、皆辛苦
活动目标:知道粮食的来历和爱惜粮食的道理
家园互动:1、不论在家还是外出就餐,家长应注意给孩子的饭菜要适量,也可请孩子根据自己的食量盛饭,不浪费
2、家长利用假期外出的机会,带孩子郊游,顺便介绍农作物的生长知识,并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
3、进餐(不挑食)
小朋友、在成长、若挑食、缺营养、瓜果菜、都品尝、食五谷、身体棒
活动目标:知道各种食物对我们的好处,激发孩子爱吃各种食物的愿望
家园互动: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身的良好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4、分享玩具
小玩具、真新奇、大家玩、才有趣、懂谦让、知爱惜、共分享、更知礼
活动目标:1、愿意将自己喜爱的玩具与他人分享
2、在分享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轮流分享与“先宾后主”的分享规则
3、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礼仪
家园互动:1、家长要有意思地进行言语、表情、动作的鼓励,强化孩子的愉快体验,从而激发孩子再次尝试分享玩具的愿望
2、孩子想与他人分享玩具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大方地用语言表达
3、规范自身行为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4、要防止孩子在分享时产生攀比的心理
5、注意解决分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孩子爱惜他人玩具的品质
5、分享食物
小食品、甜又香、尊长辈、您先尝、你也吃、我也尝、好朋友、共分享
活动目标:1、愿意将自己喜欢的食物与他人分享
2、在分享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平等分享的规则
3、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行为和习惯
家园互动:1、举办“家庭分享会”,让孩子在家庭中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2、每次分享食物时,家长都要对孩子的分享行为进行激发孩子再次尝试分享食物的愿望
公共场所礼仪
1、安全常识(出游安全)
游玩时、应注意、跟爸妈、不远离、陌生地、不乱去、为安全、要牢记
活动目标:1、知道和父母出游时的安全要求
2、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家园互动:1、家长带孩子出游前,给孩子提出具体要求
2、出游时,引导孩子要注意安全,不独自去危险的地方
2、安全常识(走失)
人走失、原地站、耐心等、父母返、电话清、地址详、请警察、来帮忙
活动目标:1、知道如果自己走失,可以找警察帮忙,并告知电话号码
2、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家园互动:1、家长平时要随机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2、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记住自己家的电话地址
基本礼仪
1、递接物品(普通物品)
递物时、双手呈、接平稳、手再松、接人物、双手迎、表感谢、把礼行
活动目标:1、知道递接物品要用双手并眼睛看着对方
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礼仪
家园互动:知道递接物品用双手呈迎,主要是从尊重他人的角度考虑,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不要仅仅为了用双手而双手,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提醒孩子在进行递接物品时要眼睛平时对方
2、递接物品(危险物品)
递剪刀、有方法、剪刀把、对方拿、水果刀、托刀身、握住柄、递他人
活动目标:1、学习正确拿取和传递危险物品的方法
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礼仪习惯,建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安全的方法
家园互动:在家长和孩子练习是选择尖端较钝的安全剪刀
篇二: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
青山区柴林幼儿园礼仪教育
幼儿园礼仪——入园
早入园不迟到见老师要问好
小朋友也问到别父母勿忘掉
幼儿园礼仪——离园
离园时互道别先老师后同学
见爸妈问声好抱一抱更乖巧
幼儿园礼仪——如厕
如厕前先敲门有人在要等待
如厕后要冲水整好衣把手洗
幼儿园礼仪——洗手
洗小手不拥挤排好队袖卷起
洗手时擦香皂洗完后水关掉
幼儿园礼仪——喝水
小水杯双手拿接好水慢慢回
喝水时归原位小心喝不浪费
幼儿园礼仪——爱护公物(小椅子)小椅子双手搬轻放好再坐上
人离开椅收起爱护它常擦洗
幼儿园礼仪——爱护公物(图书)
画图书要爱护轻轻翻细细读
不弄脏不损坏书小弟乐开怀
幼儿园礼仪——爱护公物(园内设施)教室内玩具多互谦让不争夺
院子里设施全爱公物齐动员
幼儿园礼仪——学习活动
学习时要坐好认真听勤思考
要提问手举起回答时字清晰
幼儿园礼仪——户外活动
在户外做游戏与老师不远离
集合时收玩具守规矩讲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