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礼仪教案:进餐
小班餐桌礼仪教案

小班餐桌礼仪教案学会一般的就餐规矩,懂得餐桌上的礼仪,强化家庭美德和个人用餐形象。
今天小编为你整理了小班餐桌礼仪教案,欢迎阅读。
小班餐桌礼仪教案篇【1】一、评一评,议一议:这些小朋友做的对吗?(1) 不等别人入座自己先吃。
(2) 让长辈先吃。
(3) 抢菜、乱翻菜。
(4) 面向餐桌打喷嚏。
(5) 当众惹人倒胃口。
(6) 主动摆碗筷。
正确的做法:1 主动帮助家长擦桌子、摆碗筷、端菜,等人到齐才能用餐。
2 请长辈先夹菜。
3 不抢菜,不在菜盆中乱翻,不碰翻桌上的盘子、杯子。
4 打喷嚏、咳嗽应面朝餐桌后面,拿手帕或餐巾遮住口鼻。
5 在餐桌上不要当众提到“好难吃”、“上厕所”之类的词,以免别人倒胃口。
二、练一练:分小组练一练餐桌上应注意的礼仪。
小班餐桌礼仪教案篇【2】活动名称:小班公共场所礼仪《公共场所说话礼仪》活动目标:1. 让幼儿知道在公共场所应低声讲话,不影响别人。
2. 培养幼儿在公共场所的良好行为习惯,懂得要尊重他人。
活动重难点:培养幼儿在公共场所的良好行为习惯,懂得要尊重他人。
活动准备:1. 各种噪音2. 教学PPT。
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物哦!”教师用礼物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三、出示PPT课件1、出示礼物可爱的小花猫2、讲故事,教师根据活动目标编讲一个小花猫的故事。
三、提问1、“你喜欢小花猫吗?为什么呢?”2、“爸爸妈妈带你去过些什么好玩的地方,那些地方能不能大声说话呢?” 教师提问引导让幼儿自己说一说在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做!四、学儿歌公共场有礼貌,不喧哗不哭闹。
说话时声要小,对别人无打扰五、教师总结要幼儿知道在公共场所应低声讲话,不影响别人。
懂得要尊重他人。
小班餐桌礼仪教案篇【3】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情境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学会就餐的基本礼仪,培养学生文明就餐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怎样是文明用餐教学难点:把学到的用餐礼仪运用到生活中去。
教师:课件,餐盘,筷子学生:收集文明用餐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孩子们,我们每天都在吃饭,但是你真的会吃饭吗,老师在课下做了一个调查,了解到很多孩子根本就不会吃,老师把一些同学的吃相拍了下来,那请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来分析他有哪些不文明的举止。
幼儿园小班进餐礼仪教案

幼儿园小班进餐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餐具和进餐的基本礼仪。
2.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如不挑食、不暴饮暴食等。
3.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激发他们对健康饮食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通过讲述或播放一些关于健康饮食的小故事,激发幼儿对进餐礼仪的兴趣。
2.知识点讲解:介绍基本的进餐礼仪和餐具使用方法,如怎样使用筷子、勺子等,以及在进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不吵闹、不乱扔食物等。
3.互动环节:通过提问或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参与进餐礼仪的实践,加深他们的理解。
4.实践体验:组织幼儿进行模拟进餐,老师进行指导与纠正,让幼儿亲身体验正确的进餐方式。
5.总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正确的进餐礼仪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景教学:通过模拟餐厅的场景,让幼儿身临其境地学习进餐礼仪。
2.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进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3.示范教学:老师进行正确的进餐示范,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正确的进餐方式。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模拟进餐,老师观察并指导。
2.家庭作业:请家长在家中协助幼儿练习正确的进餐方式。
3.评价方式:结合幼儿在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中的表现,给予综合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PPT: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进餐礼仪和食物的营养价值。
2.教学视频:播放一些正确的进餐示范视频,供幼儿学习参考。
3.道具:提供模拟食物、餐具等道具,方便幼儿进行模拟进餐。
4.教学工具:使用教学白板、彩笔等工具进行知识点讲解和示范。
七、结论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幼儿掌握了正确的进餐礼仪和了解了食物的营养价值。
通过实践体验和互动环节,激发了幼儿对健康饮食的热爱和对进餐礼仪的兴趣。
同时,也需要注意针对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正确的进餐方式。
幼儿园小班餐桌礼仪教案 幼儿园礼仪教育

幼儿园小班餐桌礼仪教案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餐桌礼仪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餐桌礼仪的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编写一份适合小班幼儿园的餐桌礼仪教案,对于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餐桌行为习惯。
2.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学会用餐时的基本礼貌行为。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共进餐时的礼仪行为。
4. 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集体用餐中的礼貌行为。
二、教学内容1. 用餐前的准备a. 洗手b. 准备餐具c. 就坐2. 用餐中的基本礼仪a. 说“请”、“谢谢”b. 不挑食,不嘴馋c. 不大声喧哗3. 和他人一起用餐的礼仪a. 不抢食物b. 和谐用餐4. 用餐后的收拾a. 清理餐具b. 感谢服务人员三、教学策略1. 游戏教学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引导幼儿了解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餐桌行为习惯。
2. 观摩学习组织幼儿观摩优秀榜样的用餐行为,让他们模仿学习。
3. 典型案例讲解一些关于用餐中的礼仪问题的典型案例,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示范,模拟用餐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和学习正确认识餐桌礼仪。
2. 情景教学在模拟的用餐场景中,设计各种情景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餐桌礼仪。
3. 反思教学教师通过引导幼儿与他人一起用餐后,指出幼儿用餐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让幼儿进行反思。
五、教学流程1. 用餐前的准备a. 教师通过游戏讲解用餐前的准备工作,并进行示范。
b. 分组进行情景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用餐前的准备过程。
2. 用餐中的基本礼仪a. 教师通过游戏教学,引导幼儿学会说“请”、“谢谢”等基本礼貌用语。
b. 通过示范和角色扮演,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和遵守用餐时的基本礼仪要求。
3. 和他人一起用餐的礼仪a. 通过观摩学习,让幼儿认识并尊重他人的用餐权利。
培养幼儿就餐礼仪教案教育孩子就餐时的行为举止

培养幼儿就餐礼仪教案-教育孩子就餐时的行为举止一、教学目标本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幼儿优雅文明的就餐行为,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认识到就餐礼仪的重要性,理解为什么要有这些规矩和习惯。
2. 能够正确使用筷子和刀叉等餐具,正确使用纸巾、水杯等餐桌用品。
3. 熟练掌握进餐的基本规范,如进餐姿势,就餐时的言行举止等等。
4. 养成和坚持优秀的就餐礼仪和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课前准备在开始课堂之前, 我们可以先播放一段有关就餐礼仪的视频,例如《象山美食家》、《我们的故事》等等,这样可以让幼儿们更直观地了解到就餐礼仪对于个人形象及来自他人看待的重要性。
2、如何使用餐具2.1 筷子的使用(1)抓筷子:用右手握住筷子的上端,左手握住下端,将筷子垂直放在餐桌上(2)筷子的夹法: 将两根筷子夹持住食物,并慢慢提起食物,移动到嘴唇边,轻轻咬住就可以吃了2.2 刀叉的使用(1)握刀叉:左手拿刀柄,右手握住叉柄(方法二: 刀放于右手,叉放于左手,当切好食物的时候,再用叉切好的食物夹起来)(2)切肉:将肉放在盘子中央,用刀放在肉片中央,切肉时要先处理掉嫌弃的焦油,并将肉片切成合适的大小2.3 纸巾、水杯的使用(1)神速擦嘴:用餐时,嘴沾到食物,不能咀嚼的食物,或者用餐时说笑时将饭粒沾的唇上, 要及时用纸巾擦拭干净(2)喝水不吸管: 喝水时,要先拿起杯子,品尝一下水的温度和味道,慢慢地喝一口,再放回杯子里3、进餐规范3.1 坐姿端正上菜的时候,保持坐姿端正,双脚尽量放到位, 吸氧好心情3.2 不闲聊不大声进餐时, 要注意不要大声,不要与对面的人讲话。
要专心吃饭,不要打扰其他幼儿的用餐。
同时,还要注意不要牙关紧闭而发出噪音,这样才能令舒适愉悦的环境来享受美食。
3.3 善用餐巾用餐巾要用起来,先擦手后擦嘴,干净卫生。
擦嘴时,把餐巾的角压成一个三角形,盖住嘴的位置,擦拭干净嘴唇。
擦完嘴后,将餐巾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以示尊重。
四、教学方法学情法:通过家庭布置,家访、听取家长意见、幼儿园食堂安排、教师用餐礼仪示范、助教与幼儿交互、幼儿互动交流等方法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进餐习惯。
幼儿园小班餐桌礼仪教案

幼儿园小班餐桌礼仪教案餐桌礼仪是人们与人交往中的一种礼貌形式,也是体现一个人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
幼儿园小班阶段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小班餐桌礼仪教育也显得十分重要。
在以下文章中,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份幼儿园小班餐桌礼仪教案,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习惯。
一、餐桌禁忌1.不可随意乱扔餐巾纸、食物等食用物品。
2.不可大声嚷叫、打闹,影响其他人饮食。
3.不可偷拿别人的食物、饮料。
4.不可抢夺盘碗筷子或者餐巾纸。
5.不可用手抓食物,需使用餐具。
二、正确使用餐具1.握餐具的方式应该端正,不能将餐具竖着握,需平放在手心。
2.握餐具的位置在餐具应该刚好在掌骨处。
3.使用勺子要注意大小、清洁和握取方式,不能将勺子放进口中,也不能撇汤喝。
4.使用筷子要注意不能用筷子指人或指物品,也不能将筷子插在碗中或者盘子上。
5.使用叉子要注意不能用叉子挑拨食物或者将叉子插在嘴里转动。
三、加强互动交流儿童无论在开始用餐前或者用餐时,加强和同桌交流,有益于人际关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鼓励孩子互相分享食物或者点赞好吃的食物。
四、学会用语1.默默地说一句祈祷或者感谢的话语。
2.进食时轻声细语,不要大声嚷叫或者乱说话。
3.用餐时要注意文雅,不能让其他人感到难受或者尴尬。
五、不滥用餐具1.幼儿园小班孩子使用餐具的时候尤其不能滥用餐具。
2.不能用勺子敲碗、刀叉敲桌面、开瓶盖、或者用来做其他不好的事情。
3.餐具应该摆放整齐,保证卫生和整洁。
六、教育亲子沟通及时介入,与家长沟通,以便促进受教育的孩子们在家中德育的延续和强化。
以上就是幼儿园小班餐桌礼仪教案的一些具体内容,针对这些内容,教师们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以便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灵活运用和实践,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习惯,提高幼儿园小班的集体素质。
就餐礼仪——小班生活教案

就餐礼仪——小班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就餐礼仪,使小班幼儿:1.学会基本的就餐礼仪,能够表现出基本的文明素质。
2.培养小班幼儿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3.愉快地和同伴一起就餐,增进感情,营造愉快的就餐氛围。
二、教学内容(一)吃饭的姿势要点:正襟危坐,直立双肩,胸端腹结,左右手持筷中指夹持筷子,拇指和食指夹持勺子。
(二)吃饭的顺序要点:先喝汤,后吃米饭,再吃菜肴,是水果或甜点。
(三)吃饭时的言谈举止要点:1. 餐桌上不发出响声,也不喧哗,不随意谈论不雅的话题。
2. 吃饭时不要大喊大叫,也不要挑剔食物,更不要扔掉不喜欢的食物。
3. 吃饭时应该不停地喝水,但是不要咕噜咕噜地喝,也不要大口大口地喝。
4. 在就餐过程中,要有团队意识,不要只关注自己,可以帮助其他人夹菜或者加一碗饭等。
5. 餐后不要过多吃甜点和喝饮料,否则容易感到腹胀、消化不良等。
(四)吃饭时的注意事项要点:1. 吃饭前要洗手,保证手部卫生。
2. 吃饭时不要剥太多的瓜果皮,以免浪费。
3. 饭菜不要在碗里乱搅,更不能拌在一起吃,以免影响口味。
4. 如果在吃饭时弄脏了桌子或衣服,应该及时用纸巾或别的工具擦拭、清除。
三、教学方法1. 模仿法。
教师为幼儿示范正确的就餐姿势和礼仪规范,学生模仿。
2. 角色扮演法。
制定角色扮演游戏,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就餐礼仪,并给予制约、表扬等教学反馈。
3. 图片法。
让幼儿认识各种就餐场景的图片,并进行解释,帮助幼儿了解就餐礼仪的意义和重要性。
4. 好习惯培养法。
通过班级生活中一些小细节,如清理餐具、整理餐桌、离开时关灯等一些小举动,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文明素质。
四、教学过程1. 模仿法教学1. 吃饭的姿势课堂模仿。
教师先为幼儿作简单解释,介绍吃饭时的正确姿势,由教师进行模拟演示,让学生模仿。
2. 吃饭的顺序示范。
教师先为幼儿作简单解释,介绍吃饭的顺序,由教师进行模拟演示,让学生模仿。
2. 角色扮演教学1. 教师角色扮演。
幼儿园小班教案进餐

幼儿园小班教案:进餐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了解餐具的用途,学习正确使用餐具;
3.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进餐过程;
4.掌握基本的进餐礼仪和行为规范。
二、教学准备
1.确定进餐的时间和地点;
2.准备餐具、餐巾、餐桌、座椅;
3.准备适量、丰富、健康的食品。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与幼儿简单交流,引入教学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健康进餐。
”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的食品和餐具,让幼儿了解食品和餐具的种类及用途。
2.主体环节
–预备活动
•让幼儿洗手,准备进餐。
•由教师示范正确使用餐具、擦嘴巾、整理座椅等行为。
–进餐活动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依次盛饭、倒水、使用餐具、进食。
•教师提醒幼儿要注意餐桌卫生、进食姿势、小声说话等进餐礼仪和行为规范。
•帮助幼儿尝试吃不同的食品,介绍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吃法。
–结束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收拾餐具,整理座椅。
•帮助幼儿擦嘴巾,提醒幼儿再次洗手。
3.总结环节
–回顾本次进餐活动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归纳整理健康饮食的知识点,让幼儿能够系统地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小结主要内容,强调健康饮食和进餐礼仪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于餐具的使用和进餐礼仪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
规范的情况。
下一次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和行为规范,加深幼儿对于健康饮食的认识和理解。
小班进餐礼仪教案

小班进餐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进餐时的基本礼仪,如排队、安静进食、不浪费食物等。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进餐礼仪的习惯,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
3.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进餐排队礼仪:学会自觉排队,不插队,不推搡,耐心等待。
2. 进餐安静礼仪:学会在进餐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打闹。
3. 进餐卫生礼仪:学会自觉洗净双手,正确使用餐具,不洒食物,不浪费。
4. 餐桌礼貌用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不客气”等。
5. 餐后整理礼仪:学会餐后自觉整理餐具,保持餐桌整洁。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进餐礼仪的知识点和注意事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进餐礼仪,学生跟随模仿。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用进餐礼仪。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进餐礼仪的心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进餐礼仪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自身文明素养的培养。
2. 讲解:详细讲解进餐礼仪的各个环节,包括排队、安静进食、卫生等。
3. 示范:教师示范正确的进餐礼仪,学生跟随模仿。
4. 实践: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实际操作,学会应用进餐礼仪。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掌握进餐礼仪的程度。
2. 通过课后访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进餐礼仪的认识和践行情况。
3. 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评价他们在进餐礼仪方面的进步。
4.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进餐礼仪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六、教学活动:1. 观看进餐礼仪动画:让学生观看关于进餐礼仪的动画,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2. 进餐礼仪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进行进餐礼仪知识竞赛,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3. 进餐礼仪表演:学生分组进行进餐礼仪表演,展示他们学会的礼仪知识。
4. 进餐礼仪心得分享:让学生分享学习进餐礼仪的心得,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礼仪教案:进餐
林惠丹
活动目的:
1、在游戏情景中愉快地练习进餐的正确姿势,养成文明进餐的良好习惯。
2、继续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好!”“谢谢”、“再
见”“请”等。
活动准备:
炒米1斤,碗勺各30个,鸡婆婆和鸡头饰各1,围裙各1个,餐巾30条,小兔、小狗、小猪头饰各10个,桌子3张,椅子10张,小房1座。
活动过程:
1、老师富有情趣地说:“今天我和小朋友玩个游戏叫“到鸡婆婆家做客”,我扮演鸡婆婆,╳╳老师扮演鸡宝宝,你们呐,扮演小动物。
鸡婆婆请小动物到我家做客,你们高兴不高兴?好!看我扮演鸡婆婆了,先戴上头饰,再系上围裙,像鸡婆婆吗?请小朋友也来扮演小动物,请1组2组小朋友扮演小猪,3组4组小朋友扮演小兔,5组6组小朋友扮演小狗,来吧,自己戴头饰(戴好坐在座位上)。
2、鸡婆婆慈爱地抚摸着鸡宝宝说:“我家鸡宝宝可能干呢?她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吃饭,不要妈妈、老师喂,吃得可好呐!你们看鸡宝宝是怎样吃饭的呢?看,她先坐在椅子上,两脚放在桌子下面,
身子靠着桌子,坐得很好,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一口接一口地吃,不用手抓饭菜”并伴随提问:两只小脚放在哪里?身子靠哪里,有没有用手抓饭菜?吃好了提问:“鸡宝宝用什么擦嘴巴的?”,“谁替她擦嘴巴的?”“看看碗底怎么样?”“鸡宝宝把碗和勺放在哪里
了呢?”老师,鸡宝宝吃得真干净,你们到我家来做客,我请你们吃又香又甜的炒米,你们要像鸡宝宝一样认真吃饭噢!”
3、鸡婆婆分别请小动物来做客(分3批)
小动物做客时“鸡婆婆”和“小动物”要注意礼貌,鸡婆婆态度亲切地检查幼儿进餐的姿势,对规则遵守好的,吃得干净的要予以表扬。
(强化规则教育)
4、鸡婆婆作结束讲话:“今天鸡婆婆和鸡宝宝心里真高兴,小动物来做客又懂礼貌,又会吃饭吃得真干净,你们在家,在幼儿园是不是也是这样自己吃饭的?你们都是好宝宝,欢迎你们下次再来做客,下次请你们吃水饺好吗?(好!)好,小动物再见!”(鸡婆婆再见)
教育活动始终让幼儿在游戏情景中进行礼貌情感交流,使进餐规则得以自然传递和操作练习,幼儿做做,学学,学学,做做,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在学中做,做中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