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合集下载

金属键

金属键

部分金属的熔点 金属 熔点/℃
Na 97.5
Mg 650
Al 660
Cr 1900
为什么金属晶体熔点差距如此巨大?
结论:
金属晶体内部微粒之间的作用存在差异,即金属 的熔点高低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
4、
金属键对金属通性的解释
(1)、金属的导电性 通常情况下金属晶体内部电子的 运动是自由流动的,但在外加电 场的作用下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金属导热
金属容易导热,是由于自由电子运动时与金属离子 碰撞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从 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3)金属具有较好的延展性
金属晶体中由于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 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方向性,各原子层之 间发生相对滑动以后,仍可保持这种相 互作用,因而即使在外力作用下,发生 形变也不易断裂
练习
1、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C ) A.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D.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练习
2.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B)
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 相互作用较弱 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可发生定向移动 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 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3)方向性和饱和性: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自由电子
金属阳离子
3、影响金属键强弱的因素
(1)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 (2)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 一般而言: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单位体积内 自由电子数目越大,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 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 如:同一周期金属原子半径越来越小, 故熔点越来越高,硬度越来越大;同一主族 金属原子半径越来越大,单位体积内自由电 子数减少,故熔点越来越低,硬度越来越小。

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通常情况下金属晶体内部电子的运动是自 由流动的,但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定向 移动形成电流,所以金属具有导电性。
实用文档
(2)导热性 金属容易导热,是由于自由电子运动时与金属
离子碰撞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3)延展性 金属晶体中由于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
Ⅲ.六方堆积 镁、锌、钛等属于六方堆积
第一种: 将第三层球对准第一层的球
A
12
6
3
B
54
A
于是每两层形成 一个周期,即 AB AB 堆积方式,形成六方堆积。
实用文档
B A
上图是此种六方 堆积的前视图
六方最密堆积分解图
配位数 12 ( 同层 6,上下层各 实用文档
第三层的另一种排列 方式,是将球对准第一层 的 2,4,6 位,不同于 AB 两层的位置,这是 C 层。
微粒数为:8×1/8 + 1 = 2
(2)面心立方:
在立方体顶点的微粒为8个晶胞共有,在面心的 为2个晶胞共有。
微粒数为:8×1/8 + 6×1/2 = 4
(3)六方晶胞:
在六方体顶点的微粒为6个晶胞共有,在面心的 为2个晶胞共有,在体内的微粒全属于该晶胞。
微粒数为:12×1/6 + 2×1/2 + 3 = 6
晶胞在空间连续重复延伸而形成晶体。
实用文档
金属晶体
1. 晶体
(1)定义:通过结晶过程形成的具有规则几
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金属单质及其合金也 是晶体。
实用文档
2.晶胞
什么是晶胞?
晶体中能够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 本重复单位
说明:

3-1-1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3-1-1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2.影响金属键强弱的因素:原子半径、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的数目等
一般而言: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目越大,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
如:同一周期金属原子半径越来越小,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增加,故熔点越来越高,硬度越来越大;同一主族金属原子半径越来越大,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减少,故熔点越来越低,硬度越来越小。
四、金属的熔、沸点、硬度与金属键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课本P33根据表中的数据,总结影响金属键的因素。
1.原子化热:1mol金属固体完全气化成 相互远离的气态原子时吸收的能量。
【讲解】金属键无方向性,无固定的键能,金属键的强弱和自由电子的多少有关,也和离子半径、电子层结构等其它许多因素有关,很复杂.金属键的强弱可以用金属原子化热等来衡量.金属原子化热是指1mol金属变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热量.金属原子化热数值小时,其熔点低,质地软;反之,则熔点高,硬度大.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复习提问法
讲授法
板书பைடு நூலகம்
交流讨论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金属键的特征是成键电子可以在金属中自由流动,使得金属呈现出特有的属性在金属单 质的晶体中,原子之间以金属键相互结合。金属键是一种遍布整 个晶体的离域化学键。这种键既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
【板书】
1.构成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2.金属键: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的相互作用
3.成键特征:自由电子被许多金属离子所共有;无方向性、饱和性
【课堂小结】结构性质
金属键
金属内部的特殊结构金属的物理共性
金属阳离子自由 电子原子化热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金属阳离子半径、自由电子数熔沸点高低、硬度大小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第1课时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学习目标] 1.认识金属键的本质,掌握金属键的特点与金属某些性质的关系。 2.能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的原因。 3.借助金属晶体等模型认识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
[重点难点] 1.用金属键解释、比较金属性质的差异。 2.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
情景引入
55Cs(铯) 28.84 678.4
从锂到铯,价电子数相同,但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导致金属键的能量越来越 小,熔沸点也就依次降低。
2.金属晶体熔点的变化规律 (1)金属晶体熔点的变化规律 不同金属晶体,其熔点差别较大。有的熔点很低,如Hg(汞)低至-38.87 ℃ ; 也有的熔点很高,如W(钨)高达3 000 ℃以上。因此,金属晶体的熔点跨度非 常大。 (2)金属键的强弱对金属单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金属硬度的大小,熔、沸点的高低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金属键越强,金属 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3)一般合金的熔点比各组分的熔点低。
知识拓展
金属的光泽 因为固态金属中有“自由电子”,所以当可见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时,“自 由电子”能够吸收所有频率的光并迅速释放,使得金属不透明并具有金属光 泽。
导思
思考下列关于金属的几个问题。 (1)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吗? 提示 不一定。如金属晶体中只有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没有阴离子。 (2)纯铝硬度不大,形成硬铝合金后,硬度很大,金属形成合金后为什么有些 物理性质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提示 金属晶体中掺入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原子时,影响了金属的延展性和 硬度。 (3)为什么金属在粉末状态时,失去金属光泽而呈暗灰色或黑色?
面心立方堆积
自我测试
1234
1.下列有关金属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金属晶体是一种“巨分子” √

【原创】 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原创】 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三、影响金属键强弱因素
部分金属的熔点
金属
Na
Mg
Al
Cr
熔点/℃
97.5 650 660 1900
为什么金属晶体熔点差距如此巨大? 金属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是什么? 影响金属键的强弱的因素是什么呢?
三、影响金属键强弱因素
部分金属的原子半径、原子化热和熔点
金属
Na
Mg
Al
原子外围电子排布
3s1
3s2
3s23p1
原子半径/pm
186 160 143.1
原子化热/kJ·mol-1 108.4 146.4 326.4
熔点/℃
97.5 650
660
Cr 3d54s1 124.9 397.5 1900
原子化热:1mol金属固体完全气化成相互远离的气态原子时吸收的能量。 原子化热来衡量金属键的强弱。
原子化热数值越大,金属键越强。 (1)金属键与金属熔点之间的关系? (2)金属键的影响因素?
选修3 苏教版 物质结构与性质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金属键 金属晶体
金属键
1.非金属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活泼金 属与活泼非金属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了离子化合物。那么,金 属单质中金属原子之间是采取怎样的方式结合的呢?
2.根据生活体验,你能归纳出金属的物理性质吗?请思考金属 为什么具有这些物理性质。
金属离子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
一、金属键
1.定义: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成键微粒: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为主
3.实质:
静电作用 (引力和斥力)
4.存在:
金属单质和合金中
5.成键特征: 无饱和性、无方向性

化学键的种类与特性分析

化学键的种类与特性分析

化学键的种类与特性分析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相互吸引而形成的结合力。

在化学中,不同种类的化学键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特点。

本文将对常见的化学键种类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一般来说,离子键形成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物中。

其形成过程是金属元素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非金属元素得到这些电子,形成负离子。

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离子键的特性包括:1. 强度:离子键通常是相当牢固的,需要较大的能量来破坏。

2. 导电性:在固态下,离子化合物通常是良好的导电体,因为它们存在自由运动的离子。

3. 脆性:由于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较强,离子化合物往往是脆性的,容易在受力作用下发生断裂。

4. 溶解性:离子化合物往往可以在水等溶剂中溶解,因为水分子能够与离子发生相互作用。

二、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它通常形成于非金属元素之间或非金属与氢元素之间。

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共享其外层电子以填充各自的电子壳。

共价键的特性包括:1. 强度:共价键通常比离子键弱,但仍然具有相当的强度。

2. 导电性:在固态下,共价化合物通常是不导电的,因为它们的电子没有自由运动的能力。

3. 熔点和沸点:共价化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因为它们之间的结合力较弱。

4. 溶解性:共价化合物的溶解性与其极性有关,极性共价化合物通常能够在极性溶剂中溶解。

三、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形成的化学键。

在金属中,金属原子失去了它们外层电子,这些电子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电子云,被所有的金属原子所共享。

金属键的特性包括:1. 强度:金属键通常是非常强大的,能够承受高强度的外力。

2. 导电性:金属是优良的导电体,因为金属内的自由电子能够自由地在整个金属中移动。

3. 可塑性和延展性:由于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可以自由流动,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4. 熔点和沸点: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因为金属键需要较高的能量来破坏。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性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性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性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是化学中常见的键结构形式。

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性,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键的特点。

离子键的特性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在离子键中,正电荷的离子与负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形成结晶固体。

离子键具有以下特性:- 电荷转移:离子键的形成涉及电荷的转移。

正离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负离子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 结晶性:离子键所形成的化合物通常具有结晶性,呈现规则的晶体结构。

- 高熔点:由于离子键的强相互吸引力,离子化合物常常具有较高的熔点。

- 可溶性:离子化合物在水等极性溶剂中通常较易溶解。

共价键的特性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

在共价键中,原子间共享电子对以稳定化学结合。

共价键具有以下特性:- 电子共享:在共价键中,原子间的电子进行共享,形成化学键。

- 电子密度:共价键中的电子密度较高,电子云弥散在相邻原子的轨道中。

- 不导电性:大多数共价化合物是不导电的,因为它们没有游离电荷。

- 低熔点:由于共价键的较弱吸引力,共价化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

金属键的特性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共享形成的。

在金属键中,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形成电子“海”,为金属原子提供稳定的结合。

金属键具有以下特性:- 电子云共享:金属键中金属原子间的外层电子相互共享形成电子“海”。

- 金属特性:金属键的形成赋予金属化合物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 延展性和可锻性:由于金属键的特性,金属材料通常具有延展性和可锻性。

- 金属结构:金属键所形成的金属通常具有典型的晶体结构,如面心立方或体心立方。

以上是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主要特性。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整理]金属键与金属性辨析

[整理]金属键与金属性辨析

金属键与金属性辨析金属键与金属性是反映金属性质的两个重要的参数,掌握了这两方面的知识,有关金属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对高中学生来说,金属键与金属性这两个概念又是最容易混淆的,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一、金属键知识辨析1.金属键的“电子气”理论金属晶体中存在金属键,金属键是一种化学键。

金属键的“电子气”理论认为:金属晶体中,部分金属原子释放出其最外层电子(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在晶体中运动形成了“电子气”(类似于电子云),金属原子、金属离子与“电子气”之间必然存在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就是金属键。

也有人把金属键的作用形象的称之为“电子海洋”: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自由电子)在晶体中运动,无数自由电子的运动形成了“电子的海洋”,失去电子的金属阳离子构成的晶格沉浸在“电子的海洋”中,金属键可以看成是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这些说法大同小异,其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2.金属键的强弱金属键是一种化学键,化学键是比较强的作用。

那么金属键的强弱如何呢?金属键的强弱差别很大,比如:金属铬的硬度很大、熔点也很高,它的金属键很强;但是金属钠很柔软、熔点很低,说明钠的金属键比较弱。

影响金属键的强弱的因素有许多,但在高中阶段只用金属离子半径与离子电荷去分析就可以了。

规律是:金属离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如碱金属元素中金属键强弱的顺序为Li>Na>K>Rb>Cs;金属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金属键越强,如钠、镁、铝三种金属的金属键强弱为Na<Mg<Al。

3.金属键与其他化学键的区别金属受外力作用或拉伸或锻压变形后,在金属的晶体中原子的相对位置发生了移动,但是金属原子、金属离子沉浸“电子气”中这一事实没有改变,也就是金属键仍然存在,这就是金属键的特殊性。

如果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构成晶体的质点发生相对位移后,化学键就被破坏,晶体就碎裂了。

4.金属键能解决什么问题?金属键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金属的物理性质方面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 质叫做合金。
例如,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含铜67%、锌 33%);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含铜78%、锡 22%);钢和生铁是铁与非金属碳的合金。故 合金可以认为是具有金属特性的多种元素的混 合物。
(2) 合金的特性
① 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中金属 低 (低, 高,介于两种成分金属的熔点之间;) ②具有比各成分金属更好的硬度、强度和 机械加工性能。


1. 右图是钠晶体的晶胞结构, 则晶胞中的原子数是8×1/8 +1=2 .
钠晶体的晶胞
如某晶体是右图六棱柱状晶胞, 则晶胞中的原子数是12×1/6+2× . 1/2 + 3 = 6


2. 最近发现一种由某金属原子M和非金 属原子 N 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如图所 示.顶角和面心的原子是 M原子,棱的 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 N 原子,它的化学 式为( C ) A. M 4 N 4 C. M14 N13 D.条件不够,无法写出化学式 B.MN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金属单质和合金中
无方向性
2.
金属的物理性质
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导热,具有良好的延展 性,金属的这些共性是有金属晶体中的化学 键和金属原子的堆砌方式所导致的 (1)导电性 (2)导热性 (3)延展性
(1)导电性
通常情况下金属晶体内部电子的运动是自 由流动的,但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定向 移动形成电流,所以金属具有导电性。
1 6 5
2 3 堆积金、银、铜、铝等属于面心立方堆积
第四层再排 A,于是形成 ABC ABC 三层一个周期。 这种堆积方式可划分出面心 立方晶胞。 A C B 1 6 2 3 A C B 配位数 12 ( 同层 6, 上下层各 3 ) A 此种立方紧密堆积的前视图
5
4
2.晶胞
什么是晶胞?
晶体中能够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重复
单位
说明:
晶体的结构是晶胞在空间连续重复延伸而形 成的。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如同砖块与墙的关系。 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如同半径相等的小球一 样,彼此相切、紧密堆积成晶体。金属晶体中金 属原子的紧密堆积是有一定规律的。
一、理论基础: 由于金属键没有方向性,每个金属原子 中的电子分布基本是球对称的,所以可以把 金属晶体看成是由直径相等的圆球的三维空 间堆积而成的。 二、金属堆积方式 (一)一维堆积
A. 金属不透明并具有金属光泽
B. 金属易导电、传热
C. 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D. 金属具有延展性 4.能正确描述金属通性的是 ( AC )
A. 易导电、导热
B. 具有高的熔点
C. 有延展性
D. 具有强还原性
5. 下列生活中的问题,不能用金属键知识解释的是 ( D )
A. 用铁制品做炊具 C. 用铂金做首饰 B. 用金属铝制成导线 D. 铁易生锈
(2)导热性
金属容易导热,是由于自由电子运动时与金属 离子碰撞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3)延展性
金属晶体中由于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 互作用没有方向性,各原子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以 后,仍可保持这种相互作用,因而即使在外力作用 下,发生形变也不易断裂,因此在一定强度的外力 作用下,金属可以发生形变,表现为良好的延展性。
密置层第一层 :
第二层 : 对第一层来讲最紧密的堆积方式是将 球对准1,3,5 位。 ( 或对准 2,4,6 位,其情形是一 样的 )
1 6 5
2
3 4 6 5 4 A B
1
2
3
关键是第三层,对第一、二层来说,第三层可以有两种 最紧密的堆积方式。

镁、锌、钛等属于六方堆积 Ⅲ.六方堆积 第一种: 将第三层球对准第一层的球 A
2. 晶胞中金属原子数目的计算(平均值)
顶点占1/8
棱上占1/4
面心占1/2
体心占1
有1/8属于 该立方体 有1/4属于 该立方体 有1/2属于 该立方体 完全属于该 立方体
2.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
(1)体心立方:
在立方体顶点的微粒为8个晶胞共享,处于体 心的金属原子全部属于该晶胞。 微粒数为:8×1/8 + 1 = 2
D. 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有关
2.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 金属原子只有还原性,金属离子只有氧化性
B.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化合价 C. 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不相同 D. 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晶体
3. 金属的下列性质与金属键无关的是( C )
6. 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价电子数的多少有关,价电子 数越多金属键越强;与金属阳离子的半径大小也有关, 金属阳离子的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据此判断下列 金属熔点逐渐升高的是( ) B A. Li Na K B. Na Mg Al
C. Li Be Mg
D. Li Na Mg
1 6 5 4
2
3
B
A B
于是每两层形成一个 周期,即 AB AB 堆积方 式,形成六方堆积。
A
上图是此种六方 堆积的前视图
六方最密堆积分解图
配位数 12 ( 同层 6,上下层各 3 )
第三层的另一种排列 方式,是将球对准第一层 1 6 5 4
2
3

2,4,6
位,不同
于 AB 两层的位置,这是 C 层。
(二)二维堆积
I 型 II 型
非密置层 行列对齐四球一空 非最紧密排列
密置层 行列相错三球一空 最紧密排列
(三) 三维空间堆积方式
Ⅰ.
简单立方堆积
形成简单立方晶胞,空间利用率较低52% ,金 属钋(Po)采取这种堆积方式。
Ⅱ. 体心立方堆积
Na、K、Cr、Mo、W等属于体 心立方堆积。
这是非密置层另一种堆积方式,将上层金属填入 下层金属原子形成的凹穴中,得到的是体心立方 堆积。
堆积方式及性质小结
①简单立方堆积 配位数 = 6 空间利用率 = 52.36% ② 体心立方堆积 ——体心立方晶胞 ③ 六方堆积 ——六方晶胞 ④面心立方堆积 ——面心立方晶胞 配位数 = 8 空间利用率 = 68.02% 配位数 = 12 空间利用率 = 74.05% 配位数 = 12 空间利用率 = 74.05%
(2)面心立方:
在立方体顶点的微粒为8个晶胞共有,在面心的 为2个晶胞共有。 微粒数为:8×1/8 + 6×1/2 = 4
(3)六方晶胞:
在六方体顶点的微粒为6个晶胞共有,在面心的 为2个晶胞共有,在体内的微粒全属于该晶胞。 微粒数为:12×1/6 + 2×1/2 + 3 = 6
合金
(1)定义: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
黄铁矿
萤 石
水晶
绿色鱼眼石
晶体: 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晶体为什么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呢? 构成晶体的微粒有规则排列的结果. 晶胞: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重复单位.
晶胞在空间连续重复延伸而形成晶体。
金属晶体
1. 晶体
(1)定义:通过结晶过程形成的具有规则几
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金属单质及其合金也 是晶体。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大多数金属单质都有较高的熔点,说明了什么? 金属能导电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金属晶体中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金属具有导电性,说明金属晶体中存在着能够自由 流动的电子。
这些电子不是专属于某几个特定的金属离子, 是均匀分布于整个晶体中。
1.金属键
(1)定义: 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形成 成键微粒: 存 在: (3)方向性:


3.合金有许多特点,如钠-钾合金 ( 含钾 50% ~80%)为液体,而钠钾的单质均 为固体,据此推测生铁、纯铁、碳三 种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 A ) A. 生铁 B. 纯铁 C. 碳 D. 无法确定

A.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

1.下列有关金属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B. 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 的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 C. 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
影响金属键强弱的因素
(1)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 (2)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
一般而言: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单位体积内自由 电子数目越大,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的硬度越大, 熔、沸点越高。
如:同一周期金属原子半径越来越小,单位体
积内自由电子数增加,故熔点越来越高,硬度越来 越大;同一主族金属原子半径越来越大,单位体积 内自由电子数减少,故熔点越来越低,硬度越来越 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