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野外观鸟常识

野外观鸟常识
野外观鸟常识
主讲 丁雪
赏鸟时的观察要点
观察鸟类时最好能掌握下列要点,将协助您更深入地认识我们的朋友。
鸟的体型与形状
行为模式 鸣叫声 出现地点与时间 体色 飞行方式
观鸟安全注意事项
如果要到野外去观鸟,请着素色裤装,并穿著不 易打滑的鞋类,同时最好携带长木棍、手杖之类 的东西,以便在草丛中行进时打草惊蛇。并请注 意当地气象,决定是否携带雨具。亦请自行准备 食物与饮料,因为赏鸟的地方附近大多是没有餐 厅(不过可能有摊贩),要记得带走垃圾。最好 随身携带简便医疗用品,以备不时之须。如此, 您便能好好地融入鸟类朋友的生活天地里,真正 成为大自然这幅画里的一景。
• • •
• • • • • •

鸟类辩识要点
• • • • • • • • • • • • • • •
1.体形的大小与形状 大小:一常见的鸟类做为比较标准。 体形:是圆胖形或者是长细形 大小与形状:是长,是短,是粗,是细,是笔直还是弯曲 2.羽色及其所形成的模样 脸与头部:脸部是否有眉斑、眼圈、过眼线、头部是否有中央线或者横斑 腹面:腹或胸是否有横斑、纵斑、或斑点 体背与翼上:体背是否有斑纹,翼是否有翼带 腰与尾:腰部呈何种颜色,尾羽是否有明显的斑纹 飞行时翼上:是否有白色翼带或白斑,翼与背的颜色对比是否明显 3.行为与习性 停栖时的姿态:是挺直或者呈水平状 尾羽的摆动方式:是绕圈或上下摆动 停于树干的姿态:是攀附于树干上或者上下左右行走 停飞方式:是成波浪行还是呈直线形是否会在空中盘旋,是否会在空中定 点振翅
观鸟守则
• 深切的体会,任何一点认为活动都会对自然界野生鸟类产生某种程度的伤害。 原我们在野外时能谨守奉行如下守则: 1.赏鸟,是赏自然界中野生鸟类,不赏笼中鸟。 2.不饲养野生动物鸟类或放生进口鸟类,以免破坏鸟类生态平衡。 3.观鸟时,与鸟类进行筑巢或育雏,切记“只可远观,不可近看”的原 则,保持适当观赏距离,以免干扰亲鸟的行为。 4.拍摄野生鸟类,应采自然光,不可使用闪光灯,以免惊吓它们。 5.有些鸟类,生性害羞,隐秘不易观察,不可使用不当方法引诱其现身, 如放鸟鸣录音带、丢掷石头等行为。 6.不可过分追逐野生鸟类,因为有些鸟可能因气候信宿,体能衰弱而暂 时停栖某一地区,此时,他们急需休息调养,您的追逐行为,可能导致其步 向死亡之途。 7.发现特别鸟种的栖息地或育雏地时,请守口如瓶,且谨记不干扰原则, 勿告诉第二人,不论他是否为保护野鸟保护者。 8.一群赏鸟者共同活动时,请遵守领队的知道,以不影响鸟类的安全为 准则。 9.不可为了便于观察或摄影,随意攀折花木,破坏野鸟栖息地以及附近 植被生态。 10.请尊重鸟类的生存权,不要采集鸟蛋,捕捉野鸟。

观鸟常识

观鸟常识

什么是观鸟观鸟(bird watching &birding)是一种特指用望远镜对野生状态下的鸟类进行观赏的环境认知休闲活动。

观察鸟类的形态、行为、鸣叫等特征并据此辨别鸟的种类。

观察鸟类的取食、栖息、繁殖、迁徙等行为,了解鸟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和一定区域内鸟类种群的动态变化等等。

观鸟活动起源于西方国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它内涵丰富,趣味性强,行为高雅,有益于身心健康,现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时尚活动。

为什么观鸟学会观鸟等于获得一张自然剧场的门票,随时可以去原野欣赏精彩演出自然界最精彩的——生命,生命最精彩的——动物,动物最精彩最易发现的——鸟。

秀丽神奇的身姿,绚丽多彩的羽毛,而且有婉转动听的歌喉,长空自由的精灵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培养环境意识;发现的满足感,怡情养性,广交朋友;学习科学知识,薄闻广识,科研调查;四肢五官的全身心的运动,强身健体观鸟注意事项1.因为观鸟是在野外进行的活动,首先要注意出行的安全,最好是有组织地结伴而行。

2.应该选择舒适的衣着,鸟类视觉敏锐,容易被惊扰,在着装上要避免颜色鲜亮衣帽,还应该保持安静,不要喧哗。

3.拍摄鸟类应采用自然光,尽量不使用闪光灯,尤其是对雏鸟,以免惊吓伤害它们。

4.观鸟崇尚的是与鸟类接近,前提是尽量不要打扰鸟类,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更要尊重鸟的生存权,不要采集鸟蛋、捕捉野鸟。

5.养成作记录的习惯,对自己的观察有所收集整理。

观鸟小贴士鸟儿在清晨6:00-8:00,傍晚16:00-18:00最活跃,也最容易见到。

全年逗留的为留鸟;夏候鸟于春天抵达,秋天离开;冬候鸟于10月左右来到,4月前后离开;过境迁徙鸟在春、秋两季往返繁殖地途中稍作停留。

初次参加观鸟的朋友,请您注意3个问题:1、请不要驱赶、哄震、惊扰鸟类,鸟对鲜艳的色彩较为敏感,观鸟时尽量不要穿艳丽色彩(尤其是红.黄.白)的服装。

不要大声喧哗,看护好自己的小孩,不要让小孩影响他人观鸟,并请勿带宠物进入观鸟区。

野外观鸟指南

野外观鸟指南

野外观鸟指南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偶尔走出城市,到大自然中感受清新的空气,观赏各种美丽的鸟类,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

野外观鸟成为了许多人的休闲爱好,而要想在野外观鸟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就需要一份详细的观鸟指南。

本文将为您介绍野外观鸟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大自然中的美妙鸟类世界。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野外观鸟之前,首先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合适的服装和鞋子是必不可少的,要选择舒适透气的衣物和防滑的鞋子,以便在户外环境中更好地移动。

另外,带上一副望远镜和一本鸟类图鉴也是必备的装备,望远镜可以帮助您更清晰地观察远处的鸟类,而鸟类图鉴则可以帮助您识别不同种类的鸟。

二、选择观鸟地点选择一个适合观鸟的地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湿地、森林、草原等自然环境是鸟类的栖息地,是观鸟的最佳选择。

在这些地方,您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种类的鸟类,享受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

此外,一些鸟类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区也是观鸟的好去处,这些地方通常有更多的鸟类资源,让您有更多的观鸟机会。

三、观鸟技巧观鸟需要一些技巧,以下是一些观鸟的基本技巧:1. 保持安静:在观鸟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以免惊扰到鸟类。

安静的环境可以让鸟类更容易接近,让您更好地观察它们的行为。

2. 注意细节:观鸟时要注意观察鸟类的细节特征,比如体型、羽毛颜色、嘴形等,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您更准确地识别鸟类。

3. 借助工具:除了望远镜和鸟类图鉴,还可以借助一些手机App来帮助识别鸟类。

现在有许多鸟类识别App可以通过拍摄鸟类照片或录音来帮助您识别鸟类。

4. 注意光线:光线对于观鸟也是非常重要的,光线足够充足可以让您更清晰地观察鸟类的细节,所以选择一个适合的观鸟时间也是很重要的。

四、常见鸟类介绍在野外观鸟中,您可能会遇到许多不同种类的鸟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鸟类介绍:1. 红嘴蓝鹊:红嘴蓝鹊是一种色彩鲜艳的鸟类,身体主要呈蓝色,嘴部呈红色,非常好看。

它们主要栖息在森林中,喜欢结群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鸟类。

野外观鸟技巧

野外观鸟技巧

野外观鸟技巧中国疆域辽阔,鸟类又惧生怕人,远距离观察极有必要。

因此,要注意的方面有:(一)仪器、物品的准备长期从事野外工作,免不了长途跋涉,因而要以精简实用为原则。

除了生活必需品外,要有最基本的常用药品,特别是一般外伤急病及防治毒蛇咬伤的药片。

在南方林区工作要有长筒胶靴,一方面可以抵御清晨草丛的露水,也能防止毒蛇咬伤。

在观察用具方面,8×30的望远镜适合森林鸟类观察。

放大倍数再高的,由于较重而在手持观察时容易晃动。

在草原或水域进行定点观察时,可配备30~50倍以上的固定支架望远镜。

近年市场上出现7~15或8~20倍的小型双筒变焦望远镜,虽然比较轻便,但大多在高倍成象时的清晰度较差,不一定是理想的鸟类观察望远镜。

相机是进行鸟类学野外生态研究的必备工具,它是记录栖息地环境景观、观察对象以及活动痕迹(例如粪便、足迹、食物、动物尸体等)的证据。

鸟类学研究需要配备可以更换镜头的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以及附属的长焦距镜头。

高性能相机虽然在使用上更为方便,但价格可极为昂贵,而且由于野外天气恶劣、工作艰险,很易招致损坏,所以,除专业摄影人员以外,一般中档相机已经能满足需要。

但要配备有400mm左右的长焦距镜头。

目前很流行变焦镜头(例如100—400mm),它在野外取景十分方便。

如条件允许可配备600mm×1.4增距镜就更好了。

不过从实践结果显示,变焦镜头与前述的变焦望远镜一样,在高倍放大下摄影时聚焦不容易很清晰,特别是使用数年以后。

因此我们推荐使用固定焦距的相机。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野外人员最好携带2架相机,一为标准镜头,一为固定焦距的长焦距镜头,而且相机的镜头是可以互换的。

这还有以下好处:一是可在由于天气或偶然事故造成相机损坏时尚有备用器材,二是2架相机内可以分别装上不同感光度或不同类型胶卷。

在阴暗的森林内拍摄鸟类活动,除在巢旁安置隐蔽装置,以超长快门线远距离启动快门外,一般多是闪光灯照度所达不到的距离,因而采用高感光胶卷(例如800~1600Den)是很必要的。

野外观鸟

野外观鸟

长江师范学院(李渡校区)


鸟类8目25科39种 数量1633只 优势种有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白鹡鸰 (Motacilla alba)、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 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等4种 物种多样性指数为3.9204,均匀性指数为1.1765 国家“三有”名录鸟类35种
二、观鸟的参考资料与工具选择

1、鸟类图鉴和分类名录 比如《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等

一本便携、直观、图片精美的观鸟手册,是观 鸟初学者的入门钥匙和不可或缺的工具。本书 的前身《湖北观鸟普及手册》,作为观鸟启蒙 读本受到鸟友的推崇,并以其便携、易用的特 点,被观鸟者当作野外活动的重要工具。
2、望远镜:选择放大倍数约在7-10倍的双 筒望远镜即可
1、休闲方式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2、各地成立观鸟会 各省市均成立了观鸟协会,人员复 杂,装备精良
扎龙自然保护区
达里湖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 六、到哪儿去观鸟?

到户外,到鸟儿生活的 环境中去看鸟。 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园林、风景 区 旅游胜地 郊区、田地等
延庆鸟类湿地自然保护区
一、观鸟注意事项



发现特别鸟种的栖息地或育雏地时,请守口如瓶, 且谨记不干扰原则,勿告诉第二人,不论他是否 为保护野鸟保护者。 不可过分追逐野生鸟类,因为有些鸟可能因气候 因素,体能衰弱而暂时停栖某一地区,此时,他 们急需休息调养,您的追逐行为,可能导致其步 向死亡之途。 观鸟时,遇鸟类进行筑巢或育雏,切记“只可远 观,不可近看”的原则,保持适当观赏距离,以 免干扰亲鸟的行为,亲鸟受到干扰后,有可能会 弃巢。

观鸟的方法与识鸟技巧

观鸟的方法与识鸟技巧

观鸟的方法与识鸟技巧1. 观鸟时可得找个安静的地儿啊,就像咱找个能静静享受咖啡的角落一样。

比如说公园的湖边,那可安静了。

然后你就静下心来,仔细听鸟叫声,循着声音去发现它们的踪迹。

嘿,就像寻宝似的,超有意思!2. 记得带上个望远镜啊朋友们!可别小瞧这玩意儿,它就像给你装上了千里眼一样。

看到不认识的鸟,赶紧拿望远镜瞅瞅,那细节一下子就都清楚了,多带劲!比如看到一只五彩斑斓的,通过望远镜一看,哇,原来是这么漂亮的品种!3. 观鸟还得注意观察鸟的行为举止呀!就像咱观察身边人的习惯动作一样。

它们怎么飞的,怎么找食吃的,通过这些你能更好地了解鸟儿的生活,多好玩呀不是吗?你看那只鸟扑棱着翅膀去捉虫子,多有趣!4. 要学会通过羽毛来识鸟哦!嘿,这羽毛就好比咱人的穿着打扮。

不同的鸟有不一样的羽毛特点。

像那只全身绿油油的,肯定就是特定的某种鸟呀!对吧?5. 叫声也是识鸟的重要线索哇!每只鸟的叫声都独一无二呀,就跟咱每个人的声音不同一样。

听到那清脆的“叽叽”声,说不定就是那可爱的小鸟在打招呼呢,哈哈,是不是很神奇?6. 观鸟的时间也有讲究的哟!早上和傍晚鸟儿最活跃啦,就像咱人精力充沛的时候。

这个时候去观鸟,保证你能看到好多好多鸟,那场面,绝对让你惊喜!比如傍晚在树林边,一群鸟叽叽喳喳地飞回来,热闹极了!7. 了解鸟的栖息地也是很关键的呀!不同的鸟喜欢待在不同的地方。

就好像咱都有自己喜欢呆的小角落一样。

那片湿地就是某些鸟的乐园,去找找肯定能有大发现!8. 跟身边的朋友一起观鸟呀,乐趣更多!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发现,可比自己一个人有意思多了。

“哇,你看那只!”“对呀,我也看到了!”这种互动多棒啊!9. 总之哇,观鸟是一件超级有趣又能让人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呢!大家都赶紧去试试吧,保证让你收获满满,爱上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

鸟类识别(观鸟爱鸟必备)当上“观鸟达人”详解课件

鸟类识别(观鸟爱鸟必备)当上“观鸟达人”详解课件

恢复生态环境
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 治理,改善鸟类栖息地的 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加强监管与执法
加强对鸟类栖息地的监管 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猎 、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 维护鸟类的生存权益。
提高公众对鸟类的认识与关注
宣传教育
社区参与
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展览、观鸟活动 等形式,普及鸟类知识,提高公众对 鸟类的认识和关注度。
水鸟是指在水域环境中生活的鸟类,其体型 、羽毛和行为特征都比较特殊。例如,天鹅 的体型较大,颈部细长,翅膀宽阔;而鸭子 的体型相对较小,头部较小,翅膀短而圆。 此外,水鸟的脚蹼也是其特征之一。
观察技巧
在水域环境中观察水鸟时,应注意其飞行姿 态、鸣声和觅食行为。例如,天鹅在飞行时 常常排成“V”字形,而鸭子则喜欢在水面 上低飞。同时,水鸟的鸣声也是其特征之一 ,可以通过听其鸣声来判断种类。
鸟类识别(观鸟爱鸟必备)当上 “观鸟达人”详解课件
目 录
• 观鸟入门知识 • 鸟类基础知识 • 鸟类识别技巧 • 常见鸟类的识别 • 观鸟实践与提高 • 爱鸟护鸟行动
01
观鸟入门知识
观鸟的定义与意义
观鸟定义
观鸟是指通过观察和记录鸟类的 外形、行为和生态特点,以了解 和欣赏鸟类及其生态环境的活动 。
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鸟类保护活动 ,形成爱鸟、护鸟的良好社会风尚。
媒体传播
利用媒体平台,广泛传播鸟类保护的 理念和行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生 态价值观。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鸟类鸣声识别需要一定的训练和经验积累。首先,了解不同鸟类的鸣声特点,如音调、节奏、音量等。然后,通 过观察鸟类的行为和特征,结合鸣声进行综合判断,以确定鸟类的种类。为了提高识别准确率,可以借助专业的 鸟类鸣声记录和分析软件进行辅助。

观鸟常识

观鸟常识
24 2013-7-25
25 2013-7-25
26 2013-7-25
27 2013-7-25
28 2013-7-25
29 2013-7-25
30 2013-7-25
31 2013-7-25
32 2013-7-25
33 2013-7-25
34 2013-7-25
35 2013-7-25
(浅水鸭)、绿鹭苇研(茂密草丛)。
18 2013-7-25
19 2013-7-25
20 2013-7-25
天鹅 野鸭 潜鸭 雁 鸊鷉 鸥 骨顶鸡
斑嘴鸭
花脸鸭
针尾鸭
鵟 鸢 隼 鸻和鹬的栖止和飞翔 鹤与鹭的飞翔 鹰 鹞
杜鹃的飞翔
戴胜的栖止和飞翔 矶鹬 金眶鸻 鸊鷉
伯劳的摇尾姿势
啄木鸟的栖止和飞翔路线
5 2013-7-25
2. 聚光度 双筒望远镜的聚光度可以从下面两组数据中算出: 对10×50双筒望远镜 对7×50双筒望远镜 聚光度=50÷10=5 聚光度=50÷7=7
聚光度高者收集到的光比聚光度低的要多。进光量越大, 对观察到的鸟类羽毛和类型看得更清楚。就研究鸟类而言, 理想的望远镜为8×40;有适当的放大倍数较轻的重量和较 好的聚光度。7×50双筒望远镜一般可以在光线较弱,如傍 晚使用。
鸥 燕鸥 绿头鸭
பைடு நூலகம்
云雀和鹨
鸟类的游泳、飞行和停歇姿态
21 2013-7-25
22 2013-7-25
23 2013-7-25
000 2.鸟类鸣声的识别
(1) 鸟类的鸣声按照五个特征变化着: 即时间、音调、响度、音质和语音。根据这些 特征的组合,我们获得形式、节奏、音调和其他属 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调节焦距:首先闭右眼,用左眼通过望远镜左目镜,对难事先选好的一静止物体(如树、电线杆等),慢慢转动中央调焦手轮至目标看得最清晰为止。然后闭左眼,换右眼看右目镜,同时慢慢旋转右图镜上的视差调节环,直至将同一目标看清晰为止。睁开左眼,此时双眼所得到的影像都非常清晰。这时望远镜已按观察者的视力调节完毕。看不同物体时,只要睁开双眼,接近目镜,旋转调焦手轮即可。如果观察者:两眼的视力相同,只需将视差调节环调节到" 0"的标记即可。戴眼镜的观鸟者,应将目镜上的橡胶遮光罩向外翻折,以缩短眼睛与望远镜目镜间的距离,使影像清晰。
观鸟活动在欧美开展得较早,在六十多年前美国的R·T·Peterson(彼特逊)就出版了《鸟类野外观察指南》为成千上万的人打开了通往奇妙的自然界的方便之门。近些年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观鸟活动已经蔚然成风,英国、德国。法国每年有数百万人参加观鸟。在我国,香港和台湾也都有观鸟组织。在中国内地近些年群众性的现马组织也陆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观鸟活动。
(二)鸟类图鉴
除了望远镜这一观察工具外,还应有一本实用的鸟类图鉴,在观鸟时帮你认识鸟。鸟类图鉴中的图片有彩色照片和手绘的两种。照片可以较生动地记录鸟类的形态和鸟所栖息的环境;绘制的图片可以突出鸟的鉴别特征。
目前有《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基本上涵盖了我国的鸟的种类,是由WWF参与资助,约翰·马敬能等人编著;另有钱燕文先生等编著,王玢莹、张一芳女士绘画的《中国鸟类图鉴》;《四川鸟类图鉴》及《广东鸟类图鉴》;台湾学者颜重威先生与大陆学者郑光美、许维枢、谭耀匡、赵正阶等先生合作编著,王玢莹女士与程学义先生绘图的《中国野鸟国鉴》;由英国观鸟者费加伦尹琏女士绘图编著,香港观鸟者林超英先生翻译的《香港及华南鸟类》;以及其他版本的各地区鸟类图鉴可供选择。还有一本《北京野鸟图鉴》一书介绍了2 76种鸟的野外识别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该书图文并茂,对在北京及华北地区野外观鸟,是一本适用的工具书。
(3)端正姿势、选好参考目标:经常使用望远镜观鸟的人,一见到鸟,拿起望远镜马上就能将鸟摄入视野;而初学者在发现鸟后,举起望远镜看,却找不到鸟在哪儿,甚至有时会出现头晕的感觉,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握持望远镜不稳固,眼睛与目镜的距离不对。正确的握持方法应该是用双手紧握镜筒,手臂和胳膊呈八字形将望远镜平举在眼前,用食指调节调焦手轮,眉骨与目镜的遮光罩紧紧相连,直到通过望远镜观察感到舒适为止。初学者发现鸟后,先不要急于用望远镜观看,而应先看准鸟所在的位置,查看鸟的附近是否有较明显的物体,如一段树枝、一块突出的岩石或一丛花草等,把它们作为鸟的参照物,记住它们与鸟的位置关系,然后用望远镜先找到参考目标,再按其与鸟的位置找鸟。用这种方法经过多次练习,就能很快地找到鸟了。
2.望远镇主要技术参数
所有的望远镜在镜身上都有该望远镜的技术数据,如8 X 30,第一个数字表示倍数,第二个数字表示物镜的直径(单位是毫米)。有些还会标有7.1°或100M/1000M的字样,它们均表示该望远镜的视野角度,而100M/1000M则表示该望远镜使用者在离观察物体1000米远的地方,所能看到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野范围是100米宽。倍数是表示望远镜放大能力的参数。如一架放大本领为8倍的望远镜观看一只距离800米的鸟时,可以使人眼观察的视角增加8倍,这相当于鸟到观察者的距离缩短到实际距离的1/8,这时观察者就会感觉像在距鸟100米处看到的一样。一般双简望远镜为6至15倍,它们视野宽,体积较小,重量轻,便于近距离观察鸟类,适于在行走及在树林中观察鸟。单简望远镜通常倍数在2 0倍至60倍之间,它们体积较大,使用时要用三角架固定,机动性能较差,适合观察远距离能长时间停留在一处的鸟。
1.双筒望远镜主要结构
物镜:因为观察时,它向着被观察的目标,所以叫物镜。
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因为它靠近观察者的眼睛,所以叫目镜。
镜筒:镜筒是由金属制成的圆筒,上端连目镜,下端连物镜。
调焦手轮:安装在两镜简之间,用来调节物镜和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使人能看清物体。
视差调节环:安装在右目镜上,它是专为左右两眼视力有差异的人调整视差用的。
观鸟基础知识
全世界鸟类共有9千多种,我国有1253种,约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4%;超过欧洲、北美洲或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拥有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观鸟(watching bird)是人们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结伴到大自然中,在山林、原野、海滨、湖沼、草地等各种环境中,在不影响鸟类正常活动的前提下,去欣赏鸟的自然美,并观察它们的外形姿态、取食方式、食物构成、繁殖行为、迁徙特点和所栖息的环境等,了解鸟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与鸟的关系。在欣赏鸟类绚丽多彩的羽毛、多姿多态的形体、婉转动听的鸣唱和活泼诱人的行为的同时,我们不仅使自己走进了大自然,了解了大自然,还将自身融进了大自然,感受着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无限欢欣和愉悦。观鸟就要到能看到鸟的各种自然环境中去,要走路。爬山、钻树林、过河流,对生活在快节奏环境中的城市居民来说,观鸟活动可以呼吸到清新空气,可以锻炼身体,还能解除学习和工作的疲劳,达到放松神经、健身娱乐的效果。
观鸟基础知识(一)
一、观鸟前的准备
观鸟活动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条件。一般只需一架适用的望远镜和一本鸟类图鉴就可以了。
(一)望远镜
由于鸟类比较敏感,观鸟时不能离鸟太近,因此双筒或单筒望远镜是观察鸟类的必备工具。特别是在湿地、湖泊、沙漠、海岸等地势平坦开阔,很少有天然隐蔽物的地方,要接近所观察的鸟类是很困难的,要鉴别鸟类和统计数量,就必须使用双简或单筒望远镜。
3.望远镜的使用
由于人与人的视力及左右眼瞳孔间宽度都有一定的差异,加之同一个人两只眼睛的视力也有差别,所以望远镜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上述因素,使望远镜能灵活地调节,以便适合不同视力的人的需要。下面简单介绍调节望远镜的方法。
(1)调节两目镜间的距离:每个人两眼之间的距离都不同,所以首先要使两目镜能对准自己的双眼。具体做法是,要用两手各握双筒望远镜的一镜筒,扳折两镜简直到左右两视野重合为一个清晰的影像时为止,即表示两目镜宽度位置适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