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地方病控制专业副高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副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副高级)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悉健康促动与健康教育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项目设计、实施、督导、考核与评估的理论和技术;2.熟练掌握慢病危险因素如吸烟、不平衡膳食、缺乏体力活动、高血压、酗酒等,以及伤害相关行为的干预理论与技术;3.熟悉或了解常见慢性病与伤害的预防、控制和康复理论。
(二)相关知识1.熟悉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传播学、卫生经济学、医学人口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熟悉《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3.了解心理学、内科学、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4.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专业实践水平1.参与制订本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伤害的预防控制计划;2.能与不同部门建立协作关系,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慢性病社区综合干预及伤害防制,指导基层医师在人群中展开相关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3.参与本地区人群的死亡(含死因)、发病和患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利用监测资料评价干预效果,通过有效途径向各业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监测结果及政策建议。
4.对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防制过程提出所需的生化检验、仪器检测、健康监测项目,并能对血压、血脂、血糖、等结果实行分析。
三、学科新进展1.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期刊,了解健康促动、社区综合干预、行为医学、社会市场学、传播学等理论现状和发展趋势。
2.了解慢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伤害以及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干预评价等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
3.了解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新履约进展及世界卫生组织《饮食、身体活动和健康世界战略》、《伤害监测指南》、《伤害社区调查指南》等实施进展。
2.对相关学科近年进展有一定了解。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蜒卫生系列局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肇(全科医学(中医类)专业——正高级)S—、专业知识童1.熟练掌握全科医学(包括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临床预防、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居民健康档案和全科医疗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
着3.掌握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与皮肤科、骨伤科、五官科等社区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蔓4.掌握在社区中开展针灸推拿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蒂5.熟悉中医的药物与非药物保健与康复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蔼6.掌握初级卫生保健(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伦理学、社区营养学、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社区卫生诊断基本理论知识。
蕾二、专业实践能力袈1、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腺1.掌握感冒、咳嗽、胃痛、泄泻、便秘、胁痛、眩晕、中风后遗症、消渴、痹证、白汗与盗汗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蚂2.熟悉喘证、哮证、呕吐、心悸、不寐、水肿、遗精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蝴2、妇科病的中医治疗箴1.掌握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带下病、崩漏、胎漏与胎动不安、缺乳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袄2.熟悉月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妊娠恶阻、产后恶露不绝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3. 了解子肿、产后发热、阴挺的辨证分型与治法。
肇3、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旅1.掌握感冒、哮喘、肺炎喘嗽、腹泻、麻疹、水痘、疙腮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蛎2.熟悉厌食、鹅口疮、奶麻、顿咳、风疹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葛4、外科、皮肤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腿1.掌握疳、湿疮、褥疮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地方病控制专业副高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Word版)

地方病控制专业副高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地方病专业理论知识。
2、掌握地方病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和循证医学等。
3、掌握地方病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诊断技术。
4、掌握地方病有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
5、掌握血吸虫病等地方病的暴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二)相关专业知识1、掌握传染病学理论知识。
2、了解与本专业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如药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等。
高级卫生职称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2021年高级卫生职称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通过资格评审梦助力!【手机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电脑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二. 专业实践能力(一)掌握地方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资料统计分析以及结果评价等。
(二)掌握地方病病原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诊断技术的实验技能,并能作出正确分析。
(三)掌握地方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等技能。
(四)掌握地方病的预防控制技术规划制订、实施、考核和评估等。
(五)掌握血吸虫病等地方病的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
三.学科新进展(一)了解地方病防治工作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特别是重点地方病。
如鼠疫、血吸虫病、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砷中毒等。
(二)了解地方病研究工作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特别是新发、再燃和被忽视的地方病,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
(二)了解相关学科国内外防治和研究发展方向。
附:本专业病种1、鼠疫 ; 2、血吸虫病 ; 3、疟疾4、碘缺乏病 ; 5、布鲁氏菌病 ; 6、丝虫病7、并殖吸虫病 ; 8、广州管圆线虫病 ; 9、弓形虫病10、土源性线虫病 ; 11、旋毛虫病 ; 12、华支睾吸虫病13、地方性氟中毒 ; 14、曼氏裂头蚴病 ; 15、蓝氏贾第鞭毛虫病16、阿米巴病 ; 17、绦虫及囊尾蚴病 ; 18、包虫病19、黑热病 ; 20、螨病 ; 21、克山病22、大骨节病 ; 23、地方性砷中毒。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中医内科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中医内科各专科疾病的理论知识,内容包括疾病的沿革、病因病生理学、、4、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理论,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遗传工程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各专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思路和方法。
了解本专业的少见病和涉及其他学科的疾病,并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诊断、鉴别及治疗。
2、掌握本专业危重病人的救治,如心内科必须掌握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包填塞、心原性休克、急性冠脉功能不全综合征、阿斯综合征、各种类型的严重心律失常、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疾病的诊疗抢救技术。
3、正确处理本专业的复杂疑难问题,如消化科必须掌握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4561的发病机制及诊治,冠心病与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诊疗技术进展,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心血管疾病神经内分泌激素与受体的研究进展,心脏的介入治疗技术进展,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心脏预防医学理论;又如消化科的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及诊治、消化性溃疡、Hp感染及其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消化道肿瘤发病机制、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病机制及其并发症的诊治、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腹水与自发性腹膜炎及消化系统内镜的治疗,并能指导临床实践。
2.熟悉中医药在各专科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能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于临床指导实践。
并了解相关学科近5年来的研究概况。
3、肺结核4、慢性阻塞性肺病5、支气管哮喘6、肺血栓栓塞7、肺动脉高压与肺原性心脏病8、间质性肺病9、胸腔积液10、气胸11、肺癌9、不寐10、痰饮11、自汗、盗汗12、痹证(心痹)西医病种1、心力衰竭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高血压病4、心肌疾病4、反酸5、呕吐6、噎膈7、反胃8、呃逆9、腹痛10、泄泻11、痢疾12、便秘13、血证14、胁痛15、黄疸16、鼓胀17、积聚13、胃息肉14、胃癌15、胃肠道淋巴瘤16、胃异物17、克罗恩病(Crohn病)18、溃疡性结肠炎19、缺血性结肠炎20、霉菌性肠炎21、抗菌药物相关性肠炎22、伪膜性肠炎23、出血坏死性肠炎24、肠结核25、吸收不良综合征26、嗜酸细胞性胃肠炎46、胆道蛔虫47、胆囊炎48、胰腺炎49、胰腺癌50、结核性腹膜炎51、腹膜间皮瘤52、肠系膜肿瘤53、胃泌素瘤及其它胃肠道内分泌肿瘤54、急性中毒[肾内科]中医病种1、水肿2、淋证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9、妊娠与肾脏疾病10、肾脏与高血压11、肾小管遗传性疾患12、囊性肾脏疾病13、肾发育异常疾病14、代谢性肾脏疾病15、梗阻性肾疾病16、尿石症8、肾癌9、鼻咽癌10、膀胱癌11、前列腺癌12、卵巢癌13、脑瘤。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我国卫生系统中的一项重要考试,对于卫生行业从业者提升职业水平、拓宽知识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考生有效备考,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一、教材类资料准备考试的首要任务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教材是考试的重要依据,它能够系统化地整理相关知识点,帮助考生全面把握考试要求。
在选择教材时,考生应优先选择正规出版社的教材,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二、习题类资料习题类资料是考生备考的重要辅助工具。
通过练习习题,考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查漏补缺,帮助记忆和巩固知识。
选择合适的习题类资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难度适中的题目,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三、模拟试题类资料模拟试题类资料能够帮助考生熟悉真实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同时能够对自己的备考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考生可以提前适应考试的紧张氛围,锻炼答题速度和应对能力。
四、参考书籍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还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专业书籍。
这些书籍往往有更详细深入的内容和案例分析,能够帮助考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
五、网络资源互联网成为了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考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考。
通过搜索引擎、学术论坛等,考生可以找到大量与考试相关的文献、资料、论文等。
不过要注意,网络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考生必须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六、辅导班和培训机构对于时间充裕、有经济条件的考生来说,参加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辅导班和培训机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辅导班能够提供一对一或小班教学,组织模拟考试和答疑解惑,帮助考生系统性地备考。
七、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考试大纲是考试的权威指导文件,可以帮助考生了解考试的范围和内容重点。
历年真题则是考试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研究真题能够了解考试题型、难度以及重点考点。
总结:在备考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过程中,准备教材类资料、习题类资料、模拟试题类资料以及参考书籍是必不可少的。
2024年度卫生专业副高级技术资格考试

1、关于临床药理学,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B. 关注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C. 专注于药物的化学结构合成D. 仅涉及药物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研究(答案:B)2、在预防医学中,下列哪项措施属于第一级预防?A. 早期发现癌症并进行手术治疗B.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C.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减少慢性病风险D. 对职业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答案:C)3、关于医院感染控制,以下哪项措施最为关键?A. 定期消毒医院所有区域B.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操作规范C. 限制患者家属探视时间D. 增加医院清洁人员数量(答案:B)4、在营养学中,下列哪项是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A. 蛋白质的含量B. 蛋白质的生物价C. 蛋白质的消化率D. 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答案:D)5、关于心理卫生的定义,以下哪项最为准确?A. 仅指没有心理疾病的状态B. 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C. 仅限于个体的情绪稳定D. 仅涉及个体的认知功能正常(答案:B)6、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下列哪项属于描述性研究?A. 病例对照研究B.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C. 横断面研究D. 队列研究(答案:C)7、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以下哪项是首要任务?A. 收集并分析所有药品的使用数据B. 及时发现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C. 对所有药品进行安全性评价D. 监测药品的市场销售情况(答案:B)8、在康复医学中,下列哪项是物理疗法的主要目的?A. 仅缓解疼痛B. 恢复和改善患者的功能C. 仅促进炎症消散D. 仅增强肌肉力量(答案:B)。
疾病控制副高级考试题库(附知识点)

1、为评价乙脑疫苗的效果,随机确定某地1000名儿童接种该疫苗,并随访三年,结果95%的接种者未发生该病.就疫苗的效果而言,以下哪一个结论最正确()。
ﻩA.疫苗效果很好,因为有很高的保护率ﻩB。
疫苗效果很好,因为有很高的效果指数ﻩC。
尚不能下结论,因为没有观察未接种者D.尚不能下结论,因为没有作假设检验ﻩE.尚不能下结论,因为不知血清抗体滴度答案:C2、伤寒沙门菌的致病特点是().A.不引起菌血症ﻩB.只在肠道内繁殖,引起肠道病变C.疾病全程均可取粪便进行微生物学检查D.病后可长期排菌ﻩE。
病后获得短时间的免疫力答案:D病人和带菌者是伤寒的传染源。
病人从潜伏期末即可排菌,少数病例能持续3个月以上。
排菌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称为暂时带菌者,3个月以上的称为慢性带菌者,慢性带菌者可长期甚至终身带菌。
3、确定传染病检疫期的重要依据是()。
A。
病情的轻重B。
潜伏期的长短ﻩC。
有无后遗症ﻩD.治疗的早晚E。
病程的长短答案:B4、百日咳病后或免疫接种后的免疫力主要依靠()。
A.细胞免疫B。
血清IgGﻩC.血清IgMﻩD.血清IgAE.气管黏膜局部sIgA答案:E百日咳感染后的免疫主要是以局部黏膜免疫为主.5、属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A。
霍乱B.风疹C.丝虫病D。
血吸虫病E.流行性感冒答案:D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ﻩ6、某幼儿体弱,医生在给接种麻疹疫苗的同时,肌内注射一支免疫球蛋白,其作用是()。
ﻩA。
相互促进ﻩB.互不影响ﻩC。
影响免疫球蛋白的效果ﻩD.影响接种效果E.易出现过敏反应答案:D7、男性,21岁,因乏力、纳差、恶心、右上腹不适4天来诊。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070)(副高级)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070)(副高级)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如油,舌淡无华,脉微欲绝等症状,此属何脏腑的阳气虚脱?A、心阳暴脱B、脾阳虚衰C、肾阳亏虚D、肺阳不足2、治疗肝郁脾虚证时,常选用下列哪个方剂?A、四逆散B、逍遥散C、六君子汤D、归脾汤3、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常见证候?A. 气滞血瘀证B. 脾虚湿盛证C. 肝火犯肺证D. 阴虚火旺证4、下列关于中医内科常见治法,描述错误的是?A. 滋阴降火法用于治疗阴虚火旺证B. 温阳散寒法用于治疗阳虚寒凝证C. 行气活血法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证D. 清热解毒法用于治疗湿热内蕴证5、题干: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内科常见病因?A. 气滞B. 血瘀C. 痰湿D. 风湿6、题干:患者,男,45岁,主诉:咳嗽,痰多,色白质稠,胸闷,苔白腻,脉滑。
根据中医诊断,此患者最可能诊断为?A. 风寒咳嗽B. 痰湿咳嗽C. 阳虚咳嗽D. 热毒咳嗽7、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常见证候?A、风寒感冒B、湿热泄泻C、血瘀证D、心火亢盛8、患者,男,45岁,因反复发作性胸痛3年,加重1周入院。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查体: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ST段抬高。
下列治疗方法中,最适宜该患者的是:A、抗血小板聚集治疗B、抗凝治疗C、抗心肌缺血治疗D、抗感染治疗9、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内科常用祛湿剂的主要功效?A. 利水渗湿B. 清热解毒C. 疏风解表D. 健脾燥湿 10、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常见病证?A. 肺炎B. 胃炎C. 肝炎D. 肾炎1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常见病证:A. 感冒B. 肺炎C. 胃炎D. 神经衰弱12、下列关于中医内科“八纲辨证”的说法,错误的是:A.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B. 表里辨证主要用于辨别疾病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变化C. 寒热辨证主要用于辨别疾病的性质D. 虚实辨证主要用于辨别疾病的正气和邪气13、中医内科在治疗感冒时,以下哪种证型最适宜使用银翘散?A. 风寒感冒B. 风热感冒C. 风湿感冒D. 风燥感冒14、患者,男,60岁,素有高血压病史,近日出现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病控制专业副高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参考资料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掌握地方病专业理论知识。
2、掌握地方病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和循证医学等。
3、掌握地方病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诊断技术。
4、掌握地方病有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
5、掌握血吸虫病等地方病的暴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二)相关专业知识
1、掌握传染病学理论知识。
2、了解与本专业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如药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等。
高级卫生职称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年高级卫生职称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
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通过资格评审梦助力!
二.专业实践能力
(一)掌握地方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资料统计分析以及结果评价等。
(二)掌握地方病病原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诊断技术的实验技能,并能作出正确分析。
(三)掌握地方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等技能。
(四)掌握地方病的预防控制技术规划制订、实施、考核和评估等。
(五)掌握血吸虫病等地方病的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
三.学科新进展
(一)了解地方病防治工作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特别是重点地方病。
如鼠疫、血吸虫病、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砷中毒等。
(二)了解地方病研究工作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特别是新发、再燃和被忽视的地方病,不断汲取新理论、
新知识、新技术。
(二)了解相关学科国内外防治和研究发展方向。
附:本专业病种
1、鼠疫 ;
2、血吸虫病 ;
3、疟疾
4、碘缺乏病 ;
5、布鲁氏菌病 ;
6、丝虫病
7、并殖吸虫病 ;8、广州管圆线虫病 ;9、弓形虫病
10、土源性线虫病 ; 11、旋毛虫病 ; 12、华支睾吸虫病
13、地方性氟中毒 ; 14、曼氏裂头蚴病 ; 15、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16、阿米巴病 ; 17、绦虫及囊尾蚴病 ; 18、包虫病 19、黑热病 ;20、螨病 ;21、克山病
22、大骨节病 ;23、地方性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