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的预防措施
雷电安全防护知识

雷电安全防护知识
雷电安全防护是指为了防止雷电对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而采取的措施。
下面是一些雷电安全防护知识:
1.保持屋顶清洁:把屋顶的树叶和其他杂物清理干净,以免影响避雷器的使用效果。
2.安装避雷装置:在建筑物、树木等高处安装避雷装置,能切实降低雷电对建筑和树木造成的损害。
3.避雷针接地:通过合理接地能消除避雷针上积累的电荷,避免其成为触电的媒介。
4.避免露天停车:在雷电天气下,尽量避免露天停车,选择停车场或者停车库等相对安全的地方停放车辆。
5.保持足够安全距离:在雷电天气下,尽量避免在户外、水面或高处等地方逗留,要与高杆、高电线、树木等物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总的来说,雷电安全防护需要人们注意天气状况,并采取预防措施,才能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
在遇到雷电天气时,一定要听从当地政府和气象部门的通知,并按照安全指引行事。
如何预防雷击范文

如何预防雷击范文雷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现象,它能够产生强大的电流和电压,对人类和电子设备都构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最大程度地降低雷击的风险。
1.寻找安全避雷点:首要的预防措施是找到一个安全的避雷点,尽量远离高大的建筑物、树木和金属结构。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选择开阔的场地,并远离丘陵、山体、水域等高地区。
2.室内的预防措施:在室内,安装现代的避雷器、避雷针和保护装置可以有效减少雷击的威胁。
此外,关闭所有电器设备的电源,并拔掉插座中的电线,以避免电流通过设备进入室内。
3.建筑物的预防:对于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公共场所和高风险区域,如高楼、电视塔等,需要采取更多的雷击预防措施。
这包括安装高效的避雷器、避雷针和避雷网,以及确保建筑物内部和周围地区的接地系统良好运行。
5.预警系统:在一些高风险的地区或场所,如雷电频发的地方,可以安装雷暴预警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及时监测和预测雷电活动,并通过声音、图像或其他方式向人们发出警告,使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6.教育宣传:加强对雷击预防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人们应该了解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方法,知道何时应该避开危险区域,如何正确应对雷电天气。
总之,雷击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能够给人类和设备带来巨大的危害。
通过选择安全避雷点、采取室内和建筑物的预防措施、保护电子设备、安装预警系统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方法,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雷击的风险,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也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不断努力,不断改进和创新雷击预防技术,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环境挑战。
如何防止被雷电击中的建议

如何防止被雷电击中的建议雷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现象,每年都有许多人因被雷电击中而丧生或受伤。
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防止被雷电击中。
下面是一些防止被雷电击中的建议:1. 在雷雨天气中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雷电多发生在雷雨天气,所以如果天空中出现闪电和雷声,最好呆在室内,避免外出。
2. 如果你在户外,尽量远离高大的物体。
避免站在高大的树木、建筑物、电线杆等物体附近,因为这些物体更容易被雷电吸引。
3. 找到一个低洼的地方蹲下来。
如果你无法迅速回到室内,找一个低洼的地方蹲下来,尽量使自己变得最低,并尽量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
4. 避免站在水面上。
雷电会选择最短的路径传导,所以站在水面上如湖泊、游泳池等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5. 避免使用有金属结构的伞。
雷电容易被金属吸引,所以使用有金属结构的伞在雷雨天气中是非常危险的。
6. 不要使用有线电话。
因为电话线可以传导电流,所以在雷雨天气中最好不要使用有线电话。
使用无线电话或手机是更安全的选择。
7. 如果你在汽车中,关闭窗户和避免触摸金属物体。
汽车的金属外壳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但是要确保窗户关闭,以防止雷电进入车内。
8. 不要站在露天场所,如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
这些场所没有遮蔽物,容易成为雷电的靶子。
9. 避免在雷雨天气中使用电器设备。
雷电会通过电线传导电流,所以在雷雨天气中最好避免使用电器设备,以免触电。
10. 如果你在山区或海滩等开阔地区,在山顶或海滩上躲避雷电是非常危险的,最好找到一个低洼的地方躲避。
总结起来,要防止被雷电击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避免在雷雨天气中进行户外活动。
如果无法避免外出,应尽量远离高大的物体,并找到低洼的地方蹲下来。
同时,避免站在水面上,不使用有金属结构的伞,不使用有线电话,关好车窗和避免触摸金属物体。
在雷雨天气中尽量避免使用电器设备,特别是在山区或海滩等开阔地区要格外小心。
只有做好这些预防措施,我们才能有效地减少被雷电击中的风险,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施工现场防雷电措施

施工现场防雷电措施
施工现场防雷电措施
在施工现场进行防雷电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以保障工人的安全和设备
的正常运行。
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措施:
1. 安装避雷针:在施工现场周围安装避雷针可以有效地吸收雷电,并
将其引向大地,避免对建筑物和设备的损坏。
2. 安装接地线:所有设备都应该有接地线,以确保电流能够顺利流回
大地。
同时,接地线应该经过专业人员检测并合格后方可使用。
3. 加强建筑物绝缘:建筑物外墙、屋顶、窗户等部位应加强绝缘处理,以减少雷电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4. 避免高处作业:在雷雨天气时尽量避免高处作业,特别是在没有任
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
5. 禁止使用金属器具:在雷雨天气时禁止使用金属器具,如铁锤、铁
丝等。
如必须使用,则需要进行绝缘处理。
6. 进行安全教育:对所有工人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雷电的危害和防范措施,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7. 安装避雷网:对于一些特殊场所,如油罐、煤气罐等,应该安装避雷网,以保障设备的安全。
8. 定期检测:定期对所有的防雷设施进行检测,并及时修缮和更换损坏的部分。
总之,在施工现场进行防雷电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加强预防和维护工作,才能够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雷电风暴应急指南

雷电风暴应急指南雷电风暴是一种强烈的自然现象,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威胁。
为了确保人们在雷电风暴中的安全,以下是一份雷电风暴应急指南,涵盖了在雷电风暴期间需要注意的各种方面。
一、了解雷电风暴在开始讨论雷电风暴的应急程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雷电风暴的特点和危害。
雷电是大气中发生的电流放电,伴随着亮光和响声。
雷电风暴通常会伴随着强风、大雨和冰雹。
雷电风暴的主要危害包括触电、火灾、电器损坏以及飞溅物造成的伤害。
二、预防措施1. 在雷电风暴预警时刻保持警惕。
当你收到雷电风暴预警通知时,立即采取行动,做好应急准备。
2. 固定室外物品。
清理花园和庭院中的杂物,保持室外环境整洁。
固定或收藏易受风力影响的物品,以防止其被风吹走或飞溅。
3. 关闭电器设备。
在雷电风暴来临时,及时关闭家中的电器设备,以防止设备受到雷击而受损。
4. 避开高处和开阔地区。
雷电通常会选择高处和开阔地区形成,因此在雷电风暴期间,尽量避免在这些区域停留,以减少被雷击的风险。
三、在雷电风暴中的行为准则1. 寻找安全的室内避难所。
当雷电风暴来临时,尽可能迅速地进入室内,寻找安全的避难所,如房屋、办公室或公共建筑。
2. 避免接触水和潮湿的物体。
雷电会通过水传导电流,因此在雷电风暴中,尽量避免接触水或潮湿的物体,如洗手间、水龙头或湖泊等。
3. 不要躲避在树下或高大物体旁边。
雷电通常会选择高大物体作为“闪电杆”,因此在雷电风暴期间,不要躲避在树下或高大物体旁边,以免受到雷击。
4. 避免使用有金属材质的设备。
雷电会选择导电物体进行放电,因此在雷电风暴中,要避免使用有金属材质的设备,如电脑、手机或电动工具等。
5. 避免接触金属网或金属结构。
雷电通过金属网和结构进行传导,因此在雷电风暴期间,远离金属网和金属结构,以免受到雷击。
6. 随时检查天气预报。
了解雷电风暴的最新情况和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雷电风暴后的处理措施1. 检查电器设备。
在雷电风暴过后,仔细检查家中的电器设备是否受到雷击。
室内预防雷击的措施

室内预防雷击的措施雷击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室内发生雷击事故是非常罕见的。
然而,由于雷击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我们仍然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保证室内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室内预防雷击的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安装避雷针系统:在建筑物的屋顶上安装避雷针系统是预防室内雷击的重要措施之一。
避雷针能够吸引雷电并将其通过导线引导到地面,从而减少雷击的可能性。
同时,确保避雷针系统的导线与地面的接触良好,以确保电流能够顺利流入地下。
2. 安装避雷器:除了避雷针系统,我们还可以考虑安装避雷器来保护室内的电器设备。
避雷器能够吸收雷电冲击产生的过电压,防止电器设备受到损坏。
在选择避雷器时,要确保其质量可靠,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3. 避免在雷雨天气使用电器设备:雷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现象,而电器设备是非常容易受到雷击的物品之一。
因此,在雷雨天气中,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电器设备,特别是与电源连接的设备。
此外,也要确保电器设备的电源线与电源插座连接良好,以减少电流的泄漏。
4. 安装避雷保护装置:为了进一步增加室内的防雷能力,我们可以考虑安装避雷保护装置。
这些装置能够通过提供额外的保护层来减少雷击的可能性。
例如,安装避雷保护装置可以将雷电引导到地下或其他安全区域,从而保护建筑物和室内设备。
5. 室内人员的安全教育:预防雷击不仅仅依靠设备和装置,室内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组织室内人员进行有关雷击的安全教育,包括如何在雷雨天气中保持安全、如何正确使用电器设备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
6. 定期维护和检查:定期维护和检查避雷针系统、避雷器和其他安装的防雷设备是确保其有效性的关键。
要定期检查导线的接触情况、避雷器的工作状态等,并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的部件,以保证预防雷击的能力。
总结起来,室内预防雷击的措施包括安装避雷针系统和避雷器、避免在雷雨天气使用电器设备、安装避雷保护装置、进行室内人员的安全教育以及定期维护和检查。
雷电火灾的预防

雷电火灾的预防雷电是一种非常强大且危险的自然现象,当雷电击中地面时,很容易引发火灾。
在雷电季节,各种场所都需要加强雷电火灾的预防工作,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雷电火灾的预防措施。
1. 安装避雷设施首先,建筑物和设施需要安装避雷设施,以避免雷击引发火灾。
这些避雷设施可以包括避雷针、避雷带等,能够将雷击的电流引导到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
2. 维护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在雷电时期尤其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加强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雷电季节,设备的维护工作要更加细致和及时,以减少电气设备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3. 做好防雷保护除了安装避雷设施外,还需要做好防雷保护工作。
这包括做好建筑物的绝缘处理,以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侵害;安装防雷装置,如带有防雷功能的插座等;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设施,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做好防火准备在雷电季节,需要做好防火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建筑物和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防火要求;加强防火设备的巡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加强消防知识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加强监测和预警在雷电季节,需要加强对雷电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这包括安装雷电监测设备,及时获取雷电信息;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向人员发布雷电预警信息;加强监控和巡查工作,确保人员的安全。
6. 做好人员疏散和救援准备在雷电季节,需要做好人员疏散和救援准备工作。
这包括制定完善的疏散和救援计划;加强人员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自救能力。
总之,在雷电季节,各种场所都需要加强雷电火灾的预防工作,以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只有做好了充分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减少雷电火灾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雷电火灾的预防工作,做好相关的准备和应对,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预防雷电措施及停送电措施

预防雷电措施及停送电措施引言雷电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其伴随的强大电流和电压可能对人类和设备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为了保护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雷电措施和停送电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措施。
预防雷电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雷电措施:1.闪电防雷装置:安装闪电防雷装置是预防雷击的重要措施。
根据建筑特点和雷电活动频率,选择合适的闪电防雷装置进行安装。
装置应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和接地网等部件。
2.建筑物接地:建筑物接地是预防雷击的关键。
使用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将雷击电流安全地导入到地面。
建议使用多个接地极并确保良好的接地电阻。
3.外部防雷:在建筑物周围设置外部防雷系统可以分散雷电电流。
这可以包括安装避雷网、避雷带和接地装置等。
4.内部防雷:在建筑物内部安装防雷设备是保护室内设备和人员安全的关键措施。
这可以包括安装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和接地装置等。
5.传输线防护:使用合适的传输线防护装置可以保护设备免受雷击电流的影响。
常见的传输线防护装置包括雷电保护器和积雷器等。
6.教育和培训:提供员工和用户关于雷电防护的培训和教育非常重要。
他们应了解雷击的危害和如何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停送电措施当雷电活动严重威胁到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时,终止供电是一种必要和有效的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停送电措施:1.雷暴警报系统:安装雷暴警报系统可以提前预警雷电活动。
一旦接收到警报,供电单位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停止供电并通知相关人员。
2.防雷自动报警装置:使用防雷自动报警装置可以及时监测雷击情况并触发停送电措施。
装置应与供电设备相连接,一旦监测到雷电活动,就会自动停止供电以保护设备。
3.供电系统监测:对供电系统进行定期监测可以发现潜在的雷电风险和故障。
一旦监测到问题,应立即停止供电并进行维修。
4.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停送电的重要步骤。
这些规程应明确工作人员在雷电活动期间应采取的措施,例如停止工作并撤离危险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电的预防措施
电闪雷鸣是一种自然现象。
我国雷电的分布特点是:夏季多于春秋季,陆地多于海洋,山区多于平原,南方多于北方。
雷电的电压很高,瞬时电流强度很大,因此,一次雷电的放电时间虽然只有0.01S 左右,但其释放出的能量却大得惊人。
雷电放电时,可使电气设备绝缘击穿,建筑物造成破坏,家用电器击毁,人体及牲畜死亡或受伤等。
雷击分为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两种。
雷云对地面物体或人畜直接放电的现象叫直接雷击;架空电缆或室外天线被空中带电云放电形成的强电场的感生电动势冲击家用电器或电子设备的现象叫感应雷击。
避雷的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
1建筑物防雷措施一般民宅和小型建筑物可安装避雷针。
一方面将地面感生电荷通过尖端放人空中,另一方面将接收的电流迅速流散人地,可避免雷击。
超高建筑和山区建筑物,采用避雷带和避雷网较好;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物,可以直接利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中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来防雷。
工业建筑物人户处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相连邻近100m内,每25m左右接地一次,各冲击接地电阻均不大于20Ω;民用建筑物入户处绝缘子铁脚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除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30日,或低压线不高于周围的建筑物,或线路接地点距入户处不超过50m,或土壤电阻低于200Ω,且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及铁杆几种情况外,低于架空线路接户线绝缘子铁脚均宜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Ω。
2家用电器防雷措施从供电系统看,民用建筑的用电电压为:380/220V低压系统,所采用的
输电线路为10kV架空线路引入配电变压器,再从变压器低压侧,经低压线路进入各民用建筑内。
当变压器高压侧的架空线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时,雷电波通过变压器高压侧侵入到低压侧以至到用户、家用电器因此遭受雷击而损坏。
为预防家用电器遭雷击,可采取如下措施:(1)在低压相线与零线之间装一只FYS—0.22kV金属氧化物无间隙避雷器,这不仅可以有效防雷,还可防止由于三相四线进户零线断线引起中性点位移而产生的过电压危及人身和家用电器安全。
目前,市场上还有加装避雷器的家用电器,如电话机、电器插头等,就是说将体积甚小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埋在家用电器的插头里,使每一件家用电器都通过低压避雷器有可靠接地。
(2)在低压线路进入室内前安装一组无间隙避雷器,室内再装防雷插座,构成三道保护。
(3)在低压线进入室内前的第一个电杆上将支持绝缘子铁脚可靠接地,起放电间隙作用,降低侵入室内雷电过电压幅值。
(4)室外天线的馈线临近避雷针或避雷针引下线时,馈线应穿金属管线或采用屏蔽线,并将金属管或屏蔽接地。
如馈线未穿金属管,又不是屏蔽线,则应在馈线上装避雷器或放电间隙。
另外,雷雨前,尽可能将家用电器的插头拨下,不看电视,不听收音机,不打电话,有室外天线的,在雷前就拨下天线插头。
3人体防雷措施雷雨时,非工作必须尽量减少在户外或野外逗留,在户外或野外最好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如有条件,可进入有宽大金属架构架或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如依靠建筑物屏蔽的街道或高大树木屏蔽的街道躲避,要注意离开墙壁和树干8m以上。
在野外突然遇到雷雨,
必须牢记两条:一是人体位置要尽量降低,避免突出;二是两脚要尽量靠拢,最好选择干燥处下蹲,以减少暴露面积和触地电位差,因为人体与地面接触面积愈大,危险愈大,这样,便可安然无恙。
在野外突然遇到雷电,需切实做好“十不要”:(1)不要站在山顶,山脊等高处和躺在地上;(2)不要站在大树下,树林边或草垛旁躲雨;(3)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行走;(4)不要穿湿衣服赶路;(5)不要在开阔的水面游泳、划船、应尽快离开水面或稻田;(6)不要靠近金属物体;
(7)不要把锄头,铁铲等工具扛得高高的;(8)不要骑牛、马。
不要在空野里骑车;(9)不要使用移动电话;(10)不要站在避雷针附近。
在户内应注意雷电侵入波的危险,应离开照明线、电话线、广播线、电视天线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导体,以防止这些线路和导体对人体的二次放电。
调查资料说明,户内70%以上对人体二次放电的事故发生在相距1m 以内的场合,相距1.5m以上尚未发现死亡事故。
由此可见,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及导体1.5m以上。
另外,躲在室内,还应关好门宙,避免过堂风,以防球形雷进人室内伤人。
4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1)为了提高10kV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在农网改造的线路中应尽量选择瓷横担,又因为瓷横担的耐雷水平是铁横担针式绝缘子的3倍多。
对于现有铁横担线路,应更换成高一级的绝缘于。
(2)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的10kV配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线路不会引起跳闸,因此说防止相间短路是线路防雷的基本原则。
(3)10kV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后,往往造成绝缘子击穿和导线烧断事故,
尤其是对于多雷区的钢筋混凝土杆铁担的线路最为突出,所以在这些绝缘弱点必须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与接地引下线相连。
引下线可借助钢筋混凝土杆的钢筋焊连,接地电阻应小于30Ω。
(4)对于个别高的杆塔、铁横担、带有拉线的部分杆塔和终端杆等绝缘薄弱点、应装设避雷器进行保护。
(5)对于10kV配电线路相互交靠和与较低电压线路、通讯线、闭路电视线交靠的线路,其交靠时上下导线间的垂直距离最小允许值应符合有关规程中规定的数值。
如果工作距离较小空气间隙可能被雷电所击穿,使两条相互交靠的线路发生故障跳闸,并将引起线路继电保护的非选择性动作,从而可能扩大为系统事故。
所以在线路交靠跨越地段的两端,有必要加装配合式保护间隙。
(6)架设在多雷区的分支线路应装设一次重合保险器或重合装置,以防止雷击危害。
线路遭雷击后,雷电闪络产生稳态的工频电弧使相间短路,当开关跳闸后电流被切断,电弧熄灭,其绝缘一般能较快恢复。
经一定时间重合后,电弧一般不会重燃,重合成功率较高,这样可提高供电可倍率。
510kV配电设备防雷措施(1)配电变压器按现行规范采用阀型避雷器来保护。
阀型避雷器要求越靠近变压器安装、保护效果越好,一般要求装在高压跌落保险的内侧。
必须使避雷器的残压小于配电变压器的耐压,才能有效地对变压器起保护作用。
(2)避雷器的选择应与线路额定电压相符。
若避雷器额定电压高于设备额定电压使设备受雷击时失去可靠保护;避雷器额定电压低于设备额定电压,在正常的过电压下避雷器频繁动作引起线路接地跳闸。
(3)当变压器容量在100kV A及以上
时,接地电阻应尽可能降低到4Ω以下;当变压器容量小于100kV A时,接地电阻可达到10Ω及以下即可。
如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变台,应进行改造接地网使其阻值下降,从而使雷电流流过接地线上引起的电位降低。
(4)在配变低压侧也装设保护装置。
10kV配变只在进线处安装避雷器不能保护配变低压绕组,而且由于低压侧落雷也将造成雷电冲击电压直接通过计量装置加在低压绕组上,按变比感应到高压侧产生高电压、有可能首先击穿高压绕组。
同时,雷电冲击电压通过低压线路侵入用户,造成家用电器的损坏。
所以在配变低压侧应装设低压避雷器(以装设一组FYS型低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为宜)或500V的通讯用放电间隙保护器,并将避雷器、变压器外壳和中性点可靠接地。
(5)在配电变压器进线处装设电抗器。
电抗器可以利用进线制作,用进线绕成直径100mm,10至20匝的电感线圈。
阻止雷电波的入侵,保护变压器。
(6)避雷器安装工艺要规范。
避雷器的接地要良好,接地线联接要可靠。
农村配变避雷器安装工艺差、引线细:接头松或开路造成避雷器失去保护作用而导致配变遭雷击烧坏是较常见的,所以防雷引线的截面积,引线连接头,接地体埋设都要符合有关防雷接地规程要求。
(7)按期进行预试和检修,避雷器要按规程要求定期进行绝缘电阻、工频放电电压试验,对不合格和有缺陷的避雷器进行更换。
FS阀型避雷器经一段时间运行后,因避雷器自身老化其工频放电电压下降,绝缘电阻降低。
当其工频放电电压低于23kV,绝缘电阻低于2000MΩ时必须更换。
对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要定期巡视检修。
雷雨季节前要清扫瓷体,紧
固接头,损坏部位立即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