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ppt
合集下载
临床合理用药培训 PPT【65页】

抗菌药物应用目的
最有效地清除细菌 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 避免细菌发生耐药性 方便用药 效价比高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 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 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 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关的反应 无法避免、不可预测
药物都有不良反应
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非处方药长 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用 药过程中如有不适要及时咨询医生或 药师。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指的是合格药品,而且是在 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 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任何药物无论是正常使用或非正常使用 (如超量、误服等)都可能产生不良作用。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
药品说明书有哪些关键信息
药品说明书是由国家核准的具有医学和 法律意义的文书,主要包括警示语、药 品名称、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注 意事项、不良反应等与患者用药有关的 内容,在用药前都应该认真阅读。
在服药前不看或者看不懂药品说明书, 就会给安全用药带来隐患。
严格遵守用药禁忌
“禁忌”是指禁止使用。某些患 者使用该药品可能会发生明显的 危害。说明书中列出的禁止使用 该药品的人群、生理状态、疾病 状态、伴随的其他治疗、合并用 药等提示,均应严格遵守。
合理选择用药方 式
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类型来选择给 药途径,公认次序为:口服---皮下/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输 液
这不仅是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的疗 效,也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ppt课件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细菌耐药监测网
27
考核
公示 诫勉谈话 扣奖 限制处方权 取消处方权 行政处罚 法律处置
28
29
特殊使用: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 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
要加以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
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疗效
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 较少的药物;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 药物。
住院:具有正高级、科室主任 、经会诊、多学科疑难病例讨 论同意。
急诊高级职称
门诊不能用
6
浙江省抗菌药物分级目录
5
抗菌药物的管理—分级
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 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
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所有医生通过抗菌药物知识培训, 考核合格者都可以使用
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 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 住院:有副高以上、科室主任 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 门急诊:中级以上 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以主管药物的院长为组长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医务、药学、 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 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医务、药学等 部门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小组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 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 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一般骨科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 关节置换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妇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 甲硝唑
27
考核
公示 诫勉谈话 扣奖 限制处方权 取消处方权 行政处罚 法律处置
28
29
特殊使用: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 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
要加以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
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疗效
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 较少的药物;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 药物。
住院:具有正高级、科室主任 、经会诊、多学科疑难病例讨 论同意。
急诊高级职称
门诊不能用
6
浙江省抗菌药物分级目录
5
抗菌药物的管理—分级
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 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
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所有医生通过抗菌药物知识培训, 考核合格者都可以使用
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 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 住院:有副高以上、科室主任 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 门急诊:中级以上 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以主管药物的院长为组长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医务、药学、 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 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医务、药学等 部门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小组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 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 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一般骨科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 关节置换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妇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 甲硝唑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ppt课件

准
36
4. 感染性疾病的MDT模式治疗
——永恒的三角理论
抗菌药物
• 临床药学家 • 临床药师 • 护理人员
• 临床微生物学家 • 临床检验学家 • 临床病理学家 • 感染控制专家
病原体
免疫力 感染
患者
• 影像学专家 • 感染科医师 • 内科医师 • 外科医师 • 危重症专家 • 流行病学家
37
5. MDT举办规那么
34
如何选?
➢ 根据抗菌药物目录 :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
➢ 原那么:一品双规
➢
不超过50种
➢
目录调整期最短为1年
35
如何用?
➢ 根据临床药径 ➢ 原那么:坚持抗菌药物使用策略 ➢ 1.适宜的药物 ➢ 2.适宜的剂量 ➢ 3.适宜的疗程 ➢ 4.降阶梯用药 ➢ 药径标准:基于指南、共识制定诊治标
新台阶:2015指导原那么明确建立管理体系
23
AMS?
通过行政管控、感控参与、三大技术 支撑体系建立,依靠信息化系统,成立医 院AMS小组。并依靠AMS小组对院内抗菌 药物进展科学化的“选、管、用〞,到达采 用最正确的抗菌治疗的药物选择、剂量和 用药时间,以期到达临床治疗或感染预防 的最正确结果并最大可能减少患者的药物 毒性和降低耐药的产生的目标。
24
医院AMS小组
06
院感控制专家
01
行政部门领导
05
信息专家
AMS小组
02
呼吸、ICU等 临床抗感染专家
04
03
检验科医师 药剂科医师
三大技术支撑
25
A
36
4. 感染性疾病的MDT模式治疗
——永恒的三角理论
抗菌药物
• 临床药学家 • 临床药师 • 护理人员
• 临床微生物学家 • 临床检验学家 • 临床病理学家 • 感染控制专家
病原体
免疫力 感染
患者
• 影像学专家 • 感染科医师 • 内科医师 • 外科医师 • 危重症专家 • 流行病学家
37
5. MDT举办规那么
34
如何选?
➢ 根据抗菌药物目录 :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
➢ 原那么:一品双规
➢
不超过50种
➢
目录调整期最短为1年
35
如何用?
➢ 根据临床药径 ➢ 原那么:坚持抗菌药物使用策略 ➢ 1.适宜的药物 ➢ 2.适宜的剂量 ➢ 3.适宜的疗程 ➢ 4.降阶梯用药 ➢ 药径标准:基于指南、共识制定诊治标
新台阶:2015指导原那么明确建立管理体系
23
AMS?
通过行政管控、感控参与、三大技术 支撑体系建立,依靠信息化系统,成立医 院AMS小组。并依靠AMS小组对院内抗菌 药物进展科学化的“选、管、用〞,到达采 用最正确的抗菌治疗的药物选择、剂量和 用药时间,以期到达临床治疗或感染预防 的最正确结果并最大可能减少患者的药物 毒性和降低耐药的产生的目标。
24
医院AMS小组
06
院感控制专家
01
行政部门领导
05
信息专家
AMS小组
02
呼吸、ICU等 临床抗感染专家
04
03
检验科医师 药剂科医师
三大技术支撑
25
A
抗菌药物分类及合理应用ppt精品医学课件

对 β- 内酰胺酶稳定性差,对肾有一定毒性。对绿脓杆菌、 变形杆菌、不动杆菌等无效。其中头孢唑林\拉定较常用。
第二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呋辛\克罗\孟多\替安\美唑\ 西丁等。对 G+ 球菌包括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 与第一代相似或略弱,对 G- 杆菌较第一代强,但不如第 三代。
对流感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头孢呋辛\孟多, 对绿脓杆菌、沙雷菌、阴沟杆菌、不动杆菌无效。除头孢 孟多外,对 β- 内酰胺酶稳定。
速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不宜联合应用,如大环内 酯类与 β- 内酰胺类,因为速效抑菌剂可迅速抑制细菌 蛋白质合成而使其不能进入繁殖期,从而导致繁殖期 杀菌剂活性减弱, 产生拮抗作用。
泰能与哌拉西林合用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可出现拮抗作
3.抗生素的后效应与给药间隔 时间
抗生素的后效应(PAE)指高浓度药物与细菌接 触后,随着体内代谢,药物浓度逐渐降低,当浓 度低于 MIC 时抗菌药物仍可持续抑制细菌生长, 这种现象称为 PAE。
各种抗菌药物对 G+ 球菌都有不同程度的 PAE。 但对 G-杆菌,只有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药物有 满意的 PAE;碳青酶烯类及第四代头孢菌素对 G- 杆菌有中等程度的 PAE,而青霉素及第一、 二、三代头孢菌素则几乎没有 PAE。
抗菌药物的投药间隔时间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 有无 PAE 及其时间长短以及抗菌作用是否有浓度 依赖性,原则上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应将其 1 日剂 量集中使用,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以提高血 药峰浓度。
对其他呼吸科常见病原体的抗菌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如司帕沙星对结核杆菌抗菌活性较环丙沙星强 4 ~ 8 倍, 对其他分支杆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及 MRSA 均具 有相当活性。
临床上多用于院内感染,尤其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 G- 杆 菌及 MRSA 感染等。本类药物可使细菌在各品种间产生交
第二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呋辛\克罗\孟多\替安\美唑\ 西丁等。对 G+ 球菌包括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 与第一代相似或略弱,对 G- 杆菌较第一代强,但不如第 三代。
对流感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头孢呋辛\孟多, 对绿脓杆菌、沙雷菌、阴沟杆菌、不动杆菌无效。除头孢 孟多外,对 β- 内酰胺酶稳定。
速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不宜联合应用,如大环内 酯类与 β- 内酰胺类,因为速效抑菌剂可迅速抑制细菌 蛋白质合成而使其不能进入繁殖期,从而导致繁殖期 杀菌剂活性减弱, 产生拮抗作用。
泰能与哌拉西林合用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可出现拮抗作
3.抗生素的后效应与给药间隔 时间
抗生素的后效应(PAE)指高浓度药物与细菌接 触后,随着体内代谢,药物浓度逐渐降低,当浓 度低于 MIC 时抗菌药物仍可持续抑制细菌生长, 这种现象称为 PAE。
各种抗菌药物对 G+ 球菌都有不同程度的 PAE。 但对 G-杆菌,只有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药物有 满意的 PAE;碳青酶烯类及第四代头孢菌素对 G- 杆菌有中等程度的 PAE,而青霉素及第一、 二、三代头孢菌素则几乎没有 PAE。
抗菌药物的投药间隔时间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 有无 PAE 及其时间长短以及抗菌作用是否有浓度 依赖性,原则上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应将其 1 日剂 量集中使用,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以提高血 药峰浓度。
对其他呼吸科常见病原体的抗菌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如司帕沙星对结核杆菌抗菌活性较环丙沙星强 4 ~ 8 倍, 对其他分支杆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及 MRSA 均具 有相当活性。
临床上多用于院内感染,尤其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 G- 杆 菌及 MRSA 感染等。本类药物可使细菌在各品种间产生交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14
手术切口分类
卫计委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2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性应用抗感染药物
15
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 清洁切口(Ⅰ类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 清洁-污染切口为7% 污染切口为20% 污秽-感染切口为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剖宫产
第一、二代头孢菌,可加用甲硝唑(结扎脐带后给药)
20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20
注: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1.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唑啉,二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呋辛。2.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3.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5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2.4 给药方法之给药途径
22
赶在污染发生之前,“严阵以待”。过早给药无益,属无的放矢。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溶媒体积≤100ml,对没有禁忌症的患者,一般应30分钟滴完以达到有效浓度。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 ~ 2小时开始给药。剖宫产:一般应在钳夹脐带后立即静脉应用。应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
手术切口分类
卫计委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2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性应用抗感染药物
15
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 清洁切口(Ⅰ类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 清洁-污染切口为7% 污染切口为20% 污秽-感染切口为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剖宫产
第一、二代头孢菌,可加用甲硝唑(结扎脐带后给药)
20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20
注: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1.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唑啉,二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呋辛。2.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3.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5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2.4 给药方法之给药途径
22
赶在污染发生之前,“严阵以待”。过早给药无益,属无的放矢。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溶媒体积≤100ml,对没有禁忌症的患者,一般应30分钟滴完以达到有效浓度。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 ~ 2小时开始给药。剖宫产:一般应在钳夹脐带后立即静脉应用。应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
加强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PPT

抗菌药物管理面临的挑战
01 02
耐药性问题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些常见的 细菌已经对常用的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这使得治疗细菌感染变得更 加困难。
监管力度不足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一些不合格、无 效或有害的抗菌药物得以流通和使用。
03
医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经验总结与展望
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的关键在于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包括制定和执行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加 强处方审核、开展宣传教育等。
展望
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广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成功经验,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 同推进抗菌药物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同时,还需要加强抗菌药物研 发和创新,为解决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提供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案。
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机制,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并将评估结 果作为医疗机构考核、医生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推广抗菌药物的分级分类管理
01
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 应等因素,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02
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权限,严格限制抗菌 药物的滥用,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03
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严格审批,确保 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保障。
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奖惩机制
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奖惩机制, 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进行
表彰和奖励。
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进 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暂
停处方权等处罚。
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医疗机构 的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 推动医疗机构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PPT课件

1999年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我国大肠埃希菌耐药变迁图
氨苄西林 哌拉西林 头孢呋辛 头孢噻肟 头孢吡肟 庆大霉素 环丙沙星 ESBL率
革兰阴性杆菌排在首位
➢ 在耐药菌感染检出的病菌中所占比例最高 前5位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克雷伯菌、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
➢ 耐药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阴沟肠杆菌、不动杆 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 希菌
假单胞菌属的作用不稳定
三代头孢菌素相似
对厌氧菌有一定作用,其中头孢克 对假单胞菌活性最强
肟最强
第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吡肟、头孢匹胺
抗菌谱更广(与第三代头孢比较) ➢ 对G+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耐青霉素 肺炎链球菌)杀菌活性增强 ➢ 对ESBL G - 杆菌作用增强(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氏菌) ➢ 对铜绿假单胞的作用类似头孢他定
➢ 肠球菌耐药
第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呋辛、头孢尼西、头孢克洛、头孢替 安、头孢呋辛酯、头孢丙烯、头孢孟多
➢ 对G+球菌的作用与一代头孢菌素相仿, 对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和奇异变形杆 菌的活性更强
➢ 对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杆菌、卡他莫拉 菌及低度耐药的肺炎球菌(MIC< 2µg/ml)具有抗菌作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
3.不宜选用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甲硝唑等 药的人群发生的G-杆菌为主的耐药菌感染或 严重感染
头霉素类
头孢西丁、头孢美唑
➢ 对G+性厌氧菌的作用不如第一代头孢菌素, 对脆弱类杆菌活性强
➢ 抗菌谱 = 二代头孢 + 抗厌氧菌 ➢ 对大多数超广谱β-内酰胺酶稳定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编辑版ppt
主要内容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我国大肠埃希菌耐药变迁图
氨苄西林 哌拉西林 头孢呋辛 头孢噻肟 头孢吡肟 庆大霉素 环丙沙星 ESBL率
革兰阴性杆菌排在首位
➢ 在耐药菌感染检出的病菌中所占比例最高 前5位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克雷伯菌、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
➢ 耐药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阴沟肠杆菌、不动杆 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 希菌
假单胞菌属的作用不稳定
三代头孢菌素相似
对厌氧菌有一定作用,其中头孢克 对假单胞菌活性最强
肟最强
第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吡肟、头孢匹胺
抗菌谱更广(与第三代头孢比较) ➢ 对G+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耐青霉素 肺炎链球菌)杀菌活性增强 ➢ 对ESBL G - 杆菌作用增强(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氏菌) ➢ 对铜绿假单胞的作用类似头孢他定
➢ 肠球菌耐药
第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呋辛、头孢尼西、头孢克洛、头孢替 安、头孢呋辛酯、头孢丙烯、头孢孟多
➢ 对G+球菌的作用与一代头孢菌素相仿, 对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和奇异变形杆 菌的活性更强
➢ 对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杆菌、卡他莫拉 菌及低度耐药的肺炎球菌(MIC< 2µg/ml)具有抗菌作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
3.不宜选用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甲硝唑等 药的人群发生的G-杆菌为主的耐药菌感染或 严重感染
头霉素类
头孢西丁、头孢美唑
➢ 对G+性厌氧菌的作用不如第一代头孢菌素, 对脆弱类杆菌活性强
➢ 抗菌谱 = 二代头孢 + 抗厌氧菌 ➢ 对大多数超广谱β-内酰胺酶稳定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编辑版ppt
主要内容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PPT课件

半合成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优势
❖ 系青霉素侧链位增添氨基后增强了抗革兰阴性杆菌活性的广谱抗生 素;
❖ 制药公司促销抗生素,而不顾患者的需要。
❖ 养殖业和畜牧业广泛使用抗生菌素。
5
精选ppt课件
滥用抗生素所致细菌耐药严重
❖ 在住院的感染病患者中,耐药菌感染的病死率为 11.7%,普通感染的病死率只有5.4%。
❖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 之一。
6
精选ppt课件
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是什么?
❖ 对革兰阳性菌如产青霉素酶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 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唯一的革兰阴 性菌奈瑟球菌属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21
精选ppt课件
半合成青霉素类-耐酶青霉素不足
❖ 对青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抗菌活性明 显较青霉素为差;
❖ 肠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对本品耐药;
22
精选ppt课件
F 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 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 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 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
9
精选ppt课件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F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 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 的临床适应证。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康复医院 管陈
1
精选ppt课件
前言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问自己三个问题!!! ❖ 有没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 选用什么抗菌药物? ❖ 怎么适当的使用抗菌药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