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原创化学学案:25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第3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知识梳理】一、原电池1.概念:把_______转化为_____的装置。

2.构成条件:(1)有两个___________的电极(常为金属或石墨)。

(2)将电极插入___________中。

(3)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

(1)在原电池中活泼性强的金属不一定作负极,但负极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如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Al 作负极。

(2)盐桥的作用:①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②平衡电荷,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

二、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1.一次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2.二次电池(以铅蓄电池为例):(1)放电时的反应。

①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正极反应:PbO2(s)+4H+(aq)+ SO42-(aq)+2e-====PbSO4(s)+2H2O(l);③总反应: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

(2)充电时的反应。

①阴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阳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总反应:2PbSO4(s)+2H2O(l)====Pb(s)+PbO2(s)+2H2SO4(aq)。

(1)原电池反应中,两极材料本身不一定发生反应。

(2)可充电电池的放电反应和充电反应不互为可逆反应。

(3)书写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时,一定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

三、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牺牲阳极保护法利用___________。

(2)阴极电保护法利用___________。

(3)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如制成不锈钢。

(4)加保护层→如电镀、喷漆、覆膜等。

【小题快练】1.【思考辨析】(1)(2014·天津高考)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 x C+Li1-x CoO2C+LiCoO2,放电时Li+向负极移动。

2020年高三化学高考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020年高三化学高考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自学导航】【教课目的】1.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其电极反响和电池反响方程式。

2.经过进行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研究活动,体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娴熟书写电极反响和电池反响方程式。

3.经过化学能与电能互相转变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从能量的角度比较深刻地认识化学科学对人类的贡献,领会能量守恒的意义。

学会利用能源与创建新能源的思路和方法,提升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教课要点】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响式和电池反响方程式。

【教课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变的本质。

【学习过程】【引入】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宽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

比如,平时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全部都依靠于电池的应用。

那么,电池是如何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我们这节课来一同复习一下有关原电池的有关内容。

【板书】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一、原电池实验研究讲:铜片、锌片、硫酸都是同学们很熟习的物质,利用这三种物质我们再现了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留给我们的历史闪光点!【实验研究】 (铜锌原电池 )实验步骤现象Cu1.锌片插入稀硫酸2.铜片插入稀硫酸3.锌片和铜片上端连结在一同插入稀硫酸【问题研究】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结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如何?为何?3. 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 c (H+)如何变化?1799 年意×Zn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响式如何书写?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板书】(1)原电池观点: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本质:将必定的氧化复原反响的电子转移变为电子的定向挪动。

马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形式开释。

(3)原理:(负氧正还)问 1:在锌铜原电池中哪一种物质失电子?哪一种物质获得电子?问 2:导线上有电流产生,即有电子的定向挪动,那么电子从锌流向铜,仍是铜流向锌?讲:我们一般用离子反响方程式表示原电池正负极的工作原理,又叫电极方程式或电极反响。

高中化学《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优质课导学案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化学《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优质课导学案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三维目标]:《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案知识与技能:1、认识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知道原电池的概念。

2、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3、学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初步认识电极反应式。

过程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教学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组成、电极反应[教学难点]: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学习过程]实验探究(写好实验现象,并思考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方程式并画出双线桥,哪种物质失去电子?哪种物质得到电子?2、导线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你怎样才能知道导线中有电子流过?3、怎样才能知道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该装置的正负极分别是什么?4、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归纳小结]:1、原电池定义: 装置。

实质:反应分开在两极进行,还原剂在极所失去的电子通过转移给氧化剂。

3、电极判断负极Fe Zn ZnCu正极4、构成条件:[科学探究]:讨论、引出组成原电池需要的条件、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组一:①组二:⑤ZnZn稀硫酸稀硫酸②③稀硫酸⑥硫酸铜溶液④稀硫酸⑦酒精稀硫酸组三:⑧⑨稀硫酸稀硫酸稀硫酸可以形成原电池的有[归纳小结]:构成条件 1、两个 电极 2、两极插入 溶液3、形成 回路4、自发进行的反应(以上条件同时满足)5、原电池原理的应用:①设计实用的化学电源②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钢铁腐蚀及防护) ③加快某些反应速率(用粗锌制氢气) ④判断金属活动性 [反馈练习]: 一、选择题1、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据此判断,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 、天然气是二级能源B 、石油是二级能源C 、电能是一级能源D 、水力是一级能源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电池是把电能转为化学能的装置B 、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 、原电池两级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FeCu ZnCFeCuFeCuZn 陶瓷3、某金属能和盐酸生成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则该金属可能为( )A 、铝B 、铜C 、铁D 、硅4、下列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电解质都为稀硫酸) ( )A 、 ZnFe B B 、Cu FeC 、C Fe5、原电池的总反应的方程式是 Zn+Cu 2+=Zn 2++Cu ,该反应的原电池的组成正确的是 )AB C D 正极 Zn Ag Cu Cu 负极 Cu Cu Zn Zn 电解质溶液CuCl 2H 2S04CuSO 4FeCl 26、把 a 、b 、c 、d 4 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 a 、b 相连时,a 为负极;c 、d 相连时,d 极产生大量气泡;a 、c 相连时, 电流由 c 经导线流向 a ;b 、d 相连时,电子由 d 经导线流向 b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能演练高分跨栏 第6章第3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鲁科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能演练高分跨栏 第6章第3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鲁科版

1.盐桥是装有饱和KCl 琼脂溶胶的U 形管,溶液不能流出来,但离子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

在两种溶液之间插入盐桥以代替原来的两种溶液直接接触,盐桥起到了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的作用。

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计流向铜电极B .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C .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D .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 ++2e -===H 2↑解析:选A 。

由装置图和原电池原理可知锌为负极,铜为正极,故电子从锌电极通过外电路流向铜电极,A 正确。

在反应过程中取出盐桥,则不能形成闭合回路,原电池不能继续工作,B 错误。

根据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知,C 错误。

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Cu 2++2e -===Cu ,D 错误。

2.(2012·山东青岛高三第一次联考)用铜片、铝片、Cu(NO 3)2溶液、导线构成一个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不用导线连接铜片、铝片,不可能构成原电池B .正极反应式为Cu 2++2e -===CuC .其他条件不变,只将铜片改为银片,Cu(NO 3)2溶液改为AgNO 3溶液,通过等量电子时,银片的质量变化大于铜片的质量变化D .其他条件不变,将Cu(NO 3)2溶液改为FeCl 3溶液,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 -2e -===Cu 2+解析:选A 。

首先根据Cu 、Al 和Cu(NO 3)2溶液的性质,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并推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式,然后分析选项C 、D 时要注意改变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对电极反应的影响。

选项A ,将铜片、铝片直接接触并浸入Cu(NO 3)2溶液中也可形成原电池。

选项B ,因Al 的活泼性大于Cu 的,所以Al 失去电子,Al 做电源负极:Al -3e -===Al 3+,溶液中Cu2+在正极(Cu)获得电子而析出Cu :Cu 2++2e -===Cu 。

化学一轮复习20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_电池含解析鲁科版

化学一轮复习20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_电池含解析鲁科版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1.根据右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2Ag(s)+Cd2+(aq)===2Ag+(aq)+Cd(s)B.Co2+(aq)+Cd(s)===Co(s)+Cd2+(aq)C.2Ag+(aq)+Cd(s)===2Ag(s)+Cd2+(aq)D.2Ag+(aq)+Co(s)===2Ag(s)+Co2+(aq)A[从两个原电池的电极可以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关系为:Cd〉Co〉Ag,则氧化性关系为:Cd2+〈Co2+<Ag+,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知A项错误。

]2.某位同学利用家中废旧材料制作了一个可使玩具扬声器发出声音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错误的是()A.铝罐将逐渐被腐蚀B.电子流向为铝制汽水罐→导线→扬声器→导线→木炭棒C.食盐水中的Na+向木炭棒移动D.木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该原电池中铝作负极被腐蚀,浸透食盐水的木炭棒作正极,A正确;在外电路中,电子由铝罐流出沿导线流向扬声器,再由扬声器沿导线流向木炭棒,B正确;食盐水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Na+向木炭棒移动,C正确;木炭棒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在中性环境下,发生吸氧腐蚀,即O2+4e-+2H2O===4OH-,D错误。

]3.有关下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电子沿导线由Cu片流向Ag片B.正极的电极反应是Ag++e-===AgC.Cu片上发生氧化反应,Ag片上发生还原反应D.反应时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Cu(NO3)2溶液D4.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 棒变细,由此判断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M N PA Zn Cu稀H2SO4B Cu Fe稀HClC Ag Zn AgNO3溶液D Zn FeFe(NO3)3溶液C[在装置中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根据正负极的判断方法,溶解的一极为负极,增重的一极为正极,所以M棒为正极,N棒为负极,且电解质溶液能析出固体,则只有C项正确。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鲁科版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作业Word版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鲁科版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作业Word版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1.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4+x 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解析由图可知,b极(Li电极)为负极,a极为正极,放电时,Li+从负极(b)向正极(a)迁移,A项、D项正确;该电池放电时,负极:x Li-x e-===x Li+,正极:Li1-x Mn2O4+x Li++x e-===LiMn2O4,a极M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项错误;由放电反应可得充电时的反应,B项正确。

答案 C2.“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离子C.正极反应为NiCl2+2e-===Ni+2Cl-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解析结合蓄电池装置图,利用原电池原理分析相关问题。

A项,负极反应为Na-e-===Na+,正极反应为NiCl2+2e-===Ni+2Cl-,故电池反应中有NaCl 生成;B项,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二价镍离子;C项,正极上NiCl2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NiCl2+2e-===Ni+2Cl-;D项,钠在负极失电子,被氧化生成Na+,Na+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

答案 B3.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退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D.黑色退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解析铝质容器、变黑的银器及食盐溶液溶液构成原电池装置,铝作负极,变质的银器作正极。

高中化学《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导学案+课后提升练习

高中化学《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导学案+课后提升练习

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2.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及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3.会书写简单的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及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知识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学生预习区]1.原电池原理的实验探究2.原电池的概念将□01化学能转化为□02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锌-铜-稀硫酸原电池为例:(1)锌片:Zn-2e-===Zn2+,作□03负极,□04失去电子,发生□05氧化反应。

(2)铜片:□062H++2e-===H2↑,作□07正极,□08得到电子,发生□09还原反应。

(3)总反应:□10Zn+2H+===Zn2++H2↑。

(4)电子流向:由□11锌片经□12导线通过电流计流向□13铜片。

1.原电池内部阴阳离子是如何移动的?提示: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教师点拨区]1.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有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2)有两个能导电的电极,一般为两种活动性不同的导体(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或其他能导电的物质)作电极。

(3)有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4)两电极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形成闭合回路。

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4.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对点即时练]1.下列装置中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答案 B解析A项,两个电极都是Cu,不能构成原电池,错误;B项,符合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正确;C项,Zn、Cu两个电极分别置于两个分离的烧杯中,不能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错误;D项,酒精是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错误。

2.如图所示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的质量减小,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B.A、B、C可能分别为Zn、Cu和稀盐酸C.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D.A极发生氧化反应答案 C解析原电池中,负极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逐渐溶解,质量减小,故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A、D两项正确;A、B、C分别为Zn、Cu和稀盐酸时,可以构成原电池,且现象符合题意,B项正确;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C项错误。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新教材鲁科版宁陕):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新教材鲁科版宁陕):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第36讲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复习目标]1.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

2.正确判断原电池的两极,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3.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了解燃料电池的应用。

考点一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1.概念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反应能发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金属或石墨)闭合回路①电解质溶液②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③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1)装置变迁(2)电极反应负极:Zn -2e -===Zn 2+,氧化反应。

正极:Cu 2++2e -===Cu ,还原反应。

总反应:Zn +Cu 2+===Cu +Zn 2+。

(3)盐桥的组成和作用①盐桥中装有含KCl 饱和溶液的琼脂凝胶。

②盐桥的作用:a.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b.平衡电荷,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

③盐桥中离子移向: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4.原电池的应用(1)设计制作化学电源(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原电池中,负极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正极一般是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

(3)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加快。

(4)用于金属的防护:将需要保护的金属制品作原电池的正极而受到保护。

1.盐桥是所有原电池构成的必要条件()2.原电池内部电解质中的阴离子一定移向负极,阳离子一定移向正极()3.构成原电池两极的电极材料一定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4.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的总数一定等于正极得到电子的总数()5.使用盐桥可以提高电池的效率()答案 1.× 2.√ 3.× 4.√ 5.√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2022·杭州模拟)实验a:将铜片、锌片和稀硫酸组成单液原电池,铜片、锌片表面均产生气泡。

实验b:将锌片在稀HgCl2溶液中浸泡几分钟,锌片表面形成锌汞合金,再与铜片、稀硫酸组成单液原电池,只有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C 硫酸铜溶液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编号25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原电池的设计条件及有关简单的计算3、以极度的热情,全力以赴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使用说明】利用一节课,认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下课收齐。

下节课修改10 分钟后结合错题统计讨论10分钟,师生探究、学生展示20分钟,巩固落实5分钟。

标有★★的B层可不做,标有★或★★的C层可不做。

【课前导学】一、原电池例1、右图原电池装置中,Zn是______极,Cu是______极(填电极的名称),外电路电子由________通过导线流向_______;溶液中_______离子向Cu极移动,________离子向Zn极移动。

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Zn极:_____________________ Cu极: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 __例2、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是把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在这样的一个装置中实现:即把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还原剂在_______极上失电子,发生______反应,电子通过导线流向________极;氧化剂在______极上得到电子,发生_______反应。

练习1、下列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乙醇ZnC氯化钠溶液24A B C D练习2、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a>b>c>dB、a>c>d>bC、c>a>b>dD、b>d>c>a二、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金属的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⑴化学腐蚀的本质是:⑵什么是金属的化学腐蚀?什么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举例说明。

请完成下表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含义金属或合金直接与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接触发生反应,而消耗的过程。

不纯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发生反应而消耗的过程。

电子得失金属将电子直接转移给有氧化性的物质。

金属将电子间接转移给有氧化性的物质。

电流腐蚀对象金属单质较活泼金属实例⑶比较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析氢腐蚀吸氧腐蚀条件正极反应负极反应总反应式2、金属的防护练习3①②③④A. ④>②>①>③B. ②>①>③>④C. ④>②>③>①D. ③>②>④>①【小结】(1)金属腐蚀快慢判断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①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金属防腐蚀方法。

镀层金属的还原性比被保护金属的还原性要______(填“强或弱”)。

②将还原性较强的金属作为保护极,与被保护金属相连构成原电池,还原性较强的金属作为____极发生氧化反应而消耗,被保护金属作为____极避免腐蚀。

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③将被保护金属与外加电源的_____极相连让其成为_____极,外加电源的___极接到一些废铁上,而成为____极,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HCl+NaOH=NaCl+H2O △H<0B.2CH3OH(1)+3O2(g)−−→−点燃2CO2(g)+4H2O(1)△H<0C.4Fe(OH)2(s)+2H2O(1)+O2(g)=4Fe(OH)3(s)△H<0D.2H2(g)+O2(g)=2H2O(1)△H<0★2、将相同粗细、相同长度的Fe棒和C棒,Cu棒和C棒分别用导线连接,并分别置于盛有相同浓度的氯化铁溶液的甲、乙两烧杯中(浸没部分的长度相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烧杯中均形成原电池B、甲烧杯中电流强度大于乙中C、乙烧杯中电流强度大于甲中D、两烧杯中金属均做负极★★3、Zn-MnO2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2-NH4Cl混合溶液。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

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 (填“正极”或“负极”)。

(2)若Z n Cl2-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C u2+,会加速某电极的腐蚀.其主要原因是 。

欲除去Cu2+,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代号)。

a.NaOH b.Zn c.Fe d.NH3·H2O(3) 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若电解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MnO2的理论产量为 。

【课堂训练】1、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A、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铁溶液B、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硝酸亚铁溶液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铁溶液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2、家用炒菜的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反应是()A、4Fe(OH)2+2H2O+O2= 4Fe(OH)3B、2Fe+2H2O+O2= 2Fe(OH)2C、2H2O+O2+4e-=4 OH-D、Fe-3e-=Fe3+3、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D.浓硝酸比稀硝酸更能氧化金属铜4、下列防腐措施中,属于电化学保护法的是()A、用氧化剂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稳定的氧化物保护膜B、在金属中加入一些铬或镍制成金属合金C、在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部分,装上一锭锌D、金属表面喷漆5、有关右图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右图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B.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C.该装置中Fe为阴极,电极反应为:Fe+ 3OH-→Fe(OH)3+3e-D.该装置中Pt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 +2H2O+4e-→4OH-★6、将洁净的金属片A、B、C、D分别放置在浸有盐溶液的滤纸上面并压紧,如下图所示。

每次实验时,电压表指针的偏移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表所示:金属电子流动方向电压/VA A→Cu+0.78B Cu→B-0.15C C→Cu+1.35D D→Cu+0.30请依据表中数据判断:(1) 四种金属中________金属可能还原性最强;________金属一定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2) 若滤纸不用盐溶液浸润而改用NaOH溶液浸润,则在滤纸上能看到有蓝色沉淀析出的是________(填字母)金属,其对应的原电池反应式为: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于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对其中的电解质溶液有以下猜想:猜想一:必须是能与负极发生反应的电解质。

猜想二:任意的电解质溶液均可在如下图装置中构成原电池。

为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请配齐实验用品: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 _ .你应该做的简单操作是_____________ ,玻璃板若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

【当堂检测】1、100mL浓度为2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适量的6mol/L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山东省昌乐二中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答案编号25【课前导学】一、原电池例1 负,正,Zn,Cu,H+,SO42-,Zn→Zn2++2 e-,2H++2 e-→H2↑Zn+2H+=Zn2++ H2↑例2 正极:Cu2++2e-→Cu负极:Fe→Fe2++2 e- 总反应方程式:Fe+Cu2+=Fe2++Cu例3、正极:2Fe3++2e-→2Fe2+ 负极:Cu → Cu2+ +2 e- 总反应方程式:2Fe3++ Cu=2Fe2++Cu2+【小结】(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①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2)化学,电能,负,氧化,正,正,还原。

练习1、D 练习2、B二、金属的腐蚀与防护2、金属的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⑴化学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电子被氧化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含义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反应电子得失电流无电流产生产生微弱电流腐蚀对象实例金属与Cl2、O2等直接反应钢铁在潮湿环境中被腐蚀⑶比较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析氢腐蚀吸氧腐蚀条件强酸性弱酸性、中性、碱性正极反应2H++2e- →H2↑2H2O+O2+4e-→4 OH-负极反应Fe→Fe2++2e-2F e→2Fe2++4e-总反应式Fe+2H+=Fe2++ H2↑2F e+2H2O+O2=2Fe(OH)22、金属的防护练习3、A【小结】(1)金属腐蚀快慢判断规律:金属作阳极电解>金属作负极(原电池)>化学腐蚀>有防腐措施的腐蚀(2)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①电镀,强②负,正,牺牲阳极保护法。

③负,阴,正,阳,阴极电保护法或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合作探究】1、A ★2、C★★3 (1) Zn(或锌)正极(2) 锌与还原出来的铜构成铜锌原电池而加快锌的腐蚀 b(3) 2H++2e-→H287【课堂训练】1、A2、D3、B4、C5、D6 (1) C B (2) B 负极:2Cu+4 OH-→2C u(O H)2 +4e- 正极:2H2O+O2+4e-→4 OH-(3)烧杯、氢氧化钠溶液或氯化钠溶液将稀硫酸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或氯化钠溶液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当堂检测】1、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