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心静气 静待花开
高频考点专项复习:词语运用

专题03 词语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公园里,老人悠闲地聊着天,孩子在尽情嬉戏,空气中洋溢..着祥和的气氛B.在《我和橘皮的往事》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饱含深情地缅怀..自己的小学班主任C.电视剧《破冰行动》主要讲述了警察剿灭“第一毒村”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D.一年一度的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拉开了帷幕。
远远望去,大渡河畔人声鼎沸....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价值,让一切劳动与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射迸发迸溅),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齐心协力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才是关键。
愿年轻人都能沉心静气,积蓄力量,静待花开。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B.昨晚那小偷可真大胆,趁李大伯一家人熟睡之时,竟登堂入室....,把金项链和家中存放的现金都偷走了。
C.第一次月考考砸了,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充耳不闻....。
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四月调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D.春天的遗爱湖,草长莺飞,风声鹤唳....。
漫步在遗爱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国际马拉松比赛首次在衡阳激情开跑。
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比赛中,衡阳人以奔跑的姿势跑进春天,拥抱春天。
B.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在此节目中,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青睐。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多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期中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瞬间(shùn)炽热(zhì)飞漱(shù)猝不及防(cù)B.锃亮(zèng)佃农(diàn)纸鸢(yuān)叱咤风云(chà)C.诘责(jié)绯红(fēi)犀利(xì)屏息敛声(bǐng)D.不逊(xùn)悄然(qiǎo)差役(yì)引吭高歌(háng)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天番地覆正襟危坐锐不可当颔首低眉B.所向披靡鹤立鸡群深恶痛疾油光可鉴C.诚惶诚恐雷霆万钧杳无消息粗制乱造D.摧枯拉朽广袤无垠抑扬顿挫暗然失色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B.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
C.随着污染源的逐渐增多,雾霾正以锐不可当之势损害人们的健康。
D.他白手起家,多年来在商场披荆斩棘,终有现在的成就。
4.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价值,让一切劳动与创新的活力竞相______(迸射迸发迸溅),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______(齐心协力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才是关键。
愿年轻人都能沉心静气,积蓄力量,静待花开。
5.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居里夫妇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在探索中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
_______。
静待花开 寄语

静待花开寄语
1. 花开是自然的律动,让我们静待花开的美丽。
2. 人生也是如此,静待时机的到来,迎接美好的未来。
3. 静待花开,是对时间的敬畏与耐心的表达。
4. 无论风雨如何,静待花开的心态能让我们看到春天的希望。
5. 寄语每一个正在经历苦难的人,静待花开,一切都会过去。
6. 静待花开之时,是感受宇宙的力量和自身的成长。
7. 我们的生命就如同一朵花,需要经历沉寂的时刻,才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8. 静待花开,是等待成功的信心和智慧。
9. 不要焦急,静待花开,生命的奇迹即将出现。
10. 寄语自己,静待花开,永远不要放弃追寻梦想的勇气。
11. 静待花开,是向自己的灵魂告白,放下负担,追求内心的宁静。
12. 静待花开,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善待和宽容。
13. 静待花开,寄语未来,让我们成为永恒的花朵。
如何静待花开

如何静待花开“静待花开”这个词来自诗句“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也是之前网上流传甚广的一段话的中心思想。
很欣赏这个词,也经常在孩子让自己有点抓狂的时候默念这个词来宽慰自己。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对这个词的浅薄理解。
第一,静待花开,不要拔苗助长。
花朵的绽放和孩子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因为花朵的品种和孩子的品性不同而有长短的区别。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不是一场短跑,没有哪一个马拉松选手是输在起跑线上”,我们要学会等待。
谦是一个比较腼腆内向的孩子,曾经我急迫地想去改变他的这一性格,而他爸更是做过一件令他事后很自责的事。
谦四岁左右时参加过一次卖报纸的活动,因为当天我不在家,是他爸爸带着的。
同去的几个孩子要么一开始就很大胆地向路人询问,要么在家长的鼓励下也顺利卖出去了报纸,只有谦不敢上前跟路人搭讪。
据别的家长后来给我的反馈,谦爸一开始还能轻言细语地鼓励,没两下就很焦躁地冲谦发火,说些“这有什么呀?快去呀!你看他们不是做得很好吗?”之类的话,边说边把谦往前推。
结果越是这样谦越退缩,最后还委屈得大哭了起来。
自那以后,只要听说是去卖报纸,谦都不愿参加。
也许在大人看来,这有什么好害羞或害怕的?但对于一个内向的孩子而言,这是他第一次跟陌生人接触,而且还得要恳求对方买自己的报纸,肯定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迈出这一步;在其他小朋友已经顺利卖出报纸的时候,他本就承受了落后的压力,此时爸爸还不能理解他的心情,不是帮他疏导压力、鼓起勇气,而是推着他去做一件他还没准备好的事情,他只有退缩。
事后我和谦爸交流,都认识到爸爸犯了个严重的错误。
自那以后,我们都特别注意,遇到表演的机会或与陌生人接触的机会,从来都只是鼓励,宁愿错过也不强行要求。
虽然现在他仍然不能像有的孩子那样在任何场合都能落落大方,但他已经敢于登上舞台进行表演,敢于并很乐意一个人去商店买东西,出去玩的时候讲一路的笑话给同车的小朋友和叔叔阿姨们听。
这就是我们学会等待的结果。
陕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楹.联(yíng)追溯.(shuò)簇.新(cù)扣人心弦.(xián)B. 婆娑.(suō)惩.戒(chěng)戳.穿(chuō)凛.然生畏(lǐng)C. 嗔.怒(chēn)惬.意(qiè)瑰.宝(guī)孜.孜不倦(zī)D. 召.唤(zhāo)山峦.(luán)刹.那(shà)侃.侃而谈(kǎn)【答案】C【解析】【详解】A.溯(sù);B.惩(chéng),凛然生畏(lǐn);D.召(zhào),刹(chà)。
故选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一组是()A. 崇高腊烛消声匿迹长途跋涉B. 驯良混淆丰功伟绩扶摇直上C. 荟萃祭祀隐天敝日通宵达旦D. 雄辨际遇束手无策分廷抗礼【答案】B【解析】【详解】A.腊—蜡,消—销;C.敝—蔽;D.辨—辩,廷—庭。
故选B。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价值,让一切劳动与创新的活力竞相____(迸射迸发迸溅),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____(齐心协力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才是关键。
愿年轻人都能沉心静气,积蓄力量,静待花开。
【答案】(1). (1)迸发(2). (2)持之以恒【解析】【详解】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1)“迸射”指由内而外地强烈放射出,四处喷溅;“迸发”指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迸溅”指向四外飞溅。
此处用来修饰“活力”,用“迸发”最贴切。
(2)“齐心协力”指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坚定不移”指稳定坚强,毫不动摇;“持之以恒”指长久地坚持下去。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摘要】"静待花开”教育理念源自东方传统智慧,强调耐心等待和珍惜成长过程。
本文从“静待花开”教育的核心理念、实践方法、教学特点、意义和价值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对该教育理念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如何教育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包容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未来,“静待花开”教育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将逐渐被认可。
通过对“静待花开”教育的启示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借鉴传统智慧,为教育事业注入更多活力和温暖。
"【关键词】“静待花开”教育理念、起源、背景、核心理念、实践方法、教学特点、意义、价值、应用领域、未来发展趋势、重要性、必要性、启示、反思。
1. 引言1.1 什么是“静待花开”教育理念“静待花开”教育理念是一种注重耐心等待和把握时机的教育理念。
它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静待花开、静待时至”的思想,强调尊重个体的成长规律和自然发展的节奏。
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育者不会急功近利地去要求孩子立即取得成绩,而是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发展。
这种理念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内在修养和自我控制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外在的成果和表面的成功。
通过“静待花开”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和能力,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
这种教育理念的提倡者认为,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成长,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1.2 “静待花开”教育的起源和背景"静待花开”教育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待得菏泽种菽”理念,强调等待、耐心和珍惜时光的重要性。
这种教育理念最早由教育家张先生提出,并逐渐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传播和应用。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哲理,人们开始重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发展,追求一种自由、自主的教育方式。
“静待花开”教育背景主要源于当代社会教育体制的不足与困境。
在现代教育中,过分注重分数和竞争,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导致学习压力过大和心理健康问题频发。
静下心来 静待花开

静下心来,静待花开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变化,他们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的引导学生,使其能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针对问题:如何对待多动,自制能力差的小孩?案例再现:我班学生瑞,智力非常好,知识点拨一下能学会,但是假如不特别关注他,课堂作业就常常不会写。
调皮捣蛋,自我约束能力差,嘴巴总是管不住,上课乱插嘴,爱告状,喜欢惹是生非,经常欺负班上的同学,连女生也不放过,上课总是喜欢打扰坐在他前排的同学。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属于多动症表现。
案例分析:鉴于瑞这种表现情况,我特意去家访了。
发现他虽然不是留守儿童,可是爸爸妈妈并不很重视对他进行教育。
他妈妈对我比较冷淡,甚至都没教育孩子向我问好。
据了解,浩他的爸爸妈妈相处得也很不融洽,无怪乎他会有上述表现。
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我加大了对他的关心。
不仅在学习上多花了心思,还从生活上关爱他,比说给他奖励学习用品,天气冷了提醒他加衣服,下雨天没带雨伞借给他雨伞,每天关注他午餐情况,早上吃没吃上热的饭菜,有时会把儿子的零食带来分给孩子。
并且让他和学习成绩不错,性格活泼的同学坐在一起,让他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和快乐。
平时多鼓励他,他一旦欺负其他的同学,我不再如同以前大声斥责他,而是把他叫到身边告诉他最近比上个月表现好很多了,这个月只欺负了一个同学了。
但是他如果能做到不再欺负同学,老师和同学们会越来越喜欢你的。
在学习方面也如是鼓励。
鉴于他妈妈对教育不太重视,我就改家访为电话联系,将瑞的进步及时回馈给他妈妈,并且鼓励家长也多多教育。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这个学期他的学习成绩提高了,性格也变得好了,不再欺负同学了,多动症也慢慢改善了。
这次得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郑渊洁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不会教的老师。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词语的搭配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词语的搭配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 (共4题;共15分)1. (3分) (2019九上·宝鸡月考)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①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价值,让一切劳动与创新的活力竞相________(迸射迸发迸溅),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②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________(齐心协力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才是关键。
愿年轻人都能沉心静气,积蓄力量,静待花开。
2. (2分)读《乞丐》,词语填空红肿的、流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________的衣服,________的伤口……3. (4分)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________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________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________冷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A.驱散B.融化C.摆脱4. (6分)你从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横线处。
瓦尔杰茨基公国国王弗里德里赫乘着马车,被 ________(狂野狂热热情)的人群簇拥着走得正欢,忽然晴天霹雳似地有一封信________(堕落降落飘落)到他的膝上,不知是谁 ________(扔投射)进来的。
二、单选题 (共31题;共62分)5. (2分) (2017八下·梅江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
B .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 . “水光潋滟晴方好”,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赏心悦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心静气,静待花开———《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学反思沉心静气,静待花开———《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学反思摘要:备课——面面俱到是大敌。
品读——有备方能无患。
拓展——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是保障。
导语——入情入境为激趣。
赏析——方法指导最重要。
语言——师生沟通的金钥匙。
结语——感情升华是关键。
关键词:课程改革精心引导、巧妙点拨凝望着它,沉心静气,静待花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育注入源头活水,使我们一线的教师焕发出极大的热情,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在充满趣味、合作、探究的课堂中,自信、张扬、个性的学生似朵朵含苞的野百合在老师的精心引导、巧妙点拨下点点滴滴的静静开放!回顾自己刚讲过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感受颇多,这堂课老实说我付出的挺多,从教学环节的设置,到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以及这堂课的导入和结语,甚至是课堂的一些预设,我都颇费心思。
结果,有痛定思痛的反思,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备课——面面俱到是大敌。
备课,面面俱到是大敌。
由于害怕知识点的疏漏所以很多老师备出的课内容多且杂追求面面俱到。
其实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面面俱到就是面面不到,课堂上的各个环节都要兼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能突出,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这堂课,教学环节设置多多,前置学习,整体感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写法指导,拓展延伸,情感升华等等琳琅满目,课上不得不把有限的时间分配到诸多的环节中去,各个环节都大体涉猎,如蜻蜓点水。
课堂上师生的精力被分散,上课如走马观花,学生疲于应付,哪有时间停下脚步细细品味文本严谨完整的结构,精美优雅的语言,深邃高尚的情感,巧妙无痕的写法。
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找准一点重点敲击,拔的是“花生秧”拔出的却是大团的“花生”。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追求深层次对话,切记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惟有这样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生发出不曾预约的精彩!一堂课中给学生留下一点时间让他们停下脚步慢慢欣赏文章中独到的精彩的“风景”,真好;一堂课中给学生留下一点时间让他们针对自己喜欢的语段沉思静想形成独到的见解,在记忆中画下浓彩重抹的一笔,真好;一堂课中给学生留下一点时间让他们针对课堂上新生成的“知识”进行讨论交流,生成别样的精彩,真好!总之一堂课中有一个精彩,让它点燃学生心头的那盏灯,触动学生心灵深处那最温柔的一角,足矣!二品读——有备方能无患。
品读环节:同学们从哪些文字当中可以体会出百合的精神?把这些文字画出来,小组内进行交流哪里应该重读,哪里应该停顿才能读出百合的精神?我感觉在品读的环节孩子们都不愿意积极的进行交流和讨论,也许是课堂的激励制度不到位,最大的可能性是由于平时的课程紧张这种朗读训练进行较少,所以公开课上老师虽交给学生品读的方法和技巧但那只是临时抱佛脚,收效甚微,方知只有平时有备方能用时无患。
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品味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感悟百合的精神和品质,深化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设想很好,但没有平时的朗读作为坚实的基础,难以生成课堂上的精彩。
结果可想而知,预想的精彩蜕变成冷场的失彩。
众所周知,语文课是有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绚丽多彩的品读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品读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只木。
因此语文课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景中,在丰富的想象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因此教学中就应该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的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律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有理解的读,有体验的读,传情达意的读;学生就会“想说”“会说”“能说”,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能真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我们的语文是一方美丽,是一片真情;是一分雅趣;是一种机智和气度。
只有通过读,让学生走进文本美美地赏,细细地品,深深地悟,学生才能真正徜徉于美妙的语文世界,享受语文的味道和情趣,享受语文的韵致和奇妙,享受语文带来的灵魂的洗礼与思想的超越。
三拓展——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是保障。
拓展环节:花是这样林清玄也是这样,林清玄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不再年轻,而且他的成名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每当他的人生进入低谷的时候,他内心涌动的执着的信念就告诉他:我要以文字的形式证明我的存在,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自己的尊严。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平凡人都在一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存在,我们中学生有该以怎样的形式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一环节,课堂上的要求是让学生放眼社会,用敏锐的眼睛捕捉生活中具有百合花精神的平凡人,由此联系到自身。
是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是死的知识向活的能力的转化;是课堂的花向社会的人的过渡。
我本以为此处应该有意想不到的精彩,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做无作为状,能勇敢的站起来,能用一双慧眼敏感地捕捉到生活中平凡而又富含深意的细节,能自信的表述自己的见解者,如凤毛麟角。
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生活中的动人的细节缺少敏锐的感悟,导致本堂课本该高潮的环节没有画上圆满的句号。
生本的课堂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课堂“动”起来,让教学“真”起来,让孩子“活”起来。
生本课堂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来源于学生对生活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观察,它来源于学生对身边的细节的敏锐的捕捉。
生活即语文要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社会,体验生活,体味人生,多角度多侧面的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对细节的感悟来源于对生活的关注,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对细节的灵敏度就迟钝,如果对生活知之不深,感之不切,那么对细节的感悟要么写不出来,要么胡编乱造。
生活犹如泉源,细节犹如泉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泉水自然活泼泼的流个不歇。
失败是成功之母,善于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可以使自己成长的更快,飞得更高。
但这堂课也有令我感到欣慰之处。
一导语——入情入境为激趣。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为学生即将进入新课教学做好心理准备。
精心设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用很大。
一句精辟独到的导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哲理,它能扣人心弦,发人深省,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着美妙音律的涓涓细流,流淌在静静的课堂中,流入学生饥渴的心田,潜藏于他们的记忆深处。
总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当巧妙的导语设置可以把学生顺利的带进既定的情境中去,并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是一篇励志的精美散文,其中百合花的形象已经被人格化,激励人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由此我巧妙的借用冰心的《成功的花》导入新课。
文不长录如下:成功的花冰心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于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今天让我们带着这首诗走近一株盛开在人们心田上的百合花!同是写花,同是赋予花人的品格,同是教人奋进,催人励志。
利用《成功的花》创设出一种激人奋进,催人向上的情景,给整堂课定下一个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入情入境的把大家带入课文中去。
诗一样唯美的教学导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就像细柔的春雨,润物于悄然间。
激起学生无限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情思勃发的智慧生成,在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中,我感受到了学生心灵的呼唤,师生激情的碰撞,学生个性和灵性的率真抒发。
二赏析——方法指导最重要。
赏析环节:请同学们画出直接描写百合花开的句子,并选则自己喜欢的2个句子进行赏析,做好批注。
组内交流后进行分组展示。
这是我自认为最得意的几个环节之一,句子和语段的赏析是我从初一就培养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引导学生从一个角度逐渐到多个角度的赏析,由抓关键词、抓修辞手法入手到后来的由抓结构作用、句式特点、所含情感入手甚至到最后的从艺术手法角度入手;由易到难进行多角度的赏析。
学生在这一环节驾轻就熟,如鱼得水,每每有惊人之语。
如,“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
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几个学生妙语连珠,“‘鄙夷’和‘努力’两个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出百合花对野草、蜂蝶的宽容,隐忍和百合花坚定执着的性格。
”“同时这个句子还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既承接上文野草、蜂蝶对百合花的讥讽又开启下文百合花默默盛开的段落。
”问其何出此言,学生们居然分析的头头是道,合情合理。
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老师自然心乐之。
其实赏析是学生与文本教材碰撞后的自我解读,是学生生活经验,知识积淀的外显,是由已知生成新知的过程,赏析环节的设置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舞台。
如果教师脑中时刻记着:“人的解放”;心中时刻想着:“学生是中心”;眼中时刻关注:“课堂的状态和氛围”。
如果课堂上能够多听听来自学生的声音,能够多给学生提供一方自我展示的靓丽舞台,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是高效的课堂。
高效的课堂,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高效的课堂,心灵的碰撞,思绪的飞扬。
这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的至高追求。
三语言——师生沟通的金钥匙。
课堂教学无疑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师语言的成败决定着整堂课的成败;教师语言的轻重缓急决定课堂的进程速度;更决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某一问题的富有感情色彩即时性评价成则激趣,败则败趣。
品读“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第一个进行展示的学生底气不足,不能很好的读出百合的自信和执着,台下隐隐有不屑的笑声,我敏感地意识到只有灌输给学生自信,学生才能读出百合的那份自信和坚定,只有这个学生读出自信,才能为其他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品读环节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于是我用坚定而信任的语气告诉他:“不管别人怎样看你,不管你读的是否令别人满意,你都要勇敢的读出你的自信!”该生在我的鼓励下出色的完成了该语段的朗读和品味。
该生的成功展示,证明我的语言确实起到激励的作用,他的成功使我更自信更有勇气,于是我环视课堂一字一顿的说:“刚才的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他的能力,他就是一朵盛开在我们中间的百合花!”顿时教室里掌声雷动,我知道这掌声是送给学生的,也是送给我的。
在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的逐一品读中课堂气氛陡然回升。
教师的语言是世间最美的语言,她像一股清泉流过沙漠,于是沙漠开始有了绿洲;她像一线晨光穿透云层,于是林中的飞鸟接收到黎明的信息。
在课堂上针对学生不尽人意的表现,教师要善于用语言鼓励之,安慰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带着欣喜,带着满足,安心的品味鲁迅的凝练深刻,契诃夫的幽默简练,孙犁的清新明丽,沈从文的古朴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