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讲稿
第7章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PPT课件

A 3-phase separator device at the top of the chamber
The UASB reactors are an enclosed chamber system approximately 6 metres deep
第24页/共50页
Treatment Per formance
• 硫化物:甲烷菌最佳生长需要11.5mg/L的硫(以H2S计)。目前高负荷 反应器硫化物可以达到150-200mg/L。
• 有毒物质:尤其是重金属的毒害作用很大,如果运行不顺利,可以考虑 是否为重金属原因。
• 搅拌和混合:要求适合的搅拌速度。
第6页/共50页
§6.2 污水的厌氧 生物处理方法
化粪池
设有18座圆柱型及18座蛋型消化槽,
消化温度控制在95°F,污泥停留时间约
15天,产气量每天可达740万立方英呎,
其中甲烷含量约64﹪,每日需供给
Scattergood蒸气发电厂作为燃料,以
交换该电厂提供优惠电价,1.3美元
/KWh (市价9美元/KWh)
第10页/共50页
旧金山Oceanside水污染控制 厂之蛋型厌氧消化槽池
88.5
研究应用单位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酒精过滤液 高温
24
22.3
900-2800
91
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柠檬酸废水 35
6
20.3
20000-36000
90
常州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
酿造废水 常温 64.8
4.2
2000-6000
82.4
北京环境保护研究所
啤酒废水 常温 8*240 9-13
1500-3000
第15章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ppt课件

2、pH 值每种微生物可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活动,产酸细
菌对酸碱度不及甲烷细菌敏感,其适宜的pH值范围 较广,在4.5-8.0之间。
产甲烷菌要求环境介质pH值在中性附近,最适宜 pH值为7.0-7.2,pH6.6-7.4较为适宜。
在厌氧法处理废水的应用中,由于产酸和产甲烷大 多在同一构筑物内进行,故为了维持平衡,避免过多 的酸积累,常保持反应器内的pH值在6.5-7.5(最好 在6.8-7.2)的范围内。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
§15-2 厌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anaerobic activated 厌slu氧d生ge物) 膜法(anaerobic slime)
厌氧活性污泥法包括:普通消化池、厌氧接触工艺、上流 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等。
厌氧生物膜法包括:厌氧生物滤池、厌氧流化床、厌氧生 物转盘等。
§15-1 概述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
一、厌氧生物处理的对象
1、有机污泥 有机污泥包括废水好氧生物处理过程生成的大量活性污泥
和生物膜,初沉池可沉淀的有机固体,以及人畜的粪便等。
2、有机废水
食品工业,如酒精、味精、制糖、淀粉、屠宰和啤酒等工 业排出的废水,不仅数量多,而且浓度也很高。
3、生物质 以专门利用生物质转化为新能源为主要目的的厌氧发酵法,
温度的急剧变化和上下波动不利于厌氧消化作用。短 时内温度升降5℃,沼气产量明显下降,波动的幅度过 大时,甚至停止产气。
温度的波动,不仅影响沼气产量,还影响沼气中甲烷 的含量,尤其高温消化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
温度的暂时性突然降低不会使厌氧消化系统遭受根本 性的破坏,温度一经恢复到原来水平时,处理效率和 产气量也随之恢复。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课件

根据进水的方向将厌氧固定膜反应器 分 为 升 流 式 ( USFF) 、 降 流 式 ( DSFF) 和平流式(LSFF)三种;根据填料填充
的程度分为全充填型和部分充填型。
填料可采用拳状石质滤料,如碎石、 卵石等,也可使用陶粒、塑料等填料。
烷化严重受阻。
1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2.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2) pH及碱度
按降解机理分段:
产甲烷菌适宜的pH值为7.0左右,大体在 6.5-7.5 之间。
在消化系统中,如果水解发酵阶段与产酸阶段的反应速率超过 产甲烷阶段,则pH会降低,影响甲烷菌的生活环境。
反应器的pH值过低,常表现为挥发酸浓度过高; pH值过高, 常见于NH4+浓度过高。
(5)有机负荷
按降解机理分段:
在厌氧法中,有机负荷通常是指容积有机负荷,简称容积负荷, 即消化器单位有效容积每天接受的有机物量[kgCOD/m3 ∙d]。此外也 有用污泥负荷表达的,即[kgCOD/kgVSS . d]。
厌氧消化过程中,产酸阶段反应速率比产甲烷阶段反应速率快 得多, 必须十分谨慎的选择有机负荷,使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和消 耗不致失调,形成挥发酸的积累。为保持系统的平衡,有机负荷不 能过高。
甲烷产量的70%
产氢产乙酸阶段
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 用下
产甲烷阶段
两组生理上不同 的产甲烷菌
③ 厌氧消化的4阶段理论
1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2.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参考教材第357页
由于产甲烷菌在厌氧处理的各个阶段中,对环境的影响最敏感机,理分段: 世代时间相对较长,甲烷化反应速度较慢,常作为厌氧消化过程的 控制阶段, 反应条件应重点满足甲烷菌的环境要求。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前驱处理技术,是将污水及无机污染物
以厌氧环境下的微生物菌群的合作作用,来达到有效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运用比较多,主要有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餐厨油
脂水处理技术、污水厌氧水处理技术等几大种。
发展历程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有古代早期的运用非光合作用细菌,将
无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
而在20世纪末,由于科技发展的需求,
污水厌氧生物技术才逐渐得到发展,发展到目前,已经逐步成熟,实现高
效净化水质,为加强污染的环境治理和维护水质,极大的促进了排放水质
的改善。
主要特点
1.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工艺特点:
(1)低温条件下可以实现高效去除污染物,工艺操作简单,无须特
殊操作和人工干预,可大大提高生物处理工艺的效率;
(2)厌氧状态下可以有效抑制有机物的氧化,减少有机物的降解产物,这使得系统的去除率高;
(3)厌氧生物处理工艺避免了氧气的滞留,可大大提高微生物的降
解效率;
(4)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抗菌的能力,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大大改善处理水质;
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应。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讲义

厌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是在有氧条件下,由好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作为无害化和高效化的方法被推广应用。
但当污水中有机物含量很高时,特别是对于有机物含量大大超过生活污水的工业废水,采用好氧法就显得能耗太多,很不经济了。
因此,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一般采用厌氧消化法。
即在无氧的条件下,由兼性菌与专性厌氧细菌降解有机物,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
厌氧生物处理具有高效低耗的特点,因此比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更具优越性。
第一节概述一、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厌氧微生物厌氧生物处理是以厌氧细菌为主而构成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厌氧细菌有两种,一种是只要有氧存在就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称为绝对厌氧菌;另一种是不管有氧存在与否都能增长的细菌,称为兼性厌氧细菌〔也称兼性细菌〕。
当流入废水的BOD浓度较高,细菌在好氧状态下增长以后,由于缺氧会使各种厌氧细菌繁殖起来。
一般污水散发出恶臭是由于厌氧细菌增长产生了硫化氢、胺等气体所造成的。
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厌氧微生物主要有产甲烷细菌和产酸发酵细菌,常见的甲烷菌有四类:既甲烷杆菌、甲烷球菌、甲烷八叠球菌、甲烷螺旋菌;产酸发酵细菌主要有气杆菌属、产碱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小球菌属、变形杆菌属、链球菌属等。
二、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于19世纪末首先在英国得到应用,到1914年美国已建立14座厌氧消化池。
厌氧生物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气的情况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这些无机物主要包括大量的生物气和水。
此生物气俗称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约2/3的甲烷和1/3的二氧化碳,是一种可回收的能源。
厌氧水处理是一种低本钱的水处理技术,它又是把水的处理和能源的回收利用相结合的一种技术。
开展中国家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源短缺以与经济开展与环境治理所面临的资金缺乏等问题,这些国家需要有效、简单又费用低廉的技术;厌氧水处理技术可以作为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体系的一个核心局部,其产物可以被燃烧利用而产生经济价值。
第6章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PPT课件

10
厌氧活性污泥的培养
1. 厌氧菌生长速率慢,世代时间长,故驯化、培养时间较长 2. 厌氧活性污泥中主要的微生物组成包括:将大分子水解为小分子的水解细菌,将
第六章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1
6.1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微生物学与生化反应原理 6.2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6.3 厌氧生物反应器与工艺
2
6.1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微生物学与生化反应原理
3
1. 厌氧微生物
专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 氧存在,基质脱氢还原NDP产生NDPH2,NDPH2和O2直接作
小分子的单糖、氨基酸等发酵为氢和乙酸的发酵细菌、氢营养型和乙酸营养型的 古菌,利用H2和CO2合成CH4的古菌,厌氧的原生动物。 3. 最良好的颗粒厌氧活性污泥是以丝状厌氧菌为骨架和具有絮凝能力的厌氧菌团粒 化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污泥。
11
6.2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12
A 技术成本低,经济性好。
16
5.有毒物质
无机毒性物质
有机毒性物质
氨氮 无机硫化物 盐类 重金属
17
6.3 厌氧生物反应器与工艺
18
厌 氧
普通消化池
活
性
厌氧接触工艺
污
泥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厌
法厌氧生物滤池
艺
生
物
厌氧膨胀床/流化床
膜
法
厌氧生物转盘
19
厌氧消化池
20
1. 厌氧消化池基本原理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污水、污泥)简洁范本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污水、污泥)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污水、污泥)废水的处理一直是环境保护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其中厌氧生物处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消除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并且能够产生可再生的能源。
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并且产生大量的微生物污泥。
这种处理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 适应性强:厌氧微生物可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包括不同温度、pH值、COD浓度等。
2. 能量回收:通过厌氧发酵反应的甲烷气体可以作为可再生的能源。
3. 减少废物产生:厌氧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减少废物产生。
厌氧生物处理的过程厌氧生物处理主要包括两个步骤:污水的预处理和污泥的厌氧发酵。
以下是具体的处理过程:1. 污水的预处理: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固体悬浮物、调整pH值等步骤,以提高处理效果。
2. 污泥的厌氧发酵:经过预处理的废水与厌氧污泥混合,进入厌氧生物反应器。
在反应器中,厌氧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质进行代谢,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
生物污泥也会不断产生和积累。
3. 沉淀和分离:经过厌氧发酵的废水和污泥进入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将混合液中的污泥分离出来。
分离后的清水可以进一步处理或者排放。
4. 污泥的利用:分离出的污泥可以用于土壤改良、发酵制肥等方面,实现资源化利用。
厌氧生物处理的优缺点厌氧生物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处理效果好:厌氧微生物能够高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2. 能量回收:通过产生的甲烷气体可以作为可再生的能源,能够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
3.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与传统的有氧处理方法相比,厌氧生物处理方法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
,厌氧生物处理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 对环境要求高:厌氧生物处理对环境因素的要求较高,如温度、pH值等。
2. 处理周期长:厌氧生物处理方法处理周期较长,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课件

欢迎来到《污水厌氧生物处理》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介绍污水处理 的概述,以及生物处理方法中的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分类、优点和缺点。 还将分享一些案例研究,让您深入了解这个领域的应用。
污水处理的目的
污水处理的目标是通过去除污染物质,使污水变得无害,以保护环境和人类 健康。主要的目的包括减少有机பைடு நூலகம்、氨氮和磷的浓度,以及杀灭病原体和其 他生物的成长。
优点
高效去除有机物,产生能源(甲烷),对 进水液体浓度和质量要求低。
缺点
对温度和PH值敏感,需定期维护清洗,处 理过程生成的气体有气味。
案例研究
市政污水处理厂
利用厌氧生物反应器处理市区污水,有效去除 有机物和病原体。
厌氧消化罐
在农业领域中,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畜禽粪 便,产生有机肥料和能源。
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生物学原理,通过生物代谢和能力,将有机物转化为可稳定性的物质的方法。 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和混合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
1 缺氧条件
厌氧生物处理发生在缺氧条件下,有利于产生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和细菌来分解有机废料。
2 产气过程
厌氧生物处理通过产生气体(如甲烷)来消耗有机废料,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
3 氧化还原反应
在厌氧环境中,细菌会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废料转化为更简单和稳定的物质。
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分类
完全混合式反应器
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 料,但能耗较高。
柱式反应器
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 料,但占地面积大。
固定床反应器
适用于处理中等浓度有机 废料,但维护成本高。
厌氧生物处理的优点和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甲烷微菌科
产甲烷微菌目 产甲烷八叠球菌科
产甲烷菌属
产甲烷螺菌属 产甲烷八叠球菌属 产甲烷丝菌属
黑海产甲烷微菌
亨氏产甲烷螺菌 巴氏产甲烷八叠球菌 索氏产甲烷丝菌属
不同形态的产甲烷菌 ①产甲烷杆菌:——a、瘤胃甲烷短杆菌
不同形态的产甲烷菌
①产甲烷杆菌: ——b、嗜树甲烷短杆菌
不同形态的产甲烷菌
②产甲烷球菌——斯氏甲烷球菌
2(CH 3 ) 3 S 3H 2O 3CH 4 HCO3 H 2H 2 S
4CH 3OH H 2 CH 4 H 2O
产甲烷菌的分类
根据产甲烷菌的形态和生理生态特征,可分类如下:
产甲烷杆菌属 产甲烷杆菌目 产甲烷杆菌科 产甲烷杆短菌属 产甲烷球菌目 产甲烷球菌科 产甲烷球菌属 产甲烷微菌属 瘤胃产甲烷杆菌 范氏产甲烷球菌 运动产甲烷微菌 甲酸产甲烷杆菌
4H 2 CO2 CH 4 2H 2O
4HCOO 2H CH 4 CO2 2HC3
4CO 2H 2O CH 4 3CO2
4CH 3OH 3CH 4 HCO3 H H 2O
4(CH 3 )3 NH 4 9H 2O 9CH 4 3HCO3 3H 4 NH 4
注意:上述反应只有在乙酸浓度很低、系统中氢分压很低时才能顺利进行。
主要细菌:互营单胞菌属、互营杆菌属、梭菌属、暗杆菌属等; 多数是严格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3、同型产乙酸菌
主要功能:乙酸是高级脂肪酸等酸化产物转化过程的主 要产物或唯一产物 主要细菌:伍德氏产乙酸杆菌,威林格氏乙酸杆菌,乙
酸梭菌, 基维产乙酸菌,嗜热自养梭菌等;
HS
过
发酵产酸
Ac Pro Bu Va HCO3 NH4+ LCFA 增殖 微生物
固 液 平 衡
化
水 解
氨基酸
单糖 脂类 反硝化 NO3 硫酸盐还原 SO42 沉淀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生
初步分解 惰性物质 颗粒状化合物
亡
程 过 化
物
二、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
发酵细菌(产酸细菌) 产氢产乙酸菌 同型产乙酸菌 产甲烷菌等
蛋白质分解菌、脂肪分解菌等。
2、产氢产乙酸菌
主要功能:将高级脂肪酸和醇类氧化分解为乙酸和H2; 主要反应:
乙醇: CH 3CH 2 OH H 2 O CH 3COOH 2H 2 丙酸: CH 3CH 2COOH 2H 2O CH 3COOH 3H 2 CO2 丁酸: CH 3CH 2CH 2COOH 2H 2O 2CH 3COOH 2H 2
肪酸和乙醇等转化为乙酸、H2/CO2;
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利用乙酸和H2、 CO2产生CH4; 一般认为,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约有 70%的 CH4产
自乙酸的分解,其余的则产自H2和CO2。
厌氧生物处理的四种群理论 同型产乙酸菌:将H2/CO2合成为乙酸。
实际上这一部分乙酸的量较少,只占全部乙酸的5%。
细菌或产酸细菌;
主要特点有:1)生长快,2)
适应性(温度、pH等)强。
厌氧生物处理的两阶段理论
有机物
水解细菌 酸 性 发 酵 阶 段
小分子有机物
产酸菌
产甲烷阶段,又称碱性发酵
阶段;
产甲烷菌利用前一阶段的产
物,并将其转化为CH4和CO2;
主要参与微生物统称为产甲
脂肪酸、醇类、 H2、CO2
产甲烷菌
CO2、CH4
碱 性 发 酵 阶 段
烷细菌methane producing bacteria, methanogens;
其特点有:1)生长慢;2)
对环境条件(温度、pH、抑制 物等)非常敏感。
厌氧生物处理的三阶段理论
两阶段理论的问题:
研究表明,产甲烷菌只能利用一些简单有机物如甲酸、
乙酸、甲醇、甲基胺类以及H2/CO2等,而不能利用其 它含两个碳或以上的脂肪酸和甲醇以外的醇类;
气体中甲烷含量较低;
当处理含有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的废水或污泥时,高温消化可取得较
好的卫生效果,消化后污泥的脱水性能也较好;
随着新型厌氧反应器的开发研究和应用,温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不
再非常重要(新型反应器内的生物量很大),因此可以在常温条件 下(20~25C)进行,以节省能量和运行费用。
2、pH值和碱度:
沼气
气 相 CH4 CO2 H2S H2 N2
厌 氧多 生阶 物段 处理 理论 的
进水
气液 平衡
气泡
出水
液 相
液相平衡
CH4 产甲烷 HAc H2
CO2
HCO3
CO32
液相平衡
程
产氢产乙酸 Hac Hpro Hbu HVa CO2 NH3 LCFA
液相平衡
Ca2+ Fe2+ Zn2+
N2
H2S
废水的厌氧生物 处理技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生化过程 ——阶段性理论
二、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
三、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
四、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特征
五、UASB反应器的简介
基本概念
早期,被称为厌氧消化 anaerobic digestion、厌 氧发酵anaerobic fermentation; 实际上,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厌氧或兼 性 facultative厌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有 机物分解并产生CH4和CO2的过程。 沼气(biogas): CH4和CO2
产甲烷细菌都是严格厌氧细菌,要求氧化还原电位在 150400
mv,氧和氧化剂对其有很强的毒害作用;
产甲烷菌的增殖速率很慢,世代时间很长,可达46天,因此,一
般情况下产甲烷反应是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
三、厌氧生物处理过程的影响因素
产甲烷反应是厌氧消化过程的控制阶段,因此,一 般来说,在讨论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时主要 讨论影响产甲烷菌的各项因素;
①两阶段理论
②三阶段理论
③四阶段理论
厌氧消化的两阶段理论
有机物
水解细菌 酸 性 发 酵 阶 段
小分子有机物
产酸菌
发酵阶段,又称产酸阶段或
酸性发酵阶段;
主要功能:水解和酸化, 主要产物:脂肪酸、醇类、
脂肪酸、醇类、 H2、CO2
CO2和H2等;
碱 性 发 酵 阶 段
产甲烷菌
CO2、CH4
主要的微生物:统称为发酵
6、抑止性物质:
硫化物或硫酸盐 氨氮 重金属 氰化物
某些有机物
四、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特征
主要优点:
能耗低,且还可回收生物能(沼气); 污泥产量低;
——厌氧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低, ——产酸菌的产率系数Y为0.15~0.34kgVSS/kgCOD, ——产甲烷菌的产率系数Y为0.03kgVSS/kgCOD左右, ——好氧微生物的产率系数约为0. 5~0.6kgVSS/kgCOD。
不同形态的产甲烷菌 ③产甲烷八叠球菌
不同形态的产甲烷菌
④产甲烷丝菌
不同形态的产甲烷菌
④产甲烷丝菌
颗粒污泥的扫描电镜照片——产甲烷丝菌
颗粒污泥的内部细菌——产甲烷球菌与产甲烷八叠球菌
颗粒内部产甲烷球菌与丝状菌
颗粒污泥内部的产甲烷八叠球菌
产甲烷菌的特性
在 生 物 分 类 学 上 , 产 甲 烷 细 菌 (Methanogens) 属 于 古 细 菌
70 年代, Bryant 发现原来认为是一种被称为“奥氏产
甲烷菌”的细菌,实际上是由两种细菌共同组成的, 一种细菌首先把乙醇氧化为乙酸和H2,另一种细菌利 用H2和CO2产生CH4;
因而,提出了“三阶段理论”
厌氧生物处理的三阶段理论
水解、发酵阶段: 产氢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菌,将丙酸、丁酸等脂
3、氧化还原电位:
严格的厌氧环境是产甲烷菌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 条件; 非产甲烷菌可以在氧化还原电位为 +100~ 100mv 的 环境正常生长和活动; 产甲烷菌的最适氧化还原电位为150 ~ 400mv,在 培养产甲烷菌的初期,氧化还原电位不能高于 330mv。
4、营养要求:
基本概念
“好氧 aerobic”:是指这类生物必须在有分子态氧 气( O2 )的存在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 反应; ——主要包括大部分微生物、动物以及人类; “厌氧anaerobic”:是能在无分子态氧存在的条件 下,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的生物; ——主要有厌氧细菌、酵母菌等
一、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生化过程 ——阶段性理论
厌氧生物处理的有机负荷很高,达 5~10kgCOD/m3.d, 甚至可达50~80 kgCOD/m3.d; ——无传氧的限制; ——更高的生物量。 产酸阶段的反应速率远高于产甲烷阶段,二者之间的平 衡不易控制,因此必须十分谨慎地选择有机负荷; 高的有机容积负荷的前提是高的生物量,相应的污泥负 荷仍然较低; 高的有机容积负荷可缩短HRT,减小反应器容积。
可分为两大类:乙酸营养型和H2营养型产甲烷菌; 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的种类较少 ,只有 Methanosarcina 和
Methanothrix ,但在厌氧反应器中,有70%左右的甲烷是来 自乙酸的氧化分解;
典型的产甲烷反应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CH 3COOH CH 4 CO2
(Archaebacteria),大小、外观上与普通细菌(Eubacteria)相似,但 实际上,其细胞成分特殊,特别是细胞壁的结构较特殊;
在自然界的分布,一般可认为是栖息于一些极端环境中(如地热泉
水、深海火山口、沉积物等),但实际上其分布极为广泛,如污 泥、瘤胃、昆虫肠道、湿树木、厌氧反应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