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竞赛讲义1

合集下载

李宁物理竞赛讲义第1讲运动学

李宁物理竞赛讲义第1讲运动学
一般山东省一等奖在七八十名左右,二等奖五百名左右,三等奖若干。先进行预赛考试,选拔 出参加复赛的名单,复赛过程中先进行理论考试、理论成绩全省前 150 名进行实验考试,共分两批 次进行。
微元法:为了分析清楚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定量的关系,往往采用微元法.也就是分析, 经历了一段极小的时间 ∆t ,改变了一个小长度 ∆x ,或者一个小角度 ∆θ 之后,有什么变化。利 用几何的知识,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AD = v∆t, AC = vA∆t,
第4页
所以
vA
=
AC AD
v.
上式中
vA
为交点的移动速度.
又以
α
表示等腰 ∆AO1O2
的底角,且视
AC 为一小段弦,则由图中知
又在等腰 ∆ADC 中,有
π
π
∠CAD = 2 − ∠DAO2 = 2 − α
AD = 2AC · cos ∠CAD
即 AD = 2AC sin α. 联立以上两式有
v地对人 2 = v风对地 + 2v地对人 1 = v风对人 1 + v地对人 1,由此显然 v风对人 1 = v地对人 1,两者相互垂
直,所以
v风
=
√ 2v人对地
1
=

5 2
2ms−1
极坐标的介绍 对于运动,有时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处理是不方便的,所以我们采用极坐标系, 用 (r, θ) 两个参数来表述一个物体的空间坐标,对于一个位置矢量 ⃗r 在直角坐标系下表述为:
在如下图所示的三角形中,边角有如下关系:
第1页
正弦定理:
a
b
c
sin A = sin B = sin C
(3)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目录高中物理竞赛讲义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知识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5)第一讲力的处理 (13)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15)第三讲习题课 (16)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21)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24)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24)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25)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35)第三部分运动学 (3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5)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37)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4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40)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2)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52)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2)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5)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70)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7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70)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75)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86)第七部分热学 (86)一、分子动理论 (87)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89)三、理想气体 (91)四、相变 (98)五、固体和液体 (102)第八部分静电场 (10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4)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107)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12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20)第十部分磁场 (13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34)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38)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46)第一讲、基本定律 (146)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5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5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57)第一节黑体辐射 (158)第二节光电效应 (161)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68)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72)第0部分绪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理论基础(2013年开始实行)说明:.本次拟修改的部分用楷黑体字表示,新补充的内容将用“※”符号标出,作为复赛题和决赛题增补的内容;※※则表示原属预赛考查内容,在本次修改中建议改成复赛、决赛考查的内容。

初中物理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初中物理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初中物理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一、导言
初中物理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是指一种面向具有活跃思维的初中生的物竞,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目的的一项综合性活动。

本讲义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初中物理竞赛的认识,提高其竞赛水平而编写的,内容涵盖了竞赛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点、考点和解题技巧。

希望此讲义能够成为学生备战初中物理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重要资料,帮助大家获得更好的成绩。

二、感性认识
研究初中物理竞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研究态度和方法,不仅仅是追求分数,更要理解物理科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思考能力。

研究初中物理竞赛是一项需要长期、系统的任务。

学生要感性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实践,才能实现自己的物理竞赛梦想。

三、基本知识点
在研究初中物理竞赛时,需要掌握一系列基本的知识点,包括运动、力学、光学、电学等领域的知识,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参加物理竞赛的基本保障,而且还是理解物理科学的基础。

四、考点
初中物理竞赛中的考点非常多,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包括数据分析、实验设计、物理模型等方面。

因此,学生在备战物理竞赛时,需要逐一梳理考点,全面掌握并练。

五、解题技巧
学生在参加初中物理竞赛时,需要有一些解题技巧。

比如,要注意审题,仔细分析和理解问题,正确使用公式,严格按照题目要求和标准化格式标注答案等。

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解答题目。

六、总结
初中物理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不仅考察了学生的物理知识,更考察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因此,学生在备战初中物理竞赛时,需要具备坚强的毅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更好地迎接物理竞赛的挑战。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第1讲-测量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第1讲-测量

第1讲 测量1.1 学习提要1.1.1 测量的历史人们认识事物时经常要对事物进行比较,测量就是一种比较。

从古到今,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贸易和科学实验等活动中,总离不开比较和判断。

例如,比较事物的大小、轻重、冷热、快慢。

我们知道,单凭人的感官来比较、判断事物间的差异,有时既不准确也不可靠。

测量的目的就是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

因此,测量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单位;其次,要有合适的测量工具或仪器。

测量的单位和工具的发展历史,反映出人类科学技术和文明发展演变的历程。

古代,人们经常把自己肢体的某些部分作为长度的单位。

例如,我国曾用“步”作为长度单位,“百步穿杨”中的“步”就是一种长度单位,英语中的“feet ” (英尺),就起源于脚的长度。

直到今天,我们还时常用这些“随身带着”的工具来估测长度。

时间的单位起源于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四季和昼夜交替现象。

四季轮回的周期叫做年,月圆月缺的周期叫做月,昼夜交替的周期叫做日,一日又分为24个小时。

我国古代将一天平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又分为8个“刻”。

在《水浒》等古典文学名著中,就常用时辰来作为时间单位。

不同的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往往使用不同的量度单位。

单位的不统一给贸易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于是就有了统一量度单位的需要。

我国古代秦王朝第一次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这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现在,国际上制定了一套统一的量度单位,称为国际单位制(SI )。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 )。

最初规定通过法国巴黎的地球经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为1 m ,并按照这个长度用铂-铱合金铸成一根“米原器”,存放在巴黎的国际度量衡局里, 作为全世界统一使用的1 m 基准。

现在,已改用更精确、更稳定的标准,即规定真空中光在 1/299 792 458 s 内传播的距离为1 m 。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 )。

受古代巴比伦天文学的影响,秒、分、时均采用60 进位制。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超级完整版)(1)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超级完整版)(1)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二、知识体系 (5)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6)第一讲力的处理 (6)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8)第三讲习题课 (9)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3)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5)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6)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6)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24)第三部分运动学 (2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4)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6)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8)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3)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5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7)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66)第七部分热学 (66)一、分子动理论 (66)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68)三、理想气体 (70)四、相变 (77)五、固体和液体 (80)第八部分静电场 (81)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1)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84)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9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5)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98)第十部分磁场 (107)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7)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11)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17)第一讲、基本定律 (117)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2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2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27)第一节黑体辐射 (127)第二节光电效应 (130)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36)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40)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高一全国物理竞赛内部讲义第1讲

高一全国物理竞赛内部讲义第1讲

1. 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2. 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非浸润3. 分子运动论,理想气体的压强,温度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识精讲一.固体的热膨胀几乎所有的固体受热温度升高时,都要膨胀。

在铺设铁路轨时,两节钢轨之间要留有少许空隙,给钢轨留出体胀的余地。

一个物体受热膨胀时,它会沿三个方向各自独立地膨胀,固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各个线度(如长、宽、高、半径、周长等)都要增大,这种现象叫固体的线膨胀。

我们把温度升高1℃所引起的线度增长跟它在0℃时线度之比,称为该物体的线胀系数。

线膨胀系数α的意义是温度每改变1K 时,其线度的相对变化。

即:t l l l a t 00-=式中a 的单位是1/℃,0l 为0℃时固体的长度,t l 为t ℃时固体的长度,一般金属的线胀系数大约在510-/℃的数量级。

上述线胀系数公式,也可以写成下面形式:)1(0at l l t +=对于各向同性的固体,当温度升高时,其体积的膨胀可由其线膨胀很容易推导出。

为简单起见,我们研究一个边长为l 的正方体,在每一个线度上均有:T al l ∆=∆)331()1()1(33223333T a T a T a l t a l l V t ++∆+=∆+=∆+=因固体的α值很小,则T a T a T a ∆∆∆3,33322与相比非常小,可忽略不计,则)31(3T a l V t ∆+= 即:T aV V ∆=∆3式中的3α称为固体的体膨胀系数。

随着每一个线度的膨胀,固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也发生膨胀,其面膨胀和体膨胀规律近似是第一讲 物质的热性质知识体系介绍A B CD 外F )1(0t S S t γ+=)1(0t V V t β+=考虑各向同性的固体,其面胀系数γ、体胀系数β跟线胀系数α的关系为γ=2α,β=3α。

例题精讲【例1】 有一摆钟在0℃时走时准确,它的周期是1s ,摆杆为钢质的,其质量与摆锤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仍可认为是单摆。

当气温是25℃时,摆钟周期如何变化?一个昼夜24小时误差多少?已知钢的线胀系数 5102.1-⨯=a ℃-1。

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物理竞赛辅导讲义第一部分:直线运动提高题1.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的已知条件:A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C .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D .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任何一个2.火车以54h km /的速度沿平直轨道运行,进站刹车时的加速度是2/3.0s m ,在车站停1min ,启动后的加速度是2/5.0s m 。

求火车由于暂停而延误的时间。

3.客车以速率1v 前进,司机发现同一轨道正前方有一列货车以速率2v 同向行驶,2v <1v ,货车车尾距客车距离为0s ,司机立即刹车,使客车以加速度大小为a 作匀减速运动,而货车仍保持原速度前进,问:①、客车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②、若0s =200m ,1v =30m/s,2v =10m/s,客车加速度大小a =1 m/s 2,两车是否相撞?③、若0s =200m ,1v =30m/s,2v =10m/s,客车加速度大小a =0.2m/s 2,要求两车不相撞,则2v 应为多大?4.一个人坐在车内观察雨点的运动,假设雨点相对地面以速率v 竖直匀速下落,试写出下列情况下雨点的随时间变化而运动的运动方程和轨迹方程:①、车静止不动;②、车沿水平方向速率u 匀速运动;③、车沿水平方向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④、车以线速度大小v 做匀速圆周运动5.一只兔子向着相距为S 的大白菜走去。

若它每秒所走的距离,总是从嘴到白菜剩余距离的一半。

试分析兔子是否可以吃到大白菜?兔子平均速度的极限值是多少?6.如图所示,一个质点沿不同的路径从A 到达B :沿弦AB ,沿圆弧ACB ,沿圆弧ADB ,且经历的时间相等,则三种情况下:A 、平均速度相同B 、平均速率不等C 、沿弦AB 运动平均速率最小D 、平均加速度相同 7.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9妙内的位移为8.5米,求第9妙初和第9妙末的速度多大?8.一个小球从45米高处自由下落,经过一烟囱历时1妙,求烟囱的高度?(忽略空气阻力)9.一个小球从屋顶自由下落,在s t 25.0内通过高度为2m 的窗口,求窗台到屋顶的高度?(忽略空气阻力) 10.如图所示,一辆长为L 的小车沿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下滑,加速度大小为 sin g ,连续经过两个小光电管A 和B ,所经历的时间分别是BAt t ,;求小车前端在两光电管之间运动的时间。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超级完整版)(1)汇编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超级完整版)(1)汇编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二、知识体系 (5)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6)第一讲力的处理 (6)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8)第三讲习题课 (9)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3)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5)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6)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6)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24)第三部分运动学 (2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4)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6)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8)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3)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5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7)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66)第七部分热学 (66)一、分子动理论 (66)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68)三、理想气体 (70)四、相变 (77)五、固体和液体 (80)第八部分静电场 (81)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1)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84)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9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5)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98)第十部分磁场 (107)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7)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11)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17)第一讲、基本定律 (117)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2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2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27)第一节黑体辐射 (127)第二节光电效应 (130)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36)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40)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静力学一、复习基础知识点一、考点内容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2.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重心。

3.形变与弹力,胡克定律。

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

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

6.力是矢量,力的合成与分解。

7.平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二、知识结构三、复习思路在复习力的概念时,同学们应注重回顾学过的各种具体的力,包括电磁学中的各种力,也可以联系牛顿第三定律展开研究力的相互性。

对于重力,在复习时可以联系万有引力定律,分清为什么“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且通过分析物体随地球自转需向心力,最终认识重力与万有引力之间的差异很小,一般可认为。

摩擦力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要结合具体的例子,对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摩擦力的有无的讨论以及物体在水平面、斜面上、竖直墙上等的滑动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等,要分门别类地进行讨论、研究。

三、基础知识(一)力的处理1、矢量的运算(1)加法表达: + = 。

名词:为“和矢量”。

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如图1所示。

和矢量大小:c = ,其中α为和的夹角。

和矢量方向:在、之间,和夹角sinβ=(2)减法:表达: = -。

名词:为“被减数矢量”,为“减数矢量”,为“差矢量”。

法则:三角形法则。

如图2所示。

将被减数矢量和减数矢量的起始端平移到一点,然后连接两时量末端,指向被减数时量的时量,即是差矢量。

差矢量大小:a = ,其中θ为和的夹角。

差矢量的方向可以用正弦定理求得。

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法则的特例。

(二)、共点力的合成1、平行四边形法则与矢量表达式2、一般平行四边形的合力与分力的求法:余弦定理(或分割成RtΔ)解合力的大小;正弦定理解方向(三)、力的分解1、按效果分解2、按需要——正交分解二、物体的平衡(一)共点力平衡1、特征:质心无加速度。

2、条件:Σ = 0 ,或 = 0 , = 0例题:如图5所示,长为L 、粗细不均匀的横杆被两根轻绳水平悬挂,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图上已标示,求横杆的重心位置。

解说:直接用三力共点的知识解题,几何关系比较简单。

答案:距棒的左端L/4处。

(学生活动)思考:放在斜面上的均质长方体,按实际情况分析受力,斜面的支持力会通过长方体的重心吗?解:将各处的支持力归纳成一个N ,则长方体受三个力(G 、f 、N)必共点,由此推知,N 不可能通过长方体的重心。

正确受力情形如图6所示(通常的受力图是将受力物体看成一个点,这时,N就过重心了)。

答:不会。

(二)转动平衡1、特征:物体无转动加速度。

2、条件:Σ = 0 ,或ΣM+ =ΣM-如果物体静止,肯定会同时满足两种平衡,因此用两种思路均可解题。

3、非共点力的合成大小和方向:遵从一条直线矢量合成法则。

作用点:先假定一个等效作用点,然后让所有的平行力对这个作用点的和力矩为零。

四、基础习题回顾1.(2003年高考理综(新课程卷))如右上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和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 =600。

两小球的质量之比为:A、 B、 C、 D、2.(2005年广州二摸大综合)一块砖放在水平地面的木板上,现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使木板绕另一端缓缓转动,在砖与木板间发生相对滑动前,关于砖受到的摩擦力F,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B.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C.F的大小不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改变 D.无法判断F大小的变化3.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用一通过定滑轮的轻绳栓住,在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下匀速运动,物体与竖直墙接触且轻绳平行于墙壁,则物体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为:A、大小为 ,方向向上B、大小为F- ,方向向上C、大小为∣F- ∣,方向向上D、零4.如图,将质量为的物体置于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为,水平力F作用在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关于对斜面的压力大小表示有以下四式:①;②;③;④。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只有④正确B、只有③和④正确C、只有①与②正确D、①②③④正确5.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

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6.机械设计中常用到下面的力学原理,如右图,只要使连杆AB与滑块在平面间的夹角大于某个值,那么,无论连杆AB对滑块施加多大的作用力,都不可能使之滑动,并且连杆AB 对滑块施加的作用力越大,滑块就越稳定,工程力学上称这为“自锁”现象。

为使滑块能“自锁”应满足什么条件?(设滑块与所在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7.(2004年全国春招)图中a、b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形物块,它们的质量相等。

F 是沿水平方向作用于a上的外力。

已知a、b的接触面,a、b与斜面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正确的说法是:A.a、b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B.a对b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C.a、b对斜面的正压力相等D.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b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8.如图所示,某人在岸边用绳牵引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若水对船的阻力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拉力不断减小B、绳子拉力始终不变C、船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D、船受到的合力不断减小9.如下图所示,OC为一遵循胡克定律的轻绳,其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与静止在动摩擦因数恒定的水平地面上的滑块A相连,当绳处于竖直位置时滑块A对地面有压力作用,B为紧挨绳的一光滑水平小钉,它到天花板的距离BO等于弹性绳的自然长度,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A,使之向右做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作用于滑块A的滑动摩擦力(绳一直处于弹性限度以内)将: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保持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为α和β;a、b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

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现发现a、b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块静止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A.Mg+mg B.Mg+2mgC.Mg+mg(xinα+xinβ) D.Mg+mg(coxα+coxβ)11.跳伞运动员打开伞后经过一段时间,将在空中保持匀速降落,已知运动员和他身上装备的总重量为G1,圆顶形降落伞伞面的重量为G2,有12条相同的拉线(拉线重量不计),均匀分布在伞面边缘上,每根拉线和竖直方向都成30°角。

则每根拉线上的张力大小为:A、 B、 C、 D、12.设在某次人工降雨中,有一质量恒为m的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下落速度大小成正比,即F=kv,其中是为比例系数,则雨滴在刚开始下落的一小段时间内做加速度______、速度_______的直线运动(以上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雨滴最终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表达式为=二、从高考到初赛知识要点分析一、力的效应1.内、外效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受力物发生形变;二是使受力物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前者表现为受力物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故称为力的内效应;后者表现为受力物的运动方向或快慢发生变化,故称为力的外效应。

众所周知,当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或多个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也可能保持不变,这说明力对同一物体的外效应可能相互抵消。

2.合力与分力合力与它的那组分力之间,在力学效果上必须具有“等效代换”的关系。

二、力的作用方式力是物体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又是一并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一种矢量。

根据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力进行区分。

1.体力、面力和点力按照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上的分布情况,可将力可将力分为体力、面力和点力三种。

外力的作用点连续分布在物体表面和内部的一定(或全部)区域,这种力就是体力。

重力就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体力。

作用点连续分布在物体某一面(或全部表面)上,这种力就是面力。

压力和摩擦力就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面力。

当面力和体力作用的区域远比受力物小,或可以不考虑作用点的分布情况时,就可以把相应的体力或面力当成是集中在物体的某一点上作用的,这种情况下的体力和面力就叫做点力。

例如,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就是把重力、摩擦力和压力当成点力看待。

具体而言,常用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来代替该物体受到的总重力;用摩擦面上各部分所受摩擦力之合力来代替这个面上的总摩擦力;对压力也是按照这种方式处理的。

当不涉及转动的时候,我们甚至把面力的合力作用点标出在物体的重心上,这就使问题的解决更加便当。

但若涉及到物体的转动,就绝对不能把体力和面力(如磁力)的作用点随便地集中到物体的重心上。

点力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体力和面力的一种适当的简化而已,对此切勿掉以轻心。

2.内力和外力按照施力物与被研究物体的所属关系,又常将力分为内力和外力两大类若被研究对象是某一物体,则该物体内部各部分间的作用力叫内力;若被研究对象是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则系统内部各物体间的作用力都叫该系统的内力。

外力则是被研究对象以外的其他物体对则该物体(或系统)的作用力。

在中学,若无特别说明,一般所谈的受力,都指的是外力。

物体内部和相邻部分的拉力或压力都是内力。

其中的前者就叫张力。

理想的柔绳内部只能有张力,而不可能有相互挤压力。

其张力总是与绳的轴线相切(如绕在轮上被拉紧的绳)。

所以柔绳只能对外产生拉力和侧压力,不能产生轴向压力。

杆件既能对物体产生拉力,也能对物体产生压力,还能对物体产生侧压力。

在中学,未做特别说明,通常把绳和线当成理想的柔绳和柔线,一般还忽略了绳和线的质量,以及它们的伸长形变。

三、静力学公理1.二力平衡公理两个力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共物,等大,反向,同直线,缺一不可。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用于物体同一点上的二力可以合成一个力—即上述二力的合力,合力的作用点仍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法是等效的。

若分力不只两个,三角形法就变成多边形法。

3.牛顿第三定律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四、力学中常见的几个力1.重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体现。

关于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具体大小、方向关系我们将在万有引力那一部分再详述。

2.弹力、胡克定律①、弹力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所产生的反抗形变的力叫弹力。

②、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 )与弹簧的伸长(或压缩)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恢复原长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