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地基压实度

合集下载

土方路基施工中压实度控制措施

土方路基施工中压实度控制措施

土方路基施工中压实度控制措施摘要:路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素土和石灰稳定土压实度不容易合格、达到不到规范要求的情况。

压实度指标是分项工程验收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作为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认真处理,确保压实度等检验指标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保证路基施工的整体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路基压实控制1 不同路基填土的压实特性土质不同对压实效果影响很大,不同的土有不同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含颗粒较多的土最大干密度也相对较大。

砂性土压实效果要优于粘性土,粉性土的含水量不易控制不易操作。

如果必须用粉土填筑路基时,采用石灰水泥稳定土要比石灰土效果要好。

粘土的天然含水量一般都大于最佳含水量,应翻晒至最佳含水量或稍高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最有效。

粘土需要相对大的压实功。

可用振动压路机和光轮压路机配合压实。

如果粘土的含水量较高,在赶工期的情况下可掺少量石灰降低其含水量,改善压实特性。

2 充分了解和掌握路基填土的天然含水特性各种土壤的天然含水特性各不相同,在路基填筑使用时必须采取各自相应的措施,使其达到使用标准。

所有路基填土都要进行试验,测出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等相关数据便于指导施工。

如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常遇到的粘性土,基含水量较高。

雨天泥泞不堪,粘性极高,晴天粘土表层虽干爽,还容易开裂,颗粒较大,不易粉碎,但里层含水量却能高达25%以上。

采用这类土质用作路基填筑时,必须认真地对待和处理。

施工中要认真落实翻拌、晾晒、粉碎等工序,尽可能减少其含水量。

3 压实机械的选择从路基压实度和施工进度方面考虑,压实机械要尽量选择压实功较大的重型压实机械。

还要考虑环境保护和性价比,选用重量合适、低排放、低噪音压实机械,压实机械按工作方式分为夯击式、振动式和碾压式三种。

小型夯击式多用在结构物边角处。

路基土石方工程优先选择光轮压路机与振动压路机相结合的方案。

4 路基填土的含水量控制与压实方案在路基压实过程中,土的含水量对所能达到的密实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土方路基压实度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检验

土方路基压实度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检验

一、土方路基压实度的质量控制(一)、路基填料选择采用能被压实到规定密实度能形成稳定的填方路基的材料,不准使用沼泽土、淤泥、冻土、有机土及泥炭,及液限>50和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

同时土中不应含有草皮、树根等易腐朽物质,受条件限制采用黄土、膨胀土作填料时,必须经过处理满足规范要求时方可使用。

(二)、填土材料的填前试验用于填筑的路基土施工前一定要完成下列试验:(1)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和液性指数;(2)颗粒大小分析试验:(3)含水量试验;(4)密度试验:(5)相对密度试验;(6)土的击实试验;(7)土的强度试验(CBR 值),根据这些数据从理论上能够判定出土的种类,剔出不合格的土质。

通过土的重型击实试验,绘出填方用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

以便确定各类型土的最大密度和达到最大干密度的最佳含水量。

(三)、试验段控制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正确的压实方法,确保土方工程达到规定的密度。

内容有:压实设备选择、压实工序、压实遍数、压路机的行走速度,以及确定填料的有效厚度。

在施工现场选择不低于200m的路线做为试验段。

压实试验中,应详细记录各种已定的填筑材料的压实工序、压实设备类型,各种填筑材料的含水量界线、松方厚度和压实遍数、测量高程变化等参数,压实试验必须按规定达到密实度的要求为止。

(四)、含水量的控制施工中首先做好路基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的临时排水设施路堑施工土方含水量控制重点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可开挖纵、横向渗水沟。

含水区路堑碾压不宜使用振动压路机振压,建议采用D75链轨与3Y15/18间隔稳压;必要时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以防止地下水位上升;土场内外挖纵、横渗水沟或采用无砂管降水,使土方含水量降低。

按粘土∶砂土=1∶3~1∶1∶5d的比例掺拌填筑路堤,可提高混合土方的最佳含水量。

在路基上用铧犁及旋耕犁拌和晾晒土方,在短期内可显著降低土方含水量。

压实与填筑分段分层循环进行,穿插组合,可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土方含水量并可尽快提供道路基层作业段。

土木工程中的压实度测试与控制方法

土木工程中的压实度测试与控制方法

土木工程中的压实度测试与控制方法土木工程中的压实度测试与控制方法是保证道路、桥梁和建筑物结构牢固可靠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一步。

压实度测试和控制方法不仅对于土壤的稳定性、承载力和变形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工程的长期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合理有效地掌握和应用压实度测试与控制方法对于土木工程的建设至关重要。

一、压实度测试方法在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压实度测试方法主要有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压密度试验两种。

1. 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是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它通过对土壤中连续驱动标准贯入锤来实施,以测量所需的能量和贯入度来评估土壤的压实度。

通过该试验可以获得土壤的贯入阻力曲线,了解土壤的不均匀性和压实度。

2. 静压密度试验静压密度试验是另一种常用的压实度测试方法,它通过在限定体积范围内应用一定的压力来测量土壤的压实度。

该试验主要通过测定土壤的干重和湿重来计算土壤的相对密度,这种方法对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二、压实度控制方法在土木工程中,压实度的控制方法是为了保证土壤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程度,并且能够满足工程结构的需求。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压实度控制方法。

1. 湿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土壤类型和环境条件,合理控制土壤的湿度是确保良好压实度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湿度过高会导致土壤的流动性增加,使得压实效果不佳;湿度过低则会导致土壤颗粒之间的黏着力不足,无法达到理想的压实效果。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湿度控制,以保证良好的压实效果。

2. 施工技术控制控制施工技术是确保压实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压实过程中,合理选择施工装备和施工方法,如振动压路机、占压板等工具的运用,能够提高土壤的压实度。

同时,合理的施工顺序和路径选择也是确保良好压实度的关键。

3. 压实度监测为了确保土壤的良好压实度,压实度监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压实度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以提高施工效果。

土方路基的压实度控制技术和施工要点

土方路基的压实度控制技术和施工要点

土方路基的压实度控制技术和施工要点土方路基的压实度控制技术和施工要点1. 引言土方路基是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路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在土方路基的施工过程中,控制路基的压实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土方路基的压实度控制技术和施工要点,以提供建设者们在实践中的指导和参考。

2. 压实度的定义压实度指的是土方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经过压路机等设备的作用下,土体颗粒之间减少间隙,从而提高土体的密实程度。

一个好的压实度可以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同时降低路基表面的沉陷和变形。

控制路基的压实度是确保路基质量的关键。

3. 压实度控制技术和施工要点在进行土方路基的压实度控制时,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术和要点。

3.1 压实度测试和评估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土方路基的压实度进行测试和评估。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密度试验、承载能力试验等。

通过测试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可以了解土方路基的压实度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3.2 压实设备的选择和使用选择合适的压实设备是确保路基压实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土壤类型和工程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压路机、振动器等设备进行压实作业。

在使用设备时,应根据土壤的特性和路基的要求,合理确定振动频率、振动力度等参数,以确保良好的压实效果。

3.3 压实过程的控制压实过程中的工艺控制也是关键。

在实际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轻微到重要,逐步进行压实作业。

还需合理控制施工速度,确保每一道路基层都能够达到要求的压实度,避免出现“漏铺”或“重压”现象。

3.4 压实度的监测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进行压实度的监测和调整。

通过密度试验等方法,可以随时了解土壤的压实状态,并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和工艺措施,确保路基的压实度符合工程要求。

4. 对土方路基压实度控制的观点和理解土方路基的压实度控制是确保路基质量的关键,对整个道路工程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控制压实度工程措施

控制压实度工程措施

控制压实度工程措施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路基压实度的质量至关重要。

造成路面破损、使用状况差、通行能力差、交通事故多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是压实度不达标。

通过分析影响路基压实度的因素,提出提高压实度的工程措施。

一、影响路基压实度的因素(1)土的类型的影响根据压实试验,在相同的压实功作用下,不同类型的土具有不同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在同一压实功能作用下,液限、黏性较高的土,其最佳含水量的值较大,但最大干密度的值较低。

由于黏性土颗粒小,比表面积大,需要较多的水分包裹土粒以形成水膜,黏性土含有亲水性较高的胶体物质。

因此造成黏性大,压实困难,效果不佳。

对于砂土而言,土颗粒较大,呈松散状态,水分易散失,黏聚力低,内摩擦角小,最佳含水量对砂土而言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而且砂土承载力小,最易压实成型。

而砂性土比砂土还要强一些,因为砂性土有较好的透水性,有一定的黏聚力和承载力,在含水量合适时也易被压实成型。

在施工中,应对不同土质进行分析试验,选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标准击实,以求得各类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作为控制土基压实的基本数据。

(2)填土含水量的影响土的含水量是影响填土压实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击实试验可以得到土的含水量和密实度关系曲线,如图3-2。

图中,以干密度作为表征土体密实度的指标。

在同等压实功作用下,含水量低时,粒间的内摩擦力大,压实过程中需要克服这种内摩擦力,因而压实得到的干密度小。

随着含水量的增加,水在土颗粒间起到润滑作用使粒间的内摩擦力减小,此时在相同的压实功作用下干密度随着含水量增大。

当含水量继续增加到超过某一界限以后,土孔隙中出现自由水,压实功作用的力部分作用在自由水上,减小了有效的压力功,此时含水量越大,抵销的压实功越大,因而压实效果越差,干密度越小。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在一定压实功下,在最佳含水量时最容易获得最佳的压实效果。

(3)压实功能对压实的影响压实功能(指压实工具的重量、碾压次数、锤落高度及作用时间等)是除含水量以外,影响压实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

路基压实度质量控制措施

路基压实度质量控制措施

路基压实度质量控制措施1、均匀沉降的控制。

由于部分路基位置为鱼塘,回填过程中塘堤与填土的接触面是路基控制的重点之一。

另本路基的软基处理不属全路基,部分路基没有进行搅拌桩软基处理,因此可能引起不均匀沉降现象。

为此,需要在接触面设置台阶过渡,减少不均匀沉降。

并严格按照路基施工规范的要求逐层控制回填的密实度。

2、不挖不填路基的密实度控制。

部分路段属不需要挖填的部位,而这些地段属于杂填土,密实度不符合要求。

施工时对该部位采用翻松,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的方法解决。

3、路基回填控制方法(1)填土范围必须清除地表植被、杂物、积水、淤泥和表土,并压实基底,基底压实度必须大于95%。

(2)路基填料不得含有淤泥、腐质土、垃圾等设计和规范规定不适用的土料和粒径大于10cm 的块石,而且路基填料强度(CBR)符合规范和设计规定。

(3)回填土分层填筑压实。

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及时进行压实度和含水量检测,并采取晾晒法或洒水法控制填料接近最佳含水量,确保压实度满足要求。

(4)填方路床以下80cm 处压实度不小于95%,挖方路床以下30cm 处压实度不小于95%;地基如遇有软土或原地基表层被扰动,则以低压缩性散体材料如砂、级配碎石等换填作为基层。

填筑时必须超宽填筑50cm。

碾压夯实后不得有翻浆,“弹簧”现象。

(5)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不论是挖方或填方,各施工层随时保持一定的泄水横坡或纵向排水通道,并与周边排水系统连接,做到各施工层表面不积水。

(6)在挖方、借土场的路堤填料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含水量、塑限、液限指数等指标试验,填土分层压实后进行压实度检验,试验方法和检测标准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7)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①保持四周排水沟的畅通,避免雨水浸泡;②缩小摊铺范围,摊铺后即进行压实成型。

4、封边处理由于路基采用砂回填,路基表面采用粘土封边处理。

4.6.7 施工期间交通疏导本工程为**西路扩建工程,目前**西路为双向二车道水泥砼路面,近期拓宽后为双向六车道沥青砼路面。

浅议如何控制路基压实度质量

浅议如何控制路基压实度质量

浅议如何控制路基压实度质量范本一:正式风格一:引言路基压实度质量是道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的安全性。

因此,如何控制路基压实度质量成为了道路工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路基压实度质量的重要性路基压实度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若压实不充分,则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路基压实度质量的影响因素1.土壤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对压实的要求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采取相应的压实措施。

2.压实设备和方法:不同的压实设备和方法对压实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方法至关重要。

3.施工环境: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对压实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路基压实度质量的控制方法1.合理布置施工路线:为了保证压实度质量,需要合理布置施工路线,避开薄弱地段。

2.选择适当的压实设备和方法:根据土壤的类型和施工环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压实设备和方法进行施工。

3.进行压实效果检测: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压实效果检测,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4.合理控制施工速度:控制施工速度,不要过快或过慢,以确保压实效果的稳定性。

五:路基压实度质量的监测与评估1.监测方法:可以采用现场测试、实验室测试等方法对路基压实度质量进行监测。

2.评估标准: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对路基压实度质量进行评估,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六:结论通过合理控制土壤压实度质量,能够有效地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的安全性。

附:本文涉及附件1.压实设备和方法图例2.压实效果检测表格附录:法律名词及注释1.土壤类型:指土壤按照其颗粒组成、结构、水分状态和力学特性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划分的分类。

2.压实设备和方法:指用于土壤压实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

3.施工环境:指影响压实效果的施工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因素。

范本二:轻松风格一:前言路基压实度质量是路路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的安全性。

论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论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论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路基压实度是指在路基建设过程中,对路基材料进行压实作业,使其承受设计荷载能力的指标。

路基压实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路面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路基设计和建设中,必须合理掌控压实度,以确保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影响路基压实度的因素:1.土质条件:路基材料的压实度与土质条件有关,如土质类型、水分含量和颗粒大小等。

不同的土质条件会对路基压实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2.压路机的类型和参数:不同类型和参数的压路机对路基材料的压实度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在同一工地上使用机械式压路机和振动式压路机,机械式压路机的压实度会比振动式压路机的压实度高。

3.压实作业的技术:科学的压实技术能够提高路基材料的密实程度,从而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

不同的压实作业方式,如压实速度、压实层数和压实次数等,会对路基压实度产生差异。

4.基础处理方式:在路基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基础是影响压实度的关键。

例如,在路基的基础处理中,如果存在过多的松土层或杂质等,会降低路基的密实度,从而影响压实效果。

控制路基压实度的措施:1.选择科学的压实作业方式:合理选择和控制压实作业的方式,如调整压实层数、调整压实速度和压实次数等,可以提高路基材料的密实程度。

2.科学地控制水分含量:在路基材料的压实过程中,合理控制水分含量可以有效地提高路基材料的压实度。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水分检测和控制,以确保路基材料的压实度。

3.优化基础处理:在路基建设前,进行全面和科学的基础处理是提高路基压实度的关键。

建设单位应该进行土壤勘测,切实改善土壤条件,清除大块杂质,减少松土层,为路基的压实打下良好的基础。

4.选择合适的压路机:压路机的类型和参数也是影响路基压实度的关键因素。

选择合适的压路机以及适当进行压路机的维修和保养,可以提高压实效果和路基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知道,土是由固体颗粒、液态自由水和气体组成的三相体,以土为骨架,水、气占据一定空洞充填孔隙,通常,对土进行打击和碾压使大小土块、土颗粒重新排列和靠近,使小颗粒充填大颗粒之间的孔隙,而部分水和空气将排出,产生这种现象的结果是单位体积内土颗粒增加。

由于土颗粒比重大于水、气而使单位体积的密度增大,减小孔隙率,称之为压实。

工程上衡量路基路面的压实程度是工地实际达到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的比值百分数为压实度,提高压实质量是尽可能增大单位体积内固体颗粒的比例,即增大干密度,也增大了路基承载力,不易产生弹簧,所以,路基压实中,应尽量采取大吨位的压实机械,提高压实度。

三凯九标内的填筑土多为强风化岩,裂隙发育强烈,中间多为沉积粘土,液限偏高,颗粒组成为大小不均匀的风化岩颗粒,中粒偏多,但易碾碎,通过对九标的土质进行分析,发现该种土质的液限为43%~48%之间,而塑限为30%左右,最佳含水量为12~18%之间,最大干密度在1.8~2.0之间,而土的容量在2.6左右,这表明土中砾石含量偏高,不易吸水而表明液塑限特征的液限在43~48%、塑限为30%左右的土最佳含水量最小应为20%以上,但实际最佳含水量在12~18%之间,原状土的天然含水量W>20%但由于试验室没有碾压设备,原状土中颗粒不易破碎,工地上用18吨以上压路机碾压,土中有了大量小于0.5mm的风化岩颗粒,不是单纯的粘土颗粒,故液限急剧下降,减小到WL为小于35%,WP为小于20,由于W>WP,也就是说天然含水量超过塑限,从而使粘土粒成塑性状态。

实际中极易产生弹簧现象。

假如填方下一层含水量偏高,由于上一层的压实作用使上下层之间产生毛细现象,从当前层显得含水量偏高,又造成压实不够,从而影响多层压实质量。

针对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观察土质的变化,严格控制含水量而随时采取措施。

如何指导现场施工
试验研究是为施工生产服务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利用土的各种性质,针对不同的材料正确控制,运用不同方法以提高压实质量以及压实效率是我的最终目的。

签于三凯九标土质的特殊,表面看填料是石加土,其中石占80%以上,颗粒分析后中粒偏多,中细粒土偏少,大于20cm粒径的风化岩占60%以上具有一定的强度。

但这种强风化岩极易破碎,遇水容易变成破碎体。

经压实机械压实后,基本上变成了土,路基大部分又处于半挖半填地段,控制不好极易形成滑动楔体。

试验证明在填土厚度大于50cm下层风化岩很难破碎,形成很多空隙,压实度很难达到,这对路基质量极为不利。

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开裂.假如路基排水不好易形成山体滑坡,损坏路基,在小于20cm松铺厚度就不易达到平整度要求,细粒粘土形成表面光滑,坑洼不平压实不均匀,这种填料的渗透性比较强,水往下渗,容易造成路基沉降,影响路堤质量。

针对这种情况,考虑使用大吨位压实机械使岩体破碎级配发生改变,变得更均匀一些,待空隙中的空气和水尽可能排出,土的颗粒数充满空气和水所占空隙,达到理想压实效果。

严格控制含水量,由于边坡外为森林覆盖,岩层破碎容易渗水,建议高边坡下设置盲沟、渗沟,将水排出路基外,这样避免渗水对路基的浸泡影响路堤质量,另取土场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止积水下渗,减小土的含水量,由于土的含水量偏高,造成弹簧的情况下,路基的强度将不够,这样填土势必引起上一层的填土,由于压实机械作用下沉降抵消压实功,弹簧部分将向四周扩散,将影响大面积的填土质量,所以路基压实效果务必重视排水。

前面已经说明,对于偏湿土我们可以采取晾晒方法,使之接近最佳含水量再碾压可取得很好的压实效果,但对于过湿土,在考虑进度的条件下,可以加一些带有细颗粒土的弱风化岩灰进行拌和,从而降低含水量接近于最佳含水量提高干密度,对于偏干土我们可以采取增加压路机吨位或增加碾压遍数的办法来进行压实,压实机械增大吨位和增加碾压遍数相当于增加了土的压实功,尽量使土中的空气排出,增加土的颗粒成份,增大干密度。

对于土很干的时候可考虑洒水碾压来达到最好压实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