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

合集下载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描述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描述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描述(一)变质岩的基本特征1、变质岩的矿物变质岩既然是由火成岩或沉积岩等岩石变化而来的,那么其矿物成分一方面保留有原岩成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矿物。

如火成岩中的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及辉石等,由于本身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在变质作用下依然保存。

在常温常压下形成于沉积岩中的特有矿物,特别是岩盐类矿物,除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外,一般很难保存在变质岩中。

变质岩除了保存着上述火成岩和沉积岩中的共有继承矿物外,变质岩中还有它特有的矿物,如石榴石、红柱石、兰晶石、矽线石、硅灰石、石墨、金云母、透闪石、阳起石、透辉石、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滑石等。

2、变质岩的常见结构变质岩的结构是指组成矿物的粒度、形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如下:变余结构指变质岩中保留了原岩结构的一种结构。

如变余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斑状结构等。

常见于变质较浅的岩石中,可借此了解原岩性质。

变晶结构是指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重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

是变质岩中最重要的一种结构类型。

按矿物颗粒大小可划分为:粗粒变晶结构粒径>3中粒变晶结构粒径3~1细粒变晶结构粒径<1如果按矿物的形态和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粒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粒状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等)组成,无明显的定向排列,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纤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针状、柱状矿物组成,有些呈放射状、束状,常具定向排列,如角闪片岩、阳起石片岩。

鳞片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组成,而且呈平行排列,如云母片岩。

斑状变晶结构岩石中主要由于矿物结晶能力的差异和颗粒大小的不同而形成的结构,其中结晶能力强的矿物形成了较大的变斑晶,如兰晶石片岩或石榴石片岩中的兰晶石、石榴石。

3、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变质岩的构造系指各种矿物的空间分布和排列特点。

按其成因可分为三类:变成构造主要是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已形成的构造。

这类构造是变质岩中最重要的。

岩石学_变质岩课件 第三章变质岩类型

岩石学_变质岩课件 第三章变质岩类型
/bperry/ metarock/SLATE.htm
石榴石云母片岩与片岩对比
片岩
Schist
This is a photograph of muscovite mica schist (large specimen in the middle) and two pieces of phyllite (laid atop the schist) taken in the San Gabriel Mountains. Note the larger crystal sizes of the schist, and the higher reflectivity of the phyllite samples. The camera lens is two inches in diameter
柱状矿物——阳起石,透闪石、普通角闪石等 粒状矿物——长石,石英等 有时含有石榴石、十字石、蓝晶石等特征变质矿物的变斑晶。
一般:片状矿物或柱状矿物>30%
粒状矿物常以石英为主,可含一定量长石,长石<25% (5) 与千枚岩区别:变晶粒度>0.1mm,肉眼可以辨认矿物 (6) 进一步划分:云母片岩,石英片岩,绿片岩,角闪片岩,蓝闪石片岩
对于糜棱岩,均加在前面,如花岗糜棱岩
三、动力变质岩的主要类型
1. 构造角砾岩
概念:指断裂带中,受到应力成糜棱状的碎块, 发生过位移(剪切、重力作用下)。
多数粒度>2 mm,被破碎的细碎屑或者外来溶解 物质胶结的岩石。
构造角砾岩通常在断裂带,有时可厚数百米,延 伸很长,可数百公里。
三、动力变质岩的主要类型
板岩 slate
/bperry/ metarock/SLATE.htm

变质岩

变质岩

变质岩岩石学Metamorphic Petrology讲课内容大纲一、概述1、几个基本概念2、变质作用方式和机理4、变质作用分类二、变质岩的基本特征1、变质岩的成分2、变质岩的结构3、变质的构造4、变质岩的分类5、变质级、P/T类型和变质相三、变质岩主要岩石类型1、区域变质岩2、接触交代变质岩3、动力变质岩一、概述1、几个基本概念●变质岩:已存在的岩石(源岩)经变质作用改变了成分和/或结构而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

▲正变质岩——由岩浆岩变质而成的岩石▲负变质岩——由沉积岩变质而成的岩石●变质作用:在变质条件下、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时发生的变化过程称变质作用。

它与岩浆作用和成岩作用衔接过渡。

●变质条件:指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以不超过源岩熔化温度为限。

▲温度:大致在200—1000℃之间(与源岩成分有关)▲压力:大致在0.1—1.0GPa之间1GPa=109Pa=10kbar(10千巴)1bar≈1个大气压2、变质作用方式和机理1)变质结晶①重结晶②新成结晶●无H2O、CO2参与▲多形转变▲固溶体出溶▲固固反应●有H2O、CO2参与▲脱水反应▲脱碳酸反应▲脱水、脱碳酸反应③交代2)变形作用①脆性变形②塑性变形变质结晶无H2O 固溶体有H2O 交代2、变质作用方式和机理1)变质结晶: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矿物的晶出作用称变质结晶。

①重结晶:指经过组分的迁移和再沉淀,矿物由小晶体变成大晶体的作用。

重结晶前后岩石总化学成分不变。

重结晶石灰岩或硅质岩大理岩或石英岩②新成结晶:指在保持固态和总化学成分不变的情况下(除流体以外),有新的矿物晶出。

新成结晶的类型较多,大致可分为:●无H 2O 、CO 2等参与(固—固反应)●有H 2O 、CO 2等参与返回●无H 2O 、CO 2等参与(固—固反应)的新成结晶:P(GPa)T (℃)1.00.5200 500Jd+QAbKyAndSil 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固相,不涉及流体相。

变质岩的概念和分类

变质岩的概念和分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变质岩的概念和分类
变质岩英文名:metamorphic rock
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石头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石头。

质变可能是重结晶、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

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

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

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

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一般变质岩是在地下深处的高温(要大于150 摄氏度)高压下产生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出露地表。

一般变质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质作用作用于岩浆岩(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成为正变质岩;另一类是作用于沉积岩,生成的变质岩为副变质岩。

大面积变质的岩石为区域性的,但也有局部性的,局部性的如果是因为岩浆涌出造成周围岩石的变质称为接触变质岩;如果是因为地壳构造错动造成的岩石变质为动力变质岩。

原岩受变质作用的程度不同,变质情况也不同,一般分为低级变质、中级和高级变质。

变质级别越高,变质程度越深。

如沉积岩粘土质岩石在低级作用下,形成板岩;在中级变质时形成云母片岩;在高级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

岩石在变质过程中形成新的矿物,所以变质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成矿过程,中国鞍山的铁矿就是一种前寒武纪火成岩形成的一种变质岩,这种铁矿占全世界铁矿储量的70%。

此外如锰钴铀共生矿、金铀共生矿、云母矿、石墨矿、石棉矿都是变质作用造成的。

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类型之一。

在变质作用中,由于温度、压力、。

第四章变质岩

第四章变质岩

四、 变质作用的类型及代表性岩石
变质作用据引起变质作用的主导因素分四大类: 变质作用据引起变质作用的主导因素分四大类:“接触变 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一)接触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 发生在火成岩与围岩之 间的接触带上, 间的接触带上,并主要 由温度和挥发性物质作 用所引起的变质作用, 用所引起的变质作用, 称接触变质作用。 称接触变质作用。可进 一步分成两类: 一步分成两类: 接触热变质作用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⑤块状构造 在温度和静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矿物均匀分 在温度和静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布的,无定向排列的构造, 布的,无定向排列的构造,称块状构造
2,变余构造 ,
变质程度较浅,还残留原岩的构造时,称变余构造 变质程度较浅,还残留原岩的构造时, 变余构造以残留的原岩构造分类命名 变余气孔构造,变余杏仁构造,变余流纹构造, 变余气孔构造,变余杏仁构造,变余流纹构造, 变余层状构造,变余泥裂构造, 变余层状构造,变余泥裂构造,变余结核构造
③大理岩 灰岩受岩浆侵入体的高温 烘烤后变质的产物。 烘烤后变质的产物。 非晶质与隐晶质的CaCO3, 非晶质与隐晶质的 重结晶成方解石晶粒, 重结晶成方解石晶粒,晶 粒间互相嵌合,无间隙, 粒间互相嵌合,无间隙, 形成粒状变晶结构。 形成粒状变晶结构。 变质程度浅者,具变余层理 变质程度浅者, 构造,显微或细粒变晶结构, 构造,显微或细粒变晶结构, 岩石成分不纯,色灰; 岩石成分不纯,色灰; 变质程度深者, 变质程度深者,岩石不含杂 质,洁白如玉,称汉白玉, 洁白如玉,称汉白玉, 具块状构造,中粒- 具块状构造,中粒-粗粒变 晶结构。 晶结构。
(三) 化学活动性流体

岩石学_变质岩课件 第三章变质岩类型

岩石学_变质岩课件 第三章变质岩类型
包含黑云母,石榴石,石英和长石的片岩可以叫做黑云母—石榴石片岩。
含有角闪石,辉石,石英,长石的片麻岩就叫做角闪—辉石片麻岩。
如果片岩包含有钾长石的变斑晶,那么就叫做钾长石斑晶片岩。
变质岩命名
2.化学标准
如果从矿物组合可以判断出大致的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也可以用于命名。
例如,片岩含有大量的石英和长石,还有一 些石榴石和白云母,可以命名为石榴石—白 云母长英质片岩。
由大量滑石组成的片岩可命名为滑石镁质片 岩。
变质岩命名
3. 原岩标准
如果岩石只经历了轻微变质,原岩的 结构还可以观察到,那么可以以原岩 的名字为基础,加变质为前缀。
如变玄武岩,变安山岩,变质杂砂岩。
以下讲述的变质岩类型
根据变质作用的类型,分为5种: 1. 动力变质岩 2. 区域变质岩 3. 混合岩 4. 接触变质岩 5. 交代变质岩
第三章 变质岩的类型
第一节 动力变质岩
一、概述
1、定义:由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动力变质岩。这种岩石数量不 多,但分布很广,主要分布于断裂破碎带。
2、特点
1) 岩石以发生变形、破碎为主,产生高温,伴有溶液活动,会 促使岩石部分或全部重结晶。
2) 其形成受应力性质、强度、岩石物理性质、作用时间 长短、摩擦热、
对于糜棱岩,均加在前面,如花岗糜棱岩
三、动力变质岩的主要类型
1. 构造角砾岩
概念:指断裂带中,受到应力成糜棱状的碎块, 发生过位移(剪切、重力作用下)。
多数粒度>2 mm,被破碎的细碎屑或者外来溶解 物质胶结的岩石。
构造角砾岩通常在断裂带,有时可厚数百米,延 伸很长,可数百公里。
三、动力变质岩的主要类型
5种化学类型变质岩相应矿物成分特征

变质岩

变质岩

1 变质作用
二、变质反应的主要外部因素
变质作用是自然界的一种内动力地质作用。
地壳中已有岩石变质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由 地壳发展一定阶段一定地区的地质环境所决定,并和
岩浆活动、构造运动或复杂的深成作用相联系。
具体而言,决定变质岩矿物和组构特征的直接控 制因素则是变质作用发生当时的物化条件,其中主要 是温度、压力、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和时间等因素。
1 变质作用
1 变质作用
二、变质反应的主要外部因素 1.温度 温度产生的原因: (1)由于构造运动,地壳下降使岩层沉到地 下深处,就要受到地热的影响; (2)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热量:其特点是 总量大,不均匀,有时也极可观; (3)由于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围岩,岩石就 要受到岩浆热能的影响; (4)由于岩石构造变形,发生断裂,岩石就 要受到机械摩擦热的影响。 热力的标志是温度,温度是变质作用的最积极 的外部影响因素。
四、变质作用的方式 2、变质结晶作用和变质反应
1)固体-固体反应
多形转变 Al2SiO5 === Al2SiO5
蓝晶石或红柱石
固溶体的出溶
夕线石
许多固溶体矿物在低温下生成条纹状交生体 纯固相反应 NaAlSi2O6+SiO2====NaAlSi3O8 硬玉 石英 钠长石
黄铜矿(黄色)的固溶 体出溶物,呈叶片状或 格状分布于斑铜矿(紫 红色)中
3)影响岩石的重融作用,如有实验证明,当岩体 处于水饱和状态时,花岗质岩石中的低温组分在 640±20 ℃即开始重融,但在完全不含水时,则需950 ℃。
1 变质作用
二、变质反应的主要外部因素 3.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2)O2的作用 不是主要组分,但PO 较大时,Fe大多呈Fe3+,它

变质岩特点

变质岩特点

变质岩特点
1 变质岩的定义
变质岩是一种由原始岩石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历经变形
后变化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有很多种,通常可以按照变质作用的强度
和变质岩中含有的矿物成份进行分类。

2 变质岩特征
(1)变质岩具有坚硬和易于裂纹的特性,具有比原始岩石高的密度、脆性和硬度;
(2)变质岩常呈现亭子状或柱状礁石,具有密集的细细裂纹和细
小的胶结结构;
(3)变质岩表面均匀,有时会出现多种特征色泽的矿物组织;
(4)变质岩的岩浆发生了轻微的比例弹性,同时还出现变质构造;
(5)变质岩中大量含有碱性矿物和无机物质,具有较脆性和密度性,有时会出现金属矿物组织。

3 变质岩的形成
变质岩的形成和成熟过程与地下的温度和压力有关,随着暴露的
时间的延长,高温热液的流动会形成变质岩,当变质岩长期处于极端
的地质条件下(如极高的温度或压力)时,变质岩能够形成各种角色
的物质,具有陶瓷状的结构,由此产生一种脆性矿物,有助于形成仪式变质岩。

4 结论
变质岩是地壳最常见的岩石类型,它们都是由原始岩石受地下高温和压力影响而发生变质后形成的,具有坚硬易裂、密集裂纹和易于构造等特征,也会含有碱性矿物和无机物质,有金属矿物组织和特定的特征色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变质作用分类简表
变质作用类型
分类依据: 分布规模 / 地质背景或物化条件
局部变质作用
1.接触变质作用. :
区域变质作用
1. 造山变质作用
2.动力变质作用
3.冲击变质作用 4. 交代变质作用
2. 洋底变质作用:
3. 埋藏变质作用: 4. 混合岩化作用:
第三节
1. 接触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类型
分布于岩浆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主要由岩浆热导 致的变质作用。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较低,应力不明 显。变质机制以静态重结晶或静态变质结晶为主。
变质作用(Metamorphism)一词是由法国学者Boue (1820)年首次 提出来的,后来由英国学者C. Lyell(1833) 在他的名著《地质学原理》 中比较系统地进行了论述 。系指在地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物 理化学条 件的改变,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固态条 件下所发生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变化,称变质作用。
2. 动力变质作用:
分布于断裂带,由构造作用导致的变质作用。主要 控制因素是应力,通常具较高的P/T比。变质机制以变 形和动态重结晶或动态变质结晶为主
第三节
3. 冲击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类型
陨石冲击地表产生强大的冲击波所导致的变质作用。 主要因素是瞬时高压和高温。变质机制以变形和伴随的 部分熔融为主。
第一节
变质作用的现代概念
关于变质作用的概念应强调以下几点:
(1)变质作用是一种改造作用,这种改造发生在风化带和胶结带以下, 原岩经过改造后在固态下转变为一种新的岩石。如果原岩为沉积岩,变 质后的岩石称为副变质岩;如果原岩为岩浆岩,变质后的岩石称为正变 质岩。 (2)变质过程中岩石基本上保持固态,并且强调温度的递增过程, 这一点与岩浆作用不同。后者强调的是矿物从硅酸盐熔融体中结晶,所 涉及的是晶体-液态的平衡,并强调温度的下降过程。当变质作用温度 较高时,岩石可发生部分熔融,出现一定数量的熔体,这些熔体与固态 残余物之间可发生混合岩化作用。当熔体数量较多时转变为典型的岩浆 作用。广义的变质作用概念包括岩石在固态下的变质作用和有部分熔体 出现的混合岩化作用。
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
一种侧向压力(各方向压力不等)
应变:岩石遭受应力作用所产生的反应。 (弹性变形、永久变形) 分类:张应力、压应力、剪应力(图) 作用
1. 机械改造。是岩石优选组构的主要因素。
2. 影响变质反应、重结晶作用、流体活性。 3. 产生构造超压,增加静压力。
第二节
四、流 体
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
(1)很低级变质: 特征是变质基性岩中出现浊沸石,硬柱 石, 葡萄石, 绿纤石等矿物的出现为标志, 温度区间为 200-3500C. (2)低级变质: 以变质基性岩中硬柱石, 葡萄石,绿纤 石等矿物反应形成黝帘石和阳起石为标志,温度区间为 350-5500C
第一节 变质岩的化学成分
三. 等化学系列概念和类型
(二)等化学系列类型
按变质岩化学成分特点可分为五个等化学系列: 1. 富铝系列:化学成分特征是富铝; 贫钙; 铁, 镁低; 钾 > 钠. 原 岩是泥质岩石(泥岩、页岩)或火山凝灰岩.
2. 长英质系列:化学成分特征是富硅; 贫钙, 铁, 镁;铝含量也较低.
第三节
6. 洋底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类型
在大洋中脊附近,洋壳岩石在上升的热流和海水的作用 下发生的规模巨大的变质作用. 变质因素主要是温度、 流体及活动组分化学位,P/T比低。变质机制是变质(重) 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产物的面理和线理不发育。
7. 埋藏变质作用:
一套巨厚的岩层被快速埋藏到地下深处所发生的大规模 的很低级且无明显变形的变质作用。它是成岩作用与变 质作用的过度类型,独立分布于强烈坳陷盆地的沉积底 部或造山变质、洋底变质的很低级部分。产物变质程度 低且面理和线理不发育。
铝榴石、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硅灰石等.
3、与岩浆岩中的矿物相比, 变质岩中的矿物在内部结构 和结晶习性等方面, 有如下特点:
第二节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一. 变质岩矿物成分一般特征
1) 层状和链状晶格的矿物较普遍, 其延展性也较大. 2) 出现一些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体积小, 密度大的高压 矿物. 3) 出现红柱石, 蓝晶石, 矽线石等同质异相矿物. 4) 矿物的变形现象发育. 5) 斜长石的环带结构在变质岩中少见.
质白云质泥灰岩; 基性岩屑砂岩等.
5. 超铁镁质系列:化学成分特征是 富铁, 镁; 贫钙,铝, 硅. 原岩是超 基性侵入岩; 超基性火山岩和极富镁的沉积岩
第二节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一. 变质岩矿物成分一般特征
1、三大岩类常见的主要造岩矿物都是长石, 石英, 云母, 角闪石, 辉石等. 2、变质岩中特有矿物:硬绿泥石、十字石、堇青石、 铁
第二节 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
原岩化学成分; 地质条件; 物理化学环境
一、 温 度 一、 温 度
1. 温度范围: 200 - 8000 C, 超高压可达10000 C。
2. 变化原因: 岩浆;深部热流;地壳放射热;机械摩擦;地
热增温(正常情况 25-30 C / km)。
3. 主要作用:可导致重结晶、变质反应、重熔;增加流体活 性; 改变岩石变形性质等。 它是变质作用的主导因素.
第二节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二.矿物成分与原岩化学成分的关系
1. 富铝系列: 硬绿泥石、十字石、堇青石、铁铝榴石、 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 2. 长英质系列: 极少出现富铝系列特征变质矿物. 3. 碳酸盐系列:方解石、白云石、滑石、蛇纹石、镁橄榄 石、透辉石、透闪石、硅灰石、金云母、钙铝榴石。 4. 铁镁质系列:辉石、角闪石、绿泥石、阳起石、绿帘石, 等大量铁镁矿物。 5. 超铁镁质系列:滑石、蛇纹石、透闪石、橄榄石、镁铝 榴石、尖晶石、辉石、镁铁闪石等。
第二节
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
二、压 力 (静压力和流体压力)
1. 静 压 力
作 用: (1)控制变质反应方向,影响变质反应温度
(2)有利于形成分子体积小、密度大的矿物
(3)改变岩石的熔点
CaCO3 + SiO2
105Pa, 4700C 108pa, 6700C
CaSiO3 + CO2
第二节
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变质岩的化学成分
三. 等化学系列概念和类型
(一)等化学系列概念
指原始总化学成分特征相同的所有变质岩。同一化学系列变质 岩中矿物组合的不同,只取决于变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 图 1-1. 等化学系列概念说明图解 辉长-辉绿岩 玄武岩 铁质白云质灰岩 基性凝灰质砂岩 低级变质作用 绿 片 岩 高级变质作用 中级变质作用 基性麻粒岩 斜长角闪岩
4. 交代变质作用:
分布于侵入体接触带及其附近和火山活动区,主要 由岩浆热液引起的异化学变质作用。主要因素是流体活 动组分化学位。变质机制主要为交代作用。
第三节
5. 造山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类型
(区域动热变质作用或狭义的区域变质作用) 与造山作用密切相关,大规模分布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面状)和显生宙造山带(带状)的变质作用。变质因 素复杂,P/T比范围宽(三种压力类型)并与构造环境 密切相关,变质机制为变质(重)结晶和变形。形成的 变质岩常见面理和线理构造。
变质岩
第一章 变质作用概述
1.变质作用的现代概念 2.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 3.变质作用的类型 4.变质作用的研究范畴
第一节 变质作用的现代概念
1). 是与地壳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地质作用。
2). 地壳已存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的转变过程.
3). 在特殊条件下,还可以产生重熔(溶),形成部 分流体相(岩浆) 4). 变质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
2. 大多数亲铜元素(Cu\Pb\ZnAg\As\Te\Sb\Hg\Rb\Sr\Ba)
等随温度升高活动性增大,被变质热液带出带入。 3. 一些亲铁元素(Fe\Cr\Co\Ni)稳定性较大,而一些难
溶的铂族元素(Pt\Pa)稳定性更大。
4. 主要造岩氧化物含量在一般变质作用中无明显变化, 基本上可视为等化学过程。
原岩是含长石的各种砂岩, 粉砂岩和酸性—中酸性火山岩, 花岗岩. 3. 碳酸盐系列:化学成分特征是富钙, 镁; 铝, 铁, 硅含量较低且变
化范围大. 原岩为石灰岩和白云岩.
第一节 变质岩的化学成分
三. 等化学系列概念和类型
(二)等化学系列类型
按变质岩化学成分特点可分为五个等化学系列: 4. 铁镁质系列: 化学成分特征是贫硅; 富铁, 镁, 钙; 钠 > 钾;含 一定量的铝. 原岩是基性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 辉长-辉绿岩; 铁
第二节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三.矿物成分与变质条件的关系--等物理系列
(一)等物解 基性系列的原岩
中级变质
斜长角闪岩
富铝系列的原岩
云母片岩
第二节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三.矿物成分与变质条件的关系--等物理系列
(一)等物理系列的划分
Winkler (1974) 按温度将变质强度划分为四个变质级(等物理系列) : 很低级, 低级, 中级, 高级
700-900oC
混合岩化作用 migmatism 埋藏变质作用 burial metamorphism
150-200oC
第二章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命名
主要内容: 化学成分 矿物成分 结构构造 影响因素: 原岩特点 变质作用的物化条件 基本特征:两重性----继承性和独特性.
图 1. 变质岩形成的框架图
第三节
8. 混合岩化作用:
变质作用类型
在高级区域变质地区,由部分熔融产生的低熔物质(新 成体)与变质岩基体(古成体)混合形成混合岩的过程。 它是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的过度类型,又称超变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