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整理和复习(一)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1~100的数字,数的读写和数数;2. 数的运算:加法、减法、混合运算;3. 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4. 计量单位:米、厘米、千克、克、小时、分钟;5. 数据处理:比较、分类、排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巩固和掌握一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巩固和掌握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数据处理等基础知识。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练习本;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些实际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妈妈买了一些水果,有3个苹果,2个香蕉,请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2. 数的认识:(1)复习1~100的数字,数的读写和数数;(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数数练习。
3. 数的运算:(1)复习加法、减法、混合运算;(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混合运算练习。
4. 几何图形:(1)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点;(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几何图形练习。
5. 计量单位:(1)复习米、厘米、千克、克、小时、分钟;(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计量单位练习。
6. 数据处理:(1)复习比较、分类、排序;(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数据处理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数据处理七、作业设计1. 数的认识:数数练习,从1数到100;2. 数的运算:完成混合运算练习题;3. 几何图形:完成几何图形练习题;4. 计量单位:完成计量单位练习题;5. 数据处理:完成数据处理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和练习,学生对一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小学数学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课件(2024秋)

2+ 7 =9
3 + 5=8 9= 3 + 6
3 + 4= 7 5 + 4=9
6= 2 + 4 4 + 4=8
7.猜一猜。
我盖住 了几个?
10
10-9=1
8.一个 配一根 ,还缺多少根 ?
10 - 5 5
9.毛毛虫穿新衣。
游戏规则:
小组同学依次摸牌, 每人每次只能摸一张。
9.毛毛虫穿新衣。 游戏规则:
10的加减法
10的组成
0和10,1和9,2和8,3和7, 4和6,5和5,6和4,7和3, 8和2,9和1,10和0。
根据10的分与合来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
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连加、连减与加减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算前两个数,再用前两个 数的结果与第三个数相加减。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按 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
通常情况下,求一共是多少,就表示把 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用减法计算。
我的收获 我摘了10个。
笑笑再摘几个就和淘气的一样多?
怎样解答? 可以想4加几等于10。
笑笑再摘6个,就和淘气一样多。
怎样解答?
也可以想淘气比 笑笑多摘了几个
10-4=6,笑笑还需要摘6个。
呀!摸到了5,拿走5个,衣服又短了......
(2)说一说游戏中的收获。 我一个一个地数,有些 慢,而且容易错漏。
我请加减法来帮忙,如果前面 铺的圆片不超过10片,摸到几 就加几,反之就减几。
1.一共有几只小猫?
5 + 4 = 9(只)
2.还剩几个气球?
7 - 5 = 2(个)
12简易方程整理与复习

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的解、解方程)3、稍复杂的方程二、查漏补缺我们明确了所学内容,谁来说说这些知识点中有哪些容易出错应该注意的地方?(一)用字母表示数1、注意的地方: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后记(1)乘号的改写和省略:出示练习:3×9 n+k×j a×nc×4 1×b a×a(2)a2 与 2a 的区别:巩固(3)引入:b×b×b怎样表示2、练习巩固(1)出示练习第1题:填空①图书角原来有x本书,被同学借走10本后还有( )本。
②小芳今年y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芳的6倍,妈妈今年( )岁。
③与整数m相邻的两个整数分别是( )、( )④X的5倍少1.2的数是()。
⑤老师买了5个篮球和6个足球,每个篮球价x元,每个足球y元,一共花了( )元。
(2)学生汇报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及常用的数量关系(二)简易方程1、有关概念的理解(1)什么叫等式?什么叫方程?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学生说,并出示练习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下列各式中是等式的打上“√”,是方程的打上“△”。
①3+5X( ) ②2X一1=0( ) ③1+2.7=3.7( ) ④15<1十X( )判断。
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后记①4+X>9是方程。
( )②方程一定是等式。
( )③x+5=4×5是方程。
( )(2)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学生说,并出示相应练习2、解方程(1)让学生说说怎样解方程?根据什么?怎样验算?要注意哪些?(2)练习巩固解方程带☆的要验算:☆ X÷8=0.4 6 X+18=48☆ 3(X+2.1)=10.5 12 X-9X=8.73、列方程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步骤:审清题意-----找出数量关系——确定未知数——列出方程(或算式)——解答(检验)出示相应练习可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适当指出算术方法与方程方法的联系,能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0747.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2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案)

第3单元小数除法第12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P42及练习十。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整理和复习小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循环小数的概念。
难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练结合【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整理回顾师: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小数除法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练习,一起来整理和复习有关小数除法的知识。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4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
0.67×7.5 9.12×0.8 8.36×0.251.89÷0.54 7.1÷0.25 0.51÷2.23.14×102 0.125×7.41×80 (3.2+0.56)÷0.8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然后教师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结果,再集体订正。
0.67×7.5=5.025 9.12×0.8=7.296 8.36×O.25=2.091.89÷0.54=3.5 7.1÷0.25=28.4 0.51÷2.2=0.2318…3.14×102=320.28 0.125×7.41×80=74.1 (3.2+0.56)÷0.8=4.7师:同学们完成得很好!这些都是有关小数乘除法的计算,你们知道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联系吗?生1:小数乘法可以先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最后加上小数点。
生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先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进行计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2课时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

第12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教材第17页)。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能灵活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通过练习巩固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明确解题思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知识点总结1.师:回忆一下,本单元学习了什么?2.交流梳理的情况。
知识点一:分数乘法。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知识点二:用分数乘法解决生活问题。
分数连乘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3.揭题:本节课就来对本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4.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知识点梳理分数乘法计算:1.分数乘整数。
2.分数乘分数。
3.小数乘分数。
4.分数乘法运算定律。
解决实际问题: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2.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3.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三、当堂检测1.独立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1-5题。
2.汇报各小组的作业情况。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当堂检测这个环节采用比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拓展延伸环节也激发了学生的潜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课上我针对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特别的强调。
在与学生共同完成单元知识的梳理后(通过边练习边整理的方式),我趁热打铁,安排了课时练习,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2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2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12整理和复习》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习整理,对整个学期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统计图表等五个方面的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对一些概念理解不深刻、运算速度慢、几何图形认知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复习整理,对整个学期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对整个学期数学知识的复习整理,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2.教学难点: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有效地进行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能够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练习题等。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提前布置学生进行复习整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复习整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期的数学知识,通过PPT展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统计图表等方面的知识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课件-12整理与复习1

比是(3:1 )。
5÷ 2
2 3
=
15 4
答:燕子的飞行速度是摩托车的 15倍。
4
2 5
÷32 =
3(米) 5
答:1小时织53 米。
2 5
× 32=145(米)
2
答:3小时织15米。
2 3
÷52 =
5(小时) 3
答:织
2 3
米长的毯子需要
5 3
小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分数除法整理与复习(1)
小组讨论: 1.怎样计算分数除法? 2.举例说明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以及比、分数、除 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解决有关分数、比的实际问题时,应怎样分析数量关系? 举例说一说。
3:5=
( (
3 5
) )
=
(
3
)÷(
5
)=9:( 15 )= ( 15 ) :25
填一填
1.苹果有10筐,梨有7筐,苹果和梨筐数的比是(10:7),梨
和苹果筐数的比是(7:10)。
2.把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水的比是(1:4 ),比值是
( _1__ 4
);盐与盐水的比是(1:5 ),比值是(
_1__ )。 5
3.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和三
角形面积的比是( 2:1)。 4.两个三角形的底相等,高的比是3:1,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单元第12课时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秋)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2 日星期 一上午7 时58分 6秒07: 58:0621 .8.2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上午 7时58 分21.8.2 07:58A ugust 2, 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年8 月2日 星期一7 时58分 6秒07: 58:062 August 2021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 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知识讲解
3.什么叫位数?
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数用几个数字写出来(最左端数字不 能是0),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数,或者说,一个自然数含有几 个数位,就是几位数。
知识讲解 4.我们学过的数级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分级的?
练习巩固
2.判断。 (1)303006950读作:三亿三百万六千九百五十。( ×) (2)与万位相邻的数位是千位和十万位( √ )。 (3)所有的七位数都比八位数小( √)。 (4)8953004000≈89亿(× )。
练习巩固 3.把下面这些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9600000 8547400 9159000 9976000 越加自命不凡 。21.8.2 07:58:0 607:58 Aug-21 2-Aug-2 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07:58: 0607:5 8:0607: 58Monday, August 02,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1.8.2 21.8.20 7:58:06 07:58:0 6Augus t 2,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六年级一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6:5。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3)六年级一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6:5。男生有24入,女生有( )人。
指名学生回答: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课题
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内容
P27页第1-3题,完成练习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明确“比例”和“比”、“比值”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正比例、反比例,加深对比例尺的认识,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有归纳概括能力(2)题: ,再让学生判断。
第(7)小题,先让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重和身高,教师把数据记下来,再让学生判断。使学生知道:人的体重和身高有一定的关系,一般人的体重是随着身高而增加的,但体重和身高不成正比例关系。
指名举例回答。
根据表中两种量中相对应的数的关系,判断它们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第2题。在订正第(4)小题时,可以先说说12的约数有哪?然后说出自己用选出的四个约数组成的比例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要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要看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或积是不是一定,如果积一定说明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如果商一定说明这两个量成正比例。
综合练习
1.第1题.教师把学生说出的比例写出来。订正第(6)小题时,要注意检查学生是否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了。
3、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正确判断正比例和反比例。
教学难点
借用比例尺,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投影片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过程性目标
复习比和比例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2、用小黑板出示下面各题。
指名口答。
使学生通过复习,梳理本单元的基本概念。
复习解比例
1、完成第35页的第2题。
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什么性质。
接着以 : =l :x为例,进行说明。
指名回答。
让学生完成第2题的其余习题。
让学生板演交流。
在解比例时,如果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变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解。
复习正比例、反比例
1、用投影片逐一出示下面问题: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
(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
(3)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出示复习题第3题的面两个表:
第二个表,通过计算可以看出上、下两个相对应的数的商一定,也就是说,这个三角形的高的 一定,因而高也一定,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与底边成正比例。
3.第3题,教师向学生说明:这题要求图上长方形的长、宽和地基的实际面积。
指名学生回答。
总结评价
通过复习,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