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

合集下载

钢筋弯钩长度规范及计算方法

钢筋弯钩长度规范及计算方法

转载]钢筋弯钩,每种角度的长度有什么规定?(2011-09-24 08:43:23)转载▼标签:转载原文地址:钢筋弯钩,每种角度的长度有什么规定?作者:饶饶.宇在钢筋预算工程量计算过程,经常遇到不同形式的弯钩长度计算和换算问题。

若对钢筋弯钩的原理、内涵不清楚,仅知道弯折180度、135度和90度的伸长为:“6.25d”、“4.90d”和“4.20d”等几个弯钩系数,在相关弯钩长度计算和换算时,就会产生诸多被动,影响钢筋量计算的准确性。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普通钢筋末端180度形式弯钩的原理及其相应弯钩系数的理论来历问题。

其他的可以以此类推。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1 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2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 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下面是光圆钢筋(HPB235)末端180度弯钩(半圆弯钩)的说明:光圆钢筋末端180度弯钩形式的施(加)工依据,也是其钢筋弯钩预算工程量计算的理论基础。

现取弯钩弯弧内直径(0)等于钢筋直径((d)的2.5倍(2.5d)和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等于钢筋直径(d)的3倍(3d)进行分析,如图23-1所示。

对于上述钢筋弯钩的“6.25d”,有三点需进一步加以说明:(A)“6.25d”是钢筋总长度在按钢筋外形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x2)计算时,应另增加的长度——弯钩增加长度,而不是完整的“弯钩长度”(8.50d);(B)“6.25d"所含“平直长度”为3d,若某些特殊情况而平直长度有变化时,“6.25d”要随之调整。

调整方法:钢筋弯钩增加长度=6.25d-3d 特定平直长度(c)“6.25d”为“弯钩增加长度”的最小(下限)值。

【钢筋】钢筋弯钩长度的规定

【钢筋】钢筋弯钩长度的规定

钢筋弯钩,每种角度的长度有什么规定之老阳三干创作在钢筋预算工程量计算过程,经常遇到分歧形式的弯钩长度计算和换算问题。

若对钢筋弯钩的原理、内涵不清楚,仅知道弯折180度、135度和90度的伸长为:“6.25d”、“4.90d”和“4.20d”等几个弯钩系数,在相关弯钩长度计算和换算时,就会发生诸多主动,影响钢筋量计算的准确性。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普通钢筋末端180度形式弯钩的原理及其相应弯钩系数的理论来历问题。

其他的可以以此类推。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1 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该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该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2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该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 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该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下面是光圆钢筋(HPB235)末端180度弯钩(半圆弯钩)的说明:光圆钢筋末端180度弯钩形式的施(加)工依据,也是其钢筋弯钩预算工程量计算的理论基础。

现取弯钩弯弧内直径(0)等于钢筋直径((d)的2.5倍(2.5d)和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等于钢筋直径(d)的3倍(3d)进行分析,如图23-1所示。

对于上述钢筋弯钩的“6.25d”,有三点需进一步加以说明:(A)“6.25d”是钢筋总长度在按钢筋外形长度(构件长度—呵护层x2)计算时,应另增加的长度——弯钩增加长度,而不是完整的“弯钩长度”(8.50d);(B)“6.25d"所含“平直长度”为3d,若某些特殊情况而平直长度有变更时,“6.25d”要随之调整。

调整方法:钢筋弯钩增加长度=6.25d-3d 特定平直长度(c)“6.25d”为“弯钩增加长度”的最小(下限)值。

其原因是在计算过程中将现行(混凝土施工规范》中的“不该小于”按“等于”取定。

弯曲值长度计算公式

弯曲值长度计算公式

弯曲值长度计算公式
1、180度弯钩的计算
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
2、90度弯钩的计算
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
3、135度弯钩的计算
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

框架梁钢筋弯钩度量值

框架梁钢筋弯钩度量值

框架梁钢筋弯钩度量值
框架梁钢筋弯钩的度量值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当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时,其弯弧内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当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钩时,其弯弧内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绑扎骨架或钢筋网片中的钢筋,其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在施工现场,弯钩的增加长度可以通过一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HPB235级钢筋,其末端需作180°弯钩时,弯钩的增加长度可按3.5d计算(d为钢筋直径);当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弯钩的增加长度可按2.5d计算;当钢筋末端需作90°弯钩时,弯钩的增加长度可按1.5d计算。

对于HRB335级和HRB400级钢筋,其弯钩的增加长度可按上述值减少0.5d 计算。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现行规范规定钢筋弯钩完整版

现行规范规定钢筋弯钩完整版

现行规范规定钢筋弯钩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现行规范规定,有抗震箍筋需要做135度弯钩,弯钩的平直部分需10d,且不得小于75mm,我们还是遵循“钢筋弯曲时,外侧纤维增长,内测纤维缩短,中心线长度保持不变”思路来演绎这个135度弯钩所需要的增加长度。

弯心直径还是,钢筋中心线半圆还是。

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为,所以135度钩多需要的展开长度可取,这仅适用于箍筋,不适用于纵向钢筋(箍筋的外缘计算的长度)。

如果从箍筋的弯前平直段算起则为。

180度弯钩增长值。

拉钩增长值计算经验值:直径弯钩增长值6mm 2×50mm8mm 2×75mm10mm 2×85mm12mm 2× 100mm箍筋的增长值:箍筋直径调整值6mm 1008mm 15010mm 17012mm 200以上数值(蓝色标注)与钢筋的级别无关。

在软件中钢筋的等级用a、b、c,d来表示,分别代表1、2、3、4级钢。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厚度+(抗震弯钩值)+2d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钢筋翻样:是建筑工地上的技术人员、钢筋工长或班组长,把建筑施工图纸和结构图纸中各种各样的钢筋式样、规格、尺寸以及所在位置,按照国家设计施工规范的要求,详细的拉出清单,画出组装构图,作为施工班组进行生产制作装配的依据。

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计算:180度(半圆)弯钩增长值对直弯钩(90)为,,对斜弯钩(45)为。

量度差值30度 45度 60度 90度 135度120 2dL 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l aE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 c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2012/2/18钢筋翻样所学总结:柱:纵筋: 层高(3000)箍筋:柱截面尺寸(a×b)-保护层厚度+自身直径×2下料长度:周长+调整值拉筋: 柱截面尺寸(a×b)-2×保护层厚度+自身直径×2下料长度:以上得出的值+拉筋的弯钩增长值拉钩平直部分梁宽-2*保护层厚度+2*拉钩直径d。

钢筋弯钩增加值公式推导

钢筋弯钩增加值公式推导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2.25d=6.25d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 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7d+10.21d-7d=11.21d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90°直弯钩增加10.35d的推导(d>25mm,弯曲直径≥16d)弯曲半径8d,弯曲直径是16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7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7dπ×90°/360°=13.35d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9d+13.35d-9d=10.35d这个10.35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按照本图的演算,所谓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2×9d-17d×π/4=18d-13.35d=4.65d。

矩形箍筋26. 5d的推导(d≤10mm,弯心直径≥2.5d)弯心内直径是2.5d,箍筋中心线直径是3.5d,每个90°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90°/ 360°=2.749d每个箍筋共有3个90°圆弧,总长度=3×2.749d=8.247d取8.25d每个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135°/ 360°=4.1234d,每个箍筋共有2个135°圆弧,总长度和=2×4.1234d=8.247d取8.25d每个箍筋的圆弧长度和=8.25d +8.25d=16.5d (1)沿梁宽平直段=2(b-2c-2×1.25d) (2)沿梁高平直段=2(h-2c-2×1.25d) (3)沿135°方向平直段=2×10d=20d (4)箍筋下料长度为(1)+(2)+(3)+(4)=16.5d+2 (b-2c-2×1.25d) +2(h-2c-2×1.25d)+20d=16.5d+2b+2h-8×1.25d+20d=2b+2h-8c+26.5d (5)利用前面我们给出的135°弯钩的增加长度,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即(2)+(3)+8.25d+2×(11.873d+2.25d)=2(b-2c-2×1.25d)+2(h-2c-2×1.25d)+8.25d+28.246d=2b+2h-8c+26.496d=2b+2h-8c+26.5d (5)矩形截面多肢箍下料长度及各箍内宽、内高尺寸计算已知条件:梁截面宽度为b,梁截面高度为h,箍筋肢数为n箍,箍筋直径d箍,梁纵向钢筋根数为n纵,纵向钢筋外直径d纵外,梁保护层为c。

钢筋弯钩增加值

钢筋弯钩增加值

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式中的D=2.5d.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式中的D=2.5d.准确计算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的实用公式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钢筋配料加工的依据。

其精确度的高低不仅影响成型后能否符合设计尺寸,而且有时直接影响钢筋绑扎、构件定位尺寸甚至构件受力性能。

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一般公式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目前多数教材和手册采用下式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量度差计算可用理论公式或近似值公式。

理论公式为式中D为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α为钢筋弯折角度。

近似值可按表1取值。

表1钢筋弯曲量度差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量度差值/mm 0.35d 0.5d 0.85d 2d 2.5d端部弯钩增值理论公式为近值可按表2取值。

表2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钢筋直径d/mm ≤6 8~10 12~18 20~28 32~36一个弯钩长度/mm 4d 6d 5.5d 5d 4.5d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无论按理论公式还是按近似值公式计算,其结果误差甚小,精确度高。

而外包尺寸的计算,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其结果相差较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弯起钢筋外包尺寸计算的精确公式及与通常方法的比较以图1弯起钢筋为例,按通常计算外包尺寸的方法为(1)图1弯起钢筋为了分析其误差,下面按外包尺寸的含义,寻求计算外包尺寸的准确公式。

钢筋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调整值常用弯钩增加长度:半圆钩:6.25d直钩:3.5d 斜钩:4.9d注:直线段通长一律按3d计弯起钢筋斜长调整系数:注:1、一般梁高H<300mm时,α为300;300mm<H<700mm时,α为450;H>700时,α为600;2、表中h=梁高度-保护层厚度×2-钢筋直径箍筋弯钩长与弯曲调整值的差值:钢筋每个弯钩增加长度(mm)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2012-06-27 192246)转载▼标签:杂谈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

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2. 问:请问word 中怎样让每一章用不同的页眉?怎么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页眉,一改就全部改了?答:在插入分隔符里,选插入分节符,可以选连续的那个,然后下一页改页眉前,按一下“同前”钮,再做的改动就不影响前面的了。

简言之,分节符使得它们独立了。

这个工具栏上的“同前”按钮就显示在工具栏上,不过是图标的形式,把光标移到上面就显示出”同前“两个字来。

3. 问:如何合并两个WORD 文档,不同的页眉需要先写两个文件,然后合并,如何做?答:页眉设置中,选择奇偶页不同与前不同等选项。

4. 问:WORD 编辑页眉设置,如何实现奇偶页不同比如:单页浙江大学学位论文,这一个容易设;双页:(每章标题),这一个有什么技巧啊?答:插入节分隔符,与前节设置相同去掉,再设置奇偶页不同。

5. 问:怎样使WORD 文档只有第一页没有页眉,页脚?答:页面设置-页眉和页脚,选首页不同,然后选中首页页眉中的小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择无,这个只要在“视图”――“页眉页脚”,其中的页面设置里,不要整个文档,就可以看到一个“同前”的标志,不选,前后的设置情况就不同了。

6. 问:如何从第三页起设置页眉?答:在第二页末插入分节符,在第三页的页眉格式中去掉同前节,如果第一、二页还有页眉,把它设置成正文就可以了●在新建文档中,菜单―视图―页脚―插入页码―页码格式―起始页码为0,确定;●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确定;●将光标放到第一页末,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应用于插入点之后,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