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及防御措施

合集下载

浅谈雷电形成与预防措施

浅谈雷电形成与预防措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文摘版 )自然科学
科学世界
2 0 1 5 年3 月 ・1 ・
浅 谈雷 电形 成 与预 防措施
寇 鹏
4 7 3 0 0 0 河南省 南阳市气象局 ,河南南阳
摘 要 : 雷 电灾害随着高层 建筑的不断兴建 以及 电子信息 系统 的大范 围应用, 日益成 为危 害人 们 日常 生活的重要 自然危 害 之一 。基 于此,对雷 电的形成 、雷击灾害的发生 以及如何 防御 雷击 灾害等方 面作 了简要 分析 ,以帮助人们利 用科 学知识防御 雷 击 灾害,减 少或免去 雷击 灾害的所 带来的生命 财产损 失。 关键词 : 雷电现象 ;雷 电灾害 ; 防御 措施 中图分类号 : T M8 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5 7 8( 2 0 1 5 )0 3 . 0 0 0 1 . 0 1 1雷电概述 雷 电是伴有 闪电和雷 鸣的一种雄伟壮观 而又有点令人生畏 的放 电现象 。雷 电一般产 生于对 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 中,因此 常伴有强烈 的阵风和暴 雨,有 时还 伴有冰雹 和龙卷风 。积雨云 顶部一般较 高, 可达 2 O 公里 , 云的上部 常有冰 晶。冰 晶的凇 附, 水滴 的破碎 以及 空气对流 等过程 ,使云中产生 电荷。云中 电荷 的分布较复杂 ,但 总体而言,云的上部 以正 电荷为主 ,下部 以 负 电荷 为主 。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 电位差 。当电 位差达 到一定程 度后 ,就会产生放 电,这就是我们常见 的闪电 现 象。闪电的的平均电流 是 3 万安培 , 最大 电流可达 3 O 万安培。 闪电的电压 很高,约为 1 亿至1 0 亿伏特 。一个 中等强度雷暴 的 功 率可达 一千万瓦 ,相当于一座小型核 电站 的输 出功率 。放 电 过程 中,由于闪 电通道中温度骤增 ,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 ,从 而产 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带有 电荷 的雷 云与地面 的突 起物接近 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 的放 电。 2 雷电灾害的形成 云 内和 云 与 云 之 间 的 放 电 ,叫 云 间 闪 电或 云 闪 , 云与 大 地 之 间的放 电,叫云地 闪电或地 闪。云 闪因其不 能到达地面 ,一 般 不会 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 ,对人类活动成影 响的主要 是地 闪 。地 闪发生时 ,产生 的雷 电流从云 中泄放 到大地 ,在其 泄放 通 道上造成的危害即雷击灾害 。 当雷 电流从云中泄放到大地时 , 直接打在建筑物 、构筑物及人 畜身上 ,产生 电效应 、热效应 和 机 械力 ,造 成毁坏和 伤亡 ,称之 为 “ 直击 雷”:当雷 电流 从云 中泄放到大地时 ,在其泄放通道周 围产生 电磁感应 向外传 播或 直接通过导体传导 ,导致在影 响范 围内的金 属部件 、电子 元件 和 电气装置 ,受到 电磁脉冲 的干扰而 毁坏 ,称之 为 “ 雷击 电磁 脉冲 ” 。 3雷电灾害防御措施 3 . 1搭接 或称为 “ 均 衡连接 ” 、“ 等 电位连接 ”就是把各种 金属物用 粗 的铜 导线焊接起来 , 或把它们 直接 焊接 起来,以保证等 电位 。 特别受重 视的项 目,它又是最 费工、费钱 、费力的防雷措施 , 是防雷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 3 . 5 屏 蔽 就是用金属网、箔、壳 、管等导体把需要保护 的对象包 围 起来 ,从物理上说 ,就是把 闪电的脉冲 电磁场从空 间入侵 的通 道阻 隔起来 ,力求 “ 无 隙可钻 ” 。各 种屏 蔽都 必须妥 善接地 , 所 以这五项措施是一个有机联系 的整体 防卫体系 ,全面措施才 能达到万无一失的效果 。 3 . 6要加强防雷法规 、 防雷减灾知识普及宣传 。 不断提高农村 、 农民的防雷减灾意识 各级气象部 门要抓住雷 电灾害典 型事例 , 通过广播 、电视 、 报纸 、网络等各类媒体 ,大 力宣传 防雷减 灾有 关法律规 章和科 普知识 ,进一步提 高广大农 民的防雷减灾 意识 ,宣传重 点要放 在如何增强农村农 民的防雷 自救 互救 能力 上。 3 . - /要切实采取措施 ,消除 防雷 安全 隐患 针对地域特 点,因地制 宜,会同当地政府 部门共同制定新 农村建设 防雷减灾指 导性意见及规划 ,加 快农 村防雷减 灾监测 网建 设,开展 面向农村 的雷电预报服 务 ; 主动加强部 门协调沟 通, 将防雷审监验列入农村工程项 目的监管环节 , 从源头抓起 , 把好 防雷 设施 设计 、施 工关 口,确保防雷设施建设质量 : 要切 实加 强农村雷 电灾 害调 查,分析 农村 防雷形势和需要,为当地 政府 防雷减 灾决策 提供 科学依据 : 积极开展农村建设工程项 目 的雷击风 险评估 ; 主动开展农村防雷安全检查 ,排查雷击 隐患, 督促和指 导农 村农 民落实防雷整改措施等。 3 . 8 加强 防雷检测 行业管理 避 雷装置 安全检测,不同于一般的业务工作 ,涉及到各行 各业, 依法进 行安全检 测和技 术服务,必须有 完善的组织机构 , 进行规范化管理。防雷部 门聚集着防雷技术 、人才等各方面 的 优势,特 别是相当一部分部、委系统防雷的技术力量 、设备配 置都有较强的实力和基础 ,有 的多年在开展这项工作 ,但这些 部门和系统都是 自成体系 ,各 自为政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 的体 系,缺乏规范化管理 。那么 ,如何利用好各方面 的优势 ,履行 好政府赋予我们的管理职能 ,又不造成行业垄断 的态势 。应建 立避雷装置安全检测网 ,比较好地发挥各方面 的职能作用 。如 果只依靠气象部 门承担检测任务 ,难 以达到预期 的 目的,有的 部 门、特殊行业不是我们力所 能及 的。只有最大 限度地调动各 方面的积极 因素 , 才能更好地履行 《 气象法》赋予我们 的职能 。 为加强检测管理工作 ,制定 了检测 资质 审批制度 、资质年 审制

南阳中小学校防雷措施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南阳中小学校防雷措施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南阳中小学校防雷措施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摘要】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人员安全非常重要,而中小学对防雷的意识淡薄,因此中小学校的防雷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在学校防雷安全隐患专项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并结合这次整改,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以便以后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防雷措施;存在问题;整改建议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中小学校的雷电灾害预防和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问题一直是气象防雷工作的重点。

近期,南阳市气象局对全市的中小学校防雷安全隐患作了全面的专项检查,并对不合格的学校进行统计,要求他们尽快按规定进行整改。

根据在防雷工作中的经验,结合这次实践,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1.南阳市雷暴概况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又是一种自然灾害,不仅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

南阳位于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之间,它地处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部是丘岭地,整个地形成为一个近马蹄形的盆地。

根据近5年的统计显示,每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2天,呈逐年上升趋势,雷暴日多集中在夏日的6-8月份。

南阳地区属于强雷暴活动区,特别是我市的南召县到方城县一带属于强雷区域。

城区内雷暴高发区为卧龙岗和白河南岸一带。

我们从防雷中心查阅的雷电损失统计数据表来看,每年我市的城乡接合部为雷电灾害损失严重区域。

2.南阳中小学校雷击灾害个例(1)南阳市某小学2011年9月综合楼尖顶遭受直击雷,校园闭路电视广播系统遭损坏。

(2)南阳市某小学2012年8月造成教学楼6台电脑、多媒体、校园音响控制设备损坏。

(3)南阳某初级中学2013年7月遭感应雷,造成电脑、电视机、电话机、多媒体等电器设备多数损坏。

3.南阳中小学校防雷措施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河南省气象局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南阳市气象局在省局和南阳市委市政府的双重领导下,联合南阳市教育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开展了南阳中小学校防雷安全隐患专项检查工作。

雷电危害的探究

雷电危害的探究

雷电危害的探究【摘要】雷电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大自然灾害,要想科学地防御雷电灾害,减少或防止它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必须认真研究雷电发生规律、雷电危害种类、雷电危害机理、雷击形式、雷暴天气成因及消散等问题。

【关键词】雷电危害;问题;探究1.南阳雷电的发生规律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南接湖北,西连陕西,三面环山,中部平坦,素称“南阳盆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各约占1/3。

大部分地区平均雷暴日数在29天以上,最多可达到50天以上,为多雷暴活动区,每年都有因雷击而造成损失和伤亡的事故发生。

南阳雷暴活动的季节性特点较强,一年四季均可以出现,但最集中出现在夏季(6-8月份),夏季雷暴日数占全年雷暴日数的60%以上;其次出现在春季和秋季,约占年雷暴日数的20%和10%;冬季出现雷暴的机率较小,且一般多出现在2月份。

南阳雷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各县、各年之间的差异也很大。

南阳雷暴最早出现的月份在1月份,而有的年份直到6月份才开始闻雷声。

就多年平均而言,雷暴平均开始时间“山区早于平原,山区一般始于3月份,平原一般多始于4月份,雷暴结束时间平均在9月份和10月份。

据气象资料统计我市最早雷暴初日出现在1月26日,最晚雷暴结束在12月21日。

由此可见,我市雷暴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只是在夏季特别集中,冬季较少而已。

2.雷电危害种类雷电所造成的雷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全球平均每年因雷击灾害造成的损失在10亿美元以上,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雷电灾害主要包括:⑴雷击造成人员伤亡,据不完全统计估算我国每年因雷击伤亡超过一万人,其中死亡3000人以上;⑵雷击是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地区的森林火灾有30-70%是雷击造成的,雷击还同时破坏森林生态平衡;⑶即是有了接闪杆,雷击建筑物、军事设施、油库等恶性事故仍然频繁发生;⑷半个多世纪以来,雷击事故一直是电力部门最重要的灾祸之一,供电线路和设备都是雷电的袭击对象;⑸随着通讯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雷电破坏计算机网络和通讯设施成为一种新的、快速增长的、破坏严重的灾害,尤其对邮电、电信、金融、宣传、广播、电视、教育和其他信息传播行业危害性更大;⑹雷电还威胁着航天、航空、火箭发射等事业。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极具威力的气象现象,经常发生的雷雨天气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雷电安全防护措施。

本文将就如何预防雷击事故,提出以下建议。

一、室外防护建议1. 避免在雷雨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

雷电发生时,人们应尽量迅速撤离并寻找安全的室内场所避雨,如建筑物或汽车内。

活动场地若没有室内场所可供躲避,则应寻找地势较低或有树木遮掩的地方躲避,但要远离高大的物体如电线杆、树木等,避免成为雷电击中的靶子。

2. 不要在雷暴天气下接打手机。

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对讲机等具有金属天线,容易成为雷电的传导路径。

在雷雨天气下,使用这些设备会加大被雷击的风险。

因此,遇到雷暴天气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设备,以减少被雷击的危险。

3. 保持防雷设施的完好。

建筑物、电线杆等公共设施上的避雷针、接闪器等防雷设备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同时,居民也可以在自家房屋上安装避雷设备,减轻雷击带来的危害。

二、室内防护建议1. 避免使用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

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线路容易成为雷电击入建筑物内部的通道,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在雷雨天气下,最好避免使用这些有线设备,以减少雷电侵入室内的风险。

2. 室内避雷针和接地装置的安装。

为减少雷电侵入室内的危险,可在建筑物屋顶等高处安装避雷针,引导雷电向下击穿,减少对建筑物内部的危害。

此外,必要时可以安装接地装置,将室内电气设备与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通道,减轻雷击造成的损失。

3. 远离水源和金属物品。

室内若有水源如水管、洗澡设施等,雷击时容易产生电流泄漏而危及人身安全。

此外,金属物品也易成为雷电传导路径,应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受到雷击。

三、个人防护建议1. 避免使用金属物品。

在雷电天气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金属物品,如雨伞、铁制手杖等,以减少受到雷击的几率。

2. 遵守室外安全距离规定。

当雷电活动较为剧烈时,如闪电频繁且近距离为3至5公里内时,人们应迅速撤离室外场所,并尽量远离高大的建筑物、电线杆和树木等,以保证个人安全。

南阳市雷暴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

南阳市雷暴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

南阳市雷暴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南阳市近三十年来雷暴的发生规律及其灾害影响,南阳市雷暴大体有3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

雷暴最早出现在2月份,最晚出现在11月份,集中出现在6、7、8月份,季节性比较强,且危害比较大。

进一步说明了防雷减灾工作的必要性,并结合南阳市实际,提出相应的防御对策。

【关键词】雷暴;灾害;规律;防御0.引言雷暴是发生在大气中的强对流性天气,它通常伴随着暴雨或冰雹。

雷暴就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间迅猛地放电现象,对建筑物、人和建筑物内电子设备产生极大危害,是人类研究的主要对象。

南阳市是雷暴天气频繁发生的地区,每年都有因雷击造成危及人身安全,停工停电,线路中断,诱发火灾及建筑物和各种通讯设备损坏等事故发生,损失严重。

例如:2007年8月10日03时,XXX县邮电局办公楼遭雷击,程控机房、传输机房、电力机房设备被击毁,市话、移动电话通讯系统中断,直接经济损失65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的2006年~2010年5年间,南阳市共发生雷电灾害28起,造成人身伤亡15起,致6人死亡,28人受伤,共造成经济损失1150多万元。

雷电灾害还造成建筑物、电力、电子设施、设备受损,涉及电力、石化、通信、交通等多个领域,农村防雷形式依然十分迫切。

同时,据调查有相当数量的雷电灾害是由于防雷装置不完善、未安装防雷装置和人们缺乏防雷常识造成的。

为做好南阳市的防雷安全工作,减少雷暴灾害损失,本文就我市雷暴发生的一般规律、天气学背景、雷暴的原因及防御措施做一些初步探讨。

1.南阳市自然概况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在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之间。

南阳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过渡地带的边坡上,南阳的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部是丘岭地,整个地形成为一个近马蹄形的盆地,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约各占1/3,耕地1312万亩。

雷击事故预防与处置方案

雷击事故预防与处置方案

雷击事故预防与处置方案一、概述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高电流、高电压和高能量的特点,如果不正确处理,会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置雷击事故,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雷击事故预防与处置方案。

二、预防方案1.提高防雷意识:加强对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雷意识,使大家了解雷电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防雷设施建设:对公共场所、重要建筑物和易受雷击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增设避雷针和接地装置,提高防护能力。

3.室外活动安全: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季节,严禁在室外进行高空作业、水上活动和其他容易受雷击的活动。

4.科学规划建筑物:在规划建设新建筑物时,要考虑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和抗雷能力,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方案。

三、处置方案1.雷击事故发生时,首先要保证人身安全,迅速撤离靠近雷击点的人员,并组织人员进行救护。

2.通知相关部门:及时报告当地电力公司和公安部门,并将现场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调查。

3.断电处理: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迅速断开电源,避免电力设备损坏和进一步事故的发生。

4.检查设备损失:雷击事故后,要及时对受损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进行相应的报修和赔偿。

5.事故调查和分析:对雷击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6.风险评估:对雷电活动频繁的区域和场所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防雷方案和措施,加强对雷电事件的监测和预警。

四、应急措施1.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季节,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项防雷措施和责任人,以应对突发的雷击事故。

2.进一步加强对防雷设施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设施隐患,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4.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应变能力和处置雷击事故的技能,为突发情况做好准备。

五、总结雷击事故预防与处置方案是一个综合性工作,需要各部门和人员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防雷意识,建设防雷设施,科学规划建筑物和加强设备保护,可以有效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4.28•【字号】宛政办[2011]44号•【施行日期】2011.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宛政办〔2011〕4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南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南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的科学指挥和组织管理,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建立高效、统一、科学、规范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河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河南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在南阳市行政区域内出现的暴雨、暴雪、寒潮、大风、冰雹、雷电、干旱、冰冻、低温、高温、沙尘暴、大雾、霾、霜冻等气象灾害事件或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信号)的防范和应对,应当遵守本预案的规定。

1.4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加强应对气象灾害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实行各级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

市政府成立南阳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全市气象灾害的应对工作,各县(市、区)政府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本辖区气象灾害应对工作。

雷电灾害的预防与自救

雷电灾害的预防与自救

人员伤亡
直接雷击或间接雷击可导 致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雷击可引起火灾、爆炸等 ,造成财产损失。
通信、电力中断
雷击可导致通信、电力等 设施中断,影响正常生活 和工作。
雷电灾害的发生原因
气候条件
气候变化、气象条件等是雷电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地形地貌
特殊地形地貌可诱发雷电灾害。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如建筑施工、电力设施建设等也可能诱发雷 电灾害。
避免在孤立的大树下、广告牌 下或金属棚下停留,以免被雷 电击中。
案例三:电器设备防雷成功案例
电器设备在雷电天气下应停止使用, 并关闭电源。
在使用电话、手机等通讯设备时,应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尽量避免在雷电 天气下使用。
电视机、电脑等贵重电器设备应安装 浪涌保护器,以确保其在雷电天气下 的安全。
05
建筑物附近的天线、旗帜等高耸物未安装防雷设施,容易成为雷电放电的目标。
建筑物内部的电器设备、线路等未进行有效接地或未安装浪涌保护器,容易因雷电 电磁脉冲造成损坏和安全隐患。
案例二:室外防雷成功案例
室外作业人员或活动人员在雷 电天气下及时躲避到有防雷设 施的建筑物内或金属壳体内。
在室外空旷地带,寻找地势较 低的地方躲避,并尽量保持身 体干燥。
汽车内自救方法
不要下车
在雷电天气下,应留在车内,不要下车,以避免成为雷电传播的 途径。
关闭车窗和天窗
在雷电天气下,应关闭车窗和天窗,以防电流通过车体传导至人 体。
不要使用手机
在雷电天气下,应避免使用手机,以防电流通过手机传导至人体 。
04
雷电灾害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建筑物防雷失效案例
建筑物未通过防雷检测或年久失修导致防雷设施失效,在雷电天气下容易遭受雷电 侵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市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及防御措施摘要通过对南阳市典型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南阳市雷电灾害防御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防雷的防护对策,期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将防雷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雷电灾害;发生原因;现状;预防措施;河南南阳
中图分类号p4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246-01
南阳市是一个小盆地,处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南侧,四季分明,据近30年统计,年雷电日最少为14d,最多为37d,平均约为23.4d。

近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南阳每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2d,呈逐年上升趋势,雷暴日多集中在盛夏的6~8月。

因此,南阳属强雷暴活动区。

随着南阳市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中建筑物导致雷电活动的影响不断加剧;建筑物内各种网络、通信、自控装置、楼宇智能系统等抗干扰的能力较弱的现代电子设备使用越来越普及,易燃易爆场所、电力供电设备的迅速增加等客观因素使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愈来愈严重的趋势,防雷减灾工作不容忽视。

1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

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达2万米,云的上部常有冰晶。

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
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

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但总体而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

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

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这就是人们常见的闪电现象。

闪电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

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10亿伏特。

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1 000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放电过程中,由于闪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2南阳市雷电灾害的现状
近年来,南阳市防雷中心通过进一步加大防雷知识和相关法律
法规宣传,争取政府、城建以及教育部门的配合,防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随着南阳市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中建筑物导致雷电活动的影响不断加剧;建筑物内各种网络、通信、自控装置、楼宇智能系统等抗干扰的能力较弱的现代电子设备使用越来越普及,易燃易爆场所、电力供电设备的迅速增加等客观因素使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愈来愈严重。

2003年7月28日傍晚至夜间,南召县城关、板山坪、白土缸及留山、崔庄等乡镇出现大风、暴雨和强雷暴天气。

县广电系统的无线电视发射塔、有线电视网络遭受雷击造成特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40余万元。

雷击形式:电视发射塔为直击雷,有线电视网络为雷电感应。

农村是雷电防御的薄弱区和雷电灾害的多发区,是防雷管理工作的簿弱环节。

据有关部门防雷减灾调
查资料分析,农村雷击灾害约占总数的3/4,同时雷击导致农民电视、电话、有线电视等损坏和引发火灾的事例也很多。

特别是雷击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例,农村占80%以上。

3防御措施
3.1加强防雷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普及防雷知识
目前的防雷宣传主要精力大多放在城市,而对于缺乏雷电防范知识的广大农民和防雷减灾管理措施薄弱的农村来说,这项工作做的还很不到位。

加强雷电防御知识和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宣传,要从农村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农民抓起,更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只有农民的防雷意识提高了,才会有加强管理、配合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的防雷减灾管理工作才会更有成效。

3.2加强雷电监测的预警预报服务
气象部门要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建立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强雷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雷雨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水平。

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手段,及时向农民群众传播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广大农村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尤其是偏僻的山区。

3.3建立雷电灾害气象信息员队伍
在各单位和乡镇、农村建立兼职的雷电灾害气象信息员队伍,通过加强对这支信息员队伍防雷减灾基本知识和避灾自救的基本能
力培训,同时将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及时向气象等相关部门报告,并
协助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上报工作。

3.4推行农村防雷强制执法工作
一些中小企业,为了降低人工、生产、经营成本,逐渐将企业办到了农村,而此类企业大多属于高危行业或易燃易爆化工企业。

大多地处偏远农村,厂房属于小、散,工人却十分集中,一旦出事,绝对是重大危险事故。

防雷执法人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探索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机制,早发现、早动手、早解决。

4参考文献
[1] 孟英杰,汪金福,袁业畅.湖北省雷电灾害及其防御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2008(2):144,149.
[2] 马红松,张立波.山东省雷电灾害分析及雷电防御[j].山东气象,2005(4):46-47.
[3] 朱明,潘杰丽,黄仁开.钦州市雷电灾害分析和防雷减灾对
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3):64-66.
[4] 孟志群,骆亚军.切实关注和加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j].安徽农学通报,2008(21):171,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