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年小麦进出口情况讲解

合集下载

国内外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内小麦生产现状
我国小麦作物历史悠久,是粮食作物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
国小麦产量年年上升,平均每年增加了1.2亿吨,占全球小麦总产量的20%,稳居世界第一大小麦生产国。

2024年,我国小麦产量达到了14.9
亿吨,比2024年达到的13.1亿吨增长了15.1%。

目前,我国小麦种植的主要品种有硬粒早熟型小麦(例如,陕南61
号小麦,陕西25号小麦,陕西63号小麦等)、中抗早熟型小麦(例如,
陕西38号小麦、陕南83号小麦、陕西67号小麦等)以及春小麦(例如,陕西66号小麦)。

硬粒早熟型小麦占据我国小麦总产量的42.4%,中抗
早熟型占37.2%,春小麦占20.4%。

此外,我国小麦种植的主要区域有西北地区,包括陕西、山东、河北
等省份;中部地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等省份;最后,东部地区,包
括浙江、江西等省份。

2024年,这些地区小麦产量分别为7.8亿吨,3.4
亿吨和2.7亿吨。

二、国外小麦生产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需求的增长,一些国家的小麦产量也在不断增长。

据统计,全球小麦总产量在2024年达到了75.12亿吨,比2024年增
长了2.8%。

根据国家分布,在前三大小麦产量国中。

我国历年小麦进出口情况资料

我国历年小麦进出口情况资料

主要结论
1996年以前,我国小麦大量进口,是因 为国内供不应求。
1996—1999年,我国小麦进口量下降, 主要是因为这几年我国连续丰收高产, 扭转以前供不应求局面。
2000—2003年,出现小麦进口量和产量 同时大幅度下降,国内供需缺口要靠历 史库存来弥补。
价格传导机制
给影响小麦期货价格变动构造一个基础模型
Z表示盘面因素对小麦价格造成的影响(外盘, 盘面机构资金行为)
O表示除上述因素以外的无法确定因素对小麦 期货价格造成影响的总和
全球小麦历年库存用量比
1980 / 1981—1985 / 1986年 处于上升态势, 1985 / 1986—1995/1996 年 大体处于下降
通道,其中1995/1996年全球处于历史最 低水平,为19.4%,库存量为1.067亿吨 1995/1996—1999 / 2000年 基本维持低位 水平,在20%—25%区间波动 2000 /2001—2003 / 2004年,不断下降
2004—至今,进口数量快速增加
单位:千吨
我国历年小麦进出口量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80年 83年 86年 89年 92年 95年 98年 01年 04年
年份
我国历年小麦产量和消费量
1996年以前,产量无法满足需求 1996—1999年,连续四年产量突破一亿吨;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61年 66年 71年 76年 81年 86年 91年 96年 01年
单位:千吨
我国历年小麦期末结存量
10000 5000 0

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2003-3-25一、入世一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在WTO框架中,农业是最敏感最弱势的领域。

中国农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比较落后,随着关税降低和进口配额增加,许多人担心中国农业会经不起加入WTO之后的冲击。

但是从入世一年来的情况来看,中国农产品出口虽然不断遭遇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却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绩:出口实现了自2000年以来的连续第三年增长,且增幅显著,进口变化不大,入世冲击没有形成。

1.出口总额显著增长,进口总额微增,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截至2002年10月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40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尤其是农产品出口取得可喜成绩,出口额达到142亿美元,同比增加16亿美元,增幅达12.6%;进口98亿美元,同比增长1%。

农产品贸易顺差扩大到44亿美元,同比增加15亿美元,增幅达51.4%。

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其中,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份额为5.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农产品进口额占全国进口总额的4.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占全国顺差的17.8%,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2.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进口增减不一(1粮食出口大幅度增加,进口减少。

2002年1-10月中国粮食累计出口1098万t,同比增加400万t,增幅达57%;进口239万t,同比减少13万t,降幅达5%;粮食净出口859t,增幅达92%。

粮食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玉米和小麦出口大幅度增加。

1-10月玉米累计出口842万t,同比增加355万t,增幅达73%;小麦累计出口90万t,同比增加37万t,增幅达72%。

粮食进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玉米、大米和大麦进口减少。

1~10月玉米累计进口0.76万t,同比下降77%;大米累计进口16.5万t,同比下降15%;大麦累计进口159万t,同比下降19%。

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研究与探讨粮食进出口贸易是维护一国粮食安全、调节国内粮食市场的重要手段。

研究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对平衡我国粮食市场,维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一)我国粮食进出口波动性较大我国粮食进出口波动较大,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

从1977年到1997年,我国粮食进口共经历了3次大的波动。

波谷为1977年、1985年、1993年,进口数量分别为734万吨、617万吨、752万吨;波峰为1982年、1989年、1995年,进口数量分别为1612万吨、1640万吨、2081万吨,粮食进口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相差较大。

这种不稳定对调控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稳定食品价格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也加大了粮食运输、储藏和管理成本。

当这种贸易涨落与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发生矛盾(例如粮食丰收了进口,减产了出口),或者反应过度(如少量增产粮食而大量出口或少量减产而大量出口)时,还放大和加剧了国内粮食供求矛盾,不正常地刺激了市场粮价的变动。

我国粮食进出口的不稳定性的原因有:首先与国内粮食生产波动有关。

国内粮食进口量的变动,受国内生产量的影响较大。

根据有关专家对粮食进出口量与生产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显示,5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的变化有63%可以从其粮食生产的变动得到解释。

其次,经济体制也是影响中国粮食贸易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目前,虽然国际粮食贸易由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实行独家代理制,但在进出口数量、品种结构以及各省的进出口总量都由政府部门确定。

这使得粮食生产与贸易脱节,需求与贸易脱节。

最后,国内脆弱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也是造成粮食贸易不稳定的直接因素之一。

理论上粮食储备调节体系是起一种 蓄水池 的作用。

但是现行的储备调节体系,由于包括仓储设施陈旧、运行效率低下,使得储备调节体系很难有效发挥 蓄水池 作用,往往是遇到粮食丰收时,它很难多购多存;遇到粮食歉收时,它又难以向市场抛售粮食。

面对这种脆弱的储备调节体系,政府为了消除国内粮食供求矛盾,降低市场风险,不得已便借助国际市场。

中国小麦产量、消费量、播种面积、库存量、进出口情况及价格走势分析

中国小麦产量、消费量、播种面积、库存量、进出口情况及价格走势分析

中国小麦产量、消费量、播种面积、库存量、进出口情况及价格走势分析一、市场供需现状小麦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

在我国,小麦是第三大粮食作物,也是全球第一大小麦生产国。

2019年我国小麦产量1.33亿吨,消费量为1.28亿吨,进口量400万吨,出口量110万吨。

进口占消费比3.1%,进口依赖度低。

下游消费主要是制粉消费、饲用消费、工业消费、种用消费等。

2019年我国小麦消费结构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1、需求:我国小麦需求稳定在1.2亿吨左右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小麦粉行业市场竞争模式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需求方面,我国小麦消费趋于平稳。

2011-2019年,我国每年的小麦消费稳定在1.2亿吨左右,2019年中国小麦生产1.33亿吨,消费1.28亿吨,需求小于供给。

从小麦消费结构来看,小麦主要用于制粉、饲用、工业消费以及种用消费,占比分别为75%、12%、8%和5%。

2008-2019年小麦消费走势图(百万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供给:国内条锈病&欧洲疫情,供给端趋紧确定性较强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永久基本农田”概念,“永久基本农田”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形式挪作它用的基本农田,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

截至2017年下半年,我国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划定完成,全国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5.46亿亩。

由于小麦最低收购价的下调,麦农种植积极性降低,小麦播种面积2016年达到2469.60万公顷的高点后迎来3年连降,随着各地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等措施推进,2019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2372.70万公顷,为过去10年新低。

2008-2019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走势图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08-2019年小麦产量走势图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产量方面,由于育种、种植技术不断升级,小麦单产屡创新高,呈上升趋势。

我国小麦最新单产为5.48吨/公顷,仅低于欧盟的5.78吨/公顷,大幅领先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小麦主产国,未来一段时间或将以稳定维持为主。

小麦作物年度报告总结(3篇)

小麦作物年度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3年,我国小麦生产在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对2023年我国小麦作物年度报告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二、生产情况1.产量稳定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小麦总产量达到1.33亿吨,同比增长0.5%。

其中,主产区产量占比超过90%,显示出我国小麦生产具有较强的区域集中度。

2.种植面积略有增加。

2023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为2.78亿亩,较上年增长0.3%。

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对小麦生产的扶持,以及农户种植意愿的提高。

3.品质有所提升。

通过推广优质高产小麦品种,以及加强田间管理,我国小麦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达到12.5%,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三、政策扶持1.农业补贴政策。

国家继续加大对小麦生产的补贴力度,包括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有效调动了农户种植小麦的积极性。

2.科技支撑政策。

国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小麦育种、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小麦生产效率。

3.产业政策。

国家积极推动小麦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提高小麦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市场分析1.国内市场。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小麦的需求不断增长。

2023年我国小麦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2.国际市场。

我国小麦出口量有所增长,主要出口到东南亚、非洲等地区。

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下,我国小麦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

五、未来展望1.持续提高小麦产量。

通过品种改良、栽培技术优化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水平。

2.加强小麦品质提升。

加大优质小麦品种选育力度,提高小麦籽粒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3.拓展小麦产业链。

加强小麦深加工、副产品利用等环节的研究,提高小麦产业附加值。

4.应对国际市场竞争。

提高我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确保我国小麦产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

小麦进口急剧增加,国内优质麦供应任重道远

小麦进口急剧增加,国内优质麦供应任重道远

作 者 简 介 :曹 慧 (9 0~ ) ,女 ,河 南 人 ,博士 ,助 理 研 究 员 ,研 究 方 向 :农 产 品 供 求 与价 格 、市 场 流 通 等 。 1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慧 等 :小 麦进 口急剧 增加 ,国 内优 质 麦供 应任 重道远
4 3
麦 的使 用 者 主 要 也 是 生 产 高 档 专 用 面 粉 的 东 部 沿 海 发
以下简称 南顺 ) 。有关情 况分析如下。
1 小麦进 口大增的主要原 因
深 圳 蛇 口南 顺 面 粉 有 限 公 司 日处 理 小 麦 1 0 t 0, 2
t )也 高很 多。 因此 ,南顺对 小 麦原粮 的 品质要 求也
较高 ( 白质含量 1 % 以上 ) 9 5 刚进入 内地 时 蛋 4 ,19 年 使用 的全部都是进 口小麦 ,直到 19 年开始尝试使用 99 国产麦 ( 当年使 用 了 1 多t 万 的济南 1 ) 7 。如今该 公司 每月使用 的小 麦 8 %是进 口麦 ( 0 加麦、美麦、澳 麦) 、
量 的一半 。从座谈 中了解到 ,小麦进 口大增 的原 因主
要有以下几个 。
低档产品) 。据南顺反映 ,除价格优势外 ,相对 于国产
麦 ,进 口小 麦 品质 稳定 也是受企 业青 睐的重要 原 因。 该 公司产品研发人 员介绍说 ,稳 定性 是加工面粉最重 要 的指标 。而国产麦每一批次 的品质都有差 异 ,导致 面粉 品质 也不稳定。此外 ,国产麦杂质 含量 、干净程

要 :近期 我 国小麦进 口呈现 急剧增 长势头,对 国内小麦市场产生 了一 定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深圳蛇 口南
顺 面粉有 限公 司的 调 查 , 分析 了小 麦进 口增 长 的主 要 原 因, 并对 国 内优 质 小 麦生 产提 出政 策建 议 。

2024年国内外小麦行业现状专题研究

2024年国内外小麦行业现状专题研究

2024年国内外小麦行业现状专题研究引言2一、中国小麦生产现状 (2)1.1 种植面积与产量 (2)1.2 生产结构 (2)1.3 生产成本与收益 (2)二、中国小麦市场现状 (2)2.1 市场价格 (2)2.2 市场需求 (2)三、全球小麦生产与市场 (3)3.1 主要生产国 (3)3.2 主要进口国 (3)3.3 主要出口国 (3)四、中国小麦政策环境 (3)4.1 产业政策 (3)4.2 技术环境 (3)五、中国小麦消费与结存 (3)5.1 消费情况 (4)5.2 结存状况 (4)六、全球小麦贸易与市场动态 (4)6.1 贸易格局 (4)6.2 价格波动 (4)七、中国小麦进口情况 (4)7.1 进口量与来源 (4)7.2 进口渠道 (4)八、未来展望 (5)8.1 国内小麦市场 (5)8.2 全球小麦市场 (5)结论 (5)引言小麦作为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和消费状况对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2024年,国内外小麦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从生产、市场、消费、政策、国际贸易等方面,对2024年国内外小麦行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一、中国小麦生产现状1.1 种植面积与产量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中国小麦种植面积为35440.8万亩,同比增长约0.46%。

尽管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单位面积产量为385.4千克/亩,同比下降约1.28%,总产量为13659万吨,同比减少约0.82%。

这表明尽管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产量的提升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1.2 生产结构中国小麦生产结构以冬小麦为主,春小麦为辅。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而春小麦则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这种生产结构的形成与各地的气候条件和农业资源密切相关。

1.3 生产成本与收益随着粮食生产成本和劳动力价格的持续上涨,小麦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国家通过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来稳定粮食生产,确保价格涨幅与种植成本提升相匹配。

202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的提高对稳定粮食生产起到关键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7年产量首次超过消费量,为 1.233亿吨 ? 2000年——至今,产量逐年下滑,供需缺口每
年保持在较大的水平 ? 1997年以前,小麦消费量呈现逐年稳步上升;
1997年之后处于稳定状态,略有下降。
单位:千吨 我国小麦历年产量和消费量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61年 66年 71年 76年 81年 86年 91年 96年 01年
单位:千吨
我国历年小麦期末结存量
10000 500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80年
85年
90年
95年 00年
lnP=CO+C1lnL+C2lnM+C3lnS+C4lnZ+C5lnO+e 其中: P表示小麦期货价格 L表示对小麦价格产生长期影响的因素 (历年小麦
供应量,需求量变化趋势 ) M表示对小麦价格产生中期影响的因素(当期小
麦供应量,需求量,库存,国家政策,现货价 格)
? S表示对小麦价格产生短期影响的因素(天气 状况,病虫害危害程度,农作物季节性)
? 2004—至今,进口数量快速增加
单位:千吨
我国历年小麦进出口量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80年
83年
86年
89年
92年 年份
95年
98年
01年
04年
我国历年小麦产量和消费量
? 1996年以前,产量无法满足需求 ? 1996—1999年,连续四年产量突破一亿吨;
主要结论
? 1996年以前,我国小麦大量进口,是因 为国内供不应求。
? 1996—1999年,我国小麦进口量下降, 主要是因为这几年我国连续丰收高产, 扭转以前供不应求局面。
? 2000—2003年,出现小麦进口量和产量 同时大幅度下降,国内供需缺口要个基础模型
我国历年小麦进出口情况
? 1996年以前,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1980— 1996年之间平均年进口1070.45万吨;出口处于 非常低的水平,平均年出口数量一万多吨
? 1996—2003年,进口数量大幅度下降,2003年我 国进口小麦数量仅有42.4万吨;而同期出口数量 在增加,2001年首次超过进口数量
? Z表示盘面因素对小麦价格造成的影响(外盘, 盘面机构资金行为)
? O表示除上述因素以外的无法确定因素对小麦 期货价格造成影响的总和
全球小麦历年库存用量比
? 1980 / 1981—1985 / 1986年 处于上升态势, ? 1985 / 1986—1995/1996 年 大体处于下降
通道,其中1995/1996年全球处于历史最 低水平,为19.4%,库存量为1.067亿吨 ? 1995/1996—1999 / 2000年 基本维持低位 水平,在20%—25%区间波动 ? 2000 /2001—2003 / 2004年,不断下降
0 80年 83年 86年 89年 92年 95年 98年 01年
单位:千吨
我国小麦历年产量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80年 82年 84年 86年 88年 90年 92年 94年 96年 98年 00年 02年
单位:千吨
我国历年小麦消费量
全球小麦历年库存用量比(%)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80/81
85/86
90/91
95/96
00/01 03/04
中国库存变化
进口
全球库存变化
世界农产品价格 进口价格
CBOT期货价格 国内期货价格
现货价格变化


全 球 农 产 品 价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